2025年浙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浙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浙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浙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浙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题文】“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指的是下列哪次战争中的主要军事领导人A.抗日战争的胜利B.解放战争的胜利C.抗美援朝的胜利D.渡江战役的胜利2、《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说明了()

A.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B.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C.清政府与列强建立了外交关系D.中国的反帝斗争蓬勃发展3、焦裕禄、王进喜、邓稼先等先进人物被誉为“共和国的脊梁”,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时代精神的共同点是()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B.公而忘私,艰苦创业C.善于改革,勇于创新D.反腐倡廉,崇尚节约4、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开展,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也留下深刻的印记。如钱文革、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四人中年龄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是()A.孙建国、周跃进、钱文革、刘援朝B.刘援朝、钱文革、孙建国、周跃进C.钱文革、周跃进、刘援朝、孙建国D.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钱文革5、为实现人民解放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我国实施的战略是A.科技强军B.法制强军C.人才强军D.核武强军6、【题文】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诗句“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下列哪一事件相关?()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抗日战争7、国民党政权被推翻后,其残余势力败退()A.东北地区队B.西北地区C.西南地区D.台湾8、在科举道路上屡屡失败的洪秀全于1843年创立了一个宗教组织,发展会众。这一宗教组织是:A.佛教B.拜上帝会C.道教D.基督教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9、【题文】热血为信念而燃烧;看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图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A.四五运动B.五四运动C.九一三事件D.大跃进运动。

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A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

C;标志着文革的结束。

D;为后来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该图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A.四五运动B.五四运动C.九一三事件D.大跃进运动。

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A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

C;标志着文革的结束。

D;为后来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该图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A.四五运动B.五四运动C.九一三事件D.大跃进运动。

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A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

C;标志着文革的结束。

D;为后来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10、长征时期,红军三大主力指的是()A.红一方面军B.红二方面军C.红三方面军D.红四方面军11、下列海军舰队中,属于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是()A.华东军区海军B.北海舰队C.东海舰队D.南海舰队12、左倾错误的表现是()A.高指标B.瞎指挥C.浮夸风D.“共产”风13、红军长征开始和结束的标志性事件()A.1933年10月,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B.1934年10月,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C.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在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D.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14、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有:()A.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B.使用五星红旗为国旗C.采用公元纪年D.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5、近代诗人褚维垲在诗中说:“都门被围御园火,五口通商弭兵祸。骎骎(引用者注:意为迅疾)自海达长江,惟所欲为无不可。”对该诗理解正确的是()A.“御园火”是指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B.“五口通商”开始于甲午中日战争后C.该诗描述了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6、填空。提示信息条约时间签订国家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____________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____________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________中国同俄、英等八国17、洋务运动前期以“______”为旗号,后期则打出“______”的旗号。18、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求同存异。

错误:______订正:______。19、下图是《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五处口岸形势图,将剩下口岸名称字母填在相应的方框中。A上海B宁波C厦门20、【题文】(6分)历史时空: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改变了人类生活的轨迹,但也打破了农业社会田园生活的宁静。让我们展开历史的画卷,去见证科学技术的威力。请根据下列图文信息,在空格中填写相关内容。

(1)图一为英国人瓦特。他于1769年研制了改良的____,并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200年前,英国工程师____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

(2)图二是美国“发明大王”____,人们称赞他为“打开____时代的领袖”。

(3)图三是美国人____制造的四轮汽车,其使用的动力机械是____。此后又建成了汽车装配线;汽车开始进入美国的千家万户。

(4)图四为中国近代某条约签订场景。工业革命后的英国为寻求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____》,中国开始沦为____社会。

(5)图五为小高炉群,反映的是中国1958年掀起的“____”运动,这场运动在工业上的主要表现是____;该运动造成了农田荒废,资源浪费,环境破坏。

(6)工业革命是____上划时代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工场手工业逐渐被____生产所取代,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但是“污染”、“拥挤”也是工业文明带给人类的另一“礼物”。21、【题文】1953年12月,我国政府在同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首次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结盟、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2、20世纪90年代,启动了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若干所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工作,高等学校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占____,获得国家发明奖,占____。23、1958年《人民日报》报道福建南安花生亩产13241斤(如图),出现这则报道的历史背景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______(判断对错)24、新中国成立后;国防;科技领域硕果累累:

(1)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______爆炸成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2)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______。

(3)1986年;我国发展高新科技的计划纲要是______。

(4)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我国实施的战略是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7分)25、“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是对解放战争期间淮海战役的描绘。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3题,共6分)26、【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材料二: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使当地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也给当地的发展带来了光明的前途。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此后每年的十月一日成为我国的什么节日?

(2分)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宣告了我国哪一地区获得解放?其解放的方式是什么(2分)27、【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节录《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材料二: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回忆录。

请回答:

(1)材料一唱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什么心声?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司令员是谁?(3分)

(2)材料二中美国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是指什么协定?(1分)

(3)抗美援朝的胜利对我国产生什么重大影响?(3分)28、【题文】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l00周年纪念日;《中学生历史报》准备出一期纪念专刊.设置了以下几个学习板块,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革命先行者]他自称称为“洪秀全第二”;认识到“医国”比“医人’’更重要,辛亥革命后他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材料中的“他”是________;1905年“他”在日本东京成立_________,“他”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_·(3分)

[革命第一枪]

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2)结合上图指出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是在哪个城市?(1分)简要说说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是什么?(3分)

[精神传后人]“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莫入此门”这副对联体现了黄埔军校的办。

学宗旨是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

(3)黄埔军校创办于()(2分)

A.戊戌变法时期B.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C.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4)在北伐战争中;以黄埔学生军为主力的第四军__________领导的独立团奋勇杀敌,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2分)

A.周恩来B.贺龙。

C.叶挺D.刘伯承。

{两岸谱新篇】目前;全国政协已成立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办公室,届时将隆重。

举行辛亥革命l00周年纪念大会等活动。国务院台办则表示;支持海峡两岸各界共同举办。

纪念辛亥革命的活动。

(5)请你谈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海峡两岸纪念辛亥革命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抗美援朝的史实。入朝参战的中国志愿军的总司令是彭德怀,故选C。【解析】【答案】C2、A【分析】结合《辛丑条约》的内容可知,按照条约规定,清朝官吏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帮凶,也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甘当“洋人的朝廷”,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点评】考查《辛丑条约》的影响3、B【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焦裕禄;王进喜、邓稼先等先进人物都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出现的;他们的精神有其时代特点,主要是公而忘私、艰苦创业。其它三项不能概括三人的精神。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先进人物的精神.

注意准确识记先进人物的事迹.【解析】B4、D【分析】据题干“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开展,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也留下深刻的印记。如钱文革;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等。”结合所学可知,建国代表的是1949年新中国建立,援朝代表的是1950-1953年抗美援朝,1958年大跃进时期可能起名字为跃进,文革代表的是1966年开始的文革时期。所以四人中年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D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战争、大跃进运动、文化大革命相关知识的掌握。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战争、大跃进运动、文化大革命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解析】D5、A【分析】本题考查科技强军战略。我国通过加强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发展,改进现有武器装备,形成系统配套的武器装备体系。建立科学的体制编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提高官兵的科技素质。依靠国家科技发展,提高军费使用的整体效益,走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军队现代化建设道路。故选A。【解析】A6、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有关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史实。考察的是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看题干中的关键词:“去年今日割台湾”,意思是去年的今天台湾被外国割占。联系所学知识,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台湾被日本割占。所以此题选择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解析】【答案】C7、D【分析】【分析】国民党政权被推翻后,其残余势力败退往台湾,这也是台湾至今和祖国分离的原因。【点评】考查台湾问题。8、B【分析】略【解析】B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9、A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四五运动的准确识记。结合图片信息;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76年清明节,北京上百万群众自发地汇集到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恩来,怒斥四人帮,被称为四五运动;四五运动虽然被镇压了下去,但是为后来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故选。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粉碎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解析】【答案】A;D10、ABD【分析】依据所学知识;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故选ABD.

本题考的是查红军长征的知识.

本题考查红军长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解析】【答案】ABD11、BCD【分析】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

故选BCD.

本题考查我国海军的发展壮大.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1971年自行研制导弹驱逐舰,1974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进入20世纪90年代,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

掌握我国海军建立的过程,了解发展海军的意义.【解析】BCD12、ABCD【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严重的左倾错误,发动了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它们的表现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故选ABCD.

本题考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左倾错误的表现.

准确掌握我国左倾错误的表现和教训.【解析】ABCD13、B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红军长征开始和结束的标志。根据所学知识,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共八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向湘西前进;1936年10月,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甘肃会宁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所以AC不正确,故选BD。【解析】BD14、ABC【分析】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北平改名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新中国采用公元纪年.大会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

故选ABC.

本题主要考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和意义.【解析】ABC15、CD【分析】A项表述不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B项表述明显错误,五口通商是在《南京条约》当中规定的,开始于鸦片战争后;C项表述正确,火烧圆明园;五口通商等都可以看出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D项表述正确,从材料“惟所欲为无不可”可以看出.

故选CD.

本题考查近代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史实.

本题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解析】CD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6、《南京条约》1842年中国、英国《马关条约》1895年中国、日本《辛丑条约》1901年【分析】【分析】回顾已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1842年;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1895年中日签订的《马关条约》是第一个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1901年中国八国联军签订的《辛丑条约》是赔款最多的,4.5亿两白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准确识记,侵略与反侵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17、略

【分析】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例如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后期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些民用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故答案为:

自强;求富.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洋务运动的有关内容.【解析】自强;求富18、略

【分析】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955年,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

故答案为:

错误:求同存异;订正:和平共处.

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识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重点识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内容与影响.【解析】求同存异;和平共处19、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有关知识的识记和认识。《南京条约》的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其中的“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的位置从图中的位置由南而北依次顺序排列。C.厦门在福建省,从南数第二个方框处。A.上海在图中上面数第一个方框。B.宁波在图中上面数第二个方框。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解析】【答案】A.上海在图中上面数第一个方框。B.宁波在图中上面数第二个方框。C.厦门在福建省,从南数第二个方框处。20、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的准确认识,依据材料中“英国人瓦特”“1769年研制了改良”“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等信息可以得出在英国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依据材料中“发明大王”可以推断出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电灯的发明者爱迪生,使人类迈入了电气化时代。

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依据材料中“四轮汽车”指的是美国人福特发明了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

第(4)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南京条约》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是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

第(5)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大跃进的过程中,提出“以钢为纲”的口号,号召全民炼钢,但由于技术不合规格,只是炼出大量的废铁,造成极大的浪费。炼钢需要铁矿;焦炭、燃料等材料。由于铁矿不足,于是全民不下田耕作,全都上山采矿,使粮食产量大减。

第(6)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的准确认识,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因此是生产技术上的变革,由此可以得出工场手工业逐渐给机器大工业所替代。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蒸汽时代”的到来·英国工业革命;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跃进【解析】【答案】(1)蒸汽机史蒂芬孙。

(2)爱迪生电气。

(3)亨利·福特内燃机。

(4)南京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

(5)大跃进全民大办钢铁。

(6)生产技术大机器(每空0.5,共6分)21、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其内容包含: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调整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没有互不结盟的内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解析】【答案】不正确,互不结盟应改为互不干涉内政。22、三分之一以上全国三分之一左右【分析】本题考查高等学校取得的科研成就;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23、略

【分析】1958年;党中央发动“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提高计划指标。在农业上,对粮食产量估计严重浮夸,各地的粮食亩产量,竞相放高产“卫星”。图片中的报道正是竞相放“卫星”的表现。故1958年《人民日报》报道福建南安花生亩产13241斤的历史背景是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在1953-1956年。

故答案为:

×。

本题主要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表现。1958年;党中央发动“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提高计划指标。

本题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重点掌握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表现。【解析】×24、略

【分析】(1)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2)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后,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3)1986年3月;面对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为了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高技术,邓小平同志在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和陈芳允四位科学家提出的“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和朱光亚极力倡导下,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于1986年3月启动实施了“高技术研究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