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科新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斯皮尔福格尔的《世界历史》中有如下记载:许多人利用铁路来到海边游览胜地——以前只有富人才可以去的地方。一个从前经常关顾此类名胜的上流社会人士毫不掩饰地对“一日游者”的反感:“他们塞满了海滩;上处喧嚷着,就是为了吸上一口新鲜空气。他们三两成群,男人总是穿着黑外套,抱着孩子,毫无生气;他们的妻子瘦弱苍白,看得出来同从前相比,还是尽量打扮一番”材料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工人的生活状况是。
①生活水平有所提高②继续受到富人的歧视。
③有旅游等休闲活动④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A.①②B.①②③C.①④D.①②④2、阅读下图漫画;我们可以得出的最主要信息是。
A.美国政府格守“一个中国”原则B.正确揭示了美国对中国的政策C.美凶公开违背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D.中美关系日益.走向紧张3、中国古代史上有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这一制度是()A.商代相、卿制度B.汉代的中外朝制度C.明代的内阁制度D.清代的议政王大臣会议4、五四时期,各色各样的主义蜂拥而入中国。从新实在论到尼采主义、国家主义,从先验主义到英美经验主义、实验主义乃至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都曾化为众多中国人的言谈和文章。这一思想状况A.得益于政治民主思想自由的氛围B.反映了观念变革已是大势所趋C.体现了国人自卑的病态文化心理D.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5、下表是关于周代部分战争的记载。这些记载共同反映出周代。
。时期。
内容节选。
出处。
西周早期。
臣谏作为邢国官员;作战中听命于周王的指挥。
臣谏簋铭文。
西周晚期。
周王命令晋侯协同自己亲征;参加对东方“夙夷”的作战。
晋侯苏编钟铭文。
春秋时期。
周桓王率陈;蔡、卫等诸侯国军队讨伐郑庄公;周王军队大败。
《左传》
A.君臣名分长期存在B.诸侯争霸愈演愈烈C.王室军队实力有限D.分封制度存在缺陷6、汉代地方长官拥有自己选用部属的权力,儒生、文吏是其主体,长官通过辟召、给禄等媒介与之结成主从关系。到唐代前期,州县长官无权任用部属,任用之权全部集中于吏部。这反映出,唐代前期与汉代相比A.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发展B.官僚队伍不断壮大C.官员的素质进一步提高D.选官制度逐步完善7、顾炎武批判专制统治者的政治哲学,指出“自古用蛮夷攻中国者,始自周武王”;重申并发扬了孟子“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的观点,强调民族大义高于君臣之义,人民的福祉高于一姓之兴亡。这表明顾炎武()A.违背传统儒家思想B.否定封建君主制度C.提倡人道主义原则D.有鲜明的革命意识8、著名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提出:“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与注贝于一姓一家之兴亡的后世帝王迥异。”由此可见“殷周间之大变革”A.打破了传统的部落政治B.与后世王朝的更替本质相同C.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D.从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9、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开始变法,史称“________”1898年9月21日慈禧囚禁光绪,临朝训政。“________”被杀于北京菜市口,除________变法的改革措施均被废除10、发展。
(1)魏晋南北朝时期:吸收佛、道的思想,________。
(2)武则天时期:在社会上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其中________修行比较简便,易于传播对后世________。11、________年,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________12、农学:北朝________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13、金朝建立1114年,________的首领________举兵反辽,次年称皇帝,建立金朝,定都________府,也称上京。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4、史实:《人权宣言》的核心内容是提倡人权;主张法治,实行分权。
推论:对提高国民在国家政治中的主体地位,推翻主权在君的封建专制统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A.正确B.错误15、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导致中国故步自封。()A.正确B.错误16、中国的近代化就是要实现工业化。A.正确B.错误17、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美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的实力,向外进行殖民扩张,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A.正确B.错误18、宗法制度通过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的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A.正确B.错误19、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走向国际舞台的外交实践。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20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辽朝建立时,正值中原地区战乱频仍,“幽涿之人多亡入契丹”。“阿保机率汉人耕种”,“汉人安之,不复思归”。落后的畜牧业经济,越来越不能适应辽朝在政治、军事上的要求及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辽圣宗(在位时间983~1031年)即位后,积极进行农业改革。他多次下诏,令“诸道州长吏督民”,规定“军中无故不得驰马,及纵诸军践南境桑果”,使民人皆以耕粟为本;统和七年(989年)辽圣宗发布了“禁部从伐民桑梓”的命令,“诏诸军官毋非时畋猎妨农”。他下令将官帐奴隶改编为部民,对于降服的外族,不再编为宫帐奴隶,直接置部统治;命以移民、募民以及许民“请业荒地”等办法,招徕闲散劳动力,扩大耕地面积,并规定凡垦荒者在一定年限内可免除赋税,从而恢复了因战争而遭破坏的农业经济。辽朝建立时,正值中原地区战乱频仍,“幽涿之人多亡入契丹”。“阿保机率汉人耕种”,“汉人安之,不复思归”。落后的畜牧业经济,越来越不能适应辽朝在政治、军事上的要求及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辽圣宗(在位时间983~1031年)即位后,积极进行农业改革。他多次下诏,令“诸道州长吏督民”,规定“军中无故不得驰马,及纵诸军践南境桑果”,使民人皆以耕粟为本;统和七年(989年)辽圣宗发布了“禁部从伐民桑梓”的命令,“诏诸军官毋非时畋猎妨农”。他下令将官帐奴隶改编为部民,对于降服的外族,不再编为宫帐奴隶,直接置部统治;命以移民、募民以及许民“请业荒地”等办法,招徕闲散劳动力,扩大耕地面积,并规定凡垦荒者在一定年限内可免除赋税,从而恢复了因战争而遭破坏的农业经济。——摘编自黄吉连《辽圣宗改革促进契丹农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辽圣宗农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圣宗农业改革的意义。——摘编自黄吉连《辽圣宗改革促进契丹农业发展和社会进步》21、“至善”是伦理学中的最高概念。康德与朱熹均对此概念作了诠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朱熹认为,“至善”就是“事理当然之极(尽善尽美)”,其“得之于天而见于日用之间”,因为“得之于天”,又叫做“天理”,“天理”显现在事物之中,就成为“事理”,“天理”和“事理”是一回事。从道德的角度来看“理”就是“至善”,其主要内容为“仁、敬、孝、慈、信”等等。达到“至善”境地的方法就是“复天理、去人欲”,其标准就是“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改编自吕等雯《朱惠理解的“止于至善”及其可能内涵研究》材料二康徳认为,作为理性的存在者,人要遵守“绝对命令”,要奉行义务与职责;作为感性的经验者,个体希望自身能够幸福。因此,“德行”虽是至上的善,却还不是圆满的善,只有再加上“幸福”,才能构成“至善”德行是至善的第一要素,幸福作为道德的结果构成至善的第二要素,道徳与幸福之间有一个存在。这个存在,使得自然不但与有理性的存在者的意志法则相和谐,还与他的道徳意向相和谐。有了这样的悬设之后,世界上才会有至善存在,而这样的一个存在,就是神。通过上帝之手将幸福与德行和谐地共存于“至善”之中。——摘编自刘延苗、何炳武《康徳与朱惠“至善”概念之比较》
(1)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熹与康德关于“至善”认识的不同并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2)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朱熹、康德“至善”思想的影响。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1题,共3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朱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流变》等整理材料反映了对古代中国选官制度发展演变历程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的修改建议,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2题,共10分)23、楚汉战争中刘邦胜利、项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24、思考点。
隋唐盛世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材料说明工业革命之后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继续受到富人的歧视以及有旅游等休闲活动,选择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排除④。2、B【分析】【详解】
观察漫画,可以看出:美国表面上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却依然对台湾出售武器,这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典型的阳奉阴违,正确揭示了美国对中国的政策,B项正确;美国政府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只是体现了漫画的部分内容,排除A项;题干中没有体现美国开违背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排除C项;中美关系日益走向紧张表述不符合事实,排除D项。故选B项。3、C【分析】【详解】
题干的意思是该官职有宰相的职务;承担宰相的责任,却无宰相的官名,宰相的权力,符合对明代内阁的表述,明朝内阁虽是国家中枢机构,但内阁职责只备顾问和协理奏章而无决策权,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故答案为C项。商代的相有相名和相权,排除A项;汉代的内朝的尚书令职轻,负责少府文书和传达命令,排除B项;清代的议政王会议对皇权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点睛】
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4、B【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五四时期,各色各样的主义蜂拥而入中国。从新实在论到尼采主义;国家主义,从先验主义到英美经验主义、实验主义乃至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观念变革已是大势所趋。因此选B。ACD都不符合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影响5、A【分析】【详解】
从材料内容可得出,从西周到春秋时期,虽然周天子的影响力和权威有所下降,他仍然是天下共主,诸侯仍然听命于周天子,因此君臣名分仍然长期存在,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出诸侯争霸愈演愈烈,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出王室军队的实力高低,排除C项;材料看不出分封制的缺陷是什么,排除D项。故选A项。6、A【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汉代地方长官拥有自己选用部属的权力,儒生、文吏是其主体,长官通过辟召、给禄等媒介与之结成主从关系。到唐代前期,州县长官无权任用部属,任用之权全部集中于吏部”可知,唐代前期与汉代相比,将地方长官任用部属的权力收归中央,使唐朝进一步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发展,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官僚队伍的壮大,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官员的素质是否提高,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地方长官部属任命权的变化,与选官制度是否发展和完善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7、C【分析】【分析】
【详解】
由“强调民族大义高于君臣之义,人民的福祉高于一姓之兴亡”可知,顾炎武批驳了传统的伦理至上观念,而强调“民族大义”“人民的福祉”,这体现的是人道主义原则,故选C项;顾炎武的思想没有脱离传统儒学范畴,A项错误;B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材料体现不出“革命”的色彩,D项错误。故选C。8、A【分析】试题分析:材料信息“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可知周人在制度和文化上的变革,如分封制、宗法制、周礼等,其中分封制和宗法制打破了传统的部落政治,故A项正确;“与注目于一姓一家之兴亡的后世帝王迥异。”故B项错误;商周时期都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C项错误;这一时期仍是贵族政治,故D项错误。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开始变法,史称“百日维新”。1898年9月21日慈禧囚禁光绪,临朝训政。“戊戌六君子”被杀于北京菜市口,除京师大学堂,变法的改革措施均被废除。【解析】百日维新“戊戌六君子”京师大学堂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渐趋中国本土化禅宗影响最大11、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317年,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
得出①317年②士族【解析】317年士族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贾思勰的《齐民要术》1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114年,女真族的首领完颜阿骨打举兵反辽,次年称皇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也称上京。【解析】女真族完颜阿骨打会宁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4、A【分析】【详解】
《人权宣言》的核心内容是提倡人权,主张法治,有助于提高国民在国家政治中的主体地位。《人权宣言》主张分权和法治,对于推翻主权在君的封建专制统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推论正确15、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产物,不但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而且导致中国故步自封。故表述正确。16、B【分析】【详解】
近代化是指工业化以及与工业化相伴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它是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思想文化的多元化。17、B【分析】【详解】
鸦片战争是英国在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发动的,题干描述错误。18、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宗法制是以父系血缘关系亲疏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19、A【分析】【详解】
中国以“求同存异”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多边外交的指导原则,以亚非拉国家为立足点,超越意识形态,在多边外交中扮演了务实协调者的角色。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是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为了讨论亚非国家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问题,两次会议都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走向国际舞台的外交实践。故题干正确。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20分)20、略
【分析】【详解】
(1)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令‘诸道州长吏督民’;规定‘军中无故不得驰马,及纵诸军践南境桑果’,使民人皆以耕粟为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派遣官员劝课农桑。根据材料“统和七年(989年)辽圣宗发布了‘禁部从伐民桑梓’的命令,‘诏诸军官毋非时畋猎妨农’。”可知立法禁止践踏耕地。根据材料“命以移民;募民以及许民‘请业荒地’等办法,招徕闲散劳动力,扩大耕地面积”,可知尽力保证农时。根据材料“并规定凡垦荒者在一定年限内可免除赋税”,可知奖励垦荒。根据材料“他下令将官帐奴隶改编为部民,对于降服的外族,不再编为宫帐奴隶,直接置部统治。”可知释放奴隶。
背景:根据材料“辽朝建立时;正值中原地区战乱频仍,‘幽涿之人多亡入契丹’。”可知中原难民的流入。根据材料“落后的畜牧业经济,越来越不能适应辽朝在政治;军事上的要求及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可知辽朝疆域的扩展,游牧经济难以适应统治需要。
(2)意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展农业生产,增加了耕地面积,推动了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并为其统治区域内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使得辽朝达到鼎盛时期;缓和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负担,有利于辽朝统治秩序的稳定,使辽王朝出现了政治清明、法治宽平,社会稳定的局面;巩固边防,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与发展;加快了契丹族的封建化进程。【解析】(1)主要内容:派遣官员劝课农桑;立法禁止践踏耕地;尽力保证农时;奖励垦荒;释放奴隶。
背景:中原难民的流入;辽朝疆域的扩展;游牧经济难以适应统治需要。
(2)意义:增加了耕地面积;推动了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增加了辽政权的财政收入;缓和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稳定了统治秩序;加快了契丹族的封建化进程。21、略
【分析】【详解】
(1)不同:根据“朱熹认为,‘至善’就是‘事理当然之极(尽善尽美)’,其‘得之于天而见于日用之间’,因为‘得之于天’,又叫做‘天理’,‘天理’显现在事物之中,就成为‘事理’,‘天理’和‘事理’是一回事”;“康徳认为,作为理性的存在者,人要遵守‘绝对命令’,要奉行义务与职责;作为感性的经验者,个体希望自身能够幸福”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朱熹的“至善”指的是“理”,即道德;康德的“至善”包含了“德行”与“幸福”。朱熹的“至善”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存天理,灭人欲”;康德认为“至善”通过上帝之手,将“德”与“福”和谐共存于“至善”中。背景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朱熹生活在宋朝时期,当时宋朝统治者稳定封建社会秩序、重建伦理纲常的需要;封建小农经济长期存在;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三教长期论争和融合的结果。而康德则是启蒙运动的代表,所以他的思想产生的背景主要是封建专制压迫和教会势力影响大;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解放了人们思想。
(2)影响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朱熹使儒学更加思辨化、理论化;明确道德的重要性,适应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带来了严谨务实的治学风气;学术思想流传海外,在朝鲜、日本甚至形成了“朱子学”学派。康德则是推动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丰富了理性主义的内涵;有利于资产阶级政治诉求的表达;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西方哲学推进到一个新阶段。【解析】(1)不同。
朱熹的“至善”指的是“理”,即道德:康德的“至善”包含了“德行”与“幸福”。
朱熹的“至善”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存天理,灭人欲”;康德认为“至善”通过上帝之手,将“德”与“福”和谐共存于“至善”中。
背景。
朱熹:宋朝统治者稳定封建社会秩序;重建伦理纲常的需要;封建小农经济长期存在;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三教长期论争和融合的结果。
康德:封建专制压迫和教会势力影响大;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解放了人们思想。
(2)朱熹:使儒学更加思辨化;理论化(伦理化、道德化):明确道德的重要性,适应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带来了严谨务实的治学风气;学术思想流传海外,在朝鲜、日本甚至形成了“朱子学”学派。
康德:推动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丰富了理性主义的内涵;有利于资产阶级政治诉求的表达;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西方哲学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五、论述题(共1题,共3分)22、略
【分析】【详解】
修改建议和理由: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以以演变历程的完整性进行补充,如补充西周时期的世官制,并阐述这一制度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如形成贵族政治等。也可以补充同一时期并不是单一的选官制度,如汉代除了岁举孝廉外,还有征辟、特诏等选拔方式。唐代除科举外还存在恩荫子弟等选拔方式。【解析】。等级分值答题情况(具体描述)一修改建议观点正确;理由论证充分(至少三个方面理由),表述清晰。
二修改建议观点较正确;理由论证较充分(至少两个方面理由),表述较清晰。
三观点错误或无观点;理由论证不充分(一个方面理由或无理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脱脂洗净剂项目创业计划书
- 中国金属表面强化项目投资计划书
- 运城市人民医院早产预测与预防技能考核
- 通辽市中医院电梯困人应急救援流程实操考核
- 晋中市中医院头颈部皮瓣修复术考核
- 中国颜料着色剂项目创业计划书
- 邯郸市人民医院文献检索能力考核
- 伊春市人民医院输血科主治医师晋升考核
-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身体塑形技术考核
- 保定市中医院护理教学方法创新考核
- 2025年竞选大队委笔试题及答案
- 约谈问责管理办法
- 2025年成人高考高升专试题(含答案)
- 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练习题+答案
- 船舶高级消防课件
- 佛山市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员工行为准则培训
- 管理岗位津贴管理制度
- 药品信息追溯管理制度
- 重症肺炎集束化治疗专题报告
- 麻醉科院内感染防控体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