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化常识-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1页
文学文化常识-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2页
文学文化常识-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3页
文学文化常识-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4页
文学文化常识-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09文学文化常识

①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

了解并识记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常见文学、文化常识。

Q考点梳理

i.文学常识

【考点讲解】

一、知识点讲解

文学常识包括:

1、作家作品。如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谥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

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

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

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

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

歌、散文、小说等。

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

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

【备考建议】

文学常识浩如烟海,考生不应茫然无措,而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备考:

1、粗读原著,加深记忆。由于时间紧,内容多,在备考时考生往往只凭一些简单的复习资料来识记,其

结果往往是基础薄弱,识记模糊,答题时会关公战秦琼,张冠李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珍惜时间的原则

下,粗略读读原著,或读读作品梗概,对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及主要内容稍作了解。这样有助于加深记忆。

2、以课本为着力点,向课外拓展。文学常识一般会以课本内容为主。因此,考生要重视梳理课本重要作

家作品及文学体裁常识,对课本后的附录绝不能等闲视之。在熟悉课本上的文学常识的基础上,适当向课

外拓展。

3、构建文学常识知识网络。要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这四大文学体裁方面入手,从不同时代、不同

国度中分别找出最能代表该时期(或国度)最有影响的作家作品构建自己的文学常识网络。

2.文化常识

【考点详解】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

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谥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

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

(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

(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诗歌、散文、小说等。

(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

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

【方法技巧】

在日常的学习中要注意广泛的积累,对于课文涉及到的作家作品,历史典故,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常识应

整理成册,时时记诵。

电考点精准练

4^I

知识点一、文化常识

1.(2022•新抚区模拟)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B.《登飞来峰》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一》。《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编辑整理的,分

国编次。

D.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

2.(2022•南岗区三模)下列相关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一一《资治通鉴》B.庄子一一战国时期哲学家

C.韩愈一一世称“韩昌黎”D.孙悟空一一车迟国斗法

3.(2022•杨浦区三模)学生会将结合主题活动组织辩论赛。下列对辩论赛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辩论赛要正面论证己方观点正确,因此在赛前要设计好辩论提纲。

B.辩论过程中要鲜明地表达己方的观点,不可模棱两可,含糊其词。

C.辩论赛中正反双方交锋激烈,要准确抓住对方论据、论证方法上的疏漏予以有力的批驳。

D.辩手在辩论中要明之以理,更需要动之以情,用真情打动对方,感染评委。

4.(2022•铁岭模拟)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与《渔家傲•秋思》都是写边塞战斗生活的名篇,前者是诗歌后者是元曲

B.《战国策》和《左传》都是我国史学名著,其中《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

C.我们学过的古代文体有:铭、序、说、记等。《出师表》的“表”就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文体。

D.《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两首词的作者都是辛弃疾。

5.(2022•烟台一模)下面各项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时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与《老子》《礼记》等都是道家的主要经典。

B.敬辞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称呼对方母亲为“令堂”,询问对方在哪里工作为“高朋”,询问对方年龄

为“贵庚”。

C.古人题咏枫桥,除《枫桥夜泊》外,杜牧也写过“长洲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过枫桥"。一一这句话标

点符号使用准确。

D.中华诗文浩如烟海,逐渐形成了一些表意相对固定的词语,如“烽烟”指战争,“青鸟”指信使,“瀚

海”指大海,“阳”指山之南水之北。

6.(2022•高唐县三模)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分别是解元、会元、状元,“三元及第”就是指乡试、会试、

殿试中都取得第一名。

B.人们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两句中的“三”是确指,而“士别三日,即更刮

目相待”是泛指。

D.《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一部编年体史书,道家经典之一,作者左丘明,春秋时期人。

7.(2022•官渡区二模)请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A.中国古诗文中常常会出现计量单位,如“千寻塔”“高万仞”“一丈绫”中的“寻”“仞”“丈”都是古

代计量单位。

B.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世说新语》和明代文学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都是记载士大夫言谈轶事

的志人小说。

C.杨绛的《老王》通过回忆老王窘迫的生活状况以及与老王的交往片段,表达了作者对人性之美的讴歌,

对不幸者的悲悯,对自身的反省,对命运的慨叹。

D.阿西莫夫是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他的代表作品有《基地》《新疆域》等。

8.(2022•天桥区二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书五经”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其中“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B.古代常用“烽火”“巾帼”“丝竹”“布衣”分别指代战事、妇女、音乐、百姓。

C.汉阴指汉水北岸,阴,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与“阳”相对。

D.古代计量单位多种多样,其中“尺”“寻”“仞”是长度单位;“铢”“锚”“两”是重量单位。

9.(2022•云岩区模拟)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律诗属于近体诗,在格律上有严格要求,《野望》《钱塘湖春行》都是律诗。

B.朱光潜,美学家、翻译家,主要作品有《文艺心理学》《谈美》《西方美学史》。

C.美国阿西莫夫的《基地》和我国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都是科幻小说。

D.《伟大的悲剧》《美丽的颜色》《列夫•托尔斯泰》作者是意大利作家茨威格。

知识点二、文学常识

10.(2022•雨花区校级二模)下面与战争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牺牲古代指祭祀或祭拜用品,一般是猪牛羊等。

B.麾下,将旗之下,部下,敬词,对将帅的敬称。

C.“干戈寥落四周星”中的“干戈”指战争。“烽火连三月“中的“烽火”也指战争。

D.边塞诗人的代表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

11.(2022•克拉玛依区校级一模)下列文学文化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连中三元”指的是接连在院试、会试、殿试中都考中了第一名。

B.“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陋室铭》。

C.《海燕》作者高尔基,苏联作家。《海燕》深刻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歌颂

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不朽的形象和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

D.《藤野先生》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此外《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出自

此作品集。

12.(2022•邓州市二模)下列选项中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阳”,山南水北为“阴”。“阴阳割昏晓”的“阳”指泰山北面。

B.古代有许多礼仪和别称,如男子20岁时束发戴帽,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人。“耄耋之年”指八九

十岁。

C.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定更是晚上八时左右。

D.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策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文辞精炼,多有用韵。

13.(2022•长沙县模拟)下面关于传统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更道”这个路名表现的是古代记时方法,古代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每更有不同的用语,

如:戌时一更,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说的是清明节。清明节有两大节令传统:一是礼敬祖先,慎终

追远;二是踏青郊游,亲近自然。

C.“路人借问遥招手”中的“借问”是向人打听情况时所用的敬辞,犹言“请问”。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是指月亮。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在中秋节,人们可以

赏月、吃月饼、秋游赏菊和登高。

14.(2022•新晃县模拟)下列选项中没有用年号来纪年的一项是()

A.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B.天启壬戌秋日

C.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D.文帝之后六年

15.(2022•南丹县二模)选出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老生”“小生”“小旦”“小丑”都是戏曲中的人物行当,“老生”指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

B.《乐府诗集》是我国古代一部乐府歌辞的诗歌总集。《木兰诗》《十五从军征》均出自这部诗集。

C.“卑己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在称别人的父亲时,敬辞有令堂、令尊等:称自己的父亲时,

谦辞有家慈、家君、家尊等。

D.阴历七月七日即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富有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

相会。

4.

知识点一、文化常识

1.(2022•辽宁)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奉误的一项()

A.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B.《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由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C.《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晚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

D.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末清初文学家,其《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

2.(2022•徐州)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检拳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埃德加•斯诺,作品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情

况,并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B.母爱是文学创作中永恒的主题。泰戈尔的《金色花》以儿童的视角表达对母亲的依恋;朱德的《回忆

我的母亲》在质朴平实的叙述中饱含着对母亲的深情。

C.现代汉语中的很多成语出自古代典籍,如“温故知新”出自《论语》,“舍生取义”出自《孟子》,“教

学相长”出自《礼记》。

D.小语听到爸爸跟王叔叔打电话。爸爸说:“王弟,最近家父身体可好?老人家也近七十花甲了,我抽时

间去看看他。”

3.(2022•齐齐哈尔)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名轲,春秋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孟子》的《告

子下》。

B.茨威格,意大利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

C.剧本的主体一般是台词,也就是戏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它是推进剧情、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主要手

段。

D.《愚公移山》中“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是指汉水北岸。“阴”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与“阳”相对。

4.(2022•哈尔滨)下列相关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松醉打蒋门神B.孙悟空---大战红孩儿

C.《论语》一一老子D.白居易一一唐代诗人

5.(2022•怀化)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春节贴春联、拜年,端午节赛龙舟、挂艾草,重阳节登高、喝雄黄酒,这些都是传统节日的习俗。

C.古代文人喜欢以“居士”取别号。如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白号“青莲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

D.律诗共有八句,分为四联,依次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都要求对仗。

6.(2022•黔东南州)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及文体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选自其中。

B.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美国作家让・乔诺写的纪实作品《植

树的牧羊人》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C.《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作品塑造的木兰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又真

切动人。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贵庚、劳驾、赐教、令爱”是古代常见的敬辞。

7.(2022•十堰)下列关于名著阅读、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这首诗表达了华夏儿女对祖国最真挚的爱。

B.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C.明末清初小说家施耐庵的《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

D.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8.(2022•铜仁市)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双喜说,那是有名的铁头老生”这句话中的“老生”是戏曲行当之一,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小旦”“小

生”“小丑”“老旦”也都是戏曲行当,分别扮演年轻女子、年轻男子、滑稽人物、老年女子。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孙权劝学》《周亚夫军细

柳》《陈涉世家》均出自《史记》。《史记》长于记人,书中记述了许多各具特点的历史人物。

C.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土,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散

文创作成就最大,也擅长诗词,与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D.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方法。我们理解互文时,要瞻前顾后,不能偏执任何一

端,把它割裂开来理解,如诗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秦时明月汉时关”“烟笼寒水月笼沙”。

9.(2022•包头)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首豪放词。

B.茅盾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散文《白杨礼赞》运用了象征手法。

C.施耐庵的《水浒传》是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D.《谈创造性思维》是英国哲学家、作家弗朗西斯•培根的随笔。

10.(2022•株洲)小红梳理了一些文学与文化常识,其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诗经》中的诗歌多是四字一句,两字一顿,各章还常常重复咏唱。

B.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讲究韵律,能自由表达思想感情。

C“尊君”“令尊”“惠顾”“惠赠”“见谅”是中国古代常见的敬辞。

D.山水画是国画的一种,它以描绘山川景物为主,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11.(2022•广安)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津确的是()

A.周敦颐是北宋的哲学家,他的作品《爱莲说》是托物言志的名篇。

B.《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是英国作家雨果写的一封书信,以此控诉英法联军的罪行。

C.汪曾祺写的《昆明的雨》,文章信笔所至,无拘无束,看起来有些“散”,但其中贯穿着一条情感线索

——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

D.演讲词具有针对性,类型很多,但大都要有鲜明的观点、明确的态度、清晰的思路、充实的内容。

12.(2022•长沙)某同学根据“杜甫相关文学知识表”作出了一些推测,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D)

作品名称创作时间/历史背景作者经历

《望岳》736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此时在齐、赵(今山东、河北)漫游。

《春望》757年,安史之乱时期756年,将家小安置在鄢州,只身前往灵武投奔

肃宗,困居长安。

《石壕吏》759年春,安史之乱时期,唐途经新安、石壕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一组

军退守河阳诗。

《月夜忆舍弟》759年秋,安史之乱中客居泰州(今甘肃天水),兄弟五人散处甘肃、

河南、山东等地,只有最小的弟弟在身边。

《茅屋为秋风761年,安史之乱还未平定居住在成都近郊草堂。

所破歌》

《江南逢李龟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今湖南一带),后来和李龟年重逢在

年》潭州(今湖南长沙)。

A.梳理创作时间及历史背景后,推测杜甫的创作高峰在安史之乱期间。

B.阅读作者经历后,推测杜甫作品内容大多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如《石壕吏》等。

C.依据标题,结合作者经历,推测出杜甫的诗歌有对战争的控诉、山河的赞美、亲人的思念等。

D.梳理作者经历,发现杜甫一生多在漂泊中追求仕途,其作品也多表现漂泊中的孤独和仕途不顺后的淡

泊超然。

13.(2022•河池)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得一项是()

A.古代常用的敬辞和谦辞如今仍在广泛使用,例如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常用“拙见”,请教他人时常用“赐

教”。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说、记、铭、表、序都是古代常见的文体,其中“表”是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比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D.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异彩纷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京剧的代表剧目主要有《霸王别姬》《天

仙配》《牛郎和织女》等。

14.(2022•赤峰)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

《屈原》《虎符》等。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

颂三类,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C.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相等,每句五字或七字,简称五律或七律,例如常建的《题破山

寺后禅院》就是七律。

D.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在人间》等。

15.(2022•辽宁)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表是古代向帝王举贤荐能的一种文体。《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给后主刘禅的表。

B.《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儒家经典之一。《富贵不能淫》选自其中。

C.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唐代诗人。我们学过他的《无题》和《夜雨寄北》。

D.《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号东坡居士。他和王安石同属“唐宋八大家”之列。

知识点二、文学常识

16.(2022•绥化)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异彩纷呈,典雅细致的昆曲、雍容华贵的京剧、轻柔灵秀的越剧、活泼风趣的川

剧、淳朴明快的黄梅戏等,都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B.《春》的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品有《欧游杂记》《你我》《背影》等。

C.《孔乙己》选自《呐喊》,孔乙己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被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的典型

代表。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17.(2022•衡阳)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长于记人,塑造了各具特点的历史人物,如志向远大、足智多谋的

周亚夫,治军严明、刚直不阿的陈涉。

B.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三作家》,生动传神地描写了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揭示了列夫•

托尔斯泰不凡的精神世界和人生的不幸。

C.“天下第一行书”指的是王羲之的行书作品《兰亭集序》;“颜筋柳骨”则是指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行

笔雄浑、筋骨劲健,但一丰腴、一清瘦,各具特色。

D.古代汉语在数量表达上,一般不用量词,而是数词和名词直接结合,如“余孥一小舟”“又用篆章一”;

在整数和零数之间一般加“有"字,如''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18.(2022•连云港)【节气文化品古诗】找出诗句与节气搭配不当的一项()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露

B.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惊蛰

c.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一一立春

D.夏衣临晓薄,秋影入檐长一一处暑

19.(2022•南充)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