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司法制度与实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1页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司法制度与实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2页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司法制度与实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3页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司法制度与实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4页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司法制度与实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觉遵守考场纪律如考试作弊此答卷无效密自觉遵守考场纪律如考试作弊此答卷无效密封线第1页,共3页乌海职业技术学院

《司法制度与实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院(系)_______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批阅人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A.1年以上5年以下B.3年以上5年以下C.3年以上10年以下D.1年以上10年以下2、甲明知王某是逃犯,在公安人员前来抓捕王某时,给其3000元帮他逃跑。甲的行为构成()。A.窝藏罪B.妨害公务罪C.包庇罪D.私放在押人员罪3、甲将一名3岁男孩从幼儿园骗走,向其家长勒索钱财。因未收到该男孩家长的回信,甲便将该男孩以8000元卖给他人。对甲的行为()。A.应以绑架罪定罪处罚B.应以拐卖儿童罪定罪处罚C.应以绑架罪和拐卖儿童罪数罪并罚D.应以非法拘禁罪和拐卖儿童罪数罪并罚4、《立法法》第70条规定,行政法规一般由()签署公布令A.国务院总理B.全国人大主席团C.国家主席D.行政法规涉及的相关行业部委5、在法律解释方法上,文义解释是指()。A.强调法律条文字面上的含义,但其实质在于对整个法律的精神而不在于对个别文字和用语的理解B.从法律条文文字、语法来理解其含义C.在法律文字的字面含义显然比立法原意为广时,作出比字面含义为窄的解释D.严格依照法律条文含义进行解释6、唐朝的中央司法行政机关是()。A.大理寺B.刑部C.御史台D.吏部7、在我国,当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发生冲突时,应当由()。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出最终解释B.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最终解释C.中央政法委作出最终解释D.中共中央作出最终解释8、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实行个人负责制的中央国家机关是()。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中央军事委员会D.最高人民法院9、“八议”中有“议宾”一项,“宾”指()。A.皇帝的亲戚B.皇帝的故旧C.外邦的客人D.前朝君主的后代10、某单位职工餐厅购买若干正版音乐光盘后,将光盘中的作品作为背景音乐播放。该餐厅的行为属于()。A.侵害著作权的行为B.著作权的合理使用C.著作权的法定许可使用D.著作权的强制许可使用11、元朝兼掌军法审判的机关是()。A大宗正府B.枢密院C.御史台D.刑部12、根据物权法规定,自登记时设立的用益物权是A.地役权B.宅基地使用权C.建设用地使用权D.土地承包经营权13、元朝上都、大都所属蒙古人、色目人与汉人相犯的案件,普通司法机关无权管辖,须由专门机构审理裁决。该专门机构是()A.理藩院B.大理寺C.宣政院D.大宗正府14、牵连犯的构成特征,不包括()。A.基于一个最终的犯罪目的B.具有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危害社会行为C.数个危害社会行为之间必须有牵连关系D.数个行为可以触犯相同的罪名15、汉朝法律形式中,属于司法机关判案的成例的是()。A.廷行事B.科C.封诊式D.决事比16、出租车司机杨某因救护临产孕妇闯红灯受到交警处罚。有评论认为,杨某载着孕妇闯红灯,属于情理之中的违法行为,虽然违法,但是出发点是好的。该评论意见的推理方式属于()A.演绎推理B.归纳推理C.类比推理D.辩证推理17、甲将一块罗马表丢失,被人捡到送至失物招领处。招领期限过后因无人认领,该表被拍卖给乙。后丙盗得该表并将其转卖给丁。该案查获后,甲、乙、丁都主张该表的所有权。该表应归谁所有?()A.甲B.乙C.丁D.乙、丁共有18、甲、乙、丙三人以3∶2∶1的比例按份共有一头骆驼,用于旅游服务。现甲欲将自己的份额转让给丁,乙、丙均要求以同等条件购买。甲的份额应当()。A.由丁购买B.由乙、丙等额购买C.由甲在乙和丙中指定一人购买D.由乙、丙按所持份额比例购买19、甲、乙签订钢材买卖合同,总价款为100万元,则二人约定的定金数额不得超过()。A.10万元B.20万元C.30万元D.100万元20、秋冬行刑制度始于()A.汉朝B.西周C.秦朝D.曹魏21、甲明知王某是逃犯,在公安人员前来抓捕王某时,给其3000元帮他逃跑。甲的行为构成()。A.窝藏罪B.妨害公务罪C.包庇罪D.私放在押人员罪22、下列表述,正确的说法是A.村委委员会主任甲利用职务之便侵吞救济款物,构成贪污罪B.普通公民乙利用受聘担任国有公司经理职务的便利条件,侵吞国有财物,不构成贪污罪C.国家工作人员丙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财物,但未为他人谋取利益,不构成受贿罪D.丁采用暴力方法阻碍国家工作人员执行公务,并致使该工作人员重伤,以妨害公务罪从重处罚23、甲公司与乙农场签订一份购销合同,由乙农场供应甲公司一批奶牛。乙农场将部分患有传染病的奶牛交付给甲公司,致使甲公司饲养的其他奶牛大量染病。根据《民法典》规定,甲公司()。A.只能要求乙农场承担违约责任B.只能要求乙农场承担侵权责任C.有权要求乙农场同时承担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D.有权在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中选择其一要求乙农场承担24、甲与乙通奸后共谋杀害乙的丈夫,甲将一包毒药交给乙,乙因愧疚而没有投毒,并到公安机关自首。关于本案说法正确的是A.甲成立犯罪未遂,乙成立犯罪中止B.甲成立犯罪预备,乙成立犯罪中止C.甲、乙均成立犯罪中止D.甲、乙均不构成犯罪25、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的关系是()。A.法律条文由法律规范体现出来B.一个法律规范就等于一个法律条文C.一个法律规范不能包括在几个法律条文中D.一个法律条文可以包括几个法律规范在内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县人民法院审理一民事案件过程中,要求县移动通信营业部提供某通信用户的电话详单。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用户电话详单属于宪法保护的公民通信秘密的范围B.县人民法院有权要求县移动通信营业部提供任何移动通信用户的电话详单C.县移动通信营业部有义务保护通信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D.县人民法院有权检查任何移动通信用户的电话详单2、下列有关“法的渊源”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A.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不能被国内法院适用的法的渊源,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习惯B.在我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主要是根据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而作出的分类C.根据“条约必须遵守”的原则,一切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均构成当代我国法的渊源之一D.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国家政策可以作为我国法院审理案件时的判决依据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出议案的条件是()。A.必须符合法定提案人数B.提出的议案必须是合理的C.必须依照法定的程序提出D.必须事先征得党委的同意4、汉朝法律儒家化的表现有()。A.春秋决狱B.上请C.秋冬行刑D.亲亲相隐5、下列哪些内容的表述,不属于法律规则?()A.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B.公民的权利能力一律平等C.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D.本法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6、国务院在性质上属于()。A.中央人民政府B.最高行政机关C.最高立法机关D.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7、下列法律解释中属于法的渊源的是()。A.立法解释B.行政解释C.司法解释D.学理解释8、下列各项中属于公民政治方面的权利和自由的是()。A选举权与被选举权B.言论自由C.宗教信仰自由D.出版自由9、甲未获烟草专卖许可,擅自购进明知是假冒的“中华”牌香烟100箱进行批发和零售,在被査获时已销售出80箱,收款120万元。经检验该批香烟属于不合格产品。甲的行为()。A.触犯非法经营罪B.触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C.触犯销售伪劣产品罪D.属于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定罪处罚10、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下列有关合同履行的表述,正确的有()。A.对于履行地点不明确的,如果标的物属于动产的,则应当在接受动产一方所在地履行B.履行方式不明确的,应当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C.履行费用负担不明确的,应当由履行义务的一方负担D.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三、问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1、(本题5分)简述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2、(本题5分)《明史》:“若亭疑献决,而囚有番异,则改调隔别街门问拟。二次番异不服,则具奏,会九卿鞠之,谓之圆审。至三四讯不服,而后请旨决焉。”结合以上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2)该制度反映的是哪种统治思想?3、(本题5分)甲向乙借款30万元,以自有三层楼房一幢作抵押,并办理了抵押登记。债权未到期,甲因病去世,三个子女各得抵押房屋的一层,并办理了产权变更登记手续。乙在一次车祸中死亡,30万元债权由其三个子女各自继承10万元。现债权到期,债务人无力清偿,债权人行使抵押权,甲的三个子女以房屋巳变更产权登记,且债务是先父生前所欠,与己无关为由,拒绝债权人行使抵押权。请根据抵押权的基本原理及继承法的相关规定,分析本案。4、(本题5分)简述离婚与撤销婚姻的区别。5、(本题5分)猎人甲因与同村妇女乙通奸而打算离婚,其妻丙坚决不同意,扬言如果甲提出离婚,将与甲同归于尽。甲无奈,只得一方面佯装与丙和好如初,另一方面告知乙准备杀害丙而与之结婚,并让乙购买毒鼠强用于毒杀丙,但乙多次寻购而无处购买。此计不成后,甲又请巫婆丁施法术咒死丙。一日,甲正在擦猎枪(注:甲系合法持有该枪支,并接受过严格的枪支安全使用培训),丙赶集回来,兴致勃勃地站在甲身旁向甲介绍在集市上的所见所闻。由于甲在擦枪时没有将枪中子弹退出,也没有关上保险,无意中触碰扳机走火致丙死亡。案发后,甲向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了上述事实,但辩称自己没有想到枪支会走火。阅读以上材料后,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分析:应如何认定甲、乙、丁行为的性质?为什么?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1、(本题10分)甲创作了一部小说,并与某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出版社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