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化建技术方案_第1页
十六化建技术方案_第2页
十六化建技术方案_第3页
十六化建技术方案_第4页
十六化建技术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技术文件

技术文件包含但不限于设计综合说明;设计方案;投资控制;后期服

务方案等。

(-)设计综合说明

1.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十六化建棚改项目C区智能化设计。

2.项目地址

项目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西陵二路与营盘山路交汇处东侧,西陵

区位于长江的西陵峡口,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处于中亚热带和北亚

热带的交汇地带。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项目位于西陵区核心地段,2KM内有三峡大学,葛洲坝大厦及CBD商

圈地块紧靠西陵二路,西侧为营盘路,东侧为营盘二路,车流人流量较大,

道路系统完善,可达性较强地块南侧西陵二路为城市主干道,双向4车道,

路况良好,通行辆较大,为主要车流及人流来源地块西侧为营盘路,城市

支路,路况较差,通行辆较小。

3.项目概况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六建设有限公司是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国化学

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一家大型综合性施二企业。公司始建

于1965年,总部位于世界水电之都湖北宜昌,是集工程建造、建设管理、

技术研发、投资运营、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物资材料供应、检维修及生

产试车保运服务为一体的中央企业,注册资金10亿元。

公司坚持走专业化、多元化、国际化发展道路,强力推进创新发展、

转型发展、安全发展战略,始终秉承创新技术和管理、为客户提供期望的

工程和服务、为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的宗旨,明势而为,合作共赢,致力

于打造专业化、多元化、国际化工程建设公司。

项目名称:十六化建棚改项目C区

建设用地面积:14259.73m2

总建筑面积:62303.91m2

1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3401.39m2

地下建筑面积:18902.52ma

计容建筑面积为42720.27

建筑高度99.9m,为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图1沿西陵二路人视图

2

图2亮化夜景鸟瞰图

功豌空间分析

Functionalspaceanalysis

宴会厅及配套4740.42m-

菜市场(生鲜超市)1521.37irf

商超2065.53m'

图3功能空间分析

3

共有1栋24层的高层公建及4层多层裙房,地下2层,地上24层;

其中总部办公及配套17458.83nf,酒店13841.30户,商铺3526.14nf,

宴会厅及配套4740.42m2,菜市场(生鲜超市)1521.37nf,商超2065.53

4.占地范围

项目总用地面积14259.73m,其中9903.95nV为商业、商务用地,

剩余用地为社会停车场用地。

5.建筑面积

具体占地面积如下表所示: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C区)

项目数值单位备注

总用地面积14259.73m2约21.39亩

社会停车配套用地4355.78nr

其中

可建设用地9903.95m3

总建筑面积62303.91m*

地上建筑面积43401.39m*

办公17458.83m2

酒店13841.30m*

商业10332.09m2

宴会厅及相关配套4740.42m2

其中

其中商铺3526.14m*

商超2065.53m2

菜田5场(生鲜超市)1521.37nf

消防控制室及其他配套247.80m3

地下建筑面积18902.52m*地下停车库

负一层建筑面积9661.18m*

其中

负二层建筑面积9241.34m2

计容建筑面积42720.27nrv近42779.19

建筑垂直投影面积5369.73nr

容积率2.996—W3.0

建筑密度36.16%一W45%

绿地率20.43%—220%

停车位428个1辆/100m,

地面车位22个

其中含地下充电设施车位43

地下车位406个

个,占车位总数10%

4

6.设计概况

6.1.项目定位

十六化建棚改项目C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不仅在建设规模上要提供

一个适应未来至少10年业务发展所需要的智能化基础设施支持环境,而

且在建设标准要建成“国际先进、国内一流“、高可用、高可靠、又灵活

应变。总系统方案应遵循实用、创新、智慧、经济的原则,以节省运营成

本,提高办公环境,提升楼宇品质,创建精品工程为宗旨。

在“满足现在、适应未来”的总体建设策略上,智能化系统建设要坚

持整体性、先进与经济实用性、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绿色节能、可扩展

和持续发展性、易管理维护性、标准性和舒适性原则,建设先进、可靠、

节能、安全又最适应项目定位和智能化系统特点和发展的新一代城市综合

体。

6.2.设计范围

本次十六化建棚改项目C区智能化设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子系统:

6.2.L信息设施系统

(1)通讯接入系统(电信、联通、移动等运营商接入)

(2)光纤入户(配套商业、实现租户三网合一(有线电视、电话、网络))

(3)数字电话系统

(4)计算机网络系统(网络系统标配、采用全光网络)

(5)无线WIFI网络覆盖系统(WIFI全覆盖、支持WIFI6、系统支持认证系

统)

(6)综合布线系统(各子系统线路敷设、标配系统)

(7)背景音乐系统兼紧急广播(消防不混入智能化设计)

(8)多媒体会议系统(显示子系统、扩声子系统、发言子系统、录播子系

统、灯光子系统、集中控制子系统、会议签到等子系统组成)

(9)信息发布系统(信息发布、LED大屏联动、标配系统)

(10)能源计量分析(含软件、接口)

5

6.2.2.机房工程

(1)机房工程(消防监斐中心、IT机房)

(2)动力环境监测

(3)综合管路与桥架

6.2.3.公共安全系统

(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2)入侵报警系统

(3)门禁系统+访客速逅门+消费一卡通+梯控

(4)停车管理系统

(5)电梯五方通话系统

6.2.4.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1)建筑机电设备管理系统

(2)智能照明系统

(3)远程抄表系统

(4)IBMS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

6.3.项目界面划分

商业部分由于铺位划分未确定,因此本次出图仅设计至弱电竖井,但

屋顶及屋顶机房各弱电系统点位需预留管线路由。商业部分、酒店部分仅

做干线至机房部分管线设计。

7.国家、行业和地方强制性标准

智能化系统的规划及设计必须满足国家、行业、项目所在地的各项法

规、规范及规定的要求。

智能化系统的规划及设计应不低于本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特别强调:相关设计必须符合国家、项目所在地关于安防工程设计的

强制性规范要求。

甲方发出的、与本项目设计有关的、正式的书面指示文件,与本设计

6

任务书具备同等的约束力。

本项目适用的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包括但不限于。

7.1.国家政策及依据

《国家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国办发[2019]第57号);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

要》的通知》;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意

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

7.2.视频会议相关规范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

《配电系统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脸收规范》(DL/T5759-2017);

《声系统设备》(GB/T12060.1-2017);

《音频、视频和试听系统互联的优选配接值》(GB14197-2012)。

7.3.机房相关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2017);

《电磁屏蔽室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T51103-2015);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U);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15);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

《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生规范》(GB/T36340-2018)。

7.4.综合布线相关规范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16);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16)。

7.5.有线电视相关规范

《有线电视广播技术规范》(GY/T106-1999);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有线电视网络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YT_5073-2005);

7

《有线数字电视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办法》(GYT_221_2006);

《有线电视网络工程设计标准》(GB/T50200-2018)。

7.6.光纤入户相关规范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T50605-2010);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

(GB50846-2012);

《居住小区信息管网设计规程》(DB42/T523-2008)。

7.7.消防规范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201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U6-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166-2019);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o

7.8,供配电规范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防静电工程技术规程》(DGJ08-1983-2000);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16);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0

7.9.暖通规范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

7.10.防雷规范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建筑物电子信息技术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8

7.11.工程监理规范

《信息技术服务监理第1部分:总则》(GB/T19668.1-2014);

《信息技术服务监理第2部分:基础设施二程监理规范》

(GB/T19668.2-2017);

《信息技术服务监理第3部分:运行维护监理规范》

(GB/T19668.3-2017);

《信息技术服务监理第4部分:信息安全监理规范》

(GB/T19668.4-2017);

《信息技术服务监理第5部分:软件工程监理规范》

(GB/T19668.5-2018)。

7.12.安防规范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15);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GB50348-2018);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T28181-2016);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

7.13.软件开发规范

《信息技术软件工程术语》(GB/T11457-2006);

《计算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规范》(GB/T9385-2008);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档编制规范》(GB/T9386-200B);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GB/T14394-2008);

《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GB/T15532-2008)。

7.14.等级保护规范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1999);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GB/T25058-2019);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B/T22240-2020);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2019);

9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1-2006);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

(GB/T25070-2019);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GB/T28448-2019);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过程指南》

(GB/T28449-2018);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GB/T20269-2006);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工程管理要求》(GB/T20282-2006)。

7.15.运行维护规范

《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28827.1-2012);

《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2部分:交付规范》(GB/T28827.2-2012);

《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3部分:应急响应规范》

(GB/T28827.3-2012);

《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4部分:数据中心规范》

(SJ/T11564.4-2015);

《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4部分:数据中心服务要求》

(GB/T28827.4-2019)。

8.各专业设计

本次十六化建棚改项目智能化项目设计人员专业应包括传输与接入、

网络及安全、电气、弱电智能化、软件工程、土建、消防、公用设备等专

业。

弱电智能化设计须与土建设计单位配合确保系统设计满足暖通空调、

给排水、强电的控制和监测要求。弱电智能化设计须和内装、夜景照明、

景观等设计

单位配合,满足控制系统通信接口要求。

(二)设计方案

1.总体设计思路

本次十六化建棚改项目C区智能化工程,明确的目标是建成智能化建

筑。智能化建筑是将建筑、通信、计算机网络和监控等各方面的先进技术

10

相互融合、集成为最优化的整体,具有工程投资合理、设备高度自控、信

息管理科学、服务优质高效、使用灵活方便、环境安全舒适以及绿色节能

等特点,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新型建筑。智能化建筑从

结构、系统、服务、运营等各方面全面实现安全、高效、便利、舒适、节

能的建筑使用目标。因此,本次智能化设计方案必须在规划、设计、实施、

调试、运营、使用等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五个方面相关联的特点,打造

好智能化建筑的系统架构。

它是以现有的办公大楼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

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以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利用视频、音

频、显示、电子、控制、网络、计算机等科学技术,采用各种现代化的产

品、设备或软件,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工作环境。

充分考虑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和本项目后期招商运营业务的需要,按

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此次的建设需满足现有系统运行要求,

并要充分考虑未来10年的智能化系统发展应用需要。

对本项目定位及后期招商运营要求进行充分的了解与分析,了解其智

能化系统的使用需求及未来发展趋势,形成设计需求作为设计依据实施。

应熟悉智能化产品及技术的发展趋势,了解本项目的智能化系统的使用现

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智能化的设计中,在按照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规范

进行设计的同时,还应坚持以下设计原则,在不影响总体建设思路的前提

下,对于本技术要求文档中没有具体明确或描述不尽合理的事项,设计方

可以提出更好的建议方案,供甲方决策。

总的来说就是实现5A智能化建筑设计理念(BA楼宇自动化、SA安防

自动化、FA消防自动化、CA通信自动化、0A办公自动化)。

11

楼宇自动化(BA)

IBMS

消防自动化

(FA)智能集成综合管理域

保安自动化(SA)管理系统(一体化集成)

办公自动化(OA)

通信自动化(CA)息域、网络管理域、控制管理域

BMSIASCAS、(横向集成,准集成系统)

P9

A(sSAA)(cA)控制域、传输域

(纵向集成)

:实现子系统功能

线

控制总线电

综合布线及管道工程有线电视

系统

机房工程

图4建筑智能化系统模型

1.LBA楼宇自动化

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简称BA系统,可对全楼的制冷设备、新风系统、

供排水设备、供电系统和电梯进行监视及控制。以状态监视为主,控制启

停为辅。包括中央空调、冷冻机组、新风、给排水、变配电、公共照明、

电梯等系统。

BA系统主要实现设备运行监控、节能控制与管理以及设备信息管理

与分析三大功能。

设备运行监控是楼宇自控系统的首要和基本功能。

BA系统采用集散控制系统,利用分散在控制现场的控制器完成设备

本身的控制;通过现场总线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和互操作;中央控制站集

中显示和管理各控制点的状态和参数,并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和配置。通

过有效的设备运行监控,BA系统可以实现建筑设备的自动、远程控制,

减少人力、加快系统响应时间和控制精度,同时方便物业人员对整个系统

的把握和处理。

2.节能降耗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手段。

BA系统通过冷热源群控、最优启停、焙值控制、变频控制等手段可

以有效节约建筑设备运行能耗20%〜30%。同时,BA系统通过减少设备

12

运行时间或降低设备运行强度实现节能,可在一定程度二降低设备的磨损

与事故发生率,大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维护与更新费用。

3.随着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信息技术的发展,BA系统开始由单纯

的自动控制功能,向自动控制、信息管理一体化发展。将BA系统采集的

数据进行有效存储、分析,有利于发现建筑设备的设计缺陷或运行故障,

为今后建筑设备改造及在线故障诊断提供依据。设备运行信息的综合分析

有利于物业设施管理的设备故障诊断、设备运行状态优化、设备维护保养、

降低设备能耗、提高服务质量等诸多工作项目。

1.空调自控系统

2.新风系统

3.供排水自控系统

4.变配电监视系统

5.电梯监视系统

1.2.SA安防自动化

安防自动化(简称SA)是以维护公共安全为目的,运用安全防范产

品和其它相关产品所构成的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建系统、出入口控

制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系统等;或由这些系统为子系统纽合或集成的电子

系统或网络。

一般是指从监控系统、巡更系统、报警系统、门禁系统、停车场管理

方面实现安防的自动化。闭路监视系统:地下车库、大厅、楼内各层出入

口、走廊、电悌轿箱等处设置摄象机。防盗报警系统:写字楼主要出入口

设门磁开关,电子门锁,读卡器。停车场管理系统:内部车辆采用专用停

车卡,外部车辆采用临时出票机的方式。

L3.FA消防自动化

消防自动化(简称FA)通过消防自动控制网络(一般为现场总线)

实现火灾信息的自动探测报警,通过消防联动网络和设施实现自动灭火,

并由内部消防控制网络与局域网(LAN)、因特网(Internet)等网络连

接形成开放的火灾管理指挥网络系统而实现现代化的防火、灭火指挥管

理。

FA系统主要由四大系统组成,即:①报警系统(区域报警系统,集

中报警系统,控制中心报警系统)。②灭火系统(水喷淋灭火系统,消火

栓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③联动系统(联动停止空调和启动防火排

烟设备,联动关闭防火卷帘,联动切断非消防电源,联动电梯归底锁定等)。

④紧急广播系统(分区广播/全区广播,楼层消防报警电话联系以及即时

录音)。

1.4.CA通信自动化

通信自动化(简称CA)是一个中枢神经系统,它包括以数字式程控

交换机为该中心的通信系统,以及通过楼宇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来实现

计算机网络、卫星通信、闭路电视、可视电话、电视会议等系统的综合,

从而达到楼宇内、市内、国内以及国际间的信息沟通与共享。

包括:综合布线、宽带网络、移动电话楼内覆盖系统、有线电视及数

字程控电话系统等。

L5.0A办公自动化

办公自动化(简称0A),是将现代化办公和计算机网络功能结合起来

的一种新型的办公方式;采用Internet/Intranet以及APP应用技术,基

于工作流的概念,使本单位内部人员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协同工

作;改变过去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方式,实现迅速、全方位的信息采集、

信息处理,为本单位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包括门厅多媒体查询、电子布告、公共广播、物业管理系统、会议系

统等。

0A的核心问题:以业务管理,公用信息服务,智能卡管理,大楼管理

为主的应用软件系统。

2.设计理念

14

图5设计理念模型

安全:人的安全、车的安全、物的安全、网络安全等,实现智能化的

安全管控。在确保管理区域内安全的前提下,保障人员车辆友好、快速通

行。实现外松内紧,外面风和日丽,内部监控有序。

舒适:我们将人分为2类:服务人员和被服务人员,舒适性将体现在

服务人员工作的舒适性,被服务人员在享受服务的舒适性。这种舒适性与

安全、降本增效、融合可视,都有强关联性。

降本:成本不单指建设成本,而需考虑全生命周期成本。不能只节约

了建设成本,而增加了运营成本。

增效:效率应是提高被服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也需考虑服务人员的工

作效率。最终实现整体效率的提升。

融合:指的是资源的集中化管理、融合展示,和资源的集中化调用。

资源包括人力、车位、办公空间、网络,供冷供暖供水供电、计算、存储、

公共服务、会议室、展厅、园区政策、活动、新闻信息等资源。

可视:在集中化管理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管理、调度、展示的可视化。

15

3.总体设计原则

3.1.适用性

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使用要求及安全等级划分,合理选择系统软、硬

件资源,

搭建适合本项目需求的管理系统。

3.2.先进性

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和信息需求的迅速发展的趋势,在技术上应具有一

定的超前性,采用国际或国内通行的先进技术,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

展。在管线到位的情况下,可根据技术的发展和投资状况,实施智能楼宇

系统,以提升整体技术应用水平。以适度超前的意识为指导原则,设计中

采用先进的系统设备及系统软件和开发工具,保证系统在技术上领先,成

熟稳定,符合今后的发展趋势。

3.3.合理性

采用被实践证明为成熟和实用的技术和设备,最大隈度地满足办公楼

现在和将来的业务发展需要,确保耐久实用。管理功能全面,能充分满足

大楼自身各种业务的管理要求。应具有完全的中文操作环境,界面简练、

友好,联机帮助功能健全有效。

3.4.完整性

充分考虑办公楼发展的需要,采用开放的技术标准,使系统与未来的

新增设备具有互联性和操作性,.日能很方便地融入全球恰息网络中。智能

化系统应具备开放性和兼容性。采用高度模块化设计,可与未来更换扩展

的设备具有互连性和互操作性,各子系统之间留有标准通用通讯接口,为

子系统的扩充、集成留有余地。

3.5.可扩展性

总体结构应具有兼容性和可扩展性,既可以包容不同厂类型的产品,

便于升级换代,留有充分的扩展余地,系统可进一步开发及更新换代。如

安防、电视、叫号等新老子系统须相互兼容,使整个智能化系统可以随着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不断得到充实、完善、改进和提高,并在预埋件

和线缆敷设上留有冗余,以便系统将来的扩展。

16

3.6.标准化和模块化

根据办公楼智能化系统总体结构的要求,严格按国家技术场地的有关

标准设计,图纸文件规范齐全。各子系统必须标准化、模块化,代表当今

新的科技水平。所有的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在系统结构、设计思想、管

理体系上,均需体现模块化的特点,软件系统、硬件设备可实现根据需求,

编制、组合新的功能模块或增减相关软、硬件设备的特点。

3.7.安全性和可靠性

整个办公楼的智能化系统必须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包括系统自身安全和信息传递的安全,以及运行的可靠性。对数据库的存

储和访问应有有效的安全措施,防止数据被破坏、窃取等事故发生。安全

级别控制健全,防止截取操作,能有效审计用户操作,以便追查事故原因。

重要部分需有双机热备份、磁盘阵列要求。软、硬件设备运行稳定,故障

率低,容错性强,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系统无故障连续运行。

3.8,可维护性

具备故障诊断和分析工具,能帮助维护人员迅速判断故障原因,并具

备有效的维护工具和系统自恢复工具,能保证及时准确排除故障。

系统应具备有一定的远程诊断和维护能力。

3.9.安全性

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情况下,不仅要严格实现用户的分级权限管理,

还应通过软、硬件设计手段实现操作的可靠性、安全性,防止非善意的操

作和无意操作失误。

17

4.总体架构设计

智能化管理系统

统一功能统一运营

⑥凯

里中监控|商管、物业

安监、I用

报瞽管理项

模式管理@那门、通过

维保管理汇总的数据

®0分析后,制

用户管理

权限管理定运行策略

同3达到降低人

历史报表公兴EK3U魁+

喇一机理

TfS^.,及

系统B历

界面铳一

iI能耗的目标

3Htm

图6总体架构图

5.针对十六化建棚改项目C区楼宇特点设计

5.1.信息设施系统

5.1.1.通讯接入系统

5.LL1.系统概述

为达到手机及各无线终端较好的信号覆盖,应配合将中国移动、联通、

电信三家通讯运营商手机信号覆盖系统引入十六化建棚改项目C区,并做

好相应管理及协调工作。

随着移动电话用户的迅猛增加,人们对话务密度和覆盖要求也不断上

升。为解决不断增加的用户数量与有限频率资源之间的矛盾,这些年,蜂

窝移动通信网络已经采用了小区规划新技术,这使得频率使用更加紧密,

区群间隔进一步减小,有些地方的基站间距甚至只有500米左右。即使如

此,由于现代建筑物规模大、质量好,再加上全封闭式的外装修,对无线

电信号有很强的屏蔽衰减作用,造成室外宏基站信号很难穿透现代建筑

物,造成许多信号的盲区和弱区。因此,解决无线信号的深度覆盖问题,

保证网络无缝连接,已成为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重中之重。

5.1.1.2.设计原则

(1)实现主要公共区域(包括地下车库、底商区域、电梯、办公楼

等)无线网络(数据网)的覆盖;

等功能全部集中到AC进行。AP的供电采用以太网供电,通过以太网线来

汇聚AP的流量,同时为AP提供电源性。采用双路双频设计,可同时工作

在802.lla/n和802.llb/g/n模式;支持2条空间流,单频最大接入速率

2300Mbps;支持标准的802.3af协议进行PoE供电,整机功耗小于15.4w;

支持访客通过二维码授权的方式接入无线网络;提供IP41防尘防水设计。

(2)内部无线通信

主要给各安保巡逻人员提供实施对讲信号;

该系统主要由数字中继台、无线数字式对讲机、发射基因分配器、接

收多层分配器、天线分布子系统等组成;

将信号源-中继控制信道机设计安装在机房内,由一个19寸标准机柜

构成,所有信号都将在这里作汇接处理,并发散到整个建筑内部,中继站

经过合路平台后将信号输出给室内天线分布系统。输出的主干线建筑的内

部桥架系统将信号传输到各个层面的室内天线上,并通过室内天线将信号

发送给移动中的对讲机终端。用于地上、地下层(除酒店外)等所有区域。

包括楼梯、地库、广场周边及外之行人路,所有机电设备房、电梯轿箱内

大楼全覆盖室内对讲机系统,在监控中心设置中转台,在弱电竖井内设置

信号功分器或耦合器,在地上楼层、地下楼层分别设置隐蔽安装吸盘天线

或泄漏电缆。

5.1.2.光纤入户

5.1.2.1•系统概述

光纤到户是一种光纤通讯的传输方法。是直接把光纤接到用户所需的

地方。具体说,FTTH是指将光网络单元(ONU)安装在住家用户或企业用

户处,是光接入系列中除FTTD(光纤到桌面)外最靠近用户的光接入网

应用类型。FTTH的显著技术特点是不但提供更大的带宽,而且增强了网

络对数据格式、速率、波长和协议的透明性,放宽了对环境条件和供电等

要求,简化了维护和安装。根据本次项目实际情况,实现光纤到小区、光

纤到大楼是非常有必要的。

5.L2.2.设计原则

(1)应分别独立设置多媒体弱电箱,且设置的多媒体弱电箱应满足

用户对网络的基本需求,并满足智慧办公楼及商业酒店公共应用系统的建

设基本要求,箱内配置信息网络进户线的接入点;

(2)入户宽带接入能力不低于50Mbps;

(3)满足本地电信运营商FTTH线路工程设计规范及验收标准;

(4)办公楼网络基于TCP/IP协议,支持IPv6协议,兼容IPv4协议;

(5)办公楼内部局域网和运营商网络能够互联互通。

5.1.2.3•系统设计

光纤到户系统网络结构图如上图所示,其主要特点是:光线路终端

(OpticalLineTerminal---OLT)置于电信运营商中心机房,无源光分配

器放置(Splitter)尽量靠近用户端的光网络单元(OpticalNetworkUnit

一一ONU)oOLT与ONU之间的距离等于电信运营商中心机房到用户的距

离,与目前固定电话的接入距离相仿,一般为几公里,Splitter距ONU

一般为几十米到几百米。这种结构和布局不仅可以体现出PON的优势,同

时大量节约中心机房至用户的光缆资源;因为是一点对多点,精简中心机

房设备数量与规模,减少中心机房配线数量。

根据《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到户系统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体技术要求》

(GY/T306.1-2017)文件,FTTH线路系统的光通道损耗包括了S/R和R/S(S:

光发射参考点;R:光接收参考点之间所有光纤和无源光器件(例如光分路

器、活动连接器和光接头等)所引入的损耗。其光通道损耗宜采用最坏值

法计算,其光功率预算值应在下表所规定的损耗范围内。如果光纤中需要

同时传输1550nm有线电视光信号,还应按有线电视光传输要求,验证光

功率和光通道预算

单位为分贝(dB)

光通道损耗A类B类C类D类

最小损耗5101518

熔接o.1

1:6420.5

1:3217.0

1:1613.8

光分路器

1:810.5

1:47.5

1:23.8

1310nm(1km)0.35

光纤

(G.652)14900nm(Ixm)0.25

1550nm(1km)0.2

P0N0LT至单个ONU之间光纤链路衰减指标的设计应根据光纤链路的

实际配置、结合设计中选定的各种无源器件的技术性能指标,计算出工程

实施后预期应满足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d[xa+〃]X"+〃2xc+〃3xd+e+/

a:光纤每千米平均损耗(dB/km)

L:光纤总长度(km).工程中使用的光纤跳线、尾纤等,一般长度较

短,可以忽略。

b:光纤熔接点损耗(dB)

nl:熔接点的数目

c:光纤机械接续点损耗(dB)

n2:熔接点的数目

5.L3.数字电话系统

5.1.3.1•系统概述

智能建筑是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国际化的必然产物,是多学科,高新技

术的综合集成,是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高度集合。智能建筑是将系统、

结构、服务、管理、运营的最佳组合,使之成为高效率,高功能与高舒适

性的建筑。

十六化建棚改项目C区是集办公、商务、酒店为一体的智能建筑。分

为地下停车场,地上办公及酒店。程控交换机设备布置在中心机房,主要

完成的功能为:语音交换、酒店话务台、酒店话单数据等功能,在选型时

考虑到交换机的将来容量、功能方面的可扩充性。

随着电信的分营和电信运营商的企业化和国际化,各个运营商必须大

力发展网络规模和吸引重要用户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现有的通讯资源已

经不能满足目前快速发展的需要,通讯容量的不足将会影响到今后各项业

务的发展,为改善现有的通讯环境和适应现代社会信息化地快速发展,购

置数字程控交换设备来扩建自己的长途汇接网和本地网,来改善现有基础

网络薄弱的状况。

数字程控交换机系统%模块间全分散、模块内分级控制、集中管理的

开放式体系结构,以通用计算机平台为基础、局域网技术为支撑、客户机

合用户的业务实际,建立高可用性的通信系统。

(2)功能的丰富性

系统应该具有丰富的通信应用功能,满足办公电话及呼叫中心的应用

要求。

(3)系统的可扩展性

扩充方便,设置修改灵活,操作维护简单,系统构筑时间短,能够适

应业务的快速变化。

(4)实用性

系统将充分考虑实用性,以用户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充分满足用户

使用方便、系统管理方便的原则。

(5)系统的可靠性

可靠性、稳定性是本系统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原则,必须采取有效的

手段,保证整个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并充分做到7X24的全天候服务,

关键的设备和功能模块要做到双备份,实现多级的冗余设计,保证系统无

单一故障点,达到电信运营要求水准,以最大限度的保护用户投资。

(6)系统的共享性

充分利用现有各种系统的资源,充分利用电话传输以及数据IP网络,

考虑节省长期运行成本。

5.1.3.3.系统设计

根据需求描述,利用现有网络,组建语音通信专用网络,部署1套通

信服务器,语音交换系统与语音网关实现级联组网,语音交换系统可支持

最大20000线用户,语音交换系统用户许可可提供远程SIP分机用户,以

及提供给远端IAD语音网关进行模拟电话接入。系统可通过模拟中继网关

及E1中继网关接入运营商外线资源。也可通过运营商IMS中继接入外线。

图8数字电话组网示意图

中心机房:主机房部署一套大容量IPPBX系统(双机热备),并提供

故障管理,性能管理,设备配置管理及网络拓扑管理。

(1)号码编排及路由建议

为了使统一通信系统的使用更加方便,电话号码的编号规则应采用结构清

晰、扩展性好的原则。为贴近用户的日常使用习惯,号码编制建议如下:

以现网号码为基础进行配置,在可行的范围内保留原有号码,或者在

原有号码基础上添加;

建议向运营商申请同一号段的连续号码,运营商分配的号码可以作为

用户的主号码,用户短号建议按照号段分配规划;

因涉及到整网号码分布,考虑现网号码情况及后续号码扩展,建议设

置4位号码(根据用户情况设置)作为分支区号用于区分各分支机构的号

码;

为保证号码分布的统一性,原有PBX的号码建议也同样进行整理,以

符合整网号码规划。

(2)系统维护及管理

融合通信系统充分考虑设备运维的便捷性、实用性,支持WEB页面用

户管理、Telnet/SSH命令行等多种维护管理方式,支持基于SNMP协议的

IADMS集中网管,也支持IR-069协议,可与运营商业务平台或其他支持

TR069协议的网管平台对接。所有系统均支持固件在线升级,极大降低运

雉碓度日在厚用:云摊古便场同/古扶筲那田宜内隔及期程;工总姑表4

5.1.4.计算机网络系统

5.1.4.1.网络的选型

(1)网络传输技术选型

目前主流组网方式分为传统以太网组网及无源光网络组网,以太网架

构为堆叠架构,无源光网络为二级架构,两种网络架构如下图:

全光网络方案传统网络方案

主机房主机房

皮心交换机

2.5G舌莫1G帝宽

',无需机层搂字机房

汇聚交换机

■•■■■■■■■■,■■■■■,-

直烤管理99999999-■,■■■■■,一

OND网络

:SPL999999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