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一、河豚鱼中毒二、毒蕈中毒三、木薯中毒一、河豚鱼中毒河豚鱼又名鲀,钝鱼、汽泡鱼、鲅,有上百个品种,是一种味道鲜美但含剧毒素的鱼类。中毒多发生在日本、东南亚及我国沿海、长江下游一带。(一)毒性有毒物质为河豚毒素,是一种神经毒,对热稳定,需220℃以上方可分解;盐腌或日晒不能破坏。鱼体中含毒量在不同部位和季节有差异,卵巢和肝脏有剧毒,其次为肾脏、血液、眼睛、鳃和皮肤。鱼死后内脏毒素可渗入肌肉,而使本来无毒的肌肉也含毒。产卵期卵巢毒性最强。(二)临床表现和治疗河豚毒素可引起中枢神经麻痹,阻断神经肌肉间传导,使随意肌出现进行性麻痹;直接阻断骨骼纤维;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及动脉压急剧降低。潜伏期10分钟~3小时。起初:感觉神经麻痹继而:运动神经麻痹先四肢肌肉麻痹,再呼吸肌麻痹与此同时: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河豚毒素有似箭毒样的毒性作用,主要使神经中枢和神经末梢发生麻痹:先是感觉神经麻痹,其次运动神经麻痹,最后呼吸中枢和血管神经中枢麻痹,出现感觉障碍,瘫痪,呼吸衰竭等如不积极救治,常可导致死亡。
1.胃肠症状:食后不久即有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等。2.神经麻痹症状:开始有口唇、舌尖、指端麻木;继而全身麻木、眼睑下垂、四肢无力行走不稳、共济失调,肌肉软瘫和腱反射消失。3.呼吸、循环衰竭症状:呼吸困难、急促表浅而不规则紫绀,血压下降,瞳孔先缩小后散大或两侧不对称,言语障碍,昏迷,最后死于呼吸、循环衰竭。
目前对此尚无特效解毒剂,对患者应尽快排出毒物和给予对症处理。毒素存在体内解毒和排泄甚快,如果发病后8小时未死亡,多能恢复,因此,一旦发现中毒,应尽快给予各种排毒和对症处理的措施,让病人度过危急期。(三)预防了解其外部特征加强宣传教育,防止误食。新鲜河豚鱼应统一加工处理,经鉴定合格后方准出售。二、毒蕈中毒我国有可食蕈300余种,毒蕈80多种,其中含剧毒素的有10多种。常因误食而中毒,多散在发于高温多雨季节。鲍鱼菇
(一)毒素与中毒特征一种毒蕈可含多种毒素,多种毒蕈也可含有一种毒素。毒素的形成和含量常受环境影响。中毒程度与毒蕈种类、进食量、加工方法及个体差异有关。根据毒素成分,中毒类型可分为四种:1.胃肠炎型可能由类树脂物质,胍啶或毒蕈酸等毒素引起。潜伏期10分钟5~6小时,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程短,预后良好。2.神经精神型引起中毒的毒素有毒蝇碱、蟾蜍素和幻觉原等。潜伏期6~12小时。中毒症状除有胃肠炎外,主要有神经兴奋、精神错乱和抑制。也可有多汗、流涎、脉缓、瞳孔缩小等。病程短,无后遗症。3.溶血型由鹿蕈素、马鞍蕈毒等毒素引起,潜伏期6~12小时,除急性胃肠炎症状外,可有贫血、黄疸、血尿、肝脾肿大等溶血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4.肝肾损害型主要由毒伞七肽、毒伞十肽等引起。鳞柄白毒伞类、非环状肽类毒素。存在毒伞属蕈(毒伞、白毒伞)、褐鳞小伞蕈和秋生盔孢伞蕈中,此类毒素为剧毒,属原浆毒,损害肝细胞核和肝细胞内质网,对肾也有损害,因此肝肾损害型中毒很凶险,死亡率高。食用含该毒新鲜蘑菇50g(或5g干蕈)可致人死亡,几乎无一例外。毒素耐热、耐干燥,一般烹调加工不能破坏。毒素。潜伏期6小时~数天,病程较长,临床经过可分为六期: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精神症状期、恢复期。该型中毒病情凶险,如不及时积极治疗,病死率甚高。(二)治疗早期用催吐、导泻等措施排出毒物,可用二巯基丁二酸钠等巯基药物解毒,并用保肝疗法和其他对症治疗。3)急救与治疗1)加快毒物排出:到医院后要尽快给予洗胃,及时催吐、导泻。洗胃后成人口服活性炭50~100克,用水调服。并予硫酸镁导泻。
2)对症与支持治疗:对各型中毒的肠胃炎到症状,应积极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对有肝损害者应给予保肝支持治疗。对有精神症状或有惊厥者应予镇静或抗惊厥治疗,并可试用脱水剂。3)特殊治疗:阿托品,巯基解毒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砷锌钙矿(三)预防切勿采摘自己不认识的蘑菇食用,毫无识别毒蕈经验者,千万不要自采蘑菇3.预防措施:加强宣传、避免误食
有毒野生菇(菌)类常具备以下特征:1)色泽鲜艳度高。2)伞形等菇(菌)表面呈鱼鳞状。3)菇柄上有环状突起物。4)菇柄底部有不规则突起物。5)野生菇(菌)采下或受损,其受损部流出乳汁。
三、木薯中毒木薯(Manihot
utilissima)的可食部为根块,内含淀粉和少量蛋白质,为我国南方的个别地区主工杂粮之一。(一)毒性及中毒特点木薯的根、茎、叶中都含有亚麻苦甙(linamarin),经水解后可析出游离态的氢氰酸,致组织细胞窒息中毒。潜伏期6~9小时,也有1小时发病者。主要是氢氰酸中毒症状。可因抽搐、缺氧、休克,呼吸麻痹而死亡。(二)防治洗胃,并按氢氰酸中毒处理。加强卫生宣教。掌握安全食用方法:去皮,反复浸洗薯肉,煮时将锅盖敞开,使氢氰酸挥发;弃去汤汁,将熟薯用水浸泡,再行蒸熟方要食用。木薯制成淀粉去毒效果很好。四、化学性食物中毒 引起中毒的常见毒物:农药、亚硝酸盐、砷化物等。 引起中毒的原因:污染、误服。 预防措施:加强管理,加强宣传教育。(一)砷化物中毒中毒原因:误食,乱用含砷杀虫剂。毒性:最常见的是三氧化二砷,对消化道的腐蚀作用,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和直接作用于毛细血管,使脏器淤血及出血。(一)砷化物中毒临床表现:初始表现为咽部干燥、口干、流涎、口中金属味、咽喉部及上腹部烧灼感。随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米泔样便,虚脱,意识消失。肝肾损伤者可出现黄疸、尿少、蛋白尿。重症患者出现头痛、狂躁、抽搐、昏迷等。抢救不及时可因呼吸中枢麻痹于发病1~2天内死亡。急救:迅速排出毒物。解毒剂:二巯基丙磺酸钠、二巯基丙醇、二巯基丁二酸钠(二)亚硝酸盐食物中毒中毒原因:蔬菜中的硝酸盐→肠道腌制不充分的咸菜存放过久的变质蔬菜腊肠、火腿、咸肉亚硝酸盐中毒机理亚硝酸盐→血液→Fe+2氧化为Fe+3→高铁血红蛋白→组织缺氧→肠原性青紫中枢神经受累,大脑皮层抑制临床表现与急救潜伏期:误食纯亚硝酸盐,10min
大量食用蔬菜,1~3h。主要症状:口唇、指甲、全身皮肤紫绀,头晕、头痛、心律加快、烦躁不安等。急救:解毒剂—美兰、维生素C。3.急救治疗:对重症患者应迅速予以洗胃、灌肠。特效治疗可采用1%美蓝小剂量口服或以25%~50%葡萄糖液20毫升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用量为1~2克/公斤体重。可同时大量给予维生素C。4、预防措施:不要将亚硝酸盐和食盐、食糖、碱面混放,避免误食。不要食用存放过久的蔬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法务咨询还款方案范文
- 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策略及实施路径
- 跨境职业技能培训平台2025年市场拓展与合作伙伴关系构建
- 小型企业营销培训方案
- 咨询种植牙方案文案
- 离婚双方债务承担及共同生活费用结算协议全文
- 房地产租赁合同培训教材编写与销售代理合同
- 现代物流码头场地租赁及运营管理合作协议
- 智能家居科技公司股权转让与智能家居生态构建协议
- 离婚财产分割与子女抚养费及养老保险合同
- 电气防爆专项检查表
-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1.7微生物与健康》课件
- (正式版)JBT 106-2024 阀门的标志和涂装
- 便利店委托运营协议
- 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调研报告
- 招商加盟营销方案
- 朝天椒栽培技术课件
-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课后作业答案
- 红军长征感人红色故事3-10分钟10篇
- 秋天的雨 省赛获奖
- 集团公司石油工程专业化整合重组总体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