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行业电气系统智能防雷解决方案_第1页
煤矿行业电气系统智能防雷解决方案_第2页
煤矿行业电气系统智能防雷解决方案_第3页
煤矿行业电气系统智能防雷解决方案_第4页
煤矿行业电气系统智能防雷解决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矿行业电气系统智能防雷解决方案山西捷力通防雷科技有限公司20198煤矿行业电气系统智能防雷解决方案ji煤矿行业电气系统智能防雷解决方案前言雷电是发生于大气中的一种瞬时高电压、大电流、强电磁辐射灾害性天气现象,自古以来就是威胁人类生命财产的一大自然灾害。长期以来,防雷保护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图1 电侵意图雷电对煤矿生产的影响主要是对配电设备、信息设备和现代化生产设备的影响。在雷雨季节,经常因雷害事故引起损坏,如绝缘子击穿或爆裂、配电线路断线、避雷器爆裂,造成大面积停电,严重的情况下甚至造成人身伤亡等,给煤矿生产和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给人们日常生活也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在多雷、土壤电阻率高、地形复杂的地区,雷击配电线路引起的故障率是很高的。配电线路能否安全、可靠地运行,不但直接关系到煤炭企业用电的畅通,用电人员的安全,而且涉及到煤矿电力系统能否正常的运行。雷击时由于雷电过电压产生的雷电过电压干扰、雷电过电流干扰、静电干扰等会对自动化设备中的电子元件造成很的影响,使其无法正常的工作。近年来,也经常发生因雷电造成微机保护和综合自动化系统模块损坏,使得微机保护产生了误动或者拒动,给煤矿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雷电是联合国公布的对人类威胁最大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为加强防雷减灾的统一管理,防雷减灾的有关条目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相应的《防雷减灾管理方法》。综合防雷系统外部防雷措施综合防雷系统外部防雷措施内部防雷措施屏地共用接地系统屏蔽等电位连接理蔽隔离)(SPD器护保涌浪装安线布合置装接线下引线带网针器闪接()()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防雷系统()()图2 合雷统图1、雷电入侵的途径雷电、过电压形式①直击雷②感应雷③球形雷④电磁脉冲⑤地电位反击⑥操作瞬间过电压图1-1 接击意图图1-2感应雷击示意图雷电的几种引入途径:\h·\h·\h·建筑物内部的各种线路,感应雷击电磁脉冲辐射,进入设备;\h·电源供电线路在远端遭受直接或感应雷击,沿供电线路进入设备;\h·地电压过高,反击进入设备;\h·天线遭受直接雷击或接收感应雷击;·\h避雷针引下线,在避雷针接闪泄放雷电流时,产生的雷电电磁脉冲(LEMP)辐射;·临近建筑物或附近地面、树木等遭受雷击,同时带来\hLEMP和附近地面的跨步电压(\h地电压反击)。2、煤矿现场电气设施状况近几年来,随着矿区供电网络的不断增加及系统完善,矿区发、供电系统供电可的危害,则越来越影响矿区现场安全生产。当矿区电网遭受雷击时,雷电放电产生的大气过电压,使变、配电设备、线路及其他电器设备上的电压值,大大超过其耐受电压值,使其绝缘击穿而造成大面积停电或设备损坏事故,严重影响矿区发、供电及矿井安全。现场勘察案例:6KV6KV架空线未安装避雷发生损坏通信线固定在避雷针柱体及引下线上通信线固定在避雷针柱体及引下线上避雷针引下线锈蚀避雷针引下线锈蚀接地线未安装接线接地线未安装接线端子、锈蚀架空电源线和信号线绕在一起,室内电源线与信号线未分离布线架空电源线和信号线绕在一起,室内电源线与信号线未分离布线主机未接防雷插插座、机壳未作接地处理主机未接防雷插插座、机壳未作接地处理PLCPLC控制柜内电源、信号均未设置防雷设备户外水泵的电源、信号户外水泵的电源、信号均未设置防雷器保护视频监控信号未作防雷视频监控信号未作防雷处理入井口电源、信号未作防雷保护入井口电源、信号未作防雷保护自动化控制机房户外信号进入机柜未作防雷保护自动化控制机房户外信号进入机柜未作防雷保护图2-1矿区现场勘察图3、防雷设计方案的依据设计参考标准[1]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技术规范》[2]GB/T21431—2008《建筑物防雷检测规范》[3]GB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4]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5]GB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GB/T17949.1-2000[9]《煤矿安全规程2016年版》建筑物的防雷分级煤矿企业在建筑物属于第二类防雷级别的有汽油库、选煤厂主厂房(如生产系统的选煤楼等;煤矿企业在建筑物中属于第三类防雷级别的有制氧车间、烟囱、大型机械厂房及重图3-1防雷区的划分图防雷区防雷区的划分LPZOA本区内的各物体都可能遭到直接雷击和导走全部雷电流;本区内的电磁场强度没有衰减。LPZOB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大于所选滚球半径对应的雷电流直接雷击,但本区内的电磁场强度没有衰减。LPZ1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直接雷击,流经各导体的雷电流比LPZOB更小;本区内的电磁场强度可能衰减,这取决于屏蔽措施。LPZN+1当需要进一步减小流入的雷电流和电磁场强度时,应增设后续防雷区,并按照需要保护的对象所要求的环境区选择后续防雷区的要求条件。GB50057-201050%50IEC1312GB50343-20124、雷击电磁脉冲(LEMP)的防护措施雷击电磁脉冲(LEMP)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通过侵入通道叠加在线路信号上产生瞬间高电压,击毁各类用电设备和微电子芯片,因此在实施防雷工程时必须将感应雷击作为重点,进行有效的防御。其主要方法是采用隔离、等位、钳位、均压、滤波、屏蔽、过压过流保护、接地等方法将雷电过电压、过电流及雷击电磁脉消除在设备外围,从而有效地保护各类设备。目前主要采用气体放电管、放电间隙、高频二极管、压敏电阻、瞬态二极管、晶闸管、高低通滤波器等元件根据不同频率、功率、传输速率、阻抗、驻波、插损、带宽、电压、电流等要求,组合成电源线、天馈线、信号线系列电涌保护器(SPD)安装在微电子设备的外连线路中。在设计综合防雷时,从以上通道进行重点防护,同时做好等电位连接和共用接地计说明 (1)第一级电源防雷设计:(GB50057-20104.3.842.5kV12.5kV)5.4.33配电箱等在LPZOA或LPZOB与LPZ1根据规范要求,将第一级电源防雷设计为在总电房低压配电柜电源总开关处安装15KA/(10/350μs)十万伏的过电压限制到2.5120KA(8/20μs),对后接设备的功率不限,可以对通过线路传输的直击雷和高强度感应雷实施泻放保护。(2)第二级电源防雷设计:虽然已经在总电房低压配电柜电源进线端安装了第一级的电涌保护器,可以将绝大部分雷电流泻放入地,但是当较大雷电流进入时,第一级电涌保护器上的残压加上引线上的电压仍足以损坏后接设备,另外由总电房低压配电柜到其他分配电柜仍存在感应雷电波的二次入侵的可能,所以应在各分配电柜安装第二级电源电涌保护器。.12条LPZ1GB8/20μs20KA4KV2.5KV40KA(3)第三级电源防雷设计:这也是系统防雷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地方,现代的电子设备都使用很多的集成电路mA(4)注意事项:电源线路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以下规定:A、进、出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电源线路不宜采用架空线路。BTNTN-SC、配电线路设备的耐冲击过电压额定值应符合相关规定。D(LPZOA(LPZOB(LPZ1)I(含LPZ1E0.5m10mF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12进入系统所在建筑物的各类水管、采暖和空调管道等金属管道的金属外层在进入建筑物处应做等电位连接,燃气管道入户后应在法兰盘连接处插入一块绝缘两端用开关SPDGB500543LPZ0B与LPZ1()、PESPD(S)5m金属立面与接地系统连接。当采用S电位连接网络时,系统的所有金属组件除在接地基准点,即ERP处连接外,均应与共用接地系统的各组件有足够的绝缘(大于10KV,1.2/50μs)。5、煤矿雷电综合防护措施煤矿防雷范围:煤矿防雷措施是从一次设备避雷和二次设备避雷两方面进行的。其中一次设备是构成电力系统的主体,是直接生产、输送、分配电能的电气设备,包括发电机、电力变压器、电力电缆和输电线路等;二次设备是对一次设备进行监测、控制、调节和保护的电气设备,包括计算机机房网络通信系统、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入井线缆、人员定位系统、井下无线通讯系统、抽风机房、瓦斯抽放站、炸药库房、大屏显示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广域网雷电防护、局域网雷电防护、无线通信系统雷电防护、光缆通信雷电防护、监控视频信号雷电防护和机房内部设备之间的串口雷电防护,测量仪表、控制及信号器具、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等。现场工况强电部分高压到矿:电力变压器转换为35kV、10(或6)kV高压地面部分:电力变压器转换为380v低压供地面其他配电所或用电设备使用(380v\220v、24v、12v、5v)。地面部分380v\220v:电力变压器转换的220v作为照明和办公用电。10(6)kv(),经移动变电所(或干式变压器)转换为所需低压(1140、660),矿井电力电压为6kv→1140/6kv→660v→127v→36v→24v。所有向井下供电部分:TT系统,三相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但所有设备都要求可靠接地,高压电缆分为橡套和铠装两种。弱电部分矿山信号线路主要有:瓦斯监控系统、提升绞车声、光信号装置线路,办公楼内与楼外之间的网络布线、光缆布线、通讯线缆布线,入井的光缆、通讯线缆。经由地面架空线路引入井下的供电线路和电机车架线,必须在入口处装设防雷设备;200-400Ω·m左右、;由地面直接接入井的轨道及路天架空引入出的管路,必须在井口附近将金属0.8m;;;采场架空线主接地极不得少于两组,排土场可设一组。应设在运输线路附近R<4Ω,在ρ>1000Ω.m30Ω,移动1Ω煤矿现场雷电防护措施10~35kV矿区一般在设计上已经充分考虑了对雷电的防护,但其缺乏一套能提前侦测雷电临近的一款设备,大气电场监测与雷电预警系统则能很好的弥补这一缺口,其能实时15KM5-20大气电场监测与雷电预警系统大气电场监测与雷电预警系统是目前公认的能大幅降低雷击伤亡与灾害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雷电预警系统能及时、准确地预报当地雷击活动情况,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雷电预警系统的防雷作用,已经被广泛认可,成为能大幅减少重大雷击事故的科学措施。1)雷电预警系统的基本原理根据多年来世界各地所记录的相关气象资料表明,雷暴的发生需要一定条件,并且具1.5m250V/m2KV/m14KV/m2010–20km范围。当雷云形成或靠近的时候,对地静电场的电场强度会呈现显著变化特征。如图所示:15感应头能够探测到可能产生雷击的雷云电场。大气电场中的场强将会被一组相关数据修正,将探测头所在地的具体情况对预测的影响计算在内,然后反映在输出结果中并与三个场强门限相比较,以确定警报等级。一般我们用以下三个场强阀值来界定警报等级:1级警报:默认的阀值为2kV/m,此时雷暴正在形成,对雷暴的初始活动进行报警;2级警报:默认的阀值为4kV/m,此时雷暴正逐渐逼近,对正在接近的雷暴或在本地生成的雷暴进行报警,一般提前时效为5-20分钟;36kV/m该雷电预警系统已经在全国气象部门得到应用证实,并在全国的各类型单位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雷电预警系统的基本组成雷电预警系统的基本架构如下图:雷电预警监测仪感应头是建立在差模测量技术基础上的大气探测产品,它的工作原理是对不断被屏蔽及开放的探测电极带电量的增益放大,转换为数字电场值,从而实时监测大气电场的变化,进而实现对半径15-20km区域可能产生的雷电进行预测和报警。感应头利用先进的微处理器数据系统,能实时准确地测量记录地面上的静电场值与变化率,能连续启动三级雷电报警。感应头所测场强的数字和图像显示感应头所采用的核心材料在海洋和化学工业环境中具有较强的耐腐蚀能力,能适应各种恶劣的安装环境。能提供声、光报警,手机短信报警等功能。感应头可以在单机或联网状态下使用,单机可以为单一场所提供雷电预警;多台联网使用可以组成雷电侦测网络,使用者可以实时地对不同范围进行探测与观察,通过计算机软件把按一定规律分布在各处的探头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和计算、分析,掌握整个区域某一时段的带电云层的变化资料,并可以此作出较为准确的推测和预报。数据传输支持LAN、GPRS、CDMA2000、3G等网络,并能提供双模通讯功能。采用了先进的通讯控制接口,进而可以直接通过Internet网来进行远程监控和切换市电与UPS电源等操作。在嵌入式软件中,增加了数据预处理功能,使周边的环境电场对探测所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保证了所测数据的有效性,同时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对安装点的要求。采用了精度更高、更灵敏的电子元器件,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采用了最新一代的数据采集芯片,取样速度是8ms,而同类产品的取样速度约在32ms左右。参数名称及单位参数值材质铝合金,浇灌树脂尺寸(mm)L:240;H:100;P:240重量(kg)2.5保护指数(IP)53固定圆支撑杆及支撑功耗(mA)130运行温度(°C)-20到55有效探测半径(km)20或根据现场特征连接可插拔连接头分辨率(V/m)10动态变化(KV/m)+/-300供电电源(Vdc)24(18至36)连接线2对4芯屏蔽电缆符合标准安全认证标准,CE,CEM(电磁兼容)AswitchCCW通讯控制器支持LAN/GPRS/CDMA2000、RS485/RS232等网络通讯,并有3路继电器输出控制和2路数字开关输入通道。1、LAN/GPRS/CDMA2000:主要用于雷电预警监测仪的联网在线监测和输入输出状态监测。它同时支持短信收发功能。2、RS485/RS232:主要用于与雷电预警监测仪的数据通讯。3、3路继电器输出控制主要用于控制声光报警的控制或电源切换装置的控制。4、2路数字开关输入通道主要用于电源切换装置的供电状态的监测。大气电场实时监测与雷电预警系统软件平台:12、实时显示雷电预警状态3、声光语音告警报警4、实时监测与操控电源状态5、数据查询、数据分析雷电预警监测仪安装位置可根据实际现场条件进行选择。雷电预警监测仪安装点选择的一般要求示意图如下:地面安装楼顶安装Φ500.430地面安装楼顶安装,;;;通讯电缆使用;注:探头与监控室的通讯电缆距离一般建议不超过100米;监控室有良好的接地桩;4(2芯24V芯485通讯线)10~35kV矿区近几年由于雷电走势的变化,使得该地区成为雷电袭击高发区,矿区各10~35kV配网输电线路,其防雷效果比较薄弱,频繁发生雷击故障。10~35kV配网输电线路智能雷电定位及线缆温度采集系统方案主要针对配网(35kV及以下)输电线路及防雷设备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对防雷设备的监测,及时掌握防雷设备运行状态,了解线路的雷击状况。同时针对输电线路或电气设备电气连接点的温度配置电子型测温线夹对线缆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电气连接点的运行状态,对超过设定温度进行报警,为设备的状态检修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并降低人工故障查找和排除的工作量,提高设备的可靠性,为提高供电可靠性提供有效支撑。方案概述10~35kVDTU集DTUGPRS网络上GIS3组(9只)3组(9只4G进行统计分析,对于超过标准值(可设定)的信息,及时发到指定用户的手机进行实时报警。10~35kV配网输电线路智能雷电定位及线缆温度采集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图5-110~35kV配网输电线路智能雷电定位及线缆温度采集系统结构示意图 雷电采集器温度采集器图5-2采集器图5-3集中器DTU终端采集器完成防雷器持续运行电流和雷电电流的检测;有雷击时自动唤醒,快速启动并采集雷击放电电流,定时唤醒完成持续运行电流采集;终端采集器配置高可LORAIDAPP扫描识别该序列号,并将该序列号导入到后台系统,便于后台系统的设备管理、设备DTULORA、GPSGPRSLORAGPSGPRSDTUIDGPRSID号将自动注册到后台系统,便于后台系统的设备管理、设备定位功能。GIS产品特点:(3)本产品可自动记录限流或防雷设备的动作次数、放电电流,泄漏电流及电流录波功能,可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全面的管理;(4)采集器采用低功耗元件,无需外接电源,设备寿命可达八年以上;集中器具备GPS定位功能,无需手工进行杆塔对应,提高工作效率;(5)本产品自带后台统计分析软件,可结合保护装置,对设备安装区域的雷击状况及设备的性能进行统计分析,为电网运行维护部门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7)后台系统提供WEB网页查询功能,可随时随地了解掌握雷击定位系统的运行情况。技术参数-40~85℃;0~99%;2500m;远距无线传输温度采集器安装在电气连接线夹上,通过感应方式采集导线或电气设备连接部位的温度。测温范围:-40~250℃上限记数电流8/20µs(峰值)上限记数电流8/20µs(峰值)下限记数电流8/20µs(峰值)方波冲击电流2000µs冲击耐受4/10µs5kA20A250A65kA(4)通信距离:≥300m;IP6;8年以上。图5-4分析软件界面图集中器采集器集中器采集器图5-5安装现场图接地电阻在线检测系统JLT接地电阻在线检测仪是专为在线监测接地引下线的连接RS485GSMJLT接地电阻在线检测仪适用于输电线路杆塔接地;地下矿井设备接地;气象防雷接地;石油化工接地;通讯接地;变配电站接地;铁路设施接地;建筑仓库接地;电气设备接地等。JLTRS232RS485通讯协议传输RS232RS485GSM/GPRSGSM/GPRSSIM1500米距离内其中,JLT-C型可以通过LCD直接显示被测值,还可以通过检测仪设置报警临界值,具有声光报警指示,非常适合于无需组建网络时独立安装使用。满足GB3836-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的要求。其防爆标志为ExiaⅡBT3Ga,可应用于相应的易燃易爆环境中。技术参数功能电源:6VDC~9VDC,50mAMax.:6VDC,30mAMax.无线网络通讯器:9VDC,150mAMax.(内置GSM模块)电阻量程0.01Ω~200Ω分辨率0.001Ω显示范围0.00Ω~500Ω精度±2%rdg±3dgt(20℃±5℃,70%RH以下)地线穿孔尺寸60mm×30mm,闭口式(可以穿过60mmX4mm扁钢或外径Ф30mm电缆)连接线1条,长1米(5芯屏蔽线)通讯方式有线网络:RS232、RS485通信协议无线网络:RS232、RS485、GSM通信协议网络点数有线网络:1~255个接地点,可扩展无线网络:1~100个接地点,可扩展通讯距离有线网络:约1500米,可扩展无线网络:不限制报警指示GPC1-JDY-B:系统软件报警指示GPC1-JDY-C:检测仪声光报警和系统软件报警指示报警设置GPC1-JDY-B:系统软件设置GPC1-JDY-C:检测仪面板设置,系统软件设置数据显示GPC1-JDY-C:4位LCD直接显示,系统软件显示GPC1-JDY-B:系统软件显示工作温湿度-20℃~55℃;20%RH~90%RH温湿度误差不超过5%换挡全自动换档地线干扰电流应避免外部磁场<40A/m外部电场<1V/m单次测量时间约0.5秒功耗检测仪:50mAMax.:30mAMax.:150mAMax.防暴标志ExiaⅡBT3Ga安装地线穿心通过检测仪中心孔防护等级电路板、传感器完全封闭安装要求避免雨淋、防水浸安装供电方式外部提供电源或太阳能电池板加蓄电池供电应用方式、输电系统杆塔接地通过架空地线连接,组成多点接地系统,检测非常方便,其等效电路见下右图。图5-6其中:R1为预测的接地电阻,R0为所有其它杆塔的接地电阻并联后的等效电阻,即R0=R2∥R3∥R4∥…∥Rn,若n越大(接地点越多),R0值越接近于0,远远小于R1,R0=0R1图5-7、矿井下变电接地主接地极R、R1~R3…Rn在地下是独立的接地体,没有连接在一起,为多点接地系统,检测非常方便。检测仪安装于主接地极上,其检测仪读数Rr=R+R1∥R2∥R3∥…∥Rn。若局部接地点越多,R1∥R2∥R3∥…∥Rn≈0,则Rr=R。通过上述原理可知检测仪能准确对矿井下接地电阻进行在线监测,快速、安全。下图中实线为四芯电缆,其中一芯为接地线,所有设备及局部接地都通过电缆接地线连接成一个网,虚线为接地裸铜线。图5-8、机房、发射塔接地机房、发射塔接地在野外一般是独立的,将两者连接起来,构成二点回路,再安装检测仪,如下图。也可另做2个辅助接地极,用三点法监测。图5-9、建筑物接地R1~R6…RnR1~R6…Rn对于大型的建筑地网,监测其接地状态——接地引下线与地网间的等电位值就可以了。因为这类大型地网,若接地出问题只会是接地引下线与地网间的连接处,所以监测判断等电位值是否合格即可。图5-10软件界面图5-125.2.4.通信机房防护方案依据GB50343-2012RJ45BNCSPD现电涌损坏SPD35mmUPS图5-22人员定位系统/瓦斯监控系统线路示意图5-235-24图5-25机房(调度室)系统线路示意图智能防雷监测系统方案SPDSPDT1、T2、T3SPD智能防雷监测流(开关量)SPD智能监测SPD处理。SPD1():Uc:AC440V,50Hz;最大冲击电流Iimp:25kA(10/350us);最大放电电流Imax:100kA(8/20us);电压保护水平Up:≤1.8kV;配置模块故障信号接口。120/4PYSPDSPD能够分断SPD(Ics)100kA;通过Imax=120kA(8/20us)时,SPD后备保护器不得断开脱网;SPD后备保护器具有延时和瞬时功能,瞬时过电流动作时间<0.1s;延时过电流动作特性,Ii=3A,。内部集成远程遥信端子,能传输现场状态至远端控制室,能及时反馈后备保护器状态;保护器本体具有手柄分合闸状态指示,红、绿指示鲜明;保护器本体可单相进行分合闸操作,某一相跳闸不影响其余两相,同时能给出跳闸报警信息。保护器不推荐额外配置辅助装置,保证报警信息不因除本体外的因素导致设备误报警;200V配备的GPC1-AP-A智能监测模块:供电电压:AC220V;功耗≤10W0-400VAC劣化(3SPD1SCB11)0~9999雷击强度:5kA-100kA,精度:±20%雷击发生时间:年月日时分秒温度:-40℃~+851℃湿度:20~90%RH精度:±2%RHRS485,Modbus在LPZ1LPZ2SPD2(分配电箱、双切箱、层箱等处使用)C80/385/4PY:最大交流持续工作电压Uc:AC385V,50Hz;标称放电电流In:40kA(8/20us);电压保护水平Up:≤1.8kV;配置模块故障信号接口。配套的GP-BP/80/4PYSPD后备保护器:能够分断SPD安装处预期短路电流(Isc)的能力不小于50kA;通过Imax=80kA(8/20us)SPD后备保护装置不得断开脱网;SPD<0.1s动作特性,Ii=3A。内部集成远程遥信端子,能传输现场状态至远端控制室,能及时反馈后备保护器状态;保护器本体具有手柄分合闸状态指示,红、绿指示鲜明;保护器本体可单相进行分合闸操作,某一相跳闸不影响其余两相,同时能给出跳闸报警信息。保护器不推荐额外配置辅助装置,保证报警信息不因除本体外的因素导致设备误报警;全封闭浪涌电流泄放通道,浪涌冲击电流残压≤200V,增强设备保护水平。智能监测模块供电电压:AC220V;功耗≤5W劣化(开关量)采集:4路雷击计数范围:0~9999次雷击发生时间:年月日时分秒温度:-40℃~+851℃湿度:20~90%RH精度:±2%RHRS485,Modbus(3)在LPZ2与LPZ3区交界处SPD3(动照箱、设备配电箱等处使用)GPU1-C40/385/4PY:最大交流持续工作电压Uc:AC385V,50Hz;标称放电电流In:20kA(8/20us);电压保护水平Up:≤1.6kV;配置模块故障信号接口。配套的YSPD后备保护器:能够分断SPD安装处预期短路电流(Ics)的能力不小于35kA;通过Imax=40kA(8/20us)冲击电流时,后备保护装置不得断开脱网;SPD后备保护器具有延时和瞬时功能,瞬时过电流动作时间<0.1s;延时过电流动作特性,Ii=3A。内部集成远程遥信端子,能传输现场状态至远端控制室,能及时反馈后备保护器状态;保护器本体具有手柄分合闸状态指示,红、绿指示鲜明;保护器本体可单相进行分合闸操作,某一相跳闸不影响其余两相,同时能给出跳闸报警信息。保护器不推荐额外配置辅助装置,保证报警信息不因除本体外的因素导致设备误报警;200V配备的GPC1-AP-C智能监测模块:供电电压:AC220V;功耗≤5W劣化(开关量)采集:4路雷击计数范围:0~9999次雷击发生时间:年月日时分秒温度:-40℃~+851℃湿度:20~90%RH精度:±2%RHRS485,Modbus电力铁塔监控系统系统简介3471.644220KV979.4971146.9471345.211078.7主要功能工作过程8-101组成及原理2.3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太阳能板产生的电能部分直接带动负载工作,剩余部分的电能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控制太阳能板、贅电池对负载的供电。并对蓄电池的放电进行保护。3)蓄电池蓄电池储存电能,当阴雨天太阳能板不能发时,蓄电池通过太阳能控制器直接带动负工作。12-245-10640×480(30320×240160×128)360900-90128个预置位自动巡航功能,在不同的预置位运行不同的算法,进行不同功能的智能检测;4-126MM50004X0.4摄像机均选用低照度相机,且云台具有红外功能。GPRS3G/4G模块/传输距离:无限制,有手机网络区域内均可工作温度:-40---70℃监控特点及功能介绍监控页面采用页面浏览器方式,即各电脑终端不用安装任何软件,只需打开网页浏览器就可以通过登录本系统执行相关操作;页面设计风格庄重大方,给人以稳重和可靠的感觉;页面每5远程控制功能,可通过监控中心向任一监测终端发出拍照或査询指令,实时获取监测点信息;具有电子地图录入功能,提供更加直观和形象的操作环境;远程控制功能,可通过监控中心向任一监测终端发出拍照或查询指令,实时获取监测点信息;软件远程升级,软件升级无需现场操作终端,只需通过监控中心远程升级即可;页面设计简单直观,便于非专业人员操作;多种管理权限设置,管理员可为不冋用户设置多种管理权限,避免无关人员影响整个监控系统正常工作;预留各种扩展模块,方便以后将变压器、高压线、低压线等各种电力设备防盗系统统一到同一监控环境下,使得系统功能更趋完善。 煤矿行业电气系统智能防雷解决方案煤矿行业电气系统智能防雷解决方案6、智能防雷环境预警监控系统管理平台系统概述多数情况下,当雷击事件发生,设备发生损坏,但不知真正的损坏原因,只能靠更换设备解决问题。由于根本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下一次遭受雷击又可能重复上次过程,造成连续性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因不能对防雷设备做到全面在线监控,所以在雷击发生后很难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判断防雷环境设备是否发挥良好的作用,无法及时监测到防雷设备是否损坏及性能劣化。智能防雷环境预警监控系统包含大气电场监测与雷电预警系统、10~35kV配网输电线路智能雷电定位、及线缆温度采集系统、接地电阻在线检测系统、4SPDSCB系统平台功能模块运行状态、参数、图像等信息,实时将各测控状态信息传递到智能监测装置中。安全隐患发生时,通过系统第一时间自动向智能防雷环境预警监控系统平台监控中心报告安全隐患信息;发生故障后,通过系统以最快时间调度维修第49页共59页人员到现场处理,维修维护人员地图动态管理调度,使得对联网单位的维修、维护服务更及时和快捷。智能防雷环境预警监控系统的应用,为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系统、联网单位设施管理提供一套完整有效的雷电安全隐患实时监督和管理手段。第50页共59页组网:有线组网、无线组网、有线和无线组网;通讯方式:RS-485;通讯(GPRS监管服务平台:远程监控:电气防护安全数据高效传输,实现对电气安全隐患的远程控制和精准定位。大数据采集分析:对雷电防护安全数据多维度、全角度的分析及处理,为电气安全评估、隐患分析与优化、系统过电压状态分析、安全策略配置等提供第51页共59页强大数据支持。信息透明化:对线路上的电压、电流、劣化、脱扣信息、雷击计数、雷击云平台服务:平台给用户发送监测线路的过电压防护安全情况,以便用户7*24小时实时在线掌握设备运行情况。手机APP:隐患及时报警,不限时间地点,第一时间通知用户。界面展示1、登录已有账号可输入账号、密码和验证码直接登录。2、首页第52页共59页3、实时监测第53页共59页显示各设备的线路列表以及各线路的基本信息(线路图像、名称、电流、功率、雷击、接地状况等信息)设定最大电流、最大功率、定时、线路开关、编辑线路信息(线路名称、最大电流、最大用电量)等。4、设备列表可查看所有设备的基本信息(名称,线路数量,当前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