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021全国高一(上)期中地理汇编植被一、单选题下面为两个中国小朋友的通话内容,明明说:“我的家乡,冬季树叶都落了,看不到绿色,真没意思。”贝贝说:“我的家乡,树木四季常绿,那就从我的家乡运些树苗去栽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的影响B.河流的影响C.纬度位置不同D.海陆位置不同2.下列树种最有可能是明明家乡的自然植被的是(
)A.椰子树B.樟树C.榆树D.茶树3.下列植被特征最符合贝贝家乡的自然植被的是(
)A.树冠浑圆,叶面光滑、无绒毛、稍硬B.叶片多呈纸质,宽而薄C.叶面较小,呈鳞片状、刺状D.具有肉质的叶或茎齿稃草是一种春雨型短生禾草,一年生草本植物,耐旱、耐高温能力极差,是新疆伊犁、塔城及准噶尔盆地周围的荒漠和草原上常见的短命植物(如图所示)。一年生短命植物在气温和水分条件合适时,在夏季干热季节来临之前短短的2个月左右时间里迅速完成生命周期,随后整个植株或地上部分干枯死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齿稃草为适应当地自然环境而具有的特征是(
)A.叶片厚B.植株高C.根须细D.花期长5.相比南疆,北疆短期生植物物种多样性更丰富,其主要原因是北疆(
)A.水分较多B.热量较高C.温差较大D.风力较大下图示意2021年3月拍摄于湖南省长沙市某道路的景观照片,路边的树为数年前同时种植,但树种不同。拍摄当日,紧靠机动车道的树木仅存枯枝败叶,毫无生机,道路外侧的树木枝繁叶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当地自然植被主要为(
)A.落叶阔叶林B.常绿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常绿针叶林7.图示枯枝败叶树木的特征是(
)A.多革质叶片B.群落结构复杂C.有宽阔的叶片D.具有茎花现象我国自古有“榕不过吉”的说法,即榕树种植以江西吉安(27°N,115°E)为北界,常见于我国华南、西南各省区。榕树母树上常长出许多在地面以上、暴露于空气中的气生根(能起到吸收水分和气体、支撑植物体向上生长的作用),呈现“独木成林”的景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导致“榕不过吉”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B.地形C.土壤D.洋流9.我国吉安以南的榕树出现大量气生根,其适应的环境是(
)A.过酸B.过干C.过碱D.过湿下图为西南某地将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后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与原始生态林相比,橡胶林(
)A.蒸发量减少B.下渗量减少C.径流总量增多D.气候更加湿润11.由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A.涵养水源能力变强B.自然灾害减少C.生物多样性增加D.土壤肥力下降读“我国著名树木景观照片”,完成下面小题。12.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C.丙——黑土肥沃,水源充足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13.从丙到丁到乙树木景观的变化,反映了地理环境(
)A.非地带变化性B.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C.由沿海向内地的地域分异D.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树在不适合生长的季节会处于休眠状态,到了适合生长的季节才开始生长。春季,树木的新生细胞数量多,体积大,这部分木材质地疏松,颜色较浅,称为“早材”或“春材”;随着秋季的到来,气温渐凉,雨量减少,树木生长缓慢,长出的细胞数量少,颜色较深,这部分木材称为“晚材”或“秋材”。“晚材”与来年长出的“早材”之间会形成一道明显的界线,前后两条界线之间的那部分木材,就形成了“树轮”,由于它代表树木生命中的一年,所以也称“年轮”(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影响树木“年轮”宽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风力强弱B.水热条件C.海拔高低D.土壤肥力15.有些地区的树木“年轮”不明显甚至没有,这些树木最有可能是(
)A.热带雨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穿衣指数”是根据自然环境对人体感觉温度影响最主要的气温、湿度及风等气象条件,对人们适宜穿着的服装进行分级,以提醒人们根据天气变化适当着装。读我国某日“穿衣指数”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16.如图所示,由南到北,从背心—短袖—衬衣—西服—大衣—厚羽绒服的衣着变化体现了自然带的(
)A.纬度地带性B.陆地干湿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D.地方性17.新疆和海南的“穿衣指数”不同,反映了区域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B.联系性C.差异性D.开放性18.森林凋落物也可称为枯落物(枯叶、枯枝、果实),下图为世界某地甲乙两种树种森林凋落物数量的逐月变化示意图。甲树种广泛分布于我国下列地区中的(
)A.东南丘陵——降水相对较少,气温回升,蒸腾作用增强B.东北大兴安岭北部——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C.藏北高原——阴雨天多,风力较大D.华北平原——春季寒潮多发,低温影响明显下图为一地理科考小组在某山地不同海拔收集到的主要植被叶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该山地四类植被分布的海拔上限由高到低依次是(
)A.④②①③B.③①②④C.①③②④D.④③②①20.③是香樟树树叶,是下列哪个地区的典型植被(
)A.东北平原B.青藏高原C.华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读自然带与温度、湿度的关系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21.模式图中沿丙方向体现的变化主要是(
)A.热量B.水分C.海拔D.土壤22.图中甲最有可能是(
)A.温带草原带B.热带稀树草原带C.亚寒带针叶林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雨林是地球上由针叶树或阔叶树组成的森林植被类型。与热带雨林相比,温带雨林也有高大的乔木、茂盛的灌木和众多的附生植物,但生物种类少。下图示意世界上温带雨林的分布地区。据此完成各题。23.温带雨林一般分布在(
)A.受西风影响的中纬度大陆西岸B.多地形雨的高山地带C.温带海洋性气候的降水丰沛区D.暖流经过的沿海地区24.与热带雨林相比,温带雨林生物种类少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环境单调,自然条件恶劣B.冬季气温偏低,水热组合欠佳C.多云雾降水天气,光照热量不足D.有机质来源少,土壤发育程度低25.温带雨林自然景观的描述,不可信的是(
)A.林地上蕨类和苔藓植物覆盖着枯枝落叶,整个地面仿佛铺了一层厚厚的地毯B.地面上分布大量裸露的树根,几棵树的树根错乱的纠缠在一起,难解难分C.南林中植物种类繁多,有多层结构,上层乔木为典型常绿阔叶树D.密林中长着苔藓的枯枝挡住了太阳光线,这样的树林只有探险者才敢进入26.南、北美洲温带雨林呈狭长状分布,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洋流流向B.地形格局C.大气环流D.海陆分布在不适合生长的季节里,树处于休眠状态,到了春天(或某些地方的雨季),树就开始生长了。新的细胞长在上一年的树轮与树皮之间。刚开始的时候,新生细胞长得比较大,形成的是“早材”,随着季节的变化,以后长出的细胞就越来越小了,较小细胞的颜色也会逐渐变深,这时形成的是“晚材”。晚材与来年长出的早材之间会形成一道明显的界线,前后两条界线之间的那部分木材,就形成了“年轮”,它是大自然的记录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7.影响树木“年轮”出现宽窄变化的因素主要是A.风力强弱B.水热条件C.海拔高低D.土壤肥力28.在自然界,有些地区的树木“年轮”不明显甚至没有,这些树木最有可能是A.热带雨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百岁兰,沙漠地区的裸子植物,远古时代留下来的植物“活化石”,其特征是茎较短,一生只长两片叶,叶片长、宽、厚。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根极长,人工栽培十分困难。国际植物学把它列为世界八大珍稀植物之一。完成下列小题。29.百岁兰最早出现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
)A.元古宙末期B.古生代末期C.中生代末期D.新生代末期30.下列关于百岁兰特征及形成原因,判断正确的是(
)A.地下水埋藏深,根系发达B.太阳辐射强,叶片厚C.动物活动多,只长两片叶D.常年风力大,茎很短某中学高二学生利用假期开展了研学活动。在寒假他们坐飞机从海口飞往哈尔滨,又利用暑假坐火车从连云港直达乌鲁木齐,对沿途的地理环境进行了研学。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31.该校学生在整个飞行旅途中,依次见到的典型植被是(
)A.热带草原、热带雨林、落叶阔叶林B.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C.热带雨林、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D.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32.该校学生在飞越A省时,发现该省南部和北部的自然景观截然不同,这是因为该省的南部和北部(
)A.发展了不同的农业B.河流的水文特征不同C.气候类型不同D.土壤类型不同33.以下是该校学生坐火车从连云港直达乌鲁木齐所看到的现象,不符合实际的是(
)A.经过B省时看到农民正在农田收获小麦B.C地南面有茂密的森林C.D地看到了荒漠景观D.新疆既有荒漠冰川,又有森林草原现在有很多手机软件,对着植物拍摄,软件就能立即对比辩认出植物。下面是某同学周末在野外使用某软件时显示出的三幅图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4.根据图片中的信息判断,该同学拍摄地最可能位于(
)A.太行山区B.长白山区C.昆仑山区D.武夷山区35.一个植物群落往往由乔木、灌木和草本等组成,它们高矮不一,错落有致,分享着阳光雨露,三幅图片显示的植物从上层到下层排序正确的是(
)A.③②①B.③①②C.②①③D.②③①“银杏黄时秋意浓”,每至暮秋,银杏树便“尽换黄金甲”,当秋风袭来,遍地碎金,如梦如幻的浪漫景色吸引大量游人前去观赏。下图为我国主要银杏观赏地分布及某地银杏大道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6.湖州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B.针阔叶混交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37.与浙江湖州相比,辽宁丹东的银杏最佳观赏期较短,其原因是(
)A.丹东纬度高,气温低,银杏叶黄得早B.丹东受冬季风影响大,银杏叶掉落快C.湖州离海近,气温高,银杏叶黄得晚D.湖州秋季阴雨天气多,银杏叶掉落慢下图为某地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8.该景观图反映的植被类型是(
)A.温带草原B.热带草原C.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39.该植被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A.内蒙古高原B.青藏高原C.亚马孙雨林D.东非高原40.光照是绿色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自森林顶端至地面,光照越来越弱。适应一定光照强度的植物,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在森林中形成若干层。读“森林中光照条件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题。下列关于森林的成层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强光环境中生长发育茁壮的植物,在弱光、荫蔽的密林底层仍能健康成长B.喜光植物分布在向阳的地方或占据森林中的上层C.有些植物的生长只需要少量的阳光,该植物为喜阴植物D.喜阴植物多分布在背阳、荫蔽的地方,或生长在密林的底层百岁兰,沙漠地区的裸子植物,远古时代留下来的植物“活化石”,其特征是茎较短,一生只长两片叶,叶片长、宽、厚。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根极长,人工栽培十分困难。国际植物学把它列为世界八大珍稀植物之一。完成下面小题。41.百岁兰出现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
)A.元古代末期B.古生代末期C.中生代末期D.新生代末期42.下列对百岁兰特征形成原因判断正确的是(
)A.地下水埋藏深,根系发达B.太阳辐射强,叶片厚C.动物活动多,只长两片叶D.常年风力大,茎很短43.山东多杨树、柳树等落叶阔叶树,福建多樟树、榕树等常绿阔叶树。山东境内的杨树、柳树之所以落叶,主要是因为冬半年(
)A.风力强劲B.旱情严重C.寒冷干燥D.土壤盐碱化44.百岁兰,沙漠地区的裸子植物,远古时代留下来的植物“活化石”,其特征是茎较短,一生只长两片叶,叶片长、宽、厚。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根极长,人工栽培十分困难。国际植物学把它列为世界八大珍稀植物之一。据此完成下列各题。下列对百岁兰特征形成原因判断正确的是(
)A.地下水埋藏深,根系发达B.太阳辐射弱,叶片厚C.动物活动多,只长两片叶D.常年风力大,茎很短二、综合题45.日本熊本县阿苏山的代表性观光胜地是一片富饶的草原(阿苏草原),上千年来该草原都是依靠人工维持的半自然草原。每年,阿苏草原都会定期烧荒,很快,新草就会破土而出,造就阿苏山大草原那漫山遍野青翠欲滴的迷人景观。但一年一度的烧荒也面临诸多安全隐患,比如火势可能会蔓延到附近森林,盲目点火还会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1)指出阿苏草原所在地气候和所对应的植被类型。(2)分析阿苏草原每年烧荒的时间。(3)简析阿苏草原烧荒的对草场自身的作用。(4)说明应如何确保烧荒安全。4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黑云杉,冠伞型,常绿乔木。水平分布纬度跨度44°N—69°N,垂直分布从海平面到海拔1500米,形成宽阔的森林带,是重要的成林树种。近年来,阿拉斯加北部低洼地带的黑云杉等树种森林,出现了一种当地人称之为“醉树”的新景观。图1示意阿拉斯加北部的地理位置,图2为黑云杉景观图。(1)推测黑云杉的生态特征。(2)分析黑云杉根系较浅的原因。(3)推测近年来阿拉斯加北部低洼地带出现“醉树”景观的自然原因。
参考答案1.C
2.C
3.A【分析】1.冬季植被是否落叶,影响最大的要素是热量,我国南方地区纬度低,热量条件好,植被常绿。北方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差,冬季植被会落叶。C正确。地形和海陆位置对气温影响比较小,不是决定作用,AD错误。河流不会影响植被是否落叶,B错误。故本题选C。2.明明家乡的植被为落叶林,椰子树、樟树和茶树都是常绿植被,榆树为落叶林,C正确,ABD错误。故选C。3.贝贝的家乡的自然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其特点是四季常绿,树冠浑圆,叶面多革质,有光泽,无绒毛,较硬,A正确;叶片多呈纸质,宽而薄,属于落叶阔叶林的特点,B错误;叶面较小,呈鳞片状、刺状,属于针叶林的特征,主要分布在寒带,C错误;具有肉质的叶叶茎,属于热带树种的特点,D错误。故选A。【点睛】影响植被落叶的因素为:热量、光照、自身新陈代谢。4.C
5.A【分析】4.由材料可知,齿稃草是一种春雨型短生禾草,一年生草本植物,无法积累大量有机物质,叶片不厚,植株也并不高大,A、B错误。齿稃草为短期生植物,因其生长周期短,所以花期不会长,D错误。齿稃草需要在短短的生命周期内完成结籽,因其是春雨型短生禾草,生长时水分就在地表,所以根须较细,C正确。故选C。5.短期生植物物种多样性与气温和水分关系紧密,南疆的热量条件优于北疆,但北疆水分条件优于南疆,A正确、B错误。温差大与风力大会使短期生植物的生长环境更差,不利于物种多样性的发展,C、D错误。故选A。【点睛】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1.水分和热量——高温多雨,水热条件优越的地区,生物种类丰富。2.自然环境复杂——气候复杂的地区,生物种类丰富;水域环境复杂,水生生物丰富;地形复杂,起伏大的地区,生物种类丰富。3.环境变迁与突发事件——如地质时期的冰期导致多样性减少;陨石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变化导致食物缺乏等。4.天敌与外来物种的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5.人类活动的破坏与干扰——最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滥捕滥猎、人类的生产和活动及污染排放破坏生态环境(如食物链的破坏、对动物栖息地的破坏、动物食用被污染的食物等),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6.B
7.C【分析】6.材料中得知该地为我国湖南省长沙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且3月份路边有植物枝繁叶茂,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B项正确;落叶阔叶林位于温带季风和温带海洋气候分布区,A项错误;常绿硬叶林位于地中海气候区,C项错误;常绿针叶林位于亚寒带地区,D错误,故选B。7.在3月份枯枝败叶树木应为落叶阔叶林,具有宽阔的叶片,C项正确;多革质叶片是常绿阔叶林的特征,A项错误;群落结构复杂一般为常绿阔叶林或雨林,B项错误;茎花现象是雨林的典型特征,D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森林植被的类型、分布及各种植被的主要特征。8.A
9.D【分析】8.“榕不过吉”是指榕树种植北界是吉安,吉安往北不能再种植榕树,所以主导因素应该受纬度位置影响的热量条件,A正确;地形、土壤、洋流都不是导致“榕不过吉”的因素,BCD错误。所以选A。9.榕树主干和侧枝上常产生许多须状的气生根,榕树为了适应南方雨量多、高温高湿的环境,为更好生存,长出了气根,气根有辅助呼吸的作用,D正确;过酸、过干、过碱的环境都不会导致榕树出现气生根,ABC错误。所以选D。【点睛】气生根是指由植物茎上发生的,生长在地面以上的、暴露在空气中的不定根,一般无根冠和根毛的结构,能起到吸收气体或支撑植物体向上生长,有保持水分的作用。常见于多年生的草本或木本植物中。10.B
11.D【分析】10.图中显示,橡胶林的蒸发量为1037mm,而原始生态林蒸发量为969mm,A错误。图中显示,橡胶林蒸发量和地表径流量比原始生态林大,下渗水量则会减少,B正确。径流总量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由于橡胶林降水较少,蒸发更多,所以径流总量减少,C错误。图中显示,与原始生态林相比,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大,使得气候更干燥,D错误。故选B。11.根据上题分析判断,由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后,下渗量减少,则涵养水源能力变差,A错误。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旱涝灾害频繁,B错误。破坏原始生态环境,由混交林变成单一树种的橡胶林,从而使生物多样性减少,C错误。破坏原始植被,加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D正确。故选D。【点睛】熟记水循环的环节并与图示环节对照,对比分析即可。12.A
13.B【分析】12.读图分析,甲为大漠胡杨,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光照充足,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A正确;B为兴安林海,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B错误;丙为海南椰树,分布在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C错误;丁为黄山迎客松,分布在黄山,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垂直分异明显,D错误。故选A。13.结合上题分析,从丙到丁到乙,随纬度升高,热量减少,植被从热带季雨林过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及寒温带针叶林,体现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故选B。【点睛】陆地植被水平地域分异与纬度、湿度的关系14.B
15.A【分析】14.“年轮”宽窄主要受水热条件影响,水热条件好的年份,树木新生细胞数量多,体积大,树木生长快,材质较疏松,“年轮”较宽,水热条件不好的年份,树木新生细胞数量相对少,体积相对小,树木生长相对缓慢,“年轮”较窄。风力强弱、海拔高低、土壤肥力都不是影响“年轮”宽窄的主要因素。B正确,ACD错误。故选B。15.气候季节变化大的地区,树木在不适合生长的季节里,处于休眠状态,在水热条件好的季节,树木生长较快,“年轮”明显。由于热带雨林地区全年高温多雨,树木一直处于较好的水热条件下,所以树木“年轮”不明显甚至没有,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树木伐倒后,在树墩上可以看到有许多同心圆环,植物学上称为年轮。年轮宽表示那年光照充足,风调雨顺;若年轮较窄,则表示那年温度低、雨量少,气候恶劣。如果某地气候优劣有过一定的周期性,反映在年轮上也会出现相应的宽窄周期性变化。16.A
17.C【分析】16.如图所示,由南到北,从背心—短袖—衬衣—西服—大衣—厚羽绒服的衣着变化反映了随着纬度升高,气温不断降低,热量不断减少,体现了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A项正确;陆地干湿度地带性是自然带大致沿东西方向更替的现象,B项错误;垂直地带性是随着海拔变化,自然带发生更替,C项错误。地方性是由局地差异引起的小尺度的分异规律,D项错误。故选A。17.新疆和海南的自然地理环境存在差异,所以“穿衣指数”不同,反映了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项正确;整体性体现在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的,A、B项错误;新疆和海南的“穿衣指数”不同,与开放性无关,D项错误。故选C。【点睛】穿衣指数是根据自然环境对人体感觉温度影响最主要的天空状况、气温、湿度及风等气象条件,对人们适宜穿着的服装进行分级,以提醒人们根据天气变化适当着装。一般来说,温度较低、风速较大,则穿衣指数级别较高。穿衣气象指数共分8级,指数越小,穿衣的厚度越薄。18.A【详解】由图可知,甲树种凋落物一年四季均有,且凋落量在春季最大,可推知甲树种为常绿林,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BCD错误;春季,东南丘陵雨季未来临,降水较少,气温回升,蒸腾作用增强,为减少水分的消耗,树木凋落量大,A正确。故选A。【点睛】19.A
20.D【分析】19.枫树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树种;冷杉属于亚寒带针叶林树种,具有较强的耐阴性,适应温凉和寒冷的气候,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及非洲最北部的亚高山至高山地带;樟树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种;在垂直方向上草地应位于森林带之上。根据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④②①③,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20.香樟树是亚热带常绿树种,四地中只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正确。三江平原、华北平原属温带气候,AC错误。青藏高原为高原山地气候,典型植被为高山草甸,故B错误。故选D。【点睛】山地垂直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更替规律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21.A
22.B【分析】21.读图分析,模式图中沿丙方向自然景观由雨林向阔叶林、针叶林和冰原苔原变化,体现了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受热量条件由低纬向高纬减少的影响。故选A。22.结合上题分析,丙方向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变化,乙方向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变化;甲位于低纬地区,位于雨林和荒漠之间,因此最可能的自然带是热带稀树草原带。故选B。【点睛】陆地植被水平地域分异与纬度、湿度的关系23.C
24.B
25.C
26.B【分析】23.根据图示可知,温带雨林分布地区主要包括南北美洲西岸、新西兰、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其中塔斯马尼亚岛并非位于大陆西岸,A项错误。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岛并没有高大山脉,B项错误。以上分布区全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比较丰沛,C项正确。南美洲温带雨林沿岸地区有寒流经过,D项错误。故选C。24.材料中显示,“温带雨林也有高大的乔木、茂盛的灌木和众多的附生植物,”因此自然环境复杂,A错误。与热带雨林相比,温带雨林的热量条件较差,冬季气温偏低,所以生物种类较少,B正确。生物种类的多少与云雾天气、有机质多少关系不大,C、D错误。故选B。25.结合前面判断,温带雨林地处中纬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多。蕨类、裸露的树根、苔藓都是因为这里降水丰富而形成的景观特征,A、B、D不符合题意。温带雨林分布于中纬度,无法发育常绿阔叶林,C符合题意,故选C。26.南北美地区的温带雨林主要分布在中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受东部高大山地的阻挡,降水较多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部,且呈南北条带状分布,从而使温带雨林的分布狭长,B正确。洋流流向、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对其狭长分布的影响小,A、C、D错误。故选B。【点睛】温带雨林是地球上中纬度的高雨量地区的针叶树或阔叶树森林。充沛的降水是雨林生成的一个重要条件,所以它们大多数位于海洋性湿润气候区,海洋上潮湿的水汽被吹向大陆,从而为温带雨林带来了大量降水。温带雨林的特点是冬暖夏凉,气候温暖湿润,冬季气温极少低于0摄氏度,这就为动植物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温带雨林的地表长满了蕨类、藓类等小型植物。树干和石头上也布满苔藓。虽然温带雨林有层层叠叠、高低相间的植被,但寒冷的冬季又限制了当地生物的种类和数量。27.B
28.A【解析】27.水热条件好的年份,树木的新生细胞长的多,树木生长快,年轮就宽,相反年轮就窄;年轮与风力强弱、海拔高低、土壤肥力关系不大,故B正确,ACD错误。28.气候季节变化大的地区,在不适合生长的季节里,树木处于休眠状态,才有明显的年轮,在热带雨林地区全年高温多雨,树木一直在生长,所以树木“年轮”不明显甚至没有,故A正确,BCD错误。29.B
30.A【分析】29.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百岁兰为裸子植物,裸子植物盛行于中生代,但注意题干关键词“最早出现的地质年代”,所以最可能出现于古生代末期,盛行于中生代,故选B,排除ACD。30.根据材料可知,百岁兰生活在沙漠地区,根极长,表明百岁兰的生存地区地下水埋藏很深,因此百岁兰根系发达,便于获取地下水,A正确;沙漠地区降水少,水是植物生存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叶片厚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更多地储存水分,而不是因太阳辐射强,避免灼伤,B错误;沙漠地区动物活动比较少,而且一生只长两片叶子是为了适应沙漠干热环境,减少蒸发,因此C错误;茎短主要是减少水分蒸发,与风力大关系不是很大,D错误。故选A。【点睛】百岁兰又称为百岁叶、千岁兰。茎短,一生只长两片叶,雌雄异株。叶上多气孔,根极长。经过碳14测试推测其平均寿命可达数百年。百岁兰是生长在近海的沙漠中,那里有大量的海雾,会形成重重的雾水落下来,能源源不断地为百岁兰提供水源。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夜晚海面水汽遇温度较低的空气凝结成雾,故叶子上多气孔,且夜晚张开,便于吸收水分;沙漠地区气候干燥,根深3—10米,便于吸收地下水。31.B
32.C
33.A【解析】31.海南岛和雷州半岛为热带雨林,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为常绿阔叶林,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为落叶阔叶林,故B选项正确。我国的亚寒带针叶林只分布在大兴安岭北端很小的区域。故选B。32.由于该校学生是冬季飞越我国南北地区,在A省(安徽省)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平均气温在0℃以上,阔叶林是不落叶的;而在淮河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平均气温在0℃以下,阔叶林此时是落叶的。所以,看到的景观不同。而这种现象是由气候不同决定的。故选C。33.B省(河南省)收获小麦一般在每年的5月底到6月中旬,而该校学生是在暑假(7—8月)进行研学的,故经过B省时看到农民正在农田收获小麦是不符合实际的。C地南面为秦岭山脉,山上森林;茂密;D地为河西走廊,为干旱地区,多荒漠景观;新疆盆地中有荒漠,天山上有草原、森林和冰川。故选A。【点睛】亚寒带针叶林,主要是耐寒的落叶松、云杉等。生长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带,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纬度,北纬50°以北至北极圈左右的地区。34.D
35.A【分析】34.看图可知,茶花为革质叶片,属于常绿阔叶林,该同学拍摄地应在亚热带地区,最可能位于武夷山区,故选项D对。太行山区、长白山区、昆仑山区均位于温带,故选项A、B、C错,本题选D。35.一个植物群落往往由乔木、灌木和草本等组成,它们高矮不一,错落有致,分享着阳光雨露,三幅图片显示的植物中,①是蕨类植物,喜潮湿环境,分布在最下层,B、C错误。②茶树适宜在中层,便于采茶;③樟树是高大乔木,位于上层;从上层到下层排序正确的是③②①,A正确,D错误。故选A。【点睛】在稳定的植被中,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36.A
37.B【解析】36.读图分析可知,湖州位于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A正确。在我国,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主要出现在北方地区,BCD错误。故选A。37.根据所学知识,浙江湖州位于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辽宁丹东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根据材料,银杏观赏最佳时间应为叶片变黄到叶片脱落的时间,受叶片变黄的时间影响不大,A错误;由于丹东纬度较高,受冬季风影响大,降温快,银杏叶掉落快,观赏期较短,B正确;湖州与丹东距海远近相当,且影响中国东部地区气温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与距海远近关系不大,C错误;湖州银杏叶掉落与降雨无关,D错误。故选B。【点睛】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和洋流等。气候决定自然带,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我国东北地区距离冬季风风源地较近,受冬季风影响更大,所以秋季时间较短,导致秋季景观出现的时间较短。38.B
39.D【解析】38.从图中图示的稀树、高草及长颈鹿等景观分析,该地是典型的热稀树草原景观,B正确。A、C、D错误。故选B。39.由所学知识可知,东非高原属于热草原气候,与图示景观相对应,D正确。内蒙古高原为温带草原景观,A错误。青藏高原为高原高山草甸景观,B错误。亚马孙雨林为热雨林景观,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40.A【详解】在强光环境中生长发育茁壮的植物,适应强光环境,属于喜光植物,这类植物在弱光、荫蔽的密林底层就生长状况差,A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喜光植物分布在光照条件好的地方,如向阳的地方或森林中的上层,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有些植物的生长只需要少量的阳光,对光照条件要求较低,在弱光、荫蔽条件下也能健康成长,该植物为喜阴植物,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背阳、荫蔽的地方,或密林的底层,光照条件较差,而喜阴植物能够健康成长,因此喜阴植物多分布在这些地区,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41.B
42.A【解析】41.由材料可知,百岁兰为裸子植物,裸子植物出现于古生代末期,盛行于中生代,B正确、ACD错误;故选B。42.由材料可知,百岁兰生活在沙漠地区,根极长,原因是沙漠气候,气候干旱,地下水埋藏深,百岁兰根系发达,A正确;沙漠地区降水少,夜间地表附近冷却速度快,地表附近水汽易凝结,气孔夜间张开可吸收水分,叶片厚主要是为了能更多地保存水分,B错误;沙漠地区动物活动少,白天气温高,茎短,同时只长两片叶子可减少蒸发,所以茎短与风力大关系不是很大,CD错误。故选A。【点睛】古生代生物演化:早古生代陆地出现低等的植物,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裸子植物开始出现,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早期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古生代末期,发生了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几乎9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古生代由此告终。43.C【详解】山东地处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干燥,树木会落叶来减少自身热量和水分的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财富管理行业客户需求变化与服务智能化升级报告
- 2025年新能源行业质量认证技术创新与应用产业合作报告
- 家政服务行业互联网化战略布局研究报告(2025年)
- 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比较阅读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全国江西科学技术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过程的组成与表达》教学设计
- 2025年北斗导航行业投资趋势与盈利模式研究报告
- 2025年纳米稀土材料行业需求分析及创新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标准)互助生活协议书
- (2025年标准)红馆交流协议书
- (2025年标准)核酸检测安全协议书
- 网络攻防原理与技术 第3版 教案 -第12讲 网络防火墙
- 第一响应人应急培训
-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思维导图
- 中学八年级信息技术Excel-电子表格教案
- 《认识感官》课件
- 工程伦理课程课件
- 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课件
- 055.重症超声在重症相关操作中应用专家共识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单元复习课件)
- 2024小学语文教学及说课课件:二年级上册《田家四季歌》
- GB/T 44304-2024精细陶瓷室温断裂阻力试验方法压痕(IF)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