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设项目名称陵水县安马大排沟黑臭水体治理工程项目代码/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建设地点线性工程:陵水县安马大排沟流域(西起文教路-椰林南大道交叉口,东至陵水河)非线性工程:陵水县污水处理厂内地理坐标安马大排沟起点:110度1分16.563秒,18度30分26.586秒安马大排沟终点:110度4分25.453秒,18度29分25.226秒陵水县污水处理厂:110度3分21.290秒,18度29分25.977秒五十一、水利128河湖整治(不含农村塘堰、水渠)其他建设项目行业类别四十三、水的生产和供应业95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其他(不含提标改造项目;不含化粪池及化粪池处理后中水处理回用;不含仅建设沉淀池处理的)用地(用海)面积(m2)/长度(km)线性工程:河道长度7.3km非线性工程:5.0hm2建设性质□新建(迁建)☑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选填)陵水黎族自治县行政审批服务局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选填)陵行审批(2023)32号11727.41环保投资(万元)240环保投资2.05施工工期6个月是否开工建设☑否专项评价设置情况本项目为河湖整治,涉及清淤,根据监测结果:各检测点位符合《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表1风险筛选值要求,不存在重金属污染。对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生态影响类)(试行)》的专项评价设置原则表进行分析,本项目不需要设置生态影响类专项评价。本项目对陵水县城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本次新增废水直排1.0万m3/d。对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试行)》的专项评价设置原则表进行分析,本项目需要设置污染影响类地表水专项评价。规划情况规划名称:《陵水黎族自治县县城陵河南片审查机关: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无2本项目为河湖整治项目,不改变原有水体使用功能,项目沿线区域、污其他符合性分析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3本次评价根据陵水黎族自治县及海南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意表1-2陵水黎族自治县“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管控单位管控要求项目情况是否符合重点管控单元重点管控单元主要推进产业布局优化、转型升级,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风险管控,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河湖整治项目,本项目通过控源截污、强化处理、涵养生态优化了安马大排沟水环境生态现状。符合沉砂池→改良AAO→二沉池→混凝沉淀池→加氯消毒处理后的尾水达标排入安马@大气环境质量底线4机械设备仅在运输作业时消耗燃油(轻质柴油燃油的消耗量不大且不属于高污单元2(编码ZH46902820002)、重点管控单元3(编表1-3《海南省生态环境准入清单(2021年版)》的符合性管控单元编码类型管控管控要求项目情况是否符合ZH46902820001空间布局约束1.执行大气环境(受体敏感重点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本项目为河道生态治理工程,施工期采取场地围挡、洒水降尘防尘措施,符合5燃区2.执行土壤环境(建设用地污染风险重点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车辆运输建材和渣土时装载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并用苫布做好遮盖,陵水县污水处理厂恶臭经生物除臭一体化装置(内置水喷淋塔+生物滤塔)去除臭气后通过15m高排气筒(DA001)排放,项目不会对环境空气质量造成较大影响;项目不产生土壤污染物,土壤环境风险较低,不会对土壤环境造成较大影响;本项目不涉及高污染燃料使用;本项目不涉及油气存储。3.执行自然资源(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普适性管控要求。VOCs排放管理,加强油气回收。全面实施城镇燃气工程建设。污染物排放管控1.执行大气环境(受体敏感重点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本项目为河道生态治理工程,施工期采取场地围挡、洒水降尘防尘措施,车辆运输建材和渣土时装载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并用苫布做好遮盖,陵水县污水处理厂恶臭经生物除臭一体化装置(内置水喷淋塔+生物滤塔)去除臭气后通过15m高排气筒(DA001)排放,项目不会对环境空气质量造成较大影响;项目土壤环境风险较低,不会对土壤环境造成较大影响;本项目不是生产类项目,不涉及高污染燃料使用。符合2.执行土壤环境(建设用地污染风险重点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3.执行自然资源(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普适性管控要求。4.区域内保留企业采用先进生产工艺,进行环保措施升级改造,严格落实污染治理设施。使用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全面禁止露天烧烤。环境风险防控1.执行大气环境(受体敏感重点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本项目为河道生态治理工程,大气污染源主要是施工扬尘,在施工期做好场地遮挡、定期洒水,运输车辆遮盖运输,陵水县污水处理厂恶臭经生物除臭一体化装置(内置水喷淋塔+生物滤塔)去除臭气后通过15m高排气筒(DA001)排放,不会对周边环境空气质量产生较大影响;清淤污泥经检测重金属含量很低,不会对土壤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符合2.执行土壤环境(建设用地污染风险重点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3.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土壤环境风险,防范用地使用过程土壤环境污染,强化企业关闭搬迁后土壤环境监管,严格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监管,有序推进建设用地绿色可持续修复,加强暂不开发利用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强化污染地块信息共享。6ZH46902820002境生染管环体重控染禁水城活重控大境敏点区高燃燃空间布局约束1、执行水环境(城镇生活污染重点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2、执行大气环境(受体敏感重点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3、执行自然资源(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普适性管控要求。VOCs排放管理,加强油气回收。全面实施城镇燃气工程建设。本项目为河道生态治理工程,项目生产废水主要施工废水以及施工人员所生产的生活污水,在临时施工营地建设临时化粪池及隔油池处理工作人员所产生的生活污水,施工场地建设沉淀池处理施工废水,陵水县污水处理厂尾水经沉砂池→改良AAO→二沉池→混凝沉淀池→加氯消毒处理后的尾水达标排入安马大排沟,不会对周边水环境质量造成较大影响;项目大气污染源主要是施工扬尘,在施工期做好场地遮挡、定期洒水,运输车辆遮盖运输,陵水县污水处理厂恶臭经生物除臭一体化装置(内置水喷淋塔+生物滤塔)去除臭气后通过15m高排气筒(DA001)排放,不会对周边环境空气质量产生较大影响;本项目不涉及高污染燃料使用;本项目不涉及油气存储。符合污染物排放管控1、执行水环境(城镇生活污染重点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2、执行大气环境(受体敏感重点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3、执行自然资源(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普适性管控要求。4、区域内保留企业采用先进生产工艺,进行环保措施升级改造,严格落实污染治理设施。使用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全面禁止露天烧烤。本项目为河道生态治理工程,项目生产废水主要施工废水以及施工人员所生产的生活污水,在临时施工营地建设临时化粪池及隔油池处理工作人员所产生的生活污水,施工场地建设沉淀池处理施工废水,陵水县污水处理厂尾水经沉砂池→改良AAO→二沉池→混凝沉淀池→加氯消毒处理后的尾水达标排入安马大排沟,不会对周边水环境质量造成较大影响;项目大气污染源主要是施工扬尘,在施工期做好场地遮挡、定期洒水,运输车辆遮盖运输,陵水县污水处理厂恶臭经生物除臭一体化装置(内置水喷淋塔+生物滤塔)去除臭气后通过15m高排气筒(DA001)排放,不会对周边环境空气质量产生较大影响;本项目不是生产类项目,不涉及高污染燃料使用。符合环境风险防控执行大气环境(受体敏感重点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本项目为河道生态治理工程,大气污染源主要是施工扬尘,在施工期做好场地遮挡、定期洒水,运输车辆遮盖运输,陵水县污水处理厂恶臭经生物除臭一体化装置(内置水喷淋塔+生物滤塔)去除臭气后通过15m高排气筒(DA001)排放,不会对周边环境空气质量产生较大影响。符合7ZH46902820003境生染管环局重控染禁水城活重控大境敏点区高燃燃空间布局约束1.执行水环境(城镇生活污染重点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2.执行大气环境(受体敏感重点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3.执行自然资源(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普适性管控要求。4.全面实施城镇燃气工程建设。本项目为河道生态治理工程,项目生产废水主要施工废水以及施工人员所生产的生活污水,在临时施工营地建设临时化粪池及隔油池处理工作人员所产生的生活污水,施工场地建设沉淀池处理施工废水,陵水县污水处理厂尾水经沉砂池→改良AAO→二沉池→混凝沉淀池→加氯消毒处理后的尾水达标排入安马大排沟,不会对周边水环境质量造成较大影响;项目大气污染源主要是施工扬尘,在施工期做好场地遮挡、定期洒水,运输车辆遮盖运输,陵水县污水处理厂恶臭经生物除臭一体化装置(内置水喷淋塔+生物滤塔)去除臭气后通过15m高排气筒(DA001)排放,不会对周边环境空气质量产生较大影响;本项目不涉及高污染燃料使用;本项目有燃气管道工程建设要求。符合污染物排放管控执行水环境(城镇生活污染重点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执行大气环境(布局敏感重点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执行自然资源(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普适性管控要求。本项目为河道生态治理工程,项目生产废水主要施工废水以及施工人员所生产的生活污水,在临时施工营地建设临时化粪池及隔油池处理工作人员所产生的生活污水,施工场地建设沉淀池处理施工废水,陵水县污水处理厂尾水经沉砂池→改良AAO→二沉池→混凝沉淀池→加氯消毒处理后的尾水达标排入安马大排沟,不会对周边水环境质量造成较大影响;项目大气污染源主要是施工扬尘,在施工期做好场地遮挡、定期洒水,运输车辆遮盖运输,陵水县污水处理厂恶臭经生物除臭一体化装置(内置水喷淋塔+生物滤塔)去除臭气后通过15m高排气筒(DA001)排放,不会对周边环境空气质量产生较大影响;本项目不涉及高污染燃料使用。符合8(四)主副坝、引水工程拦河坝、溢洪道、电站、水闸、船闸周围50-100米程建筑物以及管理机构工作区边界外30米以内区域,均为安全保护区;(七)输水渠道填方渠段外坡脚之外3米或5米(尾水渠、总干渠和干渠为5水沟为准)之外3米或5米(尾水渠、总干渠和干渠为5米,分干渠为3米)以内9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全国污水收集效能显著提升,县城及城市污水处理能全国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京津冀地区达到35%以上;化利用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基本建立。到2035年,形成系统、安全、环保、经济第十八条河道清淤和加固堤防取土以及按照防洪规划进行河道整治需要占表1-4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要求审批原则项目情况是否符合第一条本原则适用于河湖整治与防洪除涝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工程建设内容包括疏浚、堤防建设、闸坝闸站建设、岸线治理、水系连通、蓄(滞)洪区建设、排涝治理等(引调水、防洪水库等水利枢纽工程除外)。其他类似工程可参照执行。本项目为河湖整治项目,适用于审批原则。/第二条项目符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水环境功能区划、水功能区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流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等相协调,满足相关规划环评要求。工程涉及岸线调整(治导线变化)、裁弯取直、围垦水面和占用河湖滩地等建设内容的,充分论证了方案环境可行性,最大程度保持了河湖自然形态,最大限度维护了河湖健康、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本项目沿线区域、污水处理厂选址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水环境功能区划、水功能区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流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等相协调,清淤方案最大程度保持了河湖的原有形态,满足相关规划环评要求。符合第三条工程选址选线、施工布置原则上不占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以及其他生态保护红线等环境敏感区中法律法规禁止占用的区域,并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保护要求相协调。法律法规、政策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本工程选址选线、施工布置不占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以及其他生态保护红线等环境敏感区中法律法规禁止占用的区域,并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保护要求相协调。符合第四条项目实施改变水动力条件或水文过程且对水质产生不利影响的,提出了工程优化调整、科学调度、实施区域流域水污染防治等措施。对地下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或次生环境影响的,提出了优化工程设计、导排、防护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本项目为河湖整治项目,本项目对河底淤泥进行疏浚,并对束窄段进行拓宽,项目实施后,因淤堵对水环境的不利影响能够得到缓解和控制,土壤潜育化、沼泽化情况得到缓解,且不会对水符合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对水环境的不利影响能够得到缓解和控制,居民用水安全能够得到保障,相关区域不会出现显著的土壤潜育化、沼泽化、盐碱化等次生环境问题。质产生不利影响。第五条项目对鱼类等水生生物的洄游通道及“三场”等重要生境、物种多样性及资源量等产生不利影响的,提出了下泄生态流量、恢复鱼类洄游通道、采用生态友好型护岸(坡、底)、生态修复、增殖放流等措施。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对水生生物的不利影响能够得到缓解和控制,不会造成原有珍稀濒危保护、区域特有或重要经济水生生物在相关河段消失,不会对相关河段水生生态系统造成重大不利影响。通过渔业部门调查及走访调查,本项目河段内不涉及鱼类越冬无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无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本项目实施不会对相关河段水生生态系统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符合第六条项目对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河湖生态缓冲带造成不利影响的,提出了优化工程设计及调度运行方案、生态修复等措施。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造成不利影响的,提出了避让、原位防护、移栽等措施。对陆生珍稀濒危保护动物及其生境造成不利影响的,提出了避让、救护、迁徙廊道构建、生境再造等措施。对景观产生不利影响的,提出了避让、优化设计、景观塑造等措施。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对湿地以及陆生动植物的不利影响能够得到缓解和控制,与区域景观相协调,不会造成原有珍稀濒危保护动植物在相关区域消失,不会对陆生生态系统造成重大不利影响。本项目以恢复和重建自然河流的生态系统服务为目标,通过对岸线进行微调改造,营造自然湿地和多样生境,延拓食物链,恢复结构完整的、功能完善的水域生态系统,深度涵养净化水体,构建城市生态清水通廊。项目实施范围内没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没有珍稀保护动植物的重要生境,不会对陆生生态系统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符合第七条项目施工组织方案具有环境合理性,对料场、弃土(渣)场等施工场地提出了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修复等措施。根据环境保护相关标准和要求,对施工期各类废(污)水、扬尘、废气、噪声、固体废物等提出了防治或处置措施。其中,涉水施工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或取水口并可能对水质造成不利影响的,提出了避让、施工方案优化、污染物控制等措施;涉水施工对鱼类等水生生物及其重要生境造成不利影响的,提出了避让、施工方案优化、控制施工噪声等措施;针对清淤、疏浚等产生的淤泥,提出了符合相关规定的处置或综合利用方案。在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期的不利环境影响能够得到缓解和控制,不会对周围环境和敏感保护目标造成重大不利影响。本项目施工区、淤泥临时堆场,临时堆场现状占地类型为裸荒地或草地,淤泥临时堆放场需对地面进行硬化,并配置隔油沉淀池,若需在河道滩地存放物料,应由河道主管机关会同有关部门批准。淤泥经晾干后用于本工程的土方回填及周边的绿化土方回填。符合第八条项目移民安置的选址和建设方式具有环境合理性,提出了生态保护、污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置等措施。针对蓄滞洪区的环境污染、新增占地涉及污染场地等,提出了环境管理对策建议。本项目为河湖整治项目,不涉及该项目所述内容。符合第九条项目存在河湖水质污染、富营养化或外来物种入侵等环境风险的,提出了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以及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建立必要的应急联动机制等要求。本项目生态涵养使用本地物种,施工过程截流排入沟渠的污水,可防止或缓解河湖水质污染。不涉及存在河湖水质污染、富营养化或外来物种入侵等环境风险。符合第十条改、扩建项目在全面梳理了与项目有关的现有工程环境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与项目相适应的“以新带老”措施。本项目为河湖整治项目,并对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现状污水处理厂不能稳定《城镇污水处(GB18918-2002)一级A标准,预计改造后可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地表水Ⅳ类标准中的严值(其中总氮执行符合第十一条按相关导则及规定要求,制定了水环境、生态等环境监测计划,明确了监测网点、因子、频次等有关要求,提出了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及根据监测评估结果优化环境保护措施的要求。根据需要和相关规定,提出了环境保护设计、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环境管理等要求。本项目按照相关导则及规定要求,制定了环境监测计划,明确了监测点、因子、频次等有关要求符合第十二条对环境保护措施进行了深入论证,建设单位主体责任、投资估算、时间节点、预期效果明确,确保科学有效、安全可行、绿色协调。本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具有环保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符合第十三条按相关规定开展了信息公开和公众参本项目无需进行公众参与。符合第十四条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规范,符合相关管理规定和环评技术标准要求。本项目编制符合相关管理规定和环评技术标准要求。符合本项目建设地点为陵水县安马大排沟流域,西起文教路-椰林南大道交叉口,模2022年1月4日,海南省水利厅开展“六水共治”攻坚战动县市“系统推进治污水、保供水、排涝水、防洪水、抓节水、优海水“六水共治”,文教路-椰林南大道交叉口,东至陵水河)进行综合整治,工程内容包括安马大排(1)污水零直排:通过城区混接点、直排口改造,截污系统改造及农村污水(2)河道消黑臭:结合污水厂提标扩建、桥涵改造、河道清淤拓疏、明渠段(4)水质稳达标:在以上截污纳管、水厂提标、清淤拓疏、补充生态基流、表2-1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主要环境问题工工施期运营期主体工程暗涵段主要包含混接点改造工程、直排口改造工程、截流系统改造工程施工/其中混接改造工程本工程主要涉及市政雨水管网混接改造。安马大排沟暗涵段流域范围内10条市政道路雨水管道共234处污水混接点改造。具体包含现状污水管注浆废除DN50~DN600共715m,新建DN50~DN600污水管道2134m,新建600x600钢筋混凝土污水检查井155座,新建Φ1000钢筋凝土污水检查井150座,新建BxL=2500x2500钢筋混凝土污水截流井8座,现状污水管注浆废除施工扬尘、施工固废、施工噪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直排造工程本工程涉及直排口主要为污水直排口、合流管到直排口及雨污混接排放口。安马大排沟暗涵段(文教路-文化路-丽安路)54处污水及合流制直排口改造。具体包含新建DN100~DN400污水支管2268m,新建钢筋混凝土污水检查井87座,新建截流井13座,沥青路面破复950m2。/截流改造工程基于现状丽安路雨水暗涵截污管设置不完善、污水溢流严重的问题,对丽安路现状截污管进行封堵废除,于暗涵末端新建污水截流井,对暗涵内晴天污水进行截流,将污水接入滨河南路污水主管。考虑接入点后污水主管高水位运行时可能存在的倒灌风险,于截流井后新建一体化提升泵房,截流污水通过水泵提升后接入下游主管。封堵丽安路现状截流管,于丽安路雨水箱涵末端新建智能截流井-提升泵站及压力管,截流污水接入滨河南路污水主管。具体包含现状箱涵(BxH=2-4000x1800)破除修复11m,新建智能截流井及一体化提升泵站1座,最大设计截流量污水压力管42m,现状DN500截流管注浆封堵20m。/明渠段主要包含城区排水管网修复工程、明渠段生态基流补充工程、桥涵改造工程、污水厂扩容提标改造工程/其中工程针对流域范围内10条路市政雨污水管实施修复。具体包含管道局部固化修复78处、不锈钢双胀环局部修复3处、紫外光CIPP整体修复1458m、管道清淤377m、混凝土固结物清除18.5m3、树根清除50.94m、锚杆清除10处、检查井清理修补35座。现状管道翻排222m,沥青路面破除修复450m2。/段生态基流补充工程根据总体方案,工程在明渠段起点处设置截流系统,拦截上游非汛期雨污水,工程实施后,安马大排沟下游段约3.7km的河道日常将缺少生态基流的保障,造成水质恶化,需要通过工程措施补充生态基流。在县城污水厂内新建取水泵站,取陵水河河水为安马大排沟明渠上游补充生态基流。具体包含新建取水泵站1座(0.5m3/s新建DN1500引水管100米,DN800补水管864m。结合现场实测涵洞及河床底标高,考虑将现状涵/大道桥涵改造工程洞结构底板进行局部落底改造。改造后一方面可确保改造后涵洞底标高与进口端河床底标高顺接,另一方面采取措施确保改造施工阶段及远期运营阶段涵洞结构安全。桥涵顶部覆土清除、既有桥涵底板局部凿除138m3、新建结构底板181.24m3以及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厂扩容提造工程陵水县城污水处理厂现状规模1.5万m3/d,本次扩建规模1.0万m3/d,扩建后总规模达2.5万m3/d,出水主要指标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地表水Ⅳ类标准中的严值(其中总氮执行一级A标准)。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现状污水处理设施改造扩容(至2.5万m3/d同时新建一座二沉池及中间提升泵房、一座纤维转盘滤池及一座综合加药及配电间,具体包括污水、污泥等处理设施及其配套电气、仪表自控、管网等设施的建设。废水、废气、固废、噪声自然河道段主要包含:自然河道段清淤疏浚工程、农村污水截污纳管工程及水体深度涵养工程/其中河道清淤方案根据测量成果,河道内淤积深度约为0.3~0.7米,部分河段河口被束窄,造成束窄段下游冲刷严重。本次设计对河底淤泥进行疏浚,并对束窄段进行拓宽,同时重建阻水桥涵,保障两岸现状交拆除重建箱涵3座。/农村污水直排口截造工程针对下游自然河道段两处水量较大的农村污水直排口,拟采取末端截污、泵站提升的改造方案将华北村、华东村晴天生活污水截流后送至县城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新建截流井2座,新建DN300重力截污管775m,新建污水检查井27座,新建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1座(规模600m3/d新建DN125污水压力管1825m,现状路面破除修复2250m2。/河道段水体深度涵养方案引入浮叶植物3285m2、挺水植物9854m2和沉水植物的量分别为16424m2;引入水生动物群落调控系统结构,主要包括滤食性底栖动物6869kg、刮食性底栖动物8412kg及鱼类57.60kg。/临时工程施工道路部分区域对外暂无连接道路,为方便施工,沿施工地布置施工道路6000m;施工道路设计等级为三等,设计最大坡度为9%,设计时速为20km/h,最小平面曲线半径为15m,路基设计洪水重现期为25年一遇;道路宽4m,单车道,合适位置设置错车道。道路外侧设临时排水沟,尺寸0.3m*0.3m。//砂石料加工系统砂石料在合法的石料场购买,不设砂石加工系统//车辆维修本项目不设置机械修配场所,工程区沿线距离场镇较近,场镇内有多家机械修理厂,能承担小型施工机械的修配任务。//混凝土拌合系统工程所需混凝土外购,不设混凝土拌合系统//施工区施工区位于河道内或两岸,主要设置供水、供电系统,施工材料堆放点、表土临时堆放点、施工车辆临时停放点,沉淀池等,施工区占地面积600m2//施工营地施工人员住宿及办公室拟租用配套有卫生设施的房屋,不另设施工营地。//公用工程供水施工作业用水直接从安马大排沟抽取,施工人员生活用水来自城市自来水。//供电工程用电负荷最大约320kW,10KV降压站“T”接,堤防架设2条线路,综合线路总长3km,设置2座150KVA变压器,接线送至工作面。//环保工程废气治理施工期设置施工工地设置围墙或者硬质密闭围挡、洒水抑尘、进出车辆冲洗轮胎、临时堆土场四周设置围挡,安装喷雾降尘装置,堆场使用防尘布覆盖、运输车辆密闭;清淤淤料即清即运的方式,淤泥暂存至临时堆场后每天由政府部门每天转运后依法处置,强化清淤疏浚作业管理,保证疏浚设备运行稳定//营运期陵水县污水处理厂运营期间产生的恶臭通过集气收集格栅及进水泵站、污泥脱水间等环节废气,厌氧池、旋流沉砂池和储泥池加盖密闭,通过处理效率达90%的生物滤池去除臭气后通过15m高排气筒(DA001)排放。//废水治理施工期施工生活污水:施工人员多为附近村民,不在施工场地内食宿。施工人员利用就近公厕,所产生的生活污水排入市政管网//地表水水质影响减缓措施:堤基开挖段设置导流沟导流,堤基、基础围堰的开挖和拆除、导流沟的围堰开挖均在枯水期进行,以尽量减少对地表水体的扰动。//汽车、设备冲洗水:本项目机械设备产生的冲洗废水拟在施工场地机械设备场旁边设置10m3沉淀池进行处理,冲洗水通过沉淀之后的废水回用于施工车辆车轮冲洗过程中,循环使用,不外排。//围堰初期基坑排水:在围堰内低洼处设置沉淀池(每段围堰容积不小于15m3将围堰基坑污水进行集中收集和沉淀,沉淀后的基坑污水在满足用水条件下回用于施工中的洒水降尘和作为施工场地车辆车轮冲洗补充水等,不能回用的基坑水经多级沉淀后自然溢流至工程区段下游。压滤水通过设置沉淀池(容积20m3,设计停留时间12h)沉淀后回用于施工降尘过程,不外排。//试压废水经隔油沉淀之后的废水回用于施工车辆车轮冲洗,喷雾降尘,不外排临时堆场余水:经沉淀池(3×100m3)沉淀之后的废水回用于施工车辆车轮冲洗,喷雾降尘,不外排//营运期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陵水县污水处理厂尾水。陵水县污水处理厂经沉砂池→改良AAO→二沉池→混凝沉淀池→加氯消毒处理后的尾水达标排入安马大排沟。//噪声施工期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管理,加强车辆保养;合理布局施工场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敏感点附近设置隔声屏障;优化施工车辆运行路线。//营运期通过采取选用低噪声设备,并布置在远离敏感点位置上,利用距离衰减减少噪声影响//固废处置施工期废土石方:土方部分用于施工场地临时表土堆场暂存后用于施工场地土地复垦、迹地恢复,其余土方及淤料用于待建工程绿化使用,多余石方送至临时堆存场暂存//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分类收集,能回用的回用,不能回用的集中清运至政府指定的地点处理//河底垃圾经分类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吹扫杂物经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生活垃圾:经过袋装收集后,统一收集至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营运期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废主要为陵水县污水处理厂栅渣、沉砂池沉砂、沉淀池污泥、废机油。栅渣收集后定期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污水在处理过程中沉砂池分理处一定的砂砾,主要含无机砂粒,收集后定期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沉淀池污泥暂存污泥间,定期运往当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用于发电。设备维修保养过程中产生少量废机油定期交由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收运处置。//20林南大道-文教路交叉口,东至陵水河,全长约721图2-3安马大排沟暗涵段位置走向图(附图3)文教路箱涵最新现场实测结果,桥涵上下游明渠底标高约水不畅,明渠段河水现状通过两根DN500混凝土管临时导排,水流不畅导致局部22图2-5安马大排沟明渠段位置走向图(附图4)安马大道桥涵阻水点23自然河道段范围为污水厂排口下游500m~陵水河,全长约2.1km,河道宽图2-8安马大排沟自然河道段位置走向图(附图5)24城区段暗涵段及自然河道段大量污水直排进入安马大排沟是其水质恶化的根状阶段及上游混接直排改造过程中城区生活污水溢流至下游明渠及自然河道段造分(70~80%)直接排入安马大排沟明渠段。由于县城污水厂远期扩建工程尚未实HPB填料原位强化处理技术,提升处理规模及NH3-N处理效率,同时末端新增高效沉淀池及滤布滤池深度处理单元,提升SS及TP处理效率,将污水厂处理规模缺少稳定生态基流,加之几处桥涵阻水等多道下游清水涵养联合措施,综合提升明渠-自然河道段整体生态水平,保障河道长池及中间提升泵房、一座纤维转盘滤池及一座表2-2陵水县污水处理厂本次扩容提标工程内容一览表编号名称数量(座)本次建设情况本次主要改造或新建内容一期期提标已建本次新建01格井进泵粗栅及水房1改造现状:1座,格栅采用回转式,2套,B=0.7m,间隙台,Q=360m3/h,H=15m,N=22kW,3用1备。本次改造:粗格栅满足要求不改造;替换现状2台潜污泵(增大为Q=840m3/h)及其出水管道,4台水2526泵为3用1备(大泵备用),均采用变频。进水泵房需尽量考虑不断水安装水泵,水泵基础凿除后新建,预估部分清淤费用及措施费用。02格间涡沉池细栅及流砂-1改造现状:1座,细格栅采用转鼓式,2套,间隙5mm;采用旋流沉砂池,2组,内径2m。本次改造:拆除现状2套转鼓式细格栅,替换为2套内进流网板格栅(配套冲洗泵、压渣机、冲洗水箱、电控柜等),孔径13mm,新增设备基础约12m2;改造沉砂池进水渠增加一处Φ500孔;新增1座旋流沉砂器(13m)及其基础20m2,新增进出水管道。驳接沉砂池需带水施工。03水及泥流房配井污回泵改造现状:1座,现状污泥泵房内为3台潜水轴流污泥回流泵,2用1备,Q=460.8m3/h,h=8.03m,N=15kW;无剩余污泥泵:本次改造:新增2台剩余污泥泵(1用1备),便于后期运行控制;更换现状3台潜水轴流泵,单台Q=520.8m3/h,2用1备(变频)。进水新增一处DN400出水管,侧壁开孔。现状污泥泵房无法停运,需考虑带水施工作业,可采用设置临时隔墙围挡施工区域等措施。04AAO池2改造现状:2座,水深4.2m,总尺寸45.80×44.60m,池体分为预缺氧区、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等,现状总停留时间约12.1hr。本次改造:采用HPB填料技术对现状生化池进行强化,提高生化池脱氮除磷效率,投加填料载体约115m3;拆除好氧区底部曝气系统,更换为插入式曝气器;好氧区增加一套穿孔搅拌系统,布置于曝气系统之间;新增2套SV-N智能观测系统;新增填料载体投加及回收系统(设置于新建综合加药间内);出水新增一处出水井,设置电动调节堰门1套,出水管接至新建二沉池.05配水出水井及污泥井1现状:1座,外圈接生化池出水后配水至二沉池,中圈接二沉池出水后接出,内圆接二沉池沉淀后污泥后接出至污泥泵房本次保留利用,不做改造。06辐流淀池2现状:2座,周进周出辐流沉淀池,尺寸为Φ22.0,采用中心传动单管吸泥机排泥。07转盘滤池11状改现状:1座,处理量15000m3/d,滤盘直径D=3m,总功率8.75kW。本次改造及新建:现状滤池更换滤布,孔径10μm;现状滤池进出水管道,同时新建一座纤维转盘滤27时新建池8.8×4.6×4.7(高),净深3.2m,滤盘直径D=3m,总功率8.75kW。08接触反应消毒池1改造现状:1座,尺寸23.1×10.6×3.2,设有六条廊道,末端设置一套巴氏计量槽,b=0.3m。本次改造:现状消毒池规模增加后无法满足接触时长。改造:本次考虑在前端新增一套紫外消毒设备,采用紫外+补氯联合消毒方式,新增紫外处理量消毒设备Qmax=1666.7m3/h,包括配电液压中心、系统控制中心紫外模块、水位传感器、以及电动堰门;总装机容量32.1kW;现状巴氏计量槽不满足最大流量,本次考虑更换,喉管宽度b=0.45m。09排河提升泵房-1改造现状:1座,尺寸10.2×7.0×5.5,水泵采用潜水轴流泵,已安装3台,Q=461.5m3/hr,H=7.35m,N=15Kw,2用1备。外河高水位时尾水水泵提升排河,低水位时尾水重力直排入河。(Q=780m3/h,H=8m,N=30Kw)及其出水管道,2用1备,均采用变频。泵房改造可在河道低水位时进行安装水泵,请技经预估部分清淤费用。泥贮池1泥管改造现状:1座,尺寸5.5×5.5×5.0,接收污泥泵房及初沉池排泥,内设1台潜水搅拌器,N=1.5Kw,脱水机房污泥泵直接。本次保留利用,原初沉池DN200污泥管功能调整为混凝沉淀池进泥管。机房1改造现状:1座(与变配电间合建),现状设置有3台多级离心风机(2用1备),Q=36m3/minP=49KpaN=45Kw本次改造:新增1台多级离心风机及其进出风管路,与现状风机3用加氯加药间1加药管改造现状:1座,内设CIO2发生器3套(2用1备)及投加系统,PAC溶药及投加系统。本次保留利用,不做改造。PAC加药管改造至混凝沉淀池。浓缩脱水间1现状:1座,现状设有1台带式浓缩压滤机+1台叠螺式污泥脱水机,单台处理能力约30m3/h(1用1备)本次保留利用,不做改造。现状脱水系统运行基本正常,本次通过增加运行时长至12h保证剩余污泥脱水。变配1改造扩容改造28仓库1保留利用,本次不改造及仪表房1保留利用,本次不改造合综楼1保留利用,本次不改造宿舍1保留利用,本次不改造大值班室1保留利用,本次不改造889m保留利用,本次不改造池及提升泵房1新建本次新建1座,采用合建模式,二沉池规模为1.0万m3/d,提升泵房规模为2.5万m2/d,尺寸40.0×25.0×5.0(高),净深5.0m,埋深3.0m。沉淀池1现状初沉池改造现状:1座,总尺寸39.20×11.90×4.50m(高),现状为初沉池,但由于进水SS及BOD5等均较低,目前闲置;本次改造:现状初沉池改造为混凝沉淀池,拆除现状2套桥式吸泥机,拆除现状集水槽及其支撑墙体52m;新增快混区隔墙2道,新增絮凝区隔墙2道,新增刮泥机2套,新增斜管沉淀区200m2,新增不锈钢集水槽(H=450B=4506=6mm)。底部素砼填充约250m3加药及配电间1新建本次新建1座,建筑尺寸20.4×7.4m,设置一套PAM投加系统,新增磁粉末填料载体投加及分离回收系统;新增配电间用于新增用电负荷29务范围内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收集。陵水县污水处表2-3设计进出水水质主要指标及去除率一览表项目进水水质(mg/L)出水水质(mg/L)去除率CODcr3003090.0%BOD5696.0%93.3%NH3-N3095.0%TN4062.5%TP4.00.392.5%改良AAO(投加填料)→二沉池及中间泵房→混凝沉淀池(现状初沉池改造)→30表2-4主要使用设备一览表1121314改良AAO池251627181911011111211311411513116117400m2118400m211912021221231241251261271281水处理厂不设置污泥处置设施。污泥运往当地32图2-12安马大排沟治理工程总体布局图(附图2)破除修复11m,新建智能截流井及一体化提升泵站1座,最大设计截流量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及出水压力管,截流安马大排沟晴天生活污水送入污水处理本次设计智能截流井距离丽安路雨水箱涵-33桥涵顶部覆土清除、既有桥涵底板局部凿除138m3、新建结构底板181.24m334安马大排沟明渠-自然河道段清淤疏浚及两座现状小桥改造。具体包含疏拓河根据测量成果,河道内淤积深度约为0.3~0.7米,部分河段新建截流井2座,新建重力截污管DN300-775m,新建污水检查井27座,新污水井一体化提升泵站及出水压力管提升至滨河南路DN800现状污水主自然河道段农污截污纳管一体化泵站设计位置位于华北村村道与安马大排沟353637施工道路:本项目涉及陵水黎族自治县,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可以满足水电系统:施工用水由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两部分组成。本项目水源丰富,河砼拌和系统:该项目护岸、生态堰坝、污水观察井等措施均需要少量的砼,施38施工材料:工程所需的水泥、块石、碎石等主要建筑材料在当地市场购买。工要体现工程永临结合的原则,减少工程的不合理图2-18本项目施工平面布置图39供水:区域内已有公用或自用供水设施,施40响较大的情况,考虑在附近换管位牵引施工后采用开(1)为尽量减少开挖对道路结构、交通及环境的不良影响,结构性损坏较轻(3)综合考虑经济性及管道使用功能等因素,原则上管道存在渗漏,接口材(5)对于钢筋混凝土管,建议结合管道实际情况,在满足其使用功能的前提(6)对于结构损坏严重、结构性损坏等级高,或者采用非开挖修复方式不能41(7)针对设计翻排的管道,可结合管道整体结构状况,合理选择整段翻排、424344454647①清除涵洞顶板上方零星堆土,并控制施工期间涵洞顶板上方不得有超载,分段凿除(每次凿除纵向长度不超过3m)北幅涵洞底板结构及并挖除②按最新设计的涵底标高浇筑新的结构底板,并与原结构底板做好接缝位置④按最新设计的涵底标高浇筑新的结构底板,并与原结构底板做好接缝位置架立模板收面入仓振捣架立模板收面入仓振捣粉尘粉尘、噪声粉尘拆除模板洒水养护洒水养护废水48图2-26砼施工工艺流程水中或水上作业,不需要导流。更新箱涵尽量安2)对于河面较窄的河段,水不是特别深的,可以采用清淤方式:本工程清淤优先推荐选择水下疏浚方法。水下清淤一般指将清淤机具装备在船上,由清淤船作为施工平台在水面上操作清淤设备将淤泥开挖,并通过管道输送系统或泥驳输送到岸上堆场中或抛泥区。本工程可利用抓斗式挖泥船开挖河底淤泥,通过抓斗式挖泥船前臂抓斗伸入河底,利用油压驱动抓斗插入船舷旁的驳泥船中,开挖、回旋、卸泥循环作业。清出的淤泥通过驳泥船运输至淤泥堆场,从驳泥船卸泥仍然需要使用岸边抓斗,将驳船上的淤泥移至岸上的淤泥堆场中。抓斗式挖泥船灵活机动,不受河道内垃圾、石块等障碍物影响,适合开挖较硬土方或夹带较多杂质垃圾的土方;且施工工艺简单,设备容易组织,工49境受到二次污染,因此必须对清淤后产生的运输到排泥场,晾干后用于本工程的土方回填及5051①施工船舶作业、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排放的尾气,主要为其污染物主要有52②疏浚过程中将引起水体扰动而造成底泥中污染物的释放和扩散,污染物主①河道疏浚施工作业现场的施工机械设备噪声,包括船舶、挖掘机、装载机③船舶作业期间,还会产生一定量的危险废物,主要废矿物油、含油抹布及②河道疏浚过程中,将破坏原有的水生生态系统,底栖生物,浮游生物,浮53图2-33污水管道施工工艺流程图及产污节点图54地上、地下构筑物分布状况,并与有关部门洽谈处理方案,防止开挖时对与已建管道、构筑物的衔接位置与高程。制订土方开挖、调运方案及沟槽根据设计图纸及已查明的地下建筑、构筑物公布状况,在地面上划出开挖严格控制基底高程,不得扰动基底原状土层触及地下水的管段需要采用围堰施工,截断并排出地下水,保持干燥作业沟槽开挖后要尽快对管道进行施工,免出现反拱现象,实际施工中可以加HDPE管道需用碎石层为基础,施工中要求碎石颗粒直径在25-38mm范围口内壁以及橡胶圈外圈涂润滑剂,管道插入承口深度至少要有4条肋槽。管道的555657等级F级,防护等级IP68,附体采用HDPE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安装条件要求。微生物缓释修复一体机4台,单机功率为3.0kw,服务面积约为5859芦苇滩地,为鸟类提供自然栖息环境,湿地常水位以上0.0-0.3m处摆放枯60的40%。挺水植物采取丛植,物种选用芦苇、千屈菜、水葱等,单丛面积约为61清水涵养段总长度约940米,河宽10~90米不等,水域面积约4.7公顷。@底质改良底泥改良剂是根据水体中生态系统及氧化分解水中有机大分子而复配的新型62水下基底为水生生物提供必要的栖息场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境的多样表2-10沉水植物先锋种的生长特性物种生活习性生态位生活型金鱼藻喜光上层沉水马来眼子菜喜光中上层沉水轮叶黑藻喜温耐热沉水微齿眼子菜喜温、耐荫底层沉水苦草喜温、耐荫底层沉水芦苇广布种/挺水再力花喜温不耐寒/挺水水葱喜湿耐寒/挺水香蒲喜高温多湿/挺水63风车草喜温不耐寒/挺水铜钱草喜温不耐寒/挺水/湿生睡莲喜温耐寒/浮叶荇菜喜温/浮叶水-挺水植物群落线性配置;挺水-挺水群落镶嵌;滤食性底栖动物背角无齿蚌、河蚬的摄食率分别为0.142和0.270L/(g·h),根据滤食性底栖动物摄食率和水体库容量计算得到,滤食性底栖动物的投放密度为根据李宽意等人的“螺-草”互利关系研究结果,过高密度底栖动物可能会限制型肉食性鱼类,放养对象为规格6-10cm/尾的鳜鱼幼鱼,放养密度为50尾/公顷646566图2-48厂区施工工艺流程无67表3-1本项目生态功能区划一览表生态区生态亚区生态功能区所在区域主要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敏感性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生态保护措施产业发展方向相符性分析南岛海岸带生态区南部海蚀海积岸生态亚区I-3-1沿海农业发展生态功能区包括陵水县沿海乡镇海岸带生态系统退化、海岸防护林破碎化地质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保护、海岸带防护、社会生产功能海草、海防林保护,防止海岸侵蚀和水土流失,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热带种植业、滨海旅游业、水产养殖和捕捞业、农(海)产品加工业采用控源生态恢复和水土流善区域水环境68本次生态调查评价范围为项目位置向外延伸海洋气候和季风气候及人类活动等的影响,调查区域内人工植被类型有椰子海防种,其中双子叶植物55科,177种,单子叶植物9科,46种,这一地区主要以双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69@草丛草以及菊科的白花地胆草等。群落结构与组成简单,植被覆盖率为50%-60%,高70互相重叠而呈连续分布,但林下灌木层植物分布较稀疏,椰子林的平均生物量约在调查区域内的可以见到以桉树为优势的村庄防风林,或木麻黄与桉树混交质上等;种子多胚;果实成熟期6~7月。种植株行距一般约0.8-1.5米,覆盖度约60%,常见的草本植物有马唐、牛筋草、三叶鬼针草、青71李芳远,谷圆,王镇江,王海桂,申志新)对陵水河流域的其中海南特有种7种,陵水河历史未记录种21种。结合文献资料陵水河流域共记占物种总数的4%;颌针鱼目(Beloniformes)和鳉形目(Cyprin⁃odonti72饵场及洄游通道,无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无73本项目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引用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的《2022年海南省333表3-2项目区域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表污染物年评价指标评价标准(μg/m3)现状浓度(μg/m3)达标情况SO2年均浓度604达标NO2年均浓度407达标PM10年均浓度7022达标74PM2.5年均浓度35达标CO百分位数日平均质量浓度40.7达标O3百分位数8h平均质量浓度达标环境质量,本次评价委托海南殿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于2023年12月28日~2023表3-3其他污染物补充调查点位基本信息监测点名称监测因子监测时段相对厂址方位相对本项目厂界距离G1硫化氢、氨气、臭气浓度西北侧58m表3-4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污染物率G1硫化氢0达标氨气2000达标臭气浓度////75部、南部、南海各岛诸河水质为优,东北部诸河水质良好。与2021年相比,南渡76南部诸河:水质为优。监测的24条河流37个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94.6%,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无劣Ⅴ类断面,同比持平。其中雅边方河、龙潭河、金聪河、藤桥河、藤桥西河、三亚河、汤他水、宁远河、望楼河、感恩河等19条河流水质为优;九曲江、保亭水、半岭水等3条河流水质良好;东山河水质表3-5安马大排沟水质现状月份水质类别情况超标因子及倍数月均情况超标因子及倍数1Ⅴ达标///2劣Ⅴ超标磷(0.15)达标/3劣Ⅴ超标(0.83)超标4Ⅲ达标/超标775劣Ⅴ超标(0.5)超标6劣Ⅴ超标超标7Ⅲ达标/超标氨氮(0.5)8Ⅲ达标/超标氨氮(0.5)9Ⅴ达标/超标氨氮(0.3)Ⅳ达标/超标氨氮(0.2)劣Ⅴ超标(0.4)超标氨氮(0.4)表3-6噪声监测布点情况一览表项目类别编号检测点位检测项目声环境噪声N1陵水县教师村小区外1m等效连续A声级N2陵水黎族自治县中医院外1mN3居民点外1mN4福南居小区外1mN5老书田外1mN6居民点外1mN7安马村外1m表3-7噪声实测结果表测点名称检测时间测时主要声源标准限值结果评价N1陵水县教师村小区外生活噪声5560达标生活噪声4750达标生活噪声5760达标生活噪声4750达标N2陵水黎族生活噪声5560达标78自治县中医生活噪声4750达标生活噪声5760达标生活噪声4650达标N3居民点外生活噪声5660达标生活噪声4450达标生活噪声5560达标生活噪声4650达标N4福南居小生活噪声5660达标生活噪声4550达标生活噪声5660达标生活噪声4850达标N5老书田外生活噪声5560达标生活噪声4750达标生活噪声5460达标生活噪声4550达标N6居民点外生活噪声5560达标生活噪声4750达标生活噪声5360达标生活噪声4750达标N7安马村外生活噪声5660达标生活噪声4450达标生活噪声5460达标生活噪声4650达标表3-8底泥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点位编号点位名称监测指标监测频次安马大排沟清淤段上游792#安马大排沟清淤段中游3#安马大排沟清淤段下游表3-9底泥监测结果一览表监测项目监测结果单位游游游pH值5.916.806.92无量纲有机质63.678.837.4g/kg水分68.372.349.3%镉0.060.070.05mg/kg汞0.0930.090mg/kg砷2.472.49mg/kg铅32.730.125.6mg/kg铬525039mg/kg铜6mg/kg镍785mg/kg锌76mg/kg题根据现场勘查情况,本项目建设在陵水县安马大排沟流域(西起文教路-椰林南大道交叉口,东至陵水河与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主要来自陵水县污水处陵水县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位于陵水县椰林镇安马村,用地面积为75亩,设计处理能力为30000m3/d,分两期建设项目于2008年4月委托海口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完成了《陵水县污水处理了原“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关于陵水县污水处理设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出具了“水黎族自治县国土环境资源局关于县污水处理厂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本项目进行了污水自动监控系统验收并出具了“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关于陵水黎池+消毒+污泥脱水”工艺,由纤维转盘滤池、带式浓缩脱水一体机和箱式一体化加池,投加除磷药剂PAC进行混凝反应沉淀后,底层沉淀污泥泵入贮泥池表3-10例行废气监测结果污染物上风向G1氨气达标达标臭气浓度20/下风向G2氨气达标达标臭气浓度20/下风向G3氨气达标达标臭气浓度20/下风向G4氨气达标达标臭气浓度20/表表3-11《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序号基本控制项目一级B标准1pH值(无量纲)6~92化学需氧量(mg/L)≤603五日生化需氧量(mg/L)≤204悬浮物(mg/L)≤205氨氮(mg/L)≤86总氮(mg/L)≤207总磷(mg/L)≤18动植物油(mg/L)≤39石油类(mg/L)≤3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1粪大肠菌群数(个/L)≤10000色度(度)≤30表3-12现有入河排污口基本情况排污口位置编号性质排污口类型排放方式入河方式排入河流Y:400191.512DW001现有生活污水排污口间断排放管道排放安马大排沟根据陵水县污水处理厂提供的2024年3月的废水水质自行检测月报可知,陵表3-13例行噪声监测结果单位:dB(A)监测点位名称监测结果标准限值达标情况昼间夜间昼间夜间厂界东外1米处1#54486050达标厂界南外1米处2#5549达标厂界西外1米处3#5349达标厂界北外1米处4#5649达标根据监测结果,现有项目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率<80%,污泥棚位于污泥脱水间南侧。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废渣及污泥运往垃圾表3-14现有项目环评批复情况与实际情况对比一览表要点环保批复文件要求检查结果是否符合建设地点和建设内容项目位于陵水县椰林镇安马村,用地面积为75亩,设计处理能力为30000m3/d,分两期建设,本环评按第一期15000m3/d规模进行。污水处理厂釆用改良型A/A/O法工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污水、污泥处理设施,污水截流干管(全长10.75km)及污水提升泵站1座项目位于陵水县椰林镇安马为75亩,目前一期用地约42A/A/O法工艺。与环评批复情况基本一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其中污水排放执行一级B标准验收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排放的废水、厂界组织排放的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其中污水排放执行一级B标准要求符合污水处理厂界噪声执行GB12348-90《工业企业验收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四符合厂界噪声标准》II类标准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II类标准要求施工期噪声执行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经调查企业在施工期未发生噪声扰民投诉符合其他1、严格按规范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选用可靠的材料和设备,提高处理效率及抗负荷能力。要合理布局污水处理厂区平面,生产区与辅助生产区应分区布置。合理安排厂区周边用地规划,防止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厂区周边须按《报告表》要求留有300米的卫生防护距离,在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不得新建环境敏感项目按规范设计、施工选用可靠留有300m卫生防护距离且该距离内没有居民点等敏感目标。与环评批复情况一致符合2、污水处理厂地面标高要满足设计规范要求,避免洪水淹没。合理选择污水提升泵站站址,提升泵站应配备备用污水泵及应急发电机组厂区地面标高满足防洪要求。进厂污水提升泵站位于厂区西南部,选址合理。配有备用污水泵及应急发电机组,分别位于提升泵站内和配电房旁。与环评批复情况一致符合3、科学制定施工计划,按“雨污分流、清污分流”的原则建设排水管网,保证服务区内污水收集管网与本项目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运行,确保服务区内生活污水有效接入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在污水处理厂及其管网建设中要采取防滲漏措施,避免污染地下水服务区内雨、污分流,分别规划有雨、污水管网,且做好防渗漏措施。与环评批复情况基本一致符合4、产生的污泥经机械浓缩、脱水后及时送垃圾处理厂填埋。按相关规范要求设生活垃圾和废水处理污泥暂存场并建设防雨防滲设施,避免二次污染污泥经带式压滤机脱水后送垃圾填埋场处置。按要求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箱、污泥棚并防雨防渗。与环评批复情况一致符合5、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恶臭气体的排放,防止恶臭气体污染环境。污水处理厂和泵站须选用低噪声设备,并合理布局,高噪声设备须置于车间内并远离厂界,确保厂界噪声达标与环评批复情况一致符合6、重视厂区绿化、美化工作,合理配置树种,种植隔音、吸附效果较好的常绿阔叶树种,控制异味、噪声的影响。与环评批复情况一致符合7、建立、健全生产管理制度,重视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和保养,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要按规范设置污水排放口,安装污染物浓度和治理设施运行在线监控系统,并与省环境保护部门联网。加强环境风险事故防范,制定并落实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与环评批复情况一致符合8、重视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加强对配套的污水管网工程的施工监管,防止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管道施工采取合适的方式,防止大开大挖。施工应避免大面积土地沟槽下管后,要及时回填土方和恢复植被。产生的施工垃圾应妥善处置与环评批复情况一致符合排废水、废气均可达标排放。根据调查,现有 1处理能力已饱和,亟需扩容:根据2022年01月至今运营资料,县城污水厂现状进水量已饱和,平均污水量已超2.0万m3/d,增长迅速。由于县城污水厂已长期超负荷运行,亟需扩容,本工程通过污水厂扩容提标改造工障问题,提标失败,无法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3虽然废气属于达标排放,但不符合“应收尽收、分质收集”的原则,因此应对废气源强较高的进水格栅、进水泵站、污泥间等进行废气收集,处理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排放口下游的水环境保声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声环境保护目标为项目所在区域50m范围内的居住表3-15线性工程两侧环境保护目标环境保护要素保护目标相对水流方向方位相对最近距规模保护级别地表水陵水河下游2.7kmⅢ类水体《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安马大排沟陵水河支流0V类水体《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标准安马大排沟内河省控断面/安马大排沟河口入河口前直线距离:2.7kmV类水体大气陵水县城两侧相邻约1500户,7500人《环境空气质量标二级标准城内村北20m约50户,250人城南村南20m人勤丰村南53m约100户,约500人联丰村北55m约100户,约500人排沟园北32m约100户,约500人下村南约40户,200人安马村南40m约100户,350人上溪村北363m约40户,200人华北南57m约400户,2000人南约120户,480人华东东211m约130户,520人声环境陵水县教师村小区北34m约100户,500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陵水黎族自治县中医院东约200人陵水县散居居民南37m约40户,约200人福南居小区南20m约80户,约400人老书田东约40户,200人陵水县散居居民北23m约40户,90人安马村西40m约100户,350人生态环境陵水河下游2.7kmⅢ类水体以不破坏生态系统完整性为目标,水土流失以不增加土壤侵蚀为标准安马大排沟陵水河支流相邻V类水体安马大排沟内河省控断面/安马大排沟河口入河口前直线距离:2.7kmV类水体表3-16非线性工程环境保护目标环境保护要素保护目标相对水流方向方位相对最近距规模保护级别陵水县污水处理厂地表水陵水河下游2.7kmⅢ类水体《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安马大排沟陵水河支流相邻V类水体《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标准安马大排沟内河省控断面/安马大排沟河口入河口前直线距离:2.7kmV类水体大气华北南449m约400户,2000人《环境空气质量标二级标准90生态环境陵水河下游2.7kmⅢ类水体以不破坏生态系统完整性为目标,水土流失以不增加土壤侵蚀为标准安马大排沟陵水河支流相邻V类水体安马大排沟内河省控断面/安马大排沟河口入河口前直线距离:2.7kmV类水体提升泵站声环境华北南449m约400户,2000人《环境空气质量标二级标准污水管网(收集和排放)大气华北南449m约400户,2000人《环境空气质量标二级标准表3-17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限值单位:µg/Nm3CO:mg/Nm3项目SO2NO2COO3PM10PM2.5TSP1小时均值500200200///日最大8h均值//////24小时均值4/75300年均值6040//7035200表3-18声环境质量标准执行标准环境噪声标准dB(A)《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昼间60夜间50表3-1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序号III类标准限值Ⅴ类标准限值单位1pH值6~96~9无量纲912溶解氧≥5≥2mg/L3高锰酸盐指数≤6≤15mg/L4化学需氧量≤20≤40mg/L5五日生化需氧量≤4≤10mg/L6氨氮≤1.0≤2.0mg/L7总磷≤0.2≤0.4mg/L8总氮≤1.0≤2.0mg/L9石油类≤0.05≤1.0mg/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2≤0.3mg/L粪大肠菌群≤10000≤40000个/L本项目施工期扬尘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表3-2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单位:mg/m3污染物生产工艺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颗粒物其他营运期陵水县污水处理厂有组织废气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表3-21《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序号污染污染物排气筒高度标准限值标准来源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1污水处理站H2S有组织/0.3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NH3/4.9H2S无组织排放监控限值(厂界)0.0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NH3/92表3-22噪声排放限值执行标准昼间夜间《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7055表3-23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执行标准昼间夜间《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6050表3-24施工期施工生活污水排放标准一览表陵水县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标准pH6~9CODcr300BOD5NH3-N30TN40TP4.0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93表3-25扩建后陵水县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执行标准限值一览表标准限值pH6~9CODCr30BOD56氨氮总氮总磷0.3色度30动植物油1石油类1LAS0.3粪大肠杆菌数(MPN/L)本项目一般固废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94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暗涵段混接点改造工程、直排口改造工污水厂扩容提标改造工程在原有用地内进行中人工翻动,均可能对临时堆场的原地貌产生扰动,95使得河道的水质变混,不但影响视觉,而且会在一定程避开大风天气。租赁洒水车一辆,及时对所涉及表4-1扬尘控制措施和控制效率9697控制措施控制效率TSPPM10PM2.5路面铺装和洒水铺装混凝土,洒水强度0.6mmH2O/h96%80%67%防尘布覆盖高强度纤维织布密闭覆盖32%27%22%2.4m硬质围挡范围,根据类比一般项目施工扬尘,洒水对施工现场大表4-2洒水对扬尘控制的效果分析表在洒水的情况下,施工场地下风向40米外颗粒物的浓度没有超过《环境空气用轻柴油,在添加柴油燃烧促进剂的情况下淤泥恶臭大气污染物主要是NH3、H2S,以无组织形式释放至大气环境。根据底泥监测数据,本项目淤泥沉积物有机质含量不高,恶河道清淤采用挖掘机湿法作业,因此在清淤过程中基98表4-3淤泥临时堆放场余水计算表监测点位清淤量水分含水量安马大排沟清淤段上游43244m331265m372.3%安马大排沟清淤段中游安马大排沟清淤段下游%,%,%,%,砾砂含水率为6%。浚机械、疏浚方式和疏浚量有关。本项目采用的抓斗式挖泥船疏浚效率为单艘99W0—悬浮物发生系数(t/m3宜采用现场实测法确定,无实资料时可取R0—发生系数W0时的悬浮物粒径累计百分比(%宜现场实测法确定,无确定本项目单艘疏浚效率20m3/h抓斗式挖泥船疏浚时悬浮物发生量分别为0.385t/h。2艘抓斗式挖泥船同时施工,每天工作12h,则施工期悬浮物发生量为挖泥船施工时基本上是定点作业,SS扩散机理入海河口及近岸海域常用数学模型基本方程及解法”,对疏浚过程悬浮物表4-4施工期水环境影响预测结果(mg/L)x\y0203040506070809011.527737.0018327777777772010.201597.064403777777777239.9854987.0999617.00000477777777309.6140877.193357.000078777777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放射科影像诊断与报告撰写规范性考核试卷答案及解析
- 基于区块链的金融创新管理与应用研究-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国际经济法概论-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肿瘤科综合治疗方案制定与实施能力考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国际法-儿童发展理论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营销部门组织结构优化方案
- 2023六年级英语上册 Unit 4 Christmas Lesson 23 It's Christmas Morning说课稿 冀教版(三起)
- 辽宁省抚顺市八年级地理上册 1.2人口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2025年营养科临床营养支持方案选择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合同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JB∕T 5245.4-2017 台式钻床 第4部分:技术条件
- 鞘膜积液的护理查房
- 语言学纲要(新)课件
- 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课件
- 《水工监测工》习题集最新测试题含答案
- φ108管棚施工作业指导书
- 脑卒中的功能锻炼课件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1课《学习伴我成长》课件
- 倪海厦X年扶阳论坛演讲
- 《一站到底》最全的题库
- 现场临电方案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