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行业技术改造作业指导书TOC\o"1-2"\h\u28228第一章:总论 362221.1技术改造概述 3186071.2三农行业技术改造意义 399181.2.1促进农业现代化 338151.2.2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480901.2.3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4249391.2.4保护生态环境 445911.3技术改造目标 4269931.3.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417761.3.2优化产品结构 4258091.3.3提升农产品质量 41961.3.4促进农业产业链整合 4169241.3.5提升企业竞争力 423726第二章:农业种植技术改造 4221692.1种植品种优化 470792.2育苗技术改进 5176622.3土壤改良与施肥技术 527813第三章:农业养殖技术改造 689903.1养殖品种选育 6281843.2饲养管理技术 676563.3疾病防控与兽医技术 62159第四章:农业机械化改造 757314.1农业机械研发与应用 745124.1.1研发背景与意义 7183194.1.2研发方向与目标 7107544.1.3研发成果与应用 7174924.2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 712864.2.1农业机械化现状 7219934.2.2提升措施 893504.3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 8179994.3.1服务体系现状 89664.3.2建设目标与任务 8163464.3.3建设措施 822372第五章:农产品加工技术改造 8291555.1初加工技术改进 8291195.1.1概述 9276645.1.2改进方向 960485.1.3实施要点 9278645.2精深加工技术发展 9120765.2.1概述 913245.2.2发展趋势 9172565.2.3关键技术创新 9170075.3农产品包装与储运技术 10268375.3.1概述 10228185.3.2包装技术改进 10132935.3.3储运技术改进 1024042第六章:农业信息技术改造 10144716.1农业信息化建设 10184026.1.1概述 103696.1.2农业信息资源整合 1036636.1.3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搭建 11106896.1.4农业信息技术应用 1113366.2农业大数据应用 11198736.2.1概述 11305706.2.2数据采集 11303846.2.3数据处理 12127846.2.4数据分析 1220866.2.5数据应用 1251376.3农业智能化技术 1244456.3.1概述 1241596.3.2农业 13249516.3.3智能农业设备 13116926.3.4农业物联网平台 1319750第七章:农业环保技术改造 13223667.1农业废弃物处理 13245617.1.1概述 13278927.1.2技术改造内容 13154677.1.3技术改造措施 14272567.2农业污染防治 14192417.2.1概述 14266187.2.2技术改造内容 1457697.2.3技术改造措施 14304067.3农业生态保护 14249617.3.1概述 15208437.3.2技术改造内容 15148607.3.3技术改造措施 1515609第八章: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1530658.1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15115398.1.1概述 1579688.1.2作用 1525208.1.3企业作用 1510968.1.4科研机构作用 15116818.1.5中介服务作用 16200418.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1687468.2.1概述 1684928.2.2政策支持 1681068.2.3技术创新 16121168.2.4市场导向 1696868.2.5资金支持 16156148.3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1615208.3.1概述 16175508.3.2推广体系 16118498.3.3推广内容 17272738.3.4推广方式 17191718.3.5推广效果评价 179779第九章:农业政策与法规保障 17112889.1农业技术改造政策 17276769.2农业技术改造法规 17111129.3农业技术改造监管 1821033第十章:农业技术改造案例与展望 181840610.1农业技术改造成功案例 18841410.1.1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181609010.1.2智能化农业生产管理 18919810.1.3生态农业模式 191908110.2农业技术改造发展趋势 192365010.2.1农业生产智能化 191646210.2.2农业产业融合 19225610.2.3资源循环利用 192058410.3农业技术改造前景展望 192367510.3.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193202810.3.2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191750010.3.3促进农村经济转型 19第一章:总论1.1技术改造概述技术改造是指在现有技术基础上,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手段,对原有生产工艺、设备、产品等进行改进和升级,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品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和提升企业竞争力。技术改造是推动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1.2三农行业技术改造意义1.2.1促进农业现代化三农行业技术改造有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技术改造,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1.2.2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技术改造有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等新型业态,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拓宽农民增收渠道。1.2.3提升农产品竞争力通过技术改造,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产品销售,增加农民收入。1.2.4保护生态环境技术改造有助于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1.3技术改造目标1.3.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技术改造,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生产。1.3.2优化产品结构调整农产品结构,发展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高的农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1.3.3提升农产品质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1.3.4促进农业产业链整合通过技术改造,推动农业产业链整合,实现农业产业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1.3.5提升企业竞争力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第二章:农业种植技术改造2.1种植品种优化在农业种植技术改造过程中,种植品种优化是关键环节。为了提高产量、品质及抗病性,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品种优化:(1)选择适宜的种植区域。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选择适宜的种植品种,保证作物生长的顺利进行。(2)开展品种试验与筛选。通过试验与筛选,选出具有较高产量、优质、抗病性强的品种,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3)加强品种繁育。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提高良种繁育能力,保证种子质量,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种源。2.2育苗技术改进育苗技术改进是农业种植技术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为育苗技术改进的几个方面:(1)改进育苗设施。采用现代化育苗设施,如智能温室、穴盘育苗等,提高育苗效率和质量。(2)优化育苗基质。根据作物需求,选用适宜的育苗基质,提高幼苗生长速度和成活率。(3)加强病虫害防治。在育苗过程中,注重病虫害防治,减少幼苗损失,提高产量。(4)提高移栽成活率。通过改进移栽技术,如减少移栽时间、提高移栽质量等,提高作物移栽成活率。2.3土壤改良与施肥技术土壤改良与施肥技术在农业种植技术改造中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为土壤改良与施肥技术的改进措施:(1)土壤改良。针对不同土壤类型,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良,提高土壤肥力。如施用有机肥料、石灰、微生物肥料等,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供肥能力。(2)科学施肥。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合理搭配氮、磷、钾等肥料,保证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充足。(3)测土配方施肥。通过土壤检测结果,制定针对性施肥方案,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4)水肥一体化。将灌溉与施肥相结合,实现水肥同步供应,提高作物吸收利用率。(5)推广有机农业。发展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通过以上措施,不断提高农业种植技术水平,促进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第三章:农业养殖技术改造3.1养殖品种选育养殖品种的选育是农业养殖技术改造的核心环节。应根据市场需求和养殖条件,选择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适应能力的养殖品种。通过科学选育方法,提高品种的遗传功能和生长速度,降低饲料系数,增强抗病能力。在养殖品种选育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适应性:选择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的品种,以满足养殖户的需求。(2)抗病力:选择抗病力强、耐应激的品种,降低养殖风险。(3)遗传稳定性:选择遗传稳定的品种,保证后代具有优良性状。(4)经济效益:选择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的品种,提高养殖户的收入。3.2饲养管理技术饲养管理技术是农业养殖技术改造的关键环节。合理的饲养管理技术可以提高养殖效益,降低养殖成本。以下为饲养管理技术的几个方面:(1)饲料配制:根据养殖品种的营养需求,合理搭配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2)饲养密度: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降低疾病传播风险。(3)环境控制: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通风和适宜的温度,提高养殖对象的生长速度。(4)养殖设备:选用先进的养殖设备,提高养殖效率,降低劳动强度。(5)生产记录:建立健全生产记录,及时掌握养殖动态,为养殖决策提供依据。3.3疾病防控与兽医技术疾病防控与兽医技术是农业养殖技术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疾病防控措施可以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以下为疾病防控与兽医技术的几个方面:(1)疫苗接种:按照免疫程序,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养殖对象的免疫力。(2)疾病监测:定期对养殖对象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觉疾病,采取相应措施。(3)药物防治:合理使用药物,治疗疾病,防止病情恶化。(4)疾病预防: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养殖环境,减少疾病发生。(5)兽医服务:建立健全兽医服务体系,为养殖户提供及时、有效的兽医服务。通过以上措施,农业养殖技术改造将得以全面实施,为我国农业养殖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第四章:农业机械化改造4.1农业机械研发与应用4.1.1研发背景与意义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农业机械研发与应用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节将阐述农业机械研发的背景、意义及发展方向。4.1.2研发方向与目标农业机械研发应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农业生产实际和市场需求,以下为研发方向与目标:(1)提高农业机械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和不同生产条件的需求;(2)提高农业机械的智能化水平,实现农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3)提高农业机械的节能环保功能,降低能耗和排放;(4)提高农业机械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4.1.3研发成果与应用我国农业机械研发取得了显著成果,以下为部分成果及应用:(1)高功能植保机械:采用先进的喷雾技术,提高防治效果,降低农药使用量;(2)智能农业:实现作物种植、施肥、收割等环节的自动化作业;(3)节能环保型农业机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降低能耗和排放。4.2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4.2.1农业机械化现状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总体较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农业机械化水平在不同地区、不同作物间存在较大差异;(3)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尚不完善。4.2.2提升措施为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以下措施应得到重视:(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农业机械化发展;(2)优化农业机械化布局,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3)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操作技能;(4)推进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4.3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4.3.1服务体系现状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服务体系覆盖面较窄,服务能力不足;(2)服务内容单一,不能满足农民多元化需求;(3)服务机制不健全,服务效果不佳。4.3.2建设目标与任务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应实现以下目标与任务:(1)扩大服务体系覆盖面,提高服务能力;(2)丰富服务内容,满足农民多元化需求;(3)建立健全服务机制,提高服务质量;(4)加强政策扶持,推动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4.3.3建设措施为实现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目标,以下措施应得到重视:(1)加强政策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2)优化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4)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服务效果。第五章:农产品加工技术改造5.1初加工技术改进5.1.1概述初加工技术是农产品加工的第一环节,对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降低损耗具有重要意义。本节主要介绍初加工技术的改进方法及其实施要点。5.1.2改进方向(1)优化原料处理工艺,提高原料利用率;(2)引进先进设备,提高加工效率;(3)强化质量检测,保证农产品安全;(4)改进包装方式,提高产品外观质量。5.1.3实施要点(1)原料处理:根据不同农产品特性,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进行预处理,降低原料损耗;(2)设备选型:选择功能稳定、适应性强的设备,提高加工效率;(3)质量检测:加强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检测,保证农产品安全;(4)包装改进:采用环保、美观、实用的包装材料,提高产品外观质量。5.2精深加工技术发展5.2.1概述精深加工技术是对农产品进行深层次加工,提高其附加值的关键环节。本节主要探讨精深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关键技术创新。5.2.2发展趋势(1)高科技手段的运用:利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提高农产品加工深度;(2)产品多样化:针对市场需求,开发多种类型的精深加工产品;(3)产业链延伸:通过精深加工,实现农产品产业链的拓展;(4)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5.2.3关键技术创新(1)生物技术:利用生物技术对农产品进行加工,提高产品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2)超临界流体技术:应用于农产品提取、分离和精炼等环节,提高产品品质;(3)膜分离技术:用于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分离、纯化和浓缩,提高产品品质;(4)真空冷冻干燥技术:保持农产品原有营养成分和风味,提高产品附加值。5.3农产品包装与储运技术5.3.1概述农产品包装与储运技术是保障农产品质量、降低损耗的关键环节。本节主要介绍农产品包装与储运技术的改进措施。5.3.2包装技术改进(1)采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产品包装的安全性;(2)优化包装设计:提高包装的美观度、实用性和保护性;(3)引进先进包装技术:如真空包装、气调包装等,延长产品保质期;(4)实施标准化包装:提高产品包装的规范化程度,便于储运和销售。5.3.3储运技术改进(1)优化仓储设施:提高仓储设施的现代化水平,降低农产品损耗;(2)引进先进的冷藏保鲜技术:保持农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3)完善物流体系: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4)强化监管措施:保证农产品在储运过程中不受污染和损坏。第六章:农业信息技术改造6.1农业信息化建设6.1.1概述农业信息化建设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管理和经营过程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农业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搭建、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6.1.2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农业信息资源整合是指将各类农业信息资源进行梳理、整合和优化,形成全面、系统的农业信息资源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政策法规信息整合;(2)农业生产技术信息整合;(3)农产品市场信息整合;(4)农业自然灾害信息整合;(5)农业科技创新信息整合。6.1.3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搭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旨在为农业生产者、经营者和部门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信息发布平台;(2)农业在线咨询与答疑平台;(3)农业电子商务平台;(4)农业物联网应用平台;(5)农业大数据分析平台。6.1.4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是指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管理和经营过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物联网技术;(2)农业智能监控系统;(3)农业遥感技术;(4)农业地理信息系统;(5)农业电子商务技术。6.2农业大数据应用6.2.1概述农业大数据应用是指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农业领域的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和应用,为农业生产、管理和经营提供数据支持。农业大数据应用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数据应用等方面。6.2.2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农业大数据应用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生产数据采集;(2)农产品市场数据采集;(3)农业政策法规数据采集;(4)农业科技创新数据采集;(5)农业自然灾害数据采集。6.2.3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农业大数据应用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清洗;(2)数据整合;(3)数据存储;(4)数据挖掘;(5)数据可视化。6.2.4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农业大数据应用的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产业发展趋势分析;(2)农产品市场需求分析;(3)农业政策效果评估;(4)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评价;(5)农业自然灾害预警。6.2.5数据应用数据应用是农业大数据应用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决策支持;(2)农业技术研发;(3)农产品市场推广;(4)农业产业布局;(5)农业金融服务。6.3农业智能化技术6.3.1概述农业智能化技术是指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管理和经营过程,实现农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农业智能化技术主要包括农业、智能农业设备、农业物联网平台等方面。6.3.2农业农业是农业智能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植保无人机;(2)智能收割机;(3)智能施肥机;(4)智能喷灌机;(5)智能采摘。6.3.3智能农业设备智能农业设备是农业智能化技术的关键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传感器;(2)智能控制系统;(3)智能监测设备;(4)智能执行设备;(5)智能数据采集设备。6.3.4农业物联网平台农业物联网平台是农业智能化技术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物联网感知层;(2)农业物联网传输层;(3)农业物联网平台层;(4)农业物联网应用层;(5)农业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第七章:农业环保技术改造7.1农业废弃物处理7.1.1概述农业废弃物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固体、液体和气体废物,包括农作物秸秆、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等。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改造旨在降低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率。7.1.2技术改造内容(1)农作物秸秆处理:推广秸秆还田、秸秆饲料、秸秆生物质能等技术,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率。(2)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处理:采用生物技术、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等多种手段,实现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3)农膜回收处理:建立农膜回收体系,采用机械回收、人工回收等方式,提高农膜回收率,减少农膜对土壤的污染。(4)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理:实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制度,推广无害化处理技术,降低农药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7.1.3技术改造措施(1)政策引导: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改造。(2)技术创新:加强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研发,提高处理效果。(3)宣传培训:加强对农民的环保意识教育,提高农民对农业废弃物处理的认识。7.2农业污染防治7.2.1概述农业污染防治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行控制、削减和治理,以减轻农业对环境的污染。7.2.2技术改造内容(1)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治理、保护性耕作等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2)农业废弃物处理:对农业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3)农业用水管理:加强农业用水管理,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农业用水量,降低农业水污染。7.2.3技术改造措施(1)政策引导:制定农业污染防治政策,明确防治目标、任务和措施。(2)技术创新:加强农业污染防治技术研发,提高防治效果。(3)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民的环保意识教育,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业污染防治。7.3农业生态保护7.3.1概述农业生态保护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7.3.2技术改造内容(1)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防止生态环境恶化。(2)农业生态修复:对受损的农业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恢复生态功能。(3)农业生态建设:加强农业生态建设,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7.3.3技术改造措施(1)政策引导:制定农业生态保护政策,明保证护目标、任务和措施。(2)技术创新:加强农业生态保护技术研发,提高保护效果。(3)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民的环保意识教育,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业生态保护。第八章: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8.1农业科技创新体系8.1.1概述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因素,其核心任务是通过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生产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包括企业、科研机构和中介服务等多个方面,共同协作,形成完整的创新链条。8.1.2作用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主要负责制定政策、规划和发展战略,提供财政支持,引导和协调各方资源。还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8.1.3企业作用企业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主要负责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推广。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积极投入研发,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8.1.4科研机构作用科研机构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承担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任务,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技术支撑。同时科研机构还需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8.1.5中介服务作用中介服务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为科技创新提供信息、技术、人才和资金等方面的服务。中介服务包括科技推广、技术评估、成果转化、人才培训等。8.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8.2.1概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过程,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涉及政策、技术、市场、资金等多个方面。8.2.2政策支持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包括加大财政投入、优化税收政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8.2.3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科研机构和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度和适用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8.2.4市场导向市场导向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企业应密切关注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8.2.5资金支持资金支持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保障。和企业应加大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系。8.3农业技术推广服务8.3.1概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向农民和农业企业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8.3.2推广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包括推广机构、企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各方应密切协作,形成完整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8.3.3推广内容农业技术推广内容主要包括种植、养殖、加工、储藏、保鲜等技术。推广过程中,应注重技术适用性、成熟度和市场需求。8.3.4推广方式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包括现场演示、技术培训、咨询服务、信息化推广等。推广过程中,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推广方式。8.3.5推广效果评价农业技术推广效果评价是衡量推广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评价指标包括技术普及率、农民满意度、农业产值增长率等。通过评价,及时调整推广策略,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果。第九章:农业政策与法规保障9.1农业技术改造政策农业技术改造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国家政策的重点扶持。国家在农业技术改造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旨在推动农业技术进步,提高农业效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以下为我国农业技术改造政策的几个方面:(1)加大财政投入。国家通过财政资金,对农业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补贴,降低农民负担,激发农民参与农业技术改造的积极性。(2)优化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为农业技术改造项目提供信贷支持,降低融资成本,助力农业技术改造项目顺利推进。(3)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对农业技术改造企业给予税收减免,降低企业成本,推动农业技术改造产业发展。(4)加强科技人才培养。通过政策引导,培育一支懂农业、懂技术、懂管理的农业技术人才队伍,为农业技术改造提供人才保障。9.2农业技术改造法规农业技术改造法规是保障农业技术改造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我国农业技术改造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技术推广法。该法规明确了农业技术推广的目标、任务、原则和组织体系,为农业技术改造提供了法律依据。(2)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该法规规定了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措施、技术路线、产品质量和安全要求等内容,保障了农业技术改造的顺利进行。(3)农业科技创新促进法。该法规明确了农业科技创新的目标、任务、政策保障和激励机制,推动农业技术改造不断取得突破。(4)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该法规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体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麦克利夫综合症》课件
- (3)-专题17 梳理说明顺序(讲义)
- 《理论探讨》课件
- 贯彻领导力提升组织效能讲义
- 南方科技大学《影视创作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昆明艺术职业学院《建筑历史与文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博兴县2024-2025学年高三下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西北政法大学《市政工程估价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玛纳斯县2025届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GMDSS英语听力与会话》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第四章 金融监管(商业银行管理-复旦大学)
- 初中文言文专项训练十篇(含答案)
- 中波发射台搬迁建设及地网铺设、机房设备的安装与调整实践
- 煤矿顶板事故防治(1)
- 影像诊断学-—-总论PPT课件
- 漏电保护器试跳记录表
- (完整word版)古籍样式排版模板
- 调Q技术与锁模技术(课堂PPT)
- 快速制作会议座次表、会场座位安排
- 公司财务报表模板(word版本)
- 小学廉洁教育(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