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案31理解诗句含意和概括思想内容——知人论世,品悟情理复习目标1.能够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把握诗的诗句含意与内容主旨,并能提炼其哲理启示。2.理解概括思想内容。链接高考卷别篇名题干表述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3新课标Ⅰ卷《答友人论学》林希逸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理解诗句含意①与传统命题重视古诗情感理解分析相比,现在命题越来越重视古诗思想内容的理解概括,这几乎是一个热点与重点。②考查古诗思想内容的理解、分析与概括,不只是考查是否读懂了诗歌,更在于是否能够深入理解诗句,是否能从整体上把握并提炼出哲理。这也是考生复习的重点。③高考对诗歌思想内容的重视自然引起选诗的变化:偏重“理趣”的宋诗居多。2023新课标Ⅱ卷《湖上晚归》林逋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6分)理解思想内容和迁移理解文外观点2022新高考Ⅰ卷《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魏了翁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诗句含意理解2021新高考Ⅰ卷《寄江州白司马》杨巨源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6分)诗句含意理解2021新高考Ⅱ卷《示儿子》陆游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诗句含意理解考向一精准理解诗句诗句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理解诗句到理解全篇正是读懂诗歌之道。近几年,高考命题加大了对诗句的考查力度,不再像过去考查如何赏句,而是重在对诗句内容、观点乃至与全篇的关联的考查,而且由考查诗句的含意到考查诗句的观点,由理解一句到理解两句,考查越来越深入。对此,考生应高度重视。1.准确理解字面意。一首诗词,我们想要领会其中的深意,首先需要正确理解文字的意思。通过填充省略、调整语序、词语活用等手法准确理解字面意义。2.结合语境,联系表达,揣摩深层含意。结合该句的上下文乃至全篇,分析该句的意象及其所用的用典、双关等表达技巧,挖掘句子的深层意蕴,尤其是背后的情感。[教考衔接]1.(必修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一句有何深刻含意?试结合全词分析。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边练边悟]1.(2023·北京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五①)杜甫锦官城西生事微,乌皮几②在还思归。昔去为忧乱兵入,今来已恐邻人非。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③。共说总戎云鸟阵④,不妨游子芰荷衣。【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4年。杜甫于760年在成都营建草堂。762年,严武入朝,杜甫送行至绵州。其后,成都发生兵乱,杜甫流亡至梓州。764年,严武封郑国公、拜剑南节度使,再次镇守成都。②乌皮几:包着黑皮的小桌。③息机:熄灭用世之心。④总戎:主帅。云鸟阵:一种作战的阵法。杜甫的诗内涵深刻而丰富,往往一联就有多重意蕴。此诗“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一联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这一联有哪些内涵。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向二概括提炼主旨或哲理古代诗人以诗言志,诗歌中所表达的理想志向,所阐述的人生哲理,所蕴含的美好情操,或对社会、对人生、对历史进行的总结等就是我们要揣摩的诗歌的主旨。有的诗歌主旨表达得含蓄隐晦,有的诗歌则表达得直白张扬,掌握一定的概括诗歌主旨的方法至关重要,这些方法能帮助学生更快、更准确、更全面地切入诗歌,把握主旨,完成鉴赏评价的目的。一、提炼哲理1.要注意形与神哲理诗中形与神的关系,就是艺术形象与哲理的关系。哲理是艺术形象的灵魂,而艺术形象则是哲理的躯壳。哲理总是因形而生,借形以寓,因此,我们应由形悟神,探求诗中的意蕴,理解诗的哲理美。2.要注意情与理哲理诗中的“情”与“理”,是诗人的情感与理性观念的对立统一关系。不少古诗往往通过抒情而言志,情中有理,理中含情。3.要善于化实为虚要从诗中所描写的具体形象和过程中抽取、提取出普遍的道理来。展现统一对立的普遍性,展现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揭示新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的历史趋势。4.要化形象为抽象表达具有普遍性或者规律性的道理,揭示事物之间普遍的联系与原则,告诫后人看问题要全面,展示出矛盾对立的两者会在某一特定条件下进行转化的道理,表现事物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曲折前进的。二、概括主旨1.借助诗歌题目,理解主旨诗的题目往往是这首诗的核心,或概括其主要内容,或暗示其感情基调,或表明其文体特点,可帮助我们理解诗的主题及作者情感。2.关注小序注释,体会主旨一般序在诗前,注在诗后,有时会巧妙地安排在题干中。它们有的交代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创作的背景、诗人的遭遇,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情感基调,帮助理解作品思想内容。3.借助关键词句,揭示主旨关键字词最能体现作者情感,最能体现作品意境,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抓住了它们,就抓住了全篇。关键性句子有时出现在诗词的中间,多出现在诗末,直接或间接点题。词眼多为议论、直接抒情句。4.品评诗歌意象,领会主旨通过品评“意象”寓意,感知诗人情感。古诗中常见意象所蕴含的情感往往是固定的,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5.结合诗人经历,知人论世分析诗歌的内容、主旨时,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主要思想倾向以及创作的主要风格来分析。6.梳理结构层次,抓住关键古诗多卒章显志,要多抓尾句、尾联等关键句子,以此准确把握主旨。[教考衔接]2.(初中教材《游山西村》)当你的朋友因身处困境而烦闷失意时,你认为这首诗中的哪一联最适合用来劝慰朋友?并说明理由。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边练边悟]2.(2021·北京)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和陶归园田居(其一)①苏轼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东家著孔丘,西家著颜渊。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周公与管蔡②,恨不茅三间。我饱一饭足,薇蕨补食前。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③。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注】①此诗作于苏轼被贬惠州时。一日苏轼游白水山佛迹岩,夜闻其子苏过诵陶渊明《归园田居》,于是作此诗。②周公与管蔡:西周初,管叔、蔡叔叛,周公率兵平叛。③华颠:头发花白。宋诗以理见长,苏轼这首诗也有此特点,请分析诗歌最后四句说出了怎样的道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案31理解诗句含意和概括思想内容教考衔接1.第一步:这一句的意思是,孙权的风流余韵现已不复存在。“舞榭歌台”是承平气象的象征。孙权处在群雄纷争的时代,而吴国能出现承平气象,是因为他能确保自己的国家不受外敌侵犯。“风流”,指孙权的雄才大略及其建树,这里引申为孙权的遗迹。“雨打风吹”,指的是历史的风雨,自孙权以后,京口一带屡遭兵燹,到辛弃疾时已将近千年,当年孙权的风流余韵已荡然无存。(内容)第二步:词人慨叹眼前的景象,也就表明了他既崇拜孙权,又为当前的时局担忧,忠义之心耿如日月。(情感)边练边悟1.解析“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大意是,惶恐置身于天地之间更怀念古代的太平日子,反思战乱过程便甘愿熄灭机心不入世。“更怀古”,怀念的是古代太平的日子,更表达出对当下战乱的厌恶,战乱不仅让杜甫这样的百姓流离失所,战战兢兢生活,担心随时失去生命,更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破坏,由此看出诗人对战乱的痛恨,对国家、百姓的担忧。“甘息机”表面意思是熄灭入世之心。但对于杜甫这样的人来说,真的甘心做一个隐士,过自己的太平日子吗?不见得,因此这里的“甘息机”,一方面可见出战乱对杜甫心态的打击,另一方面也可视作无奈之语,并非不想入世,并非不想有所作为,只是苦于没有机会,壮志难酬的隐痛跃然纸上。答案对战乱的痛恨;对国家、百姓的担忧;壮志难酬的无奈与隐痛。教考衔接2.第一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话既写景,又蕴含了哲理:当人生陷入某种困境的时候,如果能锲而不舍,继续前进,往往会豁然开朗,发现一片新天地。(观点)第二步:这句话能给人以希望,能给人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的勇气,所以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更合适。(分析)边练边悟2.解析本题是对诗歌内容的阐发,从宋诗的特点“以理见长”出发,结合诗歌中“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悠悠未必尔,聊乐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一中2025届高考历史试题终极仿真预测试卷含解析
- 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统计软件R语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网络安全与信息法考试试卷及答案
-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2024-2025学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天津美术学院《肿瘤免疫治疗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兴化市安丰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仿真模拟试题B卷含解析
- 2025年职称外语考试专项测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试卷及答案
-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基础医学实验(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房地产项目投资与融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医内科学(十版)
- 成品检验记录表
- DB33-T 2196-2019水利工程标识牌设置规范
- 基于前药原理的药物设计解析课件
- 2022年上海海洋大学食品科学复试资料
- 病例报告表(CRF)模板
- 我把没有送给你(课堂版)(1)
- 杭汽HNKS50-63-28型汽轮机大修施工方案
- Q∕GDW 12113-2021 边缘物联代理技术要求
- 刘半农雨散文的特点
- 潍柴发动机WD615系列分解图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