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2024)授课内容授课时数授课班级授课人数授课地点授课时间教学内容分析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主要包括秦朝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起义的经过和影响等。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与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已学习的秦朝历史有关联,特别是关于秦朝统治方式、政策以及秦朝的衰落等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历史背景和原因。核心素养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理解社会矛盾运动与历史发展的关系。
2.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3.提升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通过分析陈胜吴广起义的史料,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①秦朝暴政的具体表现及其对农民起义的影响。
②陈胜吴广起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是起义的领导作用和农民起义的阶级性质。
③分析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历史意义,包括对秦朝统治的终结和秦朝灭亡的影响。
2.教学难点
①理解秦朝暴政的深层次原因,包括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徭役赋税、法律严酷等。
②把握陈胜吴广起义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区分其与其他起义的不同之处。
③培养学生从历史事件中提炼历史规律的能力,理解社会矛盾运动和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多媒体展示,详细讲解秦朝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背景。
2.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起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直观展示秦朝的社会状况和起义场景。
2.互动式教学软件:使用教学软件,通过互动游戏和模拟,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
3.板书设计:精心设计板书,突出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梳理历史脉络。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
详细内容:以提问方式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秦朝吗?秦朝的皇帝是谁?你们对秦朝的历史有什么印象?”随后展示秦始皇的塑像和秦朝疆域图,引导学生回顾秦朝的辉煌与成就,然后提出问题:“然而,秦朝最终为什么会灭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探寻秦朝灭亡的原因。”
用时:5分钟
2.新课讲授
①秦朝的暴政
详细内容:首先,展示秦朝的暴政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接着,通过讲解,介绍秦朝的徭役赋税、法律严酷、重法轻德等特点,分析秦朝暴政的严重后果。
②陈胜吴广起义
详细内容:讲述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起义的场景,强调起义的领导作用和农民阶级的觉醒。
③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历史意义
详细内容:分析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历史意义,包括对秦朝统治的终结和秦朝灭亡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用时:15分钟
3.实践活动
①角色扮演
详细内容: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秦始皇、陈胜、吴广等,模拟历史场景,展示起义的起因和过程。
②历史故事讲述
详细内容: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资料,编写故事,并进行讲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对历史的理解。
③制作历史海报
详细内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绘或电脑设计软件,制作关于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历史海报,展示起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用时:10分钟
4.学生小组讨论
①起义的原因
举例回答:学生可能回答:“起义的原因是秦朝的暴政,徭役赋税沉重,法律严酷,导致民众生活困苦。”
②起义的过程
举例回答:学生可能回答:“起义的过程是陈胜吴广起义军攻占陈县,建立张楚政权,但最终失败。”
③起义的意义
举例回答:学生可能回答:“起义的意义在于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为后来的楚汉争霸奠定了基础。”
用时:10分钟
5.总结回顾
详细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秦朝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同时,结合学生的实践活动,点评学生的表现,指出本节课的重难点,如秦朝暴政的原因和农民起义的影响。最后,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秦末农民大起义的短文。
用时:5分钟
总计用时:45分钟学生学习效果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知识掌握
学生通过学习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能够掌握秦朝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以及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历史意义。学生能够了解秦朝灭亡的原因,认识到社会矛盾运动和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历史思维能力
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反映出他们在历史思维能力上的提升。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历史责任感
通过学习秦末农民大起义,学生能够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学生能够意识到历史责任,认识到自己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当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
4.历史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活动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显示出他们对历史学习的热情。
5.人文素养提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历史知识,还培养了人文素养。他们学会了尊重历史、珍视和平、关爱他人,形成了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6.沟通与合作能力
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环节,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他们的领导力和组织能力。
7.信息素养
学生在收集、整理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过程中,提高了信息素养。他们学会了如何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如何辨别信息的真伪,如何整理和运用信息。
8.创新能力
在制作历史海报和角色扮演等活动中,学生需要发挥创意,设计新颖的表现形式。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内容逻辑关系1.秦朝的暴政
①重点知识点:秦朝的徭役赋税、法律严酷、重法轻德
②重点词句:徭役赋税沉重、法律残酷、刑罚严苛、重法轻德、民不聊生
2.陈胜吴广起义
②重点知识点:起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②重点词句:天下苦秦久矣、斩木为兵、揭竿而起、陈胜为王、吴广为将
3.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历史意义
③重点知识点:起义对秦朝统治的影响、历史意义
③重点词句:秦朝灭亡、楚汉争霸、社会矛盾运动、阶级斗争典型例题讲解例题1:
背景:秦朝时期,徭役赋税沉重,民不聊生。
问题:请简述秦朝暴政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答案:秦朝的暴政使得徭役赋税沉重,民众负担过重,生活困苦。法律严酷,刑罚残酷,民众生活在恐惧之中。重法轻德导致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沦丧,民众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和信心。
例题2:
背景:陈胜吴广起义后,攻占了陈县,建立了张楚政权。
问题:陈胜吴广起义成功攻占陈县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政权?
答案:陈胜吴广起义成功攻占陈县后,采取了以下措施巩固政权:
①宣布建立张楚政权,陈胜为王;
②奖励有功之臣,稳定军心;
③宣传起义的目的,争取民众支持;
④加强对周边地区的进攻,扩大势力范围。
例题3:
背景: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历史意义。
问题:秦末农民大起义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答案:秦末农民大起义对后世有以下几个影响:
①打击了秦朝的统治,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②推动了社会矛盾的运动,为后来的楚汉争霸奠定了基础;
③提高了民众的反抗意识,对后世农民起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例题4:
背景: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
问题: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答案: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秦朝的暴政。秦朝实行严酷的法律,徭役赋税沉重,导致民众生活困苦,民不聊生。
例题5:
背景: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历史意义。
问题:秦末农民大起义对秦朝的统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秦末农民大起义对秦朝的统治产生了以下影响:
①打击了秦朝的统治,削弱了秦朝的中央集权;
②促使秦朝迅速灭亡,为后来的楚汉争霸创造了条件;
③推动了社会矛盾的运动,加速了封建社会的形成;
④提高了民众的反抗意识,对后世农民起义产生了深远影响。课堂小结,当堂检测课堂小结: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秦朝的暴政,特别是徭役赋税的沉重和法律的严酷,这些都是导致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2.我们了解了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但它标志着秦朝统治的动摇和农民阶级的觉醒。
3.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加速了秦朝的灭亡,同时也为后来的楚汉争霸奠定了基础。
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哪项不是秦朝暴政的表现?
A.徭役赋税沉重
B.法律严酷
C.重法轻德
D.重视文化教育
2.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A.秦朝的中央集权
B.秦朝的统一战争
C.秦朝的暴政
D.秦朝的对外战争
3.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历史意义不包括以下哪项?
A.打击了秦朝的统治
B.推动了社会矛盾的运动
C.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形成
D.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
4.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起义军攻占了陈县,建立了张楚政权
B.陈胜自称王,吴广为将
C.起义军最终失败,秦朝迅速灭亡
D.起义军提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新能源电池专利采购合同中知识产权侵权责任条款
- 2026届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达标名校中考语文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
-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2026届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 2025至2031年中国单吸管道离心泵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免烘烤软糖模具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S拉簧钩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H型钢结构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龙门式滚镀设备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风蚀监测站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陶瓷型精铸汽车前轴大型辊锻模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采血后预防淤青的按压方式
- 2025年餐饮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
- 路灯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全册同步课课练(含答案)
- 无人机行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学校食堂保洁服务方案(技术标)
- 2024-2025学年牛津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南京卷)
- 《汽车制造物流管理教程》课件
- 建筑工地建筑垃圾(渣土)运输安全协议书(2篇)
- 2024年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心理学》题库及完整答案【必刷】
- DB32 T538-2002 江苏省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