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理论史4清代卷》第一章-明清之际文学思潮的转变_第1页
《中国文学理论史4清代卷》第一章-明清之际文学思潮的转变_第2页
《中国文学理论史4清代卷》第一章-明清之际文学思潮的转变_第3页
《中国文学理论史4清代卷》第一章-明清之际文学思潮的转变_第4页
《中国文学理论史4清代卷》第一章-明清之际文学思潮的转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文学理论史(四)

清代卷

第六编从明清之际到鸦片战争前夕第一章明清之际文学思潮的转变第一节陈子龙——从主张复古到提倡“讥刺”第二节艾南英的时文——古文理论第三节明代文学理论的总结者——钱谦益的诗文理论第四节冯班、吴乔、贺裳的诗歌理论第五节黄宗羲的诗文理论——回顾、总结、求变第六节顾炎武的以学为文的文学观第七节王夫之的杂文艺哲学

明清之际是中国政治史上两大封建王朝兴亡交替的时期。这时的中国社会经历了一个发展、停滞、倒退的特殊过程。各种社会矛盾都呈现高度激化的状态,而作为支配社会生活、决定时代特征的主要社会矛盾,则由阶级斗争迅速转变为民族斗争。

陈子龙(1608—1647)字人中、卧子,又字懋中,号轶符、大樽,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有《陈忠裕公全集》、《安雅堂稿》等。陈子龙一生走过的是从文学名士到民族志士的道路。第一节陈子龙——从主张复古到提倡“讥刺”

艾南英(1583—1647),东乡(古属临川郡,今属江西抚州地区)人。万历末年,时文腐烂,他与临川章世纯(字大力)、陈际泰(字大士)、罗万藻(字文止)致力于改革,遂以时文名天下,世称“罗、章、陈、艾”,又号“江西四家”。著有《天子集》十卷。第二节艾南英的时文——古文理论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又号尚湖,晚号蒙叟、东涧遗老、虞山老民、聚沙居士等。江苏常熟人。此人一生的行为、思想都比较复杂。他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以进士第三人及第之后,就在明末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第三节明代文学理论的总结者

——钱谦益的诗文理论

冯班(1602—1671),字定远,号钝吟,常熟人,与兄舒齐名,时号二冯。其人天性落拓,不与俗合,屡试不第,遂弃而发愤读书。第四节冯班、吴乔、贺裳的诗歌理论

吴乔(1611—1695以后)又名殳,字修龄,本太仓人,入赘昆山。他在《围炉诗话》卷六中说自己于“天启癸亥,年始十三”。据此推断,他的生年是万历辛亥(1611)。其平生著作除《围炉诗话》外,还有《舒拂集》、《西昆发微》等。

贺裳,字黄公,丹阳人,生卒年不详。著作除《载酒园诗话》三卷以外,还有《红牙词》、《史折》等。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梨洲,浙江余姚竹桥(黄竹浦)人。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他不仅是有清一代学术的开山祖师之一,而且以他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学术、文艺所作的创造性的批判总结,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第五节黄宗羲的诗文理论

——回顾、总结、求变

一、关于真性情二、关于真思想三、关于客观历史内容的真实性

顾炎武(1613—1682),原名继绅,改名绛,字忠清。清兵破南京,又改名炎武,字宁人。抗清失败后,变姓名为蒋山佣、圭年等,昆山人,其乡有亭林湖,因此学者称他为“亭林先生”。第六节顾炎武的以学为文的文学观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别署卖姜翁、南岳卖姜翁、船山老农、船山遗老等,学者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在1656—1664的几年中写成的《黄书》、《周易外传》(初稿)、《永明实录》等政治、哲学、历史论著中,揭露了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分析了明朝灭亡的历史原因,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记录了永历政权的兴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