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樟树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江西省宜春市樟树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江西省宜春市樟树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江西省宜春市樟树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江西省宜春市樟树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樟树中学2027届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考试范围:第1--5单元考试时间:2025.2.17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6小题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在周朝的礼乐体系中,乐首先从属于礼。四夷乐官在乐官系统中身份最低,四夷之乐的演奏场地也设置在四门之外。与此同时,西周时期“盖四夷之民,异音而同歌,先王祭祀燕(宴)飨必用之者,以其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服而役之,得其欢心,使鼓舞焉,以承祭祀,供飨燕。”这反映出西周时期A.礼乐制度的多元功能B.礼制形式融入百姓生活C.儒家学说的地位上升D.血缘组织的框架被打破2.汉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辖区内巡行,年终赴京奏事。刺史秩仅600石,但能以卑临尊,监察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由此可知,西汉刺史的设置A.可以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B.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是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D.代表着社会履行监察官员的职能3.魏晋时期,玄学家把老庄“无为”“自然”思想发扬光大,如阮籍、嵇康等认为,无君无臣的“自然”状态才是最美好的。陶渊明的“桃花源”之梦,就是由一群“避秦”者所建成的一个“无君”的美丽家园。据此可知,当时A.集权体制弱化促进了思想活跃B.文学创作汇聚百家之长C.战乱割据阻碍了传统文化交流D.门阀士族垄断文化资源4.“脚钱”是指官方水陆运输所产生的费用,其中运输赋税钱物是核心内容。下表反映的是唐朝后期江南至关中/关东运输脚价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反映出唐朝时间地域运物方式容量(斗)价格(文)宝应二年(763年)江淮至渭桥(长安近郊)米水运170广德二年(764年)扬州至河阴(古汴河口)米水运1120贞元二年(786年)江南至京师米水运1200--300咸通七年(867年)江南至京师米水运1700A.国家统治危机的日益加剧B.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失衡C.水运是货物运输主要方式D.赋役制度改革已势在必行5.北宋理学家张载针对“州郡无兵无财,俾之将何捍拒”的现实,强调“天子建国,诸侯建宗,亦天理也”,“为天下者,奚为纷纷必亲天下之事?今便封建,不肖者复逐之,有何害?岂有以天下之势不能正一百里之国,使诸侯得以交结以乱天下?”这表明张载主张A.强化封建君主权威B.提高行政效率C.恢复郡国并行制度D.扩大地方权力6.《武溪集·契丹官仪》记载:“胡人(契丹国)东有渤海,西有奚,南有燕,北据其窟穴,四姓杂居······衣服、饮食、言语,各从其俗。凡四姓(契丹人、奚人、渤海人、汉人)相犯,皆用汉法;本类自相犯者,用本国法。故别立契丹司,以掌其狱。”该记载说明A.蕃律和汉律走向统一B.契丹封建化进程加快C.契丹国社会矛盾缓和D.辽朝蕃律和汉律并用7.宋代《名公书判清明集》从第四卷到第九卷共187件诉讼案,涉及田产纠纷的案件有110件。诸多买卖关系和合法与非法问题以及典卖、抵押等各种交易形式纷纷出现在民间田产交易中。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A.朝廷重视规范土地交易程序B.政府适当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C.农业中商品化生产较为普遍D.土地的经营方式以租佃制为主8.据明代《黄溪志》记载的当地食俗显示,当地佣工“极贪口腹”,甚至会因伙食问题另谋他处,为此雇主向佣工提供的肴馔必须包含“鲜味”,每遇节候,“肴馔更为丰盛”,从而带动了鱼虾的畅销和交易的活跃,“故市中卖鱼虾极早,迟则不可得”。这反映出当地A.雇工政治地位提高B.社会风气的恶化C.商业管理日益规范D.市场化水平较高9.明天启五年,都察院御史杨涟上疏揭露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罪状,魏忠贤“惧甚”之余“趋帝前泣诉”,熹宗受其蒙蔽遂切责杨涟,魏忠贤随后矫旨逮捕并处死杨涟等都察院御史。这本质上反映出A.御史职权形同虚设B.秉笔太监掌控了中枢C.宦官专权政治黑暗D.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10.白盐井是清代西南边疆的盐赋重镇。雍正时期编纂的《白盐井志》“秩官志”中,“土司”条目列于流官“文职”“武职”之后;到了乾隆时期所修的《白盐井志》中,删去了“土司”条,将历任盐官、有功的文武官员均列入“官制”“名宦”和“治迹”等条目。这主要反映出清代A.史学研究取得进步B.文化交融逐步深入C.主权意识开始萌发D.中央集权得到加强11.黄宗羲提出两种圆满的道德--政治秩序:其一是以三代圣王为首的君主制,其二是否定了现实的、堕落的君主专制后重建的君臣共治。两种秩序都符合《礼运》首章“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政治理想。这体现出黄宗羲A.反对迷信权威并追求思想自由B.对传统政治理想的继承和发展C.打破了程朱理学正统思想地位D.反对专制追求民主政治的诉求12.明清阅读海图长卷遵循自右而左的顺序。明朝海图方位“以海为上”,沿海编排依次为广东、福建、浙江、直隶(江苏)、山东、辽阳(辽东);而清中期以后,海图方位“以陆为上”,沿海编排依次为盛京(辽东)、直隶、山东、江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据此可知A.明朝仍遵循天朝上国的传统B.清朝海防严峻局势得以缓解C.制图理念背后彰显时局变迁D.清朝海图绘制呈现转型特征13.晚清时期,中国内地商人常常将一些土货“改头换面”,改作洋货入口,如广东的蔗糖,原来主销内地,商人就将其运往香港,再从香港作为洋货进口,这就“悉隐化常税为洋税”“常税短绌”,引起清廷官吏的惊惶。这一现象缘于A.中国半殖民地的经济形态B.洋货因质优而垄断市场份额C.社会充斥崇洋媚外的风气D.内地与海外经济互动性较强14.1864年,莫尔费等四名外国人由上海赶赴湖州应募洋勇,途经麻庄村时,因抢劫村民财物被民团拿获。民团将其先后送交当地横泾税卡、木渎司县丞处和吴县官府,均被拒绝处理。这可以用来说明A.地方司法受社会性质的影响B.“东南互保”事件妨碍地方治理C.太平天国运动瓦解基层秩序D.清政府已经沦为“洋人的朝廷”15.1860年10月《北京条约》签署。按照条约,虽然镇江上游的九江和汉口要等太平军被镇压后才得向外国船只开放,但恭亲王却奉命于12月就将这三个商埠全部开放。这主要是因为A.太平天国运动蓬勃发展B.清廷希望中外共“剿发捻”C.洋务运动急于“求富”D.清廷已沦为“洋人的朝廷”16.中国近代某一不平等条约规定:“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今诸国驻守之处,系黄村、廊坊、杨村、天津军粮城、塘沽、芦台、唐山、滦州、昌黎、秦皇岛、山海关。”与该规定属于同一不平等条约的是A.进出口货物关税由双方商定B.鸦片以“洋药”名义纳税进口C.可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D.禁止华北等地科举考试5年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汉武盛世的出现绝非偶然。朝堂上,汉武帝用足智多谋的“内朝智囊团”扮演“反对党”的角色;地方上,他采取措施使得诸侯王国实质变成中央直辖的政区,将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以监察郡国。他曾“徙郡国豪杰及訾(财)三百万以上于茂陵”,也曾听从董仲舒的建议,命各郡国举孝、廉。他不仅全面恢复而且超过了秦朝的版图,而且通过官方提倡的意识形态塑造了全体民众对统一国家的认同。-摘编自侯杨方《盛世:西汉》材料二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就各具特色,对后世和中国周边国家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唐朝改进了隋朝的政治制度和选官制度,扩大了统治阶级的范围和基础;唐朝的律令制度是中国古代法制建设达到鼎盛的体现,为中国后世各个王朝的统治奠定了法制基础,还对日本等律令制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摘编自中国历史研究院《世界简史: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了盛世的到来。(8分)(2)从政治、经济和文化角度,分别列举两例唐朝“对后世和中国周边国家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成就。(6分)18.明清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使许多耕地可改种棉花、蚕桑等经济作物。在松江府,妇女们“晨抱绵纱入市,易木棉花以归,机杼轧轧,有通宵不寐者”,催生枫泾镇成为棉纺业专业市镇。湖州府双林镇的丝织业,广东佛山镇的铁器业等,也远近驰名。随着工商业市镇的勃兴,由中小商人和手工业者构成的市民阶层形成,明代阶级结构发生新变化。-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材料二隆庆元年(1567)部分开放海禁后,海外贸易蓬勃发展。中国精美的丝绸和瓷器等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有着极好的销路,白银便源源不断地往中国内流。到万历年间,白银的使用已相当普遍,手中握有大量白银的徽商几乎遍布全国各地,进行大宗的商品长途贩卖。明朝后期,许多富商带着大量资本经营起矿冶业等产业。在这种历史潮流推动下,徽州的士人十之七八“以儒而贾”,甚至“左儒而右贾”,习以为常。-摘编自晁中辰《明后期白银的大量内流及其影响》(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高产作物传入中国后,明朝农业和手工业发生的变化。(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以来白银流入推动商业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对当时思想、文学的影响。(8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魏源(1794-1857年),湖南邵阳人,经历了鸦片战争,在两江总督、钦差大臣裕谦幕府,参加了定海抗英斗争。他一生阅历丰富,且勤于著述,所编作品达43种之多。在这些著作中,呼吁国人“悉夷”,即了解西方,通晓夷情,做到知己知彼。如何做到“悉夷”呢?魏源认为,“必先立译馆,翻夷书始”。魏源提出“制夷”“攻夷”等主张,将国家民族放在首位,抵制西方列强的侵略,与忠君爱国的传统思想不同,是近代爱国主义最核心的内容。《海国图志》中提出“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指出,“船厂非徒造战舰也。战舰既造,即闽、广商艘之泛南洋者,必争先效尤。”除了“强国”的军用工业,“富民”的民用工业,亦在学习之列。材料二魏源认为美国公举大总统,四年一换,“一变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可不谓公乎!”魏源还指出:“日则居中,地与各政皆循环于日球外,川而不息,周而复始。”诸如此类的新观念,使得魏源对事物变化发展的普遍性和必然性,有某种程度的认识,为其革新主张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无疑,魏源的革新思想和主张,否定了顽固派的不变论,大大超越了传统的变易思想。这些观念,不仅促进湘学在实践中走向革新,同时又为其近代转型提供了哲学基础。-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育民《湘学近代转型的前驱先路》(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魏源的主张。(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源这些主张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从公元前475年起,中国历史进入了封建社会时期,中原各国正沿着封建化大道突飞猛进。然而,在这种时代大潮面前,和中原各国相比,战国初期的秦国犹如一辆破旧的牛车,载着奴隶制沉重的包袱,举步维艰,蹒跚而行。后来通过商鞅变法,最终奠定了封建新制度的始基,秦国开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出现在各诸侯国面前。但也就在这片凯歌声中,这位领导改革的英雄悲壮地走上了刑场,成为前程似锦的封建制度的英勇的殉道者。一个民族如不兴利除弊,就没有发展前途。中国历史上没有绝对保守不变的时代,只不过改革有大有小、变法有对有错而已。-摘编自孟祥才主编《历史风云在改革中激荡》根据材料,选取古代中国历史上的任一改革(商鞅变法除外),就“改革推动社会的发展”谈谈你的认识。(要求:史论结合,表述成文,条理清晰,结论明确)(12分)樟树中学2027届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答案一、选择题(48分)12345678910ABAADDBDDD111213141516BCAABD二、主观题(52分)17.(1)措施:设立中(内)外朝制度;颁布“推恩令”;推行刺史制度;打击地方豪强;确立察举制;设置河西四郡;罢黜百家,尊崇儒术。(8分,任答4点)(2)成就:政治:科举制;三省六部制;法律制度。经济:曲辕犁;租庸调制;两税法。文化:唐诗;雕版印刷术;中国化的佛教。(6分)18、(1)变化:农业:粮食产量增长;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任答两点)手工业:家庭手工业日益市场化;手工业专业市镇大量兴起。(任答一点)(6分)(2)表现: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商人资本雄厚;长途贩运发展较快;商业资本转向生产领域。(任答两点)影响:思想:传统的贱商观念出现改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