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春秋时期,管仲提出“四民分业论”,即“士农工商”四种身份的人分开居住,分别培育。
工匠(手工业者)聚集在一起,“相语以事,相示以巧,相陈以功二这一做法()
A.提高了工匠社会地位B.促进了手工技术发展
C.固化了社会阶层等级D.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选B。据题干可知,管仲的做法是让工匠(手工业者)聚集在一起相互探讨工事,沟通
阅历,能促进手工业技术的发展,故选B项。“四民分业论”、“士农工商”四种身份的人分
开居住说明工匠地位处于第三点,社会地位较低,故A项错误;将四民分开居住可以固化
社会阶层等级,但仅反映材料一层信息、,片面,故C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是战国时期提出,
故D项错误。
2.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三十多位大商人立传,并提出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
应遵循“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训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的原则。据此
可知,司马迁()
A.赞同汉武帝的商业政策
B.反对逐利致富的社会风气
C.强调商业发展顺其自然
D.颠覆了儒家推崇的义利观
解析:选C。材料中司马迁提出依据不同商人的类型实行不同的原则,说明其并非完全赞同
汉武帝的“重农抑商”的攻策,故A项错误,故选C项。材料未提及汉朝的社会风气及司
马氏对其看法,故B项错误;司马迁认为应当实行恰当的方式对商人和商业进行引导,而非
颠覆儒家义利观,故D项错误。
3.南北朝时期,城隍是城市居民守御城池、保障治安的守护神。隋唐时期,城隍职掌又增
加了雨旱丰歉、功名利禄、吉凶祸福、冥籍诸事等。这说明()
A.儒教正统地位受到严峻冲击
B.城隍崇拜扩大了部分行政职能
C.官府借助城隍信仰加强统治
D.城市发展拓展了城隍信仰空间
解析:选D.依据题干中从南北朝时期城市的职能到隋唐时期城市职能的增加,故选D项。
魏晋时期儒家正统地位受到冲击的缘由是佛教、道教的盛行和儒家思想自身的问题,故A
项错误;题干材料与行政职能无关,故B项错误;中国古代是借助儒家思想来巩固统治,并
非城隍信仰,同时并未牵涉官府行为,故C项错误。
4.据《全唐文》载,歙州祁门县,“山多而田少,水清用地沃,山且置茗,高下无遗土,干
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由是给衣食,供赋役,悉恃此。”由此可见唐代()
A.经济重心已经呈现南移的趋势
B.某些经济作物己出现专业化生产
C.经济作物种植已主导农业生产
D.精耕细作农业技术已传播到江南
解析:选Bo据题干材料“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置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
业于茶者七八矣,由是给衣食,供赋役,悉恃此。”可以得出唐代某些经济作物已经出现专
业化生产,故选B项。
5.南宋政府曾三令五申禁止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围湖造田之风,但这些政令如一纸空文。太
湖流域“涝则水增溢不已,旱则无浇灌之利二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缘由是()
A.湖田垦种成本低且收益大
B.吏治败坏使政府职能降低
C.赋税的繁重加重民众负担
D.人口压力使人地冲突尖锐
解析:选D。据题干可知,随着南宋政权的建立,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彻底南移,加之人口的
不断南迁和自然增长,口益严峻的人口压力使得人们不得不向田要粮,因而围湖造田的现象
屡禁不止,也给自然环境带来空前的压力,故选D项。
6.元朝实行匠籍制度(匠户沦为国家奴隶),明政府规定“轮班工匠,有愿出银价者,每名
每月南匠出银九钱,免赴京;北匠出银六钱,到部随即批放;不愿者,照旧当班”。这表明
当时工匠()
A.从封建徭役中得以解放
B.摆脱了官府对其人身限制
C.封建义务由力役变银差
D.顺应商品经济发展的潮流
解析:选Co据题干,元朝匠户沦为国家奴隶,明代工匠可以纳银代服役,说明官府对工
匠人身限制有所变更,故选C项。
7.明朝苏州一位叫谭晓的人,低价购买大量凹地,雇佣百名乡民劳动。低洼为池养鱼,池
上筑舍养猪、鸡,鱼食其粪;四周垒高地,按地质种果树、蔬菜等。产品卖出后,收入是田
地生产的三倍。这一现象()
A.反映了庄园经济的盛行
B.表明租佃美系日益普遍
C.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说明农业技术趋于成熟
解析:选Co据题干材料信息“果树、蔬菜”“产品卖出”,可推断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市场的扩大,故选C项。庄园经济是自给自足的,与题干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雇佣百
名乡民劳动”,他们之间是雇佣关系,并非租佃关系,故B项错误;由材料无法推断农业收
入的增加是农业技术趋于成熟的结果,故D项错误。
8.长期以来,中国古代“以士为尊,农工商卑”。而明清之际的江南地区出现了“天下之士
多出于商”“豪杰有智略之人”也多致力于经商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
A.儒商成为商人主体B.社会观念发生转变
C.拜金逐利风气盛行D.取士制度发生变更
解析:选据材料可得,由于商业的发展,使社会观念发生由农本商末到“重商”的转变,
故选B项。
9.明代官员张邦奇在《西亭饯别诗序》中提及,“禁令之下,每岁孟夏以后,漳州大船数百
艘,乘风挂帆,蔽大洋而下……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往来络绎于海上。”由此可
见()
A.海禁并未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
B.区域长途贩运使海禁政策瓦解
C.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
D.明代政府并未真正实行过海禁
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蔽大洋而下……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可知,在海禁政
策之下,中外民间贸易接着推行,反映了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故选C项。
10.检索《四库全书》,关于“平均赋役”“均平徭役”“均徭役”“均赋税”“平差役”一类
的词语,出现有905次之多。这种现象说明统治者旨在()
A.实现社会均平志向B.限制土地兼并
C.防范隐匿人口现象D.维护小农经济
解析:选Do据题干“轻徭簿赋”等手段,可知是维护封建小农经济的重要手段,故选D项。
封建统治者所奉行的不行能是均平的社会志向,故A项错误;材料与限制土地兼并并没有
干脆的关系,故B项错误;《四库全书》编纂于清朝乾隆帝时期,此时清王朝已经彻底废除
了人头税,因为赋税而隐匿人口的现象己不复存在,故C项错误。
11.明初,明太祖发布诏令禁止白银流通,但是到了明代中期,白银渐渐成为民间流通中的
主要货币。明穆宗颁布诏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
钱。”据此可知明朝白银的货币化()
A.使铜钱铁钱退出了中国市场
B.是商品经济发展中的自然选择
C.使中国经济依靠于国际市场
D.得益于明朝银矿开采业的发展
解析:选B。据题干材料“白银渐渐成为民间流通中的主要货币”,说明是商品经济发展中
的自然选择,故选B项。
12.清代康熙、雍正年间,减免土地税成为惯例。常常“一年蠲及数省”或“一省连蠲数年”,
全部免征当年的应纳钱粮。这一做法旨在()
A.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为推行新税制创建条件
C.推动土地租仙关系的发展
D.增加民众对朝廷的认同
解析:选Do据题干材料可知,“减免土地税”的目的在于减轻农夫负担,增加民众对朝廷
的认同,故选D项。材料“减免土地税”与维护儒家思想的地位无关,故A项错误;B项不
是材料“减免土地税”的艰本目的,故B项错误;C项不是材料“减免土地税”的目的,故
C项错误。
13.学者许倬云说:“战国以来存在着强大的城市化与商业化进程,其中隐含的种种可能,在
汉代帝国困难的政治与社会演化中遭到了窒息J这是因为汉代()
A.始终实行严厉的抑商政策
B.长期斗争导致经济衰落
C.国家的经济集权日益加强
D.土地兼并加剧社会动荡
解析:选C。据题干可知,汉武帝时期起先实行盐铁官营制度,加强政府对经济的限制,因
此阻断了城市化与商业化进程,故选C项。西汉初年并没有实行严厉的抑商政策,商人社会
地位虽低,但经济实力却极强,A项“始终”说法错误,解除;B项是缘由之一,但不是
汉代城市化与商业化遭到窒息的主要缘由,汉朝初年统治者奉行养精蓄锐政策,解除;D项
是缘由之一,但不是其主要缘由,故D项错误。
14.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田令》规定:“诸买地者,不得过本制。虽居狭乡,亦听依宽制。
其卖者不得更请(授田)。”这一规定()
A.解决了土地兼并的问题
B.意在保证国家赋税征收
C.确立了小农的经营方式
D.实为禁止土地随意买卖
解析:选B。解读题干,可知题干《田令》虽然允许土地买卖,但要求其必需在政府所规定
的制度之下进行,这样有利于政府刚好的驾驭民间的土地状况,从而有利于保证国家赋税征
收,故选B项。题干中的《田令》允许土地买卖,因而不行能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故A
项错误;题干中《田令》的相关规定,在肯定程度上会加剧土地的兼并,不利于小农经营方
式的发展,故C项错误;题干中信息显示其并未禁止,故D项错误。
15.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掌管百工技的少府监,每年十月,从刑部都官司的官奴婢
和官户中选择一部分人为工户,送到少府监学习细缕、车辂、乐器制造等精细手艺……传技
师傅从全国各地选择,代表着当时各行业职业技术的最高水平。这反映出中国古代()
A.实行对手工业者的集中管理
B.家庭手工业的技术水平最高
C.职业教化以师徒传承为主流
D.官营手工业生产带有季节性
解析:选C。据题干“送到少府监学习细缕、车辂、乐器制造等精细手艺……传技师傅从全
国各地选择”等信息,表明手工技术的传承是师徒相传,故选C项。官对手工业者的集中管
理材料没有涉及到,故A项错误;家庭手工业的技术水平最高与史实不符,技术水平最高
的是官营手工业,故B项错误;官营手工业生产材料没有涉及到,故D项错误。
16.下表是依据白寿彝《中国通史》编制的北宋某一时期部分州县商税数额统计表,该表反
映了()
州县苏州杭州桂州(今桂林)陕州(今陕县)
数额(单位:贯)5100082000660022000
A.自然经济起先渐渐瓦解B.江南地区商品经济旺盛
C.黄河流域经济发展落后D.北宋政府不再重农抑商
解折:选B。据题干材料可以看出,以苏杭为代表的江南地区商税远超北方地区,反映了江
南地区商品经济旺盛,故选B项。近代中国自然经济才起先解体,故A项错误:由材料可
以看出黄河流域经济虽然不及苏杭地区发展好,但是远比桂林地区发展好,故C项错误;由
材料无法看出政府对农业和商业的看法,故D项错误。
17.宋代开封府官员赵孚上奏,认为庄宅买卖中屡屡出现诉讼纠纷缘由在于“衷私妄写文契”,
建议朝廷下令“集庄宅行人,众定割移,典卖文契各一本,立为榜样。违者论如法二该建
议得到宋太宗的批准。宋徽宗崇宁三年干脆下令“印卖田宅契书,并从官司印卖”。这表明
宋代()
A.起先承认土地买卖的合法性
B.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官方契约
C.力图对物业交易进行国家干预
D.政府出台措施抑制土地兼并
解析:选C。据题干“印卖出宅契书,并从官司印卖”信息,表明政府对物业交易进行干预,
故选C项。起先承认土地买卖的合法性是从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就已经出现,故A项错误;
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官方契约错误,因为汉代就出现了官方契约,故B项错误;政府出台措施
抑制土地兼并材料没有涉及到,故D项错误。
18.明清之际,在经济发达的徽州地区,“古者右(中国古代多以右为尊)儒而左贾,吴郡或右
贾而左儒,盖讪者力不足于贾,去而为儒;赢者才不足于儒,则反而归贾。”这表明()
A.徽商重义轻利诚信经营B.重农抑商政策起先松动
C.社会价值取向变更D.工商皆本思想成为主流
解析:选C。“吴郡或右贾而左儒”,以贾为尊,反映出吴郡民众对商人的推崇,对商业利益
的追逐,说明民众社会价值取向的变更,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交换的发达,促进了货币流通量的增加。北宋除铜、铁钱外,金银也作为半流通性
货币,租税的征收、官俸的发给和对外贸易都运用银两。北宋的铜钱尽管铸造的比过去多,
但“钱荒”却非常严峻。为此,政府规定四川等地只能用铁钱流通。由于携带不便利,10
世纪末,成都出现了所谓的“交子铺”,发行纸币代替铁钱。1023年,北宋政府看到发行交
子有利可图,遂正式创立“交子务”,改交子为官办,以36万贯钱钱作打算金,定期发行,
限额125万余贯,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
一一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洪武元年,明政府颁行“洪武通宝”。但由于铜钱的铸造受到铜料不足的限制,而
且商贾也习惯于元代的纸钞,因此铜钱的流通并不通畅。洪武八年,卬造大明宝钞,禁止民
间运用银子。但由于宝钞发行没有数量的限制,也没有兑换的机制,导致官府大力推行用钞
作货币的同时,两浙、江西、闽广等地的百姓重钱轻钞,宝钞严峻贬值,钞法难以推行。正
统元年,政府“弛用根之禁”,下令南方部分不通舟楫的地方,可将赋税折算白银缴纳,至
万历时期,要求各种租税都折银征收。民间白银的运用范围不断扩大,原来的“人数用银、
小数用钱”的习惯也渐渐变更,人们在小额交易中也宁愿运用极为细碎的银子。
——摘自何平《世界货币视野中明代
白银货币地位的确立及其意义》
⑴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北宋时期“交子”出现的缘由及意义。(10分)
⑵依据材料二指出明朝时期白银货币地位的变更。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宋、明时期货币流通
的相同点。(10分)
解析:第⑴第一小问缘由,依据材料一从商品经济发展、金融业发展、金属货币的弊端及
科技发展等角度归纳;其次小问意义,依据第一小问从商品流通、纸币的深远影响等角度分
析。第⑵问第一小问变更,依据材料二中信息从白银运用等角度分析其次小问相同,依
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比较从流通特点、地域性等角度归纳.
答案:(1)缘由:商品经济的发展;北宋“钱荒”严峻;铁钱等货币流通不便;发达的金融
信用事业(飞钱、柜坊的影响);造纸业和印刷业的发展。
意义:推动政府货币改革;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影响深远。
⑵变更:从民间私用到合法货币,再到主导货币。
相同:多种货币并存;具有地域性;民间货币影响较大。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明朝在农业和商贸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步。城市生活得到了拓展,城市中的商业
资产阶级在经济上(但不是政治上)的重要性也FI渐突出。到17世纪,在中国商业活动已经
很普遍了,甚至比任何一个17世纪的其他国家都普遍。清朝初期,大城市之间和很多贸易
城镇之间的商贸活动保持了明代以来的良好发展势头。
历史学家总是喜爱问:为什么中国拥有浩大的、在金融方面成熟的商业阶级,在很多理念和
技术方面也有着领先的地位,但却没能突破成为一个典型的工业国家呢?换句话说,为什么
中国没能从明朝后期的“商业革命”跃进到西方在•个世纪后才出现的那种“工业革命”呢?
一一摘编自[美]菲利普•卜阿德勒《世界文明史》
结合16〜17世纪中外相关史实,围绕“商业革命”和“工业革命”拟定一个详细论题,并
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i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20分)
解析:据材料有效信息划分几个层次,紧扣“明清时期中国的成熟商业革命”角度,从明清
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中国没有实现由商业革命向工业革命转变的缘由"(阻碍资本主义萌
芽或者商业发展的因素);“西方的确现了商业革命向工业革命转变的缘由"(西方在商业发
展的表现等)进行论述。
答案:评分要求:所提取信息明确清晰,必需源自材料。论据精确,史实引用合理,围绕所
提取的信息。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示例一:17世纪时中国出现商业革命。
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城市商业贸易的旺盛;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快速发展;地
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出现;晋商兴办票号,经营存款、放贷、汇兑:通过海上丝绸之路,
大量瓷器销往海外。
示例二:中国没能从明朝后期的商业革命跃进到西方的工业革命。
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实行
专卖制度;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儒家思想(重义轻利)的影响;传统科技没有突破。
示例三:西方的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西方的商业革命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推动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市场的
扩大;引起了商业经营方式的变更;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气。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范文正公,苏州人。他还没有富贵显这时,有意救助族人,但当他担当陕西招讨使
和参知政事时,才有俸禄和赏赐的收入,购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昆明市盘龙区东华幼儿园招聘聘用制教师(2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面向社会招聘社区工作者13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6江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职辅导员招聘35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宝鸡三和职业学院人才招聘(41人)备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吉林长春市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含专项招聘高校毕业生)356人(7号)备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台州三门县花桥镇实验幼儿园劳务派遣教师招聘5人备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宣威市杨柳镇中心学校招聘编制外学龄前教育有关辅助人员(31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山西晋中介休市补充招募高校毕业生担任社区助理24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婴幼儿配方食品营养配方中DHA、ARA等营养素研究报告
- 2025四川绵阳江油市总医院-江油市人民医院第四批招聘员额(编外)工作人员5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CAD经典教程电气图基本知识
- 手卫生完整课件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时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 蒙台梭利教学法(学前教育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无犯罪证明委托书模板
- 朗文3000词汇表大全
- YYT 1898-2024 血管内导管导丝 亲水性涂层牢固度试验方法
- 铅锌矿开采中的环境影响评估与风险防范
- 旅游咨询服务培训课件
- 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铁路交通事故救援
- 妇科宫腔镜诊治规范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