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腹膜透析置管术
【适应证】
(一)腹膜透析适用于多种原因所致的慢性肾衰竭治疗。
下列情况可优先考虑腹膜透析:
1.老年人、婴幼儿和儿童。腹膜透析不需要建立血管通路,可避免反复血
管穿刺给
儿童带来的疼痛、恐惧心理。并且对易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的老年人心血管
功能影响小,容易被老年人和儿童接受。
2.有心、脑血管疾病史或心血管状态不稳定,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
病、严重心律失常、脑血管意外、反复低血压和顽固性高血压等。
3.血管条件不佳或反复动静脉造疹失败。
4.凝血功能障碍伴明显出血或出血倾向,尤其如颅内出血、胃肠道出血、
颅内血管瘤等。
5.尚存较好的残余肾功能。
6.偏好居家治疗,或需要白天工作、上学者。
7.交通不便的农村偏远地区患者。
(二)急性肾衰竭或急性肾损伤
1.一旦诊断成立,若无禁忌证可早期腹膜透析,清除体内代谢废物、纠正
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预防并发症发生,并为后续的药物及营养治疗创造条
件。
2.尤其适用于尚未普及血液透析和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基层
医院。
(三)中毒性疾病
对于急性药物和毒物中毒,尤其是有血液透析禁忌证或无条件进行血液透
析患者,可考虑腹膜透析治疗。
(四)其他: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胰腺炎;肝性脑病、高胆红素血症等
肝病的辅助治疗;经腹腔给药和营养支持。
【禁忌证】
(一)绝对禁忌证
1.慢性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腹腔感染或腹腔内肿瘤广泛腹膜转移导致患者
腹膜广泛纤维化、粘连,透析面积减少,影响液体在腹腔内的流动,使腹膜的
超滤功能减弱或丧失,溶质的转运效能降低。
2.严重的皮肤病、腹壁广泛感染或腹部大面积烧伤患者无合适部位置入腹
膜透析导管。
3.难以纠正的机械性问题,如外科难以修补的疝、脐突出、腹裂、膀胱外
翻等会影响腹膜透析有效性或增加感染的风险。
4.严重腹膜缺损。
5.精神障碍又无合适助手的患者。
(二)相对禁忌证
1.腹腔内有新鲜异物如腹腔内血管假体术,右室一腹腔短路术后4个月
内。
2.腹部大手术3天内因腹部留置引流管,若进行腹膜透析会增加感染的
概率,需在手术后3天或以上才能行腹膜透析治疗。
3.腹腔有局限性炎性病灶。
4.炎症性或缺血性吻病或反复发作的憩室炎:行腹膜透析治疗,发生感染
的危险性增大。
5.肠梗阻:因腹胀致腹腔容积缩小,腹膜透析置管困难,易出现手术相关
并发症和透析液引流不畅。
6.严重的全身性血管病变:多发性血管炎、严重的动脉硬化、硬皮病等患
者由于弥漫性的血管病变导致腹膜滤过功能下降。
7.严重的椎间盘疾病:腹内压增高可加重病情。
8.晚期妊娠、腹内巨大肿瘤及巨大多囊肾者
9.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10.高分解代谢:小分子代谢产物的生成加速,使常规腹膜透析不能充分
清除。
11.硬化性腹膜炎。
12.极度肥胖:尤其是肥胖伴身材矮小的患者常存在置管和透析充分性的
问题。
13.严重营养不良:常存在手术切口愈合和长期蛋白丢失的问题。
14.其他:不能耐受腹膜透析、不合作或精神障碍。
【操作方法及程序】
工、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了解患者有无腹膜透析禁忌证。
(2)完善术前相关检查:血小板、凝血功能、生化(白蛋白)、呼吸功能、
心脏彩超,腹股沟彩超等相关检查。
(3)与患者及家属谈话,交代手术的过程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争取患者
的配合和家属的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4)注意腹部皮肤(包括脐部)的清洁卫生,术前应备皮。
(5)根据体表定位方法,标记皮肤切口及导管出口位置:
①急诊腹膜透析置管体表定位采用脐下2cm经正中穿刺点。该处没有大
血管及肌肉组织,穿刺出血发生率低。缺点为部分患者导管末端难以抵达膀胱
直肠窝或子宫直肠窝,易出现导管移位。由于未经过肌肉层,容易并发腹疝。
②维持性腹膜透析置管体表定位通常采用耻骨联合向上9-13cm,左侧
或右侧旁正中切口。具体定位方法:先确定耻骨联合上缘,再标记出腹正中线,
向上9〜13cm,正中线旁开2cm左右,标记出切口位置。
(6)准备腹膜透析导管:通常根据患者身高、腹腔容积大小选择不同规格
的腹膜透析导管。儿童因腹腔容积较成人小,需选择腹内段比成人短的儿童腹
膜透析导管。
(7)如采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术前需禁食8小时。置管前嘱患者排尽大、
小便,便秘者须做灌肠等通便处理。
(8)术前用药:术前1小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推荐第一代或第二代头
抱菌素1〜2g:有高血压者应常规降压治疗;精神过度紧张者可酌情使用镇静
药物。
2、置管方法
解剖法置管为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置管的常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按腹部手术常规消毒、铺巾。如估计患者有腹水,可连接吸引器。
(2)用1%利多卡因在皮肤切M处进行局部分层浸润麻醉。部分患者可根
据病情选择硬膜外或全身麻醉。
(3)在标记的皮肤切口处做长3〜5cm的皮肤切口,采用钝性与锐性分离
相结合的方法,分离皮下脂肪并止血,直达腹直肌前鞘。
(4)在腹直肌前鞘做纵行小切口,剪开2〜4cm,酌情再次局部麻醉,钝
性分离腹直肌或经腹直肌旁到达腹直肌后鞘或腹膜。
(5)提起并切开腹直肌后鞘,暴露腹膜。用血管钳轻轻提起腹膜,在确认
未钳夹顺管后,在腹膜上切开0.5cm小孔,用血管钳夹住小孔边缘,在距切口
边缘0.5〜1.0cm处行荷包缝合,暂时不结扎。荷包缝合时应确认未缝住肠管,
针距约0.5cm。如患者腹膜菲薄,可连同腹直肌后鞘一起缝合。
(6)将腹膜透析导管置入生理盐水中浸泡,并轻轻捻压2个涤纶套,让盐
水充分浸透。将已用生理盐水湿润的引导金属丝(通常为直径1.5〜2mm末端
磨圆的钢丝)穿入腹膜透析导管内,导管末端应空出2〜3cm的距离。
(7)将内含导丝的腹膜透析导管腹内段弯曲成135。的弧形,导管末端进入
腹膜荷包口,顺腹壁向下滑行至膀胱底部,此时患者常诉有便意,表明导管末
端已达膀胱直肠窝或子宫直肠窝,可拔出导丝。
(8)助手固定导管的深部涤纶套,以免导管脱出。如患者有腹水,可见腹
水沿导管呈线状流出;如患者无腹水可向导管内注入100〜200ml生理盐水或
腹透液,如流出的液体量大于注入液体量的1/2或引流液呈线状,可将荷包扎
紧打结。可再次荷包缝合并在荷包扎紧后重复进行引流通畅试验。
(9)确认导管周围无渗液后清洁伤口,间断缝合腹直肌前鞘,将深部涤纶
套埋入腹直肌内。
(10)确定导管在皮肤的出口位置,使皮下涤纶套距出口2-3emo沿皮下
隧道做局部麻醉,隧道针引导导管穿过皮下组织,自上而下呈弧形从皮肤弓出,
隧道出口方向朝向外下方二连接腹膜透析外接短管,确认无渗血、渗液后,依
次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
3、术后护理
(1)鼓励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以减少腹膜透析液引流不畅。
(2)术后导管应制动以利于导管出口处的愈合,减少渗漏、功能不良及导
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
(3)术后12小时可使用第一代或第二代头抱菌素1〜2g。
(4)在出口完全愈合之前,应用透气性好的无菌纱布覆盖,通常待伤口拆
线时再行清洁换药,但遇渗液、出汗较多、感染或卫生条件不良时,应加强换
药。
【注意事项】
1.腹膜透析置管应根据患者肥胖程度、腹围、腰带位置、生活习惯及既往
手术情况确定切口和隧道出口的位置并做好标记。左右半腹均可,但置管后导
管末端应位于膀胱(子宫)直肠窝,此处腹腔大网膜相对较少,又可避开阑尾。
2.应避开腹壁的大血管,以免引起出血。
3.导管的深部涤纶套应置入腹壁肌肉层,以确保组织迅速长入。
4.应避免隧道出口的方向朝上。
【手术并发症及其处理】
(一)腹膜透析导管移位
1.原因
(1)手术相关原因
①腹膜透析导管置入位置不当。
②腹膜透析导管引出时皮下隧道方向不当。
(2)便秘或腹泻等肠蠕动异常。
(3)伤口愈合前反复牵拉腹膜透析导管。
2.诊断
(1)临床表现:腹膜透析液单向引流障碍。腹膜透析流出液量减少、流速
减慢或停止。
(2)辅助检查:拍摄立位腹部平片,显示腹膜透析导管移位(不在真骨盆
内)。
3.预防
(1)手术注意
①术前排空膀胱,置入导管时应避开网膜,并将导管末端置于盆腔处。
②注意导管引出时皮下隧道方向正确。
③根据导管类型选择恰当的置管位置。
(2)避免肠蠕动异常及腹腔压力增高肾内科
①避免电解质紊乱导致肠蠕动异常。
②积极治疗慢性肠炎,及时纠正肠功能紊乱。
③多食用蔬菜,多活动,保持大便通畅。
④避免导致腹腔压力增高的因素,如长时间下蹲或剧烈咳嗽、喷嚏等。
(3)避免反复牵拉腹膜透析导管。
4.治疗:但若未影响引流者,可暂不处理。继续观察。
(1)手法复位:患者取卧位,放松腹肌,根据腹膜透析导管漂移在腹腔的
位置设计复位路径,由轻到重在腹壁上通过按、压、振、揉等手法使腹膜透析
导管回位。该法仅对部分无网膜包裹的导管漂移有效。
(2)适当增加活动。
(3)使用轻泻剂,保持大便通畅。
(4)及时排尿。
(5)若无效,需手术重新置管。
(二)腹膜透析导管堵塞
1.原因
(1)血块、纤维蛋白凝块、脂肪球阻塞。
(2)大网膜包裹,腹膜粘连。
(3)导管受压扭曲。
2.诊断
(1)临床表现:腹膜透析液单向或双向引流障碍,表现为:
①腹膜透析液流出总量减少、减慢或停止,可伴或不伴腹痛。
②堵管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主要取决于堵管的部位。
a.腹膜透析导管管腔堵塞:腹膜透析液灌入和流出时均不通畅。
b.侧孔堵塞:腹膜透析液灌入时不受限制,而流出时始终不通畅。
c.网膜包裹:灌入时速度减慢,同时可伴局部疼痛,疼痛严重程度与包裹
程度相关。
(2)辅助检查:①必要时可行腹腔造影,显示腹腔局部造影剂浓聚。②其
他,如腹部核磁共振检查等。
3.预防
(1)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保持大便通畅。
(2)如有血性腹水,可在腹膜透析液或腹膜透析导管内加入含肝素盐水,
避免血凝块阻塞。
(3)避免腹膜透析导管移位。
4.治疗
(1)0.9%盐水50〜60ml快速、加压推入腹膜透析导管。
(2)如果怀疑纤维素或血块堵塞导管,使用尿激酶封管。如尿激酶1万〜
2万U加入生理盐水5〜10ml推入腹膜透析导管中。
(3)轻泻剂,保持大便通畅并增加肠蠕动。
(4)加强活动。
(5)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处理。
(6)如网膜较长,可进行网膜悬吊术或适当切除部分网膜。
(7)如果是导管扭转所致,多发现在术中腹膜透析导管从隧道引出时发生
扭转。调整隧道中腹膜透析导管的角度和方向。
(三)渗漏
1.管周渗漏
(1)原因
①置管时腹膜荷包结扎不严密或损伤腹膜透析导管。
②腹膜透析液注入腹腔后导致腹内压升高。
(2)诊断
①临床表现
a.液体从管周流出。
b.腹膜透析液放入时尤为明显。
c.常发生在导管置入手术后。
②渗液生化检查葡萄糖浓度明显高于血糖。
(3)预防
①手术时荷包结扎紧密,可采用双重结扎,并注意避免损伤腹膜透析导管。
②置管手术后休息1〜2周开始透析工如期间必须透析,小剂量半卧位腹
膜透析。
(4)治疗
①引流腹膜透析液,放空腹腔,停止透析至少24〜48小时。腹腔放空腹
膜透析液的时间越长,渗漏治愈的机会越大。
②避免在渗漏的出口部位进行结孔以免液体会进入周围的皮下组织。肾内科
③如果期间患者需要透析,可先血液透析过渡。
④经过腹腔休息后大多数轻度的渗漏可自愈,如果仍存在,应拔除导管在
其他部位重新置管。
⑤加强支持疗法。
2.腹壁渗漏
(1)原因
①腹膜存在先天性或后天性缺陷。
②手术时荷包结扎不紧,腹膜透析液渗出进入腹壁。
③手术后合并有导致腹腔压力增高的因素。
(2)诊断
①临床表现
a.腹膜透析液流出量减少伴体重增加。
b.腹壁局限性隆起水肿或皮下积液。
c.引流的腹膜透析液量常低于注入的量,常易被误诊为超滤衰竭。
d.站立时体检会发现腹壁不对称。但需注意有的患者腹壁本身松垂,加上
该侧皮下有腹膜透析导管,可能略有突出。
②腹部CT和(或)磁共振有助于明确渗漏部位.通常腹膜透析液渗到腹
壁的组织中会导致体重增加。
③腹壁渗漏可发生在早期,也可发生在晚期。
当患者出现流出液量减少同时伴有体重增加、腹壁突出而临床无明显水肿
时应考虑腹壁渗漏。
(3)预防
①手术时荷包结扎紧密。
②置管后休息1-2周开始透析。如期间必须透析,小剂量半卧位腹膜透
析。
③避免长时间咳嗽、负重、屏气等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0 《小石潭记》课件【知识提要】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 课件与教学设计(统编版)
- 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 福建省师范大学附中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职业技术学校休闲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船舶操纵性能评估与优化考核试卷
- 自动扶梯能效测试方法的研究与标准化考核试卷
- 家用燃气灶具设计与制造考核试卷
- 油气田开发项目后评价、审计与持续改进方法考核试卷
- 肥料施用与农业现代化考核试卷
- 《铁路基本安全知识》课程标准
- 三年级下册口算练习1000道附答案
- 2024年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真题及详细答案
- 小升初英语语法专项练习题 代词
- 内控学校合同管理制度
- icu病房与icu病房建设标准
- MSA测量系统分析英文版培训教材
- 初中道德与法治实践性作业创新设计
- 永善县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工程环评报告
- 电影解说稿50篇(五)
- 2023年工会财务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