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操作
1.土壤成分的构成
实验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它是由砂、粘土、水、空气和腐
殖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3、从小使学生树立爱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
析综合能力。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铁罐头盒、方座支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
土块、水。。
实验方法和步骤:
实验一:
1、将烧杯中加入五分之三容积的水。2、把干土块放进烧杯中。
3、观察烧杯中发生的现象。
实验结果:水中不断有气泡冒出来。
分组观察:用手摸有什么感觉?说明土壤含有什么?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A教师小结:土壤潮湿说明含有水分。不同环境中的土壤中潮湿程度不同,
同一地区的土壤干湿程度也不相同。雨后土壤比较湿,长期干旱土壤就比较
干。
B土壤中含有空气。
把干土块放进盛有水的烧杯中。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了什么?
C土壤中含有砂和粘土。
实验二:
1、用筷子把烧杯中的土块搅散,直到与水混合均匀为止。
2、把烧杯放在桌子上静置,让水中的土慢慢沉降。
3、待土沉淀后,从烧杯外仔细观察。
提出问题:
用筷子把烧杯中的土块搅拌,再用劲搅一搅,然后把烧杯放在桌上,让水中
的土慢慢沉降。当大部分土沉下来之后,仔细观察沉下来的土是不是分层?
分几层?不同层的土粒大小是不是相同?
实验结果:水中的土沉淀后大致分为两层。下层的、颗粒比较大的是沙子,
上层的、颗粒比较小的是粘土。
讨论:下层颗粒比较大的是什么?上层颗粒比较小的是什么?
小结:在土壤中有大小不同的上粒,颗粒比较大的是砂,颗粒比较小的是粘
土。不同的土壤,含有砂和粘土的多少是不同的。
D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用酒精灯加热土壤。提问看到了什么现象?闻到了什么气味?这说明了什
么?
实验三:
1、安装好方座支架,然后放上一片石棉网。
取少量土壤捣碎后放在铁罐头盒内,将盒放在石棉网上。
点燃酒精灯,给盒内的土壤加热。
观察加热后土壤发生的现象。
实验结果:土壤加热后会冒烟,有烧糊的气味。这是因为土壤中有腐殖质。
学生实验、讨论。
(土壤加热后冒烟,有烧糊的气味,这说明了土壤里含有一些可以燃烧的东
西,这些东西主要是土壤里动物残体腐烂以后变成的物质,叫做腐殖质。板
书,腐殖质是黑褐色的,土壤中含的腐殖质越多,颜色就越黑。)
教师小结: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它是由水、空气、砂、粘土和腐殖质
等成分构成的。这些成分都与植物的生长有关系,水、空气是植物生长发育
必须具备的条件,腐殖质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养料,砂和粘土是植物生
长、固定的地方,水、空气、腐殖质都要贮存在砂和粘土中。土壤的这些成
分搭配得合适,土壤才能肥沃,植物才能长得好。
2.种子发芽了
实验目标:
1.能进行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能设计简单的二维图表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述研究成果。
2.在探究过程中能大胆猜想,养成认真细致、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愿意
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
3.知道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营养等条件。了解影响种子萌发的主要因
素。
实验器材及用品:
吸水纸(可用软纸代替),土壤溶液澄清液,放大镜,直尺,标签纸,记录纸,
各种种子(超市购买),豌豆种子及豌豆苗(不同时期),土壤,栽培容器等
实验步骤:
1)种子的选择及准备:选用黄豆、绿豆植物的种子,进行发
芽实验。原因是这些种子容易取得、发芽快、现象明显
2)种子进行实验前,均置于水(只要不是高温的)中2小时
进行催芽
3)绿豆种子发芽与水分的多少、温度的高低、光照的强弱有
没有关系呢?为了证明我的猜想正确与否,我设计以下实验来证明
1.要改变的条件:水不改变的条件:光照
实验方法:给一组种子加适量的水,一组种子加很少的水
种子的变化观察到的变化(时间)
试验组对照组
种子膨大1220
种皮破裂1636小时
出现根3天不成活
出现叶一星期不成活
2.要改变的条件:温度不改变的条件:水光照
实验方法:给一组种子放在常温中,一组种子放在低温环境中
种子的变化观察到的变化
试验组对照组
种子膨大1224
种皮破裂1632
出现根3天5天
出现叶一星期11天
3.要改变的条件:光照不改变的条件:水温度
种子的变化观察到的变化
试验组对照组
种子膨大1212
种皮破裂1616
出现根3天3天
出现叶一星期一星期
光照组和黑暗组的实验记录没有明显差别,说明光照不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
件。
七.结论讨论.
种子发芽的条件
种子发芽除了本身发育完全的内在条件外,尚需要有适当的环境条件配合才
能进行。所谓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水分、温度、空气和光线等。
(一)水分:
水分是种子发芽所绝对必须的。有了水分,种子贮藏的养分才能水解产生作
用,细胞也才能膨胀伸长。
(二)氧气:
种子开始活动就要进行呼吸作用,也就需要氧气。所以播种时浇水太多,
种子反而会腐烂,就是因为缺氧的原故。只有少数水生植物的种子,能在缺
氧状况下发芽。
(三)温度:
植物种子的发芽温度可以从0-40C的范围,但每一种植物都有其发芽适
温,也就是最适合于发芽的温度。对同一种植物的种子来说,在适合发芽的
温度内,温度越高,发芽越快。
(四)光线:
光照不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
3.向上长还是向下长
实验目标:
1.了解植物的根适应环境的特性:向地性。
2.知道环境对植物根的生长有影响。
3.能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植物的向地性和向水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
和想象能力。
4.在亲历播种种子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的教育。
5.让学生体验到合作与交流的快乐,意识到搞科学研究必须要有严谨、认真
的态度。
实验一:植物的向地性。
实验器材:。
玉米或各种菜豆种子、纸巾、塑料袋、铁架台。
实验步骤:
1、把纸巾连续对折三次,打湿纸巾,把玉米种子的胚根按上、下、左、右
的方位放在纸巾上面。(注意纸巾不能弄的太湿,不然容易破,太干又不能为
种子发芽提供足够的水分。)
2、从纸巾的一段开始卷,把种子卷在里面。
3、保持纸筒的朝向,放入一个塑料袋中,封上袋口后悬挂起来。(注意袋
口不要封的太紧,否则空气进不去,种子可能不发芽。)
4、坚持观察,一直等到长出根为止。做好观察记录。
种子摆放方向根的生长方向
第一粒种子
第二粒种子
第三粒种子
第四粒种子
5、小结:种了•发芽后根是向地下生长,这种特性叫植物的向地性。
4、植物的向水性。
实验目标:
1、知道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具有向水性的特性,了解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特点。
2、能根据自己的猜测,大胆设计对比实验,通过探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观
察能力,以及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的能力。
3、在设计对比实验中,愿意与人合作、交流,形成注重证据的意识。
实验器材:
发芽的菜豆、锯末、盒子、盛水容器、棉线。
实验步骤:
1、把发芽的几粒菜豆分别放在盒中相同的位置。
2、在两个盒子里分别铺上一层锯末,洒上水,使锯末湿润。
3、在一个盒子的一侧放一个盛水的容器,把三股棉线的一端浸在水里,另一
端埋在锯末里,将水引向锯末里。(见书P10)
4、四五天后,扒开覆盖在菜豆上的锯末,观察两个盒中菜豆根的生长情况。
小结:根会朝有水的地方生长,这是植物的向水性。
8.圆珠笔为什么能伸缩
实验目标:
1、能发现使圆珠笔芯伸缩的原因是弹簧,通过实验能发现弹簧的特性。
2、能举例说出与弹簧有类似特点的物体,回做物体弹性实验,并能感受到
弹力的存在。
3、能根据实验现象说出什么是弹性和弹力。
4、乐于与同学合作。交流,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敢于提问。
实验器材:圆珠笔、气球、篮球、足球、钢尺、橡皮筋、海绵、竹条。
实验步骤:
一、研究笔芯能伸缩的原因。
1、先按压几次笔芯能伸缩的圆珠笔,猜想笔芯为什么能伸缩?
2、要验证你们的猜想对不对,应该怎么办?学生说出方法后,让学生将圆
珠笔拆开,看看里面有什么?(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防止弹簧弹出伤
到眼睛)
3、当学生发现有小弹簧后,引导学生观察是不是里面的弹簧在起作用?怎
样验证?
4、弹簧为什么能使笔芯方便地伸缩呢?弹簧究竟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玩弹簧,说说新的发现。(要求学生注意安全)
师:可以拉、扔、压弹簧,注意弹簧有什么现象发生?你的手在压、拉的时
候有什么感觉?
小结:用手拉,弹簧会变长。松手后弹簧又回到原来的长度。
用力压,弹簧会变短。松手后弹簧又回到原来的长度。
在拉压的过程中,会感觉到当用手向外拉弹簧的时候,弹簧有一种力
在向里拉;当用手向下压弹簧的时候,感到弹簧有一种力在向上顶。这就是
弹簧的特点。
5、动手玩橡皮筋、气球、篮球、钢尺、拉力器、竹条、塑料尺等,反复拉、
压、按这些物体,会有什么现象发生?记录在表格中:
物体做法及发生的现象
橡皮筋
钢尺
气球
竹条
蓝球
拉力器
竹条
小结:我们在压尺子、拉橡皮筋、拉弹簧时,感受到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
这种力就是弹力。像弹簧、橡皮筋等物体这样,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发生
变化,取消力后,有恢复原状,这种特性叫做弹性。
9、笔杆上橡胶套的作用
实验目标:
1、会做笔杆上橡胶套的对比实验,能根据实验现象说出橡胶套的作用。建立
摩擦力的慨念能说出什么是摩擦力。
2、知道什么是摩擦力及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是什么。
3、能积极主动地做各项对比实验,体验探究的乐趣和与人合作的快乐。
实验器材:
中性笔、木块、木板玻璃、砂纸、毛巾、平板测力器。
实验步骤:
用对比实验进行研究。
1、用两支同样的,笔杆上有橡胶套的比得笔,将其中一支笔的橡胶套取下来,
然后用两支比得笔分别试一试,一只手捏住笔杆一端,另一只手捏住笔杆,
从一端滑向另一端,反复比较体验。说出有什么不同感觉?
2、分别将两支笔用两只手按在桌子上,向前推动有什么不同?
(感觉到有橡胶套的笔向前推动比较困难,好像有一种力阻碍着向前滑
动。)
3、提出问题进行猜测:从问题“橡胶套为什么会增大摩擦力”入手,推测是
什么原因。如:软的、不光滑、表面粗糙等。
4、设计实验:是不是这些原因增大了摩擦力,想一种办法做实验证明。看谁
想出的办法好?
5、实验证明。教师从学生说出的各种方法中选一种便于研究的方法进行实验。
用木板、玻璃板、砂纸、毛巾等放在同一块木板上用弹簧称拉,记录每次的
拉力各是多少。做好实验记录:
第一次拉力第二次拉力第三次拉力平均值
木板
毛巾
橡胶
玻璃
砂纸
小结:物体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10.各种各样的纸
实验目标:
1、能通过各种各样纸的观察,发现纸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2、会用各种感觉、借助简单的工具对纸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进行实验和研究。
3、能举例说出纸的各种特点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实验器材:
红色墨水、橡皮榛、火柴、直尺、放大镜、各种纸等。
实验步骤:
1、你见过哪些纸?这些纸有哪些不同点和相同点?
2、分小组借助各种工具找出各种纸有哪些不同。
讨论:你们小组打算从哪些方面怎样研究这些纸的不同?
1)颜色:用眼睛看,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
2)软硬:用手试,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
3)光滑与粗糙:用手摸,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
4)厚度:①用手摸②目测③用直尺测量。
5)吸水性:①用滴管②用纸条
6)抗拉力:
3、各组选择一种合适的方案进行观察实验,重点研究纸的厚度、吸水性、抗
拉力等,并作好记录。
4、汇报实验结果。
5、归纳小结:说一说这些纸有哪些方面的不同。
6、纸有哪些相同点?
小结:(1)观察纸由纤维组成;
(2)观察纸易燃烧;
(3)观察纸“怕水”;
(4)观察纸能写字。
12.小个子能不能翘起大个子
实验目标:
1、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理解杠杆的作用,并了解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
应用。
2、能设计研究方案,利用简单器材,有步骤地进行关于杠杆作用的研究实验。
3、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杠杆及作用,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实验器材:平衡尺、钩码、字典、直尺、固体胶等。
实验步骤:
1、教师出示并介绍本次探究活动的实验器材,并指出像杠杆尺和跷跷板这样
的装置叫杠杆。
2、各个小组讨论成员分工以及实验步骤,猜测能使杠杆保持平衡的方法。
3、小组用杠杆尺和钩码做平衡实验,收集“能使杠杆尺平衡有多种方法的
“事实,想办法让杠杆尺达到平衡,每做完一次平衡,都要记录实验结果。
指导学生整理各种平衡的方法,并把这些平衡的方法进行比较。
4、找出杠杆尺的平衡规律。
小结:两边钩码挂得一样多,钩码距离中心点一样长,杠杆才能达到平衡。
(对称)
两边钩码的个数不同,多的一边距中心点的距离短,少的一边距中心点的距
离长,杠杆尺可以平衡。(不对称)
5、如果杠杆已经平衡,这时改变一边的物体离杠杆支点的距离,会出现什么
情况?
6、各组讨论实验步骤。实验材料包括词典、直尺、固体胶等。
7、各小组进行杠杆撬动重物的实验,研究其工作原理,记录实验结果。启发
学生想办法改变杠杆的形式,自行研究。
8、认识杠杆的作用:①有传递力的作用:②杠杆有改变力的方向的作用;③
当支撑物靠近手时费力;④当支撑靠近重物时省力。)
14、打篮球
实验目标:
1、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2、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猜测。用简单器材做简
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
3、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
果。
实验器材:一个空盐水瓶(大小不限,但要有皮塞)、一个注射器(20毫升,
有针头的,可在社区诊所或乡村诊所买新的,千万别用人家用过的)、用完油
的圆珠笔笔芯一根、小号缝衣针一枚(做准备工作时用的)
实验准备:把用完油且干净的圆珠笔笔芯的金属头去掉(笔头),选任一端,
放在火焰上烧一下(待烧熔了,就吹熄、,并迅速地将烧熔的一端往桌面上轻
压一下,主要是能封住一端)、再用缝衣针沿着笔芯的轴线方向刺个小孔。
实验步骤:
1、将空的盐水瓶装上水(不要装满,留出30毫升左右的空间,不装水),
用皮塞盖紧。
2、将制作好的空笔芯(未烧过的那端)从皮塞上插入盐水瓶(接近底部,
但不到底)。
3、将注射器的活塞拉出抽到20毫升处(这样注射器中就有20毫升的空
气)、套上针头、从笔芯旁的皮塞上插入盐水瓶。
4、用左手的食指堵住笔芯的针孔(大拇指和中指捏住瓶身)。
5、用右手压注射器的活塞往瓶中注射空气(仍用手压住活塞,别让活塞
返弹出来),尔后连同针头拔出皮塞(这时瓶中就有了压缩空气了)。
6、迅速松开左手的食指(原来堵住笔芯上的针孔的手指)。
这时会看到一个高高的水柱从笔芯的小孔中喷出,而且会喷很高、很长的时
间。
实验结论:压缩空气有弹性。
15.小小降落伞
实验目标:
1、能够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并制作简易降落伞。
2、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3、产生对科学问题进行反复尝试与探索的精神。
实验器材:
大小不同的塑料布或湿纸巾,绳子,大小不同的夹子,小刀,胶带纸等。
实验步骤:
1、自制降落伞。
制作伞面(湿纸巾或塑料布)、拴伞绳、悬挂重物(大小不同的夹子)
2、实验探究:决定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先提出自己的推测,再
根据推测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教师出示记录表:
降落伞实验记录
研究问题降落伞的下降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我们的预测和降落伞的有关
改变的因素保持不变的因素实验结果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我们的发现
3、每组选一种推测进行实验研究。
4、交流汇报:
A
研究问题降落伞的下降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我们的预测和降落伞的—物体的重量有关
改变的因素保持不变的因素实验结果
第一次大夹子先落地
物体的重量伞面、伞绳第二次大夹子先落地
第三次大夹子先落地
我们的发现物体重的先落地,轻的后落地
B
研究问题降落伞的下降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我们的预测和降落伞的_伞面的大小有关
改变的因素保持不变的因素实验结果
第一次伞面大的降落得慢
伞面的大小伞绳、物体重量第二次伞面大的降落得慢
第三次伞面大的降落得慢
我们的发现伞面越小降落得越快
C
研究问题降落伞的下降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我们的预测和降落伞的—伞绳的长短有关
改变的因素保持不变的因素实验结果
第一次伞绳长的降落得慢
伞绳的长度伞面大小、物体重量第二次伞面长的降落得慢
第三次伞面长的降落得慢
我们的发现伞绳越短,速度越快,伞绳越长,速度越慢
17、沉浮的秘密
实验目标:1、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沉浮的秘密。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概括能力。
实验器材:同体积的塑料块、木块、橡胶块、铁块、塑料小桶;量杯、网袋、
测力汁、水槽、橡皮泥;带盖小瓶子、细橡皮管、空牙膏管、竹筷、海绵、
塑料袋、线。
实验步骤:
1请同学们把同体积的塑料块、木块、橡胶块、铁块放到盛水的水槽中,
观察哪些物体在水中上浮,哪些物体在水中下沉。
提问:这些物体为什么有的沉、有的浮呢?(让学生猜想)
指导学生实验,要求用测力计测量这些同体积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把结
果填人课本第11页表中。
分组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汇报实验结果。
讨论:这些同体积物体与同体积水相比,哪些比水重?它们在水中是沉还
是浮?哪些物体比同体积水轻?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小结:与同体积水相比,比水重的就会下沉;比水轻的就会上浮。
2.指导学生研究同一物体,重量不变,体积增大,其浮力也增大。
谈话:我们在二年级时曾做过一个实验:一团橡皮泥水中下沉,把它捏成
船形就可以浮在水面上。
提问:为什么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后,在水中会由沉变浮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烟台市莱州市教育和体育系统招聘真题
- 风险管理框架应用试题及答案
- 幼儿情感教育活动计划
- 法学概论学习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试题及答案
- 网络管理员考试背景知识分析试题及答案
- 手术室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计划
- 2024年上海奉贤区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真题
- 软考2025网络管理员全重要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招聘笔试真题
- 软件设计师考试多样化策略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注册测绘师考试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处理与应用试题
- 2025届湖北省黄冈市黄州中学高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
- 二手车货车合同协议书
- 2024-2025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 测井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 人格性格测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电子变压器市场运行前景及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山东某年产10万吨甲醇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土建 安装)
- 东南地区周代冶金考古研究新进展
- 白酒合作协议合同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