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一轮复习(人教A版)第二十一讲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阅卷人一、选择题得分1.设a,b为两条直线,α,β为两个平面,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是()A.若a,b与α所成的角相等,则a∥bB.若a∥α,b∥β,α∥β,则a∥bC.若a⊂α,b⊂β,a∥b,则α∥βD.若a⊥α,b⊥β,α⊥β,则a⊥b2.设正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边长为1,高为2,平面A.1 B.2 C.3 D.43.已知平面α⊥平面β,直线l⊄α,则“l⊥β”是“l//α”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下列命题一定正确的是()A.一条直线和一个点确定一个平面B.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另一条也与这个平面平行C.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D.若直线l与平面α平行,则直线l与平面α内任意一条直线都没有公共点5.l为直线,α为平面,则下列条件能作为l//α的充要条件的是()A.l平行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 B.l平行于平面α的法向量C.l垂直于平面α的法向量 D.l与平面α没有公共点6.在正方体ABCD−A1B1CA.EF∥GD1 C.FG⊥平面BB1D1D7.如图,点A,B,C,M,N为正方体的顶点或所在棱的中点,则下列各图中,不满足直线MN//平面ABC的是()A. B.C. D.8.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则在正方体中AB与CD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 B.相交 C.异面 D.不平行9.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动点E在线段A1C1上,A.FMB.当E为A1C.三棱锥B−CEF的体积为定值D.存在点E,使得平面BEF//平面阅卷人二、多项选择题得分10.已知直线l,m,n是三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则()A.若l//m,l//n,m⊂α,n⊂α,则l//αB.若l⊥α,l//m,m⊄β,α⊥β,则m//βC.若l⊥m,l⊥n,m⊂α,n⊂α,则l⊥αD.若l//α,l⊂β,α∩β=m,m//n,则l//n11.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A.当λ=1时,点P在棱BBB.当μ=1时,点P到平面ABC的距离为定值C.当λ=12时,点P在以D.当λ=1,μ=12时,A12.如图,在底面为等边三角形的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2,BB1=A.A1B∥B.AD⊥C.异面直线AC与DE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0D.平面ADC1与平面ABC13.如图,在棱长均为1的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BB1⊥A.当λ=12B.当λ=12时,若PQC.当λ=13时,直线PQ与直线CD.当λ∈0,1时,三棱锥Q−BCP的体积的最大值为阅卷人三、填空题得分14.设α、β为互不重合的平面,m,n是互不重合的直线,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m∥n,则m∥α;②若m⊂α,n⊂α,m∥β,n∥β,则α∥β;③若α∥β,m⊂α,n⊂β,则m∥n;④若α⊥β,α∩β=m,n⊂α,m⊥n,则n⊥β;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15.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是直线且m⊂α.“m//β”是“16.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F是棱①存在点F使得A1C1②存在点F使得B1D∥平面③对于任意的点F,都有EF⊥BD;④对于任意的点F三棱锥E−FDD阅卷人四、解答题得分17.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A1⊥平面ABC(1)求证:BM⊥AB(2)若直线AB1与平面BCM所成角为π4,求点A18.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BC=BB(1)求证:AB⊥B(2)若∠B1BC=60°,直线AB与平面BB119.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为菱形,四边形ACEF为平行四边形,且AB=6,∠BAD=∠BAF=∠DAF=60°.(1)证明:直线BD⊥平面ACEF;(2)设平面BEF∩平面ABCD=l,且二面角E−l−D的平面角为θ,tanθ=263,设G为线段AF的中点,求20.如左图所示,在直角梯形ABCD中,BC∥AD,AD⊥CD,BC=2,AD=3,CD=3,边AD上一点E满足DE=1.现将△ABE沿BE折起到△A1BE的位置,使平面(1)求证:A1(2)求A1D与面(3)求平面A1BE与平面.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解析】【解答】解:对于选项A,因为两直线a,b还可能相交或异面,所以A错误;对于选项B,因为两直线a,b还可能相交或异面,所以B错误;对于选项C,因为两平面α,β还可能是相交平面,所以C错误;
对于选项D,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得线线垂直,所以D正确.故选:D.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结合线线平行的判断方法,从而判断出选项A和选项B;利用已知条件结合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从而判断出选项C;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得线线垂直,从而判断出选项D,进而找出正确的命题.2.【答案】D【解析】【解答】解:第一类:①A1在平面的一边,B,D在另一边,有一个平面α②B在平面的一边,A1,D在另一边,有一个平面③D在平面的一边,A1,B在另一边,有一个平面第二类:A1,B,D都在平面的同侧,有一个平面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平面α共有4个.故选:D.【分析】与三条棱所成角都相等的平面与此三条棱构成正四棱锥,在空间中平移此平面,按照三点A1,B,D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讨论,从而得出满足条件的平面3.【答案】A【解析】【解答】解:设α∩β=m,因为平面α⊥平面β,在平面α内作a⊥m,
所以a⊥β,因为l⊥β,所以a∥l,因为l⊄α,a⊂α,所以l//而当平面α⊥平面β,直线l⊄α,l//α时,l与平面所以“l⊥β”是“l//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判断即可.4.【答案】D【解析】【解答】解:A、经过一条直线和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故A错误;B、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另一条也与这个平面平行或在此平面内,故B错误;C、空间中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或异面或相交,故C错误;D、若直线l与平面α平行,则直线l与平面α无公共点,故D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立体几何基本事实及推论,结合线线、线面.位置关系逐项判断.5.【答案】D【解析】【解答】解:A、当l⊄α时,l//α,故A错误;B、l平行于平面α的法向量,则l⊥α,故B错误;C、当l⊄α,l垂直于平面α的法向量,l//α故C错误;D、根据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直线与平面没有公共点时,直线与平面平行,所以“直线l与平面α没有公共点”是“l∥α”的充要条件,故D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判断即可.6.【答案】C【解析】【解答】解:A、连接EF,D1G,因为E,F分别是棱AA1,AB又因为A1B∥D1C,所以EF∥D1B、取DD1的中点M,连接易知AM∥D1E,FG∥AC,即∠MAC即为异面直线D不妨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AM=MC=5,AC=2显然AM2+AC2≠MCC、连接AC,BD,B易知BB1⊥平面ABCD,AC⊂平面ABCD因为ABCD是正方形,所以BD⊥AC,又因为BB1∩BD=B,BB1,BD⊂平面又因为F,G分别是棱AB,BC的中点,所以FG∥AC,则FG⊥平面BBD、如图所示:易知D1∈平面D1EF,且D1∈D1C因此可得平面D1EF与平面GHC1有公共点即平面D1EF与平面故答案为:C.
【分析】连接EF,D1G,A1B,D1C,由题意,结合正方体的性质即可判断A;取DD1的中点M,连接AM,CM,AC,易知∠MAC7.【答案】D【解析】【解答】解:A、作出完整的截面ABCD,如图,
可得直线MN∥平面ABC,故A错误;B、作出完整的截面ABDCEF,如图,
可得直线MN∥平面ABC,故B错误;C、作出完整的截面ABCD,如图,
可得直线MN∥平面ABC,故C错误;D、作出完整的截面,如图,
可得MN在平面ABC内,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分别作出完整的截面,然后根据正方体的性质及线面平行的判定即可得解.8.【答案】A【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将展开图还原为如图所示的正方体,如图所示:易知AB∥CD.
故答案为:A.【分析】将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还原为正方体,即可得解.9.【答案】D【解析】【解答】解:A、连接AC,在正方体ABCD−A1B1C所以四边形AA1C1C为平行四边形,则AC//A1C1,因为F、MB、连接BA1,正方体ABCD−A1B1C1D1中,C、VB−CEF=VE−BCF,三棱锥E−BCF,底面积三棱锥E−BCF的体积为定值,则三棱锥B−CEF体积为定值,故C正确;D、直线BF与平面CC1D1D有交点,所以不存在点E故答案为:D.【分析】由三角形的中位线和正方体的性质证明FM//A1C10.【答案】B,D【解析】【解答】解:A、l//m,l//n,m⊂α,n⊂α,可能有l⊂α,故A错误;B、若l⊥α,l//m,则m⊥α,而m⊄β,α⊥β,则m//β,故B正确;C、若l⊥m,l⊥n,m⊂α,n⊂α,可能m//n,则未必有l⊥α,故C错误;D、若l//α,l⊂β,α∩β=m,则l//m,而m//n,则l//n,故D正确.故答案为:BD.【分析】根据线线、线面、面面位置关系有关知识逐项判断即可.11.【答案】B,C,D【解析】【解答】解:对于A,当λ=1时,CP=又CC1=BB1,所以所以C、C1、P三点共线,故点P对于B,当μ=1时,B1又B1C1=BC,所以B所以B1、C1、P由三棱柱性质和线面平行的性质可得B1C1//平面ABC,
所以点对于C,当λ=12时,取BC的中点D,B所以DE//BB1且DE=BB1,所以DP=μDE即DP//所以D、E、P三点共线,故P在线段DE上,故选项C正确;对于D,当λ=1,μ=12时,点P为CC由题△A1B1C因为BB1∩B1C1=B又B1P⊂平面BB因为B1C1=BB所以△BB1E≌△所以∠PB设BE与B1P相交于点O,则∠B又A1E∩BE=E,A1所以B1P⊥平面A1EB,因为所以B1P⊥A又B1P∩AB1=所以A1B⊥平面故选:BCD.
【分析】对于A,由CP=BP−BC=μBB1即可判断;对于B,由B1P=BP−BB1=λBC,λ∈0,1和B1C1//平面ABC即可判断;对于C,分别取12.【答案】A,B,D【解析】【解答】解:选项A:如图所示,连接A1C交AC1于由题意可知F为A1C的中点,又因为D为BC的中点,故又因为A1B⊄平面ADC1,DF⊂平面ADC选项B:由题意△ABC为等边三角形,D为BC的中点,故AD⊥BC,又因为棱柱ABC−A1B又因为BC∩BB1=B,BC⊂平面BCC1故AD⊥平面BCC1B1,又因为C1选项C: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D0,0,0,C0,−1,0,因为AD=2×32=所以AC=−3设异面直线AC与DE所成角为α,则cosα=选项D:由题意可知平面ABC的一个法向量为i=C10,−1,2,DA设平面ADC1的法向量为j=x,y,z,
则j⋅DA=0j⋅DC1=0设平面ADC1与平面ABC的夹角为β,
则故sinβ=故tanβ=故答案为:ABD.【分析】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判断选项A;由线面垂直可证出线线垂直,从而判断出选项B;利用已知条件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从而得出点的坐标和向量的坐标选,再结合数量积求向量夹角公式,从而判断出选项C;利用已知条件和两向量垂直数量积为0的等价关系和数量积的坐标表示,从而得出平面ABC的一个法向量和平面ADC13.【答案】A,B,D【解析】【解答】解:A、当λ=12时,P,Q分别是线段AC和线段A1B的中点,也是BD的中点,B、当λ=12时,即x=0,y=−12,z=1C、过Q作QN//AA1交AD于易知QN⊥面ABCD,则PQ与直线CC1成角即为当λ=13时,QN=13则PN=2tan∠PQN=PNQND、易知△ABC是正三角形,三棱锥Q−BCP体积为V==13×12×1×(1−λ)×sin60°×λ=312(1−λ)λ≤故答案为:ABD.【分析】利用直棱柱的性质,以及空间向量的相关知识分析判断即可.14.【答案】④【解析】【解答】解:①、当m∥n时,由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和判定定理,不能得出m∥α,故①错误;②、当m⊂α,n⊂α,且m∥β,n∥β时,由两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不能得出α∥β,故②错误;③、当α∥β,且m⊂α,n⊂β时,由两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不能得出m∥n,故③错误;④、当α⊥β,且α∩β=m,n⊂α,m⊥n时,由两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能够得出n⊥β,故④正确;综上知,正确命题的序号是④.故答案为:④.【分析】根据直线和平面,平面和平面的位置关系逐项判断即可.15.【答案】必要不充分【解析】【解答】解:当m//β时,过m的平面α与平面β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平面内α有两条相交直线与平面β平行,才能证明)
故:m//β⇏,当α//β时,则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与β平行,故当m⊂α,且α//β时,故答案为:必要不充分.【分析】根据平面平行,线面平行的性质与判定结合充分、必要条件的判定即可求解.16.【答案】①③④【解析】【解答】当点F为AA1的中点,此时点E为CC因为A1C1⊄平面BED1F,EF⊂BE连接BD因为BB1//DD所以BD因为BD1⊂所以不存在点F使得B1D∥平面BED连接AC,BD,则AC⊥BD,又AA1⊥所以AA因为AA所以BD⊥平面AA因为EF⊂平面AA所以BD⊥EF,③正确;连接DF,EF,ED,则无论点F在A1A的何处,都有S△DFD1=1故答案为:①③④
【分析】当点F为AA1的中点,此时点E为CC连接BD1,B1D,可得四边形BB连接AC,BD,可判断AA1⊥BD,进一步可得BD⊥平面A连接DF,EF,ED,可判断S△DFD1=117.【答案】(1)证明:因为AA1⊥平面ABC,AB,AC⊂所以AA1⊥AB,AA1⊥AC,又因为A(0,0,0),ABM=(−1,a,1),AB1=(1,0,1)所以BM⊥AB(2)解:设平面BCM的法向量为n=(x,y,z)BM=(−1,a,1),所以有n⋅因为直线AB1与平面BCM所成角为所以cos〈解得a=12,即n=(1,1,12),
因为cos<【解析】【分析】(1)利用已知条件结合线面垂直的定义,从而得出线线垂直,进而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得出点的坐标和向量的坐标,再利用两向量垂直数量积为0的等价关系和数量积的坐标表示,从而证出BM⊥AB(2)利用两向量垂直数量积为0的等价关系和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再结合数量积求向量夹角公式,从而得出直线AB1与平面BCM所成角,进而得出空间向量夹角公式,则得出平面BCM的法向量,再结合数量积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公式,从而得出空间点A1(1)因为AA1⊥平面ABC,AB,AC⊂所以AA1⊥AB,AA(0,0,0),ABM=(−1,a,1),AB所以BM⊥AB(2)设平面BCM的法向量为n=(x,y,z)BM=(−1,a,1),所以有n⋅因为直线AB1与平面BCM所成角为所以cos〈解得a=12,即n=(1,1,所以点A1到平面BCMcos<【点睛】18.【答案】(1)证明:∵AO⊥平面BB1C1C,B1C⊂平面BB1C1C,∴AO⊥B1C,
∵BC=BB1,四边形BB1C1C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BB1C1C是菱形,∴B(2)解:∵AB与平面BB1C1C所成角为30°,AO⊥平面BB1C1C,
∴∠ABO=30°,
若∠B1BC=60°,则△BCB1是正三角形,
令BC=2,则B1C=2,BO=3,OA=1,
以O为原点,分别以OB,OB1,OA所在直线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则O0,0,0,B3,0,0,B10,1,0,A0,0,1,C1−3,0,0,
设平面AB1C1的一个法向量为n1=x,y,z,
AB1=0,1,−1,C1B1=3【解析】【分析】(1)由线面垂直得到线线垂直,再由菱形的结构特征得到对角线垂直,再结合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进而证出线面垂直,再由线面垂直的定义,从而证出AB⊥B(2)利用直线AB与平面BB1C1C所成角为30°,AO⊥平面BB1C1C,得出∠ABO=30°,若∠B1BC=60°,则三角形△BCB1是正三角形,令BC=2和勾股定理得出B1C,BO,OA的值,
从而以O为原点,分别以OB,O(1)∵AO⊥平面BB1C1∴AO⊥B∵BC=BB1,四边形∴四边形BB∴BC∵AO∩BC1=O,AO⊂平面ABC∴B1C⊥平面∵AB⊂平面AB∴B1(2)∵AB与平面BB1C1C所成角为30°∴∠ABO=30°,若∠B1BC=60°令BC=2,则B1C=2,BO=3以O为原点,分别以OB,OB1,OA所在直线为x,y,则O0,0,0,B3,0,0,B10,1,0设平面AB1CAB1=n1→⋅AB设平面B1C1An2→⋅A1B1设二面角A1−B1C∴cosθ=∴二面角A1−B19.【答案】(1)证明:设AC∩BD=O,连接DF,OF,四边形ABCD为菱形,则AB=AD,AC⊥BD,BO=OD,又∠BAF=∠DAF=60°,易得△BAF≅△DAF,所以BF=DF,则BD⊥OF,又AC∩OF=O,AC,OF⊂平面ACEF,所以直线BD⊥平面ACEF;(2)解:过F点作FH⊥AC于H点,过H点作HM⊥l于M点,连接FM,过H点作HN⊥AD于N点,连接FN,由(1)易证,FM⊥l,FN⊥AD,则∠FMH为二面角E−l−D的平面角,在直角△FHM中,tanθ=FHHM=2设AF=2a,则AN=a,NH=a直角△FHN中,(26)2G为线段AF的中点,则G到平面ABCD的距离d=6,又DG=3设直线DG与平面ABCD所成角为α,sinα=直线DG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23【解析】【分析】(1)利用菱形和全等三角形证明出BD⊥OF,AC⊥BD,再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即可求解.(2)先证明出FM⊥l,FN⊥AD,得到∠FMH为二面角E−l−D的平面角,在直角三角形△FHN中求得AF=6,根据G为线段AF的中点,求G到平面ABCD的距离,从而求解出DG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弦值.(1)设AC∩BD=O,连接DF,OF,四边形ABCD为菱形,则AB=AD,AC⊥BD,BO=OD,又∠BAF=∠DAF=60°,易得△BAF≅△DAF,所以BF=DF,则BD⊥OF,又AC∩OF=O,AC,OF⊂平面ACEF,所以直线BD⊥平面ACEF;(2)过F点作FH⊥AC于H点,过H点作HM⊥l于M点,连接FM,过H点作HN⊥AD于N点,连接FN,由(1)易证,FM⊥l,FN⊥AD,则∠FMH为二面角E−l−D的平面角,在直角△FHM中,tanθ=FHHM=2设AF=2a,则AN=a,NH=a直角△FHN中,(26)2G为线段AF的中点,则G到平面ABCD的距离d=6,又DG=3设直线DG与平面ABCD所成角为α,sinα=直线DG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2320.【答案】(1)证明:在直角梯形ABCD中,连接CE,如图,CE=BC=AE=2,∠BCE=∠CED=60°,则四边形ABCE为菱形,AB=2,连接AC交BE于点O,则AC⊥BE,∠ACE=30°,因此,在折起后的图中,A1O⊥BE,A1O∩C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车冲刺测试题及答案
- 关汉卿考试题及答案
- 二建考试题真题及答案
- 税务智税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医康复理疗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家电公司过失责任追究办法
-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六校2026届化学高三上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农业发展集团筹建方案(3篇)
- 高层小区沉降观测方案(3篇)
- 餐厅选址运营方案模板(3篇)
- GB/T 9729-2007化学试剂氯化物测定通用方法
- MA控台基本知识和技巧
- 三视图及尺寸标注课件
- 东芝空调用户使用手册
- BVI公司法全文(英文版)
- 住房公积金投诉申请书
- 众辰变频器说明书3400
- 《世说新语》乘船 完整版课件
- 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记录表(周)以及详细记录
- 《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 煤矿地质基础知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