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精测卷
(时间4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姓名考号总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2015年进入冬季后,雾霾天气加重。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um的颗粒物,单个PM2.5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
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2.5um=2.5umX106m
B.2.5口m=2.5X10°dm
C.2.5um=2.5X10'em
D.2.5um=2.5X10%
【解析】选B。本题考查了长度单位的换算。1mn=10-4cm=10_5dm=10-6m,
2.5|1m=2.5X104cm=2.5X10=2.5X106m,故选B。
2.小云同学在一次测量木块长度时,用两把刻度尺进行了测量,如图所示,则以
下测量结果最接近木块真实值的是()
012345cm
A.3.2cmB.3.30cm
C.3.3cmD.3.5cm
【解析】选Bo由题图可知,木块上方的刻度尺分度值是0.5cm,木块下方的刻
度尺分度值是0.1cm,下方的刻度尺精确度更高,所以读取木块下方的刻度尺读
数,最接近木块真实值,故木块的长度为3.30cmo
3.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正在进站的火车
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
C.站在商城自动扶梯上运动的顾客
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
【解析】选C。本题考查了匀速直线运动的判断。匀速直线运动是沿着直线快慢
不变的运动。正在进站的火车、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的速度越来越小,不属于匀
速直线运动;而绕地球转动的卫星做的是圆周运动,也不属于匀速直线运动;随
商城扶梯运动的顾客速度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属于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4.在研究水滴下落规律的实验中,打开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下落,
并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了同一水滴下落时的不同位置,如
图所示,由图可知,水滴下落0.3s内的平均速度是()
A.150m/sB.15m/s
C.1.5m/sD.0.15m/s工
单位:cm
【解析】选C。本题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由频闪图片可知,水滴
在0.3s内通过的距离为45cm=0.45m,则水滴在0.3s的平均速度为:v二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L5m/s,故选C。
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
知()
s/m
A.7〜20s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5s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第10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经过5s,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
【解析】选B。乙车在7〜20s内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乙车处
于静止状态;由图象看出两车在0〜5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两车做的是匀
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车通过的路程,所以v/v乙;
由图象看出甲车在5s末的路程是10m,乙车在5s末的路程是15m,所以在5s
末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通过的路程;两车在10s末相遇,此时乙处于静止状态,
甲还在匀速运动,二者速度不相同。
6.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速度分别为15m/s和10m/s,则两车都
运动10s时间后的路程之比为()
A.1:1B.3:2C.2:3D.31:3
【解析】选B。本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甲、乙的
速度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为1:1,故根据路程公式s=vt可
得,Si=Vitbs2=v2t2,甲、乙两车的路程之比为Si:s2=Viti:v2t2=vi:V2=3:2o
7.在北京进行的201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4X100米决赛中,中国队发挥出色,
实现中国男子短跑接力上的重大突破。如图所不是赛后四位选手高举五星红旗
绕场庆祝时的情景,若说赛场主席台是运动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A.地面
B.看台上坐着的观众
C.四位选手
D.赛场边矗立着的广告牌
【解析】选C。本题考查了参照物的选择。以四位运动员为参照物,主席台与运
动员之间有位置上的变化,故主席台是运动的,选Co
8.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通过一段路程,它的速度愈来愈大,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
3m时,所用时间是2s,那么这个物体在整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A.等于1.5m/sB.大于1.5m/s
C.小于1.5m/s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解析】选C。本题考查了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加速通过
一段路程,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nl时,用了2s,则该物体在最后2s的平均
速度:v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5m/s,由于运动速度越
来越大,所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应小于1.5m/s,故选Co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9.如图所示的秒表记录的时间是o
【解析】由图知: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JOmin中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
代表1min,指针在“2”和“3”之间,略偏过“2”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
2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0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s,指针
在10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10s,即秒表记录的时间为2min10s。
答案:2min10s
10.2015年5月,屯琼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小明坐在琼中至屯昌的汽车上,透过车
窗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后移动,他是以为参照物。若该车用30min行驶
完46km的全程,其平均速度为km/ho
【解析】本题考查参照物的选择和速度的有关计算。以汽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
木向后移动;该汽车的平均速度v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92km/ho
答案:汽车92
11.2016年女子冰壶世锦赛的举行时间为3月19日〜27日。如图为用刻度尺测
量冰壶的高度AB如图乙所示,其高度为emo冰壶投掷出去后继续往前
运动,此时的冰壶相对于看台上的观众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o
【解析】由图示刻度尺可知,其分度值为1mm,冰壶的高度为13.40cm-
2.00cm=ll.40emo以看台上的观众为参照物,冰壶是运动的。
答案:11.40运动
12.如图是某住宅小区内的场景。
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o
按规定,汽车在小区内行驶100m至少需要So行驶过程中,以汽车为参照
物,标志牌是的。
【解析】本题考查对限速标志的理解和速度的计算。B表示的含义是:限制汽车
速度不超过5km/h;按规定,汽车在小区内行驶100m需要的时间为:1二错误!未
找到引用源。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72s;行驶过程中,以汽车为参照物,标志
牌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而是运动的。
答案:限制汽车速度不超过5km/h72运动
13.行驶中的卡车速度计指针如图所示时,车速为
km/h;按此速度匀速行驶360km,所需时间为。
航90100110
km/h130
【解析】根据题图可以看出此时汽车的速度v=72km/h;根据公式v二错误!未找
到引用源。可知,汽车用这个速度行驶360km所用的时间是I二错误!未找到引用
源。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5ho
答案:725h
14.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
片如图所示。则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用时s,平均速度为m/so
小球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越来越O
【解析】由题图知,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用时t=3X0.1s=0.3s,s=30cm=
0.3m,平均速度v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m/so在相同
的时间内,小球运动的距离越来越大,故小球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
答案:0.31大
三、实验探究题(16分)
15.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秒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如图所示,图中显示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
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请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甲至乙乙至丙甲至丙
路程S1=S2=64cmS3=90cm
=
时间ti=2st2t3=6s
(2)某同学计算甲至丙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采用了下列两种方法计算:
方法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方法2:V3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以上两种方
法正确的是:(选填“方法1”或“方法2”)。甲至丙的平均速度
是in/so
(3)分析表中数据,小车全程(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⑷要使小车的平均速度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有(写出
一种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测量物体平均速度、探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1)根据图示
和表中数据可知,表中第一行数据为路程,第二行数据为时间,并且S1=90cm-
64cm=26cm,t2=6s-2s=4so(2)方法1计算平均速度是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正确;方法2是速度加起来被2除,那叫速度的平均,错误;甲至丙的路程S3二
90cm=0.9in,时间t3=6s,所以甲至丙的平均速度是v:,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二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0.15m/so
(3)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SL26cm=0.26m,所用的时间3=2s,所以此路程的平
均速度为v尸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0.13m/s,全程中小
车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4)增大斜面角度,减少下滑时间,由速度公式可知,在
路程一定时,可以增大小车平均速度。
答案:(1)26cm4s⑵方法10.15
⑶不是(4)增大斜面角度
四、计算题(本题共两小题,共18分)
16.(9分)无锡地铁二号线是贯穿无锡城区东西的一条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路。
该线起于滨湖区梅园站,止于锡山区安镇站,全程运行大约50分钟,沿线共设车
站22个,部分站点数据如表,求:
车站名称距前站距离/m总里程/m
三阳广场9559110
无锡东站74325464
安镇西101726481
(1)无锡地铁二号线的全程平均速度为多少?(结果取整数)
⑵若要从无锡东站乘地铁到三阳广场站大约需要多少时间?(结果取整数)
【解析】本题考查速度公式及其应用。(1)无锡地铁二号线的全程路程为s二
26481m,全程行驶时间为t二50分钟二3000s,则全程平均速度为v二错误!未找
到引用源。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8.827m/s^9m/s;(2)从无锡东站乘地铁到
三阳广场站的路程为SF25464m-9110m=16354m,所用时间大约为匕二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1817so
答案:(1)9m/s(2)1817s
17.(9分)甲、乙两地相距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
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以
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火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
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每秒?
⑵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解析】(1)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
16:30到达乙地,则从甲地开往乙地所用时间t=9ho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
均速度v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00km/h七27.8m/s,
⑵火车通过桥梁的速度为v,=144km/h=40m/s,由v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得:
火车过桥通过的总距离:
s'=vz=40m/sX25s=1000m,所以火车的长度s火产s'-s桥二1000m-
400m=600mo
答案:(1)27.8m/s(2)600m
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联欢晚会上,鼓乐团表演的《鼓韵龙腾》气势磅礴。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C.鼓乐声是经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D.由于设计师对剧场的混响时间的合理设计,才会使现场观众感觉鼓声的气势磅礴。
2.下面是对声速与回声问题的总结,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B.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C.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快,其次为液体,在空气中传播得最慢。
D.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如果回声与原声进入人耳时间间隔小于0.1s,
则人不能将两者区分开,此时回声加强了原声。
3.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大象交流的
“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A.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R.次声波无法传入人耳
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
4.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C调“和“l(dou)”这两个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音色一定不同B.音调一定不同
C.响度一定不同D.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同
5.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周和小杨齐声说:“是刘欢在
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
6.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今后要重视海洋开发建设。所以一些器材设备在海洋上的利用就引起重视。
在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常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
似喇吠,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
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声波具有能量
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金嗓子”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7.对于噪声的危害和控制问题,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
都属于噪声。
B.交通运输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均属于噪声的来源。
C.噪声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休息和睡眠了。
D.控制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专播过程中减弱;在人眼处减弱。
8.声音能传递能量,下描述中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是()
A.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B.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C.美丽的歌声可以缓解疲劳D.利用B超检查身体
9.下面给出四幅图片反映声现象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空中宇航员能〃B.手在小提琴上不“C.道路两旁的隔音装,D.B超检查身体是超
对话,说明声音"同位置按弦,主要,置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
可在真空中传播,目的是改变响度,」
10.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高声”呼喊才能让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
“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
A.音调B.音色
C.响度D.频率
11.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对教学的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在校园周围植树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
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
12.如图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A.声音的反射使原声增强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声音的音调不同D.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12题图15题图。
13.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A.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的到来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确诊
C.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14.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
在给病人检杳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
这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音色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
15.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l)”
“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
A.丙、乙、甲、丁B.乙、丙、甲、丁
C.甲、乙、丙、丁D.丁、丙、乙、甲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6.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
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
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
是o
17.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个敲打的
声音.第一个声音是由传播的,第二个声音是由传播的,原因是.
18.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Hz,人类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19.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二胡,二胡发生是因为琴弦在,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
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20.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与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
正在放声高唱“,这里的低是指o高是指O
21.如图所示,在城市的繁华路段旁常竖有噪声显示装置.图中数字的含义是.这样的噪声
(填“会”、“不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的学习和工作.
21题图22题图23题图~
22.如图所示的是摩托车引擎后安装的消声器的结构图.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采用的方法来减弱
噪声的,起消声作用的主要部件是.
23.为了安全,有些轿车装有倒车雷达(如图所示),当轿车倒车时,尾部在非安全距离内遇到人或障碍
物,雷达就会发出警报,方便司机判断车尾与后部障碍物间的距离。在倒车笛达工作过程中,应用了、
和(选填“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回声”、“超声波”)大量的
物理知识.
24.弦乐器的音调高低决定于弦的长短、松紧、粗细.在弦的粗细,松紧相同时,弦越,音调越高;
在弦的粗细,长短相同时,弦越,音调越高;在弦的长短,松紧相同时,弦越,音调越高.
25.当别人嚼脆饼时,你听到的声音很小;而你自己嚼同样的脆饼时,你会听到较大的咀嚼声.这是因为
前者的声音是靠_______传播,后者的声音是靠_______传播,_____的传声能力较强.
三、实验与探究题(26题6分、27题12分,共18分)
26.如图所示,A.B为两个相同的音叉,C是粘在音叉叉股上的小平面镜,D为一较大的平面镜,E为固
定
的小激光笔,F为天花板。实验时,用橡皮锤敲响音叉B,听到声音的同时,会观察到天花板上的光斑位
置
发生变化。这个现象中包含的物理知识有哪些(至少回答三点)?
(1);(2)__________________;(3)°
27.在学习二胡、琵琶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
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
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材料Q长度~横靛面
令「(cmJ
铜一60O.
雨Q6OQO.89*3
雨一6OQ1.。2卢
雨一8OQO-7&Q
EQ雨.-
丽「工。0cO.76Q
的一8O.r1.O2Q
HQ尼龙28OQ1.O2Q
工Q尼龙/工。。71.O2Q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
该表中所缺的数据分别为和_________O
(2)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
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
(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
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o
四、简答题(28题6分、29题4分,共10分)
28.用牙轻轻咬住铅笔上端,用手指轻敲铅笔下端,注意听这个敲击声,然后张开嘴使牙不接触铅笔,而
保持铅笔位置不变,手指用与前同样的力轻敲铅笔下端,这时他也听到了声音。
(1)两次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两次听到的声不同?
(3)举一例生活中应用上述情况的例子。
29.小红拎起水壶向她家的暖水瓶中灌开水,客厅里的妈妈提醒她:“小红,快满了!”小红问:“你怎
么知道快满了?”妈妈说:“听出来的。”小红大惑不解。请你做一做实验,把声音的变化特点表述出来,
并解释发出这种声音变化的原因。
五、综合应用题(每题10分,共20分)
30.同学们已经知道,声呐不仅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而且探测过往的鱼群。当然,如果需要,它还可以
探测冰山或暗礁的存在。
(1)如果声呐发出的超声波信号遇到暗礁10s后接收到返回的波,超声波从发出到返回共走了多少路程?
暗礁到船的距离至少有多远?(假设这种波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为1500m/s)
(2)小明知道“嫦娥一号”卫星正在探测月球的消息后,他想把声呐也装到“嫦娥一号”卫星上,从而
增加•种探测的手段。你认为他的想法可行吗?为什么?
31.某中学物理活动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到声音在某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见表)c一根足够长且裸露
在地面的铁管,管中充满水。当气温为20C时,小组中的一位同学在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管的另一端
的同学最多能听到几次敲击声?如果听到最后一次敲击声离敲击时间为1.2s,则这条直铁管长约为多少
m?
物质一温度(C)3速度(m/s),
空气T20c3402
水一20c1450-
松木裂20d3320。
铁一20c4900口
□
♦第二章:声现象专题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A3.D4.B5.C6.D7.D8.A9OD10.C11.A12.A13.D
14.B15.A
二、填空题
16.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17.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团,观察纸团的振动情况。18.2个铁管空气铁
管传声速度比空气得快。19.350能20、音调响度21.此时的噪声为58.60dB,不会。22.防止噪声
的产生隔音盘2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回声超
24.短紧细25.空气骨头固体
三、实验与探究题
26.(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3)声音能传递能量27。(1"8€人【)或用801.
02(2)选一根弦在不同松紧的情况下,测得相应的频率分析(3)控制变量法
四、简答题
28.(1)响度不同(2)前者是骨传导,后者是空气传导,骨传导效果好(3)骨导式助听器29.向暖
瓶内倒水时,空气振动发声,当水越来越多时,空气柱越来越短,声音的音调越来越高。根据音调的高低
来判断的。
五、综合应用题
30.(1)15000m;7500m(2)不可行。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1.3.408
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人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
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
正确的是()
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C,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C,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2.根据表中所列几种物质的熔点,请你判断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物质
二二三二时态氢1
-38.81064108315353410^^1
।
A.电灯泡的灯丝用铛制成不易熔化B.纯金掉在钢水中不会熔化
C.一265℃时,氢气是固态D.水银温度计不能测低于零下40℃的气温
3.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⑴⑵B.(2)(4)C.(1)(3)D.(3)(4)
4.在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晾哂的湿衣服」
逐渐变千~
5.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
A.水能够灭火,所以纸盒不会烧着B.火焰的温度较低,低于纸的着火温度
C.纸的着火温度较高,高于水的沸点
D.水善于将热量迅速向外散发,所以纸盒不会烧着
5题图6题图.
6.“如烟”是当今流行的绿色保健用品-一无毒型香烟替代品,吸烟者抽烟吸“如烟”时其嘴里也有
“烟气”吐出,但这种烟气不会对其他人有危害,起到了禁烟和保健的作用,针对“烟气”的产生
说法正确的是()
A.“烟气”是某种液体先汽化后液化产生的Bo“烟气”是某种液体先液化后汽化产生的
C.“烟气”是呼出的一种气体D.产生“烟气”的液体不容易液化和汽化
7.针对下列春夏秋冬四种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温暖的春天,有些南方地区会出现“回南天”天气,地面、墙壁全是湿的
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冰糕冒“白气”
C.凉爽的秋天,窗玻璃外侧出出现雾
D.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同学走出教室镜片会模糊
8.飞机飞行时,有时后面会拖出一条长长的“尾巴”,如图所示,这种现象称为飞机拉烟,这是因为飞
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流与外界冷空气混合,使飞机轨道上空所含水汽和热能明显增多,当水汽超
过空气所能容纳的限度时,水汽就会凝结,形成雾状的小水滴,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B.液化C.凝固D.升华
8题图
9.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C.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
D.烧开水后,看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10.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
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
水形成的
11.图中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12.今年冬天,世界多地出现了极寒天气。如图是我国某地出现的雾淞景象。雾淞的形成,是由于水蒸气
遇冷发生了()
A.液化B.凝华C.汽化D.升华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3.下图是某固态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由图可以判断)
-zsa/Si
220彳
200
180I2f/min
A.这种物质的熔点是210℃B.这种物质在CD段已变成气体
C.这种物质熔化过程用了12minD.这种物质在BC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14.严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花主要是水凝固形成的B.冰花主要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内侧D.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外侧
15.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
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D.冰箱的冻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6.一支正在点燃的蜡烛,会有蜡油从燃烧处流下,在蜡油下流的过程中,又变成固体的小蜡块,随着在蜡
烛上,在这一过程中,蜡先_____,后又但是蜡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和凝固温度,所以说蜡是0
16题图18题图”
17.家庭用的液体石油气体是用______方法使气体液化的,在揭开沸水锅的锅盖时,有水珠
从盖上流下,这是用_________的办法使水蒸气液化的.
18.上海世博会举办期横跨春、夏、秋三季,为应对高温,世博园区的控温降温技术也是新招奇招迭出。
如图是上海世博会使用的两种降温方法:喷雾降温和冰块降温。(1)烈日炎炎,世博会利用晶莹剔透的冰
块降温,是因为冰块变成水在(填物态变化名称)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热“(2)喷雾
降温系统自动向空气中喷洒水雾,水雾在(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从周围大量吸热
19.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冰冻西红柿冒“白气”,几分钟后,西红柿又变成了一个“雪球”,从物态变化的
角度分析,前者属于_____现象,后者属于_______现象。当把西红柿放在冷水中后,则可能出现的现象
是盆中有一部分水结冰,西红柿的温度____o
20.面条应放在水中煮,而面放在油中炸则炸成油条,这是因为油和水的___不同,无论是炸和煮的过
程中,食物都要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1.寒冷的冬天,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游客的嘴里不断呼出“白汽”,这是_______现象;冰雕作
品的质量会一天天减小,这是_________现象。
22.寒冷的冬天,房间窗户的玻璃_______(填“内”或“外”)表面往往结着一层冰花,这是一种现象,
它要(填“吸热”或“放热”);当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暖和潮湿的房间时,眼镜的人
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暖和潮湿的房间时,眼镜变得模糊不清,这是现象,它要(填“吸
热”或“放热”)。
23.下面流程图中的方框内A.C的物态变化名称分别是和o
四、分析简答题(24题8分,25题8分,共16分)
24.如图所示,冬天,在用水壶烧水时,能看到壶嘴上方有“白气”,针对这种现象,请回答以下问题:
(1)“白气”产生的原因?
(2)“白气”是向下还是向上运动?
(3)“白气”为什么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看不到?
(4)冷的屋子内烧水“白气”比热的屋子内烧水是否明显?
25.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滚烫的柏油路上,刚好有一辆洒水车向地面洒水(如图所示)从你身边经
过,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此现象?
五、实验探究题(26题8分、27题10分,共18分)
26.如图所示,是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器材有: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烧瓶(开水)、火柴、.
(2)组装实验装置时,先根据酒精灯火焰的高度,固定,放上石棉网;再将烧瓶用铁夹固定.
(3)往烧瓶中注入适量的热水,点燃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切勿碰翻烧杯,小心烫伤)观察到液态的水变
成从烧瓶口冒出时生成的白雾.
(4)往瓶口的上方,倾斜着放置一金属盘,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金属盘的底部出现,握金属盘手的
感觉是.
(5)加热时烧瓶里的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金属盘底部出现的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27.在做探究“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在使用温度计以前,应该观察它的__________,认清它的
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
时间(min)12345678...
温度(℃)9294969798989898...
从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沸腾的过程中继续对它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____,如图
所示,是小亮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装置,如果想节约一些酒精燃料,并适当缩短实验时间,
可行的一种方法是。当烧瓶内的水沸腾后把酒精灯移开,水将不现沸腾,请写出两种使瓶内水
再沸腾起来的方法。
(1):(2)o
六、阅读与理解题(12分)
28.请仔细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水的循环
地球是一个大水球.由于地球上有了水,生命才得以延续,人类才得以繁衍生息.水是生命之源,是
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球上的水在不断地循环着.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
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水蒸气的
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在-•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品越求越大,就
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入江河湖海,洒向茫茫大地,这就
形成了雨.
(1)请依次写出文中(括号部分)涉及的物态变化名称:
(2)上述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3)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两项节水措施:
①;②.
♦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2.B3.C4.C5.C6A7.D8.B9.I)10.D11.【)12.B
二、多选题13AD14BC15ABC
三、填空题
16.熔化;凝固;非晶体17.压缩体积降低温度18.熔化;吸收;汽化19.液化;凝华;升高20.
沸点;吸收21.液化升华22.内凝华放热液化放热23.A.凝华C液化
四、简答题
24.(1)水汽化成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成小水滴。
(2)小水滴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向下运动。
(3)因为靠近壶嘴地方温度较高,壶内水汽化后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不会液化。
(4)液化的条件是遇到冷的环境,越冷的环境形成的水滴越多越明显,因此冷的屋子内烧水“白气”更
明显C
25.当水洒向地面时,水会进行蒸发时把地面的热量了人的身上,另外,周围的水蒸气增多,会使身体的
汗液蒸发减慢,因此感到更加闷热。
五、实验题
26.(1)酒精灯;金属盘(2)铁圈(3)水蒸气(4)水珠;热(5)汽化;液化
27.量程,分度值,98,不变,提高水的初温,将瓶密封向外抽气,将瓶密封向瓶上浇冷
水
六、阅读与理解题
28.(1)液化凝华熔化。(2)熔化。(3)①用淘米水浇花;②用洗衣水冲洗马桶。
第四章光现象单元精测卷
(时间4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姓名考号总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是()
A.竹的倒影B.碗中的筷子C.林中的树影D.镜中的陶罐
【解析】选Co竹子在水中的倒影和镜中的陶罐都是平面镜成的像,属于光的反
射,碗中的筷子发生了弯折是光的折射现象,而树林中的树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
形成的,故选C。
2.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平面镜,那么这束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分别
A.30°、30°B.60°、60°
C.30°、60°D.60°、30°
【解析】选B。入射光线与镜面之间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90°-30°二
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为60°,故选B。
3.鞋店的地板上,有一块靠墙的平面镜,店员为了顾客方便,通常不会把。设为
9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镜中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B.人远离平面镜像变小,靠近平面镜像变大
C.假设从顾客脚部发出的光线,与平面镜形成40°角;而反射光线进入顾客的眼
睛时,和水平线形成70。角,则。二70。
D.由于平面镜较小,所以人在镜中不能形成完整的像
【解析】选C。镜中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A错误;像与咱却
眼部人......
物大小相等,人远离平面镜或靠近平面镜像不变,B错误;
由题意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40°,则入射角和反\
射角都为50°,反射光线进入顾客的眼睛时,与水平方向f霾成
成70°角,根据图示可知,人眼在A点,入射点为0,由三角B------
形内角和为180°可知,NAB0为60°,入射光线与水平面成30°角,故镜面与水
平方向成70。的角,故C正确;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完整程度与镜面大小无关,
故D错误。故选C。
4.“猴子捞月”的寓言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国网河北省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东部原油储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山东分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附参考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2026国网广西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6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完整答案详解
- 2026年黑河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下半年河北沧州献县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92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河北承德兴隆县农业农村局招募特聘农技员6人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管网集团湖南公司2026届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年下半年河北张家口市张北县硕博人才引进99人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现场救护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重阳节及课件
- 轧钢厂煤气安全培训课件
- 浙江省精诚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 余热锅炉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GCP(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相关知识考试试卷及答案
- 项目五任务2《制作木相框》教学课件-鲁科版七年级劳动技术七年级上册
- 北京市2025学年高二(上)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
- 投资估算学校范本
- 跳远成绩记录表
-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及重点专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