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北京石景山五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1页
2024-2025学年北京石景山五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2页
2024-2025学年北京石景山五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3页
2024-2025学年北京石景山五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4页
2024-2025学年北京石景山五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北京石景山五年级(上)期末

语文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二十四节气凝结了我国劳动人民观察、发现、运用自然规律指导农耕的智慧,阅读梳理下面的语言文字,

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起初,二十四节气及其相关的【A.例B.历】法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渐渐地,人们发现不同的

节气里身体就会出现不同的生理现象。随着节气变化(gaishan)饮食和锻炼方式,可以(bJochi)

身体处于健康(zhu£ngt3i)。可以说二十四节气直接或间【A.ji&nB.jian]接地影响着每

一个人。将自然规律与自身关联在一起,更好地(xi6t诒o)饮食起居养生民俗活

动等让(xdnch台ng)的日子过得更有生趣。无论是“静观万物”,还是享受“四时佳兴”,要

想达到“天意支配人事,人事感动天意,两者合为一体”的(jingjie)就必须按自然规律办事。

1.请你将带有拼音的词语按顺序写在横线上,将文段补充完整,注意书写美观。

2.结合文意,“四时佳兴”的兴正确的读音应选择()

A.xTng旺盛:〜盛。B.xing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致。

3.“健康”的“康”书写笔画埼集的一项是()

A.第二笔“一”B.第五笔是“一”

C.第七笔是“I"D.第八笔是“、”

4.文段中“li法"的和“间接”的“间”应选择—和—(填序号)

5.结合文段中画“”的句子,霞适合替换文意的词语是()

A.和合与共B.不谋而合C.天人合一D.珠联璧合

6.文段中划线部分F确的标点符号应是()

A,.、,、,B.、、,,C.、、、,D.,,,,

在“啄木鸟”活动中,同学们要用行动实践“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精神。邀请你一

起咬文嚼字。

7.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有簿误的,请在错误拼音下面划横线。

(1)A.搭乘(chCng)B.召集(zhao)C.侵略(qin)D.杀菌(jun)

(2)A.冠军(guan)B.削弱(xue)C.勉强(qiang)D.水浒传(zhuan)

(3)A.胆怯(qie)B.脊背(ji)C.任何(ren)D.不可计数(shu)

8.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的,请在错误词语下面划横线。

(1)A.联结B.懒惰C.玲珑D.心旷神宜

第1页/共16页

(2)A.毁灭B.播种C.酷署D.难以置信

(3)A.爱幕B.允诺C.烦琐D.金碧辉煌

9.啄木鸟

同学们发现了生活中的错别字,请你圈出并改正。

能上停车——

10.下列加点字意思不一致的一组是()

A.不弱示意B.皴导带领

C.风景名胜举世闻名D.学而不医喜新庆旧

n.“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思卿的一项是()

A.学识,学问B.晓得,明了C.识记,记住D.智慧,同“智”

第二部分经典永相随

每个汉字,都凝结着祖先的智慧,记录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以文字表达传承之意。

12.下列词语和图中表现的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丰衣足食

B.路不拾遗

C.五谷丰登

D.人寿年丰

13.诗句积累

在本学期积累的古诗中,表达诗人陆游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真挚爱国情的诗句是:

“,。”张继“,”一句将夜景与愁思交织在一起,情景交融,成为千古

名句。

14.四时景物皆成趣,一切景语皆情语。《山居秋暝》中以清新自然的笔调勾画出一幅有声(泉声)、有色

(青松)、有动(泉流)、有静(月照)的幽静雅致的山间月夜图的诗句是()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5.古诗积累对对碰,文化传承一线连

①《乞巧》①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鳏鱼肥。

②《渔歌子》②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第2页/共16页

③《己亥杂诗》③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④《观书有感》④九中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16.下列对《长相思》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词人随着大队人马向山海关外进发,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

B.众多的帐幕里深夜还亮着灯,出行在外的人们久久不能入睡,苦不堪言。

C.一阵风过后接着一阵雪,使家乡无风无雪的词人心烦意乱,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

D.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出行关外的艰辛和凄苦,抒发了词人浓郁的思乡之情。

冰心奶奶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让我们一起聊聊书吧!

17.班级要建立中国古典名著读书角,需要你梳理一下书单。下列书单符合班级需要的一项是()

A.①《西游记》②《红楼梦》③《小兵张嘎》

B.①《非洲民间故事》②《红楼梦》③《三国演义》

C.①《西游记》②《刘胡兰小传》③《红楼梦》

D.①《西游记》②《红楼梦》③《三国演义》

18.名句理解

每个人对于书的体验不同,感受也不同。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叶文玲认为:书,被

人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你觉得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呢?

19.口语交际

民间故事存在于世界上每个角落,深受大家喜爱。本学期你阅读了哪些民间故事?你最喜欢的民间故事

中的人物是谁呢?快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第三部分阅读与赏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人们渴望预知天气变化,真正做到“未雨绸缪”,但“天有不测风云”,精准预测天气确实不是一

件容易的事。

②影响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基本原因是大气运动自身具有随机性。大气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运动过程,充

满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对此,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有个生动的比喻:“巴西丛林的蝴蝶扇动一

下翅膀,可以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飓风。”这就是大家熟知的“蝴蝶效应”。在随机性的多重影响下,

任何一种预测结果,都是要担风险的。人们对天气形成初始状态的观测,总是会有某些误差,而哪怕是很

小的误差,也会使预测的结果大相径庭。

③此外,各种复杂地形也会影响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如青藏高原地势较高,受到太阳辐射后温度上升,

尤其是夏天,它便成为高空大气环流的一个热力源;当气流经过时,要么从上面越过去,并被加热,要么

从旁边绕流过去,从而形成天气系统,比如西南涡等。这些,使得整个大气环流形势变得十分复杂。可见

第3页/共16页

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也是个爱添乱的“捣蛋鬼”。

④不同的天气类型也影响着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像高温、寒潮、梅雨这些空间范围较大、时间尺度较

长的天气,预报准确率就比较高。全国24小时晴雨预报和最高、最低温度预报,能够做到“八九不离

十”。但有些天气发生得突然,这就如同玩拼图:如果只有8个板块,儿童也能拼出来;如果是800块,

成人可以拼出来;但如果是8000万块,甚至更多,那“神”也都无法拼出来了。

⑤不过,在气象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下,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数值预报手段的改进,天气预报准确

率正在不断提升。

20.请你结合上下文解释“大相径庭”和“捣蛋鬼”的意思。

(1)大相径庭:

(2)捣蛋鬼:____________

21.影响天气预报准确率的主要原因是、和o

22.句子理解

(1)短文第③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的说明方法。

A.打比方B.举例子C.列数字D.作比较

(2)这样写的好处是具体真实地写出了,让人信服。

2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画“J”,错的画“X”。

(1)人们希望提前知道天气的变化,做好提前准备与防范。()

(2)“蝴蝶效应”说明了复杂地形对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有影响。()

(3)“任何一种预测结果,都要承担风险。”风险在这里指的是预测的失败。()

(4)高温、寒潮、梅雨等空间范围较大、时间尺度较长的天气,预报准确率就高。()

24.请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气象学家竺可桢

①竺可桢是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他首先提出季风系统概念,首创区域气候研究,

提出划分亚热带指标,确定中国八大气候区,确立气候区划和自然区划的基本轮廓。在气象学方面作出了

开拓性贡献。

②物候观察记录是气象科技工作者的日常工作之一。竺可桢从1921年留学回国的第二天起,到1974

年逝世,每天都观察、记录物候和天气。在他去世的前一天,当他从收音机里听到气象预报时,还躺在病

床上,用甄抖的手握住笔,承举地记下“晴转多云,东风一至二级”,这也是他一生中的最后一篇日记。

翻开竺可桢的日记可以看到,在每天日记的正文前,都记载着当天的天气情况,如天气阴晴、风向风力。

同时还记有花开花落、冬去春回等物候内容。

③建国初期,竺可桢在科学院院部工作,家住北海公园北门附近。虽然当时他已年近花甲,但却拒绝

了组织上派车接送他的照顾。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人们都可以看到一位老人早晨从公园的北门进来,

南门出去;傍晚又从南门进来,北门出去。他不是像游人那样悠闲自得地观赏公园里宜人的景色,而是细

心地观察:有时有时。回家后,就在日记上详细地记录下来。这一习惯,一直保持了几十个年头。

第4页/共16页

有时候,竺可桢因公出差或有事耽误,就动员老伴、女儿,甚至邻居家的孩子帮他观察记录。这些平凡而

真实的记录,为他的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④由于历史的原因,要研究某一地区尤其是全球的气候变化规律几乎是不可能的。但竺可桢巧用文献

资料,通过“对比法”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规律。

⑤他广泛收集整理了我国历史文献资料,进行时间上的纵向比较和不同地域上的横向比较,对气候变

化规律进行研究。如,他从文献上看到,三四千年前,家燕在春分时节飞到郑国;而现在是春分时节飞到

上海,春分后10到12天飞到山东泰安。而郑国就在上海与泰安之间。通过这个纵向比较,推断出当时

黄河流域的气候比现在温暖。他根据公元前5600-6080年的出土文物,发现西安半坡遗址中有獐和竹鼠;

而现在没有了。通过这个纵向比较,推断出当时西安的气候比现在温暖。

⑥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实践,他写出了《关于我国气候若干特点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这篇学术

论文,综合地分析了光、温度和降水对作物生长的影响,认为我国农业生产还有很大潜力,指出发挥这些

潜力应采取的若干途径,给气候工作和农业生产开辟了崭新的前景。

⑦作为中国现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竺可桢先生始终关注并“尽毕生之力”开展气候变化研究,他关

于气候变化的一系列奠基性研究,对于人们今天认识全球重大问题具有基础的科学意义。

25.竺可桢为了能够做好物候观察记录工作做了很多事情,下面是林浩同学根据第②、③自然段内容梳理

的阅读提纲,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竺可桢做

好物候观

察记录

出差的时候,委托家人和邻居帮助观察记录。

26.林浩阅读文章后,想进一步了解竺可桢在气象学方面做出的开拓性贡献。于是搜集了一些资料。下面

哪一条资料不熊帮助林浩了解竺可桢的开拓性贡献?()

A.1964年竺可桢发表了《论我国气候的特点及其与粮食生产的关系》,分析了气候对粮食的影响,提出了

发展农业生产的许多设想。毛泽东看到此文非常高兴,专门请竺可桢到中南海谈。对他说:“你的文章写

得好啊!我们有个农业八字宪法,只管地,你的文章管了天,弥补了八字宪法的不足。”

B.1910年竺可桢和胡适二人同赴北京,在路途中打赌谁能更长寿,虽然是玩笑,但自从打赌之后,竺可

桢坚持锻炼身体,并养成了游泳、远足等习惯,这也为竺可桢后来到全国各地进行气候测量提供了体力上

的保证。

C.竺可桢于1928年应中央研究院蔡元培院长之聘,在南京北极阁筹建气象研究所。同年,竺可桢在南京

北极阁建立中国近现代第一个国家气象台一北极阁气象台。

27.短文第②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抓住_________描写让竺可桢去世前一天的场景深深烙印在读者心

中。借助加点的词语,我能体会到o

28.林浩结合文章内容展开想象,把第③自然段画曲线的地方补充完整了。你认为下面补充不育军的一项

是()

第5页/共16页

A.他有时走进桃林数一数桃花开放了几朵,有时仰望天空观察柳絮飞舞的样态。

B.他有时坐在长椅上安静地晒着太阳,有时来到湖边拍照记录下如画的美景。

29.北极阁气象博物馆为让大家更深刻地了解竺可桢其人,举办了为竺可桢雕像征集云词条活动。现面向

大众征稿,活动要求参与者能够用一个词语高度概括竺可桢精神。现在,邀请你参加活动,请把你想到的

词写在词卡上,并结合材料内容说明理由。

30.今年是竺可桢先生诞辰133周年,同学们为先生做了一期宣传板报。根据板报内容,请你结合当下的

生活和学习,谈谈我们应怎样看待“求是”精神?

[座右铭]一丝不苟

[做人原则-求是精神]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

[处世原则]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

行之

[名言]“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

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

第四部分习作与表达

31.选择下面一项内容,完成习作展示。

(1)本学期,石景山区开展了以“立根铸魂亲近经典”为主题的“少年讲书人”活动,激发同学们立志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请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精心选择一本好书推荐给同学们。注意抓住你认为

真正值得推荐的理由,有重点地分享给他人。不少于400字。

(2)学校要开展“博物周”展示交流活动。请你结合自己的喜好,借助本学期学习到的说明方法,尝试

介绍一件或者一种事物。看动物、赏植物、探科技、谈生活……尽量展示多彩世界,开拓同学们的视野。

注意:介绍时一定把事物的特点说明清楚,体现你自己的语言风格,不少于400字。

第6页/共16页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答案】1.改善保持状态协调寻常境界2.B3.C

4.①.B②.B5.C6.C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拼写能力。

解答此题时,要认真读给出的拼音,根据句子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是否有误,书写时要注意

笔画与笔顺,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书写时注意“善”“状”“协”“调”“境”“界”的正确

写法。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多音字。

兴:xTng,1.流行;盛行。2.使盛行。3.发动。4.创办。5.起;起来。6.昌盛;旺盛。7.使昌

盛。8.允许;许可(多用于否定式)。9.或许。

xing.1.对事物喜爱的情绪。

四时佳米:xing,人们在平静愉悦的心情下,对一年四季自然美景产生的喜爱和欣赏。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的笔顺。

康的笔顺:卡...............',■:■:,第七笔是“J”,故选

Co

【4题详解】

本题考查选字填空和多音字。

例:1.从前有过的可以用来比照或依据的同类事物。2.比照;对照。3.性质类同的事物中有代表性

的,可以用来说明情况或证明道理的事物。4.用作依据的标准或准则。5.按照条例规定或成规进行的。

历:1.经历;经过。2.统指过去的各个或各次。3.副词。一个一个地。4.亲身经历过的事。5.推算

年月日和时令季节的方法。6.记录年月日和时令季节的书、表、册页等。

历法:为了配合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根据天象而制订的计算时间方法。故选B。

间:jian,1.中间。2.一定的空间、时间或范围之内。3.顷刻。4.房间。5.量词。用于房屋。

jian,1.缝隙;隔阂。2.隔开。3.挑拨使人不和。4.除去(多余的幼苗)。5.副词。秘密地;悄悄

地。6.间或;有时。

间接:jimnjie,通过第三者或中间事物发生关系的。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第7页/共16页

A.和合与共:追求和谐稳定,幸福美满的社会生态。

B.不谋而合:事先没有商量过,但彼此的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C.天人合一:多指人与道合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也指天人相合相应。

D.珠联璧合:珍珠联串在一起,美玉结合在一块,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的美好样

子。

“天意支配人事,人事感动天意,两者合为一体”与“天人合一”意思相近,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饮食”、“起居”、“养生”和“民俗活动”之间是并列关系,用顿号,“民俗活动等”后面话还没说

完,用逗号,按顺序填是“、、、,”故选C。

在“啄木鸟”活动中,同学们要用行动实践“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精神。邀请你一

起咬文嚼字。

7.【答案】西

qitng

11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多音字的辨析。

(1)D.菌读“jUn”时,表示:某些低等生物,以寄生或腐生方式摄取营养,如细菌。

读“jCm”时,表示:低毕宏等植物的一大类。

杀菌(shajun):杀死病菌。

将杀菌(jun)-----杀菌(jun)o

(2)C.强读"q冶ng"时,表示:力量大。

读“q后ng”时,表示:勉强。

勉强(miJnqimng):能力不够,还尽力做。

将勉强(qiang)-----勉强(qiang)o

(3)C.脊读“ji”时,表示:人和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

脊背(jTbei):人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背部,之间的骨叫脊椎,而脊椎朝外的

将苜背(ji)—脊背(jT)o

8.【答案】(1)D.心旷神宜

(2)C.酷署

(3)A.爱幕

【详解】本题考查错别字辨析。

第8页/共16页

(1)心旷神宜---心旷神怡。

(2)酷署一酷暑。

【详解】本题考查错别字。

蒜止停车一禁止停车,在限定的范围内,禁止一切车辆临时或长时停放。

10.【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含义。

A.示弱:表示自己软弱,不敢同对方较量。示意:用动作、表情、含蓄的话或图形表示某种意思。示的

意思都是“表示”。

B.领导:1.率领并领导。2.担任领导工作的人。带领:引导,领导。领的意思都是“带领”。

C.风景名胜:指风景优美的地方。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名的意思都是“著名”。

D.学而不厌: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喜新厌旧: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爱情不专一。第一

个厌的意思是“满足”,第二个厌的意思是“厌弃”。

故选Do

11.【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的字词解释。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自孔子的《论语》。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

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知:通“智”,为智慧的意思。。这讲的是对待学业的的态度要诚实,“知之

为知之”,懂的就说懂,“不知为不知”不懂的不装懂。这也是做人的态度。做人要诚实守信、稳重踏

实。故选D。

第二部分经典永相随

每个汉字,都凝结着祖先的智慧,记录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以文字表达传承之意。

12.【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A.丰衣足食:穿的丰富,吃的充足。形容生活富裕。

B.路不拾遗:形容社会风气良好。

C.五谷丰登:年成好,粮食丰收。

D.人寿年丰:人人长寿,年景丰收。形容社会太平,生活美好。

图片显示老爷爷儿孙满堂且承欢膝下,家里粮食谷物成堆摆放。

故选B。

13.【答案】①.王师北定中原日②.家祭无忘告乃翁③.月落乌啼霜满天④.江枫渔火对愁眠

【详解】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和识记。

第9页/共16页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出自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前对儿子的遗嘱《示儿》。译

文: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

亲!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诗人坚信总有

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出自唐朝张继的《枫桥夜泊》,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

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这句话将夜景与愁思交织在一起,情景交融,成为千古名句。

书写时注意“家”“祭”“忘”“乃”“翁”“啼”“霜”“满”“渔”“愁”“眠”的正确写法。

14.【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诗句的理解。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皎洁的明月从松树隙间洒下清光,清澈的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结合分析题干中有声(泉声)、有色(青松)、有动(泉流)、有静(月照)的幽静雅致的山间月夜图可知

对应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故选Co

①《乞巧》、/①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鳏鱼肥。

②《渔歌子〉时)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15.【答案】

③《己亥杂诗〉③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④《观书有感〉/

④九中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

《乞巧》原文: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渔歌子》原文: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蹶鱼肥。青窘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己亥杂诗》原文: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观书有感》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6.【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词的理解。

《长相思》是清代纳兰性德所写,全诗: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

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译文:将士们不辞辛苦地跋山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

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

乡的思念,故乡是多么的温暖宁静呀,哪有这般狂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出行

关外的艰辛和凄苦,抒发了词人浓郁的思乡之情。

由此可知,A、B、D正确。

第10页/共16页

“风一更,雪一更。”是风雪交加的意思,而不是先风后雪。所以c错误。

冰心奶奶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让我们一起聊聊书吧!

17.【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四大名著和读书方法。

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故选Do

18.【答案】书是雨露,能滋润干枯之心。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所仿写的句子定要与例句主题相

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根据题干要求,可知要把书还可以比喻成其他东西,学生根据积累作答即可,

答案不唯一。如:书,是照亮人们未来的明灯。

19.【答案】《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等,我最喜欢的是牛郎。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在中国,流传着很多非常经典的民间故事,有最为著名的四大民间故事《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

《孟姜女》《白蛇传》。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像《哪吒闹海》《盘古开天辟地》《孟姜女哭长城》等脍炙人口

的经典故事。本学期出现在快乐

选一个你本学期阅读的的民间故事和最喜欢的主要人物说出来。

示例:《猎人海力布》《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我最喜欢的是海力布。

第三部分阅读与赏析

【答案】20.①.小的误差会让天气预报的结果截然不同,相差很远。②.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使得整

个大气环流形势变得十分复杂如同一个爱添乱的、不守秩序的人。

21.①.大气运动自身具有随机性②.各种复杂地形③.不同的天气类型

22.①.B②.各种复杂地形也会影响天气预报的准确率。

23.①.J②.X③.J④.J

24.精准预测天气有多难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1)大相径庭:径: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也作“径廷”。比喻悬殊矛盾乡间甚远。形

容两者截然不同,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从第2段的“人们对天气形成初始状态的观测,总是会有某些误

差,而哪怕是很小的误差,也会使预测的结果大相径庭。”可知意思是小的误差会让天气预报的结果截然

不同,相差很远。

(2)捣蛋鬼:不守秩序、令人讨厌或爱恶作剧的人。从第3段的“可见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也是个爱

添乱的“捣蛋鬼"。”可知指的是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使得整个大气环流形势变得十分复杂如同一个爱

添乱的“捣蛋鬼”。

[21题详解】

第11页/共16页

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从第2段的“影响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基本原因是大气运动自身具有随机性。”,第3段的“此外,各种复

杂地形也会影响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第4段的“不同的天气类型也影响着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可知

影响天气预报准确率的主要原因是大气运动自身具有随机性、各种复杂地形和不同的天气类型。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和其作用。

(1)本句主要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文中以“西南涡”为例,具体解释了青藏高原如何成为高空大气环流

的一个热力源,说明了气流经过青藏高原时的情况和形成天气系统的方式。故选B。

(2)举例子说明方法在这段文字中的主要用处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青藏高原如何成为高空大气环流的

一个热力源,以及它是如何影响天气系统的形成的。通过具体举例“西南涡”,文字将一个抽象的概念转

化为了一个具体的、大家可能熟悉的天气现象。这样做的好处是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青藏高原对天气系

统的影响,说明各种复杂地形也会影响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并帮助他们建立更清晰的理解。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1)从第1段的“人们渴望预知天气变化,真正做到‘未雨绸缪’”可知本题叙述正确。

(2)从第2段的“对此,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有个生动的比喻:'巴西丛林的蝴蝶扇动一下翅

膀,可以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飓风。’这就是大家熟知的‘蝴蝶效应'。”可知本题叙述错误,“蝴蝶

效应”说明了影响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基本原因是大气运动自身具有随机性。

(3)从第2段的“在随机性的多重影响下,任何一种预测结果,都是要担风险的。人们对天气形成初始

状态的观测,总是会有某些误差,而哪怕是很小的误差,也会使预测的结果大相径庭。”可知本题叙述正

确。

(4)从第4段的“像高温、寒潮、梅雨这些空间范围较大、时间尺度较长的天气,预报准确率就比较

高。全国24小时晴雨预报和最高、最低温度预报,能够做到‘八九不离十'。”可知本题叙述正确。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拟写标题。

从第1段的“人们渴望预知天气变化,真正做到“未雨绸缪”,但“天有不测风云”,精准预测天气确实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知文段是围绕预测天气来写的,从第2段的“影响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基本原因是

大气运动自身具有随机性。”,第3段的“此外,各种复杂地形也会影响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第4段

的“不同的天气类型也影响着天气预报的准确性。”都是围绕第1段来写,故题目也是围绕“天气预报”

来拟定,可以拟定为:精准预测天气有多难。

【答案】25.每天都观察、记录物候和天气。

坚持天天步行,观察气象。26.B

27.①.动作描写②.体会到竺可桢已经病重得不能下床了,还坚持收听广播,颤抖着记录气象预报,

而且记得那么准确,竺可桢这种坚持不懈的高尚品格、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为科学献身的奉献精神,是

多么感人啊!28.B

第12页/共16页

29.坚持不懈

因为他对于自己的观察,一直坚持记日记,一天也没有间断。始终把记日记当成科学观察的工作来做,记

录认真细致。坚持步行上下班,观察气象。因公出差,委托他人观察气象并记录,临死之前收听气象预报,

并记录。

30.“求是精神”就是一种“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理”的精神,必须有严格的科学态度,“一是不盲从,

不附和,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二是不武断,不蛮横;三是专心一致,实事求是”,“求是精神首先是科

学精神,但同时又是牺牲精神、奋斗精神、革命精神”。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事件。

结合第②段“竺可桢从1921年留学回国的第二天起,到1974年逝世,每天都观察、记录物候和天气。”

可知他每天都观察记录物候和天气。

结合第③段”虽然当时他已年近花甲,但却拒绝了组织上派车接送他的照顾。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

人们都可以看到一位老人早晨从公园的北门进来,南门出去;傍晚又从南门进来,北门出去。他不是像游

人那样悠闲自得地观赏公园里宜人的景色,而是细心地观察:有时……有时……。回家后,就在日记上详

细地记录下来”讲了他坚持步行,观察物候。

【26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B.这些资料介绍了竺可桢有良好的体力,不能借助这些资料了解他的开拓性贡献。

故选B。

【27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关键语句的理解。

根据句中加点词“去世的前一天”、“颤抖”、“艰难”从中体会到竺可桢虽然已经病重得不能下床了,

但是他依旧还在坚持收听广播,并且用颤抖着的手不断记录气象预报,还记得那么准确,竺可桢这种坚持

不懈的高尚品格、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为科学献身的奉献精神,是值得我们后辈学习的榜样。

【28题详解】

本题考查补充句子。

B.第③段主要讲的是竺可桢坚持步行,观察物候。“他有时坐在长椅上安静地晒着太阳,有时来到湖边

拍照记录下如画的美景”写的是赏景。不符合观察物候这一内容。

故选Bo

【29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第②段“竺可桢从1921年留学回国的第二天起,到1974年逝世,每天都观察、记录物候和天气。”可知

体现了他的坚持不懈。

“在他去世的前一天,当他从收音机里听到气象预报时,还躺在病床上,用颤抖的手握住笔,艰难地记下

“晴转多云,东风一至二级”,这也是他一生中的最后一篇日记。”体现了他一丝不苟。

第13页/共16页

第⑤段“他广泛收集整理了我国历史文献资料,进行时间上的纵向比较和不同地域上的横向比较,对气候

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写出了他善于钻研。

第⑥段“他不是像游人那样悠闲自得地观赏公园里宜人的景色,而是细心地观察”主要写竺可桢不像游人

那样悠闲自得的观赏公园里的景色,而是仔细的观察并记载下来,突出了竺可桢对待事情认真负责的性格

特点。

【30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结合宣传板报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围绕“求实”表达即可。

示例:学习的目的不仅是获取知识,更要培养抽丝剥茧、去伪存真的“求是”精神,深入知识内部,才能

把知识学“活”。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培养“求是”精神,提高理性思维创新能力。

第四部分习作与表达

31.【答案】例文1:

我推荐的那一本书

在“少年讲书人”的舞台上,我们共同追求着知识的光芒,期待通过阅读塑造我们的精神世界。今天,

我想为大家推荐一本书,它以其深沉的历史厚重感和细腻的情感触动,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在阅读的过

程中,既立了根,也铸了魂。这本书就是《红楼梦》。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它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倾尽毕生心血创

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当我打开这部作品时,仿佛进入了一个繁花似锦的世界,既有人生的繁华与热闹,也

有背后的辛酸与无奈。这部作品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描绘,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各种矛

盾和冲突。

读《红楼梦》,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封建社会的兴衰荣辱,更可以看到人性的复杂与多样。在贾宝玉、

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善良、纯真和美好,也可以看到人性的虚伪、自私和残

忍。这些人物的生活和命运,不仅让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更让我们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此外,《红楼梦》中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