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练】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综合训练三(新高考地区适用)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0分)材料一:顺昌为人刚方贞介,疾恶如仇。魏大中被逮,道吴门,顺昌出饯,与同卧起者三日,许以女聘大中孙,旗尉屡趣行,顺昌瞋目曰:“若不知世间有不畏死男子耶?归语忠贤,我故吏部郎周顺昌也。”顺昌好为德于乡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为所司陈说以故士民德顺昌甚。及闻逮者至,众咸愤怒,号冤者塞道。至开读日,不期而集者数万人,咸执香为周吏部乞命。诸生文震亨、杨廷枢、王节、刘羽翰等前谒一鹭及巡按御史徐吉,请以民情上闻。旗尉厉声骂曰:“东厂逮人,鼠辈敢尔!”大呼:“囚安在?”手掷锒铛于地,声琅然。众益愤,曰:“始吾以为天子命,乃东厂耶!”蜂拥大呼,势如山崩。旗尉东西窜,众纵横殴击,毙一人,余负重伤,逾垣走。一鹭飞章告变,东厂刺事者言吴人尽反,谋断水道,劫漕舟,忠贤大惧。已而一鹭言缚得倡乱者颜佩韦、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等,乱已定,忠贤乃安。然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节选自《明史·周顺昌传》,有删改)材料二: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周顺昌)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节选自《五人墓碑记》,有删改)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相应位置的字母填在下面的答题线上。每填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顺昌好A为德B于乡C有冤抑D及郡中E大利害F辄为所司G陈说H以故士民I德顺昌甚。答:答案:CFH【解析】句意:周顺昌喜欢在乡里做些好事。遇到民众受冤屈压迫以及有关吴县重大利害问题,就向主管官吏陈述,因此地方民众很感激顺昌。“于乡”是“为德”的后置状语,“于乡”后断开,即C处;“冤抑及郡中大利害”是“有”的宾语,宾语后断开,即F处;“以故”是固定结构,用于句首,其前断开,即H处。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趣,指催促,与《兰亭集序》“虽趣舍万殊”的“趣”词义不相同。B.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的任免、考核等,长官为吏部尚书。C.前,指走上前,与《石钟山记》“舟行适临汝”的“舟”用法相同。D.私人,文中指因私利相依附的人,所指就是材料一中的一鹭等人。【解析】选C。A.正确。催促;同“取”,得到,趋向。句意:旗尉多次催促上路。/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取舍各不相同。C项用法不同。“前”,名词作动词;“舟”,名词作状语。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顺昌瞪着眼睛责问旗尉:“难道你不知道世界上有不怕死的男子吗?”,并要求旗尉回去向魏忠贤直言通报自己的姓名。B.旗尉高声叫嚷“东厂拿人”,并把铁锁往地上一扔,哗啦啦地作响,没想到更加激怒群众,众人穷追猛打,打死、重伤旗尉。C.五人抗议周顺昌被捕,被正义所激励而死之时,本郡的士大夫们就向当局请求清理已被废除的魏忠贤生祠旧址来安葬他们。D.五人临刑的时候,慷慨自若,谈笑着死去。砍下的头被放在城头上,脸色一点也没改变。有人把他们的头买下,才与身体合葬。【解析】选C。“五人抗议周顺昌被捕,被正义所激励而死之时”错误,由原文“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可知,请示当局修墓安葬他们距离他们为正义而死十一个月。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魏大中被逮,道吴门,顺昌出饯,与同卧起者三日,许以女聘大中孙。(4分)译文:(2)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4分)译文:答案:(1)魏大中被逮捕,经过吴县城门,周顺昌为他出城饯行,三天和他同睡同起,许诺把女儿许配给魏大中孙子。(得分点一个1分:道,取道,经过;同卧起,同睡同起;聘,许配,嫁给。整体句意1分)(2)我们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的榜样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程。(得分点一个1分:行为,道德品行;先,表率,榜样;声,宣扬,伸张;赀,同“资”,钱财)5.两则材料记述了同一个事件,但写作目的不同,请结合文本分析。(3分)答:答案:①材料一是为突出周顺昌品德高尚受民众拥戴。②材料二是为突出五人英勇就义的过程。评分标准:答出一点1分,答出两点3分。【解析】①由原文“顺昌为人刚方贞介,疾恶如仇……及闻逮者至,众咸愤怒,号冤者塞道。至开读日,不期而集者数万人,咸执香为周吏部乞命”可知,材料一是为突出周顺昌品德高尚受民众拥戴。②由原文“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可知,材料二是为突出五人英勇就义的过程。【参考译文】材料一:顺昌为人刚正耿直,疾恶如仇。魏大中被逮捕,经过吴县城门,周顺昌为他出城饯行,三天和他同睡同起,许诺把女儿许配给魏大中孙子。旗尉多次催促上路,周顺昌瞪着眼睛说:“你不知世上有不怕死的男子吗?回去告诉魏忠贤,我就是以前吏部郎周顺昌。”周顺昌喜欢在乡里做些好事。遇到民众受冤屈压迫以及有关吴县重大利害问题,就向主管官吏陈述,因此地方民众很感激顺昌。等到听说逮捕他的差役到了,群众都非常气愤,为周公喊冤的堵塞了道路。到了宣判那天,几万人不约而同地集会到府城来,大家都手持香火替周吏部请命。县学的生员文震亨、杨廷枢、王节、刘羽翰等求见巡抚毛一鹭和巡按御史徐吉,求他们将群众的意见上报朝廷。一个旗尉恶声恶气地说:“东厂捕人,这些小子们竟敢这样捣乱!”大声叫嚷:“犯人在哪儿?”于是把铁锁往地上一扔,哗啦啦地作响。群众一看,更气愤了,一齐说道:“起初我们还以为是皇帝的命令呢,原来是东厂啊!”大伙儿一拥上前,愤怒地高呼,形势紧张严重。旗尉们吓得东逃西窜,群众就跟着追打,结果打死一个旗尉,其余的带着重伤跳墙跑了。巡抚毛一鹭发出紧急文书向朝廷报告这次事变,东厂的特务诬蔑苏州人民都反了,企图截断水道,抢劫水运船只,宦官魏忠贤非常害怕。过了些时候,毛一鹭说逮捕了带头闹事的人颜佩韦、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等,叛乱平定了,魏忠贤才放了心。不过从这次事变以后,东厂的缇骑们就不敢再出京城了。材料二:(墓中的)五个人,就是当周顺昌先生被捕的时候,激于义愤而死于这件事的。到了现在,本郡有声望的士大夫们向有关当局请求,就清理已被废除的魏忠贤生祠旧址来安葬他们,并且在他们的墓门之前竖立碑石,来表彰他们的事迹。这五人的死,距离现在建墓安葬,时间只不过十一个月罢了。我还记得周公被捕,是在丙寅年农历三月十五。我们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的榜样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程,哭声震天动地。缇骑按着剑柄上前,问:“(在)为谁悲痛?”大家不能再忍受了,把他们打倒在地。当时以大中丞职衔担任苏州一带巡抚的是魏忠贤的党羽毛一鹭,周公被捕就是由他主使的。苏州的老百姓正在痛恨他,这时趁着他厉声呵骂的时候,就一齐喊叫着追赶他。这位大中丞藏在厕所里才得以逃脱。不久,他以苏州人民发动暴乱的罪名向朝廷请示申告,追究这五个人,他们是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就是现在一起埋葬在墓中的这五个人。然而当五个人临刑的时候,神情慷慨自若,谈笑着死去了。砍下的头放在城头上,脸上的神情一点也没改变。一位有名望的人拿出五十两银子,买下五个人的头并用棺材收起来,最终与尸体合到了一起。所以现在墓中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20分)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石碏①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四年春,卫州吁弑桓公而立。宋殇公之即位也,公子冯出奔郑,郑人欲纳之。及卫州吁立,将修先君之怨于郑,而求宠于诸侯以和其民,使告于宋曰:“君若伐郑以除君害,君为主,敝邑以赋与陈、蔡从,则卫国之愿也。”宋人许之。故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围其东门,五日而还。公问于众仲曰:“卫州吁其成乎?”对曰:“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夫州吁弑其君而虐用其民,于是乎不务令德,而欲以乱成,必不免矣。”秋,诸侯复伐郑。宋公使来乞师,公辞之羽父②请以师会之公弗许固请而行诸侯之师败郑徒兵取其禾而还。州吁未能和其民,厚问定君于石子。石子曰:“王觐为可。”曰:“何以得觐?”曰:“陈桓公方有宠于王,陈、卫方睦,若朝陈使请,必可得也。”厚从州吁如陈。石碏使告于陈曰:“卫国褊小,老夫耄矣,无能为也。此二人者,实弑寡君,敢即图之。”陈人执之而请莅于卫。九月,卫人使右宰丑莅杀州吁于濮,石碏使其宰獳羊肩莅杀石厚于陈。君子曰:“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节选自《左传》,有删改)【注】①石碏:卫国大夫。②羽父:鲁国公子翠的字。6.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相应位置的字母标号,填在下面的答题线上。(3分)公辞之A羽父B请以师会之C公D弗许固请而行E诸侯F之师败郑徒兵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ACE【解析】句意:隐公推辞了。羽父请求出兵相会合,隐公不同意,羽父坚决请求以后便前去。诸侯的军队打败了郑国的步兵。“公辞之”,主谓结构完整,A处断开。“羽父请以师会之”,主谓结构完整,“羽父”做“请以师会之”的主语,C处断开。“固请而行”的主语是羽父,其后要断开;“诸侯之师败郑徒兵”是这次战争的结果,要与前句断开,所以在E处断开。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游,与……交游,交好,与《鸿门宴》中“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的“游”意思相同。B.修,整治,引申为从事某种活动,与屈原《离骚》中“又重之以修能”的“修”意思相同。C.公,指鲁隐公。因《春秋》是由鲁国史官记录鲁及诸侯国的事件,故常用“公”代鲁君。D.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常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如老子、孔子等。文中是对石碏的尊称。【解析】选B。A.正确。B.“意思相同”错误。“修”:整治,引申为从事某种活动。句意:准备向郑国报复前代国君结下的怨恨。/“修”:美好的,卓越的。句意:再加上卓越的才能。C.正确。D.正确。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庄姜漂亮却没有生孩子,就把桓公当作自己的儿子抚养,卫国人因此创作了《硕人》这首诗赞颂她的美德。B.石碏劝卫庄公应以道义去教育州吁,而不要过分宠爱他,并禁止儿子与他交往,都没效果,就告老回家。C.州吁即位后期望与宋、陈、蔡一道攻打郑国,以此报先君之仇,同时求得诸侯的尊崇,在百姓中树立威信。D.石碏设计让州吁去朝见陈桓公,借此机会让陈国除掉州吁。陈国抓住州吁和石厚后让卫国派人处置他们。【解析】选A。A.“庄姜漂亮却没有生孩子”错误,原文“美而无子”是“美貌而没有生儿子”的意思;“卫国人因此创作了《硕人》这首诗赞颂她的美德”错误,原文“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可知,是卫国人先创作了《硕人》,再“庄姜以为己子”,先后顺序有误。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4分)译文:(2)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4分)译文:答案:(1)君主应致力去除祸害,现在却招致祸害,恐怕不可以吧?(2)石碏真是个忠臣,讨厌州吁,而石厚结交他(就连同杀掉石厚)。‘大义灭亲’,大概就是说的这样的情况吧!【解析】(1)“祸是务去”,宾语前置句,“务去祸”;“务”,致力;“去”,去除;“速”,招致;“无乃……乎”,恐怕……吧。(2)“石碏,纯臣也”,判断句,“也”表判断;“恶”,憎恨;“其”,大概;“是之谓”,宾语前置句,“谓是”。10.唐太宗李世民曾言:“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你从这段史传中得到哪些启示?请从不同的身份角度作简要概括。(3分)答:答案:①作为父母,应以道义教育孩子,而不能过分宠爱孩子;②作为子女,应多听父母建议,慎重交友;③作为国君,应致力于美德,以德和民;④作为臣子,应忠君爱国。【解析】由“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可知,公子州吁是庄公宠妾的儿子,受到庄公宠爱,喜好武事,庄公不加禁止,庄姜讨厌州吁。大夫石碏劝庄公说:“我听说喜爱儿子,就用正确的礼仪规矩来教导,不让他走入邪道。”可知,作为父母,应以道义教育孩子,而不能过分宠爱孩子。由“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可知,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州吁交往,石碏禁止他,但石厚不听。卫桓公即位,石碏就告老辞官了。由此可知,作为子女,应多听父母建议,慎重交友。由“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夫州吁弑其君而虐用其民,于是乎不务令德,而欲以乱成,必不免矣”可知,我只听说用德行安定百姓的,没有听说用祸乱的。用祸乱,如同要理出乱丝的头绪,反而弄得更加纷乱。州吁这个人,仗恃武力而安于残忍。仗恃武力就没有民众,安于残忍就没有亲附的人。大家背叛,亲近离开,难以成功。武事,就像火一样,不去制止,将会焚烧自己。州吁杀了他的国君,又暴虐地使用百姓,在这种情况下不致力于建立美德,反而想通过祸乱来取得成功,就一定不能免于祸患了。由此可知,作为国君,应致力美德,以德和民。由“君子曰:‘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可知,君子说:“石碏真是个忠臣。讨厌州吁,而石厚结交他(就连同杀掉石厚)。‘大义灭亲’,大概就是说的这样的情况吧!”由此可知,作为臣子,应忠君爱国。【参考译文】卫庄公所娶的是齐国太子得臣的妹妹,名叫庄姜,庄姜美貌而没有生儿子,就是卫国人作《硕人》诗赞美的那个人。戴妫与庄公生下桓公,庄姜把桓公当作自己的儿子。公子州吁是庄公宠妾所生的儿子,受到庄公的宠爱又喜欢武事。庄公不管束他,庄姜却很讨厌他。石碏劝谏庄公说:“我听说爱自己的儿子,就用正确的礼仪规矩来教导,不让他走入邪道。如果准备立州吁为太子,那就定下来;如果没有决定立他为太子,这样做就会成为酿成祸乱的阶梯。君主应致力去除祸害,现在却招致祸害,恐怕不可以吧?”庄公不听从石碏的劝谏。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州吁交往,石碏禁止他,但石厚不听。桓公即位,石碏就告老辞官了。鲁隐公四年春季,卫国的州吁杀了卫桓公而自立为国君。当宋殇公即位的时候,公子冯逃到了郑国,郑国人打算送他回国。等到州吁立为国君,准备向郑国报复前代国君结下的怨恨,以此讨好诸侯,安定国内人心。他派人告诉宋国说:“君王如果进攻郑国,除去君王的祸害,以君王为主,我们将提供人力物力,和陈、蔡两国一道作为属军,这就是卫国的愿望。”宋国答应了。所以宋殇公、陈桓公、蔡国人、卫国人联合进攻郑国,包围了国都的东门,五天以后才回去。鲁隐公向众仲询问说:“卫国的州吁能成功吗?”众仲回答说:“我只听说用德行安定百姓的,没有听说用祸乱的。用祸乱,如同要理出乱丝的头绪,反而弄得更加纷乱。州吁这个人,仗恃武力而安于残忍。仗恃武力就没有群众,安于残忍就没有亲附的人。大家背叛,亲近离开,难以成功。武事,就像火一样,不去制止,将会焚烧自己。州吁杀了他的国君,又暴虐地使用百姓,不致力建立美德,反而想通过祸乱来取得成功,就一定不能免于祸患了。”秋季,诸侯再次进攻郑国。宋殇公派人前来请求出兵相救,隐公推辞了。羽父请求出兵相会合,隐公不同意。羽父坚决请求以后便前去。诸侯的军队打败了郑国的步兵,割取了那里的谷子便回来。州吁不能使他的百姓安定,于是石厚向石碏询问安定君位的办法。石碏说:“朝见周天子就可以取得合法地位。”石厚说:“如何才能去朝见呢?”石碏说:“陈桓公正受周天子宠信。现在陈、卫两国正和睦,如果朝见陈桓公,让他代为请求,就一定可以成功。”于是石厚就跟随州吁到了陈国。石碏派人告诉陈国说:“卫国地方狭小,我老头子年纪已七十多了,不能做什么事了,来的那两个人,确实杀死了我国君主,请您趁此机会对付他们。”陈国人把这两个人抓住,并且请卫国派人来陈国处理。九月,卫国人派右宰丑在陈国的濮地杀了州吁,石碏派他的管家獳羊肩在陈国杀了石厚。君子说:“石碏真是个忠臣,讨厌州吁,而石厚结交他(就连同杀掉石厚)。‘大义灭亲’,大概就是说的这样的情况吧!”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0分)材料一: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①。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②也。”(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注】①进:进展,此指不再学习新的曲子。②《文王操》:古曲名,相传为周文王所作。材料二:子墨子曰:“问于儒者,‘何故为乐?’曰:‘乐以为乐也。’”子墨子曰:“子未我应也。今我问曰:‘何故为室?’曰:‘冬避寒焉,夏避暑焉,室以为男女之别也。’则子告我为室之故矣。今我问曰:‘何故为乐?’曰:‘乐以为乐也。’是犹曰:‘何故为室?’曰:‘室以为室也。’”子墨子言曰:“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非以刻镂华文章之色,以为不美也;非以豢③煎炙之味,以为不甘也;非以高台厚榭邃野之居,以为不安也。虽身知其安也,口知其甘也,目知其美也,耳知其乐也,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节选自《墨子·公孟》《墨子·非乐》)【注】③豢:指牛羊猪狗等牲畜。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相应位置的字母标号,填在下面的答题线上。(3分)且夫A仁者之为B天下C度也D非为E其目之F所美G耳之H所乐I口之J所甘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DGI【解析】“也”为句末语气词,其后断句;“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三个句子结构对称,中间断开。故在DGI三处断句。句子翻译为:何况仁者替天下考虑,并不是为了能见到美丽的东西,听到快乐的声音,尝到美味。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字词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益,文中指增加,与成语“穷且益坚”中的“益”含义相同。B.辟席,指离开座位,“辟”与《促织》中“唇吻翕辟”的“辟”字意思不相同。C.刻镂,指雕刻,“镂”与《劝学》中“金石可镂”的“镂”字意思相同。D.邃,指所居深远,与《小石潭记》中“悄怆幽邃”的“邃”字意思相同。【答案】A【解析】选A。A项“含义相同”错。文中句子的意思是“可以增加一些学习内容(学习新曲子)了”,“益”的意思是“增加”;“穷且益坚”的意思是“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益”是“更加”的意思。B项正确,“唇吻翕辟”的“辟”是“开”的意思。C项、D项正确。3.下列对原文有关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学琴锲而不舍,他在练习一首琴曲时不仅仅要求会弹奏,还要深入更高的境界层次,以至于最终悟出了音乐背后作曲人的形象。B.墨子论辩技艺高超,他在与儒者讨论音乐问题时抓住对方“乐以为乐也”的回答,通过类比论证达到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效果。C.墨子主张实用主义,他认为仁者应当为天下兴利除弊,而眼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人民的温饱问题,因此批评文章、美食、建筑的功用。D.两则材料都记载了人物对话,但风格有所差异。相较于《史记》,《墨子》多用反复论说,在追求表意清楚的同时不失结构的层次感。【解析】选C。C.“因此批评文章、美食、建筑的功用”错。一方面,文中“文章”意为彩绘、纹饰;另一方面,墨子没有批评它们的功用,只是认为不合时宜。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4分)译文:(2)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4分)译文:【解析】(1)有间:过了一段时间;穆然:静默的样子;怡然:愉快的样子;焉:词尾,表示状态。(2)上、下:向上、向下;中:符合;度:考虑。答案:(1)过了一段时间,孔子表现出静默深沉的样子,有时还安适愉快地抬头仰望,似有远大的志向。(2)然而向上考察不符合古代圣王的事迹,向下考虑不符合万民的利益。5.请结合材料谈谈儒、墨两家对音乐的不同态度。(3分)答:答案:①儒家认为音乐的内涵丰富,能愉悦身心、陶冶性情。②墨家认为音乐艺术并不是不美,只是当下人们欣赏音乐,就会耽误国事和农时,因此应该取消音乐。【解析】根据材料一原文“丘已习其曲矣”“已习其数”“已习其志”“丘得其为人”可知,儒家认为音乐的内涵丰富,从中能习得“曲”“数”“志”“为人”,能够愉悦身心、陶冶性情。根据材料二原文“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非以刻镂华文章之色,以为不美也;非以豢煎炙之味,以为不甘也;非以高台厚榭邃野之居,以为不安也。虽身知其安也,口知其甘也,目知其美也,耳知其乐也,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可知,墨家认为音乐艺术并不是不美,只是当下人们欣赏音乐,就会耽误国事和农时,因此应该取消音乐。【参考译文】材料一: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连续学了十天仍没学习新的曲目。师襄子说:“可以增加一些学习内容(学习新曲子)了。”孔子说:“我已经学会了曲子,只是还没掌握弹琴的技法。”过了些日子,师襄子说:“你已经学会了弹琴的技法,可以多学些内容了。”孔子说:“我还未领悟曲子中表达的思想。”过了些时候,师襄子说:“你已经领悟了曲子中表达的思想,可以多学些内容了。”孔子说:“我还没能了解出作曲者的形象(气质、品格)。”过了一段时间,孔子表现出静默深沉的样子,有时还安适愉快地抬头仰望,似有远大的志向,就说:“我知晓作曲者的形象了,那人肤色黝黑,身材颀长,眼睛明亮深邃而能远望,好像成了统治天下四方的王,除了周文王谁还能成为这个样子呢!”师襄子站离坐席拜了两拜,说:“我的老师告诉我这首琴曲叫《文王操》。”材料二:墨子问一个儒者说:“为什么从事音乐?”儒者回答说:“为了音乐而从事音乐。”墨子说:“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假如现在我问:‘为什么建造房屋?’回答说:‘冬天避寒,夏天避暑,建造房屋也为了使男女分开。’那么,是你告诉了我造房屋的原因。现在我问:‘为什么从事音乐?’你却回答说:‘为了音乐而从事音乐。’如同问:‘为什么建造房屋?’回答说:‘建造房屋是建造房屋’一样。”墨子说:“仁者做事,必须讲求对天下有利,为天下除害,将以此作为天下的准则。对人有利的,就做;对人无利的,就停止。”何况仁者替天下考虑,并不是为了能见到美丽的东西,听到快乐的声音,尝到美味,使身体安适。如果因为这些来掠取民众的衣食财物,仁者是不做的。因此,墨子之所以反对音乐,并不是认为大钟、响鼓、琴、瑟、竽、笙的声音不好听;并不是以为雕刻、纹饰的色彩不美;并不是以为煎灸的豢养的牛羊肉等的味道不香甜;并不是以为居住在高台、厚榭、深远之屋中不安适。虽然身体知道安适,口里知道香甜,眼睛知道美丽,耳朵知道快乐,然而向上考察不符合古代圣王的事迹,向下考虑不符合万民的利益。所以墨子说:“从事音乐活动是错误的!”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20分)材料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节选自《礼记·大学》)材料二:台湾,海外一巨岛,广袤千里,物产之利无所不有。隋大业中,虎贲将陈棱一至澎湖,东向望洋而返。元置巡司于澎湖,明初废之。嘉靖中,海贼林道乾遁入台湾,寻为琉球所逐。天启中,日本逐琉球而踞之。崇祯中,闽地大旱,(郑)芝龙请于巡抚熊文灿,以舶徙饥民数万至台湾,人给三金、一牛,使垦岛荒。鸿荒甫辟土膏坟盈一岁三熟漳州之人赴之如归。荷兰红毛夷遭风泊台湾,乞于日本,以台湾为互市地。市久之,荷兰先筑安平城,旋筑赤嵌城。筑炮台,沉夹板于鹿耳门之港口,置揆一王守之。有荷兰通事何斌者,南安人;为揆一王主会计,负帑二十万。惧发觉,走厦门谒成功曰:“台湾,公家之故土也;沃野千里,鸡笼、淡水硝磺有焉。横绝天海,肆通外国。耕种可以足食,兴贩铜铁可以足用,霸王之区也。”成功览其地图,叹曰:“此亦海外之扶余也!”集僚佐议之不决,惟马信、杨朝栋然之。初,三月二十七日,成功自澎湖开船,下令曰:“视吾鹢首所向。”四月一日天明,成功至台湾外沙线,各船络绎至鹿耳门线外。此港甚浅,大船从无出入,故荷兰不防之。成功焚香祝曰:“成功受先帝眷顾,寸土未得,孤岛危居;今冒波涛,辟不服之区。天如佑我,假我潮水,行我舟师。”竹篙视之,则加涨丈余。三日,陈泽扎营北线尾,守台湾城揆一王遣头目拔鬼仔率兵数百前来冲击。陈泽迎战,一鼓歼之。四日,杨朝栋招谕赤嵌城酋长,(酋长)猫难实叮以城孤救乏,遂率三百余名出降。令赤嵌酋长招揆一王降,不从。次日,荷兰击鼓吹笛,出兵七鲲身。成功部将杨祥领藤牌手跳舞横冲,荷兰兵大败,退守王城。成功令马信等扎台湾卫固守不攻,候其自降;派各镇分汛地屯垦。改赤嵌为东都,设一府、二县。十二月,守台湾城揆一王降。(节选自《台湾通纪》,有删改)6.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相应位置的字母填在下面的答题线上。每填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鸿A荒B甫C辟D土E膏F坟G盈H一I岁J三K熟L漳M州N之O人P赴Q之R如S归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DHL【解析】句意:边远荒僻之地刚刚开垦,土地肥沃,一年能收获三季庄稼,漳州人去台湾就像回家一样平常。“鸿荒甫辟”为主谓结构,后面断开;“土膏坟盈”和“一岁三熟”都在描述土地,中间应分开;“漳州之人”是下句主语,故在其前断开。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寻,不久,表时间,与《桃花源记》中“寻向所志”的“寻”意思不相同。B.走,即逃跑,与《鸿门宴》中“四人持剑盾步走”的“走”意思相同。C.鹢首,古代指船头,与《荷塘月色》中“鹢首徐回”的“鹢首”意思相同。D.络绎,指连续不断,与《孔雀东南飞并序》中“络绎如浮云”的“络绎”意思不相同。【答案】D【解析】选D。“络绎如浮云”的“络绎”意为“前后相接,连续不断”。“络绎”意思相同。句意:各路船只陆续来到鹿耳门线外/来往的人连续不断像天上的浮云。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各朝代也对台湾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管理,但在明朝,台湾先后被琉球、日本、荷兰占据。B.经由原荷兰通事何斌从历史、地理、物产等方面有理有据的鼓动,郑成功力排众议,决定集中力量收复台湾。C.渡海作战要面临复杂的地形和天气,郑成功的焚香祷告增长了军队的士气,又使潮水涨了一丈多,大船得以通行。D.在收复台湾的过程中,既有短兵相接的白刃战,也有技术高超的心理战,这充分展现了郑成功卓越的指挥才能。【答案】C【解析】选C。C.“增长了军队的士气”于文无据。原文“成功焚香祝曰:‘成功受先帝眷顾,寸土未得,孤岛危居;今冒波涛,辟不服之区。天如佑我,假我潮水,行我舟师。’竹篙视之,则加涨丈余”可知,并无增长了军队的士气的相关内容。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耕种可以足食,兴贩铜铁可以足用,霸王之区也。(4分)译文:(2)今冒波涛,辟不服之区。天如佑我,假我潮水,行我舟师。(4分)译文:答案:(1)耕田种地可以足够食用,贩卖铜铁就可以财用富足,是成就霸业(王业)的地方。(评分标准:“足”“兴贩”“霸王”各1分,句意通顺1分。)(2)现在冒着巨浪的风险,收复拒不服从的地方。上天如果保佑我,借我潮水,让我的水军顺畅通行。(评分标准:“辟”“假”“行”各1分,句意通顺1分。)10.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郑成功“正心”的表现。(3分)答: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绩效管理策略与应用》课件
- 《骨关节炎护理概要》课件
- 2025-2030年高压金属膜电阻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如何签订办公室租赁合同
- 必修一第一节导学案
- 2025的餐饮服务承包合同
- 2025小李承包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建筑项目安全监理委托合同
- 2025-2030年丝素防晒蜜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中级技能知识课件教程》
-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八年级美术样卷
- 畜牧业人才培养的新机遇与发展路径
- 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深度研究
- 植物蛋白资源利用-深度研究
- 教学课件-金融学概论(第2版-盖锐)
- 大学生创新创业:室内设计
- 煤矿机电培训课件
- 2025年高考语文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目预测与范文
- DB3308-T 102-2022 居民碳账户-生活垃圾资源回收碳减排工作规范
- 物业管理项目接管方案
- 无人机网络安全防护-洞察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