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含答案)_第1页
2024-2025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含答案)_第2页
2024-2025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含答案)_第3页
2024-2025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含答案)_第4页
2024-2025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题

六年级科学

(时间:60分钟)

一、填空

1.蜡烛燃烧后产生了、等新物质。

2.化学家通过研究物质的性质和成分,采用、等方法,发明了许多新物质。

3.化学家发现空气中含有、、等多种气体成分,以及这些气体所占的比

例。

4.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总是保持着一些______的特征,不仅指形态,还包括—

特点、等方面,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5.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的个体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___的

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6.科学家研究发现,生物除了因父母的而产生变异,自身、人工____等都可

能产生变异。

7.除了杂交技术,采用添加,或用物质照射的方法,也可以使生物产生变异。

二、判断(在后面括号内正确的打叼”,错误的打“x”)

8.纸燃烧后变成了灰烬。()

9.所有金属中,只有铁会生锈。()

10.在车辆外壳上喷涂油漆只是为了美观。()

11.汽水中的气体是水蒸气。()

12.孟德尔被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13.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14.生物的所有特征都是能遗传的。()

15.黑头发染成红头发是变异现象。()

16.四叶草是三叶草变异的结果。()

17.遗传因子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18.下列现象中,()与产生新物质无关。

试卷第1页,共4页

A.发光发热B.改变形状C.产生气体

19.下列和纸燃烧的变化属于同一类的是()。

A.树叶变黄B.海水蒸发C.往水中加白糖

20.()可以防止自行车生锈。

A.经常用水冲洗B.保持氧气充足C.在易生锈处抹油

21.铁和铁锈()同一种物质。

A.是B.不是C.有可能是

2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具有的特征是()o

A.比空气轻B.能燃烧C.不支持燃烧

23.在制作柠檬汽水的过程中,加糖后()新物质。

A.没有产生B.产生了C.有可能产生了

2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话说的是()现象。

A.遗传B.变异C.进化

25.“龙生九子,子子不同”,这句话说的是()现象。

A.遗传B.变异C.繁殖

26.DNA的结构为()o

A.三角形B.单螺旋C.双螺旋

27.下列()不能被遗传。

A.知识B.身高C.相貌

四、探究实践

28.做一支蜡烛。

①将蜡块切成碎屑。②加热蜡屑成蜡油。

③在模子里放一根棉芯,将蜡油倒入模子里。

④等蜡油凝固,蜡烛就制成了。

在制作蜡烛的过程中,蜡块在被的过程中,只是.发生了变化,

蜡块由固态变为.态,又变回固态,产生新物质。始终.发生变化的是蜡这

种物质»

29.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为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某科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将3根相同的洁净铁钉分别同时放

置于如图所示的环境下的试管中(3支试管规格相同),放置一周后,取出3根铁钉观察生

试卷第2页,共4页

锈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名称选填“A”“B”“C”)

①试管:在_____、的环境里,铁钉没有生锈。

@试管:在_____、的环境里,铁钉没有生锈。

③试管:在______、的环境里,铁钉生锈最快,尤其是与接触的

地方,红褐色铁锈最多。

实验结论:铁钉在有和的环境里容易生锈。

五、综合应用

30.分类(填序号)。

①盐溶解于水②烟花绽放③水的三态变化

④铁水变成钢锭⑤火柴燃烧⑥白糖烧焦

⑦压扁饮料罐⑧石灰石遇盐酸冒气泡

仅仅是形态的变化:;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31.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

在锥形瓶中放适量小苏打,再倒入白醋混合,迅速塞上胶塞。

用与锥形瓶的胶塞相连的塑料导管,把产生的气体导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①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

②实验说明: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产生了气体。

③将二氧化碳气体导入空瓶中,看一看,闻一闻,观察它的特点。

观察结果:二氧化碳是没有、没有、的气体。

32.生物变异的种类。

生物变异分为两种:一种是由的改变引起的,称为可遗传的变异;另一种是由_____

的改变引起的,其没有发生变化,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用眼不当,造成近视属于的变异。高茎豌豆的种子长出矮茎豌豆属于的变异。

试卷第3页,共4页

33.你认为子一代高产抗倒伏小麦是由亲代小麦和小麦两种小麦杂交产生的。

A.高产倒伏低产倒伏B.低产倒伏低产抗倒伏C.高产倒伏低产抗倒伏

试卷第4页,共4页

1.水二氧化碳

【详解】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生成了水和二氧化

碳等新物质。

2.提取合成

【详解】物质是变化的,通过研究物质的变化规律,实现化学为人类社会服务的目的,是化

学科学的核心任务化学家通过研究物质的性质和成分,采用提取、合成等方法,发明了许多

新物质。

3.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详解】化学家发现,空气是一种混合物,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

体混合而成。按体积计算,干燥的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其他气体包括二

氧化碳、水蒸气等约占1%。

4.相似结构生理行为方式

【详解】遗传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在特征上的相似性。这些特征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内

在的。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的统一体,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则使物种不断进化。生物的

子代与亲代之间总是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不仅指形态结构,还包括生理特点、行为方式

等方面,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5.子代不同不同

【详解】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

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6.结合生物体干预

【详解】科学家研究发现,除了因父母的结合会出现变异外,生物体自身也可能产生变异,

人工干预等都可以产生变异。有些变异对生物是有害的,有些变异对生物是有益的,还有一

些变异既无害也无益。

7.化学物质放射性

【详解】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

除了杂交技术,采用添加化学物质,或用放射性物质照射的方法,也可以使生物产生变异。

8.Y

【详解】烧纸会产生灰烬主要是由于纸张的化学成分。纸张通常由植物纤维制成,主要成分

是纤维素。当纸张燃烧时,纤维素分解产生热,并与氧气反应,形成气体和灰烬。纸燃烧发

答案第1页,共6页

生了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物质灰烬。

9.x

【详解】金属中不是只有铁生锈,很多的金属都会生锈。比如铜在潮湿环境中遇到氧气会产

生绿色的铜锈。

10.x

【详解】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

容易生锈,因此隔绝水和氧气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比如保持干燥、表面涂油漆、制成不锈

钢合金。所以车辆外壳上喷涂油漆不仅是为了美观,还为了防止铁生锈。

11.x

【详解】汽水中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而不是水蒸气。汽水是通过溶解二氧化碳在水中制

成的,这种溶解气体在未开封时会留在液体中,封存时会产生压力,一旦打开,气体从液体

中逸出,形成我们看到的气泡。水蒸气是水蒸发时形成的气体,不是汽水的主要成分。

12.4

【详解】孟德尔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遗传因子

的分离规律及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规律。

13.N

【详解】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的统一体,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则使物种不断进化,生物

都有遗传但不一定会变异,遗传和变异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14.x

【详解】生物的特征由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并不是所有特征都是遗传的。例如,

人的体重、知识和经验等更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不完全由遗传决定。

15.x

【详解】同种生物后代与亲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

表现出的差异称为变异。一个人把黑头发染成了红色,不属于变异现象。

16.4

【详解】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的统一体,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则使物种不断进化,小长

颈鹿的外形、毛色、花纹与它妈妈相似,这是遗传现象。四叶草是三叶草变异的结果。

17.<

【详解】在人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一般是成对存在的。在成对的基因中有些还有显

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

答案第2页,共6页

18.B

【详解】改变形状通常是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物理变化,如拉伸、压缩、弯曲等,这

些变化不涉及物质的化学组成改变,因此没有新物质生成。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一般都伴随

着新物质的产生,故选B。

19.A

【详解】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海水蒸发、往水中加白糖都只是形态上发生

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树叶变黄和纸燃烧都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

变化。

20.C

【详解】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

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因此经常用水冲洗、保持氧气充足都会加快铁生锈;在易生锈处抹

油可以防止自行车生锈。

21.B

【详解】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

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

22.C

【详解】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其是无色透明的,不支持燃烧,密度

比空气大。故选C。

23.A

【详解】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

变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自制“柠檬汽水”使用食用小苏打、柠檬、饮用水、白砂

糖等材料。在一杯水中,加入两勺糖和少量的柠檬酸,再加入一小勺小苏打,做成的饮料会

冒气泡,这就是柠檬汽水。在切柠檬、挤汁、兑水、加糖、加食用色素的过程中的变化都没

有新物质产生;把小苏打倒入瓶中产生气泡的变化产生了新物质。

24.A

【详解】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

差异的现象。“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体现了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

物的遗传现象。选A。

答案第3页,共6页

25.B

【详解】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

异.“龙生龙、凤生凤”是指生物的遗传现象,“龙生九子、子子不同”是指生物的变异现象。

故选B。

26.C

【详解】核酸是由许多核昔酸聚合成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根据化学组成不同,核酸可分为

核糖核酸(简称RNA)和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DNA是储存、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

的主要物质基础,是双螺旋结构,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单链结构。

故选C。

27.A

【详解】一个物体的个体产生同一物种后代,每一物种的个体都继承上代的大部分特征;即

父母通过生育过程把遗传物质传递给子女,使后代表现出和亲代相似的特征,如体貌、体态、

气质、音容等。身高、相貌都是遗传物质,能够传递给子女;而知识是后天学习得来的,不

是遗传物质,不能被遗传。

28.切碎加热凝固大小、形态液没有没有

【分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

物质的产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

变颜色、产生沉淀物。

【小题1】根据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特点的认识,做一支蜡烛的时候,我们先将蜡块切成

小碎块,这时蜡的大小、形状发生了变化;接着再用酒精灯将蜡块碎块加热成蜡油的过程中,

蜡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由固态变成液态;然后在模子里放入一根棉芯,将液态蜡即蜡油倒进

模子里,等蜡油凝固,蜡烛就制成了,这时蜡的状态又由液态变成固态。在制作蜡烛的过程

中,蜡块发生了大小、形状和状态的变化,始终没有发生变化的是它的质量。

29.A无水有空气C有水无空气B有水有

空气空气水有空气水分

【分析】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

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

【详解】B试管中的铁钉,能够和水与空气充分接触,铁钉容易生锈;C试管中的铁钉,只

能和水接触,因为水面上的植物油能很好地防止空气进入,铁钉不容易生锈;A试管中的铁

钉,只能和空气接触,因为试管中的干燥剂很好地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铁钉不容易生锈。

答案第4页,共6页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

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

30.①③④⑦②⑤⑥⑧

【详解】我们周围世界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有产

生新物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