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分析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山东中医药大学_第1页
中药分析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山东中医药大学_第2页
中药分析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山东中医药大学_第3页
中药分析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山东中医药大学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分析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章单元测试

《中国药典》中规定“精密称定”时,系指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

A:万分之一B:百分之十C:百分之一D:千分之一

答案:千分之一欲查找某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方法,应在《中国药典》的哪部分中查找?()

A:目录B:凡例C:正文D:附录

答案:附录现行版《中国药典》分为几部?()

A:二部B:三部C:四部D:五部

答案:四部中国药典中“室温(常温)”系指()

A:2~10℃B:25℃C:20℃D:10~30℃

答案:10~30℃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有()

A:中药材的产地不同B:中药材的产地加工方法不同C:中药材的品种、规格不同D:中药材的采收季节不同E: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不同

答案:中药材的产地不同###中药材的产地加工方法不同###中药材的品种、规格不同###中药材的采收季节不同###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不同

第二章单元测试

除贵重药可酌情取样外,各类中药取样量至少应满足几次检测的用量()

A:4B:2C:1D:3

答案:3中药粉碎后过筛时,对于通不过筛孔的部分颗粒的处理方法是()

A:反复粉碎,让其全部通过筛孔B:丢弃C:其他D:并入已过筛试样中

答案:反复粉碎,让其全部通过筛孔中药分析工作中,对于检验工作记录的书写具有明确的规定,下列不符合要求的是()

A:失败的实验不要记录B:应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C:不得随意删除、修改或增减数据D:原始记录、原始图谱、照片均要妥善保存

答案:失败的实验不要记录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提取方法是()

A:煎煮法B:沉淀法C:溶剂提取法D:升华法

答案:溶剂提取法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检查是对中药进行安全性控制的检查项目之一,因其限量很低,其中的有机成分常会严重干扰测定,我们可以采用下列哪种方法进行有机破坏?()

A:消化法B:蒸馏法C:超临界流体萃取法D:固相微萃取法

答案:消化法

第三章单元测试

在中药理化鉴别中,最常用的方法为()

A:TLCB:UVC:HPLCD:GC

答案:TLC在薄层定性鉴别中,最常用的吸附剂是()

A:硅藻土B:硅胶GC:微晶纤维束D:氧化铝

答案:硅胶G应用薄层扫描法在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中,主要从下列哪些参数中鉴别方中原药材()

A:色谱峰B:折光系数C:波数D:吸收度

答案:色谱峰中药制剂的鉴别主要包括()

A:杂质检查    B:性状鉴别    C:理化鉴别    D:显微鉴别    E:生物鉴别

答案:性状鉴别    ###理化鉴别    ###显微鉴别    中药的理化鉴别有()

A:砷盐检查法B:升华法    C:化学反应法    D:色谱法   E:光谱法    

答案:升华法    ###化学反应法    ###色谱法   ###光谱法    

第四章单元测试

在酸性溶液中检查重金属常用哪种试剂作显色剂()

A:氯化铝B:硫代乙酰胺C:硫化钠D:氟化钡

答案:硫代乙酰胺硫代乙酰胺与重金属反应的最佳pH值是()

A:3.0B:2.0C:3.5D:2.5

答案:3.5砷盐检查法中,制备砷斑所采用的试纸是()

A:氯化铅试纸B:溴化铅试纸C:氯化汞试纸D:溴化汞试纸

答案:溴化汞试纸砷盐检查法的干扰因素很多,许多无机物也有干扰,不会对其造成干扰的物质是()

A:硫化物B:碘C:盐酸D:硝酸

答案:盐酸砷盐检查法中加入KI的目的是()

A: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B:除H2SC:在锌粒表面形成合金D:使砷斑清晰

答案: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

第五章单元测试

GC最适用于下列哪种成分的测定()

A:不能制成衍生物B:含有大分子又不能分解C:含有挥发性成分D:不含有挥发性成分

答案:含有挥发性成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中药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最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是()

A:外标法B:内加法C:归一化法D:内标法

答案:外标法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验证时,一般选用()试验进行准确度的验证。

A:重现性B:阴性对照C:加样回收D:阳性对照

答案:加样回收中药含量测定中选择测定的成分有()

A:不稳定成分B:总成分或有效部位C:有效成分D:毒性成分E:专属性成分

答案:不稳定成分###总成分或有效部位###有效成分###毒性成分###专属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的内容包括()

A:准确度B:耐用性C:线性与范围D:精密度E:专属性

答案:准确度###耐用性###线性与范围###精密度###专属性

第六章单元测试

中药指纹图谱是指()

A:中药材经适当处理后,测得的色谱图B:中药材或中药制剂经适当处理后,测得的能够表示其特性的色谱图或光谱图C:中药制剂经处理后,测得的光谱图D:中药材经适当处理后,测得的光谱图

答案:中药材或中药制剂经适当处理后,测得的能够表示其特性的色谱图或光谱图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中样品采集应()

A:大于10批B:大于5批C:小于10批D:大于20批

答案:大于10批中药指纹图谱的方法学验证不包括()

A:精密度B:重复性C:稳定性D:回收率

答案:回收率特征图谱与指纹图谱评价指标()

A:指纹图谱用相似度评价,特征图谱用相对保留时间评价B:特征图谱用相似度评价,指纹图谱用相对保留时间评价C:都用相似度评价D:都用相对保留时间评价

答案:指纹图谱用相似度评价,特征图谱用相对保留时间评价目前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的方法主要有()

A:HPLCB:TLCC:MSD:DNAE:GC

答案:HPLC###TLC###MS###DNA###GC

第七章单元测试

可用于中药制剂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是()

A:薄层色谱法B:高效液相色谱法C:分光光度法D:气相色谱法

答案:分光光度法酸性染料比色法影响生物碱及染料存在状态的是()

A:溶剂的极性B:溶剂的pHC:反应的时间D:反应的温度

答案:反应的温度分析中药制剂中生物碱成分常用于纯化样品的担体是()

A:中性氧化铝B:硅藻土C:凝胶D:聚酰胺

答案:中性氧化铝测定中药中总黄酮时,常用作对照品的化合物是()

A:芦丁B:葛根素C:柚皮苷D:橙皮苷

答案:芦丁含黄酮中药制剂鉴别可选用()

A:二氯氧锆显色B:氢氧化钠溶液显色C:三氯化铝溶液显色D:泡沫反应E:盐酸-镁粉显色

答案:二氯氧锆显色###三氯化铝溶液显色###盐酸-镁粉显色

第八章单元测试

对中药制剂分析不产生影响的因素是()

A:防腐剂B:赋形剂C:矫味剂D:取样量

答案:取样量液体中药制剂一般质量要求不包括()

A:pH值B:相对密度C:溶散时限D:性状

答案:溶散时限需进行甲醇量检查的剂型是()

A:酒剂和口服液B:合剂和酒剂C:酒剂和酊剂D:合剂和口服液

答案:酒剂和酊剂进行相对密度检查的剂型是()

A:滴眼剂B:口服液C:注射剂D:酒剂

答案:口服液需进行溶散时限检查的剂型是()

A:片剂B:滴丸C:水丸D:颗粒剂E:蜜丸

答案:滴丸###水丸###蜜丸

第九章单元测试

血样主要包括哪几种()

A:血浆、血清、全血B:血浆、全血、血色素C:血清、血色素、全血D:全血、白蛋白、血清

答案:血浆、血清、全血生物样品内药物进行代谢的主要部位()

A:肺B:心C:肝D:脾

答案:肝生物样品除哪项外均可用()

A:血样B:尿液C:头发D:唾液

答案:头发生物样品中内源性成分是指除以下哪种以外的所有成分()

A:脂肪酸B:蛋白质C:抗生素D:多肽

答案:抗生素生物样品内药物分析的特点是()

A:分析方法要求高B:干扰杂质多C:操作简便D:样品量少E:干扰杂质少

答案:分析方法要求高###干扰杂质多###样品量少

第十章单元测试

处方中全处方量应以制成多少个制剂单位的成品量为准()

A:500个B:100个C:1000个D:800个

答案:1000个中药制剂色泽如以两种色调组合,应以谁为主()

A:前者B:后者C:中间色D:同样

答案:后者质量标准的制定必须坚持()

A:安全有效B:经济合理C:质量第一D:技术先进

答案:质量第一制定质量标准的前提是()

A:制备工艺稳定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