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导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1页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导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2页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导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3页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导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4页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导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课程标准1.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世界的商业活动,认识古代商业贸易对不同地区文明交流的作用2.知道中国古代商业贸易的发展历程,理解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影响。核心素养1.时空观念:梳理古代商业贸易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发展脉络,明确其时空演变特征,如丝绸之路在不同朝代的延伸与贸易变化,以及古代世界其他贸易路线的时空分布。2.史料实证:运用文字、图片、考古等多种史料,论证古代商业贸易的发展状况、交易物品、贸易方式等,如通过《史记货殖列传》了解西汉商业发展,借助考古出土的货币研究古代贸易规模。3.家国情怀:认识中国古代商业贸易成就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理解商业贸易在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中的重要意义,培养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知识导航一、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1.商业的起源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私有制的产生,出现了交换,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商业贸易。2.中国古代商业贸易的发展商朝:职业商人出现,商业贸易范围广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格局被突破秦汉: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隋唐到两宋: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元、明、清:形成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和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3.世界古代商业贸易的发展古埃及:商业历史悠久,对外贸易控制在国家手中古罗马:征服地中海周围的地区后,商贸逐渐繁荣,海外贸易航线四通八达阿拉伯:在亚、非、欧三洲之间从事中介贸易,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区域拜占庭帝国:一度垄断了中国丝绸等东方奢侈品在欧洲市场的贸易古希腊:各城邦形成了若干个商业贸易中心,海外贸易十分活跃4.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贸易通道汉代开通陆上丝绸之路,将丝绸等运往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唐宋以后海上贸易兴盛,最远达红海沿岸地区,官府设置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明清时期对朝贡贸易有严格的规定;清政府限定广州一口通商,对外贸易由官府指定的“十三行”行商代理贸易内容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流行于亚、非、欧三洲,国外的优良马匹、植物新品种等引进中国影响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二、货币、信贷、商业契约1.货币产生与发展中国早在商朝就用贝等天然物作为货币公元前11世纪,古埃及开始用铜块和银块作为货币公元前8-前7世纪,小亚细亚出现金属铸币影响货币作为衡量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便利了商品交换和流通,并成为财富的象征,促使商业的功能由最初的互补余缺向逐利增财转化2.信贷两河流域:公元前22﹣前21世纪,出现经营借贷的商人出现具有社会救济性质的免息借贷公元前16一前11世纪,出现较为完备的借贷合约古埃及:借贷行为受到法律保护古希腊:公元前4世纪,出现货币经营行业和汇票的雏形中国:春秋时期出现货币信贷,实物借贷形式较为普遍;唐代出现"飞钱";宋代开始使用纸币;明朝中期以后盛行钱铺等新式金融机构;清朝出现庄票3.商业契约西方古埃及公元前3000年左右,契约在古埃及广泛使用两河流域公元前26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人们已经使用契约。古巴比伦时期,订立契约是普遍现象中国商周出现了契约汉朝以后凡是涉及买卖、租佃、借贷等财产关系和收养、雇佣、立嗣等人身关系的事宜,当事人之间几乎都要订立契约唐宋以后契约的应用更加广泛达标检测1、近年来,有学者从社会经济状态人手,认为先秦汉唐是古代农业社会,宋元明清是近世农商社会,20世纪后逐步进入现代工商社会。以下属于"近世农商社会"特征的是-①坊市分离制度逐渐形成②商业信用和雇佣劳动等新经济因素的萌芽③草市繁荣和市镇崛起④市民阶层的不断发展壮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茶是中国传统文明的代表符号之一。公元4至7世纪,茶陆续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并内化为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18世纪,中国茶传入英国,却一直伴随着关于饮茶合适与否的争论,焦点集中于经济、社会甚至健康等方面。以上对待中国茶的不同态度说明了()A异域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B同一物种接受度的地域差异C东亚文明的开放性与欧洲文明的保守性D茶叶在文明传播中的特殊地位3、在亚、非、欧三大洲从事中介贸易,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区域的是()A古埃及商人B古希腊商人C古罗马商人D阿拉伯商人4、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与中国、古埃及、古印度一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公元前19﹣前16世纪)的商业经济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下列选项符合古巴比伦时期商业特色的是A.开始使用纸币B.垄断中国丝绸贸易C.普遍订立商业契约D.出现汇票雏形5、据《阿拉伯通史》记载:"(巴格达城)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燃料;从中亚细亚和突厥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巴格达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城市B.阿拉伯人垄断东西方商业贸易C.阿拉伯商人的贸易范围非常广泛D.奴隶制是阿拉伯人扩张的基础6."中世纪初期的西欧,罗马时代的城市大多皆告没落,工商业衰败,有的已成废墟,它们在经济上与农村无甚区别。"进入中世纪后,造成西欧城市没落的直接因素是()A.罗马帝国的分裂B.采邑改革的推行C.阿拉伯帝国征服D.日耳曼人的破坏7.收养是古巴比伦人一种常见的社会行为。收养关系发生时他们一定要签订契约,并在泥板上盖上双方的印章。如果收养没有签订契约,那么收养关系便得不到法律的保证。据此可知()①古巴比伦人具有很强的契约观念②契约在古巴比伦受到法律的保护③古巴比伦人任何事情都订立契约④契约有利于明确从事活动中的责、权和利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8.商人往来于丝绸之路上,他们有时遇贼被杀,有时遇热风。名贵的丝绸要历经千辛万苦才能运到西方,商人也传播语言、艺术、技艺和宗教。材料表明商人发挥的主要作用是()A.为国家积累了物质财富B.传播东西方文化与文明C.了解了沿途的民风民俗D.主要是将丝绸运抵西方9.宋《梦梁录》中记载:"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该记载反映了当时()A,已经开始出现夜市新形式B.商业发展突破了时空上的界限C.都城汴京繁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