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骆驼祥子》名著考点总结_第1页
中考《骆驼祥子》名著考点总结_第2页
中考《骆驼祥子》名著考点总结_第3页
中考《骆驼祥子》名著考点总结_第4页
中考《骆驼祥子》名著考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骆驼祥子》名著考点总结【作品简介】《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作者简介】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老舍的小说创作基本上以旧北京下层平民生活为背景,具有浓郁的京味和市井气息,幽默中含着悲凉;人物塑造鲜活自然,语言简洁淳朴,有语言大师之誉。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且获投票第一,由于老舍已不在人世,此次诺奖遗憾颁予川端康成。1978年,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墓碑上刻写着老舍的一句话:“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创作背景】1.时代背景:20世纪20年代的旧北京。北洋军阀统治的时代。社会黑暗的、畸形的、失衡,人民过着贫苦的生活,祥子是广大劳苦大众的代表。他们虽然有了一定的自由,但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贫穷又剥夺了他们手头仅有的可怜的自由。2.创作由来:1936年,老舍的一位山东大学朋友谈起他雇佣车夫的经历与见闻:一位车夫买了“洋车”不久又卖掉,如此三起三落,最后还是受穷。当时老舍觉得该题材可以写成一部小说。老舍的朋友随后又说起另外一个车夫的故事,他被军队抓去了,哪知转祸为福,乘着军队转移之际牵回三匹骆驼,这便是《骆驼祥子》故事的原型。老舍决定把骆驼与车夫结合到一起,用骆驼引出主人公祥子的出场。老舍把祥子放到了自己熟悉的北平。【三起三落】三起三落是必须要掌握的要点,具体情节梳理如下:第一起:他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了一百元,给自己买了辆新车。第一落:他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第二起:祥子逃了出来,顺手牵了三匹骆驼来卖,之后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第二落:在曹先生家干包月的时候,辛辛苦苦攒的钱也被孙侦探搜去,第二次希望破灭。第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让祥子又有车拉。第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祥子的命运三部曲是: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作品主题】小说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艺术特色】小说的语言简洁有力,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方色彩,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小说。1.结构紧密、线索分明。小说以祥子买车三起三落,“希望→奋斗→幻灭”为主线,以祥子与各种人物的关系为副线,采用纵向结构和多侧面立体式机构相结合的方法,自然地把市民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画面和社会的黑暗腐败图景错落有致地交织起来。(从车厂到大宅院;从军阀混战到车夫受苦;上自绅士阔佬,下至市井无赖,都在描写范围内。)2.展现人物内心活动时,描写、叙述、议论融为一体。祥子是乡下人,再加上他天生不愿多说话,所以在每次打击和不幸突然降临时,祥子的内心虽然充满愤怒和不平,但他说不出。这时候,作者往往在细腻描绘祥子激烈内心活动的同时,便情不自禁地加进一些叙述和议论,或直接为祥子抒发不平,或帮助祥子进行控诉、辩解,或对祥子进行谴责。3.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4.作品的语言极富特色。“京嘴子”语言最能反映北京人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特征,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北京口语的原汁原味,如:“打盹、爽性、水往上漾、腻烦、攥、响晴”等。个性化的语言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主要情节】1、一流车夫:祥子十八岁带着乡下的足壮与诚实来到北平,成了当时一流的人力车夫。他立志要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2.祥子买车:经过三年努力,祥子终于凑足了100块钱。他马上用其中的96块钱买上了自己的新车。3.丢车与卖骆驼:不到半年,军阀乱兵就抢走了祥子的车并让他做苦力。后来祥子逃出来并顺手牵走了部队丢下的三匹骆驼,用它们换了三十五块钱回到了北平。由于在梦话中透露了自己的经历,从此人们开始叫他“骆驼祥子”。4.二次奋斗:祥子回到了人和车厂,老板刘四爷家三十七八岁的闺女虎妞十分喜欢祥子。祥子租了他家的一辆车,又开始为自己第二次买车而没命的赚钱。后来在杨宅拉车,整天紧得发昏,受不了折磨后又回到了人和车厂。5.被敲钱空:回来受到虎妞的诱惑,为躲避虎妞,祥子到曹先生家拉包月。而曹先生因为学生阮明陷害,被迫离开北平。也是因为这件事,祥子被孙侦探勒索,积蓄一空。在虎妞的威逼利诱下,他只好再一次回到了人和车厂。6.被迫结婚:祥子认了命,只好把自己交给刘家父女了。可刘四爷并不肯“便宜了这个臭拉车的”招他做女婿。于是刘四爷在与虎妞激烈争吵后,把女儿也一同赶出家门。虎妞靠着自己的私房钱与祥子在一个大杂院里租房完婚。7.再次买车:和虎妞结婚,进而忍受家庭生活的牵系与精神上的痛苦。虎妞终于拗不过祥子,为祥子买了一辆二手车,可是祥子想做一流车夫的信心已被不愉快的婚姻生活所磨灭。8.妻死卖车:虎妞因为难产而死。祥子为了办丧事,无奈又卖了洋车。同时因为生活的压力,又拒绝了心爱的小福子再次和祥子组建家庭的请求。9.彻底堕落:虎妞去世后,祥子对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已经失去信心。特别是在小福子吊死以后,祥子对生活的最后一线希望也破灭了。从此,祥子憎恨任何人。他染上了恶习,吃喝嫖赌。拉车不勤快,干脆不拉车。他开始骗钱,借钱不还,甚至为钱出卖人命,彻底堕落成一具行尸走肉,由“人”变成了“兽”。【人物形象】祥子:出身于旧社会中国的下层劳动人民家庭,勤劳、善良、忠厚、朴实,注重信用和讲义气,有小生产者所共同的积极进取的求生意志和人生理想。可是自己不爱的虎妞和爱的小福子相继死后,他丧失了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心,最终成为一堆行尸走肉。祥子的遭遇和命运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和社会的悲剧。刘四爷:人和车厂的老板,是个快七十岁的人,土混混出身。他是一个典型的剥削阶级人物,极端的自私自利,晓得怎样对付穷人,什么时候该紧一把,哪里该松一步儿,有善于调动的天才,但他又讲面子,绝不一面儿黑。平时嘴上挂着奸猾的笑,做事绝不含糊,人老,心可不老实。虎妞:人和车厂厂主刘四爷的女儿,长得虎头虎脑,性格大胆泼辣,办事爽快利落,在和祥子的感情纠葛中,她一直处于主动地位,是个敢于追求个人自由爱情的人。但贪吃懒惰、好逸恶劳,市侩气很浓,由于自己是车厂主的女儿,在钱财和地位上有很大的优越感。她不甘心“做一辈子车夫的老婆”。这是她和祥子理想的主要分歧所在,因为祥子要的是自食其力。她最后因为难产而死。虎妞既是一个旧社会沾染了许多恶习的妇女,又是社会的牺牲品。曹先生:旧社会的小知识分子,有点钱。他对祥子这样的下层劳动人民表现出一定的关心和同情,不但在生活上帮助祥子,还在精神上鼓励祥子积极生活,并给他出一些好的主意。可以说,他是一个较为正直和进步的旧知识分子,但是他的思想受到时代的局限,所以他并没有成为真正的战士。高妈:心地善良、为人要强的老妈子,乐于助人,经历了不幸,学会了在旧社会最底层生活的方法。有自己的想法,常常开导祥子,是一个祥子很佩服的人。她保留了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善良、质朴,生活教会了她在社会上为自己找到生路,做事也仔细有心眼,是适应了旧社会的为数不多的劳动人民。老马:一个一辈子要强,最后无法拯救自己小孙子的车夫。他是将来的祥子的缩影,性格要强,身强力壮,但是没有保住小孙子,眼睁睁看着小孙子死在了自己的怀里。随后,他把这辈子的所有财产——一辆破车给卖了,最后只能靠卖点东西维持自己的生活。他和祥子一样无法摆脱命运,最后悲惨地死在街头。小福子:一个善良的、可悲的人物,先是被父亲卖给了一个军官,军官被调走后她又回到了娘家,母亲已被父亲打死,父亲又酗酒成性,家里没有经济来源,看着两个弟弟挨饿被迫走上了卖身的道路。最后被父亲卖到了窑子里,等不到祥子接她,不堪非人的待遇,自己上吊自杀了。二强子:一个自暴自弃的车夫,把自己女儿卖了买了车,又风光了一阵,等钱用完了就喝了酒在家发脾气,结果将自己的妻子打死了,卖了车办完事,又开始拉车,天天喝得烂醉,家里的两个孩子也不管。女儿回来后,还逼着女儿卖身养活一家人,时常回家找女儿要钱,要了钱又去喝得烂醉。孙侦探(孙排长):在祥子第一次买上车后,因一次冒险拉活,被大兵们逮捕,不但丢了车,还得天天伺候这些当兵的,这些个兵的头头就是孙排长,这时孙排长还并未露面。祥子第二次遇到孙排长的时候是在曹先生被搜查的时候,此时孙排长已经成为了孙侦探,可成为侦探的他依然摆了祥子一道,从祥子这把他所有的积蓄全都搜刮走了。祥子最后的堕落是因为梦想的破灭,原因有很多,可这个姓孙的就直接地两次使祥子的梦想破灭。【阅读感受】感受一:看完《骆驼祥子》后,我不禁感叹祥子的毅力,在那个社会里,似乎穷人是无法在社会上取得地位的。而且每个车夫赚的钱并不很多,何况还要攒钱买车,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祥子生活了三年。好不容易拥有了自己的车,却被军阀收去,三年的辛苦就白白浪费了。但祥子并不气馁,继续努力赚钱,可当时的"社会却将他的梦想置于死地。祥子是一个有毅力的人,也是一个坚强的人。在那样艰苦的年代,社会完全由富人与军阀统治,他在这个环境下,不仅没有悲伤气馁,还继续努力。表面看起来,祥子是憨厚老实的,但在他的内心深处,是对社会的不满。他试图反抗,但始终毫无效果,最后,以祥子的失败告终。老舍写这篇文章,想说明的就是当时社会的黑暗,权贵在当时社会属于较有地位,再加上时常的战争。祥子身上有许多值得我借鉴的地方,比如他的坚韧、坚强、坚持。感受二:读了老舍先生的名著《骆驼祥子》,才知道这本名著的魅力。黑暗的旧社会将这么善良、勤劳、有梦想的祥子活生生的逼成了行尸走肉,他彻底对生活绝望。假使他生活在我们这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