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荷花淀》同步练习一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课文总结
一、写作背景
选自孙犁的《白洋淀纪事》,有改动。
孙犁(1913—2002)涧北安平人,作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著有长篇小说《风云初
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小说与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白洋淀是河北省中部的一个大湖,荷花淀是其中的一部分,抗日战争时期,这一带的
斗争十分激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白洋淀人民组织起水上游击队,配合武装部队作
战。他们平时努力劳动,坚持生产,一遇敌人进犯,就迅速地组织起来投入战斗,有效地
打击敌人。《荷花淀》是孙犁精心创作的赞美白洋淀儿女的小说,写于1945年春。
二、内容层次
小说叙述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冀中农村妇女送夫参军,自己也成长为勇敢的战士的故
事,刻画了冀中根据地女性崭新的精神面貌,表现了冀中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奋起抗日的爱
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衿。
小说层次清晰,自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夫妻话别(开端)
第二部分:探失遇险(发展)
第三部分:助夫杀敌(高潮、结局)
第一部分是故事的开端。水生嫂在月下编席,等着丈夫回家。这里点明了故事发生的
时间和人物活动的环境。作者细致地描写苇眉子,暗示出故事发生的环境一一水乡,然后
着重叙述了白洋淀盛产芦苇的情况。作者先用两个“不知道”,衬托出苇地面积之大和芦苇
之多,接着用诗意的语言描写水生嫂月下编席的场景和月光下的白洋淀,表现了白洋淀地
方的特色,营造了一种优美、宁谧的氛围。本来这样美好的地方,正是适合人们安居乐业
的处所。但是小说接着写水生嫂在等丈夫回来,水生好不容易回来了却告诉她要准备参战,
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水生嫂虽然非常不舍,但还是支持丈夫走上战场,水生也对妻
子作了最郑重的嘱托和交代。这里作者用细腻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刻画水生嫂,让人初
步看到一个美丽、深明大义的水乡青年女性的形象,也看到一个朴实、大无畏的青年农民
的形象,感受到抗日根据地人民的革命精神和儿女情怀。
第二部分是故事的发展,叙述了几个青年妇女在水生家商议后,一起去探望丈夫,结
果遇上敌人的经过。亲人参加战斗去了,多日不见,水生嫂她们很是想念,于是找了理由
前去探望,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到底还是见不到人,只得摇船回家,心下有些失望。在这
里用几句话描写了中午时分寂静而辽阔的水面风光,表现了心情的转换,烘托出平静、轻
快的气氛,与接下来即将遇到危险形成鲜明的对比。果然,敌人突然出现,节奏陡然紧张
起来,妇女们拼命地往前搭船,小船也”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一样迅猛前
行,直往“铜墙铁壁”一般的荷花淀里冲。这一段的描写非常精彩,动静结合,张弛有度,
让人紧张万分;人物形象突出,动作描写、景物描写与心理描写相结合,表现出了人物的
英勇品质。
第三部分是故事的高潮,在水生嫂她们的协助下,水生他们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歼
灭了来犯的日寇。作者借助一连串的动作描写------“窜”“飞起”“惊叫”“掠”“飞走”
等,继续烘托紧张的氛围。就在大家无比紧张地跳进水里之后,突然发现了自己的丈夫。
原来正是她们,无意中把敌人带进了战士们的包围圈。于是,情绪从大惊转为大喜。这个
战斗场面的描写也很精彩,通过青年妇女们的耳朵“听”和眼睹“看”出来,战斗过程的
转换,与妇女们由紧张到惊疑到愉快的心理过程的转换相结合,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作者对游击队员战斗情况的直接描写比较简洁,战斗很快便结束了,小说从此处进入昂扬
欢快的氛围中,顺利地完成了打捞战利品、话别的叙述环节。实际上,战斗结束得快从某
种程度上也展示了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接下来的归程则描写得比较细致:经历了战斗考
验的妇女们久久不能平静下来,静谧的环境和她们热烈的对话形成鲜明对比,她们纷纷表
示要与男子并肩作战共同打击敌人,一群充满了爱国热情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妇女形象跃然
纸上。在小说的结尾,青年妇女们当年秋天学会了射击,冬天就参加了保卫家乡的战斗,
成长为坚强的抗日力量。
三、人物形象
小说主要写了以水生媳为代表的白洋淀妇女。
水生嫂:①勤劳善良。她织席子又快又好,可以看出她的能干与勤快;她的丈夫是游
击组长、党的负责人,大部分家务劳动得由她承担。姐上要奉养公公,下要育护孩子,是
典型的贤妻良母。②温柔体贴。丈夫工作晚归,她立即“站起来要去端饭”;丈夫说要参军,
她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表现了她对丈夫的依恋。丈夫参军没儿
天,她心里思念丈夫,便偷偷地和伙伴们前去探望,表现了她对丈夫的深情。③深明大义。
丈夫参军,她虽然并不想让丈夫走,但她并没有拖丈夫的后腿。丈夫去别人家做动员工作,
她一直“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要听听丈夫的“咂咐”,并流着眼泪答应了他,这些都体
现了她的忠贞。总之,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又有解放区妇女的进步特点。
四、艺术特色
1、双线结构
小说有两条线索,水生嫂们的活动贯串全文的始终,是小说的主线;地区队的行动大
都是侧面交代,是副线。两线在伏击相会的高潮处交叉,接着又分开进行。小说以青年妇
女们的成长结尾,合乎情理,充分显示出党领导的人民战争的威力,更广泛地表现了中国
人民抗日的积极性,说明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力量,使作品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力量,深化
了主题。
2、诗化小说的写意风格
孙犁创作的小说尤其是短篇作品,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既不追求情节的离奇曲折,
也不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刻意雕镂,而是运用类似中国写意画的技法,只求神似,不求形
肖。体现在《荷花淀》中便是用写意的手法,描写平凡的日常生活,自然自在地展现人物
的精神面貌,发掘人物的情操美。本文的主要人物是水生嫂等几位青年妇女,她们是那么
平凡,作家的笔又是那么漫不经意,没有描写她们的相貌,甚至连名字都没有介绍。勤劳、
淳朴是她们的本质。她们编席子,操持家务,眷恋自己的家,挚爱自己的丈夫。同时,她
们识大体,明大义。长期殁酷的斗争,使她们懂得怎样恨敌人,懂得只有打跑了敌人才有
好日子。民族解放的使命感,就这样自然而然地统一在她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朴素愿望上:
而崇高的民族气节,则与她们对丈夫的爱情水乳交融。文中其他地方对她们的描写,比如
记住丈夫的喉托,成立自己的队伍,参加战斗等,也是以一种轻松自如的语言展示出来的,
似乎是一种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情。而实际上,这种自然而然,体现的也是党的领导、
教育(直接的或间接的)使她们走向成长,走进了人民战争的伟大事业。这实际上也是孙邳作
品所耍反映的那个伟大时代的风貌。
3、综合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
小说刻画人物常用的手法,除了比喻、对比等常见的修辞和表现手法,主要用正面描
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正面描写:肖像(外貌和衣着)描写、语言(对话)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措写、神
态描写。
侧面描写:环境烘托、他人衬托、他人评价。
本文刻画人物的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对话描写。用简单朴素的对话,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话别”一场,水生
没话找话,水生嫂则察言观色,三言两语间便可见出,一个憨厚淳朴,一个机敏多情。当
水生告诉妻子说他是第一个报名去参加地区队时,作者用“你总是很积极的”“你明白家里
的难处就好了”几句话,传达出水生嫂极为复杂的情感。她爱丈夫,爱自己的家,因而更
恨敌人,丈夫报名去参加战斗,她没有理由也决不会阻拦,而且为自己的丈夫感到自豪。
但是她自己面临的巨大压力也是让她颇感沉重的。有了丈夫的体谅,千斤的重担她也决心
扛起来。没有山盟海誓,没有豪言壮语,一位女性对丈夫的痴情,对祖国的热爱,这两种
伟大的情感,就这么自然而然地统一在最朴素的语言中。文中多处运用这样的对话描写来
展示人物细腻的心理,这往往比作者直接的叙述和议论更加有力量。
(2)动作描写。文中有不少动作描写生动传神。比如“话别”时,“女人的手指震动
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这一细节,足以让人透视到人物内心复杂而激动的情感
活动。手指的“震动”实际上就是心足“震动”的反映,通过这个“震动”,读者可以体会
到水生嫂的震惊、不舍、依恋……但是"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用这个动作迅
速平复了自己的情绪,表现了她的深明大义和坚强勇敢。
(3)景物描写。本文景物描写如诗如画,与人物的活动、心理相结合,烘托人物形象,
推动情节发展,这是作品的又一突出特点。虽然作品所反映的年代是残酷的战争年代,但
是从文中我们并不会看到残垣断壁、硝烟烈火、血污伤痕,我们看到的是明月清风湖水稻
秧等,一派清新美好的乡村风光。这是由作品的主题决定的一一孙犁不想通过渲染战争的
残酷来表现革命英雄主义、歌颂爱国主义精神,而是要通过展现人物对家乡的爱、对生活
的爱,着重表现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而歌颂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文章的景物描写,
比如开头对小院子及白洋淀月下夜景的描写,作者借助两个充满想象力又贴切的比喻,完
全把这个场景诗意化了。而通过水生嫂的偶尔抬头远望,乂展示出一个更阔大的水淀世界,
这个小小的院落也融化进一片“银白世界”里,那一层薄薄透明的雾,被风吹来的荷香,
好一派有声有色的水淀风光,读者视觉、嗅觉都被调药起来,充分感受到人物和景物融为
一体的境界,体会到景致的优美和人物的美好。作品中的景,既是人物眼中的景,也充溢
着人物心中的情。这种情景相生的境界,使得作品的意境更加广阔而深邃,圆融而自然。
景物描写还对情节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以故事的高潮和结局部分作者对荷花淀风光的
描写为例,这是一段形象传神、充满寓意的描写,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着
一场激烈的战斗即将发生,突出了冀中人民同仇敌忤的心理和克敌制胜的信心,而且暗示
着白洋淀妇女的成长前景一一粉色的荷花都成了“监视白洋淀的哨兵”,昔日粉妆的女性,
也将成为白洋淀的战士。如果对照下文那荷叶下钻出她们的丈夫的情景来看,更可以见出
作者这段景物描写的巧妙和布局的精当。
课内外练习
一、课内巩固
(一)阅读课文,完成各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粗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缠绞苇眉子冀中(ji)藕断丝连
B.凫水芦苇垛惦记(dian)趋之若警
C.吮吸拴马桩菱角(leng)残垣断壁
D.寒喧手榴弹响午(s午ng)铜墙铁壁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作为残酷战争年代生活的小说,《荷花淀》是非常独特和杰出的一篇。
②阅读小说要细细“”,要琢磨简单的文字中所包含的情致和韵味。
③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就
变了。
④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
A.反映品味形势制止
B.反应品位形式禁止
C.反映品位形势禁止
D.反应品味形式制止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
B.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C.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D.“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
4.下列人物的对话按先后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们没枪,有枪就不往荷花淀里跑,在大淀旦就和鬼子干起来!
②打沉了,我也会凫水捞东西,我管保比他们水式好,再深点儿我也不怕!
③你看他们那个横样子,见了我们爱搭理不搭理的!
④水生嫂,回去我们也成立队伍,不然以后还能出门吗?
⑤啊,好像我们给他们丢了什么人似的。
⑥我今天也算看见打仗了。打仗有什么出奇?只要你不着慌,谁还不会趴在那里放
枪呀!
A.①⑤②③④⑥
B.⑤①②③⑥④
C.③⑤①⑥②④
D.③⑤⑥①②④
5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荷花淀》是孙犁短篇小说的代表作,是一曲抗日战争的颂歌。
B.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完美统一,是孙犁作品的风格。
C.课文通过水生、水生嫂等主要人物的塑造,表现了抗日根据地人们热爱生活的
思想感情和爱国主义精神。
D.《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对现当代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也是“荷花淀派”
的代表作。
阅读《荷花淀》(节选),完成后面各题。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泗的,正好编席。
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缠绞着乘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趺跃若。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
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
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
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
“好席子白洋淀席!”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
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
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6.根据相关内容填空。
小说《荷花淀》一开始就展开这样几段景物描写,点明了故事发生
的、,引出了主要人物。作品中用“”和“"
两个充满无限想象的比喻,把水生嫂编席的劳动场面诗化了。作者扣住“”
“”等富有乡土气息的意象来加以描写,展现荷花淀的地方风貌,渲染了一
种的气氛。
7.从下列选项中选出选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多选)
A.烘托了环境美,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
B.借景物展现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和感情。
C为下文夫妻话别的情节展开作铺垫。
D.表现了劳动的美好和幸福,烘托了水生嫂勤劳淳朴、善良温顺的形象。
E.用美好的白洋淀风光为后文伏击战的胜利埋入伏笔。
8.作者把月光下银白雪亮的席子比作“洁白的雪地”和“洁白的云彩”,这对刻
画人物有什么作用?其中包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
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莘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
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
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
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
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
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
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但是大门
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很晚丈夫才回来了。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
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
的负责人。今天领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来。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
站起来要去端饭。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
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他们几个哩?”水
生说:“还在区上。爹哩?”“睡了。”“小华哩?”“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
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的不像平常。“怎么了,
你?”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像是叫苇眉
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若
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
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水生说:
“我是村里的游击组长,是干部,自然要站在头里,他们几个也报了名。他们不敢回来,
怕家里的人拖尾巴。公推我代表,回来和家里人们说一说。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
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水生指着父亲的
小房叫她小声一些。说:“家里,自然有别人照顾。可是咱的庄子小,这一次参军的就有
七个。庄上青年人少了,也不能全靠别人,家里的事,你就多做些,爹老了,小华还不顶
事。”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水生想
安慰她。因为要考虑准备的事情还太多,他只说了两句:“千斤的担子你先担吧,打走了
鬼子,我回来谢你。”说罢,他就到别人家里去了,他说回来再和父亲谈。鸡叫的时候,
水生才回来。女人还是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她说:“你有什么话嘱咐我吧!”“没有
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嗯。”“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
面!”“嗯,还有什么?”“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这才是那
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第二大,女人给他打点好一个小小的包裹,里面
包了一身新单衣,一条新毛巾,一双新鞋子。那几家也是这些东西,交水生带去。一家人
送他出了门。父亲一手拉着小华,对他说:“水生,你干的是光荣事情,我不拦你,你放
心走吧。大人孩子我给你照顾,什么也不要惦记。”全庄的男女老少也送他出来,水生对
大家笑一笑,上船走了。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生嫂听说丈夫要赴前线打击口寇,编席时手指划破、鼻子发酸、为丈夫打点
包裹等细节,真实地表现了她把对丈夫的依恋与离别的感伤转化为理解和支持的心理
过程。
B.小说描写夫妻二人的对话属于工笔细描,而对水生与其他家人的沟通及水生到
别家做工作的情节只是粗线条勾勒,这就使得小说结构疏密相间,章法活泼而不失严
谨。
C.作为“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小说风格清新淳朴,对薄雾、清风、荷香等有水
乡气息的景物的描写,与质朴而真挚的话别语言自然和谐地相互映衬,富有浓郁的乡
土气息。
D.小说塑造人物时虚写与实写相结合,详略得当,错落有致:水生及水生嫂是实
写,水生父亲及儿子、同村的其他游击队员是虚写;对水生夫妻详写,其他人物着墨
不多。
2.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前两段的环境描写烘托了环境美,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为下文夫妻话别
的情节展开作铺垫。
B.“怎么了,你?”是个主谓倒装句,表达了水生嫂察觉到水生的不寻常,有点
想知道出了什么事情的急切。
C.“你总是很积极的。”这句话表现了水生嫂对丈夫积极报名的肯定和支持,心
中完全没有怨言。
D.《荷花淀》充满诗意,被称为“诗体小说”,它选取白洋淀的小小一隅,表现
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
3.小说开头两段文字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效果。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像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
下。
5.《荷花淀》有诗化小说的特征,具体表现为以浪漫抒情的笔调描写战争、以平
淡情节展现人性之美、景物描写富有意境美和抒情意味、语言朴素清新富有生活气息
等等,请任选一个方面,结合有关内容加以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
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集在水生家里,大家商量。①“听
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②“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
他说说。"③“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④“哪里就碰得那么
巧,我们快去快回来。”⑤“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一有什么看
头啊!”于是这几个女人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马庄去了。到了马庄,她们不敢
到街上去找,来到村头一个亲戚家里。亲戚说:“你们来得不巧。昨天晚上他们还在这里,
半夜里走了,谁也不知开到哪里去。你们不用惦记他们,听说水生一来就当了副排长,大
家都是欢天喜地的……”几个女人羞红着脸告辞出来,摇开靠在岸边上的小船。现在已经
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
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几个女人有点儿失望,也有些伤
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可是青年人永远朝着愉快的事情想,女人们尤其容易
忘记那些不痛快。不久,她们就又说笑起来了。“你看,说走就走了。”“可慌哩!比什
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见他这么慌过!”“拴马桩也不顶事了。”“不行了,
脱了缰了!”“一到军队里,他一准得忘了家里的人。”她们辂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
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嫌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
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有删改)
6.文中①一⑤处的人物语言富有个性,表现了白洋淀妇女的群像,分析人物各自
的特点。
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生动的细节描写,试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小船拼命往前摇。她们心里也许有些后悔,不该这么冒冒失失走来;也许有些怨恨那
些走远了的人。但是立刻就想:什么也别想了,快摇,大船紧紧追过来了!大船追得很紧。
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得小船飞快。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
跳的梭鱼。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假如敌人
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后面大船来得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
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哗哗,哗哗,哗哗哗!“往荷花淀
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
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
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她们向荷花淀里摇,最后,努力地一摇,小船窜进了荷花淀。几
只野鸭扑棱棱飞起,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走了。就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一排枪!整个荷花
淀全震荡起来。她们想,陷在敌人的埋伏里了,一准要死了,一齐翻身跳到水里去。渐渐
听清楚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露出头来。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
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人了?那不是我们的水生
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但是那些隐蔽在
大荷叶下面的战士们,正在聚精会神瞄着敌人射击,半眼也没有看她们。枪声清脆,三五
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手榴弹把敌人那只大船击沉,一切都沉下
去了。水面II只剩下一团烟硝火药气味。战士们就在那里大声欢笑着,打捞战利品……(节
选自孙犁《荷花淀》)
8.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这既表现这群青年妇女遇到敌人
的沉着和机智,也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民“啊,原来是他们”一句,表现青年妇女发现藏在荷叶下面的各人丈夫的惊喜,
也表现她们对男人们没有出手相救的不满。
C.选文叙述青年妇女探夫遇敌,在情急之下把船摇进荷花淀,却意外地把敌人引
进战士们的伏击圈,情节曲折有致。
D.选文以全知视角叙写发生在抗战时期荷花淀的一次战斗,有意过滤了战争残酷
的一面,使小说变得清新而富有诗情。
9.画波浪线的景物描写富有特色,赏析其表现效果。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
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
吧。
10.小说运用哪些手法来表现这群青年妇女的群体特征?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二、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材料一
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只见堂屋里静静的,里面一间房门上,垂着一块蓝布红额的
门帘,门框两边还贴着鲜红的对联。我们只得站在外面向里“大姐、大嫂”地喊,喊了几
声,不见有人应,但响动是有了。一会儿,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
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
我看她头上已硬挠挠地挽了善,便大嫂长大嫂短地向她道歉,说刚才这个同志来,说话不
好别见怪等等。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
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这一来,我倒有些尴尬了,下面的话怎么说呢!
我看通讯员站在一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我,好像在看连长做示范动作似的。我只好硬
了头皮,讪讪地向她开口借被子了,接着还对她说了一遍共产党的部队打仗是为了老百姓
的道理。这一次,她不笑了,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我说完了,她看看我,看
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节选自茹志鸦
《百合花》)
材料二
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
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漫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
盒子。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她想,为什么坐了一路火车,竟没有拿出来好好
看看?现在,在皎洁的月光下,她才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
她小心地把它打开,又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嗒”的一声,它便合得严严实实。
她又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她从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
又合上了盖子。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她又想到了明天,明天
,学时,她多么吩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节选自铁城《哦,香雪》)
材料三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洞的,正好编席。
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趺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颗飞苇叶
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
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
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
“好席子,白洋淀席!”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
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果白
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籽鲜的荷叶荷花香。但是大门还没有
关,丈夫还没有回来。(节选自孙犁《荷花淀》)
1.下列对选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的新媳妇有着笑而不语、美丽娴静的别样韵致,“半晌”二字足见新
婚被子的珍贵和她情感上的不舍,也因此更见出人物形象的真实。
B.材料二中“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的自动铅笔盒,象征着文
化、知识、现代文明,体现了香雪对新生活的向往。
C.材料一写到“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香雪端详铅笔盒之后,希望
同伴们盘问她,这是少女虚荣心的表现,也意味着纯真而质朴的乡村文化的失落。
D.材料三中“柔滑修长的苇眉子”“在她怀里跳跃着",这两句活画出了水生嫂
有着优美的劳动姿态和娴熟的编席手艺。
2.下列对选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选文写新媳妇的肖像、神态、动作以及“我”的解释,但不写新媳妇
的语言,目的是写出新媳妇在贫寒中仍然保持着温涧的美好。
B.材料二,作者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山村少女纯真善良、洁白无
瑕的心灵,洋溢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
C.材料三,在皎洁的月光下“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
云彩上”,这两个充满想象的比喻,把水生嫂的劳动场面诗化了。
D.材料一写新媳妇的神态、材料一写香雪的动作、材料三写水生嫂的劳动场面,
都有着清新的笔调、温婉的用词以及灵动的叙述节奏,勾勒出一幅“文中有画,画中
有诗”的画面。
3.请根据小说的特点,分别给三则材料拟写标题,每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
(二)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碑
孙犁
赵庄村南有三间土坯房,一圈篱笆墙,面临着薄沱河,那是赵老金的家。自从敌人在
河南岸安上炮楼,老人整天到河边去,有鱼没鱼,就在这里呆一天。看看天边的山影,看
看源沱河从天的边缘那里白茫茫地流下来,像一条银带,在赵庄的村南曲敛了一下,就又
奔到远远的东方去了。“五一”以后,这里一向是常住八路军和工作人员的。这些日子,
每逢赵老金唾下了,母亲和女儿小菊到了东间,把窗户密密地遮起来,一盏小小的菜油灯
挂在机子的栏杆上,女儿登上机子,母亲就纺起线来。现在是九月底的天气,夜深了,河
滩上起了风,听见沙子飞扬的声音,窗户也呼打呼打的响。屋里是纺车嗡嗡和机子挺拍挺
拍的合奏。母亲忽然听见窗户上啪啪地响了两下,她停了一下纺车,以为是风吹的,就又
纺起来。之时又是“啪啪啪”的三下,这回是这么清处,连机子上的女儿也听见了,转眼
望着这里。母亲把耳朵贴到窗纸上去,外面就有这么一声非常清楚、熟悉又亲热的声音:
“大娘!”“咳呀!李连长来了!“母亲一下就出溜下炕来,把纺车也带翻了。女儿又惊
又喜地把机子停止,两手接着柱板,嘱咐着母亲:“你看你,小心点。”母亲摘下灯来,
到外间去开了门,老李一闪进来,随手又关了门,说:“大伯在家吗?”“在家里。干什
么呀,这么急?”“我们有十几个人要过河,河里涨了水,天气又凉不好浮。看见河边有
一只小船,我们又不会驶,叫起大伯来帮帮忙。”小菊听着,连忙从机子上下来到西间去
了。“十几个人?他们哩?”大娘问。“在外边。我是跳墙进来的。”老李说。“那你就
快点吧!”大娘向着西间喊了一声。“来了。走吧,同志。”老金已经穿好衣服,在外间
等候了。大娘掩好门,回到屋里,和女儿坐在炕上。她听着,河滩里的风更大了,什么声
音也听不见。风杀了,一股寒气从窗子里进透进来。老金回来,他的胡子和鬓角上挂着一
层霜雪。他很忧愁地说:“变天了,赶J■了这么个坏天气!要是今黑问封了河,他们就不
好过来了。“一家三口,惦记着那十几个人,放心不下。早晨,天没亮,大娘就去产了门。
满天满地霜雪,草垛上、树枝上全挂满了。树枝垂下来,霜花沙沙地飘落。当大娘正要转
身回到屋里的时候,在河南边响起一梭机枪。这是一个信号,平原上的一次残酷战斗开始
To机枪一梭连一梭,响成一个声音。中间是清脆沉着的步枪声。一家人三步两步跑到堤
玲上,朝南望着。赵老金忘记了那飞螳一样的子弹,探着身子望着河那边。他看见那一小
队人退到了河边。当他们一看出河里已经结了冰,中间的水又是那么凶的时候,微微踌躇
了一下。但是立刻就又转过身去了,他们用河岸作掩护,开始向三面的敌人疯狂地射击。
老金看见就在那烟火里面,这一小队人钻了出来,先后跳到河里去了。他们跳进结冰的河
里,用枪托敲打着前面的冰,想快些扑到河中间去。但是腿上一阵麻木,心脏一收缩,他
们失去了知觉,沉下去了。老金他们冒着那么大的危险跑到河边,也只能救回来两个战士。
他们那被水湿透的衣裳,叫冷风一吹,立时就结成了冰。“你们昨晚上过去了多少人?”
“二十个。就剩我们两个人了!”战士们说。“老李呢?”“李连长死在河里了。”这样
过了两天,天气又暖和了些。太阳很好,赵老金吃过午饭,一句话也不说,就到河边去了。
他把网放在一边,坐在沙滩上抽一袋烟。河边的冰,叫太阳一照,乒乓地响,反射着太阳
光,射得人眼花。老金往河那边望过去,小麦地直展到看不清楚的远地方,才是一抹黑色
的树林,一个村庄,村庄边上露出黄色的炮楼。老金把眼光收回来。他好像又看见那一小
队人从这铺满小麦的田地享渡过来,纵身到这奔流不息的水里。他站去起来,站到自己修
好的一个小坝上去。他记得很清楚,那两个战士是从这个地方爬上岸来的。他撒下网去,
他一网又一网地撒下去,慢慢地拉上来,每次都是叹一口气。他在心里祝告着,能把老李
他们的尸首打捞上来就好了,哪怕打捞上一支枪来呢!几天来只打上一只军鞋和一条空的
子弹袋。就这点东西吧,他也很珍重地把它们铺展开晒在河滩上。这些日子,大娘哭得两
只眼睛通红。小菊却是一刻不停地织着自己的布,她用力推送着机子,两只眼狠狠地跟着
那来往穿送的梭转。她用力踏着蹬板,用力卷着布。有时她到河岸上去叫爹吃饭,在傍晚
的阳光里,她望着水发一会呆,她觉得她的心里也有一股东西流走了。老头固执得要命,
每天到那个地方去撒网。一直到冬天,要封河了,他还是每天早晨携带一把长柄的木锤,
把那个小鱼场砸开,“你在别处结冰可以,这地方得开着!”于是,在冰底下憋反一夜的
水,一下就冒了上来,然后就又听见那奔腾号叫的流水的声音了。这声音使老人的心平静
一些。他较较地撒着网。他不是打鱼,他是打捞一种力量,打捞那些英雄们的灵魂。那浑
黄的水,那卷走白沙又铺下肥土的河,长年不息地流,永远叫的是一个声音,固执的声音,
百折不回的声音。站立在河边的老人,就是平原上的一幢纪念碑。一九四六年春于真中(有
删改)
文本二:
整个荷花淀全震荡起来。她们想,陷在敌人的理伏里了,一准要死了,一齐翻身跳到
水里去。渐渐听清楚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露出头来。她们看见不远的地
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极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人了?那不
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但
是那些隐蔽在大荷叶下面的战士们,正在聚精会神瞄着敌人射击,半眼也没有看她们。枪
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手榴弹把敌人那只大船击沉,
一切都沉下去了。水面上只剩下一团烟硝火药气味。战士们就在那里大声欢笑着,打捞战
利品。他们又开始了沉到水底捞出大鱼来的拿手戏。他们争着捞出敌人的枪支、子弹带,
然后是一袋子一袋子叫水浸透了的面粉和大米。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
东西,是一包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荷花淀》节选)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讲述了赵庄村村民赵老金帮助八路军战士渡河,战士们被敌军围堵,大多
命丧冰河,赵老金执著打捞战士遗体遗物的感人故事。
B.母女俩夜间纺线前“把窗户密密地遮起来”,母亲“把耳朵贴到窗纸上”等细
节照应上文“敌人在河南岸安上炮楼”,喑示形势紧张。
C.小说写到多种声音,“机枪一梭连一梭,响成一个声音。中间是清脆沉着的步
枪声”表明两军力量悬殊,揭示八路军此次战败的必然性。
D.小说精心穿插多史环境描写,比如“树枝垂下来,霜花沙沙地飘落”就既写出
了天气的恶劣,也表露出大娘担忧战士的沉重心情。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在构思和表达上都有“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比如李连长只出场一次,
他与赵老金一家的亲厚已然传递出来。
B.源沱河是贯穿小说的物象,结尾处“永远叫的是一个声音,固执的声音,百折
不回的声音”寄寓的是击退敌军的决心和对抗战必胜信心。
C.小说两次写到战士们跳进冰河的场景,一实一虚,强化了八路军战斗的艰苦和
牺牲的悲壮,表现了赵老金的悲痛之情。
I).小说独具匠心地运用了方言词语,比如“出溜”“风杀了”“黑间”“立时”
等等,呈现出较为鲜明的地域特色。
3.孙犁的小说在写人物时,不仅写出了人物的共性,更重要的是写出了人物的个
性,请结合文本一内容分析概括小菊和大娘的共性与个性。
4.有评论认为《碑》是孙犁小说中具有艺术个性的一篇,它不同于以《荷花淀》
为代表的清新明快的审美风格。请对比文本一和文本二分析《碑》这篇小说的审美风
格。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黎明的河边(节选)
峻青
河面上,风很大,满河里都翻着白色的浪花。一群群大浪,挟着惊人的吼声,一次又
一次地向大提上扑来。几分钟之后,敌人就会从三面围攻上来。好,来吧!—只要老杨能
到河东,河东武工队就垮不了。我掏了狗衣袋,袋里有几张已经被雨水淋得模糊了的机密
文件,我把它撕得稀烂。小陈用孩子似的惊讶的眼光看了看我。“小陈,你会凫水,快下
河去!”①小陈吃惊地看了看我,r气地把头转向一边。“你懂不懂服从命令!”我有些火
了。“懂得,”他说:“我服从的是把你送过河去的命令,不是自己逃跑的命令。”啊!
真想不到这个一向沉默的小家伙,竟能说出这样的话来。我禁不住笑了起来。“好吧,小
陈,别生我的气。"我说,“咱们就准备战斗吧!”突然,敌人停止射击了,接着沙丘后面
推出了两个人。小陈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得雪一样苍白。②虎子忽地跳起来,撒着欢向它的
女主人奔去。一个又黑又胖的匪徒喊,“小陈,眼前有两条路;第一条,和你娘你兄弟一
起死在这里!第二条,放下呛和你娘回家去过日子,你带的那几个八路,我们也保证宽大他
们。两条大路任你拣,要死要活一句话。”小陈的苍白的脸色,突然变得火红,忽地端起
枪来瞄准。可是,他的全身都在发料,怎么也瞄不准。这时,老大娘说话了:“孩子!”声
音是那样爽朗而安静,“你在哪里?我怎么看不见你?”“在这里,娘!”小陈在蓬篇丛里大
声地答道。③“孩子,你站起来我看一看你。——哦,不,不!你别站起来,孩子,你千万
别站圮来。“小陈的眼泪刷刷地淌下来了。“好孩子,这就行了。打吧!”老大娘突然提高
了声音说,''打!打死这些强盗,打吧!孩子,朝我这里开枪!”“哥哥,打呀!打呀!快打牙!”
小佳也急促地喊起来了。沙丘上一混乱,匪徒们都兔子似的缩到沙丘后面去了。就在这时,
小陈的冲锋枪响了。那个挥红布的匪徒,就应着枪声,跌倒在老大娘的脚下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三备考冲刺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 汽车维修技师岗位操作技能考试题
- 建筑钻孔桩施工合同范例及注意事项
- 高职院校实习管理方案及评价体系
- IT技术人员职业发展规划指导手册
- 电子商务合同签订风险防范指南
- 财务咨询方案哪家靠谱(3篇)
- 集团管控咨询服务方案(3篇)
- 财务做账咨询方案怎么做(3篇)
- 管理咨询合伙人招募方案(3篇)
- 纯净硅铁生产方案
- 《格林童话》读书分享ppt
- 2022版义务教育艺术(音乐)课标试题及答案
- 汉语拼音6《jqx》(分层作业)一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 DMF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长城汽车4M变更培训
- 甘肃文化旅游演艺市场发展研究
- 危重病人抢救登记表
- 磷酸化蛋白的wb
- GB/T 30733-2014煤中碳氢氮的测定仪器法
- DB37-T 5026-2022《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