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州2024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甘肃省临夏州2024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甘肃省临夏州2024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甘肃省临夏州2024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甘肃省临夏州2024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pagenumber"pagenumber页,共NUMPAGES"numberofpages"numberofpages页甘肃省临夏州2024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一积累与运用(25分)学校开展“大美甘肃,锦绣中华”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美丽家乡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6分)临夏是花儿的故乡。每年春末夏初,待南阳山上白如霭雪的杏花飘落,①北塬山上粉红可人的桃花开了,沿大夏河两岸逶迤三十多公里的牡丹花迎来怒放时刻,到处便是姹紫嫣红,氤氲醉人。清代诗人吴镇曾写诗赞美临夏的牡丹“牡丹随处有,胜绝是河州”,可见临夏牡丹历史悠久。②临夏人爱“花儿”,就好像临夏人爱牡丹,是灵魂深处的一种情怀,是发自肺腑的一种情感。“花儿”如同一条民族团结的纽带,成为民族团结的桥梁,凝聚起各族儿女,共建美丽的家园。(选自张宗龙《我的第二故乡是花儿的故乡》,有改动)大美甘肃,魅力陇原!这里有兰州的百年中山桥,奔téng不息的黄河水在此处放慢了脚步;这里有因一碗麻辣烫而被带“火”的天水,让人们重新认识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临夏的“蓝色黄河”,清澈见底的河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里有陇南的绿水青山,如画的美景让人仿佛置身于秀丽江南……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敦煌飞天,驼铃声响。一头连着历史,一头朝向远方。这里是甘肃,她已等你千年,正张开热情的怀抱迎接你。(选自《新甘肃·甘肃日报》,有改动)(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霭(

)雪

奔téng(

)不息(2)“桥梁”的义项:(名)①架在水面上或空中以便行人、车辆等通行的构筑物。如:“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②比喻能起______作用的人或事物。如文段中该词就是这个含义。(2分)(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画线句①中“沿”“时刻”“到处”的词性分别是介词、名词、副词。B.“姹紫嫣红”“魅力陇原”“清澈见底”“绿水青山”四个短语类型各不相同。C.画线句②虽含有比喻词“好像”,但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D.“这里有因一碗麻辣烫而被带‘火’的天水”中,“火”处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人文陇原从下面这幅“临夏情”书法作品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两个短语,用简化字工整地写在田字格中。(2分).3.“临夏好,最忆是红园。”小夏今年“五一”黄金周打卡红园搜集对联,下面这副少了一个字。请你帮他补充完整,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上联:楼阁参天立千秋流彩下联:山河______地来四时蕴春A.锁

B.落

C.缩

D.拖◆腾飞中国4.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3分)4月25日20时58分57秒,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成功发射。______大家纷纷表示,每个人都要学习航天人铸就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1)把下面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衔接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26日20时,2024航天之夜群星演唱会火热上演,飞天颂歌响彻夜空。②演唱会通过搭建创意舞台,以科技感、艺术性、潮流化的表达,带领观众一起重温中国航天的奋斗历程。③此次演唱会以“古今飞天圆梦酒泉”为主题,旨在致敬航天梦想,展现科技与艺术的交融。④现场每一位中华儿女,在倾听饱含激情音乐的同时,进一步感受了中华民族筑梦宇宙的执着情怀。A.①③②④

B.①④②③

C.④①③②

D.④②③①(2)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1分)答:5.4月8日,“风洞技术”理论奠基人俞鸿儒院士当选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他见证了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等国之重器的诞生与成长。请结合下面的材料,写一两句话向俞老表达你的敬意。(2分)俞鸿儒颁奖辞前辈布下的奇子,蛰伏深空的巨龙。做别人不敢做的,做别人做不成的,他独辟蹊径,一往无前。拨开科学的雾,荡去岁月的尘,我们看到一位科学家黄金般的心。尊敬的俞老,◆花开神州6.山河锦绣,盛世花开。中华经典诗文中不乏含有“花”字的名句,请你根据提示,写出含有“花”字的名句。(10分)(1)东风吹拂,万物复苏,白居易用“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准确生动地写出花草萌发、欣欣向荣的趋势,给人早春的清新之感。(2)暮春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花草树木仿佛都成了富有情思的精灵。“____________,______”(《晚春》)看似揶揄,实则是更深层次的赞许。(3)清晨阳光明媚,诗人常建漫步山林,进入古寺,“______,____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一幅幽静深远、花木掩映的画面引人遐思。(4)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______,______”两句以花喻雪,将塞外雪景写得千姿百态,成为传诵千古的咏雪名句。(5)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牡丹衬莲,“牡丹,______;莲,______”表达了自己不慕富贵名利的美好品质。二阅读(45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13分)秤砣消木兰①“秤砣”可不是一般的物件。俗话讲,“秤砣虽小,能压千斤”,个中道理不言自明。还有谚语,“吃了秤砣铁了心”,这个决心可就大啦!沉重,不易撼动,这都是民间赋予秤砣的涵义。但这天地间竟还有一种叫“秤砣消”的草药,它有多大的能耐?这就要从我的童年说起。②父亲在乡镇工作的那几年,是我儿时在大自然的游乐场里玩得最“野”的时光。下河,上树,去大山里走访每一处溶洞,乐此不疲。脸晒黑了是小事,裤子刮破了也是小事,只是在乡野里混久了不太讲卫生,脏了的小手照旧在身上乱擦乱搓。于是疹子一拨又一拨长出,全身奇痒无比,按捺不住把它抓破,又演变成一个个脓疱,每每疼得我心发慌、茶饭不思、眼泪巴巴。父亲气极,严厉呵斥我的顽劣和自食其果。母亲惯我宠我,每次都内疚万分:“都怪我,太忙了,没有好好看管她。我去采点秤砣消来。”在父亲的叱责中,“秤砣消”三个字无疑是我的救星。③傍晚,母亲披一身晚霞进屋。她麻利地把秤砣消和着苦瓜叶等一起捣烂,再把我轻轻拢到她身前,用捣烂的草药将我的脓疱团团围住,仅露出丁点疱头。疱头在绿色的药坨坨中红红绿绿,煞是滑稽。或是疼,又或是觉得丑,我委屈至极,眼泪又吧嗒吧嗒掉下来。母亲心疼地低声安慰我:“这药是你外公传下来的,可管用了。别急,很快就会好了。”④这些草药闻着就是个苦味,没有一点“卖相”。但是没过几天,那些脓疱要么自行溃破,要么就偃旗息鼓,被霜打过一样,完全蔫了。我年年长疤,母亲年年用此方,直到离开乡镇,我如父亲意愿一样“淑女”起来,再也不玩水,再也不爬树,自然不长疤,也用不着秤砣消了。但我仍然对秤砣消的功效念念不忘。⑤大三那年,我的眼眶边无端长了个疖子【注释】,求医问药一个星期还是无计可施,半边脸肿得老高,疼得晚上睡不着。那时我的脆弱劲儿上来了,特别想念母亲,顶着个馒头似的脸坐了一晚上的硬座,奔向母亲的怀抱。结果母亲只用了三天的秤砣消药方,就把疖子给平复了。那是我最后一次用到秤砣消。此后几十年,那些脓疱、疖子在我的脸上、身上没再留下过一点痕迹。⑥前不久和朋友聊起草药,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的就是秤砣消。我很想知道它的学名,也很想再去母亲当年采药的地方走走。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母亲,约她太阳落山、暑气稍消时陪我去郊外找找秤砣消。等我午睡醒来,已是日头偏西。母亲打来电话,告诉我今天天气太热,太阳太大,她不想我去受热,便在中午时一个人采了秤砣消回来,我只管去她那里拿就是了。⑦我一时满是心疼:“我的妈呀!我不是要您采了秤砣消来,我是要您带我去看看秤砣消长在哪里,我要看它新鲜时候的样子!”母亲却不以为意地说:“它不就长在岩坎、田坎上吗?我把它放在冰箱里了,很新鲜的!”母亲把采来的秤砣消放在我手中时,我心里很酸,也很心疼母亲。即使我已成人,她还像老牛护犊一样护着我。⑧在一位老中医那儿,我终于了解到了秤砣消的学名——夜交藤。这夜交藤药用广泛,历代中医用来治疗失眠、痈疽、风疮疥癣等。而它的块根,则是广为人知的“何首乌”。夜交藤、何首乌,名字叫起来都挺有意蕴的,可我还是更愿意叫它“秤砣消”。它让我觉得,只要有母亲在,有母亲的爱陪伴着,一切困苦都会一一消融。(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04月20日第08版)【注释】疖(jiē)子:一种毛囊的炎症或者毛囊周围的炎症。7.文章第②~⑦段,围绕“秤砣消”写了母亲为“我”做的三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3分)答:______8.第②段中,父亲和母亲对“我”的态度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答:______9.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4分)(1)她麻利地把秤砣消和着苦瓜叶等一起捣烂,再把我轻轻拢到她身前。(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2分)答:______(2)夜交藤、何首乌,名字叫起来都挺有意蕴的,可我还是更愿意叫它“秤砣消”。(说说“我”更愿意叫它“秤砣消”的原因)(2分)答:______10.“只要有母亲在,有母亲的爱陪伴着,一切困苦都会一一消融。”亲情珍贵而无价,请你回想亲人关爱你的场景,描述一个感人细节。(3分)答:______(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10分)经典阅读可以很有趣谭俊洪①第2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一场红色经典主题阅读活动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启动。活动中,上海图书馆展示其策划的“书海千里江山有声”主题沉浸展,上海商学院虚拟辅导员也亮相主题阅读活动。传统艺术、有声作品、历史影像和文献史料等与实景展陈巧妙融合,让参与者耳目一新:原来经典不是“板着面孔”,也并非“千年一面”,可以灵动而有趣、好看且好玩。②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在于其蕴含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经典容纳了深刻的心灵世界和丰满的生命,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和形式的创造力,能够跨越时空与读者产生共鸣。透过经典阅读,可以学习前人的智慧,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更好地理解现实并为当下提供启迪;透过经典阅读,可以体悟文化传承的力量,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体验人类精神追求的深厚和真挚。然而,由于语言、文化和历史的差异,面对经典,读者有时会感到晦涩难懂,难以进入文本的世界。这也为新技术、新手段提供了大展身手的空间和机会。③数智技术,让经典阅读“潮”起来。经典阅读要走近读者,特别是走进青少年心中,就要符合时代需要、体现时代特点,还可以借助与数智技术的联结,主动变得“潮”起来,以时尚表达激发经典活力。在上海图书馆,精心设计的时空穿越剧情和线下解谜互动,吸引了不少青少年读者参与。现场还以视频形式展现多位非遗传承人的职业经历和精巧技艺,形成一本好读的“真人数字图书”。人工智能技术也可以被用来增强经典阅读的趣味性和互动性,“爱阅读”的上海商学院虚拟辅导员就是一例。在数智技术的加持下,青少年愈发沉醉于经典的魅力。④特色活动,让经典阅读“热”起来。经典的魅力,人人向往;经典的艰深,又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让经典以亲切的面容、平易的话语、清新的表达“飞入寻常百姓家”,一直是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努力目标。上海自然博物馆基于馆内原创科普读物,打造沉浸式“悦读博物馆”,上演互动科普剧《珍稀动物茶话会》,赢得阅读爱好者、博物馆爱好者、自然爱好者等群体的喜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树立“世纪火种”这一阅读推广品牌,围绕“世纪好书”举办读书会、编辑沙龙等,开展校园巡讲,鼓励学生自主组织读书活动。特色活动激发了青少年参与阅读的动力和热情,吸引更多年轻人投入经典文化的怀抱。⑤形式创新,让经典阅读“乐”起来。青少年经典阅读兴趣的培养,不仅在于良好的社会氛围,也需要贴近学生、贴近日常的阅读形式,让大家参与其中、享受乐趣、爱上经典。例如,上海虹口区以地方志阅读为媒,将北外滩国际会客厅、瞿秋白故居、鲁迅故居等点位勾连,让师生得以在行走中重读经典。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师生以“注调传声”活态展演方式吟诵中华古诗文,以艺术化手法诠释经典。新场景、新模式、新体验,让经典阅读常变常新,充盈时代活力。⑥以“技”共情、以“特”做优、以“创”求新,让经典阅读“潮”起来、“热”起来、“乐”起来,以经典之光烛照青少年人生,让经典传承弦歌不辍、历久弥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让经典阅读变得有趣而又不失其深度,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追求。(选自《光明日报》2024年04月26日03版,有删改)11.文章提出了哪些具体的措施和方法,让“经典阅读可以很有趣”?请简要概括,完成下表。(3分)1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由一场经典阅读主题活动谈起,引出本文的论题。B.第②段分析了经典书籍的特点及阅读价值,也指出面对经典,读者存在诸多难以解决的困难。C.本文的论证方式是立论。论证分论点时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D.培养青少年经典阅读的兴趣,不仅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也要创新贴近学生的阅读形式。13.阅读第④段画线句和下面的改句,说说哪句好,好在哪里。(2分)原句:让经典以亲切的面容、平易的话语、清新的表达“飞入寻常百姓家”,一直是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努力目标。改句:推动经典阅读家庭化、大众化、普及化,一些社会有识之士从来没有停止过努力。答:______14.将下面的链接材料作为论据放在第③段或第④段,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恰当?并说明理由。(3分)【链接材料】

《2024中国诗词大会》以诗词描绘中国精神,用诗意书写时代篇章。节目围绕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运用AI、虚实交互等技术手段,融合动画和真人演绎、虚拟呈现等多种手法,打造视听盛宴,让受众沉浸于灿烂瑰丽的“中华文明长廊”。《2024中国诗词大会》打通线上与线下,联通云端和手间,开创诗词实体手办和数字虚拟藏品,同时升级5G通讯多人连线系统,实现“云中万人团”同步答题、投票和交流。答:______(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12分)【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鱼我所欲也》)【乙】懋第①衰绖②入都门,至则馆之鸿胪寺。请祭告诸陵及改葬先帝,不可,则陈太牢③于旅所,哭而奠之。即以是月二十有八日遣还出都。弘范乃请身赴江南招诸将刘泽清等降附,而留懋第等勿遣。于是自沧州追还懋第,改馆太医院。顺治二年六月,闻南京失守,恸哭。其从弟懋泰先为吏部员外郎,降贼,后归本朝授官矣,来谒懋第。懋第曰:“此非吾弟也。”叱出之。至闰月十二日,与从行兵部司务陈用极,游击④王一斌,都司张良佐、刘统、王廷佐俱以不降诛。(节选自《明史·左懋第传》,有改动)【注释】①懋(mào)第:指左懋第,字萝石,明代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富有民族气节,宁死不肯降清,被誉为“明末文天祥”,专谥“忠贞”。②衰绖(cuī

dié):名词用作动词,穿孝服。③太牢:祭品。④游击:武职官名。15.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1)万钟于我何加焉______

(2)乡为身死而不受______(3)来谒懋第______

(4)俱以不降诛______16.翻译下列句子。(4分)(1)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译文:______(2)懋第曰:“此非吾弟也。”叱出之。译文:______17.【甲】文中“不受嗟来之食”的穷人是如何坚守“本心”的?同样面对选择,【乙】文中的左懋第表现出了哪些可贵品质?(4分)答:______(四)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4分)【甲】月夜忆舍弟

【乙】秦州杂诗①(其一)杜甫

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水落鱼龙②夜,山空鸟鼠③秋。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注释】①秦州:甘肃天水古称。安史之乱后,杜甫弃职携眷西行,客居秦州三个月,写下著名的《秦州杂诗二十首》。【甲】诗也写于秦州。②鱼龙:指鱼龙川,今名北河。③鸟鼠:指鸟鼠山,位于今甘肃渭源县。与“鱼龙”指代秦州境内山水。18.安史之乱使杜甫弟兄分散,【甲】诗从______两个感官角度描写了笼罩着悲凉气氛的边地秋夜之景,【乙】诗则借______两个地名来表现秋的肃杀凄凉,暗示秦州也不是乐土。(2分)19.两首诗创作背景相同,请简要说说抒发了杜甫怎样的情感。(2分)答:______(五)名著阅读。(6分)20.《水浒传》的最大艺术成就是塑造了一大批鲜活的英雄人物形象,根据名著内容,请你完成下面表格,绽放英雄风采。(3分)21.“读一本书,寻一束光”,经典烛照人生。请你在“红色经典”主题阅读成果展示会上选择一部名著,结合相关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分享你的阅读体验或心灵启迪。(3分)备选名著:《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答:______三作文(50分)22.2024年4月至6月,甘肃集中开展全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百人千场”专家宣讲进校园活动。假如6月4日(星期二)下午2:30,学校邀请相关专家在学校大礼堂进行宣讲,请你代学生会拟一则活动通知,要求全体同学参加。(10分)答:______23.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完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40分)(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迎着光,追着光,向光而行,为热爱,再跌撞,也要闯,十年一日不更改。”每个平凡的岗位,都能书写不平凡的华章;每个努力生活的人,都会闪耀自己的光芒。愿你继续心怀热爱,奔赴山海!请以“向光而行”为题目完成作文。(2)下面这幅图,引发了你哪些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分享你美好感人的故事或写出你的独特感受。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如需出现本地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参考答案(1)①.ǎi②.腾(2)沟通(3)B2.示例:美丽中国幸福东乡3.C4.(1)A(2)“载人航天”后加“精神”。5.示例:您风华正茂时,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国家的航天航空事业;您白发苍苍时,也不愿停下自己前进的脚步,您是一位“搭台人”,为培养下一代力学接班人不懈努力着。向您致敬!6.①.乱花渐欲迷人眼②.浅草才能没马蹄③.杨花榆荚无才思④.惟解漫天作雪飞⑤.曲径通幽处⑥.禅房花木深⑦.忽如一夜春风来⑧.千树万树梨花开⑨.花之富贵者也⑩.花之君子者也7.①母亲采“秤砣消”给“我”治疗因为在野外玩耍,浑身长出的脓包;②母亲只用了三天的“秤砣消”药方就治好了“我”眼眶边长的疖子;③母亲怕“我”受热,就一个人在中午采了“秤砣消”放在冰箱里等“我”来取。8.父亲严厉地责怪“我”,而母亲对“我”宠爱,感到自责。父亲的严厉和责怪与母亲的宠爱和自责形成对比,更加衬托母亲对我的包容和宠爱,与下文母亲怕“我”受热而独自去采“秤砣消”的形象保持一致,塑造了母亲深爱女儿的伟大形象。9.(1)使用动作描写,描写了母亲用秤砣消制药以及准备给我上药的过程,突出母亲的能干和对我的宠爱。(2)“我”对“秤砣消”有着特殊的感情,它是“我”小时候的救星,不仅帮“我”解除了病痛,而且也让“我”感受到母爱的温暖;“秤砣消”长在岩坎、田坎,不被人关注,但它关键的时候却能给人们莫大的帮助,它和母亲一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10.示例:小时候,过马路时都是母亲拉着的。有一次,陪母亲上街买东西。回去时,我们手中拎了很多东西。要过马路时,母亲右手的袋子全部换到左手上,把我拢到她的右边,右手习惯性地拉起我的手向马路那边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