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课件宇宙的起源及地球的演化_第1页
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课件宇宙的起源及地球的演化_第2页
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课件宇宙的起源及地球的演化_第3页
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课件宇宙的起源及地球的演化_第4页
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课件宇宙的起源及地球的演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宇宙的起源及地球的演化学业内容构架

内容要求

(对应课标P74)(1)知道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了解地球的演化历程。了解运用化石信息可以推断地质年代。知道不同圈层的相互作用驱动了地球系统的演化。(2)通过使用星图及实际观察了解四季星空,学会辨认恒星和行星,知道宇宙中有很多恒星,通过观察或借助软件识别织女星、牛郎星等亮星,学会利用北极星辨认方向;知道大熊座、猎户座等星座,了解划分星座的意义。了解星空的视运动及其变化规律。了解银河系的构成、大小与形状。(3)了解银河系以及河外星系在宇宙中的地位,认识宇宙的无限性。了解热大爆炸理论与宇宙的起源,认识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历史,推测宇宙的未来。(4)知道不同层次的天体系统,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恒星,银河系是宇宙中的一个普通星系。通过对天体系统形成和演化历史的认识,初步形成太阳系、银河系、宇宙动态演化的思想。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正在逐步揭开宇宙的奥秘。(5)具有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能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基于证据和逻辑得出结论,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敢于大胆质疑,追求创新;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尊重科学,反对迷信;遵守科学与技术应用的公共规范、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捍卫国家利益。内容要点

要点1恒星、星图和星座(1)星空随观测时间变化而不断变化,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星星数目也是不同的。星空中出现的星星随春夏秋冬的交替而变化,人们按四季把星空分为四季星空。(2)星图上的方位:

上北下南

左东右西

。上北下南

左东右西

(3)天文学上把整个天空的星星划分为88个组,并把这样划分的组叫星座。认识八个星座(形状):大熊座、小熊座、天鹅座、天鹰座、天琴座、猎户座、仙后座、牧夫座。北斗七星是大熊座的一部分,北极星是小熊座柄端的一颗星,牛郎星是天鹰座的一颗星,织女星是天琴座的一颗星。春夏秋冬季节北斗七星斗柄分别指向

东南西北

。北极星一年四季总指着正北方向,它没有东升西落现象。寻找北极星:以北斗七星斗口外侧两颗星作“指针”用一条假想的线把它们连起来,再沿斗口方向延长五倍远,就可以找到北极星。东南西北

(4)望远镜是我们洞察宇宙的眼睛。我国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安装在北京天文台,镜面直径有2.16米。(5)天文学上把能稳定地发光发热的恒星称为主序星。太阳就是一颗主序星。在观测到的恒星中,有的恒星体积特别大,而且呈现红色,这类恒星称为红巨星。太阳在50亿年后也会成为红巨星。在星空中,有一类通常只能用高倍望远镜才能观察到的恒星,它们的体积很小,但非常炙热,热到表面发白的程度,这一类恒星称为白矮星。像太阳这样质量不是很大的恒星,当核燃料用完,热核反应停止后,将演化成白矮星。白矮星冷却到最后不再发光发热,成为黑矮星。质量较大的恒星在核燃料用完和反应停止后演化成中子星。中子星也依靠冷却发光发热,最后也会变成黑矮星。质量更大的恒星在核燃料用完和反应停止后将演化成黑洞。恒星演化而来的黑洞,密度极高,具有非常大的引力,不单会把外来的物质吸收,而且黑洞内部包括光在内的物质都无法出来。在观测星空时,会突然出现一颗新的亮星。在数月或数年后,这颗亮星又消失,这类天体被称为新星。特别亮的新星称为超新星。大质量的恒星演化的最后阶段,中心物质变成中子星,外部物质则以极大的能量向四周散开,形成超新星爆发。超新星爆发,是宇宙中生命的摇篮。恒星的演化过程:星云→太阳→红巨星→白矮星;星云→大恒星→超红巨星→超新星→中子星(或黑洞)。【典例展示】例1北斗七星的位置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我国民间流传谚语: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据此判断,下列哪个是在秋季星空图中看到的北斗七星(

A

)A.

B.

C.

D.

A例2宇宙中的天体都历经诞生、成长、成熟到衰老、死亡的缓慢演化过程。如图是人类首次拍摄到的黑洞照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黑洞是客观存在的天体B.黑洞是一种密度极小的天体C.光在内的所有物质都逃脱不了黑洞的引力作用D.演化的最后阶段可能变成黑洞的天体是恒星B要点2银河系和河外星系(1)银河系简称银河,中国古代称天河。银河系是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它其中包容了大约2000亿~3000亿颗恒星,其中用肉眼能看到的只有6000颗左右。此外银河系内还有大量的气体和尘埃物质。(2)银河系形状:从正面看像一个庞大的车轮状旋涡系统,从银河系的核心伸出四条旋臂。从侧面看银河系的主体像一个凸起的大透镜,银河系绝大多数物质都密集在银河系中心平面附近。(3)天文学上把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半径平均值即日地平均距离称作一种长度单位称为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1.496×108km,比它更大的长度(距离)单位是光年,即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光速大约30万千米每秒。1光年=9.46×1012km。(4)银河系直径大约8万光年,年龄长达100亿年了,银河系的总质量是太阳质量的1400亿倍。各类天体都在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运动,银河系就像一个巨大旋转着的“飞盘”。太阳位于距银河系中心2.6万光年的地方,太阳带着它整个“家族”围绕银河系中心运转,速度高达250公里每秒。绕银河系一周也得花两亿五千万年。(5)浩瀚的宇宙中银河系只是普通的一员,在银河系以外还有许多庞大天体系统,他们像银河系一样由千百亿颗恒星组成的,天文学家称它们为河外星系或星系。宇宙中大约有10亿个星系,目前人类最远的观测范围超过100亿光年。【典例展示】例3我们的宇宙蕴藏着无穷的奥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河外星系谱线红移可以推断星系之间正在相互退行远离B.从侧面看,银河系的主体像一个中间凸起的大透镜C.太阳黑子、日珥等太阳活动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没有影响D.

“天宫二号”“天舟一号”等都是探索宇宙奥秘的航天器C要点3宇宙的起源和演化(1)认识宇宙的历程,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再到“星系”。随着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宇宙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天体,按照它们的体积大小和质量大小,可以排列为行星、恒星、星团、星系等不同的层次。宇宙间各种物质的存在形式统称为天体。天体在宇宙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宇宙无中心。(2)多普勒效应是波动的普遍特性,天文学家利用多普勒效应,可以测定星体的运动速度。科学家用哈勃望远镜观察宇宙,发现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说明宇宙在不断膨胀。(3)宇宙起源于

热大爆炸

。大约150亿年前,宇宙全部以粒子的形式、极高的温度、极大的密度,被挤压在一个“原始火球”中。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热大爆炸的主要证据是

微波背景辐射

。热大爆炸

微波背景辐射

【典例展示】例4爱因斯坦说过,宇宙是可以理解的。下列关于宇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A.河外星系的谱线红移说明宇宙正在膨胀B.微波背景辐射说明宇宙起源于热大爆炸C.太阳以及太阳系中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来自于宇宙中同一星云D.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为:宇宙-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球D例5

(1)科学家在通信卫星信号的天线上接收到了来自宇宙的微波段电磁辐射,这一辐射相当于热力学温度3K的热辐射,微波背景辐射为宇宙起源于

热大爆炸

提供了证据。(2)如图是“气球充气”活动,若将小圆点表示星系,该活动可以模拟

①②③

(选填序号)。①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②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③星系离我们越远,它的退行速度越快。热大爆炸

①②③

要点4地球的演化1.地球的起源科学家认为,太阳以及太阳系中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是来自宇宙中同一星云,经过漫长时间的演化而逐渐形成的。星云不停地旋转,使中心部分聚集收缩,成为原始太阳,星云周围的气体尘埃物质逐渐聚集成为太阳系中的大大小小的行星。其中一颗行星,就是原始的地球。原始地球形成后,由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发生蜕变等,温度逐渐增高,使较重的物质沉到中心形成地核,较轻的物质形成地幔,更轻一些的物质形成地壳。当时地球上的火山频繁爆发,喷发出大量的气体,形成了原始的大气,其中的水蒸气冷却后降落在地面,形成了原始的海洋。以后随着地壳的不断运动,逐渐形成了陆地。多种多样的生物在海洋中和陆地上繁衍生长。大约在2亿多年前,完整的大陆开始分裂“漂移”,世界的海陆分布逐渐形成现在的格局。2.地球的年龄地壳中覆盖着层层叠叠的岩石,一般说来,先形成的在下,后形成的在上,有些地层中还有动植物的化石。这些地层成为研究地球历史的“教科书”。科学家运用测定岩石中放射性元素的方法,来确定岩石年龄。科学家们认为地球的年龄应大于最古老的岩石年龄。根据地球与太阳系其他天体都来自同一星云的理论,科学家们推测地球年龄至少为46亿年。3.化石化石一般是指在地层中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