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二2025年高三第二次质量测试(5月)历史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1页
辽宁省阜新二2025年高三第二次质量测试(5月)历史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2页
辽宁省阜新二2025年高三第二次质量测试(5月)历史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3页
辽宁省阜新二2025年高三第二次质量测试(5月)历史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4页
辽宁省阜新二2025年高三第二次质量测试(5月)历史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阜新二2025年高三第二次质量测试(5月)历史试题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2.下图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皇权的加强 B.中央集权的加强C.皇帝与宰相矛盾激化 D.君臣关系不断变化3.汉代禄秩等级是从属于职位的,官员若无职位则无等级可言,魏晋南北朝时官阶制却开始向另一种“品位分等”类型过渡了。当时有两种“品位分等”:一种是“门品秩序”,它是士族政治的产物;另一种则是由军阶代表的“官品秩序”,它较富功绩制色彩。后者在北朝却迅速推进,而在南朝则阻力很大。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北朝社会较南朝更为安定B.南朝官员更有安全感C.北朝社会较南朝更有活力D.南朝官员收入更稳定4.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标志和特征,下列时代标志和特征对应正确的是A.清末:租界、水师、中山装、军阀B.民国:黄包车、旗袍、上海滩、黑色礼帽C.文革:大字报、洋布、语录、买办D.20世纪80年代:自行车、QQ、录音机、摇滚乐5.《司徒雷登回忆录》中写到:“由西方人创办和资助的许多文化事业都给取消了。燕京大学最近也给关闭了,燕大的外国教员全部被迫离开了。”这体现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A.“一边倒” B.“另起炉灶”C.“求同存异”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6.自明朝隆庆年间到明末的七八十年间,流入中国的美洲白银可能高达六七万比索以上,约合四千多万库平两,极大地改变了明初以来白银短缺的状况。由此可见,当时中国A.成为新航路开辟的最大受益者 B.手工业品在海外深受欢迎C.已由农业经济向货币经济转变 D.白银货币化体系已经建立7.古代雅典社会口传特征贯穿于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中,政治生活很大程度上也依赖口头辩论。从决议在议事会提出,经过公民大会上的辩论,到最后形成决议,几乎都是口头进行。这一现象A.弱化了雅典的政治理性 B.推动了智者运动的兴起C.使雅典缺乏法律的保障 D.源于雅典公民素养欠缺8.法国总理达拉第在签订《慕尼黑协定》后,心中已经准备好回国时面对国人的嘘声,没想到迎接他的巴黎民众不但没有嘘声,反而一片兴奋,欢迎“伟大”的总理归来。材料主要说明了A.法国民众存在背离现实的和平主义情绪B.国际联盟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软弱无力C.法国与德国法西斯势力利益逐步趋同D.法国统治者竭力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9.东汉士族多以经学世家面目出现,唐朝高门士族对文学日趋重视,士族家族遂由经学世家一变而为文学世家。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儒家经学已丧失了正统的地位 B.皇权对门阀士族的打击C.科举考试使选官标准发生变化 D.庶族地主影响力的提升10.中共一大提出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二大提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说明中国共产党A.开始改变中国革命的道路B.认清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C.认识到建立军队的重要性D.与资产阶级的革命对象相一致11.二战后存在两种比较突出的现象,一是各类经济组织(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等)举行与经济有关的峰会(如G20峰会)大大增加,二是军事冲突此起彼伏(如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对此现象理解有误的是A.经济民主化成为历史潮流 B.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C.一超多强格局遭受巨大挑战 D.和平与动荡成为当今世界形势的特点12.下图为1961年9月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的一次以拉美、亚洲、非洲国家为主的国际性会议,这次会议召开的背景是A.大国强权政治的威胁B.支持和巩固成员国民族独立C.促进成员国经济发展D.第三世界国家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原工业化”指“工业化之前的工业化”。原工业的生产形式基本上摆脱了行会的控制,商人资本直接参与制造业,参与市场竞争,生产形式主要是外放制(又称作包买商制)。原工业化使英国农村中出现了农业和乡村工业并重的“二元经济”。在“二元经济”模式下,农村劳动者的身份往往具有双重属性,既是耕作者,又是制造业工人。在前工业时期,英国从事农业的人口不断下降。1520年,英格兰乡村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6%,110年为70%,1670年为1.5%,1700年为55%,1750年为46%。从农业中释放出来的劳动力主要被原工业、商业和服务业吸收。——摘编自刘文超《近代英国商业和商业资本的演化过程及其对市场经济发展形成的影响》材料二明清时期虽然兴起一些手工业中心,但与此同时,农民的家庭生产多样化程度也在提高,特别是传统棉纺织技术普及后耕织结合的程度加强。那些手工业专业地区的产品长途贩运并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农村更是销量有限。这就限制了商业资本对制造业投资的兴趣。明清民间商人虽富有,但最能累积巨额财富的却是盐商、茶商、洋商、票号、铜商等特许商人,特许经营和官商制度扭曲了市场规律,形成了恶劣的经营导向,商人们并不把发展的希望寄托于市场开拓和由此而增加对科技发明生产创新的兴趣;而在于谋取流通领域的超经济特权,其经营注意力始终游离于生产领域之外,市场和市场主体始终都得不到独立自由的发展空间。——摘编自樊卫国《论明清经济演进的内向化倾向》(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原工业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英国“原工业化”时期相比明清时期在商业运营上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不同的原因。14.(20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1948年6月7日,美、英、法、比、荷、卢等六国在伦敦会议上就建立西德政府达成了协议,规定美英占区与法占区协调经济政策,统一对外贸易,实行币制改革并参加马歇尔计划,还规定9月1日在三个占领区内召开制宪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法国也放弃了分离莱茵兰的要求,充分表明这时法国最终放弃了自战争结束以来一直追求的对德强硬政策。——摘编自王国范《论二战后初期法国对德国政策的变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改变对德国政策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对德国政策改变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题中,唐高宗时宰相资历门槛更低、数量更多,这是弱化相权、强化君权的反映。2、A【解析】

图片反映了,官员从坐着奏事到站着奏事再到跪着,结合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可知,这反映了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皇权不断加强。A正确;材料表现的是皇帝和大臣的关系,中央集权突出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错误;皇帝与宰相矛盾激化材料不能体现,C错误;图片反映了君权不断加强,君臣关系的变化包含君权不断加强和大臣权力不断加强,D错误。故选A。3、C【解析】

从材料“由军阶代表的‘官品秩序’,它较富功绩制色彩。……在北朝却迅速推进,而在南朝则阻力很大”中可以看出,“官品秩序”高低取决功绩,这有利于调动官员的积极性,说明北朝社会较南朝更有活力,故C项符合题意;南北朝时南方较北方安定,故A项错误;“门品秩序”即等级高低取决于出身,对于那些出身差的官员要想升迁很困难,甚至随时会丢掉现有官职,所以,在南朝普通官员的安全感很差,收入当然也难以稳定,实际上第二种“官品秩序”更有益于增强普通官员的安全感与稳定性,因为在官职之外,再冠以“品位”,无疑等于为其地位又加上了一道保险,B、D项排除。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后者在北朝却迅速推进,而在南朝则阻力很大”,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4、B【解析】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习俗、交通、大众传媒的发展变迁·清末以来的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学理论与常识·史观·社会史观。【详解】试题分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中山装、军阀,都是辛亥革命后的时代标志,不符合“清末”的时代特征,A项被排除;洋布、买办都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经济现象,不符合“文革”的时代特征,C项被排除;中国在1993年才有第一条互联网专线,QQ则是的新事物,不符合“20世纪80年代”的时代特征,D项被排除。B项所述四项全部符合“民国”这一时代特征。故选B。5、D【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取消西方列强的侵略特权,体现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故选D;“一边倒”指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这一边,“另起炉灶”指不承认国民党的屈辱外交,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外交关系,AB不符合题意,排除;“求同存异”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提出的,“同”就是共用的利益,“异”就是意识形态的差异,不符合题意,排除C。6、B【解析】

西方用白银购买中国手工业品,因此大量白银流入中国,B正确;西欧是新航路开辟最大受益者,排除A;C不符合史实,明清时期中国依然是农业国,排除;D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7、B【解析】

口传以及口头辩论在雅典的社会生活中意义重大,这种对辩论术重视的现象促进了专门教授类似知识群体的兴起,即智者运动兴起,B正确;重视辩论并不会削弱雅典的政治理性,反而更加追求逻辑、理性,排除A;题干与雅典法律无关,排除C;雅典城邦政治下,公民素养较高,排除D。8、A【解析】

《慕尼黑协定》签订之后,法国人民一片兴奋,这实质上反映出法国民众对以牺牲弱小国家换取和平的这种和平主义思想的错误认识,这是背离现实的和平主义,故A正确;材料信息不是说国际联盟的作用,故B错误;材料信息不能得出法国与德国法西斯势力利益逐步趋同,故C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法国人民态度,不是强调统治者,故D错误。9、C【解析】

据材料“文学日趋重视”“由经学世家一变而为文学世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实行的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人们可凭借学识和才能进入政府,故C选项正确;儒家这时期没有丧失其正统地位,故A选项错误;这时期重视文学的主要原因是科举制的制度因素,而不是皇权对门阀士族的打击,故B选项错误;庶族地主影响力的提升不符合材料和史实,故D选项错误。10、B【解析】试题分析:A项错误,开始改变革命道路是在井冈山时期;“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可以看出此时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了我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故本题答案选B;C项是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后认识到的;D项没有看到最高革命纲领。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共二大11、C【解析】当今国际局势正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格局尚未建立。材料所述现象是“一超多强”格局下国际形势的表现,不是表明遭受巨大挑战。C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二战后的局部战争有大国插手,反映了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局部战争反映了当今世界形势动荡;各类经济组织的建立反映出经济民主化的趋势。其他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12、A【解析】

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不结盟运动兴起。因此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的背景是大国强权政治的威胁,故答案为A项。支持和巩固成员国民族独立、促进成员国经济发展是不结盟运动前后不同时期的斗争内容,不是背景,排除B、C项;标志第三世界国家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是这次会议的影响,不是背景,排除D项。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和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针对当时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严重对抗殃及广大中小国家的情况,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1961年9月首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标志着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不结盟运动的成立是发展中国家走向联合自强的新开端,在支持和巩固成员国民族独立和经济发展、维护成员国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力量。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特征:手工工场发展迅速;商人参与;使用雇佣劳动。影响:有利于调整英国的社会经济结构,解放社会生产力,促进国内市场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开展奠定基础。(2)不同:中国以家庭为主要单位,长途贩运能力较弱;商业活动以特许经营和官商制度为主;商人的经营注意力在生产领域以外,不注重市场开拓和科技创新;市场经济得不到独立自主的发展空间。原因:君主专制制度到达顶峰;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中国传统思想中对商业的轻视;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影响。【解析】

(1)根据“商人资本直接参与制造业,参与市场竞争,生产形式主要是外放制”、“农村劳动者的身份往往具有双重属性,既是耕作者,又是制造业工人”、“英国从事农业的人口不断下降。……从农业中释放出来的劳动力主要被原工业、商业和服务业吸收”等内容可知英国“原工业化”的特点主要是手工工场发展迅速;商人参与;使用雇佣劳动。影响结合所学可知主要从调整深灰经济结构、解放社会生产力、促进国内市场发展和为工业革命奠定基础的角度进行总结。(2)根据“农民的家庭生产多样化程度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