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古代诗文阅读练习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一)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杨爵,字伯珍,富平人。年二十始读书。家贫,燃薪代烛。兄为吏,忤知县系狱。爵投牒直
之,并系。会代者至爵上书讼冤代者称奇士立释之,资以膏火,益奋于学,立意为奇节。从同郡
韩邦奇游,遂以学行名。
登嘉靖八年进士,授行人。帝方崇饰礼文,爵因使王府还,上言:“臣奉使湖广,睹民多菜
色,挈筐操刃,割道婵食之。假令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何补老嬴饥寒之众!”奏入,被俞旨用L
久之,擢御史,以母老乞归养。母丧,庐墓,冬月笋生。服阕,起故官。
帝经年不视朝。岁频旱,日夕建斋醮,修雷坛,屡兴工作。方士陶仲文加宫保,而太仆卿杨
最谏死,翊国公郭勋尚承宠用事。二十年元日,微雪。大学士夏言、尚书严嵩等作颂称贺。爵抚
屑太息,中宵不能寐。逾月乃二书极谏。
及帝中年,益恶言者,中外相戒无敢触忌讳。爵疏诋符瑞,且词过切直。帝震怒,立下诏狱
榜掠。血肉狼籍,关以五木,死一夕复苏。所司请送法司拟罪,帝不许,命严锢之。狱卒以帝意
不测,屏其家人,不许纳饮食。屡滨十死,处之泰然。
逾年,工部员外郎刘魁,再逾年,给事中周怡,皆以言事同系,历五年不释。至二十四年八
月,有神降于乩。帝感其言,立出三人狱。未逾月,尚书熊7夹疏言乩仙之妄。帝怒曰:“我固知
释爵,诸妄言归过者纷至矣。"复令东厂追执之。爵抵家寺十口,校尉至。与共麦饭毕,即就道。
尉日:“盍处置家事?”爵立屏前呼妇曰:“朝廷逮我,我去矣。”竟去不顾,左右观者为泣下。
比三人至,复同系镇抚狱,桎梏加严,饮食屡绝,适有天幸得不死。二十六年十一月,大高玄殿
灾,帝祷于露台。火光中若有呼三人忠臣者,遂传诏急释之。
爵之初入狱也,帝令东厂伺爵言动,五日一奏。校尉周宣稍左右之,受谴。先后系七年,日
与怡、魁切削讲论,忘其困。所著《周易辨说》、《中庸解》,则狱中作也。
(节选自《明史•杨爵传》)
【注】俞旨:表示同意的圣旨。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圈出正确答窠的序号。(3分)
会A代者B至C爵D上书E讼冤F代者G称H奇士I立J释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服阕,守丧期满除服。古代丧礼规定,父母死后守丧三年,期满即除去丧礼之服,称为服
阕。
B.”翊国公郭勋尚承宠用事”的“用事”意思是执掌政权,与《屈原列传》中“又因厚币用
事者臣靳尚”中的“用事”含义不相同。
C.工部,古代中央官署名,六部之一,是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最高长官是工部尚书。
D.“比三人至”的“比”意思是等到,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天涯若比邻”中的“比”
含义不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爵出身贫寒,读书年龄较晚,没有蜡烛照明就烧柴代替。他发奋学习,跟随同郡韩邦奇
游学,以学识与品行闻名。
R.杨爵陈述在湖广见到的百姓悲惨生活的景象,来表达礼仪并非为政之要的意见,得到皇帝
认可。
1
C.杨爵因为上书劝谏被投入监狱,遭到严刑拷打。狱卒摸不清皇帝的意图,便不准杨爵的家
人给杨圉送饭,杨禹几乎死去。
D.杨爵于嘉靖二十四年八月获释才十天,校尉又来逮捕他,杨爵知道自己不久还会被释放,
也就没有认真安排家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假令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何补老嬴饥寒之众!
(2)爵抚膺太息,中宵不能寐。逾月乃上书极谏。(4分)
5.杨爵为官颇有作为,即使在狱七年,也未失意沉沦,请概括他在狱中的作为。(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完成6-7题。
杏花天-赋莫愁①周密②
瑞云盘翠侵妆额,眉柳嫩、不禁愁积。返魂谁染东风笔,写出郢中春色。
人去后、垂杨自碧。歌舞梦、欲寻无迹。愁随两桨③江南北,日暮石城风急。
[注]①莫愁:战国末期楚国人,名莫愁,聪明美丽,能歌善舞,楚顷襄王把她召进宫中做了
歌舞侍姬。②周密:南宋文学家,宋亡后隐居不仕。③两桨:出自古歌谣《石城乐》中“艇子打
两桨催送莫愁来”。
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瑞云盘翠侵妆额”三句描写了莫愁女的发式特点以及眉梢上郁积着的忧愁。
B.“返魂”二句用典,化用屈原的《招魂》,意为莫愁女己经死了,有谁能写出《招魂》的
诗篇,把她招回到故国来呢?
C.最后写江南江北的哀愁、日暮风急中的石头城,透露出词人羁旅行役之愁。
D.整首词笔触清丽,情感深挚而绵渺,写出了词人内心的沉咽与凄楚,实属上奏之作。
7.词中“垂杨自碧”和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中的“自”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的《离骚》中“,"两句运用互文、比喻等手法来
写自己精勤修德,所行皆忠善长久之道。
(2)李白的《蜀道难》中,“,”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蜀
道山岭之高,行人步履的艰难,与季白《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
语,恐惊天上人”有异曲同T之妙.
(3)姜夔《扬州慢》中“,”两句,与杜甫《春望》中的“国
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用笔相似,都以草木繁茂来写城池的荒凉衰败。
2
(二)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苏秦为赵合从,说楚威王曰:“楚,天下之强国也。大王,天下之贤王也。地方五千里,带甲
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夫以楚之强与大王之贤,天下莫能当也。今
乃欲西面而事秦,则诸侯莫不南面而朝于章台之下矣。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楚强则秦弱,楚
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故为王至计,莫如从亲以孤秦。大王不从亲,秦必起两军:一军出武
关;一军下黔中。若此,则鄢、郢动矣。臣闻治之其未乱,为之其未有也。患至而后忧之,则
无及已。故愿大王早计之。大王诚能听臣臣请令山东之国奉四时之献以承大王之明制急社稷宗
庙练士厉兵,在大王之所用之。大王诚能听臣之愚计,则韩、魏、齐、燕、赵、卫之妙音美人,必
充后宫矣。赵、代良马橐驼,必实于外厩。故从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今释霸王之业,而有事
人之名,臣窃为大王不取也。夫秦,虎狼之国也,有吞天下之心。秦,天下之仇毓也,横人皆欲
割诸侯之地以事秦,此所谓养仇而奉解者也。夫为人臣而割其主之地,以外交强虎狼之秦,以侵
天下,卒有秦患,不顾其祸。夫外挟强秦之威,以内劫其主,以求割地,大逆不忠,无过此者。
故从亲,则诸侯割地以事楚;横合,则楚割地以事秦。此两策者,相去远矣,有亿兆之数。两者
大王何居焉?故弊邑赵王,使臣效愚计,奉明约,在大王命之」楚王曰:“寡人之国,西与秦接
境,秦有举巴蜀、并汉中之心。秦,虎狼之国,不可亲也。而韩、魏迫于秦患,不可与深谋,与
深谋恐反人以入于秦,故谋未发而国已危矣。寡人自料,以楚当秦,未见胜焉;内与群臣谋,不
足恃也。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然如悬旌血无所终薄。今君欲一大卜,安诸侯,存危
国,寡人谨奉社稷以从J
(选自《战国策•楚策》)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圈出正确答案的序号。(3分)
大王A诚能B听C臣D臣E请令F山东之国G奉H四时I之J献K以承L大王M之N明。制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合从,是苏秦游说六国联合一起抗秦的策略。从,通“纵”,南北为纵,东西为横。
B.带甲,文中指身着甲胄,与杜甫“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中的“带甲”意思不同。
C.南面,即面朝南。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君王临朝听政,面南而坐。现在指方向。
D.社稷,土谷之神。社为土神,栽育万物;稷为谷神,养育民众。后被用来代指国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秦极力渲染楚国的强大,指出楚国国力雄厚,有称霸天下的资本,没必要侍奉秦国相反
地应该成为其他诸侯侍奉的对象。
B.苏秦分析了连横给楚国可能带来的弊端,指出秦国贪得无厌,而那些主张连横的说客和大
臣则是大逆不道、为国不忠的奸臣。
C.苏秦指出秦国视楚国为最大对手,两国国力此消彼长,不能和平共处。连横后果严重,而
合纵可以削弱各国,帮助楚国称霸。
D.苏秦极尽口舌之能事,使楚王深感单凭一己之力来对抗如同虎狼的秦国,未必能够取得胜
利,从而意识到其合纵策略的正确。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臣闻治之其未乱,为之其未有也。患至而后忧之,则无及已。
3
②今释霸王之业,而有事人之名,臣窃为大王不取也。
5.依照苏秦观点,若不“合从”会给楚国带来哪些危害?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6〜7题。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其五)
苏轼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两句写谢雨道上所见之景,雨后的草碧绿清新、摇
曳生姿,薄薄的沙土路洁净无尘,骑马而过也不会扬起灰尘。
B.“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篙艾气如燕”两句描绘了阳后大晴生机蓬勃、风光宜人的田野景
色,感官结合的描写中蕴蓄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C.本词以诗的句法入词,文风朴实,格调清新,不取艳辞,不采僻典,语言清丽自然,洗尽
华靡见真淳。
D.整首词带有朴素清新的乡土气息,写有乡村景色、乡村草木、乡村人物和劳动生活,用形
象生动的笔触描写农村风光。
7.这首词是用写景和抒情互相错综层递的形式来写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卫风•氓》中,作者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
抱布贸丝。匪来贸丝,o
(2)《离骚》中写小人的种种丑态、伎俩,自己不为所动,宁死也不与他们同流合污的句子
是:,。
(3)《陈情表》中用乌鸦反哺的典故写人应尽孝心的两句是
(三)
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文本一:
王含作庐江郡,贪浊狼籍C大将军王敦护其兄,故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汀人十咸
称之!”时何充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敦默然。旁人为之
反侧,充晏然,神意自若。
4
(节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文本二;
何充,字次道,庐江人。丞相王导妻之姊子,故少与导善,早历显官,明帝亦友昵之。成帝
即位,迁给事黄门侍郎。平苏峻乱,稍迁东阳太守。在郡甚有德政,荐征士虞喜,拔郡人谢奉、
魏颜等以为佐吏。王导、庾亮并言于帝曰:“何充器局方概,有万夫之望,必能总录朝端。臣死
之日,愿引充内侍,则外誉唯缉,社稷无虞矣。”由是加吏部尚书。及导薨,转护军将军,与中
书监庾冰参录尚书事。庾冰兄弟以舅氏辅王室,权侔人主,虑易世之后,戚属转疏,将为外物所
攻,谋立康帝注,即帝母弟也。每说帝以国有强敌,宜须长君,帝从之。充建议日:“父子相传,
先王旧典,忽妄改易,惧非长计。故武王不授圣弟,即其义也。昔汉景亦欲传祚梁王,朝臣成以
为亏乱典制,据而弗听。今琅邪践昨如孺子何社稷宗庙将其危乎”冰等不从。既而康帝立,帝
临轩,冰、充侍坐。帝曰:“朕嗣鸿业,二君之力也。"充对曰:“陛下龙飞,臣沐之力也。若
如臣议,不睹升平之世。”帝有惭色。建元初,出为骤骑将军,假节,领徐州刺史,镇京口,以
避诸庾。俄而帝疾笃,冰、翼意在简文帝,而充建议立皇太子,奏可。及帝崩,充奉遗旨,便立
太子,是为穆帝,冰、翼甚恨之。充居宰相,强力有器局,临朝正色,以社稷为己任,凡所选
用,皆以功臣为先,不以私恩树亲戚,谈者以此重之。然性好释典,崇修寺院,供给沙门以百数,
糜费巨亿而不吝也。于时都情及弟昙奉天师道,而充与弟准崇信释氏,谢万讥之云:“二都谄于
道,二何佞于佛。”永和二年卒,时年五十五,赠司空,谥日文穆。
(节选自《晋书•何充传》)
【注】康帝,即后来的晋康帝,当时身份是琅邪王。
1.文中国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圈出止确答案的序号。
今A琅B邪C践D昨E如F孺G子H何I社J稷K宗L庙M将N其0危P乎
2.下列时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假节,即“假(借)以符节",是指皇帝将符节暂借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
B.狼籍,文中指名声不好,与《赤壁赋》“杯盘狼籍”中的“狼籍”意思不同。
C.稍,这里是“逐渐”的意思,《项脊轩志》中“其制稍异于前”的“稍”也是此意。
D.数,文中意为“计算”,与《六国论》中“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的“数”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将军王敦特意在众人面前夸赞担任庐江太守的哥哥王含政绩斐然、广受赞誉,作为下级
的何充对此却持有异议。
B.外戚庾冰兄弟权倾朝野,为了继续保有自己的地位,他们希望让皇帝的弟弟康帝即位,并
最终实现了这一目标。
C.何充在东阳太守任上有很多有益于百姓的政治措施和成就,颇受王导和庾亮的赏识,在二
人力荐之下,得到提拔重用。
D.何充担任宰相,才能度量出众,一心为公,正直无私,深受人们赞誉,但又笃信道教,花
费无度,受到时人讥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旁人为之反侧,充晏然,神意自若。
②凡所选用,皆以功臣为先,不以私恩树亲戚,谈者以此重之。
5
5.后世评价何充“抗直不谄”,文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二面小题。
山行
王安石[宋]
出写清浅景,归穿苍翠阴。
平头均楚制①,长耳②嗣吴吟。
暮岭已佳色,寒泉仍好音。
谁同此真意,倦鸟亦幽寻。
注:①“楚制”指儒服,意谓汉人穿的传统服装。②“长耳”即毛驴。
6.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始两句道出了山行的意佟I,意欲描写诗人外出和来时景色清浅和苍翠的不同特点。
B.诗歌描写了诗人的装扮,借此暗喻自己在脱离官场后已俨然是一介平民百姓了。
C.诗中人着儒服骑毛驴,听着吴越民歌般的驴鸣,看似逍遥实则有掩不住的寂寞凄苦。
D.诗中“直意”与陶渊明“此中有真意”大抵类同,均可指自然中所包蕴的人生的真谛妙趣。
7.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归去来兮辞并序》围绕“归”这个中心抒写,其中的
“,”体现了诗人急于归家的热切心理。
(2)杜甫《蜀相》中“,”两句色彩鲜明,音韵浏亮,
静动相衬,字里行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
(3)“沧海”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或展现宽广胸襟,或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
等,如“,”。
6
附:参考答案
(一)
1.CFI
2.B【解析】B.两句中“用事”都是当权执政,意思相同。
3.1)【解析】D.“杨爵知道自己不久还会被释,也就没有认真安排家事”错,原文“尉日:'盍处置家事?'
爵立屏前呼妇曰:朝廷逮我,我去矣。'竟去不顾",他不认真安排家事是不以家事为意,并非知道自己不久
还会被释。
4.(1)即使周公制作的礼仪今天全都恢复了,对这些衰老、瘦弱、饥饿、寒冷的百姓又有什么补益呢!(“假”,
即使;“制作”,制作的礼仪/制度,“羸”,羸弱、瘦弱)
:2)杨爵抚胸长叹,半夜睡不着觉。过了一个月,就上书极力劝谏。(“抚膺”,抚胸;“寐”,睡觉;“逾
月”过了一个月,各1分,句子通顺1分。)
5.①每天与狱友切磋谈论学问。②著有《周易辨说》《中庸解》等著作。
由“先后系七年,口与怡、魁切削讲论,忘其困”可得出:每天与狱友切磋谈论学问。
由“所著《周易辨说》、《中庸解》,则狱中作也”可得出:著有《周易辨说》《中庸解》等著作。
参考译文:
场爵,字伯珍,富平人。20岁时才开始读书。家里贫穷,烧柴代替蜡烛。他的兄长做县吏,得罪了知县被
囚在狱中。杨爵投状申诉,被一并关押。适逢知县的代任到了,立即释放了他,并且资助他学习的费用。杨爵
更加发奋学习,立志做一个有才能有节操的人。他跟随同郡的韩邦奇游学,以学识与品行而闻名。
嘉靖八年他考中进士,被授予行人的职务。皇帝当时正崇尚礼仪,杨爵趁着出使王府回来,向皇上进言:
“臣奉命出使湖广,看到百姓满脸饥色,提着筐子拿着刀,割取路边饿死人的肉吃。即使周公制作的礼仪今天
全都恢复了,对这些衰老、瘦弱、仞饿、寒冷的百姓又有什么补益呢!”奏书呈上后,得到皇上同意。过了很
久,被提升为御史,因母亲年老请求回家乡供养。母亲死后,杨爵在墓旁结草庐居住,冬天长出竹笋。服孝期
满,池被按照原来官职起用。
嘉靖帝累年不临朝听政。连年发生旱情,皇上却早晚忙着建设斋醮,修立雷坛,屡次兴建式程。方士陶仲
文因此加官富保,太仆卿杨最因进谏而死,翊国公郭勋还蒙受皇帝宠幸执掌政权。二十年的第一天,下了点小
雪。大学士夏言、尚书严嵩等人都作了颂文称贺。杨爵抚胸长叹,半夜睡不着觉。过了一个月,就上书极力劝
谏。
等嘉靖帝到了中年,更加讨厌进谏的人,朝廷内外的人都互相告诫,不敢去触犯他的忌讳。杨爵上书诋毁
符瑞,并且言辞过于激切。皇帝震怒,立即下令把他入狱拷打,把他打得血肉模糊,基用了各种酷刑,他昏死
一夜才苏醒过来。锦衣卫奏请把他送往法司定罪,嘉靖帝不允许,命令把他严加看管。狱卒因为摸不清皇帝的
意图难以揣测,屏退杨爵的家人,不准接受家人送来的饭。杨爵多次濒临死亡,但他仍处之泰然。
过了一年,工部员外郎刘魁,又过了一年,给事中周怡,都因为进言被收捕,过了五年还没被释放。到了
嘉靖二十四年八月,在扶乩(占卜问疑)的时候有神降临了。嘉靖帝被审灵的话感动,下令立即把杨爵、刘魁、
周怡三人从狱中放了出来。之后还不到一月,尚书熊狭上疏说乩仙的话是虚妄不实的。嘉靖帝生气地说:“我
本来就知道释放杨爵后,那些乱说话乱诿过的人就会纷纷而至了。”于是就命令东厂特务追捕杨爵等兰人。杨
爵被释放回家后刚刚十天,追捕他的校尉就到了。杨爵与校尉们吃完麦饭,就要上路。校尉说:“为会么不把
家中的有关事情安排一下呢?”杨爵站到屏风前对他的妻子说:“朝廷逮捕我。我要走了。”最终离去没有问
头,周围观看的人都为他流下了眼泪。等至杨爵等三人都被抓来了,又•同被关押在镇抚的狱中,给他们所施
的刑罚更加严酷了,饮食也多次断绝,幸亏老天保佑他们得以不死。嘉靖二十六年十一月。宫中大高玄殿发生
了火灾,嘉靖帝于是在露台祈祷消灾。火光中好像有呼杨爵等三人是忠臣的,于是传诏立即把三人释放了。
场爵在开始入狱的时候,皇帝命令东厂监视侦察杨爵的语言行动,五天汇报一次。校尉周宣略为照顾杨爵,
受到谴责。杨爵先后拘囚七年,天天和周怡、刘魁切磋讨论,忘掉了他们的困苦。杨爵所著的《周易辨说》《中
庸解》,就是在狱中完成的。
6.C【解析】。“透露出词人羁旅行役之愁”错误,这里应是“抒发了国家垂亡之感”。
7.①两个“自”字都含有春色依I口而无人欣赏之意,都包含了作者一种无奈的情感。
②“垂杨自碧”是写尽管绿杨依旧,但人事全非.表面是对莫愁女一个人的怀念,实则抒发了词人对时事
的哀叹和国家垂亡之感。
7
③“映阶碧草自春色”,表面上也是在写碧草无人赏玩,实则是写英雄长逝,遗迹荒落,流露出对蜀相诸
葛亮的痛惜
【解析】本词中“垂杨自碧”是说绿杨依旧,而人事全非;《蜀相》“映阶碧草自眷色”碧草映照石阶,
不过刍为春色无人欣赏。都描写春色,包含了作者一种无奈的情感。
“人去后,垂杨自碧,歌舞梦、欲寻无迹”,尽管绿杨依旧,而人事全非。在词人的眼中,同样一个莫愁,
物是人非,这里不是对某一个人的怀念,而是抒发了对时事的慨叹,以及国家垂亡之感。
“映阶碧草自春色”,碧草映阶,无人欣赏;英雄长逝,遗迹荒落。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
物之中,使景中生意,借眼前遗迹荒落,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8.朝搴毗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过春风十里尽葬麦吉青
(二)
(1)DFK
(2)B解析:B.“带甲”文中指披甲的将士,与杜甫诗句中“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中的“带甲”的
意思相同。“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夕亍”:天地间仿佛充满着身着战甲的将士,这兵荒马乱之际我为何要远行!
故选Bo
(3)C解析:C.“削弱各国”错,原文是说“莫如从亲以孤秦”意思是不如六国结成合纵联盟来孤立秦国,
所以应该是“孤立秦国”。
故选Co
(3)(4)①我听说在天下还未混乱时就要着手去治理;在事情还未开始时就要先做准备,祸患临头了才去
担忧,那就来不及了。
②现在您放弃称王的大业,却落个侍奉别人的名声,我私下认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种策略。解析:①重
点词语:“治”,治理;“忧”,担忧;“无及”,来不及;②重点词语:“释”,放弃;“事”,侍奉;“窃”,暗中、
偷偷地、私下。
(5)①各诸侯国就会纷纷向秦国称臣。②秦国就会从两路起兵攻打楚国。
③楚国的鄢、郢两城就会引起震动。
④楚国砺业不成,反会让秦国称砺。解析:由文中“今乃欲西面而事秦,则诸侯莫不南面而朝于章台之
下矣”可知,现在打算听命于秦国,那么诸侯就不会称王,也不会入朝楚国的章台了。由此得出危害一是各诸
侯国就会纷纷向秦国称臣;由文中“大王不从亲,秦必起两军:一军出武关;一军下黔中”可知,如果不组
织六国合纵联盟,秦国必然会从两路进军,一路从武关出兵,一路南下进军汉中。由此得出危害二是秦国就会
从两路起兵攻打楚国。由文中“若此,则鄢、郢动矣”可知,若不“合从”,楚都鄢、郢必然会引起震动。由
此得出危害三是楚国的鄢、郢两城就会引起震动。由文中“故从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可知,连横联盟成
功,秦国就会称帝。由此得出危害四是楚国霸业不成,反会让秦国称霸。
参考译文:
苏秦为赵国组织合纵联盟,去游说楚威王,说:“楚国是天下的强国,大王是天下的贤主。楚
国土地方圆五千里,战士百万,战车千辆,战马万匹,粮食可支撑十年,这是建立新业的资本。凭楚国的强大
和大王的贤能,真是天下无敌。可现在您却打算听命于秦国,那么诸侯就不会称王,也不会入朝楚国的章台了。
秦国最引以为忧的莫过于楚国,楚国强盛则秦国削弱,楚国衰弱则秦国强大,楚、秦两国势不两立。所以为大
王考虑,不如六国结成合纵联盟来孤立秦国。大王如果不组织六国合纵联盟,秦国必然会从两路进军,一路从
武关出兵,一路南下进军汉中。这样,楚都鄢、郢必然会引起震动。我听说在天下还未混乱时就要着手去治理:
在事情还未开始时就要先做准备,祸患临头了才去担忧,那就来不及了。所以,我希望大王及早谋划。大王
真能听从我的愚计,那么,韩、魏、齐、燕、赵、卫的歌女、美人,必定会充满您的后宫,赵国、代郡的良马、
骆驼,一定会充满您的马厩。因此,合纵联盟成功,楚国就可以称王;连横联盟成功,秦国就会称帝。现在您
放弃祢王的大业,却落个侍奉别人的名声,我私下认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种策略。秦国,贪狠暴戾如同虎狼,
有吞并六国的野心,秦国是诸侯的仇敌,而主张连横的人都想割让诸侯土地去讨好秦国,这就是所谓奉养仇敌
的做法.作为人臣.以损失自己国家的领土为代价,交结强暴如虎狼的秦国,坏夫侵略诸侯,最终会招来暴秦
之祸:这是没有顾及到有可能到来的灾祸的缘故啊。至于对外依靠强秦的威势,对内胁迫自己的国君,丧失国
十,大逆不道、为国不忠,没有超过这样的。所以,合纵联盟成功,诸侯就会割地听从楚国;连横阵线成功,
8
楚国就得割地听从秦国。合纵与连横这两种谋略,相差十万八千里。对此大王到底如何取舍呢?因此,敝国国
君赵工特派我献此愚计,想共同遵守盟约,任凭大工命令。"楚工说;“我的国家,西边与秦国相接,秦国有夺
取巴蜀、吞并汉中的野心。秦国贪狼暴戾如同虎狼,不可能和它友好。而韩、魏两国迫于秦国的威胁,又不能
和他们深入地谋划合作,如果和他们深谋,恐怕他们反会投入秦国的怀抱,这样,计谋还没有付诸实行,楚国
就会大祸临头。我自己考虑,单凭楚国来对抗秦国,未必能够取得胜利。与群臣的谋划,也没法依靠。我寝食
不安,心神不定,如旗子飘荡不止,终无所托。现在您想统一天下,安定诸侯,拯救危国,我完全同意参加合
纵联盟。”
6.D
解析:D.“写……乡村人物和劳动生活”错误,此词并未描写乡村人物和劳动生活,而是写的诗人所见的
田园之景。
故选D。
7.上片写作者在道中所见雨后清新之景,引出归耕田园的愿望;下片写作者所见田园蓬勃之景,引出自己
“元是此中人”的慨叹,照应“何时收拾耦耕身”,强化了情感,使全词情景浑然一体。解析:上片首二句“软
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不仅写出“草”之“软”“沙”之“轻”,而且写出作者在这种清新宜人的环
境之中舒适轻松的感受。久旱逢雨,如沐甘霖,经雨之后的道上,“软草平莎”,油绿水灵,格外清新;路面上,
一层薄沙,经雨之后,净而无尘,纵马驰骋,自是十分惬意。触此美景,作者情动于哀,遂脱口而出:“何时收
拾耦耕身”,表现出苏轼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自然引出诗人希望归耕田园的愿望。
下片“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二句,承上接转,将意境宕开,从道上写到田野里的蓬勃景象。
在春三的照耀之下,桑麻欣欣向荣,闪烁着诱人的绿光;一阵暖风,挟带着蒿艾的薰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肺。
这两句对仗工整,且妙用点染之法。上写口照桑麻之景,先用画笔一“点”;“光似泼”则用大笔涂抹,尽力渲
染,将春日雨过天晴后田野中的蓬勃景象渲染得淋漓尽致;下句亦用点染之法,先点明“风来蒿艾”之景,再
渲染其香气“如蒸”。“光似泼”用实笔,“气如薰”用虚写。虚实相间,有色有香,并生妙趣。“使君元是此中
人”给句,画龙点睛,为升华之笔。它既道出了作者“收拾耦耕身”的思想本源,又将作者对农村田园生活的
热爱之情更进一步深化,使全词情景浑然一体。
8.(1)氓之蚩蚩来即我谋(重点字:氓、蚩)(2)宁滥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重点字:灌)(3)乌鸟私情愿乞终养(重点字:乞)
(三)
1.EIM
2.C
解析:C.“稍”,逐渐。句意;逐渐升迁至东阳太守。”其制稍异于前”的“稍”,稍微。句意:阁子的
规模稍微比以前有一点儿不同。
3.D
解析:D.“何充……但又笃信道教”说法错误,根据原文“然性好释典,崇修寺院,供给沙门以百数,糜
费巨名而不吝也。于时鄱拾及弟昙奉天师道,而充与弟准崇信释氏”可知,应是都情及弟弟都昙信奉道教,何
充笃信佛道。
4.①旁边的人都替何充感到不安,何充却十分安定淡然,神情和平时一样。
②凡是选拔任用官员,都把功臣放在先位,不因私情任用亲人,人们因此敬重他。
解析:①重点词语:为,替;反侧,感到不安;晏然,安定淡然。
②重点词语:凡,凡是:第一个“以",把;第二个“以”,因;重,敬重。
5.不阿附上司王敦,敢于当众提出异议;不畏权贵,在立储问题上坚持父子相传;他当面表明不支持康帝
即位,让刚登基并向他示好的晋康帝尴尬羞愧。
解析:根据材料一原文“时何充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敦默然。旁人
为之反侧,充晏然,神意自若”可知,何充不阿附上司王敦,敢于当众提出异议。
根据材料二原文可知,当“每说帝以国有强敌,宜须长君,音从之”时,”充建议曰:'父子相传,先王
旧典,忽妄改易,惧非长计°故武干不授圣弟,即其义也.昔汉景亦欲传祚梁干.朝臣咸以为亏■乱典制.据而
弗听。今琅邪践昨如孺子何社稷宗后将其危乎!’”由此可见,何充不畏权贵,在立储问题上坚持父子相传。
9
艰据材料二原文“既而康帝立,帝临轩,冰、充侍坐。帝曰:'朕嗣鸿业,二君之力也。'充对曰:'陛
下龙飞,臣冰之力也。若如臣议,不睹升平之世。'帝有惭色”可知,他当面表明不支持康帝即位,让刚登基
并向他示好的晋康帝尴尬羞愧。
译文:
材料一:
王含任庐江郡太守,贪财纳贿,行为不检,声名败坏。大将”王敦袒护他哥哥,一次特意在大家面前赞扬
说:“我哥哥在郡内一定政绩很好,庐江有名望的人都称颂他!”当时何充在王敦手下任主簿,也在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库发布:入门课件
- 健康扶贫政策知识培训班课件
- 伤口换药课件
- 北京市顺义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考点及答案
- 高校创意园管理办法
- 2025年应知应会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跨境经营平台管理办法
- 窃听窃密案件管理办法
- 网络出版许可管理办法
- 出租账户课件
- TCRHA 063.1-2024 消毒供应质量管理及评价 第1部分:外包消毒供应业务
- 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展目标
- 恶性肿瘤微量营养素缺乏与补充
- 攻读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计划书【模板】
- 《职业道德与法治》开学第一课(导言)(课件)-【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课件+教案(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中职生职业素养全套教学课件
- 课件:性传播疾病讲解
- 财务工作内部培训课件
- 小学数学课标培训课件:“数与代数”版块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
- 东方插花-盘插(花艺及插花技能)
- 教育行政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