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体积单位换算教学设计优秀
体积单位换算教学设计优秀1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数学思考:渗透类比思想,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
发展空间观念。
问题解决:会应用对比的方法,记忆并区分长度单位、面积
单位和体积单位,掌握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情感态度: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
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观察、操作中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
算。【教学难点】推导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和建立相应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ldm3的正方体盒子、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
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1)说说常见的长度单位的名称,以及相邻两个单位的'进
率
(2)说说面积单位的名称,以及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2、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想想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3、揭示课题:这课我们学习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自主探索,验证猜测
1、我们认识的体积单位有哪些?板书: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
厘米
提问:1立方分米二?立方厘米,你认为可能是多少?(可能
有认为是100,也有可能认为是1000c)
2、究竟哪种猬想是正确的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棱长为1dm的正方体盒子中,可以放多少个体积为lcm3的小
正方体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然后摆一摆,算一算。
(小组讨论、拼摆,推导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师巡视,
加以指导)
3、全班交流:谁再来说说,1立方分米二?立方厘米(估计三
种说法)①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棱长10厘米
的正方体体积是1000立方厘米,而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和棱长
10厘米的正方体体积相等,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②在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中摆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一排能
摆10个,能摆10排,摆10层,一共能摆10」0_10=1000个,所
以1立方分米二1000立方厘米。
(电脑展示这种思考,然后请每个学生都把推导过程相互说
一说。)③1立方分米二1升,1立方厘米二1毫升,而1升=1000毫
升,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④口头回答:3立方分米二?立方厘米,5000立方厘米二?立
方分米
4、提问:用同样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
分米吗?
①学生独立思考,并组织语言准备交流,然后请『2名学生
说说推导过程。
a.计算小正方体的个数;b.计算体积;c.ldm3=1000cni3,得
到相邻的单位分米3和米3之间的进率是1000,即lm3=1000dm3.
(板书: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②口头回答:
2立方米二?立方分米。9000立方分米二?立方米
5、补全表格,继续填写:
单位名称
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长度面积体积
①总结体积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②说说它们分别是计量物体的什么的?③怎么来记忆它们相
邻单位之间的进率?
三、巩固深化
1、出示书第45页的“练一练”第3题。学生先独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把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要用高级单位的数乘进率
(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把低级单位化成高级单位,要用低级单
位的数除以
进率(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2、辨别
有一个小朋友计算出一只微波炉的体积是63立方分米,他想
用立方厘米做单位,他是这样换算的:63立方分米二0.063立方厘
米他换算得对吗?(引导学生认识:①单位换算的方法;②联系
实际分析换算的合理性,促进数感的发展。)
3、下面每一组数中都有一个数与其他数不同,请找出它!
1.02m
1020dm
10200L
1020000cm
5046dm
5.046m
5046000cm
5046ml
4、课本P45第2题。
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得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再应用公式进
行计算。
5、棱长为2nl的正方体盒子中,可以放多少个棱长为2dm的
小正方体?
让学生先想象一排可以摆几个,一层可以摆几排,共可以摆
几层。
6、课本P45第4题0
7、课本P45第5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的换算
1分米3=1000厘米3
1升=1000毫升
1米3=1000分米3
lm3=1000dm3体积单位换算教学设计优秀2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38—39页。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用体积单位来描述物体的大小;能合理估
计物体体积的大小。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探
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物体体积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和感
悟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学习,获得成
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建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形成体积的概念和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空
间观念。
四、教学准备:
玻璃杯,里面盛五分之二体积的水,若干石块;1立方分米和
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模型;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我们知道线有长短,面有大小;线的
长短叫长度,面的大小叫面积;那么体有大小吗?体的大小是指
什么?体积的单位是怎样规定的?这些问题你了解吗?能说一说
吗?在此基础上引入课题。(板书课题:体积和体积单位)
(二)探究体积概念。
1、由教材的《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提问:乌鸦是怎样喝
到水的?
演示:拿出一个盛有2/5杯水的透明杯,再拿出准备好的小
石块若干,请一名同学上台演示乌鸦喝到水的过程。其他同学仔
细观察,当石子放入水中后,水面会有什么变化?
讨论:水面为什么会上升?(因为石头把水推上去了,为什
么能推上去?因为石头把下面的位置占了,那个位置叫什么?用
一个准确的词来表示是?——空间)
2、什么是空间呢?(老师拿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长方体,对
比两种图形。)
师:请同学们观察,长方形放在地上,它占了地的什么?(面
积)长方体呢?(面积)长方体除了占地的面积以外还占了什么?
(地面上空的大小)对了,除了地面的大小以外还有空中的这一
部分,那么这一部分就是我们所说的一一空间。
(设计意图:在这里我的设计是不急于把空间两个字说出来,
要一步一步地按照学生的思路说出来,因为对于空间两个字的理
解学生有一定的困难)
3、引出体积概念。
通过刚才的比较,我们发现,物体都会占空间,大家举例说
一说物体占空间的现象。同学们举的这些例子中老师取出两个楼
房和桌子,大家比较一下这两个物体所占的空间有什么不同?(一
个大一个小)不错,这也就是说物体所占的空间有大小之分,我
们把这种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就叫做物体的体积。
请同学重复一遍体积的概念,请一名同学板书:物体所占空
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4、进一步强化体积的概念师:“同学们,现在你们观察一下
自己的抽屉,说一说你们抽屉里有些什么?”
师:“为什么你们的‘抽屉还能放东西,说明什么?你能用一
句话说一说吗?”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观察和思考,让学生体验抽屉里有“空
间”。将空间这一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丰富学生的空间表象J
(设计意图:由“空间”到“物体要占空间”,再由“物体
要占空间”到每一样物体所占空间多少的不一样,引出物体的体
积概念,步步相扣,层层推理。以学旦天每天接触的抽屉、书包
为学习素材,让学生学习亲切,最这样容易让学生理解和体会学
习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三)探索学习常用的体积单位。
1、比较两种体积大小差异大的物体。
师:“物体占空间多,那个物体的体积就大,物体占空间少,
那个物体的体积就小。”
师:“拿出你们的书包或新华字典,摸一摸它们的大小,感
觉一下自己书包或新华字典体积的大小。”
学生活动后,点同学分别到讲台上比划着告诉大家自己的书
包或字典的大小。
2、引出体积单位。
师:你们知道他们的书包有多大了吗?字典具体是多大吗?
刚才这两种体积非常近似的物体他们的体积大小又怎么表示呢?
还有高大的楼房、山脉,细小的黄豆粒等,所有物体的体积大小
的区分除了数字的大小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和关键的量,是什
么?-----体积单位。
(1)、认识立方厘米(cm)
A:出示一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模型,让大家观察、感知1立方
厘米的体积有多大。B:从书本中找到描述1立方厘米的话,画出
来再读一遍。C:估一估自己的橡皮有多少立方厘米、香皂的体积。
(2)、认识立方分米(dm)老师拿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教具,
方法同上,先让学生从书本中划出概念,再读一读,接着举出身
边近似于1立方分米的物体,用手比划一下1立方分米有多大。
(3)认识立方米(m)通过前面两种体积单位的学习,大家能
不看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么样的体积是1立方米的体积吗?
(变长为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为1立方米)大家说的很好,那么
老师这里有一些一米长的线段,谁能帮老师搭建一个正方体?
师拿出三条长为1米的教具条,拼接在一起,组成一个三维
的图形,请同学搭建在教室的墙角,组成一个体积为1立方米的
正方体,全体同学观察、感知1立方米的大小。
(4)、初步区分二维和三维,进一步区分和巩固面积单位与
体积单位的联系与区别
师:通过刚才的演示,大家发现,立体图形的构成是由不在
同一个平面的几条线段围成的,如这个三条线段的框架,我们把
立体图形就叫三维图形,因此它的单位都是在长度单位的基础上
加立方两个字,它的简写也就是在字母的右上角写一个3,而平面
图形它的构成是由几条在同一个面的线段围成的,它的搭建最简
单的是需要两条线和别的一围,就可以组成,因此它是二维的,
所以它的单位是在长度单位的前面加上平方两个字,它的简写是
在字母的右上角写一个2。因此,大家说一说,体积单位都是什么?
(都是立方什么、立方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独立阅读教材
和同伴合作交流,让学生从书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大家
对“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体积单位的认识、理解和体
验。
(5)试一试估计身边物体的大小。”
学生交流尝试用体积单位描述身边物体的大小。
(四)引导学生反思整理,形成体积概念。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哪些知识你觉得
很重要?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应该引起教师的关注,
反思整理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感悟学习过程,体会学习方法,
积累学习经验。同时在学习反思中,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五)启发课后观察操作,深化巩固课堂知识。
师:“今天大家的学习很投入,乜学了不少有关物体体积的
知识,我也很高兴。其实学习不单是在课堂上学习,也可以在课
外学。比如今天学习后,大家就可以去观察一下生活中的一些物
品所占空间,想一想怎样用今天所学的体积单位来描述它,如一
枝钢笔大约有20立方厘米等。”
师:“课后,同学们也可以做一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和
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比较一下1立方分米和1立方厘米
的大小。我相信同学们的课外学习会忆课堂上更认真,更投入,
会有很多发现和收获。”
(设计意图:将学生的学习从课堂引到课外,由理论引向实
践,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六、板书设计:
体积和体积单位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cmdmm
七、教学反思:
在课堂中,我觉得我上课的语言天够生动,关注学生的情感
不够,对学生的回答未能作出适当的评价。我这方面做得还不够,
以后一定要在这方面加倍努力争取进步。同时,上了这节课,让
我深深体会到,在教学几何类概念课过程中要多以观察、比较、
动手操作量一量、摸一摸等活动,为学生建立情感,形成表象。
学生对一个新的概念的接受和形成需要不断地体验和强化,而操
作性的体验强化可以提高学生形成新概念的效果。对像1立方厘
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这样的规定性知识虽然不需要学生的
探究和讨论,但采用学生愿意接受的活动方式(如读一读、说一
说、估一估、比划比划等)去解读知识和理解概念,体验概念是
很有必要的。体积单位换算教学设计优秀3
教学目标:
1、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
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在观察、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
3、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
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观察、操作中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
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容积是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
体,多媒体课件前置预习:
1、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里可以放()个体积为1立方
厘米的小正方。
2.Im3=()dm31L=()立方分米,1ml=()立方厘米1L=()
ml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师:我们班同学已经认识了体积单位(指着板书),研究了长
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今天马老师和大家一起接着探索
与体积单位有关的知识。师:首先,我们一起复习一些学习过的
知识。(幻灯片出示说一说)
师:(读题提问)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生齐答)
师:(继续提问)容器内的液体量一般使用哪些单位?师:(读
题,举例说明Im,1dm,1cm分别有多大)
生:举例说明,(每个举例两、三个)
师:那它们间的进率是多少呢,猜一猜,你有哪些方法可以
说明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0呢,首先请我们来探索立方分米与立
方厘米之间的进率。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师:小组合作,一起观察、分析课前准备的正方体,棱长为1
分米的正方体盒子中,可以放多少个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
体?想一想,说一说,填一填
生:这个小的正方体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这个大的是
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大的正方体一排摆10个,每层正好可以摆
10排,也就是说一层可以摆100个,正好摆10层,刚好能装1000
个,所以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盒子中,可以放1000个体积为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生:体积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棱长为1分米,也可以看
成是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0_10_10=1000立方厘米。
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它们只是单位不同,但是表示
的正方体的'大小是相同的。师:演示订正师:同学通过探索知道
了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的关系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老师
有一个问题,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升和毫升,现在你知道
升和毫升的关系吗?请大家说说1L二()立方分米,1ml二()立方
厘米,1L=()ml?生:棱长为1分米的容器的容积为1升,这个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1立方分米,所以1升=1立方分米。
生:棱长为1厘米的容器的容积为1毫升,这个容器所能容
纳物体的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所以1毫升二1立方厘米。
生:因为1升二1立方分米,1毫升二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
二1000立方厘米,所以1生=1000毫升
师:你的逻辑推理能力真厉害,大家同意吗?
师:好的,那我们就得出了升和毫升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也是1000,还有哪一个体积单位我们还没有研究呢?1立方米等
于多少立方分米?你是怎样想的,生独立尝试方法同上
师:同学真棒,我们得出了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请大家
观察这个些体积单位,相邻的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容积单
位呢?师:请大家完成书本第44页的表格生汇报订正
师:同学都理解了吗?请大家思考一下1立方米二()立方厘
米。与组员说说你的想法。生:因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
立方分米二1000立方厘米,所以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二(1000000)
立方厘米
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相邻的体积单位,容积单位之间
的进率是1000,你们能用学习的知识完成下面的练习吗?
三、巩固练习,应用新知
书本第45页练一练第1、2、3、4、5题
四、全课总结
五、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的换算
lm3=1000dm3ldm3=1000cm3
lm3=1000dm3=l000000cm3lL=ldm3lmL=lcm3
1L=1000mL体积单位换算教学设计优秀4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理解并掌握体积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间的化和聚。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
准确地运用单位间的化聚法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体积单位进率和单位之间的互化。教学难点:复
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转化。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教师提问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
少?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
少?
2、口答填空,并说明算法和算理。
(1)4米二()分米二()厘米
(2)500厘米二()分米二()米
3、谈话引入:我们复习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进率,和高
级单位和低级单位之间转换的方法,今天我们学习常用的体积单
位间的进率和单位之间的转化。
二、学习新课
(一)认识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认识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的关系
(1)指导学生自学,出示自学提纲
A、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B、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C、1立方分米与1000立方厘米哪个大?为什么?
(2)学生分组汇报.教师演示动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
2、推导立方米与立方分米的关系.
(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立方米与立方分米之间有
什么关系?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你的懑法是否正确呢?
(2)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而1米=10分
米,所以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可以划分成1000个棱长是1分米的
小正方体,即1000个体积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板书:1立方
米二1000立方分米
(3)思考: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呢?
3、小结: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4、完成书上想一想,填一填。
三、巩固反馈.
1、口答填空,说出计算过程
0.9立方米二()立方分米
540立方厘米二()立方分米
38立方分米二()立方米
4立方分米50立方厘米二()立方分米10.35立方米二()立
方米()立方分米
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0.5立方米二500立方厘米()
2.6立方分米二2立方米60立方厘米()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设计意图:体积单位的换算是在学生认识了体积单位,学习
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进行教学的。引导学生通过
实际操作,结合实际模型理解立方厘米和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
为了更好地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
下两个特点:1,重视学生的自主猜测、主动探究。在教学中,我
先让学生猜想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再通过验证发现常用的相
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o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
用,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重视转化、推算等方法。为了让学生明
确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本节课先对旧知识进行复习,借以引导学
生利用转化、类推的方法,让学生提b猜想,然后通过合作验证
等活动得到结论,这样既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又提高了学生
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的换算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二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1升=1000毫升体积单位换算教学设计优秀5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
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体积、容积单
位的进率。教材以里放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为例,引导学生通过
实际操作,结合实际模型认识和理解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
进率。通过图示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正方体的体积推出1立方分米
=1000立方厘米,再仿照这种方法自己推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
米。通过教学体积单位名数的变换,和在解答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的运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
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在观察、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
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观察、操作中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法和学法:教法和学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教师的“教”
应适应学生的“学”,而学生的学又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学方
法应当渗透在教学过程之中,要符合知识的科学性,还要适合学
生的认识规律,才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
本节课教学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出发,在复习中感知,
在观察中大胆猜想,在课件的演示和计算活动进行验证,让学生
经历了从旧知到新知,从感知到理解的过程。使学生在掌握相邻
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同时,较好的建立了立方厘米、立方分
米、立方米的空间观念,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1、要有充分的直观操作。
学生思维的特点一般的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然后形成表象,
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上升到理性认识。本课的教学采用直观
操作法,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引导学士独立地发现问题、思考问
题、解决问题,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讲练结合。
4、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教学准
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
1、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
多少?
2、常见的长度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
率是多少?
3、我们学习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提问:你能猜出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引出课题。
二、自主探索验证猜测
1、你有办法证明你的猜想或推论吗?
(学生独立或小组讨论推导,自主探究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
进率,教师巡视,加以指导)
2、全班交流:谁再来说说,1立方分米二?立方厘米(估计三
种说法)
①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棱长10厘米的正
方体体积是1000立方厘米,而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和棱长10厘
米的正方体体积相等,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②在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中摆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一排能
摆10个,能摆10排,摆10层,一共能摆10」0」0二1000个,所
以1立方分米二1000立方厘米。
(电脑展示这种思考,然后请每个学生都把推导过程相互说
一说。)
③1立方分米二1升,1立方厘米=1毫升,而1升=1000毫升,
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③口头回答:3立方分米二?立方厘米,5000立方厘米二?立
方分米
4、提问:用同样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
分米吗?
①学生独立思考,并组织语言准备交流,然后请卜2名学生
说说推导过程。(板书: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②口头回答:
2立方米二?立方分米。
9000立方分米二?立方米
5、补全表格,继续填写:
单位名称
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
面积
体积
①总结体积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②说说它们分别是计量物体的什么的?
③怎么来记忆它们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
三、巩固深化
1、辨别
有一个小朋友计算出一只微波炉的体积是63立方分米,他想
用立方厘米做单位,他是这样换算的:63立方分米二0.063立方厘
米
他换算得对吗?
(引导学生认识:①单位换算的方法;②联系实际分析换算
的.合理性,促进数感的发展。)
2、出示书第30页的“练一练”和第31页的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
成低级单位的数要乘进率1000,所以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把体积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进率1000,所
以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3、出示练习七的第2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交流:想提醒自己注意什么?
指出:面积单位换算与体积单位换算的区别,它们相邻单位
间的进率不同。
4、出示练习七的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进一步明确1升二立方分米,1毫
升二1立方厘米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的换算1分米3=1000厘米31升=1000毫升1
米3二1000分米3lm3=1000dm3
【教学反思】
教学中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创设与本节的学习内容密切
相关的教学情境。要把把情境的创设、旧知的复习和新知的引入
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显得自然朴实,真实有效。
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本节课的重点,理解进率和建立相
应的空间观念是教学的难点。教学站在新的课程标准的高度,从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出发,在复习中感知,在观察中大胆猜
想,在课件的演示和计算活动进行验证,让学生经历了从旧知到
新知,从感知到理解的过程。同时,把课件的演示、学具的观察
与摆一摆,数一数紧密的结合,学生在掌握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
的进率的同时,较好的建立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的空
间观念,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注重要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在旧知识的复
习中趣味引入,在知识和情感态度两个方面,为新的认知结构的
建构奠定了基础;在新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在感知中猜想,在观
察与计算中验证,在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完成构建,学
生学得积极、主动。同时,对课件的使用简洁明了,体现了常态
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体积单位换算教学设计优秀6
教学目标:
1、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
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在观察、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
3、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
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观察、操作中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学准备:
体积是1cm的小正方体,容积是1dm的小正方体,多媒体课
件按照课前准备要求摆放好学习用品,然后坐端正,准备上课。
请学生把正方体放在小组桌子中间、其它学习用品放在左上角教
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师:上课,同学们,马老师了解到咱们班同学已经认识了体
积单位(指着板书),研究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今
天马老师和大家一起接着探索与体积单位有关的知识。
师:首先,我们一起复习一些学习过的知识。(幻灯片出示说
一说)师:(读题提问)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生齐答)师:
(继续提问)容器内的液体量一般使用哪些单位?
33(生齐答)师:还有补充吗?(生思考后①回答正确,师,
表扬,思考真全面,重复说;②回答不出来,师提示:如果液体的
量比较大,比如游泳池、蓄水池中的水?)
师:(读题,举例说明Im,1dm,1cm分别有多大)
生:举例说明,(每个举例两、三个)师:这个例子很恰当,
你真聪明,直接拿了桌面上的物体
师:我们接着来看填一填的答案。师读题生:10cm、10dm。
师:也就是说,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生:10
师:接着来看,应该填多少生:100
师: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生:100
那么,在猜一猜中,你填的是多少?生:1000
师:确定吗?生:确定
师:没有猜不是1000的吗?生:没有
师:那它们间的进率是不是1000呢,你有哪些方法可以说明
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0呢,首先请我们来探索立方分米与立方厘
米之间的进率。到此大约6分钟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师:同桌两人合作,一起观察、分析
课前准备的正方体,怎样能够说明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听明白要求了吗?开始吧(音乐播放,学生探索大约5分钟)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你们探索的结果?一举手师:进率是1000
吗生:是
师:说说你的理由,生:这个小的正方体是1立方厘米的小
正方体,这个大的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可以放入1000,所以
1立方分米二1000立方厘米。
师:能不能说说可以怎样放?
生:一排摆10个,每层正好可以摆10排,也就是说一层可
以摆100个,正好摆10层,所以就有1000个,师:听明白了吗?
哪位同学再来说一说,还有同学K明白,谁再来说一遍,生
复述
师:由于受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我们不能一个个摆,所以老
师用课件演示一遍摆的过程,老师操作,大家一起来数一数。
师:进率是1000吗,生:是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1:(师提示,拿着手中的正方体)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
体积是1分米」分米」分米二1立方分米;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
体积是10厘米」0厘米」0厘米二1000立方厘米。由于1分米等
于10厘米,所以1立方分米和1000立方厘米只不过是单位不同,
表示的正方体的大小是相同的。生21分米等于10厘米,所以这
两个正方体是一样的,师,能不能说的完整一些,生3:……生
4:……
师:你分析得真棒,听明白的举手,再请一位同学来复述一
遍。(如果没有师逐步提示)这两个正方体的什么是一样的生:棱
长是一样的,师:所以体积也是相等的,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
积怎么计算生;1_1」二1立方分米;
师: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怎么计算生:10」0」0二1000
立方厘米
而他们的体积又是相等的,所以1立方分米等于1000立方厘
米。师:我们也可以通过计算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它们之间的进率,
明白了吗?师:还有别的方法来说明进率是1000吗?此过程5分
钟
师:这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这是容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
方体,我们现在来摆一摆。
师生一起数:1、2、3……10
师:现在是1排共10个了,我们接着摆师生一起数:20、30、
40……100
师:现在是一层一共100个了,我们接着摆师生一起数:200、
300……1000
师:正好1000个,这样就验证了大家的猜想是正确的。师:
马老师有一个问题,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升和立方厘米的
关系,毫升和立方厘米的关系,现在你知道升和毫升的关系吗?
4:1000,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000
立方厘米,所以1生=1000毫升。
师:你的逻辑推理能力真厉害,大家同意吗?
师:好的,那我们就得出了升和毫升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也是1000还有哪一个体积单位我们还没有研究呢?生:立方米
师:好的这一个问题就交给你自己来解决了,请你独立解决
课堂学习卡中的第二项,独立探索
(学生独立探索)
老师看大部分同学都完成了,我们一起来回答吧,师读题,
生填空
师:这样大家得出了立方米和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太棒了
下面我们来小结一下
也就是说相邻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0,一定是相邻的
体积单位,还有升和毫升的进率也是1000,下面请你根据所掌握
的知识完成课堂学习卡的第三项,填表
生:汇报答案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掌握的第一个知识,体积单位间的
进率,具备了这一知识,我们就可以进行体积单位间的换算,板
书(的换算)。
三、巩固练习,应用新知请大家独立完成师读题,生汇报
生5000,师:怎样得到5000的生:5_1000生1350,师:怎
样得到1350的,生:1.35_1000生1200或者1200000,师:到底
是多少呢?生讨论得出1200000
生2.8,师:怎样得到2.8,生:2800生1000生0.72,32.5
师:怎样得到
师: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单位换算到额规律生尝试总
结,汇报
师:展示小结,建立认知结构
师:看来同学们掌握的真不错,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师:我
们来解决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先猜一猜,买哪种瓶装的比较划
算?生:大瓶的,师:说说你猜测的依据
到底是不是呢?请你在练习本上来具体算一算,再进行比较
生:列算式进行比较
师巡视,寻找不同方法的同学,到前面进行展示。师:哪位
同学看明白了这种方法,点名来讲一讲生讲解、不能讲解的师逐
步提示讲解。师:老师把以上几种方法中常用的两种总结如下,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方法1:比较每毫升牛奶的价钱方法二比较每
元钱可以买牛奶的量
四、课堂小结,回顾新知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谈一谈生:进率,体积单
位的换算
师:有关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五,布置作业
老师这里有一个问题留给大家思考。
电视机包装箱的长是60米、60分米,还是60厘米?宽和高
呢?箱子的体积是多少?
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到这里,下课!体积单位换算教学
设计优秀7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理解并掌握体积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间相互转化.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
准确地运用单位间转化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体积单位进率和单位之间的互化.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体积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间的转化方
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教师提问: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
少?
板书:长度单位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厘米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
少?
板书:面积单位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平方厘米
2、口答填空,并说明算法和算理.
(1)4米=()分米=()厘米
算法:进率—高级单位的数
(2)500厘米=()分米=()米算法:低级单位的数♦进
率
3、引入:我们复习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进率,和高级单
位和低级单位之间转换的方法,今天我们学习常用的体积单位间
的进率和单位之间的转化.(板书课题: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学习新课.
(一)认识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认识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的关系.
(1)推导立方厘米与立方分米的关系.
A、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B、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C、1立方分米与1000立方厘米哪个大?为什么?(2)学生
汇报.
因为1分米=10厘米,所以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也可看作
棱长是10厘米的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济南护理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闽江学院《广告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媒体与社会》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仰恩大学《住宅建筑设计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师范大学《路桥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财经大学《信号与系统A(双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工程职业学院《中级公司金融》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生命教育:悦纳他人是一种智慧
- 2024年液压破碎锤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2年教学教材《石油裂解与乙烯》精品优秀教案
- IPC-A-610国际标准中英文对照(doc 17)
- 山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案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一册期末总复习—重点归纳整理
- (国开)2019年春电大本科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形考3答案
- 金普新区预防性体检人员审核表
-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2011
- 重庆市新建居民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管理办法
- 【精品毕业论文】Bi2WO6光催化剂的熔盐法合成
- 正确解读检验报告单 ppt课件
- 八年级数学(下)专题复习3--图形与坐标部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