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同步经典题精练之第五单元_第1页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同步经典题精练之第五单元_第2页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同步经典题精练之第五单元_第3页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同步经典题精练之第五单元_第4页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同步经典题精练之第五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8页(共18页)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同步经典题精练之第五单元一.试题(共17小题)1.读句子,根据拼读提示,将汉字有序地写在田字格里红霞慢慢地在kuò大它的fàn围,太阳nǔ力地向上升,最后跳出海面,一chà那间,太阳发出灿làn亮光。耀眼的太阳光tì周围的黑云xiāng了一道金边,把黑云染成zǐ色或者红色。这时,不jǐn是太阳、云和海水,连看日出的人也成了光亮的了。2.给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那朵荷(héhè)花像是负有重荷(héhè)似的,无精打采的。(2)刹(chàshà)那间,王冠上镶(rǎngxiāng)着的钻石掉落了下来。3.比一比,再组词。桐稍仰洞梢抑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云霞()天空()金边()海面()亮光()光芒5.补充词语,并按要求完成练习。盘曲突兀颜色变化(1)上面的词语中“”是形容公路的。(2)上面的词语中“”用来形容变化很多,使人难以把握。下面的词语中不是这个意思的是。A.变幻莫测B.千变万化C.日月如梭D.反复无常6.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分辨分辩辫子花瓣(1)她留着一头乌黑柔软的头发,梳着许多根又细又长的小。(2)在大海上航行,单凭肉眼很难出东西南北。(3)天上的烟花朵朵,好似天上的仙女一不小心撒下的。(4)事实俱在,你还有什么可的!7.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负:①背。②担负。③遭受。④享有。⑤失败。(1)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2)桂林的山水可是久负盛名。(3)我暗暗激励自己:胜负就在此一举了。(4)我们要为自己的过失负责任。(5)为了抢救埋在瓦砾下的同学,小林浩也负了重伤。8.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在括号里,并造句。虽……也……;无论……都……;即使……也……(1)山上开满了映山红,花朵还是叶子,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2)说是孔隙,可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3)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不比作什么,很值得观赏。9.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1)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下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3)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怎么能忘怀呢?(4)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10.《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是按照______顺序写的。()A.时间 B.空间 C.游览 D.逻辑11.《记金华的双龙洞》文作者的游览顺序是()A.孔隙→内洞→洞口→外洞一出洞→途中 B.途中→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C.途中→孔隙→内洞→洞口→外洞→出洞 D.孔隙→内洞→洞门→外洞→途中→出洞12.太阳慢慢透出重围。()A.渗透;穿透 B.暗地里告诉 C.透彻 D.显露13.按要求改写句子。(1)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改成陈述句:(2)太阳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改成“被”字句:(3)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改变词序,句子意思不变:14.根据情境,完成语言表达。在我们的生活中,司机与行人互不相让、言语粗俗等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针对这些现象,宣传部门组织了“我的中国梦——礼让出行”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单、路口执勤等方式倡导文明出行。如果你是此次活动的志愿者,有记者就活动意义对你进行采访,你会说些什么?15.游乐山去年暑假,我回到久别的家乡,和妈妈一道游览了风景迷人的乐山。我们沿着山路拾级而上。只见苍松翠柏遮天蔽日,一束束光柱和山间弥漫的晨雾交映在一起,形成无数个五彩的光环,叫不出名的鸟儿,叽叽喳喳的鸣叫声,为这里增添了无限生机。半山腰有一块草地。“油炸豆腐干!”“麻辣豆腐脑!”一个个体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给游人增添了无限乐趣,使你情不自禁地去领略乐山小吃的风味。来到山顶,我和妈妈席地而坐,眺望四周景色。西面的峨眉山仿佛近在咫尺,大渡河水波涛滚滚,北面的乐山城马路笔直,高楼林立,高低不一,层层堆叠;往南是宽阔的马路,通向五通桥。我站在乐山上,真是太美了!我喜欢家乡的乐山,我更喜欢我的家乡。(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舒畅增添眺望乐趣(2)在文中找出两个成语写下来。(3)把短文第2~4自然段每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画下来,读一读,想想作者是按→→的顺序介绍乐山迷人的风景的。(4)作者站在山顶,眺望四周,看到了西面的、,北面的,南面的。(5)哪句话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用波浪线把它画出来。(6)把文中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写在横线上。。1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颐(yí)和园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二百七十三间,每一间的横槛(jiàn)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fáng)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倒垂的杨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1)作者浏览颐和园的顺序是。A.长廊→万寿山→佛香阁→十七孔桥B.长廊→万寿山→昆明湖C.长廊→佛香阁→排云殿→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2)课文写长廊主要写了长廊的、等特点;写万寿山时先写从往看到的景物,再写从往看到的景物;写昆明湖时重点写的是。(3)下列说法表达正确的打“√”,错的打“×”。①“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二百七十三间。”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②这篇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相照应。③从“进颐和园的大门”“走完长廊”“登上万寿山”“从万寿山下来”等语句可以看出,作者是按移步换景的浏览顺序记叙的。17.厘清习作的思路。(1)题目:游(2)开头:交代游览的、。(3)主体:游览中看到很多景物,我要重点写的是这几处景物。使用过渡句,给几个重点部分写出开头。(4)结尾:试着总结。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同步经典题精练之第五单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题号101112答案CBA一.试题(共17小题)1.读句子,根据拼读提示,将汉字有序地写在田字格里红霞慢慢地在kuò阔大它的fàn范围,太阳nǔ努力地向上升,最后跳出海面,一chà刹那间,太阳发出灿làn烂亮光。耀眼的太阳光tì替周围的黑云xiāng镶了一道金边,把黑云染成zǐ紫色或者红色。这时,不jǐn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看日出的人也成了光亮的了。【考点】看拼音写汉字.【答案】阔范努刹烂替镶紫仅【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汉字。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解答】故答案为:阔范努刹烂替镶紫仅【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汉字。2.给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那朵荷hé(héhè)花像是负有重荷hè(héhè)似的,无精打采的。(2)刹chà(chàshà)那间,王冠上镶xiāng(rǎngxiāng)着的钻石掉落了下来。【考点】多音字.【答案】(1)héhè;(2)chàxiāng。【分析】考查了多音字。多音字是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的字,一般读音不同时,字的含义不同,用法也不同。【解答】(1)荷:读“hé”时意思有莲;指荷兰。读“hè”时意思有背或扛;负担;表示感谢(多用于书信);指电荷。结合字义和语境应分别读:hé、hè。(2)刹:读“shā”时意思是使车辆、机器等停止运行。读“chà”时意思有佛教的寺庙;[刹那]极短的时间。结合字义和语境应分别读:chà、xiāng。故答案为:(1)héhè;(2)chàxiāng。【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来确定读音,我们学习过很多多音字,注意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音。3.比一比,再组词。桐梧桐稍稍微仰仰望洞山洞梢树梢抑抑制【考点】形近字;组词.【答案】梧桐稍微仰望山洞树梢抑制【分析】本题考查形近字组词。可比一比,再组词,完成时要注意仔细区别每组字的不同,再分别组词。【解答】例如“桐”与“洞”,音不同,部首不同,义不同。桐:指泡桐;油桐;梧桐。可组词“梧桐”。洞:指1.物体上穿透的或凹入较深的部分。可组词“山洞”。故答案为:梧桐稍微仰望山洞树梢抑制【点评】形近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辨析区分:1、从字音区别。2、从字形区别。3、从字义区别。4、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区别。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看)云霞(仰望)天空(镶上)金边(观)海面(发出)亮光(放)光芒【考点】词语搭配.【答案】看仰望镶上观发出放【分析】本题考查了词语搭配。完成本题要注意认真分析所给词语的类型,然后根据词语特点填写搭配内容。【解答】后面是名词,则前面搭配合适的动词,如“仰望天空”。故答案为:看仰望镶上观发出放【点评】词语搭配是一项语文基础知识水平考查题,我们在进行词语搭配时,首先要理解每个词的词义。再看看这些词是表示什么的,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呢?还是表示动作或形状、颜色的呢?然后想一想,这个词和哪个词搭配。5.补充词语,并按要求完成练习。盘曲而上突兀森郁颜色各异变化多端(1)上面的词语中“盘曲而上”是形容公路的。(2)上面的词语中“变化多端”用来形容变化很多,使人难以把握。下面的词语中不是这个意思的是C。A.变幻莫测B.千变万化C.日月如梭D.反复无常【考点】补全词语;词语的理解与辨析.【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成语的积累与应用,成语是汉语词汇中一类固定的词组或短句,形式上以四字居多,许多成语还包含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成语的积累。【解答】盘曲而上突兀森郁颜色各异变化多端(1)按要求,上面词语中形容公路的词语是“盘曲而上”盘旋曲折地向上。(2)按要求,上面词语中用来形容变化很多,使人难以把握的词语是“变化多端”端,头绪。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选项中的词语中不是这个意思的词语是“日月穿梭”梭,织布时牵引纬线的工具。太阳和月亮象穿梭一样地来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故选C。故答案为:而上森郁各异多端(1)盘曲而上;(2)变化多端C。【点评】意积累成语,多听多记多写,熟读成诵,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并进行运用。6.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分辨分辩辫子花瓣(1)她留着一头乌黑柔软的头发,梳着许多根又细又长的小辫子。(2)在大海上航行,单凭肉眼很难分辨出东西南北。(3)天上的烟花朵朵,好似天上的仙女一不小心撒下的花瓣。(4)事实俱在,你还有什么可分辩的!【考点】选字词填空.【答案】(1)辫子;(2)分辨;(3)花瓣;(4)分辩。【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词义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解答】分辨:指区别,辨别。分辩:指为消除误会或受到的指责而进行解释;辩白。辫子:指把头发分股交叉编成的条条儿。花瓣:花冠的通常呈叶状的一个构成部分。(1)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词语“辫子”。(2)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词语“分辨”。(3)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词语“花瓣”。(4)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词语“分辩”。故答案为:(1)辫子;(2)分辨;(3)花瓣;(4)分辩。【点评】选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7.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负:①背。②担负。③遭受。④享有。⑤失败。(1)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①(2)桂林的山水可是久负盛名。④(3)我暗暗激励自己:胜负就在此一举了。⑤(4)我们要为自己的过失负责任。②(5)为了抢救埋在瓦砾下的同学,小林浩也负了重伤。③【考点】多义字.【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解答】(1)负着重担:背着很重的担子。负:背着。故选①;(2)久负盛名:长时期地享有好的名声。负:承受,享有。故选④;(3)胜负:胜利或失败。负:失败。故选⑤;(4)负责任:承担责任。负:担负。故选②;(5)负伤:使受伤,伤害。负:遭受。故选③故答案为:(1)①;(2)④;(3)⑤;(4)②;(5)③。【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8.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在括号里,并造句。虽……也……;无论……都……;即使……也……(1)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我都要上学。(2)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我虽说年纪不大,也算是老手了。(3)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即使我不去上学,也要做好复习。【考点】关联词.【答案】(1)无论……都……;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我都要上学。(2)虽……也……;我虽说年纪不大,也算是老手了。(3)即使……也……;即使我不去上学,也要做好复习。【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解答】(1)两个分句间是条件关系,可以用“无论……都……”相连。再造句。(2)两个分句间是转折关系,可以用“虽……也……”相连。再造句。(3)两个分句间是转折关系,可以用“即使……也……”相连。再造句。故答案为:(1)无论……都……;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我都要上学。(2)虽……也……;我虽说年纪不大,也算是老手了。(3)即使……也……;即使我不去上学,也要做好复习。【点评】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大致可分为:并列、递进、转折、承接、因果、条件、选择和假设等八种。9.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1)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下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设问(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夸张(3)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怎么能忘怀呢?反问(4)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排比【考点】修辞手法.【答案】(1)设问;(2)夸张;(3)反问;(4)排比。【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解答】(1)观察题目,“怎样小的小船呢?”这句话为疑问句,然后后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下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是对前面疑问句的回答,这种手法称为设问:指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所以是设问。(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句话的意思是: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但是事实上是无法实现手可摘星辰”的,这里夸大了楼的高耸,所以是夸张的手法。(3)从题目中“我怎么能忘怀呢?”可知是运用了反问的手法:指借助疑问句来传递确定信息,以加强肯定或否定语气的一种修辞方式。换句话说,它是用肯定或否定疑问句的形式来表达否定或肯定的含义。所以是反问。(4)阅读题目可知,题目中一连用了三个“漓江的水真……啊”这样的排比句式来描写漓江的水的特点,所谓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段落并排(两段即可),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所以是排比。故答案为:(1)设问;(2)夸张;(3)反问;(4)排比。【点评】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10.《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是按照______顺序写的。()A.时间 B.空间 C.游览 D.逻辑【考点】写作顺序.【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文章的记叙顺序。常考的是顺叙、倒叙、插叙的辨识和作用,掌握这几种方式作答此题应该不难。【解答】这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课文按游览顺序,依次写了去金华双龙洞的路上、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秀丽山河的热爱。故选:C。【点评】一、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楚;二、倒叙:造成了什么样的悬念,使故事情节更曲折,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三、插叙:补充交代了什么,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中心更突出,使内容更详实,情节更曲折。11.《记金华的双龙洞》文作者的游览顺序是()A.孔隙→内洞→洞口→外洞一出洞→途中 B.途中→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C.途中→孔隙→内洞→洞口→外洞→出洞 D.孔隙→内洞→洞门→外洞→途中→出洞【考点】写作顺序.【答案】B【分析】考查了文章的表达顺序和对课文的理解。表达顺序是作者在行文时用什么顺序来描写内容的。表达顺序有很多种,如:总分总、总分、分总,还可以是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等等。要想准确的把握文章的表达顺序,需要认真地读课文。【解答】《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是现代作家叶圣陶,课文是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写的。文章先是描写在去往双龙洞的途中看到的景色,在叙述双龙洞内部情景时,主要介绍了三处:先外洞;接着孔隙,最后内洞,最后写了出洞。故选:B。【点评】要想准确的体会出文章的表达顺序,需要认真读文,理清文章的层次,并把握每层的内容,然后再整体把握全文的脉络,如此文章的表达顺序就一目了然。12.太阳慢慢透出重围。()A.渗透;穿透 B.暗地里告诉 C.透彻 D.显露【考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答案】A【分析】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解答】“太阳慢慢透出重围”意思是太阳慢慢从云层里出来。透出:意思是穿过,穿透。故选:A。【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13.按要求改写句子。(1)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改成陈述句:这是很伟大的奇观。(2)太阳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改成“被”字句:一片片云被太阳染成了紫色或红色。(3)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改变词序,句子意思不变:一道红霞出现在水天相接的地方。【考点】陈述句;改写句子.【答案】(1)这是很伟大的奇观。(2)一片片云被太阳染成了紫色或红色。(3)一道红霞出现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分析】考查了句子的改写,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解答】(1)改为陈述句,把“不……吗”去掉,结尾用句号。(2)改为“被”字句,把“一片片云”放在句子前面,用“被”相连。(3)改变词序,把“一道红霞”放在句子前面。故答案为:(1)这是很伟大的奇观。(2)一片片云被太阳染成了紫色或红色。(3)一道红霞出现在水天相接的地方。【点评】改写句子,多种多样,做此题时一定要掌握方法,保持句子的意思不变。14.根据情境,完成语言表达。在我们的生活中,司机与行人互不相让、言语粗俗等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针对这些现象,宣传部门组织了“我的中国梦——礼让出行”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单、路口执勤等方式倡导文明出行。如果你是此次活动的志愿者,有记者就活动意义对你进行采访,你会说些什么?不文明的出行,正在严重地威胁着大家的生命安全。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作为少先队员,希望大家都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养成文明交通的良好习帆。所以我希望大家可以认真学习交通安全课程,牢牢树立安全行路的意识。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做到文明行路。【考点】采访提问.【答案】不文明的出行,正在严重地威胁着大家的生命安全。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作为少先队员,希望大家都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养成文明交通的良好习帆。所以我希望大家可以认真学习交通安全课程,牢牢树立安全行路的意识。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做到文明行路。【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口语交际,要注意题干的要求,符合题干和人物的身份即可,作为此次的志愿者,说的话要符合要求和逻辑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别字。【解答】故答案为:不文明的出行,正在严重地威胁着大家的生命安全。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作为少先队员,希望大家都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养成文明交通的良好习帆。所以我希望大家可以认真学习交通安全课程,牢牢树立安全行路的意识。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做到文明行路。【点评】口语交际训练应该与听、说、读、写训练联系起来,与观察、思维、想象训练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15.游乐山去年暑假,我回到久别的家乡,和妈妈一道游览了风景迷人的乐山。我们沿着山路拾级而上。只见苍松翠柏遮天蔽日,一束束光柱和山间弥漫的晨雾交映在一起,形成无数个五彩的光环,叫不出名的鸟儿,叽叽喳喳的鸣叫声,为这里增添了无限生机。半山腰有一块草地。“油炸豆腐干!”“麻辣豆腐脑!”一个个体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给游人增添了无限乐趣,使你情不自禁地去领略乐山小吃的风味。来到山顶,我和妈妈席地而坐,眺望四周景色。西面的峨眉山仿佛近在咫尺,大渡河水波涛滚滚,北面的乐山城马路笔直,高楼林立,高低不一,层层堆叠;往南是宽阔的马路,通向五通桥。我站在乐山上,真是太美了!我喜欢家乡的乐山,我更喜欢我的家乡。(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舒畅畅快增添增加眺望远望乐趣快乐(2)在文中找出两个成语写下来。此起彼伏情不自禁(3)把短文第2~4自然段每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画下来,读一读,想想作者是按山路→半山腰→山顶的顺序介绍乐山迷人的风景的。(4)作者站在山顶,眺望四周,看到了西面的峨眉山、大渡河,北面的乐山城,南面的宽阔的马路。(5)哪句话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用波浪线把它画出来。(6)把文中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写在横线上。我喜欢家乡的乐山,我更喜欢我的家乡。。【考点】记叙文.【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联系上下文理解所给词语的基础上,写出近义词即可。(2)通过阅读短文可知,文中成语有:此起彼伏情不自禁近在咫尺等。(3)通过阅读2~4自然段每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作者是按山路、半山腰、山顶的顺序介绍乐山迷人的风景的。(4)阅读第四自然段中的内容填空即可。(5)本文主要写我们游乐山的过程及乐山的美景,文章第一自然段就说明了本文的主要内容。(6)文章的最后一自然段既说明了乐山的美,又表达了我对乐山与家乡的爱,起到了总结全文,表达主题的作用。【解答】(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舒畅畅快增添增加眺望远望乐趣快乐(2)在文中找出两个成语写下来。此起彼伏情不自禁(3)把短文第2~4自然段每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画下来,读一读,想想作者是按山路→半山腰→山顶的顺序介绍乐山迷人的风景的。(4)作者站在山顶,眺望四周,看到了西面的峨眉山、大渡河,北面的乐山城,南面的宽阔的马路。(5)哪句话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用波浪线把它画出来。去年暑假,我回到久别的家乡,和妈妈一道游览了风景迷人的乐山(6)把文中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写在横线上。我喜欢家乡的乐山,我更喜欢我的家乡。【点评】完成此类题目要细心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与主题思想后,再结合题目作答。1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颐(yí)和园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二百七十三间,每一间的横槛(jiàn)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fáng)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倒垂的杨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