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FORMTEXT..FORMTEXTB64FORMTEXT DBFORMTEXT36DBFORMTEXT36/FORMTEXTT***—FORMTEXT2024FORMTEXT代替DB36/T775-2014、DB36/T774-2014FORMTEXT泡桐培育技术规程FORMTEXTTechnicalRegulationforCultivationonPaulowniaFORMTEXT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FORMDROPDOWNFORMTEXT(本稿完成日期2024年3月26日)FORMTEXT2024-FORMTEXT**-FORMTEXT**发布FORMTEXT2024-FORMTEXT**-FORMTEXT**实施FORMTEXT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36/T—2012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苗木培育 15苗木质量 36造林 47抚育管理 58病虫害防治 69档案管理 6附录A 7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36/T775-2014《泡桐组培容器育苗技术规程》,DB36/T774-2014《泡桐栽培技术规程》。与DB36/T775-2014和DB36/T774-201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修订了标准名称;b)修订了范围内容(见第1章,DB36/T775-2014和DB36/T774-2014的第1章);c)修订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相关引用文件(见第2章,DB36/T775-2014和DB36/T774-2014的第2章);d)删除了“病毒检测”(DB36/T775-2014的4.2);e)细化“组培过程”,增加“初芽诱导”、“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培养条件”相关条目(见4.1.2-4.1.5,DB36/T775-2014的第5章和第6章);f)删除了“组培生根苗规格”(DB36/T775-2014的第7章);g)增加了“苗木培育”中“埋根育苗”技术相关内容(见4.2);h)增加了“苗木质量”(见第5章);i)删除了“造林模式”(DB36/T774-2014的第4章);j)“造林季节”修订为“造林时间”,并修订其内容(见6.3.1,DB36/T774-2014的7.1);k)“苗木准备”修订为“苗木要求”,并修订其内容(见6.3.2,DB36/T774-2014的第5章);l)修订了“造林密度”,细化了内容(见6.3.3,DB36/T774-2014的6.1);m)增加了“套种”(见7.1);n)“施肥”修订为“追肥”,并修订其内容(见7.4,DB36/T774-2014的8.2);o)修订了“平茬、接杆”,增加了“抹芽”、“剪稍接干”、“平茬接干”相关条目(见7.5和7.6,DB36/T774-2014的8.3);p)增加了“间伐”(见7.7);q)删除了“检查验收”(DB36/T774-2014的第9章);r)增加了病虫害种类,细化了危害症状、危害时间、防治方法,并将该部分内容全部作为资料性附录(见附录A,DB36/T774-2014的8.5和DB36/T775-2014的9.2)。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西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康琴、邓绍勇、肖复明、戴小英、江香梅、朱培林、龚斌、陈宜均、朱灵芝、于丽欣、高丽琴、胡小红、董琛、徐海宁、宋晓琛、朱恒、程强强、温强、于宏。本文件首次发布为DB36/T775-2014和DB36/T774-2014。本次为第一次修订。泡桐培育技术规程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泡桐资源培育的苗木培育、苗木质量、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档案管理等。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泡桐栽培区。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1868-2021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术语和定义种根rootcutting 将优质良种或品种一年生或二年生苗木根系,截成一定长度和一定粗度,用作繁育苗木的根段。组培生根苗Tissueculturedrootingseedlings指采用组培繁殖技术获得的已生根的完整植株。苗木培育组培育苗4.1.1繁殖材料选择采用经省级以上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或经区域性试验在江西表现优良的品系作为繁殖材料。4.1.2初芽诱导选择1~3年优良品系植株,挖取直径≥1.5cm的二级侧根,剪成长15cm~20cm小段,平铺在10cm~15cm厚的细沙床上,上覆2cm~5cm厚细沙,将沙床喷湿。20天后根萌条冒出沙面剪下,去叶留茎,流水清洗,消毒处理后接入外植体诱导培养基MS+6-BA2.0~2.5mg/L+IBA0.3~0.5mg/L中。4.1.3增殖培养外植体诱导无菌芽长2cm高,剪成带芽小段移至增殖培养基MS+6-BA3.0~5.0mg/L+IBA0.1~0.2mg/L。10天茎基部膨大,出现绿色瘤状物组织,周围慢慢分化出不定芽,培养25天后,增殖苗达到生长高峰期,需转接诱导根系。4.1.4生根培养从增殖瓶苗中选择3cm左右高单芽切下,接入生根培养基MS+IBA0.1~0.3mg/L中,7~10天长出白色根系,拿到室外炼苗2~3天移栽。4.1.5培养条件以上初代、增殖、生根培养基的卡拉胶7.0g/L,糖30g/L,pH为5.8,培养条为温度25±2℃,光照强度2500lx,光照时间12h/d。4.1.6组培苗移栽a.营养土配制泡桐组培苗移栽用营养土以新鲜黄心土为基质,按黄心土:草木灰=100:1的质量比调配而成。b.容器选择及营养土装填移栽容器以下底×上底×高=6cm×8cm×8cm、下底有孔的杯状为宜。将配制好的营养土装满容器。c.育苗床准备容器育苗床需有喷灌、遮蔽等设施。育苗床可以是架式或地面式,地面式床面可以是泥面或沙面。将装好营养土的容器袋依次摆放到育苗床上。d.移栽时间适宜移栽时间为3月下旬至6月上旬,9月中旬至11月中旬。在可控条件下,一年四季皆可。e.遮荫移栽前搭建遮光度60%~70%的遮荫棚。苗木定根并开始抽高生长后,则需及时撤去荫棚。f.取苗揭开培养瓶盖将组培生根苗小心取出,洗去苗木基部的卡拉胶,置于漏水容器中,下用湿报纸垫底,上用湿巾盖住。取苗过程须轻拿轻放避免苗木受损。g.移栽用大小适中的木(竹)棒在容器袋中央插1个深浅适中的小穴,将苗木插入穴中,用土盖住苗木根系并轻压、按实。4.1.7苗期管理组培苗移栽完,浇水使用雾状喷头,反复喷洒,使水分渗透到容器底部的基质中。移栽15d内,每天喷湿叶面2~3次。移栽15d后,适时、适量喷水1次~2次,保持土壤和空气湿润。苗木开始抽高生长后,逐渐减少浇水次数。苗期易发炭疽病,防治措施参见附录A。埋根育苗4.2.1圃地选择和整地选择光照充足、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地势平缓的旱地。土层厚40cm以上,土壤排灌良好、疏松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立地。避免使用风口地、泡桐育苗重茬地、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土地。每亩施撒生石灰50kg~100kg,商品有机肥(有机质≥40%)2000kg或复合肥(N-P2O5-K2O为15-15-15)40kg~60kg作基肥,然后深翻约30cm,耙细整平,肥料使用应符合NY/T1868-2021规定。4.2.2苗床准备按行距作成高20cm~30cm、宽30cm~40cm的垄,以育苗1行为宜。4.2.3种根采集泡桐落叶后至翌春发芽前,采挖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1~2年生泡桐苗根制作种根,以长度10cm~15cm,小头直径1cm~3cm为宜,剪口要平滑、上平下斜,无严重劈裂或损伤。根据种根粗度不同分别按一定数量绑扎成捆,在阴凉通风处放置3~5天后,再贮藏。4.2.4种根贮藏采用湿沙层积沙藏法,混沙含水量15%左右,即手握成团、手松即散。气温控制在0℃以上,注意通风透气,严防积水。贮藏期间,每隔一个月左右检查1次,以防种根霉烂,若发现霉烂,应翻沙晾晒,也可用杀菌剂浸根,稍晾后再贮藏。4.2.3种根催芽埋根前7d~10d,选择背风向阳地方,底铺5cm~10cm厚的湿沙,种根平头向上,成捆直立,种根间填充湿沙,上部覆厚10cm的湿沙,上盖塑料薄膜,当80%种根出现萌发露白时,即可移置苗圃地进行育苗。4.2.4埋根 2~3月进行,在垄上按株距90cm~100cm挖好穴,将催过芽的种根平头向上直立穴内,埋土至种根2/3,压实,然后封土高出顶端1cm,浇透水,覆地膜、拉紧、压实。发现幼苗开始出土,在幼苗上方破膜,并用湿土将口封好。4.2.5苗期管理苗高10cm~20cm时,除萌定苗,去弱留强。适时浇水,宜少量多次浇水。5~7月,每隔20d~30d左右施肥一次,每亩施尿素15kg~20kg。8月上旬,每亩施复合肥(N-P2O5-K2O为15-15-15)15kg~20kg,施肥宜在早晚进行,避免高温施肥,结合施肥进行浇水,多雨季节注意排水。苗木质量参考GB/T6000,选择树干通直,充分木质化,根系发达、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Ⅱ级以上苗木种植,分级标准见表1。表1苗木规格苗木等级地径(cm)高度(m)根幅(cm)埋根苗Ⅰ级≥6.0≥5.0≥40Ⅱ级4.0~6.03.0~5.030~40组培苗Ⅰ级≥0.2≥0.1/Ⅱ级0.1~0.20.08~0.1/造林造林地选择选择海拔800m以下的山地、丘陵、岗地、平地或四旁地,土层50cm以上,土质疏松,土壤肥沃、湿润,pH5.0~pH7.5,排水良好,光照充分,坡度平缓的红壤、黄红壤或壤土等。低洼积水处不宜造林。整地6.2.1整地时间一般9月至翌年3月,在造林前一周完成整地、挖穴、施肥、表土回填等。6.2.2整地方式林地清理:清理采伐迹地上的杂灌、伐蔸等采伐剩余物,提倡机械清理、切碎后返回林地。整地方法:海拔低、坡度小、宜间种林地,可采用全垦整地。海拔较高、坡度较大的采伐迹地或疏林地,宜采用带垦和穴垦整地,带距根据造林密度而定,一般为3m~5m,带面外高内低,带宽1.2m~1.5m,深度30cm~60cm。林地或坡度大的林地,宜采用穴垦整地。四旁或平地可直接挖穴,穴规格:80cm×80cm×60cm。表土回填与施基肥:造林前2d~3d,完成表土回填和基肥埋施工作。先将表土回填10cm~15cm,每穴施商品有机肥(有机质≥40%)2.0kg~3.0kg,或复合肥(N-P2O5-K2O为15-15-15)0.3kg~0.5kg,作为基肥,将表土与基肥充分混匀后,再回填表土10cm~15cm。造林6.3.1造林时间秋冬季造林宜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春季造林宜2月至3月,组培容器苗造林可在4月中旬至5月下旬。6.3.2苗木要求采用根据栽培区划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选择健壮带根苗木造林。1年生裸根苗和组培容器苗要求Ⅱ级以上。6.3.3造林密度纯林按株行距(3~4)m×(4~6)m,应根据林木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林分密度,一般第4~5年进行间伐。四旁植树按株距为4m~6m;两行株行距可按(2~3)m×(6~7)m,三角定植。6.3.4栽植技术每穴栽1株,将苗木扶正栽入穴内最后回填土的上面,分层覆土,压实,当填土至一半时,将苗轻轻往上一提,使根系舒展,然后填土至满穴,踏实,填土应略高于苗木茎干的出圃土痕位置。上覆一层松土,培成馒头形。不能降解的容器,其苗木需先脱去容器后栽植。抚育管理套种造林早期可在林下套种决明子、大豆、花生等,2~3年后可套种黄精、玉竹、射干、山香圆、麦冬等中药材,以耕代抚。除草造林后3年内,每年5月下旬~6月中旬,进行一次割灌、翻耕松土、锄草。水分管理干旱时,应适时适量补充水分。雨季时,及时开沟排水。追肥造林后2~3年,每年4~6月,采取穴状、环沟或纵沟方式,结合除草抚育追肥,每株施尿素0.3kg~0.5kg,钙镁磷肥0.3kg~0.5kg。抹芽造林后第二年,保留顶端4~6对腋芽外,将其下腋芽全部抹去。抹芽在萌生芽没有木质化前进行,重复2~3次。接干7.4.1剪稍接干自然接干能力差或顶芽受冻或受损时,可通过剪稍进行促干。即造林后第2年萌动前,选取苗干上部最健壮侧芽作为接干芽,剪除接干芽以上的弱梢,剪口要平滑。控制接干芽以下侧芽萌发的枝条数在3~4个,其余萌发的枝条全部去除。7.4.2平茬接干若树干低矮、弯曲、侧枝多或遭受人畜和病虫危害等情况时,可通过平茬进行促干。即春季萌动前,在离地面2cm~3cm处截去地上树干,保证截面平滑,然后封土,拍实。待萌芽长至15cm~20cm,保留一健壮萌芽,去除其余萌芽。间伐当林分郁闭度达到0.8~0.9时,根据林型、林分培育目的、造林密度大小、间伐材的利用等因素采取隔行或隔株间伐。病虫害防治防治原则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使用农药应符合GB8321规定,优先选用生物农药,严禁使用国家禁止的农药。主要病虫害防治泡桐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档案管理应包括造林设计文件、图表、造林地点、林地状况、立地条件、整地方式、造林模式,造林时间、方法、密度,苗木品系及来源、苗木类型、规格,抚育管理措施,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措施,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各工序用工量及投资等。档案需同时建立纸质档案和电子文档,由专人保管,保存5年。
(资料性附录)
泡桐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表A.1泡桐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病虫害名称危害症状主要危害期防治方法丛枝病由泡桐丛枝植原体感染引起。侵染后,叶、花、枝、根等均表现明显症状。叶片黄化、变小变薄,有时皱缩;花瓣叶化、花萼变薄、花托多裂、柱头和花柄发育退化,生出小枝;隐芽大量萌发,形成纤细丛枝,节间缩短,呈扫帚状。幼苗病后矮化。3~7月份选用脱毒苗、优质壮苗和抗病品种,严禁用带病毒的繁殖材料扩繁、造林。及时清除病枝病芽,挖除重病苗木和幼树。病枝病木需集中烧毁。根结线虫病由根结线虫引起,主要危害苗木根部,影响根的吸收功能。病根上形成结节状病瘤,开始表面光滑。灰白色,老化后变褐色,表面粗糙,最后腐烂。新鲜的病瘤内,有一至数个白色颗粒状雌线虫。病根会出现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战略思维的风险管理实务试题及答案
- 通关法学概论考试的试题及答案
- 财富分配与经济体制的反思试题及答案
- 信息处理与社会责任试题及答案
- 移动应用开发技能测试试题及答案
- 企业绩效与战略实施效果评估试题及答案
- 重新定义成功与幸福的作文试题及答案
- 贺州市重点中学2025年七下数学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网络监控方法的演变试题及答案
- 软件设计师课程规划及试题及答案解析
- 认知增强技术在法律领域的应用-全面剖析
- 化学自制米酒 领略我国传统酿造工艺的魅力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一下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 贵州省往年气象局笔试公共基础题库
- 2024-2025学年冀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全册教案
- 2025年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美容师职业形象与礼仪考察试题及答案
- 困难气道管理指南2024
- 2025年新音乐节明星艺人歌手演出场费报价单
- (一模)青岛市2025年高三年级第一次适应性检测英语试卷(含标准答案)+听力材料
- 70岁老年人三力测试能力考试题库附答案
- 交通中国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