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中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试题及答案_第1页
文学中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试题及答案_第2页
文学中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试题及答案_第3页
文学中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试题及答案_第4页
文学中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中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以下哪位作家的作品《红楼梦》中,通过对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A.曹雪芹

B.吴敬梓

C.茅盾

D.鲁迅

2.在鲁迅的《呐喊》中,哪篇作品通过主人公的内心挣扎,体现了对传统文化认同的迷茫?

A.《狂人日记》

B.《阿Q正传》

C.《祝福》

D.《药》

3.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中,通过描述主人公家族的兴衰,反映了哪种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A.民族认同

B.地域认同

C.宗族认同

D.时代认同

4.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为何被称为“仁德之君”,体现了怎样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A.民族认同

B.地域认同

C.宗族认同

D.时代认同

5.在《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的聚义厅象征着怎样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A.民族认同

B.地域认同

C.宗族认同

D.时代认同

6.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大闹天宫”体现了怎样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A.民族认同

B.地域认同

C.宗族认同

D.时代认同

7.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爱情体现了怎样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A.民族认同

B.地域认同

C.宗族认同

D.时代认同

8.在《骆驼祥子》中,祥子对生活的追求体现了怎样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A.民族认同

B.地域认同

C.宗族认同

D.时代认同

9.在《家》中,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的离家出走,反映了怎样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A.民族认同

B.地域认同

C.宗族认同

D.时代认同

10.在《围城》中,方鸿渐的爱情观体现了怎样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A.民族认同

B.地域认同

C.宗族认同

D.时代认同

11.在《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对生活的追求体现了怎样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A.民族认同

B.地域认同

C.宗族认同

D.时代认同

12.在《百年孤独》中,布恩迪亚家族的兴衰体现了怎样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A.民族认同

B.地域认同

C.宗族认同

D.时代认同

13.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象征着怎样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A.民族认同

B.地域认同

C.宗族认同

D.时代认同

14.在《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的忠义精神体现了怎样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A.民族认同

B.地域认同

C.宗族认同

D.时代认同

15.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过程,反映了怎样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A.民族认同

B.地域认同

C.宗族认同

D.时代认同

16.在《骆驼祥子》中,祥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体现了怎样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A.民族认同

B.地域认同

C.宗族认同

D.时代认同

17.在《家》中,觉新的“新文化运动”思想体现了怎样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A.民族认同

B.地域认同

C.宗族认同

D.时代认同

18.在《围城》中,方鸿渐的留学经历体现了怎样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A.民族认同

B.地域认同

C.宗族认同

D.时代认同

19.在《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对家庭的孝顺体现了怎样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A.民族认同

B.地域认同

C.宗族认同

D.时代认同

20.在《百年孤独》中,布恩迪亚家族的家族传说体现了怎样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A.民族认同

B.地域认同

C.宗族认同

D.时代认同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以下哪些作品体现了民族认同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

E.《骆驼祥子》

2.以下哪些作品体现了地域认同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

E.《骆驼祥子》

3.以下哪些作品体现了宗族认同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

E.《骆驼祥子》

4.以下哪些作品体现了时代认同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

E.《骆驼祥子》

5.以下哪些作品体现了民族、地域、宗族、时代等多种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

E.《骆驼祥子》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体现了对封建礼教的叛逆,而不是对文化认同与归属感的追求。()

2.《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以其仁德之君的形象,代表了民族认同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3.《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们,以忠义为信念,体现了对宗族认同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4.《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过程,体现了对时代认同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5.《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对生活的追求,体现了对地域认同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6.《家》中的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的离家出走,反映了民族认同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7.《围城》中的方鸿渐,留学经历体现了对时代认同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8.《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对家庭的孝顺体现了对宗族认同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9.《百年孤独》中的布恩迪亚家族,家族传说体现了对地域认同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10.《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体现了对民族认同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5分)

1.题目:《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在小说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它如何体现了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答案:《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是小说中的重要象征物,它不仅是宝玉的护身符,也是连接宝玉与生母贾母的纽带。宝玉佩戴的通灵宝玉,不仅体现了宝玉与众不同的身份和命运,也象征着他对家族和传统文化的认同。宝玉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与通灵宝玉的互动,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体现了对家族文化的归属感。

2.题目:在《三国演义》中,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如何展现了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答案:《三国演义》中,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展现了关羽对刘备的忠诚和对汉室的正统认同。关羽在曹操麾下时,因对刘备的忠诚而拒绝曹操的封赏,最终选择离开曹操,穿越五关斩六将,回归刘备身边。这一行为体现了关羽对刘备的深厚感情,以及对汉室的正统认同,彰显了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3.题目:在《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的“聚义厅”有何象征意义,它如何反映了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答案:《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的“聚义厅”是梁山泊的象征,它不仅是梁山好汉们聚集的场所,也是他们共同反抗封建统治的标志。聚义厅的设立,体现了梁山好汉们对平等、自由、正义的追求,反映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彰显了文化认同与归属感。在这里,他们找到了归属感,共同抵抗外来的压迫。

五、论述题

题目:结合《红楼梦》和《围城》两部作品,探讨文学作品中文化认同与归属感的表达方式及其在当代社会的意义。

答案:文学作品中,文化认同与归属感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通过人物塑造、情节安排、主题思想等方面得以体现。《红楼梦》和《围城》两部作品,分别以不同的手法展现了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在《红楼梦》中,文化认同与归属感主要通过人物的家族背景、身份地位、情感纠葛等方面来表现。贾宝玉作为贾府的公子,他的性格、行为和思想都深受家族文化的影响。他对林黛玉的爱情,既是对家族文化的叛逆,也是对家族归属感的追求。小说通过对宝玉与黛玉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的复杂性。

《围城》则以方鸿渐为代表,通过他的留学经历、爱情观、人生观等,反映了文化认同与归属感的变迁。方鸿渐在留学过程中,对西方文化的接触与认同,使他在回国后面临着中西文化冲突的困境。他对爱情的追求,既是对个人情感的追求,也是对文化归属感的探索。小说通过对方鸿渐的刻画,展现了文化认同与归属感在当代社会的困境与抉择。

两部作品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在于:

首先,它们揭示了文化认同与归属感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在全球化背景下,人们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冲击,如何保持自身的文化认同,成为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其次,它们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要关注社会文化的发展。文化认同与归属感的建立,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最后,它们启示我们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同时,要坚守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以实现文化自信和民族复兴。

试卷答案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A

解析思路:曹雪芹的《红楼梦》通过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封建社会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2.A

解析思路:鲁迅的《狂人日记》通过主人公的内心挣扎,体现了对传统文化认同的迷茫,具有强烈的批判性。

3.C

解析思路: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以家族的兴衰为背景,展现了乡村宗族认同与归属感。

4.A

解析思路:《三国演义》中,刘备被塑造成仁德之君,他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体现在对汉室的忠诚和对仁义的追求。

5.A

解析思路:《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的聚义厅是他们反抗封建统治的象征,体现了对平等和正义的认同。

6.A

解析思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大闹天宫”是对封建礼教的反抗,体现了对自由和民族文化的认同。

7.A

解析思路:《红楼梦》中,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爱情是对封建礼教的叛逆,也是对家族和传统文化的认同。

8.D

解析思路:《骆驼祥子》中,祥子对生活的追求是对个人命运的抗争,体现了对时代认同的文化归属感。

9.C

解析思路:《家》中,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的离家出走,是对封建家族制度的反抗,体现了对个人命运的追求。

10.B

解析思路:《围城》中,方鸿渐的爱情观体现了对西方文化的认同,同时也反映了文化冲突中的迷茫。

11.A

解析思路:《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对生活的追求是对个人命运的抗争,体现了对时代认同的文化归属感。

12.B

解析思路:《百年孤独》中,布恩迪亚家族的兴衰反映了地域认同的文化归属感。

13.A

解析思路:《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是家族文化的象征,体现了对家族认同的文化归属感。

14.A

解析思路:《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的忠义精神体现了民族认同的文化归属感。

15.A

解析思路:《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过程,体现了对民族认同的文化归属感。

16.A

解析思路:《骆驼祥子》中,祥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体现了对个人命运的认同。

17.D

解析思路:《家》中,觉新的“新文化运动”思想体现了对时代认同的文化归属感。

18.C

解析思路:《围城》中,方鸿渐的留学经历体现了对西方文化的认同,同时也反映了文化冲突中的迷茫。

19.B

解析思路:《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对家庭的孝顺体现了对地域认同的文化归属感。

20.B

解析思路:《百年孤独》中,布恩迪亚家族的家族传说体现了对家族认同的文化归属感。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ABCD

解析思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均体现了民族认同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2.ABCD

解析思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均体现了地域认同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3.ABCD

解析思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均体现了宗族认同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4.ABCD

解析思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均体现了时代认同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5.ABCD

解析思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骆驼祥子》均体现了民族、地域、宗族、时代等多种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

解析思路:《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是对封建礼教的叛逆,而非对文化认同与归属感的追求。

2.√

解析思路:《三国演义》中,刘备被塑造成仁德之君,他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体现在对汉室的忠诚和对仁义的追求。

3.√

解析思路:《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们,以忠义为信念,体现了对宗族认同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4.√

解析思路:《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过程,体现了对时代认同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5.√

解析思路:《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对生活的追求,体现了对地域认同的文化认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