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活动5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解析版)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是这样的,所用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签→入柜,其注意事项有以下六条:
1、计算时,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剂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由于溶剂一般是水,且密度为1g/cm3,所以溶剂的体积和质量在数值是相等的;
2、称量,称量包括称取溶质的质量和量取溶剂的体积;首先,用托盘天平(配用药匙)称量所需的溶质,倒入烧杯中;然后,用量筒(配用胶头滴管)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溶质的烧杯中;
3、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溶质加速溶解;
4、把配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盖好瓶塞;
5、标签上要注明溶液的名称和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放入试剂柜时,要注意标签向外。1、固体药品加水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固体+水)用氯化钠固体配置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所用仪器实验步骤:例.找出下列配置一定浓度氯化钠溶液的错误操作,并改正。2、溶液加水稀释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液体+水)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置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3、误差分析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溶质溶解的量减少,溶剂的质量增多)①称量时“左码右物”并使用游码→m质↓。②将固体溶质转移到烧杯中时,散落到烧杯外面→m质↓。③固体溶质不纯、不干燥或已潮解→m质↓。④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m剂↑。⑤烧杯内有残留的水→m剂↑。质量分数偏大的原因:(溶质溶解的量增多,溶剂的质量减少)①砝码生锈(比同规格原砝码重)→m质↑。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m剂↓。③量好的水向烧杯中倾倒时,有液体酒落烧杯外→m剂↓。质量分数无影响:①完全溶解后搅拌,少量液体飞溅到烧杯外。②完全溶解后,转移时,洒落在到细口瓶外。典例分析典例分析【典例1】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或说法正确的是()A.将10g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B.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 C.配制该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等步骤 D.配制该溶液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等【答案】C。【解答】解:A、称量固体时要将食盐放在纸上进行,故A错误;B、进行搅拌时需要使用玻璃棒进行,不能使用温度计,故C错误;C、配制该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配好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倒进细口瓶中贴标签备用,故C正确;D、托盘天平用于称取固体氯化钠,量筒用于量取水,烧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无需使用酒精灯,故D错误。故选:C。【典例2】某学生要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他读量筒中水的体积刻度时,视线仰视.而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左,称量食盐时天平平衡,则他配制的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A.等于10% B.小于10% C.大于10% D.无法确定【答案】B。【解答】解:读量筒中水的体积刻度时,视线仰视。实际取得的水的体积偏多,而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左,相当于左盘中加入了一部分食盐,这样称得的食盐的质量小于要称值,则他配制的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10%,故答案选B。【典例3】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步骤配制好的80g6%的氧化钠溶液后,将烧杯中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不慎洒出一部分,则对试剂瓶中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A.溶质的质量不变 B.溶剂质量不变 C.溶液的质量不变 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答案】D。【解答】解:A、将烧杯中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不慎洒出一部分,溶质质量减少,故A错误;B、将烧杯中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不慎洒出一部分,溶液质量减少,所以溶剂质量也减少,故B错误;C、将烧杯中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不慎洒出一部分,溶液质量减少,故C错误;D、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100%,溶液有损失,不影响溶质的质量分数,故D正确。故选:D。【典例4】某同学欲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氯化钠固体3g B.用500mL的烧杯量取所需要的水 C.用蒸馏水洗涤试剂瓶后立即盛装配好的氯化钠溶液 D.氯化钠固体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增大其在水中的溶解度【答案】A。【解答】解: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0g×6%=3g,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氯化钠固体3g,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上述计算可知,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蒸馏水的质量=50g﹣3g=47g(合47mL),应选用50mL的量筒,故选项说法错误。C、用蒸馏水洗涤试剂瓶立即盛装配好的氯化钠溶液,相当于稀释了溶液,试剂瓶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小于6%,故选项说法错误。D、氯化钠固体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而不是增大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典例5】用15%的葡萄糖溶液配制150g5%葡萄糖溶液,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取用15%的葡萄糖溶液50g B.使用量筒、烧杯和漏斗等仪器 C.加水100g D.量水时选用规格100mL的量筒【答案】B。【解答】解:A、设取用15%的葡萄糖溶液为x,x×15%=150g×5%解得x=50g,故选项说法正确;B、用15%的葡萄糖溶液配制150g5%葡萄糖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15%的葡萄糖溶液和水的质量,再量取所需的葡萄糖溶液体积和量取水的体积,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故选项说法错误。C、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需水的质量=150g﹣50g=100g,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上述计算可知,需要水的质量是100g,体积是100mL,量水时选用规格100mL的量筒,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典例6】为了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需进行如下操作:①计算;②用托盘天平称量2.5g氯化钠;③用50mL(填“10mL”或“50mL”)量筒量取47.5mL水;④配液.配制溶液时用到的仪器有天平、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烧杯和药匙.玻璃棒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加速溶解.【答案】2.5;50mL;47.5;天平;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加速溶解。【解答】解: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签.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50g5%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0g×5%=2.5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蒸馏水的质量=50g﹣2.5g=47.5g;水的密度为1g/cm3,则根据V===47.5cm3=47.5mL,应选用50mL的量筒.将两者置于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氯化钠溶解.配制溶液需要的仪器为天平、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烧杯和药匙;故答案为:2.5;50mL;47.5;天平;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加速溶解.【典例7】某同学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②①⑤③④(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①。(2)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广口瓶,需称取氯化钠3g。(3)量取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C(填序号),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A.10mLB.25mLC.50mLD.100mL(4)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AD(填序号)。A.氯化钠固体不纯B.用生锈砝码称量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D.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答案】(1)②①⑤③④;①;(2)广口瓶;3;(3)C;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4)AD。【解答】解:(1)实验室配制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和装瓶,所以正确操作顺序为:②①⑤③④;在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应左物右码,所以图中①是错误的;(2)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广口瓶;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50g×6%=3g;需要水的质量为:50g﹣3g=47g,水的体积为:47g÷1g/mL=47mL;(3)从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去选择量筒的量程,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测量一次,二是量程要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应选C;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4)A.氯化钠固体不纯,使氯化钠的质量偏小,配制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故A正确;B.砝码生锈,导致称量的氯化钠质量偏大,配制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故B错误;C.因为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所以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对溶液的浓度无影响,故C错误;D.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使水的质量偏大,配制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故D正确。故答案为:(1)②①⑤③④;①;(2)广口瓶;3;(3)C;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4)AD。【典例8】如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1)用图中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②⑤①④③;(2)图②中用来取用NaCl的仪器是药匙;(3)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位置见图,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18.2g;(4)NaCl称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10g的砝码有缺损,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大于”、“小于”或“等于”)10%。(5)配制NaCl溶液时是否用到玻璃棒是(填“是”或“否”),其作用是加速食盐溶解。【答案】(1)②⑤①④③;(2)药匙;(3)18.2g;(4)小于;(5)是;加速食盐溶解。【解答】解:(1)称量食盐的质量首先打开广口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将取得的食盐放在天平的左盘,然后将称得的食盐放到烧杯中,再将量取的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故正确的顺序为②⑤①④③;(2)图②中用来取用NaCl的仪器是为药匙;(3)食盐的质量=砝码+游码,据图可知,砝码的读数是15g,游码的读数是3.2g,故食盐的质量=15g+3.2g=18.2g;(4)砝码缺少一角则称量的食盐的质量减小,溶质减少,则溶液变稀,溶质质量分数变小;(5)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以加速溶解。故答案为:(1)②⑤①④③;(2)药匙;(3)18.2g;(4)小于;(5)是;加速食盐溶解。【典例9】实验员王老师要配制80克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供同学们使用,如图表示了他的实验操作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①﹣④各仪器的名称。①药匙②烧杯③量筒④玻璃棒。(2)B操作中应称NaCl的质量是8g,称量时若指针偏右,应进行的操作是增加左盘中的NaCl;(3)D操作中仪器③的规格应是100mL(选填“50mL”或“100mL”),读数时应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4)E操作中④的作用是用于搅拌、加快NaCl溶解速率;(5)下列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①②(填序号);①B操作中砝码与NaCl放颠倒了②D操作中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③D操作中有少量水溅出④F操作中溶液洒落。(6)配制该溶液的正确步骤应是ABCDEF(填序号)。【答案】(1)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2)8;增加左盘中的NaCl;(3)100ml;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4)用于搅拌、加快NaCl溶解速率;(5)①②;(6)ABCDEF。【解答】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①是药匙,②是烧杯,③是量筒,④是玻璃棒;(2)氯化钠质量为:80g×10%=8g,称量时若指针偏右,依据左物右码可知,氯化钠少了,应进行的操作是增加左盘中的NaCl;(3)量筒使用时,应采用就近原则,水的质量为80g﹣8g=72g,所以D操作中仪器③的规格应为100mL,读数时应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4)E操作的作用是:用于搅拌、加快NaCl溶解速率;(5)质量分数偏小的可能原因是溶质少了或溶剂多了,所以①B操作中砝码与NaCl放颠倒了,会使氯化钠质量减少,②D操作中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会使水质量增加,③D操作中有少量水濺出,是水质量较少,④F操作中溶液洒落,不会影响溶质质量分数。(6)配制该溶液的正确步骤应是ABCDEF;故选:①②。故答案为:(1)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2)8;增加左盘中的NaCl;(3)100ml;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4)用于搅拌、加快NaCl溶解速率;(5)①②;(6)ABCDEF;【典例10】下列为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1)计算: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水为89.4g.(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碳酸钠应放在左盘(填“左盘”或“右盘”).(3)溶解: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g/cm3),量筒的规格是100mL(从下列中选用:10mL、25mL、50mL、100mL);溶解碳酸钠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搅拌促溶.(4)反思:若称取的碳酸钠中含有水分,则所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会偏小(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答案】(1)10.6;89.4g;(2)左盘;(3)100mL;搅拌促溶;(4)偏小。【解答】解:(1)根据公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碳酸钠的质量为:100g×10.6%=10.6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00﹣10.6=89.4g,(2)根据“左物右码”原则,用托盘天平称量,碳酸钠应放左盘;故答案为:左盘;(3)实验中应根据所取溶液的体积,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分次量取也能引起误差.如量取89.4mL水(根据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即:100g﹣10.6g=89.4g;根据公式:V=;知该实验需水的体积为89.4mL),应选用100mL量筒;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促溶;故答案为:100mL搅拌促溶;(4)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如果仰视则会使读数偏小,造成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偏大;由于水量多了,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故答案为:偏小.答案:(1)10.6;89.4g;(2)左盘;(3)100mL;搅拌促溶;(4)偏小【典例11】溶液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到处可见。(1)某实验小组同学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①量取一定体积的水,需要的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②根据图1信息,请在试剂瓶的标签上填写相应内容氯化钠溶液18%。(水的密度1g•cm﹣3)(2)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为图2中甲、乙两曲线中的一条。t2℃时,100克水中加入60克硝酸钾,充分搅拌,直到固体完全消失,然后按图3进行实验,分别采用不同方法(每种方法只改变一个量),得到C、D、E三份恰好饱和的溶液,且溶液质量依次减小。①由图3推测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是图2中的甲(填“甲”或“乙”)。②图3中“某一步操作”得到D溶液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可以在图2中表示为b(填字母)。a.b点→a点b.c点→a点c.b点→c点d.c点→d点③图3中得到E溶液的“某一步操作”是蒸发溶剂(填具体操作)。④图3中得到的C、D、E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C=E>D(用“>”或“<”或“=”连接)。【答案】(1)①胶头滴管;②氯化钠溶液18%;(2)①甲;②b;③蒸发溶剂;④C=E>D。【解答】解:(1)①量取一定体积的水,需要的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②根据图1、图2可知,称量的氯化钠的质量为5g+10g+3g=18g,量取的水的体积为82mL(合82g),该小组同学配制的NaC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00%=18%,所以在试剂瓶的标签上填写相应内容为:氯化钠溶液18%;(2)①由图二推测硝酸钾是图一中的甲,因为t2℃时,乙的溶解度小于60g;②图二中“某一步操作”得到D溶液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可以在图一中表示为c点→a点,降低温度至没有晶体析出,D溶液前后的溶液质量不变,故选:b;③分别采用不同方法(每种方法只改变一个量),得到C、D、E三份恰好饱和的溶液,且溶液质量依次减小,所以图3中得到E溶液的“某一步操作”是蒸发溶剂;④按图二进行实验,分别采用不同方法(每种方法只改变一个量),得到三个恰好饱和的溶液,因此C和E都是t2℃时的饱和溶液,D是t1℃时的饱和溶液,所以图二中得到的C、D、E溶液中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C=E>D。故答案为:(1)①胶头滴管;②氯化钠溶液18%;(2)①甲;②b;③蒸发溶剂;④C=E>D。【典例12】某兴趣小组展开了对硝酸钾固体及其溶液的实验探究,现配制50克5%的硝酸钾溶液。(1)以上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A.④⑤①②③B.①②③④⑤C.⑤②①④③D.③④①②⑤(2)本实验需称取硝酸钾固体2.5g;若称取固体时,托盘天平的指针略微向右偏移时,需进行的操作是继续往左盘添加少量硝酸钾固体至托盘天平平衡;(3)现在有10g20%的硝酸钾溶液(密度1.13g/cm3),若稀释成该浓度的溶液,则需要加入30g的水,稀释过程中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需要的仪器是量筒和胶头滴管;(4)若所配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偏小,可能原因有ACD。A.用托盘天平称取时,左边放砝码右边放硝酸钾B.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C.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D.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再配制溶液。【答案】(1)A;(2)2.5,继续往左盘添加少量硝酸钾固体至托盘天平平衡;(3)30,量筒和胶头滴管;(4)ACD。【解答】解:(1)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因此如图所示的操作正确的顺序是:④⑤①②③;故A正确;(2)本实验需称取硝酸钾固体是:50g×5%=2.5g;若称取固体时,托盘天平的指针略微向右偏移时,说明药品的质量不足虑2.5g,需进行的操作是继续往左盘添加少量硝酸钾固体至托盘天平平衡;(3)现在有10g20%的硝酸钾溶液(密度1.13g/cm3),若稀释成该浓度的溶液,设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x,10g×20%=(10g+x)×5%解得x=30g,稀释过程中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需要的仪器是量筒和胶头滴管,用来量取30mL的水;(4)A.用托盘天平称取时,左边放砝码右边放硝酸钾,实际量取硝酸钾的质量偏小,致使所配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偏小,故A正确;B.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对配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无影响,故B不正确;C.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实际量取的水偏多,致使所配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偏小,故C正确;D.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再配制溶液,是溶剂的质量偏多,致使所配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偏小,故D正确;故答案为:(1)A;(2)2.5,继续往左盘添加少量硝酸钾固体至托盘天平平衡;(3)30,量筒和胶头滴管;(4)ACD;课堂巩固训练课堂巩固训练一、选择题。1.(2022•河池模拟)配制500g0.9%的生理盐水,不需要的仪器是()A.烧杯 B.量筒 C.玻璃棒 D.蒸发皿【答案】D。【解答】解:A、配制500g0.9%的生理盐水,烧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故选项错误。B、配制500g0.9%的生理盐水,量筒用于准确量取水,故选项错误。C、配制500g0.9%的生理盐水,玻璃棒用于溶解时的搅拌,故选项错误。D、配制500g0.9%的生理盐水,不需要进行蒸发,不需要使用蒸发皿,故选项正确。故选:D。2.(2022春•沙坪坝区校级月考)下列对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A.使用托盘天平称取一定量固体药品时,药品和砝码放反了,一定会使称量结果偏小B.用红磷燃烧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若装置漏气,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C.用量筒量取6mL水,仰视读数会导致水的实际体积偏小 D.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固体中有杂质,会导致质量分数偏小【答案】D。【解答】解:A、用托盘天平称固体物质质量时,若物质放右盘,砝码放左盘,若没有使用游码,称量结果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装置漏气,会导致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C、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故选项说法错误。D、配制6溶液,氯化钠中含有杂质,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会导致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3.(2021•河北模拟)小朋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4%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下列关于配制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①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7.0g②用托盘天平称氢氧化钠固体时,在两盘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③选用2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④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试剂瓶⑤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A.①③ B.②③⑤ C.③⑤ D.②④⑤【答案】B。【解答】解:①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4%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氢氧化钠的质量=50g×14%=7.0g,故选项说法正确。②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选项说法错误。③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所需溶剂的质量为50g﹣7g=43g(合43mL),应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故选项说法错误。④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氢氧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氢氧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装瓶贴签;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烧杯和玻璃棒、试剂瓶,其中属于玻璃仪器的是玻璃棒、烧杯、量筒、试剂瓶,故选项说法正确。⑤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②③⑤说法不正确。故选:B。4.(2021秋•滨州月考)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水,因疏忽导致所配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分析以下原因,其中一定不会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是()A.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称量固体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食盐 C.烧杯中原来留有水 D.配制好的溶液倾倒到细口瓶中时,有一些液体溅出【答案】D。【解答】解:A、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B、称量固体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食盐,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C、烧杯中原来留有水,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D、溶液具有均一性,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时,有液体溅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正确。故选:D。5.(2022•东莞市校级一模)用浓硫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时,需要用到的一组实验仪器是()A.托盘天平、玻璃棒、烧杯 B.量筒、漏斗、试管 C.烧杯、玻璃棒、量筒 D.烧杯、蒸发皿、量筒【答案】C。【解答】解:用浓硫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时,其操作步骤是计算、量取、溶解,量筒用于量取浓硫酸和水,烧杯、玻璃棒用于进行溶解操作,需要用到的一组实验仪器是烧杯、玻璃棒、量筒。故选:C。6.(2021•镇平县模拟)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实验室配制50g该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的操作顺序是④②①⑤③ B.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C.量取所需体积的水往烧杯中倾倒时,有少量的水洒出,则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 D.选用50mL的量筒【答案】B。【解答】解:A、实验室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实验的操作顺序是④②①⑤③,故选项说法正确。B、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快溶解速率,故选项说法错误。C、量取所需体积的水往烧杯中倾倒时,有少量的水洒出,则会导致溶剂的质量偏少,则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故选项说法正确。D、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室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0g×16%=8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50g﹣8g=42g(合42mL),应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7.(2021•罗湖区校级模拟)现欲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以下操作会引起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降低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量3.2克NaCl时,误将砝码放在左盘,并使用游码 B.用量筒量取水时,面对刻度,俯视凹液面最低处 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盛有NaCl的烧杯时,有水溅出 D.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时,不慎洒落【答案】A。【解答】解:A、左码右物称量3.2g食盐,食盐的实际质量为2.8g,所以溶质少了,溶质质量分数就小了,故A正确;B、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会导致量水量少了,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错误;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盛有NaCl的烧杯时,有水溅出,会导致水少了,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错误;D、由于溶液是均一的,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时,不慎洒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8.(2022•东方一模)如图是某同学配制一定质量的0.9%生理盐水的全过程:(1)请找出图中的错误:①广口瓶塞放反了(或瓶塞放反了);②砝码和药物放反了;③温度计用来搅拌。(2)如果配制的生理盐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小于0.9%,则可能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有(至少举出三点):①砝码和药物放反了,且使用了游码;②取水读数时仰视;③烧杯中有水。【答案】砝码和药物放反了,且使用了游码,取水读数时仰视,烧杯中有水。【解答】解:(1)根据图示可以看出,图中的错误主要有,取用固体时瓶塞未倒放,称量固体时把氯化钠放在了右盘,溶解时使用温度计来搅拌,所以本题答案为:广口瓶塞放反了(或瓶塞放反了),砝码和药物放反了,温度计用来搅拌;(2)配制的生理盐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小于0.9%,可以从溶质变小和溶剂增多两个角度来考虑,造成溶质减小的原因可以是砝码和药品放反了且使用了游码,左盘放纸片右盘未放,氯化钠中混有杂质等等,造成水多的原因可以是读数时仰视、烧杯中有水等,选填三点即可,所以本题答案为:砝码和药物放反了,且使用了游码,取水读数时仰视,烧杯中有水。9.(2021秋•市北区校级期中)如图是小梅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1)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烧杯和玻璃棒.(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药品与砝码放置错误.(3)配制时应选择100mL(10mL或50mL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④②①⑤③.(5)若在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最低处,其它操作正确,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2%(填>或<或=).【答案】(1)玻璃棒;(2)②中氯化钠与砝码的位置颠倒;(3)100;(4)④②①⑤③;(5)>。【解答】解:(1)学生应认识常用玻璃仪器,上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烧杯和玻璃棒;(2)托盘天平称量药品应“左物右码”,所以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②中氯化钠与砝码的位置颠倒;(3)因为计算得出所需要的水为88mL,为了尽量减少误差选用与88mL相近的量程,所以配制时应选择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4)因为固体溶质加水溶解的配制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所以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④②①⑤③;(5)若在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最低处,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其它操作正确,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2%.故答案为:(1)玻璃棒;(2)②中氯化钠与砝码的位置颠倒;(3)100;(4)④②①⑤③;(5)>.10.(2021•克山县校级模拟)某同学欲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2.5%的氢氧化钠溶液,该同学进行的实验操作:(1)称取2.5g固体氢氧化钠:在天平两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片,然后在左盘放2g砝码,游码拔至0.5g处,再在右盘上加固体氢氧化钠至天平平衡.指出该同学称量操作中的两个错误:①固体氢氧化钠放在纸上②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2)配制溶液:用量筒量取100mL水,然后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量筒中的水里,边加边搅拌,直至氢氧化钠固体完全溶解.指出配制过程中的两处错误及其后果:错误1在量筒中配制2取用了100mL水.后果1损坏量筒2导致所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答案】(1)固体氢氧化钠放在纸上;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2)在量筒中配制;取用了100mL水;损坏量筒;导致所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偏小。【解答】解:(1)①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称量时不能放在纸上,要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②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进行称量;故填:固体氢氧化钠放在纸上;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2)溶解时不能在量筒中进行,且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易使量筒损坏;根据计算,需要水的量为100g﹣100g×2.5%=97.5g,其体积为97.5mL;故答案为:在量筒中配制;取用了100mL水;损坏量筒;导致所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偏小.三、实验探究题。11.(2021•佳木斯模拟)用氯化钠配制100g12.5%的NaCl溶液的操作过程如图。请回答下面问题:(1)找出图中一处有错误的操作图A中瓶塞没有倒放;(2)B操作中应称取NaCl的质量为12.5g,称量NaCl时,误将NaCl和砝码在天平上位置颠倒了(质量小于1g时用游码),称得的质量偏小(填“偏大”或“偏小”),使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出现误差,补救措施是再用正确的操作称取1g氯化钠,溶解在溶液中;(3)把配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后,应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图中的标签上填写内容为氯化钠溶液、12.5%。【答案】(1)图A中瓶塞没有倒放;(2)12.5;再用正确的操作称取1g氯化钠,溶解在溶液中;(3)氯化钠溶液、12.5%。【解答】解:(1)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A中瓶塞没有倒放。(2)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00g12.5%的NaCl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12.5%=12.5g。误将NaCl和砝码在天平上位置颠倒了(质量小于1g时用游码),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药品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药品质量=12g﹣0.5g=11.5g;补救措施是再用正确的操作称取1g氯化钠,溶解在溶液中。(3)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是溶液的名称、溶质的质量分数。图中的标签上填写内容为氯化钠溶液、12.5%。故答案为:(1)图A中瓶塞没有倒放;(2)12.5;再用正确的操作称取1g氯化钠,溶解在溶液中;(3)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个人抵押贷款借款合同(线上版)
- 二零二五年度航空航天零部件出口供货合同参考范本
- 2025年文化主题店铺装饰与改造合同
- 2025年绿色能源项目担保合同投标委托保证协议
- 2025版生态大棚种植基地建设与租赁合同
- 二零二五版发电设备租赁与智慧能源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行业施工安全与职业健康环保保障协议
- 2025德胜合生财富广场租赁合同(包含租赁合同续签及终止条件)
- 二零二五年生态旅游项目环保合作协议
- 2025版照明灯具零配件买卖服务协议
- MSHⅡⅡ型中速磨技术和性能介绍
- 福特锐界2018款说明书
- 区块链安全白皮书(1.0版)
- 如何树立正确婚恋观
- 2023年民法典知识竞赛复赛决赛题库500题(含答案解析)
- GB/T 9009-2011工业用甲醛溶液
- GB 34914-2021净水机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级
- 护理管理学考试试题与答案
- 新外研版新教材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全册课文及翻译(中英Word精编)
- GFG涂油机操作控制台用户手册翻译
- 虚云老和尚自述年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