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12 燃烧及灭火 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第02期)(学生版)_第1页
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12 燃烧及灭火 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第02期)(学生版)_第2页
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12 燃烧及灭火 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第02期)(学生版)_第3页
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12 燃烧及灭火 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第02期)(学生版)_第4页
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12 燃烧及灭火 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第02期)(学生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2燃烧及灭火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

考点01燃烧的条件及探究

考点02灭火的原理及探究

考点03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及火灾防护

考点04化石燃料及新能源

考点01燃烧的条件及探究

1.(2024·山东临沂)为进一步探究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小明同学将铜丝网放置在蜡烛火焰中上部,发现

铜丝网下方蜡烛正常燃烧,上方没有火焰,如图所示。请分析铜丝网上方没有火焰的原因是

A.铜丝网隔绝氧气或空气

B.铜丝网上方没有石蜡蒸气等可燃物

C.铜丝网散热,其上方温度没有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灭火就是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

2.(2024·贵州)燃烧是常见的化学变化。科学利用和控制燃烧为人类服务,可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蜡烛燃烧

用燃着的火柴将图1中相同大小的两支蜡烛点燃。

①用火柴引燃蜡烛,为蜡烛燃烧提供的条件是。

②乙的烛芯比甲长,导致燃烧时更旺,原因是。

③围绕甲、乙两支蜡烛的燃烧,你还想探究的问题是。

(2)氢气燃烧

高压2024年5月3日,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该

火箭的发动机使用液氧液氢作为推进剂,火箭发动机运行简示图如图2。

①火箭升空时,燃烧室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优点是可以通过调控发动机内阀门来燃烧室调控动力。火箭运行过程中,为增大动力,

应进行的操作是。

3.(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学习化学最重要的是学会用化学的观点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小辉同学帮助妈妈做饭时发现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他应该如何调节灶具的进风口?

(2)他还发现加热冷水,当温度尚未达到沸点时,水中常有气泡冒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炒完菜后妈妈关闭燃气阀门,火焰熄灭。该操作依据的灭火原理是什么?

考点02灭火的原理及探究

4.(2024·广西)野外烧烤结束后,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A.撤走剩余木炭B.用水浇灭火堆

C.对火堆置之不理D.用沙土盖灭火堆

5.(2024·辽宁)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水浇灭燃着的木柴——降低着火点

B.用烧杯罩住点燃的蜡烛,蜡烛熄灭——隔绝空气

C.设置隔离带,防止森林火灾蔓延——降低温度

D.红磷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红磷不是可燃物

考点03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及火灾防护

6.(2024·天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回收利用废旧电池中铅、汞等,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B.夜间发现燃气泄漏,打开电灯查找漏气点

C.燃气灶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变黑,应调大灶具的进风口

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灭火原理是降低油的着火点

7.(2024·吉林长春)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汉字作为载体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火的认

识。

(1)甲骨文“”(焚)的字形像是要燃火烧掉树林。上方的“林”相当于燃烧条件中的。

(2)小篆“”(灭)的字形左边像是一川流水,意思是水能灭火。用水灭火的主要原理是和隔绝氧气。

(3)甲骨文“”(灾)的字形像是房屋着火,灾难降临。

①以下标志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填序号);

A.B.C.

②发现或遭遇火灾,可采取的措施有(答一条即可)。

考点04化石燃料及新能源

8.(2024·湖南长沙)绿色能源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煤B.汽油C.柴油D.氢气

9.(2024·广东深圳)化学与环境、资源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直接排放未处理的污水可以节约成本

B.思考乐华华同学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可以促进节能环保

C.回收废旧塑料制品,可以直接大量焚烧排放

D.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可以提高产量

10.(2024·新疆)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全球战塑”,旨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下列做法与环保理念不相

符的是

A.推广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B.减少使用塑料袋

C.生活中经常使用一次性碗筷D.合理使用化肥

11.(2024·山东临沂)2024年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中国的宣传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

共生”。下列做法中与本主题不相符的是

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B.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C.农业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D.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倡导“低碳”生活

12.(2024·陕西)人类文明的进步,得益于化学的不断发展。

(1)石器时代:火的使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古人钻木取火,说明燃烧需达到可燃物的。

(2)青铜时代:青铜的硬度远比纯铜(填“大”或“小”),因而能够取代石器和陶器,在当时社会生产、

生活许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3)蒸汽时代:蒸汽机的动力之源是煤炭,煤、、天然气是广泛使用的化石能源。

(4)信息时代:芯片制造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硅是制造芯片的主要材料,用SiO2来制取,SiO2中硅元素

的化合价为。

13.(2024·天津)环境保护、能源利用和新材料使用被人们广泛关注。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属于能源(填“可再

生”或“不可再生”)。

(2)近日,国务院颁布《2024—2025年节能减碳行动方案》。生产、生活中有以下做法:①发展绿色公共交通

②开发太阳能、风能等能源③植树造林④发展火力发电。下列选项符合节能减碳的是______(填序号)。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

(3)含有氮化硅(Si3N4)的高温结构陶瓷用于火箭发动机。二氧化硅(SiO2)、碳单质和氮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

成氮化硅和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2023年,我国首次掺氢天然气管道燃爆试验成功,掺氢天然气能改善天然气的品质。某掺氢天然气(假设

该混合气仅含CH4和H2)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则混合气体充分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比)。

14.(2024·广东)加快能源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氢气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依据不同制取方式,可

分为“绿氢”“灰氢”“蓝氢”“紫氢”和“金氢”等。如图带你认识“多彩”的氢。

储氢是实现氢能广泛应用的重要环节,分为物理储氢和化学储氢,前者包括高压气态、低温液态、吸附等

储存方式,后者将氢气转化为其他化合物进行储存。“液氨储氢”的原理是氢气与氮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液氨,

进行储存。

依据上文,回答问题。

(1)电解水制氢的化学方程式为。

(2)属于“绿氢”和“紫氢”的分别是和(填字母)。

a.风能发电制氢b.煤燃烧发电制氢c.核能发电制氢

(3)从微观角度解释,氢气能被压缩储存的原因是。

(4)将氢气降温液化进行储存,属于物理储氢中的储存方式。

(5)“液氨储氢”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储氢。

(6)写出氢能的一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