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实践教学大纲汇编_第1页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实践教学大纲汇编_第2页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实践教学大纲汇编_第3页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实践教学大纲汇编_第4页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实践教学大纲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

实验实践教学大纲汇编

材料与冶金学院

2016年8月

目录

《无机化学及化学分析实验》教学大纲.............................错误!未定义书签。

《有机化学实验C》教学大纲......................................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教学大纲................................错误!未定义书签。

《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实验》教学大纲.............................错误!未定义书签。

《复合材料制备与工艺实验》教学大纲.............................错误!未定义书签。

《认识实习》教学大纲............................................错误!未定义书签。

《专业实习》教学大纲............................................错误!未定义书签。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制图实训》教学大纲........................................错误!未定义书签。

《树脂基复合材料综合实验》教学大纲.............................错误!未定义书签。

《复合材料工艺设计》教学大纲....................................错误!未定义书签。

《胶黏剂与涂料综合实验》教学大纲................................错误!未定义书签。

《科研训练》教学大纲............................................错误!未定义书签。

《无机化学及化学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D

课程中文名称: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实验

课程英文名称:InorganicChemistryandChemicalAnalysisExperiment

课程类别:课堂实践教学环节

实验学时:32学时

学分:1

适用专业:复合材料与工程

一、实验教学目的和任务

无机化学及化学分析实验是一门实践性科学,它是无机化学及化学分析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我国高等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学习的一门必修基础课。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无机化学及化学分析基本理论和基本概

念的认识和理解,熟悉实验室中某些无机物质的-一般制各方法和某些常数的测试方法。通过

实验使学生学会准确细致地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做出E确的结论,并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实

验技能技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I、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训练

(1)基本操作

要求熟练掌握:玻璃管的切割,橡皮塞的使用,导管的安装和选择,仪器的安装和拆卸,

固体和液体试剂的使用,石棉网加热,直接火加热,试管夹的使用,气体发生器的使用,气

体的收集和净化,搅拌和灰荡、溶解,常压过滤,倾析分离,一般常用试剂的配制,托盘天

平、酒精灯、量简、试管、烧杯、离心管、多用滴管、井穴板、表面皿、蒸发皿、漏斗、研

钵、水浴、启普发生器等的使用。

要求一般掌握:无机实验常用仪器的洗涤及干燥,玻璃的热加工,冷冻,干燥剂的选择,

抽滤、离心分离,重结晶、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的使用,一般常用特殊试剂的配制,喷

灯、分析天平、PH计、恒温槽、温度计、比重计、秒表、电导率仪、气压计、烘箱等的使

用。

(2)基本技能

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的正确书写、无机化学实验常月仪器和装置的绘制。数据记录与数

据处理的能力。

2、基本原理的验证(包括一些常数的测定)

通过实验,对无机化学基本理论及应用加深理解,学习一些仪器的使用方法。

3、无机化合物的制备

在完成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安排此类实验使学牛.通过实验获得感性知识,进一步熟悉和

掌握无机化合物的•般分离和制备方法。

4、综合设计实验

通过较全面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系统运用化学知识独立从事无机化学实验和独立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类实验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亦可安排为开放实验。

为完成上述任务要求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基本操作讥练:需要熟练掌握的基本操作集中叙述后,要分散反复训练(至

少安排三次),这样既有理论叙述又有实际训练,做到学用结合。利用图解说明和电化教学

做到实验操作规范化。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对误差处理和有效数字的使用、作图、

查阅手册以及绘制仪器装置图、实验报告的书写等方面都须有一定的要求并在有关实验中训

练。

(2)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保持一定稳定性和基础性的同时,要补充具

有学科发展特点的先进内容,联系实际的内容,并注意有趣性、可研究性。在传统验证式教

学方法基础上,增加参与活动式、讨论式、综合设计式,研究式等多种方法,以及计算机辅

助教学、仪器操作竞赛、课外兴趣实验、外出参观、专题讲座等手段,

(3)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良好的清洁习惯,科学、完整、规范地表达(语

言和书面)实验过程及结果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实验的浓厚兴趣。

(4)抓好实验教学的三个环节:

(A)预习:为/使实验获得良好结果,实验前必须进行预习,要求如下:

1).阅读实验教材、教科书和参考资料中的有关内容。

2).明确实验自的。

3).了解实验的内容、步骤、操作过程和实验时应注意的地方。

4).在预习的基础上,写好预习报告,方能进行实脸(教师应检查预习报告)。

(B)实验:

1).仔细操作、细心观察,并及时地、如实地作好详细记录。

2).实验过程中,要勤于思考、仔细分析。

3).实验过程中应保持肃静、严格遵守实验室工作规划。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过程中要

认真负责,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检查学生的实验记录和操作。实验课结束后要对实验结果

进行验收。(教师应检查实验结果,学生登记实验原始线据)

(C)实验报告

实验做完后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并做出结论或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独立完

成实验报告并按时交报告,

实验报告按下列三种格式填写:

1).无机化学测定实验报告:名称、目的、原理、数据记录和结果处理,问题和讨论、

附注(建议和实验装置图的绘制)。

2).无机化学制备实验报告。名称、目的、原理、简单流程、实验过程主要现象、实验

结果(产品外观、产量)、问题和讨论、附注(建议和实验装置图的绘制)。

3).无机化学性质实验报告:名称、表格(实验内容、实验现象、解释和反应式、讨论、

小结)、附注(建议和实验装置图绘制)。

三、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一安全知识、基本操作及玻璃仪器认领和洗涤

1.实验目的

(1)了解无机化学实验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安全知识。

(2)认识和洗涤无机实验常用仪器,掌握无机化学实验仪器的一般洗涤方法和要求。

(3)掌握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2.实验内容提要

(1)讲解无机化学实验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安全知识

(2)无机实验常用仪器的认识和洗涤

3.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

4.实验学时:2-4

5.每组人数:2

6.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二氢氧化钠溶液的配置与标定

1.实验目的与要求

(1)了解量筒、移液管、容量瓶、滴定管的使用。

(2)掌握标准溶液的配置。

(3)掌握溶液的滴定方法、滴定终点的判断。

2.实验内容提要

(1)了解量筒、移液管、容量瓶、滴定管的使用。

(2)配置氢氧化钠溶液和标准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

(3)氢氧化钠溶液的标定。

3.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碱式滴定管(50ml)、容量瓶、锥形瓶、分析天平、台秤。

4.实验学时:3-5

5.每组人数:2

6.实验注意事项:

滴定终点的判断;称量时不要超过分析天平的量程。

实验三氯化钠的提纯

1.实验目的

(1)学习控制沉淀反应的条件,掌握氯化钠提纯的一种方法。

(2)热练台秤的使用,以及熟练溶解、加热、过滤(常压过滤、减压过滤)、蒸发结晶、

干燥基本操作。

(3)了解中间控制检验和NaCl纯度检验方法。

2.实验内容

(1)粗食盐的提纯

(2)产品纯度检验

3.实验仪器设备

台秤,普通漏斗,布氏漏斗,漏斗架,抽滤瓶,蒸发皿或柄加

4.实验学时:4-6

5.每组人数:2

6.实验注意事项:

注意抽滤装置安装的规范性,防止摔破。

实验四化学反应速率、活化能的测定

1.实验目的与要求

(1)测定过二硫酸钱与碘化钾反应的反应速度,计算反应级数、反应速度常数和反应

的活化能。

(2)了解浓度、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3)学习水浴加热操作,掌握水浴锅、温度计和秒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2.实验内容提要

(1)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求反应级数

(2)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求活化能

(3)数据记录与结果处理

3.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多用滴管、恒温水浴仪、温度计、烧杯、微量滴头、秒表

4.实验学时:3-5

5.每组人数:2

6.实验注意事项:

正确使用恒温水浴仪,注意基本操作的规范性

实验五水硬度的测定

1.实验目的

(1)掌握水总硬度的测定方法

(2)了解EDTA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原理

(3)掌握一种标定EDTA的方法

2.实验内容

(1)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2)自来水总硬度的测定

(3)数据记录与结果处理

3.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酸式滴定管、分析大平、锥形瓶、烧杯、容量瓶、移液管。

4.实验学时:4-6

5.每组人数:2

6.实验注意事项:

分析天平以及滴定分析器皿的正确使用方法,滴定终点的判断

实验六醋酸解离常数的测定

1.实验目的与要求

(1)加深对弱酸电离度,电离常数的理解。

(2)学习pH法测定电离常数的原理。

(3)学习容量瓶的洗涤和使用方法。

2.实验内容提要

(1)配制不同浓度的标准醋酸溶液

(2)测定醋酸溶液的pH值

(3)数据记录与结果处理

3.实验仪器设备

温度计、酸度计仪、移液管、吸量管、容量瓶、烧环、洗耳球、洗瓶、滤纸

4.实验学时:3-5

5.每组人数:2

6.实验注意事项:

酸度计和移液管的正确使用。

实验七食用白醋中乙酸浓度的测定

1.实验目的

(1)了解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性质及其应用。

(2)掌握NaOH溶液的配制、标定及保存方法。

(3)掌握强碱滴定弱酸时指示剂的选择原理。

2.实验内容

(1)NaOH溶液的标定

(2)食用白醋含量的测定

(3)数据记录与结果处理

3.实验仪器设备

台称、晟筒、烧杯、试剂瓶、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

4.实验学时:3-5

5.每组人数:2

6.实验注意事项:

NaOH溶液的配制和滴定终点的确定

实验八配合物与沉淀-溶解平衡

1.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配合物的组成和稳定性,了解配合物形成时的特征.

(2)加深理解沉淀一溶解平衡和容度积的概念,掌握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

(3)初步学习利用沉淀反应和配位溶解的方法分离常见混合阳离子.

(4)学习电动离心机的使用和同一液分离操作.

2.实验内容

(1)配合物的形成与颜色变化

(2)配合物形成时难溶物溶解度的改变

(3)配合物形成时溶液PH的改变

(4)配合物形成时中心离子氧化还原性的改变

(5)沉淀的生成与溶解

(6)分步沉淀

(7)沉淀的转化

(8)沉淀一配位溶解法分离混合阳离子

3.实验仪器设备

点滴板.试管.试管架.石棉网.煤气灯.电动离心机

4.实验学时:3-5

5.每组人数:2

6.实验注意事项:

电动离心机的正确使用,基本操作的规范性以及有毒废液的处理。

实验九锡、铅、睇、钿

1.实验目的

(1)熟悉锡、铅、锦、卷氢氧化物的酸碱性、盐类的水解性、溶解性、氧化还原性及

性质递变规律。

(2)了解睇、钿、锡、铅的硫化物硫代酸盐的特性。

(3)掌握Sb”、Bi*Sn2\离子分离、鉴定的原理和方法。

2.实验内容

(1)氢氧化物酸碱性

(2)氧化还原性

(3)硫化物和硫代酸盐生成和性质

(4)铅难溶盐的生成和溶解

(5)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3.实验仪器设备

烧杯、试管、离心试管、离心机、酒精灯、水浴锅、多用滴管、PH试纸、滤纸

4.实验学时:4-6

5.每组人数:2

6.实验注意事项:

基本操作的规范性,有毒废液的正确处理。

实验十碳、硅、锡、铅

1.实验目的

(1)掌握碳酸盐和酸式碳酸盐在水溶液中相互转化的条件。

(2)了解碳酸盐的热稳定性及金属离子反应时产物的种类。

(3)掌握硅酸盐的性质。

(4)掌握锡、铅氢氧化物的酸碱性及不同氧化态的氧化还原性。

(5)实验锡、铅氢氧化物的酸碱性及不同氧化态的氧化还原性。

(6)实验难溶铅盐的生成及性质。

2.实验内容

(1)HCOJ、C03的转化

(2)碳酸盐的性质

(3)硅酸凝胶的生成

(4)微溶性硅酸盐的生成

(5)氢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6)S/的还原性和Pb"的氧化性

(7)锡、铅硫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8)难溶沿盐的生成和性质

3.实验仪器设备

烧杯、试管、离心试管、离心机、酒精灯、水浴锅、多用滴管、PH试纸、滤纸

4.实验学时:4-6

5.每组人数:2

6.实验注意事项:

基本操作的规范性,有毒废液的正确处理。

实验十一常见阴离子未知液的定性分析

1.实验目的

222

(1)熟悉常见阴离子CO32、NO3、N0<>P0产、S\SO3\S2O3\SO?>Cl>Br\

r等的有关性质。

(2)检出未知液中的阴离子。

2.实验内容

(-)阴离子的初步实验

(1)沉淀实验

(2)挥发性试验

(3)氧化还原性试验

(二)阴离子的鉴定

(1)SO4?-的检出

(2)CO.』-的检出

(3)PO-的检出

(4)S2•的检出

(5)S?-的除去

(6)SzCV-的检出

(7)SCV-的检出

(8)cr>Br、r的检出

(9)NCh-的检出

3.实验仪器设备

仪器:离心机

11

药品:锌粉、CdCO3(s)、FeSO4(s)、HNO3(2mol•L,浓)、HC1(2mol-L,浓)、

11

H2so4(2mol-L,浓)、NaOH(2mol-L,6mol-L“)、NH3-H2O(6mol・L/)、AgNO3>

KI、Na2s2O3、Sr(NCh)2:以上浓度均为O.lmol・L」)、BaCb(0.5mol•L」)、KMnO4

(O.Olmol•L')>(NH4)2CO3(12%)、Na2[Fe(CN)5N01(1%)。

4.实验学时:4-6

5.每组人数:2

6.实验注意事项:

(1)基本操作的规范性,有毒废液的正确处理。

(2)在观察BaSzCh沉淀时,注意沉淀的生成情况,

(3)注意观察Ag2s2。3在空气中的颜色变化。

(4)还原实验注意氧化剂KMnO4和L-淀粉的加入量。

实验十二微波法制备五水硫弋硫酸钠

1.实验目的

(1)了解用微波幅射法制备Na2s2O3FH2O

(2)掌握S2O32-的定性鉴定和Na2s2O37H2O的定量测定方法。

2.实验内容

(1)微波辐射与Na2s2。3.5112。的制备

(2)碘量法测定产扫中Na2s的含量

3.实验仪器设备

微波炉,台秤,电子天平,烧杯,表面皿,漏斗,漏斗架,抽滤瓶,布氏漏斗,真空泵。

4.实验学时:4-6

5.每组人数:2

6.实验注意事项:

(1)掌握好微波辐射的时间及强度。

(2)实验废弃物的回收处理。

(3)pH控制在6左右。

四、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

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表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型主要仪器设备备注

1安全知识、基本操作及实验室常用玻璃仪

2-4学时

玻璃仪器认领和洗涤器

2氢氧化钠溶液的配置酒精灯、洒精喷灯、

3-5学时验证性实验

与标定石棉网

3氯化钠的提纯布氏漏斗,漏斗架,

4-6学时综合性实验

抽滤瓶、水浴锅

4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多用滴管、恒温水

3-5学时验证性实验

能的测定浴仪

5水硬度的测定酸式滴定管、分析

4-6学时综合性实验

天平、锥形瓶

6醋酸解离常数的测定3-5学时验证性实验酸度计、移液管

7食用白醋中乙酸浓度酸式滴定管、碱式

3-5学时综合性实验

的测定滴定管

8配合物与沉淀-溶解平煤气灯.电动离心

衡3-5学时验证性实验机

9锡、铅、睇、秘4-6学时验证性实验离心机、酒精灯

10碳、硅、锡、铅4-6学时验证性实验离心机、水浴锅

11常见阴离子未知漫的

4-6学时综合性实验

定性分析

12微波辐射法制备综合计性实微波炉,真空泉,

4-6学时

Na2s2。3.5%0验电子天平

五、实验考核办法与成绩评定

学生最终实验成绩由下列两部分组成。

1、实验考勤30%

2、实验报告70%

六、实验教材(或参考书、指导书)

教材:《无机化学实验》2004.6(第二版)、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

出版社

七、其它说明

本大纲由相关老师共同努力完成。

执笔人:杨洪春,于占龙审核人:靖金球(盖章)

2016年7月16□

《有机化学实验C》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D

课程中文名称:有机化学实验C

课程英文名称:ExperimentsinOrganicChemistry

课程类别:课堂实践教学环节

实验学时:32学时

学分:1学分

适用专业:复合材料与工程、生物工程类等各本科专业

一、实验教学目的和任务

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工类、材料类专业本专科层次统设必修的基础课程。本课程在学习有

机化学及其实验的基础上,主要学习和研究有机化合物f向制备,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质以及

二者之间的关系,与化工有关的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用途,变学生深化掌握有机化学基础理论、

知识和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为以后的学习,科研及教学打下必要的基础。

训练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术和技能是有机化学实验课的基本任务之•,是必须在实验

课中切实加强的环节。对于重要的基本操作单独安排训练,并在合成实验中加以运用和巩固,

使学生达到正确和熟练的程度。

合成实验是对学生的综合训练,除了巩固学生的基本操作技术和技能,要求培养学生正

确选择有机反应,认真分析反应过程的现象和影响因素,熟练产物的分离提纯鉴定。通过这

个教学环节,较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今后学习专业课和

开展科研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1、熟悉有机实验的一般知识,通过基本实验掌握有机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掌

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验技巧。

2、通过系列实验学会一些重要的有机物的制备、分析、和提纯方法,使学生具备较强

的动手能力和独*.实验的能力。

3、通过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4.学会正确观察实验现象合理处理数据,准确描绘仪器装置简图,撰写实验报告,查阅

化学手册以及设计实验的能力。

5、使学生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使学生在科学方法

上得到初步训练。

三、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项目一、有机化学实验安全知识及蒸储

实验目的:1.学习有机实验室安全知识,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和常用仪器

2.了解蒸储装置;

3.掌握蒸储的操作。

实验内容:1.安装蒸储仪器;

2.蒸储操作。

实验仪器设备:蒸储烧瓶,冷凝管,接受器,温度计,铁架台,蒸储头,长颈漏斗

实验项目二、熔点的测定

实验目的:了解测定沸点的意义,学习熔点的测定操作

实验内容:熔点的测定和温度计的校正

实验仪器设备:电加热套、温度计、中量有机制备标准接口玻璃仪器

实验项目三、环己烯的合成

实验目的:1.学习、掌握由环己醇制备环己烯的原理及方法。

2.练习并掌握蒸储、分液、干燥等实验操作方法.

实验内容:1.环己烯的合成

2.环己烯的蒸福

实验仪器设备:蒸镭烧瓶,冷凝管,接受瓶,油浴锅,铁架台

实验项目四、卜澳丁烷的合成

实验FI的:1.熟悉由醇制备'澳丁烷的原理

2.初步掌握回流操作和有毒气体的处理方法

3.掌握有机合成中产率的计算方法

实验内容:1.澳丁烷的制备

2.澳丁烷的精制

实验仪器设备:圆底烧瓶,回流冷凝管,锥形瓶,冷水浴,弯玻璃管,石棉网,酒精灯,漏

斗,烧杯,分液漏斗,长颈漏斗

实验项目五、硝基基的合成

实验Fl的:1.了解硝化反应中混酸的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与硝化产物的关系。

2.握硝基苯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实验内容:1.装配反应装置;

2.加入试剂,水浴加热;

3.饱出物处理后倒入蒸储烧瓶再蒸镭,i攵集储分。

实验仪器设备:蒸储烧瓶,温度计,玻璃导管,橡皮管,漏斗,直形冷凝管,接引管,

锥形瓶,水浴锅。

实验项目六、乙酸乙酯的合成

实验FI的:1.学习制备乙酸乙脂的方法

2.学习滴液漏斗的使用方法

3.学习盐析的原理和方法

4.基本掌握常用玻璃仪器的装配和拆卸的技能

实验内容:L装配蒸储装置

2.加入反应物,加热反应,取储出物

3.微出物处理得粗乙酸乙脂

4.将粗乙酸乙脂水浴加热蒸储,收集74〜79℃,称量,测折光率

主要仪器设备:三口烧瓶,直形冷凝管,滴液漏斗,锥形瓶,弯头玻璃管,长颈漏斗,橡皮

管,J形玻璃管,温度计,分储柱,蒸储头,接引管,冰水浴,油浴,酒精灯,分液漏斗,

蒸窗烧瓶

四、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

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表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型主要仪器设备备注

中量有机制备标准接

口玻璃仪器、蒸储烧

1有机化学实验安全知识及蒸储6操作性实验瓶,冷凝管,接受器,必做

温度计,铁架台,蒸

储头,长颈漏斗

2熔点的测定4操作性实验蒸储烧瓶,冷凝管,必做

接受器,温度计,铁

架台,蒸储头,长颈

漏斗

电加热套、温度计、

3

环己烯的合成4操作性实验蒸储烧瓶,冷凝管,必做

接受器

圆底烧瓶,回流冷凝

管,锥形瓶,冷水浴,

41T臭丁烷的合成6操作性实验弯玻璃管,石棉网,必做

酒精灯,漏斗,烧杯,

分液漏斗,长颈漏斗

蒸馅烧瓶,温度计,

5硝基苯的合成6操作性实验玻璃导管,橡皮管,必做

直形冷凝管,接引管

三口烧瓶,直形冷凝

管,滴液漏斗,锥形

瓶,弯头玻璃管,长

6乙酸乙酯的合成6操作性实验必做

颈漏斗,橡皮管,J

形玻璃管,温度计,

分储柱,蒸僧头,

五、实验考核办法与成绩评定

每个实验项目按下列三个部分评定成绩,实验考核总成绩取平均值。

1、实验预习报告30%

2、实验报告70%

六、实验教材(或参考书、指导书)

教材:

《有机化学实验》第三版兰州大学、复旦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教研室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

1《有机化学实验》第三版周科衍、高占先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有机化学实验》方富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有机化学实验》黄涛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七、其它说明

1本大纲由基础教研室各位老师共同努力完成。

2实验的起止周数为6〜12周,若与学校活动冲突实验教学顺延。

执笔人:张勇课程群负责人:王治国审核人:张勇

(盖章)

2016年9月1日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D

课程中文名称: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

课程英文名称:ExperimentsinPolymerChemistry&Physics

课程类别:课堂实践教学环节

实验学时:48学时

学分:1.5

适用专业:复合材料与工程

一、实验教学目的和任务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检是材料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目的在于通过单元实

验、性能测试、结构表征等实验内容,使学生加深理解高分子科学原理,系统掌握高分子实

验的基本原理、实验知识和技能,为以后学习和从事高分子材料及相关学科的工作打卜基础。

二、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1.高分子化学实验:验证聚合原理,巩固和加深走高分子化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使

学生通过实验掌握有关聚合物合成的实验方法和技能、培养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运用

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高分子物理实验:研究聚合物的结构、形态与性能,为高分子合成控制目标,并为

高分子成型加工和材料选用提供依据。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掌握高分子物理中的基本概念

和基本原理,使学生熟悉高分子物理的实验方法,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高分子物理实验操作

和实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教学内容

高分子物理部分

实验项目一

项目名称: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

实验目的:

掌握粘度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原理及实验技术

实验内容:

使用乌氏粘度计测量聚乙二静样品的粘均分子量。

实验项目二

项H名称:回转粘度法测定溶液的粘流活化能

实验目的:

学习旋转式粘度计测定年度的原理与方法;了解高娶物浓溶液的粘度随温度、切变速率

变化的规律性;了解粘流活化能测定的意义。

实验内容:用数显式旋转式粘度计测定聚乙烯醇浓溶液的浓度。

实验项目三

项目名称:偏光显微镜观察聚合物球晶形态

实验目的:

学习偏光显微镜观察聚合物球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实验内容:使用偏关显微镜观察聚丙烯薄膜的结晶形态,估算聚丙烯球晶大小。

实验项目四

项目名称:高分子材料密度的测定(分析天平法)

实验目的:

了解分析天平测试高分子材料密度的原理。

实验内容:测定橡胶或塑料的密度。

实验项目五

项目名称:聚合物熔融指数的测定

实验目的:

掌握聚合物熔融指数测试的原理及实验技术。

实验内容:使用熔融指数仪测定聚乙烯样品的熔融指数。

实验项目六

项目名称:高聚物维卡软化点温度的测定

实验目的:

掌握维卡软化点温度测试仪使用方法和高聚物维卡软化温度的测试方法。

实验内容:测定热塑性高聚物样品的维卡软化温度”

实验项目七

项目名称:聚合物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测定

实验目的:

掌握聚合物拉伸试验的原埋和技术。

实验内容:根据相关标准进行试样制备,测试塑料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实验项目八

项目名称:聚合物的差热分析及应用

实验目的:

掌握聚合物差热分析的原理和技术。

实验内容:使用差示量热扫描仪测定聚合物试样的DSC谱图并分析。

高分子化学部分

实验项目九

项目名称: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悬浮聚合

实验目的:

了解悬浮聚合的基本原理,掌握甲基丙烯酸甲酯悬浮聚合的方法。

实必;内容:

1.实验仪器的组装

2.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悬浮聚合

3.产品产率计算

实验项目十

项目名称:苯乙烯的悬浮聚合

实验目的:

验证自由基聚合原理,学习悬浮聚合实施方法及相关实验技能。

实验内容:

利用自由基聚合反映原理,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聚乙烯醉为分散剂或稳定剂,在

水溶液中进行苯乙烯的悬浮聚合。

实验项目十一

项目名称:乙酸乙烯酯的溶液聚合

实验目的:

了解溶液聚合的特点,掌握乙酸乙烯酯溶液聚合的方法。

实验内容:

通过溶液聚合制备乙酸乙烯酯,并计算其产率和固含量。

实验项目十二

项目名称:醋酸乙烯酯的溶液聚合及聚乙烯醉的制备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掌握醋酸乙烯醇的溶液聚合方法,了解聚乙烯醇的制备方法;

2.通过高分子转化反应了解溶液聚合、高分子侧基反应的原理以及酶解度测定方法。

实验内容:

1.醋酸乙烯酯的溶液聚合;

2.通过醋酸乙烯酯厚解来制备聚乙烯醇,并计算其产率及醇解度。

实验项目十三

项目名称: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

实验目的:

了解乳液聚合的特点,掌握醋酸乙烯酯乳液聚合的方法。

实验内容:

通过乳液聚合制备酷随乙烯酣,并计算其产率和固含量C

实验项目十四

项目名称:乙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白乳胶的制备

实验目的:

熟悉乳液聚合原理以及体系中所加各组分的作用,掌握乙酸乙烯酯乳液聚合的实施方

法,制备白乳胶。

实验内容:

通过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制备白乳胶,并计算固含量。

四、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

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表(学时可适当调整)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类型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备注

实验一、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分

14综合性实验乌氏粘度计选做

子量

实验二、回转粘度法测定溶液的

24综合性实验数显式旋转式粘度计选做

粘流活化能

实验三、偏光显微镜观察聚合物

偏光显微镜

3结晶形态4综合性实验选做

4实脸四、高分子材料密度的测定3综合性实脸分析天平选做

5实验五、聚合物熔融指数的测定4综合性实验熔融指数仪选做

实验六、高聚物维卡软化点温度维卡软化点温度测试

64综合性实验仪选做

的测定

实验七、聚合物的拉伸应力-应

74综合性实验电子拉力机选做

变曲线测定

实验八、聚合物的差热分析及应

84综合性实验差示量热扫描仪选做

恒温水浴锅,球形冷凝

实验九、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悬浮管,机械搅拌器,三口

95综合性实验烧瓶,布氏漏斗,抽虑选做

聚合

设备,烧杯,量简

搅拌电机,调压器,三

口烧瓶,回流冷凝管,

10实验十、苯乙烯的悬浮聚合8综合性实验水浴,吸滤瓶,抽气管,选做

表面皿

实验十一、乙酸乙烯酯的溶液聚搅拌电机,调压器,三

115综合性实验口烧瓶,回流冷凝管选做

四口烧瓶,回流冷凝

管,搅拌器,温度计,

实验十二、醋酸乙烯酯的溶液聚

127综合性实验恒温水浴,滴液漏斗,选做

合及聚乙烯醉的制备晟筒,布氏漏斗,减压

干燥系统

电热套、三颈烧瓶、水

浴锅、恒压滴压漏斗、

实验十三、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

135综合性实验直形冷凝管、电动搅拌选做

合器、温度计、锥形瓶、

滴管、小烧杯

三颈瓶,冷凝管,搅拌

实验十四、乙酸乙烯酯的乳液聚

146综合性实验器,量筒,烧杯,选做

合-白乳胶的制备温度计,恒温水浴

五、实验考核办法与成绩评定

实验成绩由预习、操作、实验报告三部分评定,分别占实验总成绩的20乐40%和40机

六、实验教材

自编教材

七、其它说明

执笔人:阮敏审核人:靖金球(盖章)

2016年8月18日

《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D

课程中文名称: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实验

课程英文名称:ExperimentsinMethodsofMaterialsResearchandTesting

课程类别:课堂实践教学环节

实验学时:32学时

学分:1

适用专业:复合材料与工程

一、实验教学目的和任务

《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实验》是复合材料与工程开始的实践课。通过本课程学习,其宗

旨是使学生受到科学家和工程师素质的基本训练。验证'巩固和补充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

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在实验技能和动手能

力方面得到系统的训练,以培养从事科研活动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为后续课程教学和实验教学打下坚实

的基础。

任务可以概括为:对学生进行实验思路、实验设计技术和方法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工程、

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和主动精神的培养。

二、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可引导学生了解各实验的原理,熟悉实验设备,运用所学原理对实验结果进

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实验现象,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实验结果,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提高。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

1.了解现代主要分析测试仪器的结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主要操作方法;

2.熟悉分析测试对样品的要求,掌握一般的制样方法,了解特殊的制样方法;

3.学会实验结果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4.学会主要分析方法的计算机检索方法;

5.掌握实验的分析测试技术的主要用途。

三、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项目一:高分子材料的常规鉴定

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外观,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常规鉴定方法。

实验项目二:高分子材料的化学分析法

熟悉高分子材料的化学分析,掌握高分子材料研究的化学分析法。

实验项目三:材料的红外光谱分析法

掌握红外光谱仪的使用方法,掌握红外光谱鉴定高分子材料的方法和原理。

熟悉红外光谱仪的原理、构造、附件、用途及使用须知。熟悉红外光谱样品的制备及样

品的简单分析。

实验项目四: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熟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操作技术。

实验项目五:X射线衍射物相定性分析

了解X射线衍射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X射线衍射分析的制样方法;掌握X射线

衍射物相定性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实验项目六:稀溶液粘度法测定聚环氧乙烷的分子量

了解聚合物分子量的统计平均的意义。掌握测定聚合物稀溶液粘度的实验技术和粘度法

表征聚合物分子量的基本原理。通过对聚环氧乙烷.水溶液的粘度测定来表征聚环氧乙烷的

分子量。

实验项目七:转矩流变仪测定聚合物熔体流变性能

了解转矩流变仪的结构与测定聚合物流变性能的原理。熟悉掌握转矩流变仪测定聚合物

流变性能的方法。

实验项目八:高分子材料的综合热分析

了解热分析的基本原理,掌握用热分析仪测定高分子材料的分析方法。

实验项目九:偏光显微镜法观察聚合物球晶

熟悉偏光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观察不同结晶温度下聚合物球晶的形态。

实验项目十:扫描电镜设备、制样及分析

了解扫描电镜设备的构造及原理;掌握扫描电镜样品的制备方法;对扫描电镜形貌组织

能够进行分析,熟悉成分结果的表示方法。

实验项目十一:粒度分析

了解NanoZS90激光粒度分析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NanoZS90激光粒度分析仪的

制样方法;掌握NanoZS9D激光粒度分析仪的操作规程。

四、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

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表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实验类型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备注

1实验项目一:高分子材料的4验证型无必做

常规鉴定

2实验项目二:高分子材料的4验证型无必做

化学分析法

3实验项目三:材料的红外光4演示型红外光谱仪选做

谱分析法

4实验项目四:紫外-可见分4演示型选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光光度法

5实验项目五:X射线衍射4演示型X射线衍射仪必做

仪物和定性分析

6实验项目六:稀溶液粘度4验证型乌氏粘度计必做

法测定聚环氧乙烷的分子量

7实验项目七:转矩流变仪测4验证型转矩流变仪选做

定聚合物熔体流变性能

8实验项目八:高分子材料的4演示型热分析仪必做

综合热分析

9实验项目九:偏光显微镜法4验证型偏光显微镜必做

观察聚合物球晶

10实验项目十:扫描电镜设4演示型扫描电镜选做

备、制样及分析

11实验项目十一:粒度分析4演示型NanoZS90激光粒度分选做

析仪

(注:备注填“必做”或“选做”)

五、实验考核办法与成绩评定

学生实验成绩的评定采用10()分制,主要根据实验课出勤率、实验态度、操作技能、分

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报告完成情况等多方面的情况进行考核。

每个实验项目按下列两个部分评定成绩,实验考核总成绩取平均值。

1、预习报告30%

2、实验操作、实验报告70%

六、实验教材(或参考书、指导书)

参考教材

[1]任鑫,胡文全主编.高分子材料分析技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何平笙等编.高分子物理实验[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

七、其它说明

执笔人:于占龙审核人:靖金球(盖章)

2016年7月20日

《复合材料物理性能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D

课程中文名称:复合材料物理性能实验

课程英文名称:ExperimentsinCompositeMaterialsPhysicalProperties

课程类别:课堂实践教学环节

总学时:16学时

总学分:().5

适用专业:复合材料与工程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为材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提供材料物理性能方面的实验,以“材料实验方

法、材料物理量测量、材料物理性能和规律的研究”为主线,突出“性能测量、性能分析、性

能研究”的训练为本实验课程的目的。使学生掌握主要材料物理性能的构成、测试和分析的

方法,熟悉常用测试手段与装络的应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设计和

创新的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为将来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T.程应用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以材料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电学性能、磁学性能、光学性能方面的相关实验为

主要内容,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实验课程方式:所有实验学生均可亲自动手操作完成。将以按照“突出材料、分

析性能、简单易行、适用性强”的原则安排实验。

(2)实验内容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复合材料性能综合实验注重综合性和设计性。主要

是现代的实验内容,增强综合性、设计性和现代技术应用的比重,以提高学生对材料物理性

能的测试、分析能力,增强对材料物理性能的兴趣,加淡对材料物理性能的理解,为有潜力

的同学提供发明、创新的河地,培养一批能为高科技和教育做出贡献的优秀人才。

(3)材料的力学、电、磁、热和光性能分析:材料物理性能主要为研究材料的电学、

磁学、热学、光学和力学性能,将综合实验的重点放在复合材料的性能方面的综合实验,锻

炼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1.本课程先修课程为高等数学,无机与分析化学,材料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

料物理性能。

2.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复合材料制备与工艺实验,建筑功能材料,功能复合材料。

三、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项目一:光学显微镜的认识、调节和校正

熟悉光学显微镜的原理、构造、附件、用途及使用须知。

实验项目二:材料介电常数的测试和分析

掌握材料的介电性能,理解材料的介电常数、介电损耗的基本概念;通过实验了解电桥

法测量电介质介电常数与介质损耗角正切tg8的方法,熟悉用LCR仪直接测量电容器的电

容量及介质损耗角正切的刻试原理与使用方法。通过实验了解不同类型的介质材料的介电常

数随频率的变化特性。

实验项目三:差热和失重分析测试与应用

了解热分析仪的构造,掌握综合热分析仪的操作,用TGA/DSC综合热分析仪对试样(比

如CUSO4.5H2O)进行差热及热重分析,并定性分析所测的差热一热重谱图。

实验项目四:材料热膨胀系数的测定

了解材料热膨胀理论,熟悉热膨胀仪操作,掌握热膨胀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实验项目五:材料润湿性测量与应用

了解接触角测量仪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