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期末考试测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边疆。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内涵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1.下列关于“工匠精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工匠精神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能赋予器物以生命,刷新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人类文明的边疆。B.坚守工匠精神,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等。C.工匠精神的内涵不仅包括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还包括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等。D.工匠精神就是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专注于手工技艺,追求技术的完美和极致。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点题,指出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将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然后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B.文章第二段运用对比论证,将拥有一流心性和没有一流心性的情况进行对比,论证了工匠精神的内涵。C.文章在论证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使论证更有说服力。D.文章结尾呼吁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但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升华了文章的主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只要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就一定能拥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B.因为工匠精神中深藏着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所以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C.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了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D.我们要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就必须掌握一门炉火纯青的技术。(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百合花(节选)茹志鹃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只见堂屋里静静的,里面一间房门上,垂着一块蓝布红额的门帘,门框两边还贴着鲜红的对联。我们只得站在外面向里“大姐、大嫂”地喊,喊了几声,不见有人应,但响动是有了。一会儿,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我看她头上已硬挠挠地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地向她道歉,说刚才这个同志来,说话不好别见怪等等。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这一来,我倒有些尴尬了,下面的话怎么说呢!我看通讯员站在一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我,好像在看连长做示范动作似的。我只好硬了头皮,讪讪地向她开口借被子了,接着还对她说了一遍共产党的部队,打仗是为了老百姓的道理。这一次,她不笑了,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我说完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通讯员乘这机会,颇不服气地对我说道:“我刚才也是说的这几句话,她就是不借,你看怪吧!……”我赶忙白了他一眼,不叫他再说。可是来不及了,那个媳妇抱了被子,已经在房门口了。被子一拿出来,我方才明白她刚才为什么不肯借的道理了。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她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我面前一送,说:“抱去吧。”我手里已捧满了被子,就一努嘴,叫通讯员来拿。没想到他竟扬起脸,装作没看见。我只好开口叫他,他这才绷了脸,垂着眼皮,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刚走出门不远,就有人告诉我们,刚才那位年轻媳妇,是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这条被子就是她唯一的嫁妆。我听了,心里便有些过意不去,通讯员也皱起了眉,默默地看着手里的被子。我想他听了这样的话一定会有同感吧!果然,他一边走,一边跟我嘟哝起来了。“我们不了解情况,把人家结婚被子也借来了,多不合适呀!……”我忍不住想笑,轻声地说:“是呀,我们还以为她故意不借呢,谁知道她是把自己唯一的嫁妆都拿出来了呀!”他听了,也不吭声,还是低着头,默默地走着。不过从他的神态上看,好像他在认真地思索着什么。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小说开头对院子和年轻媳妇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温馨、祥和的氛围,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B.文中“我”向年轻媳妇道歉和解释的情节,表现了“我”作为革命战士对群众的尊重和耐心。C.通讯员一开始向年轻媳妇借被子未借到,而“我”却借到了,这一情节对比突出了通讯员的幼稚。D.小说通过对通讯员和年轻媳妇的描写,展现了军民之间淳朴、美好的情感。5.请简要分析文中年轻媳妇的形象特点。(4分)6.小说以“百合花”为题有什么深刻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节选)沈英甲曾记否,到中流击水2001年春节过后的第二天,湖南长沙马坡岭笼罩在薄雾之中,空中不时飘下雨点。袁隆平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着这片几百亩大的试验田,然后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间。他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我跟随在他身后不禁产生了瞬间的错觉:这难道就是几天后就要赴京,领取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的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学家吗?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使我想起了农民送给他的“泥腿子专家”“乡土人才”的称谓。挽起裤腿走下稻田,是人们从播种到收获季节见到的袁隆平最标准的“形象”。人们常提出的一个疑问是:中国的稻田里如何走出了袁隆平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农业科学家?中国在现在和将来相当长的岁月里,都是一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的说法自古流传,到了当代,农民出身的毛泽东说,吃饭是第一件大事。五六十年代我国普遍发生饥荒,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睡。他想起旧社会,人民受冻挨饿,不是因为缺少土地,而是因为缺少科学技术。他决心为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努力奋斗。从1964年开始,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几乎是在独自探索的道路上艰难前行。那时候,杂交水稻研究在国际上尚属空白,国内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袁隆平在试验田里一株一株地观察,寻找着理想中的雄性不育株。他头顶烈日,脚踩烂泥,弯腰驼背地在田间劳作,常常是一身汗水一身泥。他的助手们也和他一样,在艰苦的条件下默默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1970年11月23日,袁隆平在海南发现了一株雄性不育野生稻,命名为“野败”。这一发现为杂交水稻研究打开了突破口,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文章开头描写湖南长沙马坡岭的环境,为下文引出袁隆平做铺垫,同时也渲染了一种神秘的氛围。B.袁隆平被人们称为“泥腿子专家”“乡土人才”,是因为他挽起裤腿走下稻田的形象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C.袁隆平决心研究杂交水稻,是因为他目睹了五六十年代我国普遍发生饥荒的严酷现实。D.1970年袁隆平在海南发现的“野败”,为杂交水稻研究打开了突破口,具有重要的意义。8.请简要概括袁隆平在研究杂交水稻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4分)9.袁隆平的事迹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4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劝学(节选)《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尾而无所寄托者,用心躁也。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木直中绳中:符合B.虽有槁暴暴:晒C.假舆马者假:借助D.用心躁也躁:浮躁11.下列句子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提出“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然后从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等方面进行了论述。B.第二段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以“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等为例,说明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C.第三段通过对比“君子”和“小人”的学习方法,强调了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的重要性。D.第四段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等为喻,论述了学习要积累、坚持和专一的道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4-15题。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的开头以女子的口吻写涉江采芙蓉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清幽、美好的氛围。B.“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两句,自问自答,点明了女子采芙蓉的目的是送给远方的所思之人。C.“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两句,通过描写女子回望故乡的动作和对路途遥远的感慨,表达了她对故乡的思念之情。D.整首诗语言简洁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了游子与思妇之间的相思之苦。15.有人说这首诗体现了《古诗十九首》“思无邪”的特点,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7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描绘了一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秋景图,展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和对革命前途的憧憬。(2)在《劝学》中,“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3)《涉江采芙蓉》中,写主人公还顾张望、路途遥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4)《静女》中,描写男子在城墙角落焦急等待女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5)《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李煜以“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国的思念之情。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在《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郭沫若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发出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力量的歌颂。他仿佛站在地球的边缘,看到了太平洋的波涛汹涌,听到了那如万马奔腾般的咆哮声。他用炽热的情感和奔放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由、对创造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这首诗充满了激情和力量,让人感受到了诗人那颗______的心。在《红烛》中,闻一多以红烛自喻,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他在诗中倾诉了自己的困惑和痛苦,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的坚定和决心。红烛的形象,既象征着诗人的热情和奉献精神,也象征着祖国的光明和未来。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我将继续完成参考答案部分,完善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对新媳妇人物形象分析的部分,以及后续实用类文本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题目的答案。参考答案(二)文学类文本阅读4.D5.①“缝破洞”这一细节表现了新媳妇对小通讯员的深情厚谊,她通过缝补破洞来表达对小通讯员的关爱和不舍;②这一细节还体现了新媳妇的善良和细心,她不顾他人的阻拦,坚持要缝好破洞,展现了她对小通讯员的尊重和敬意;③“缝破洞”这一细节也象征着新媳妇和小通讯员之间纯洁美好的感情,通过缝补破洞,新媳妇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小通讯员身上,使这种感情得到了升华。6.①新媳妇是一个善良、纯真的女子,她在小通讯员牺牲后,不顾羞涩,为他擦拭身子、缝补破洞,展现了她的善良和纯真;②她是一个勇敢、坚强的女子,在面对小通讯员的牺牲时,她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承担起了自己的责任,为他料理后事,如将自己的被子盖在小通讯员身上;③她是一个情感细腻且深沉的女子,从最初借被子时的忸怩羞涩,到后来对小通讯员的深情流露,这种情感的转变体现出她内心深处对小通讯员的认可与敬爱,情感真挚而深沉。(三)实用类文本阅读7.C8.①研究成果多次遭到质疑和否定;②实验田多次遭受自然灾害的破坏。9.①袁隆平是一位敢于挑战传统观念的科学家,他没有盲目相信经典遗传学理论中水稻无杂种优势的观点,而是勇于探索;②他是一位具有坚韧不拔精神的科学家,面对研究过程中的无数困难与挫折,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和实验;③他是一位具有强烈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科学家,深入田间地头,不仅为国内粮食增产做出贡献,还到国外进行技术指导和交流,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奉献力量。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0.C11.A12.D13.(1)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困惑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2)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二)古代诗歌阅读14.C15.①运用赋的手法,以男子的口吻,按时间顺序叙述了约会的过程,从等待、见面到赠送礼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豆角种植合同协议书模板
- 购买325水泥合同协议
- 豪宅开荒保洁合同协议
- 赠予协议书模板格式
- 购原料砂石合同协议
- 证券业聘用合同协议
- 赠送遗产协议书范本
- 购车协议书范本格式
- 贷款结清过户合同协议
- 贝雷片租赁合同协议
- 2025-2030工程塑料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涂料设备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业务员合同范本与业务员和公司的合同6篇
- 2025年审计审查重点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真题试题及答案
- 【9数一模】2025年安徽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九年级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
- 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2024年第四季度)
- 2024年浙江省中考社会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 国开2024年秋《生产与运作管理》形成性考核1-4答案
-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23年版)
- 热统小论文专业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