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六讲质量与密度专题一、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温度、状态以及
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3.
判断物体是否为空心时,先假定物体是实心的,再通过计算得出
结论,具体方法有三种:①ρ物=ρ实心为实心,ρ物<ρ实心为空心;②m物=m实
心为实心,m物<m实心为空心;③V物=V实心为实心,V物>V实心为空心。4.
混合液体的密度的计算。(不考虑液体混合后的体积变化)
用铜、铁、铝分别制成三个质量和体积都相等的空心球,如果将
球的空心部分装满水,装水最多的是(
)。A.
铜球B.
铁球C.
铝球D.
三个球一样大
A
本题考查对密度公式变形的灵活运用,锻炼学生解题的
能力,提升解题速度,同时要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不要认为铜球的体积最小,从而判断装水也最少。
如图甲所示,玻璃杯中原先装有60cm3的某液体,打开龙头,继
续向杯中缓慢注入该液体,杯子和杯中液体的总质量m与龙头中流出的液
体体积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装满该液体时,杯中液体的质量为208gB.
玻璃杯的质量为90gC.
该液体可能是水D.
该液体的密度为0.9g/cm3
A
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根据图像中的信息正确列出
方程组是求解液体密度和杯子质量的关键。
由于不能看懂图像而陷入解题困境。
小明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矿石的密度”实验中,选用天平、量筒、
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A.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B.
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C.
将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此时液面示数为V2。D.
将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
衡。E.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此时液面的示数为V1。(1)为了更准确地测出矿石的密度,你认为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
是
(填字母)。(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
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
g。(3)若V1、V2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矿石的密度为
kg/m3。
(1)ABDEC(2)62.0(3)6.2×103
测量固体密度的基本方法: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
游码拨到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
量m,根据排水法用量筒测出固体的体积V,最后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其密
度ρ。
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固体的密度时,要先测固体的质
量,再测固体的体积,两者的先后顺序不能颠倒,否则会使测量结果偏
大。
小明在家发现一个容积为3dm3的瓶子,装满水后,瓶子和水的
总质量为3.3kg。他将瓶中的水倒出去一部分后将其密闭,然后放入冰箱
内,等到水全部结成冰,发现冰面刚好到达瓶口。求:(ρ水=1.0×103
kg/m3,ρ冰=0.9×103kg/m3)(1)空瓶的质量。(2)倒出水的质量。
(3)一段时间后,瓶中的冰全部熔化,瓶中水的体积。
(1)由题意知,瓶子装满水时水的体积V水=V容=3
dm3=3×10-3m3;
则空瓶的质量m0=m总-m水=3.3kg-3kg=0.3kg。
则瓶内剩余水的质量m剩=m冰=2.7kg;所以倒出水的质量m倒=m水-m剩=3kg-2.7kg=0.3kg。(3)瓶内剩余水的质量m剩=m冰=2.7kg;
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灵活运用,解题时需要搞清楚瓶子
装满水时水的质量、瓶内剩余水的质量、倒出水的质量以及冰的质量等
各个量之间的关系。
不能根据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得出冰的质量等于剩余
水的质量,从而无法求解。
1.【莱芜】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
拍电影时,倒塌的房屋用密度小的泡沫制作B.
测量牛奶、酒精等物质的密度是检验其产品好坏的重要方法C.
由密度公式可知,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D.
一块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大2.
小明将体积相同的铁球和铜球分别放入已调平的天平两托盘上(没有
超过天平的量程,且ρ铁<ρ铜),天平恰好保持平衡,则(B)。A.
铁球一定是空心的B.
铜球一定是空心的C.
两球一定都是空心的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CB3.甲、乙两个圆柱形固体放置于水平地面上,质量相等,现分别在它们
的上方各自水平切去一段质量,使得剩余的体积大小相等,则下面一定
能保证甲切去的质量Δ
m甲大于乙切去的质量Δ
m乙的组合是(
A
)。
A.B.C.D.A4.某同学在做“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的实验时,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
上,但忘了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而是在0.2g处,他调节平
衡螺母,使横梁平衡了。在左盘放入被测物体,右盘放砝码,当放上10g
和5g的砝码各一只时,天平横梁恰好平衡,那么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
C
)。A.
15.2gB.
14.8gC.
15gD.
无法判断C5.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液体的m-V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下列选项中正
确的是(D)。A.
甲液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B.
乙液体的密度为0.8kg/m3C.
最多能装下15g乙液体的容器,也能装下25g甲液体D.
甲、乙两种液体均匀混合后,混合液体的m-V图像应该
在图中的Ⅱ区域内D
甲、乙两种液体均匀混合后,混合液体的密度介于甲、乙两种液体的密
度之间,所以混合液体的m-V图像应该在题图中的Ⅱ区域内,D正确。6.商店常用案秤称量货物的质量,如图所示。称量时,若在秤盘下粘一
块泥,则称量的结果比实际质量
(填“大”或“小”,下同);若砝码
磨损了,则称量的结果比实际质量
;若调零螺母的位置比正确位
置向右多旋进了一些,则称量的结果比实际质量
。大大小7.
汽油的价格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调整。和大多数物质一样,汽油也有热
胀冷缩的性质,随着气温的下降,汽油的密度会
(填“变大”“变
小”或“不变”),受此因素影响,在每吨汽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每升汽
油的价格会
(填“上调”或“下调”)。夏季汽油的密度为0.7
g/cm3,价格是6.65元/L,冬季汽油的密度为0.72g/cm3,油价应该调整
为
元/L。变大上调6.84
8.在课外科学小组的活动中,老师让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密度瓶”和天
平来测量某种金属颗粒的密度。“密度瓶”是一个玻璃瓶,配有瓶塞,瓶塞
中央有一根细管,在“密度瓶”中注满水后用瓶塞塞住瓶子时,多余的水经
过细管从上部溢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将同学们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①用天平称出待测金属颗粒的质量m1,并记录。②在“密度瓶”中注满水(设水的密度为ρ水),塞好瓶塞,擦干瓶壁,
用天平称出“密度瓶”的总质量m2,并记录。③将
,塞好瓶塞,擦干瓶壁,用天平称出“密度
瓶”的总质量m3,并记录。
金属颗粒放入瓶中
(2)实验结束后,小丽想知道“密度瓶”的容积。她向老师借来量筒,先
将“密度瓶”注满水,再将“密度瓶”中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这些水的体
积为250mL,小丽由此得知此“密度瓶”的容积为250cm3。小丽在测量容
积过程中,采用的物理方法是
。等效替代法9.
因研究石墨烯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安德烈·海姆进而研
究氧化石墨烯薄膜并获得新进展。为探究氧化石墨烯薄膜的物理特性,
他进行了这样一组实验:①将氧化石墨烯薄膜覆盖在有刻度的空烧杯口
上,如图甲所示,测得总质量m1。②将薄膜揭开,向烧杯内倒入酒精与
水的混合物,盖紧薄膜,如图乙所示,测得其总质量m2。③一个月后,
检查发现薄膜覆盖紧密完好,烧杯内液体体积明显减小,如图丙所示,
测得此时总质量m3。④以后,烧杯内液体体积保持不变。(说明:图乙
中液体的体积为V2,图丙中液体的体积为V3。)已知ρ酒精=0.8×103
kg/m3,请回答下列问题:(1)一个月后,烧杯内剩余的液体密度是多少?是何种物质?(2)实验说明氧化石墨烯薄膜具有怎样的物理特性?(写出两点即
可)(3)混合前原有水的体积是多少?小明和小张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求
解,谁的方法正确?为什么?小明的方法:m水=m2-m3=57.4g-31.4g=26g;
小张的方法:V水=V2-V3=38mL-14mL=24mL。
(2)①氧化石墨烯薄膜具有较好的透水性,烧杯内部的水全部蒸发。
②氧化石墨烯薄膜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水虽然蒸发了,但酒精的质量没
有变化。(合理即可)
(3)因为分子间有空隙,所以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变小,但总质
量不变,因此小明的解法正确。
1.
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孔隙度是指
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与泡沫钢总体积之比。已知钢的密度为7.9×103
kg/m3(空气密度忽略不计),一块边长为1dm的正方体泡沫钢的质量是
0.79kg,这块正方体泡沫钢的孔隙度是(C)。A.
10%B.
50%C.
90%D.
100%C2.
为了方便,砝码的质量通常安排为“5g、2g、2g、1g”。某天平的最小砝码的质量为5g,小明用该天平测一石块的质量,结果为87.4g,但他将砝码和石块的位置放反了。该石块的质量是(
D
)。A.
87.4gB.
86.6gC.
85gD.
82.6g【解析】正确使用天平时,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加标尺上游码
的刻度,本题中将物体放在右盘称量时,由于违反了天平的使用规则,
故物体的质量应该等于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由题意知,小明测量时
砝码的质量为85g,游码的示数为2.4g,所以石块的质量为85g-2.4
g=82.6g。D3.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下列情况中会造成测量结果比真实
值偏小的是(
A
)。A.
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便停止调
节B.
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便停止调
节C.
使用的砝码已磨损D.
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游码未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A4.用一块金和一块银做成一个合金首饰,测得首饰的密度是15.0g/cm3。
已知金的密度是19.3g/cm3,银的密度是10.5g/cm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A
)。A.
金块的体积比银块的体积稍大一点B.
金块的体积比银块的体积大得多C.
银块的体积比金块的体积稍大一点D.
银块的体积比金块的体积大得多5.
质量相等的两个球,体积之比V1∶V2=1∶4,材料的密度之比ρ1∶ρ2=2∶1,其中有一个球是空心的,已知实心球的体积是V,则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体积与实心球的体积之比是(B)。A.
1∶2B.
2∶1C.
1∶3D.
3∶1AB
6.一容器装满水后,容器和水的总质量为m1;若在容器内放一质量为m
的小金属块A后再加满水,总质量为m2;若在容器内放一质量为m的小金
属块A和一质量也为m的小金属块B后再加满水,总质量为m3,则金属块A
和金属块B的密度之比为(
D
)。A.m2∶
m3B.
(m2-m1)∶(m3-m1)C.
(m3-m2)∶(m2-m1)D.
(m2+m-m3)∶(m1+m-m2)D①他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0=37.4g;接着把酸奶倒入
烧杯中,测得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1,如图甲所示,m1=
g;然后把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V奶=
cm3;
则酸奶的密度ρ=
g/cm3。②在交流讨论中,小雨认为小明测得的酸奶密度值偏大,其原因
是
。81.4401.1当将酸奶倒入量筒时,不能倒干净,所测酸奶体积偏小7.
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某研究小组同学做“测定酸奶密度”的实验,其中提
出不同的实验方案:(1)小明的实验方案: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2)小雨的实验方案:他巧妙地利用天平、小玻璃瓶(有盖)和水测
酸奶密度。实验过程:①用天平测出小玻璃瓶(含盖)的质量m0。②在瓶内装满水,盖上盖子,用天平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m1。
ρ奶=
8.在参加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所学知识,
测量了一件用金铜合金制成的工艺品中的含金量(质量百分数)。他们
用天平测出工艺品的质量是600g,用量杯测出工艺品的体积是50cm3。
通过查密度表并进一步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智能产品购销合同范本
- 绿色出行创建行动考核评价标准
- 新质生产力之新
- 2025电缆买卖合同范本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 颈静脉球体瘤综合征的临床护理
- 《疲劳强度研究》课件
- 沈阳市高中生物试卷及答案
- 上冈实中九年级试卷及答案
-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二:第五单元练习题评讲教案
- 机场能源管理
- 高速公路路基及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 多尺度图像分析
- 技能人才评价新职业考评员培训在线考试(四川省)
- AQ 1083-2011 煤矿建设安全规范 (正式版)
- 河南省开封市铁路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
- CJT165-2002 高密度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
- 驾驶员交通安全培训及考试试题
- 3货物接取送达运输协议
- DZ∕T 0148-2014 水文水井地质钻探规程(正式版)
- 2024年浙江杭州市林水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拟聘人员招聘历年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