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模拟冲刺题库:现代文阅读能力与理解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模拟冲刺题库:现代文阅读能力与理解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模拟冲刺题库:现代文阅读能力与理解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模拟冲刺题库:现代文阅读能力与理解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模拟冲刺题库:现代文阅读能力与理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模拟冲刺题库:现代文阅读能力与理解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现代文阅读理解要求:认真阅读以下现代文,然后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科技的发展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从古至今,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今,我们正处在信息时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1.下列关于科技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科技发展是偶然的,与人类无关。B.科技发展是必然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C.科技发展是随机的,与人类无关。D.科技发展是人类盲目追求的结果。2.以下哪项不属于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A.网络的普及。B.交通工具的革新。C.医疗技术的进步。D.人类道德的沦丧。3.以下哪项不属于科技发展对环境的影响?()A.污染问题。B.资源枯竭。C.气候变化。D.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4.以下哪项不属于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A.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B.促进经济发展。C.增加社会矛盾。D.提高人类道德水平。5.以下哪项不属于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影响?()A.教育方式的变革。B.教育资源的优化。C.学生学习压力的增加。D.教育质量的提高。6.以下哪项不属于科技发展对就业的影响?()A.新职业的诞生。B.传统职业的消失。C.就业竞争的加剧。D.就业压力的减轻。7.以下哪项不属于科技发展对家庭的影响?()A.家庭关系的疏远。B.家庭结构的变革。C.家庭生活质量的提高。D.家庭教育的进步。8.以下哪项不属于科技发展对文化的影响?()A.文化交流的加强。B.文化多样性的减少。C.文化传承的加强。D.文化创新的推动。9.以下哪项不属于科技发展对经济的影响?()A.经济增长的加速。B.经济结构的调整。C.经济危机的爆发。D.经济发展的稳定。10.以下哪项不属于科技发展对政治的影响?()A.政治制度的变革。B.政治力量的重组。C.政治稳定的提高。D.政治腐败的减少。二、古诗文阅读要求:阅读以下古诗文,然后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宋】苏轼《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11.下列关于《赤壁赋》的描述,正确的是()A.《赤壁赋》是苏轼在赤壁之战时所作。B.《赤壁赋》描绘了赤壁之战的激烈场景。C.《赤壁赋》表达了苏轼对友人的思念之情。D.《赤壁赋》展现了苏轼的豪放不羁。12.以下哪项不属于《赤壁赋》中所描述的景象?()A.清风徐来,水波不兴。B.明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C.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D.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13.以下哪项不属于《赤壁赋》中所表达的情感?()A.思念友人。B.对自然景色的赞美。C.对人生的感慨。D.对战争的厌恶。14.以下哪项不属于《赤壁赋》的艺术特色?()A.豪放派风格。B.借景抒情。C.抒发豪情壮志。D.运用对比手法。15.以下哪项不属于《赤壁赋》的文学价值?()A.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B.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观。C.体现了作者的艺术成就。D.促进了后世文学的发展。四、文言文翻译要求:将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4.好问则裕,自用则小。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五、古诗词鉴赏要求:阅读以下古诗词,然后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唐】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1.下列关于《登鹳雀楼》的描述,正确的是()A.诗中描绘了黄河的壮丽景色。B.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C.诗中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D.诗中反映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追求。12.以下哪项不属于《登鹳雀楼》中所表达的情感?()A.对壮丽景色的赞美。B.对人生哲理的思考。C.对友人的思念。D.对功名利禄的渴望。13.以下哪项不属于《登鹳雀楼》的艺术特色?()A.对仗工整。B.意境深远。C.抒情细腻。D.语言简练。14.以下哪项不属于《登鹳雀楼》的文学价值?()A.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B.表达了诗人的人生观。C.体现了诗人的艺术成就。D.促进了后世文学的发展。15.以下哪项不属于《登鹳雀楼》的作者王之涣的其他作品?()A.《登飞来峰》B.《凉州词》C.《出塞》D.《静夜思》六、文学常识要求:回答以下文学常识问题。16.《红楼梦》的作者是谁?17.《西游记》的作者是谁?18.《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19.《水浒传》的作者是谁?20.《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现代文阅读理解1.B.科技发展是必然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解析思路:选项A、C、D都表达了科技发展与人类无关的观点,与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相悖。科技发展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因此选项B正确。2.D.人类道德的沦丧。解析思路:选项A、B、C都是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与题干要求相反。选项D是人类道德的沦丧,是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符合题意。3.D.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解析思路:选项A、B、C都是科技发展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与题干要求相反。选项D是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科技发展带来的正面影响,符合题意。4.C.就业竞争的加剧。解析思路:选项A、B、D都是科技发展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方面,与题干要求相反。选项C是科技发展对社会的不利影响,符合题意。5.C.学生学习压力的增加。解析思路:选项A、B、D都是科技发展对教育有积极影响的方面,与题干要求相反。选项C是科技发展对教育的不利影响,符合题意。6.D.就业压力的减轻。解析思路:选项A、B、C都是科技发展对就业的负面影响,与题干要求相反。选项D是科技发展对就业的正面影响,符合题意。7.A.家庭关系的疏远。解析思路:选项B、C、D都是科技发展对家庭有积极影响的方面,与题干要求相反。选项A是科技发展对家庭的不利影响,符合题意。8.B.文化多样性的减少。解析思路:选项A、C、D都是科技发展对文化有积极影响的方面,与题干要求相反。选项B是科技发展对文化的不利影响,符合题意。9.C.经济危机的爆发。解析思路:选项A、B、D都是科技发展对经济有积极影响的方面,与题干要求相反。选项C是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经济危机,符合题意。10.D.政治腐败的减少。解析思路:选项A、B、C都是科技发展对政治的负面影响,与题干要求相反。选项D是科技发展对政治的正面影响,符合题意。二、古诗文阅读11.C.《赤壁赋》表达了苏轼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解析思路:选项A、B、D都与《赤壁赋》的内容不符。诗中通过描写赤壁之战的历史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因此选项C正确。12.B.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解析思路:选项A、C、D都是《赤壁赋》中的描述,与题干要求相反。选项B是诗中所表达的情感,符合题意。13.D.运用对比手法。解析思路:选项A、B、C都是《赤壁赋》的艺术特色,与题干要求相反。选项D是《赤壁赋》的艺术手法,符合题意。14.D.促进了后世文学的发展。解析思路:选项A、B、C都是《赤壁赋》的文学价值,与题干要求相反。选项D是《赤壁赋》对后世文学发展的促进作用,符合题意。15.D.《静夜思》。解析思路:选项A、B、C都是王之涣的作品,与题干要求相反。选项D是王之涣的另一部作品《静夜思》,符合题意。三、文言文翻译1.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自满招致损失,谦虚得到益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3.学习必须静心,才能必须学习,不学习就不能广博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业。4.善于提问就能丰富知识,自以为是就会知识狭隘。5.知道的人不如爱好的人,爱好的人不如乐于的人。6.君子胸怀坦荡,小人常怀忧虑。7.知道的人不如爱好的人,爱好的人不如乐于的人。8.三个人同行,一定有我可以学习的地方。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要加以改正。9.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有害。10.敏锐而且好学,不因为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而感到羞耻。四、古诗词鉴赏11.A.诗中描绘了黄河的壮丽景色。解析思路:选项B、C、D都与《登鹳雀楼》的内容不符。诗中通过描绘黄河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因此选项A正确。12.D.对功名利禄的渴望。解析思路:选项A、B、C都是《登鹳雀楼》中所表达的情感,与题干要求相反。选项D是诗中所没有表达的情感,符合题意。13.C.抒情细腻。解析思路:选项A、B、D都是《登鹳雀楼》的艺术特色,与题干要求相反。选项C是诗中所没有的艺术特色,符合题意。14.D.促进了后世文学的发展。解析思路:选项A、B、C都是《登鹳雀楼》的文学价值,与题干要求相反。选项D是《登鹳雀楼》对后世文学发展的促进作用,符合题意。15.D.《静夜思》。解析思路:选项A、B、C都是王之涣的作品,与题干要求相反。选项D是王之涣的另一部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