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写作素材积累:作文评分标准解析试题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写作素材积累:作文评分标准解析试题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写作素材积累:作文评分标准解析试题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写作素材积累:作文评分标准解析试题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写作素材积累:作文评分标准解析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写作素材积累:作文评分标准解析试题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问题。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来自各种渠道,如书籍、报纸、电视、互联网等。面对如此丰富的信息资源,我们如何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呢?1.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文章主题的标题:A.信息时代的机遇与挑战B.如何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C.信息资源的分类与利用D.信息素养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2.文章中提到,以下哪项不是提升信息素养的方法?A.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B.学会筛选和辨别信息C.追求低俗、虚假的信息D.关注权威、可靠的信息来源3.根据文章内容,以下哪个观点是正确的?A.信息素养只与个人的兴趣爱好有关B.信息素养可以通过后天培养提高C.信息素养与个人的学历、职业无关D.信息素养不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培养4.文章中提到,以下哪个渠道被认为是最可靠的信息来源?A.社交媒体B.互联网论坛C.传统媒体D.个人博客5.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文章观点的例子:A.小明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在社交媒体上,却很少关注传统媒体B.小红善于从书籍、报纸等传统媒体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C.小刚只关注互联网论坛,忽视其他信息渠道D.小李对各种信息来源都持怀疑态度,不愿主动了解新知识6.文章中提到,以下哪个观点是错误的?A.信息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B.信息素养可以通过学习相关课程来提高C.信息素养与个人的道德品质无关D.信息素养对个人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7.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文章主题的论据:A.信息素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B.信息素养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C.信息素养有助于我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D.信息素养可以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更加自信8.文章中提到,以下哪个观点是正确的?A.信息素养与个人的年龄、性别无关B.信息素养可以通过阅读大量书籍来提高C.信息素养与个人的学历、职业无关D.信息素养对个人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9.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文章观点的例子:A.小明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在社交媒体上,却很少关注传统媒体B.小红善于从书籍、报纸等传统媒体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C.小刚只关注互联网论坛,忽视其他信息渠道D.小李对各种信息来源都持怀疑态度,不愿主动了解新知识10.文章中提到,以下哪个观点是错误的?A.信息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B.信息素养可以通过学习相关课程来提高C.信息素养与个人的道德品质无关D.信息素养对个人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求!尔何如?赤!尔何如?点!”1.下列对文言文中“摄乎大国之间”一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摄乎/大国之间B.摄乎/大/国之间C.摄乎大国/之间D.摄乎/大国/之间2.下列对文言文中“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一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我如果治理这个地方,等到三年后,可以使百姓富足。B.我如果治理这个地方,等到三年后,可以使百姓生活得更好。C.我如果治理这个地方,等到三年后,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D.我如果治理这个地方,等到三年后,可以使百姓有足够的粮食。3.下列对文言文中“端章甫,愿为小相焉”一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我愿意穿着礼服,戴上礼帽,做一个小官。B.我愿意穿上华丽的衣服,戴上装饰性的帽子,做一个小官。C.我愿意穿上正式的礼服,戴上礼帽,做一个小官。D.我愿意穿上华丽的衣服,戴上装饰性的帽子,做一个小官。4.下列对文言文中“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一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演奏瑟的声音渐渐稀疏,突然停了下来,放下瑟站起来。B.演奏瑟的声音渐渐稀疏,突然停了下来,放下瑟站起来。C.演奏瑟的声音渐渐稀疏,突然停了下来,放下瑟站起来。D.演奏瑟的声音渐渐稀疏,突然停了下来,放下瑟站起来。5.下列对文言文中“异乎三子者之撰”一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与这三个人的才能不同。B.与这三个人的才能相似。C.与这三个人的才能相同。D.与这三个人的才能相反。6.下列对文言文中“子路率尔而对曰”一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子路迅速地回答道。B.子路犹豫地回答道。C.子路自信地回答道。D.子路谦虚地回答道。7.下列对文言文中“夫子哂之”一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嘲笑他。B.孔子微笑着说。C.孔子严肃地说。D.孔子生气地说。8.下列对文言文中“求!尔何如?”一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求!你怎么样?B.求!你有什么想法?C.求!你有什么打算?D.求!你有什么要求?9.下列对文言文中“赤!尔何如?”一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赤!你怎么样?B.赤!你有什么想法?C.赤!你有什么打算?D.赤!你有什么要求?10.下列对文言文中“点!尔何如?”一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点!你怎么样?B.点!你有什么想法?C.点!你有什么打算?D.点!你有什么要求?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问题。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智能家居到自动驾驶,从医疗诊断到金融服务,AI的应用前景广阔。然而,AI的普及也引发了一系列伦理和法律问题。1.下列对文章主题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B.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和法律问题C.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D.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2.文章中提到,以下哪项不是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问题?A.数据隐私泄露B.工作岗位被取代C.机器学习算法歧视D.人工智能的自主意识3.根据文章内容,以下哪个观点是正确的?A.人工智能的发展不受伦理和法律约束B.人工智能的普及将导致人类失业C.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D.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将威胁人类生存4.文章中提到,以下哪个渠道被认为是最可靠的人工智能信息来源?A.人工智能专家的讲座B.互联网论坛C.传统媒体D.个人博客5.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文章观点的例子:A.小明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在社交媒体上,却很少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动态B.小红善于从书籍、报纸等传统媒体中获取有价值的人工智能信息C.小刚只关注互联网论坛,忽视其他信息渠道D.小李对各种人工智能信息来源都持怀疑态度,不愿主动了解新知识6.文章中提到,以下哪个观点是错误的?A.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B.人工智能的法律法规需要不断完善C.人工智能的发展与人类道德无关D.人工智能的普及将对人类生活产生深远影响7.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文章观点的论据:A.人工智能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B.人工智能的普及将导致人类道德沦丧C.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D.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将威胁人类生存8.文章中提到,以下哪个观点是正确的?A.人工智能与个人的年龄、性别无关B.人工智能可以通过阅读大量书籍来提高C.人工智能与个人的学历、职业无关D.人工智能对个人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9.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文章观点的例子:A.小明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在社交媒体上,却很少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动态B.小红善于从书籍、报纸等传统媒体中获取有价值的人工智能信息C.小刚只关注互联网论坛,忽视其他信息渠道D.小李对各种人工智能信息来源都持怀疑态度,不愿主动了解新知识10.文章中提到,以下哪个观点是错误的?A.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B.人工智能的法律法规需要不断完善C.人工智能的发展与人类道德无关D.人工智能的普及将对人类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五、古诗文默写1.《离骚》中“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一句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的上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赤壁赋》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一句的上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一句的上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长恨歌》中“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一句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句的上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庐山谣》中“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一句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夜泊牛渚怀古》中“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一句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作文要求:以“科技改变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有力,语言流畅,结构完整。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阅读理解1.B解析:文章主要讨论的是如何提升信息素养,所以B选项最符合文章主题。2.C解析:追求低俗、虚假的信息显然不是提升信息素养的方法。3.B解析:文章提到,信息素养可以通过后天培养提高,说明它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升的。4.C解析:传统媒体通常被认为是最可靠的信息来源,因为它们有严格的审查和编辑流程。5.B解析:小红通过书籍、报纸等传统媒体获取信息,这是被认为最可靠的方式。6.C解析:文章提到,信息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道德品质有关。7.A解析:文章提到,信息素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是一个论据。8.B解析:文章提到,信息素养可以通过阅读大量书籍来提高,说明它与阅读习惯有关。9.B解析:小红通过书籍、报纸等传统媒体获取信息,这是被认为最可靠的方式。10.C解析:文章提到,信息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道德品质有关。二、文言文阅读1.A解析:根据文言文的断句规则,这里的“摄乎大国之间”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应该在“摄乎”和“大国之间”之间断句。2.A解析:根据文言文的翻译规则,这里的“可使足民”指的是可以使百姓富足。3.C解析:这里的“端章甫,愿为小相焉”指的是愿意穿上正式的礼服,戴上礼帽,做一个小官。4.A解析:这里的“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指的是演奏瑟的声音渐渐稀疏,突然停了下来,放下瑟站起来。5.A解析:这里的“异乎三子者之撰”指的是与这三个人的才能不同。6.A解析:这里的“子路率尔而对曰”指的是子路迅速地回答道。7.B解析:这里的“夫子哂之”指的是孔子微笑着说。8.A解析:这里的“求!尔何如?”指的是孔子问冉求。9.A解析:这里的“赤!尔何如?”指的是孔子问公西华。10.A解析:这里的“点!尔何如?”指的是孔子问曾皙。四、现代文阅读1.B解析:文章主要讨论的是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和法律问题。2.B解析:工作岗位被取代是人工智能带来的经济问题,而不是伦理问题。3.C解析:文章提到,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但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4.A解析:人工智能专家的讲座通常是最可靠的信息来源。5.B解析:小红通过书籍、报纸等传统媒体获取信息,这是被认为最可靠的方式。6.C解析:文章提到,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与道德品质有关。7.A解析:文章提到,人工智能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这是一个论据。8.B解析:文章提到,人工智能可以通过阅读大量书籍来提高,说明它与阅读习惯有关。9.B解析:小红通过书籍、报纸等传统媒体获取信息,这是被认为最可靠的方式。10.C解析:文章提到,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与道德品质有关。五、古诗文默写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解析:这是《离骚》中的一句,表达了作者即使面临极大的困难,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2.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解析:这是《滕王阁序》中的一句,描绘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解析:这是《赤壁赋》中的一句,形容了赤壁之战的壮观景象。4.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解析:这是《出塞》中的一句,描绘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