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教育作用与意义课件_第1页
创造教育作用与意义课件_第2页
创造教育作用与意义课件_第3页
创造教育作用与意义课件_第4页
创造教育作用与意义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造学与创新能力》

创造教育作用与意义名人名言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目录CONTENTS创造教育概述一创造教育的作用二创造教育的内容三创造教育的意义四一创造教育概述一、创造教育概述创造教育是指依据创造学的研究和创造学揭示的有关创造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教育实践,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和造就大批创造型人才的新型教育1.创造教育的概念一、创造教育概述凡是有利于受教育者强化创造意识、树立创造志向、培养创造精神、激发创造性思维、增长创造才干、提高创造素质并开展创造活动而进行的教育1.创造教育的概念一、创造教育概述创造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贯彻提高学生创造力的原则,使形成学生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和解题能力成为教育目标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思想、教育哲学和教育实践1.创造教育的概念一、创造教育概述2.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传统教育创造教育被动地接受知识主动地获取知识强调储存、积累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强调提取、加工信息的能力给现成的、唯一的标准答案提倡学生探索众多的设想方案着重收敛思维的培养着重发展思维的训练“结论性教育”“过程性教育”“知识生产者”“生产知识者”强调教学的统一性强调教学的差异性讲究现在的传统规范讲究未来的发展趋势强调学生对当今社会的适应能力注重学生对未来社会的应变能力培养“应试型”、“知识型”人才培养“创造型”、“素质型”人才二创造教育的作用二、创造教育的作用1创造教育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3创造教育有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5创造教育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2创造教育有助于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4创造教育有助于推动创新文化的发展案例启迪从极客最爱到全球网红,戴森是怎么走向世界的?小家电产品大多只给人耐用消费品的印象,但戴森的产品在今天却能成为“极客”、“硬科技”的代表,跳脱出人们对小家电产品的固有印象,这与其不断坚持创新,研发并制造出颠覆性的、开创性的产品密切相关。20元的吹风机也能吹干头发,但是,3000元的戴森吹风机带给客户的是中空、静音、不伤头发、低温度、高风速。戴森吹风机能让头皮表面的毛鳞片在极短的时间内得以闭合,使得头发柔顺、贴合、闪亮。客户在干发的同时,亲身体验到了变美。这种体验,让它刚问世就成了网红产品。戴森的另一款高科技小家电产品戴森美发造型器,可通过马达驱动产生高速、高压气流,推进空气沿卷筒表面流动,通过水分与温度的适当结合,让发丝沿气流自动卷绕。30年来,戴森公司以研发生产吸尘器而闻名。2016年,戴森刚进入吹风机、美发器领域,就被誉为小家电里的“苹果公司”。依托深度研发与创新成果的戴森公司,赢得了市场和消费者好评,并收获了丰厚的利润。从2014年开始,中国已经成为戴森公司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2017年,戴森在中国市场的营收突破百亿元。案例启迪从极客最爱到全球网红,戴森是怎么走向世界的?戴森公司的产品只有吸尘器、吹风机、美发器等寥寥几种,虽然每款产品的价格是同行的数倍,但往往是消费者的首选。这值得很多中国制造企业、互联网企业借鉴学习。戴森公司的成功不仅在于产品,而且有大量的深入底层和全方位的研发,既有深度又有宽度。戴森根据流体力学原理进行倒推分解,从而得以在上千个维度进行深入的研发与创新,在多个细分领域拥有核心技术甚至排他性技术,戴森把自己定位为科技公司,而不是一家传统意义上的家电制造商。戴森公司对“小产品”进行深度的垂直研发与创新,深入产品所用到的每个构件,如电机、电池、陶瓷材料等。而且,还深入流体力学应用、机器人生产技术、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视觉系统、空气净化系统等前沿科技,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高科技领军企业。戴森公司基于物理原理的研发与创新可以追溯到30年前。20世纪80年代,50多岁的戴森在车库里创业,5年时间里先后制作了5127个原型机,最终开发出第一款明星级产品——双气旋真空吸尘器“G-Force”。这被视为自1908年第一台真空吸尘器发明以来的吸尘器的首次重大科技突破。戴森颠覆了传统吸尘器的设计模式,解决了老式真空吸尘器气孔容易堵塞的问题。案例启迪从极客最爱到全球网红,戴森是怎么走向世界的?在部品研发与创新上,戴森V10无绳吸尘器采用自主研发的新式发动机,转速达到每分钟125000转,比一级方程式赛车的发动机快8倍,比大型喷气机的发动机快10倍,拥有超强的吸力。在材料的研发与创新上,戴森V10无绳吸尘器发动机中的轴承的是陶瓷材料,可以减少发动机转动时产生的不稳定。发动机中的磁极的数量从原来的四级提升至八级,强大的吸力能让吸尘器吸除家中留存的过敏原。吸头采用航空级碳纤维管,将高速组件放在碳纤维管里,以实现抗高温。在基于流体力学的研发与创新上,戴森的专利气旋技术可以分离吸入空气中的大颗粒垃圾和微尘,通过旋转提供的离心力将它们甩入尘筒。装在机身后部的过滤系统对小至0.3微米的微尘的筛除率达到99.97%,可以防止空气被二次污染。在软件等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上,戴森公司采用机器学习和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控制转速,以防止因转速太快导致内部磁铁温度极高对产品的安全性和寿命造成影响。戴森360Eye智能吸尘机器人采用了全景摄影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用得越久越聪明,甚至可以找到袜子。案例启迪从极客最爱到全球网红,戴森是怎么走向世界的?在面向快速生产制造的研发与创新上,戴森公司的全部产品由300多个机器人精心制造,不需要人手接触,每12秒就能造出一件产品,产品完全自动生成。研发与创新的深度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聚焦和持续投入。自1997年以来,戴森公司在高效强力发动机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已有近百亿元。戴森公司的产品线完全围绕戴森发动机、陶瓷材料、气旋技术、人工智能等几项核心技术,使得其推出的每一款产品都具有远超同行的巨大创新表现。戴森公司的产品种类只有两三种,但推出的每一款产品都能成为全球顶尖产品,远超竞争对手。吸尘器、无绳吸尘器、智能吸尘机器人,这些是基于戴森“吸”的核心技术,中空吹风机、无叶风扇是基于戴森“吹”的核心技术,超声波加湿器、空气净化器既是基于戴森“吸”的核心技术,也涉及其“吹”的核心技术。案例启迪从极客最爱到全球网红,戴森是怎么走向世界的?在供应链联合创新上,戴森公司在2015年以9000万美元收购了美国的创业公司Sakti3,实现了对上游核心技术的控制。Sakti3在固态电池设计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相比三元锂电池,其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电池形态、安全性等方面均有着更好的表现。戴森公司为此投资约13亿美元建立了电池工厂,用于推进固态电池的量产。除电池管理系统BMS软件技术外,戴森公司还研发出一种更轻、能量密度更高的7芯高能锂电池组,以提升无线吸尘器的续航能力。谁能想到,做小小吸尘器产品的戴森公司拥有全球锂电池6%的市场份额,是领先的固态电池科技和生产厂家呢!三创造教育的内容三、创造教育的内容1.思维教育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为主兼顾集中思维能力和其他思维能力的开发训练创造思维教育是多种思维教育在创新形式和创新高度上的有机综合三、创造教育的内容2.发现教育发现是指人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领悟和发现了某些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树立学生的求知精神和探索精神鼓励学生带着创造问题去有所发现、有所前进三、创造教育的内容3.发明教育培养和训练从事发明创造所需的思路与方法、技能与技巧在创造活动中有所发明、有所创新发明是指人们采用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创造出新事物或新产品三、创造教育的内容4.信息教育发明创造必须以一定的信息为基础。信息代表着新知识、新技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并使他们形成敏感的信息知识掌握现代化的信息分析手段和高效率的信息处理方式三、创造教育的内容5.学习教育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有效的思维技巧学习教育的任务是教会学生怎样进行有效的学习,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三、创造教育的内容6.渗透教育注意科学和技术间的渗透注意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间的渗透注意它们与创造活动间的渗透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科学知识、社会生产和发明创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渗透原理三、创造教育的内容7.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艺术创造力艺术也是一种创造活动。创造力可分为科学创造力和艺术创造力两种,它们都可导致伟大的创造使学生的理论水平和艺术修养水平均达到创新型人才所需的程度三、创造教育的内容8.参与教育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用生动现实的生活素材来教育学生、启发学生调动些出的创造热情引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并在现实中找到创造的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差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为祖国和社会做贡献的精神三、创造教育的内容9.未来教育帮助树立远大的创造志向和明确的奋斗目标未来教育是创造教育中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三、创造教育的内容10.个性教育需要人们在一切教育工作中,懂得爱护、尊重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及独立性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把培养积极进取、各具特色的创造个性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认识四创造教育的意义四、创造教育的意义创造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创造教育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之需要创造教育是全面构建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创造教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案例启迪中国实力之“天宫课堂”12月9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时隔8年之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在约60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直播对于网友而言并不陌生,但由中国航天员担任“太空教师”的太空直播间是如何将内容从空间站传回地球的呢?案例启迪中国实力之“天宫课堂”公开资料显示,该技术离不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智慧的力量——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3星高速数传终端。天链系列卫星主要用于为飞船、空间技术实验室、空间站等载人航天器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为中低轨道遥感、测绘、气象等卫星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为航天器发射提供测控支持。高速数传终端在本次太空授课中,承担着将空间站通过天链一号03星转发的下行的宽带视频信号进行解调译码,并实时分发给中心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的重要作用,共有4台高速数传终端参与此次任务,在整个任务期间,高速数传终端工作稳定,可靠地保障了此次太空授课任务的顺利实施。据了解,从2016年通过天链一号高速数传与神舟十一号航天员通话,到此次通过天链二号高速数传与神舟十二号航天员通话,再到如今“天宫课堂”全球直播,都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的身影。案例启迪中国实力之“天宫课堂”其实,这不是第一次中国航天员在太空授课。2013年6月20日航天员王亚平在聂海胜、张晓光协助下进行首次太空讲授陀螺运动演示。在两位师兄的帮助下,王亚平在失重状态下完成了5个基础物理实验: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航天员演示的奇妙物理现象在无数孩子的心底播下了一颗有关星辰大海的种子。对于太空授课活动,航空航天专家宋忠平评论称,此次授课意义重大,实现了中国空间站授课零的突破,“这次的课程叫做‘天宫课堂’课,这预示着我们的‘天宫课堂’将成为系列课程,是太空授课常态化的开始。”案例启迪中国实力之“天宫课堂”他还表示,从直播中可以看到,各地的青少年兴趣盎然,提问踊跃,这侧面说明太空授课非常成功,对于中国面向青少年的太空科普作用巨大。另外,中国的“天宫课堂”面向全球直播,不但会带动中国的青少年踊跃学习、探索航空航天知识,同时有益于带动全球青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