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A卷
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4春•龙岩期末)有学者认为,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远征把“先进的”希腊文明带给“落后的”非
希腊城邦。据此可知,亚历山大远征()
A.实现了区域文明一体化
B.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C.实践了民族平等的理念
D.扩大了希腊文化的影响
2.(2024春•江门期末)公元前4世纪末到公元前2世纪,希腊语一直是中亚巴克特里亚王国的日常官方
用语。印度孔雀王朝的统治者阿育王颁布的法令经常附有希腊语翻译。据此可知()
A.佛教思想源于希腊文化
B.古希腊海外殖民范围扩大
C.亚历山大东征影响深远
D.亚欧地区的民族隔阂消除
3.(2024春•安溪县期末)“他促使民主氛围浓厚的希腊以主动的姿态同专制主义的东方发生了广泛的交流,
在他所征服的地区开始了几百年的‘希腊化时代'。他的事业将世界推入了一个新的方向。”“他的事业”
是指()
A.建立亚历山大帝国并东征
B.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C.把地中海变为帝国的内海
D.编订《查士丁尼法典》
4.(2024春•蓝田县期中)《元史》记载:宪宗二年(1252年),蒙哥大汗命忽必烈征大理,诸王秃儿花、
撒(丘)征身毒(印度),怯的不花征没里奚,旭烈征西域素丹诸国。该次蒙古西征()
A.灭掉花刺子模国,直抵黑海北岸
B.以西亚地区为目标,攻占巴格达
C.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一带
D.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
5.(2024春•西安期中)在西征时,随蒙古军队西至欧洲的有蒙古人、汉人和其他民族的人。与此同时,
也有因战争而东迁的不同民族的人,这种迁徙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是残酷的。这种“被迫”的迁徙客观上
()
A.使西方国家依附于蒙古
B.埋下了帝国分裂的隐患
C.导致阿拉伯帝国的衰落
D.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6.(2023春•许昌期末)有学者指出,蒙古西征在踏碎了城市的同时,却也摧毁或动摇了欧洲教皇统治的
经济基础,尤其是蒙古对征服地区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让欧洲人开始质疑教会的观点和主张。这
说明蒙古西征客观上()
A.加强了文化交流B.推动了民族迁徙
C.促进了思想解放D.引发了宗教改革
7.(2023春•商丘期末)有学者指出,现代拉美文明是一种多元混合的文明,具有和谐性与不平等并存、
开放性与依附性并存、多元文明与不平衡性并存的“悖论”。这主要是由于()
A.新的美洲文化趋于形成
B.近代殖民侵略及人口跨地域转移
C.美洲人口及族群的变动
D.拉美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不彻底
8.(2023春•平城区校级期末)不少学者认为浪漫、懒散的拉丁文化导致了拉丁美洲的相对落后,而盎格
鲁一一撒克逊的实用主义则让北美进入发达状态。对此理解最为正确的是()
A.该观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南北美洲出现反差的根源
B.学者们强调了在一定程度上,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C.该观点旨在说明区域地理环境对地区文化的决定作用
D.材料史实充分,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9.(2023春•红桥区校级期中)独立后的拉丁美洲文化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对其形成原因说法不正确的
是()
A.各地文明的历史发展进程各异,文化上表现出的特征亦不相同
B.不同的种族构成使各地区的文化展现出了各自的特色
C.各地区地理、自然环境不同,导致了各自文化所具有的特色
D.考迪罗独裁权力的形成成为独立战争后拉美政治文化的特征之一
10.(2024春•巴音郭楞州期末)随着拿破仑战争的结束,俄国成为“欧洲宪兵”,英国的海上霸权和殖民
地得到强化和拓展,普鲁士和奥地利之间的矛盾和竞争又重新突出,波兰等小国遭到了分割,欧洲各国
的目标也变为防止法国东山再起。这说明拿破仑战争()
A.激发了法国人民的革命热情
B.影响了欧洲的政治格局
C.促进了欧洲民族主义的发展
D.重构了欧洲的政治文化
11.(2023•广州模拟)1807年H月,德意志地区威斯特法伦王国颁布宪法,宣称“吾皇拿破仑……以保
障人民幸福……现制定宪法”,强调“一切臣民在法律前一律平等”。次年,巴伐利亚颁布了以威斯特法
伦王国宪法为蓝本的宪法。这反映了()
A.现代民法体系逐步形成
B.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觉醒
C.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深远
D.欧洲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12.(2022秋•贵阳期末)拿破仑战争期间,法军所到之处,废除封建贵族特权,传播启蒙思想,伏尔泰、
卢梭的学说被欧洲各国普遍接受;拿破仑战争后,在熏构欧洲政治文化时,欧洲各国普遍的政治诉求是
()
A.强调政治版图以民族国家划分
B.强调建立主权国家的必要性
C.强调民主、独立、自由、法治
D.强调个人利益高于国家利益
13.(2023秋•昭通期末)《拿破仑法典》第5条规定:“审判员对于其审理的案件,不得用确立一般规则的
方法进行判决。”法官所应该做的,被认为仅是把有关的法律条文适用到具体案件中去的机械性工作,
不能有任何创造。所以,“民法系”的特点是()
A.以判例法为主B.强调法律至上
C.法官地位突出D.以成文法为主
14.(2022春•浙江月考)1857年,按伦敦大学模式,英国在印度加尔各答、孟买和马德拉斯建立了三所
大学,开始授予学位。1829年,近代大、中学学生数约为3000人,1855年,增加到49000人。为吸引
更多人接受西方教育,1837年,规定以英语代替波斯语作为公务语言,1844年,又采取了优先录用会
英语者为公务员的政策。英国在印度采取的措施()
A.以推动印度教育近代化为目的
B.源自印度现代教育的缺失
C.体现了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
D.造成了印度传统文化的毁灭
15.(2024春•哈尔滨期末)一战后,海明威带着恶魔般的战争记忆,写了小说《永别了,武器》:德国作
家雷马克根据自己在一战中的经历创作了长篇小说《西线无战事》。这反映了当时()
A.欧美极端民族主义泛滥
B.人们对战争的反思
C.和平主义成为社会主流
D.西方精神危机凸显
16.(2024春•张家界期末)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交战各国很多人认为这次战争是建功立业、报效祖
国、维护和平正义的事业。但随着战争的进程,人们对战争逐渐持反对态度,士兵们的战斗激情也消失
殆尽,他们甚至觉得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战争的结果取决于民众态度变化
B.人们对战争的认知具有随意性
C.和平与发展成为战后的世界潮流
D.战争的残酷性改变了社会心理
17.(2024春•南皮县期末)中国二战史研究会会长胡德坤教授表示:“二战改变了世界,使世界从动荡战
争时期转向和平与发展时期……它把和平还给了世界。”上述观点表明()
A.二战后战争的威胁已经消除
B.二战使世界从此走向了安定繁荣
C.没有二战就没有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二战使世界人民达成了和平共识
18.(2024春•天津期末)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联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支持殖民地、半
殖民地的独立要求。这对世界殖民主义的影响是()
A.加快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B.改变亚非拉的政治版图
C.强化了宗主国的政治地位
D.殖民主义退出了历史舞台
19.(2023秋•中山市期末)二战后,一位历史学家指出:这次战争的经验,证明女性在工作上取代男性是
完全可能,现代科技使得纯粹运用体力从事工业方面的工作,不像过去那么重要。该历史学家旨在鼓励
女性积极争取()
A.同工同酬权B.子女抚养权
C.身体自主权D.妇女参政权
20.(2024春•海淀区校级期末)有历史学者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诸帝国的领导人阐明了他们将
抓住殖民地不放的决心……但实际上,亚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1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非洲所有殖民
地都在战后2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材料可以反映()
①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②民族解放运动已成为潮流
③信息科技革命加速到来
④帝国主义国家被严重削弱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二.材料题(共2小题)
21.(2024春•中牟县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方殖民主义者来到非洲之后,一方面对当地原住民进行残酷剥削和大量屠杀,另一方面还对
当地进行了残酷的剥削和掠夺。19世纪末,在西方国家的操控下,非洲国家出现大量平直的边界,无
情地穿过许多不同民族的聚集区,这造成的结果是,一些敌对的种族被划归到一个国家,而一个种族又
被划分到两个、三个,甚至四个国家。它严重地破坏了非洲国家和民族间的传统疆界。
——摘编自高志平《论殖民主义统治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影响》
材料二二战后,一些老牌的殖民帝国深深感到再也不能在殖民地按照自己的心愿为所欲为地照旧统治
下去了。殖民帝国主义虽然不愿意看到资产阶级在殖民地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但是他们更不愿意看到无
产阶级在殖民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当这两种前景摆在他们面前的时候,出于其阶级本性,他们当然要
选择前者,因而接受了资产阶级的独立要求,允许非洲一些国家的民族资产阶级以和平的方式建立起民
族国家,以尽可能地保留殖民主义与其既得利益。在非洲I,从民族资产阶级方面来说,他们的经济地位、
阶级素质、思想意识,以及他们所奉行的非暴力的、过渡渐进的斗争原则,必然要对独立运动产生深刻
的影响,这正是非洲独立运动之所以能够在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和平取胜的一个更重要的因
素。
一—摘编自陈香苓《试论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道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非洲国家的边界线特点,并谈谈你对这一特点的看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非洲独立运动和平取胜的原因。
22.(2023•南通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远征意大利开始,拿破仑就宣布:意大利的国民们,法国军队是来切断诸君枷锁的!作为“自
由和解放的旗手”,法国在欧洲各地推广国民的自由。对于法国占领地区的人们来说,虽说新的思想和
制度具有刺激其发展的作用。但是,拿破仑率领的军队终归是占领军,各地逐渐意识到要团结一致对抗
法国侵略者。作为一种民族主义的先驱形式,在法军占领的普鲁士所出现的运动就是明显的例证。拿破
仑以两面手段占领了欧洲各地,广泛传播了在19世纪高扬的民族主义原型的思想和态度。也正因如此,
最终他不得不失败。
——摘编自[日]福井宪彦《近代欧洲的霸
权》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国际政治生活,帮助他们加深了对帝国主义的认识,民
族意识和民族危机感大大增强。十月革命后,一些原先求助于西方帝国主义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转
向求助于苏俄政府,他们也演变为初步的共产主义者。在列中、斯大林领导下的共产国际帮助指导下
,各国纷纷建立共产主义团体或政党。这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共产党组织在中国、印度、埃及、墨
西哥等国陆续建立。
——摘编自余建华《本世纪第一次民族主义浪潮的背景与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拿破仑战争在欧洲政治文化重构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主义浪潮的特征。
第五章A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题号1234567891011
答案DCABDCBBDBC
题号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CDCBDDAAD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4春•龙岩期末)有学者认为,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远征把“先进的”希腊文明带给“落后的”非
希腊城邦。据此可知,亚历山大远征()
A.实现了区域文明一体化
B.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C.实践了民族平等的理念
D.扩大了希腊文化的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了亚历山大远征,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据材料“把……希腊文明带给……非希腊城邦”可知,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希腊文化在被征服
地区的传播,扩大了希腊文化的影响,D项正确;亚历山大远征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但当时受限于
生产力发展水平、地理阻隔、交通条件,区域文明一体化尚不能实现,排除A项;亚历山大远征促进
不同地域的联系交流,但主要是欧亚非地区,而非“世界各地”,排除B项;据材料“'落后的‘非希
腊城邦”可知希腊人对被征服民族存在某些偏见,结合所学,亚历山大帝国对被征服民族实行控制和剥
削,而非“实践了民族平等”,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亚历山大远征,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2024春•江门期末)公元前4世纪末到公元前2世纪,希腊语一直是中亚巴克特里亚王国的日常官方
用语。印度孔雀王朝的统治者阿育王颁布的法令经常附有希腊语翻译。据此可知()
A.佛教思想源于希腊文化
B.古希腊海外殖民范围扩大
C.亚历山大东征影响深远
D.亚欧地区的民族隔阂消除
【分析】本题考查了亚历山大远征,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据本题材料“公元前4世纪末到公元前2世纪,希腊语一直是中亚巴克特里亚王国的日常官方
用语。印度孔雀王朝的统治者阿育王颁布的法令经常附有希腊语翻译”可知,在亚历山大东征之后,印
度地区的法令受到了希腊文化的影响,说明亚历山大东征影响深远,C项正确;佛教思想源于古印度文
化,排除A项;材料强调希腊文化对印度的影响,而不是海外殖民地的扩大,排除B项;亚欧地区的
民族隔阂消除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了亚历山大远征,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2024春•安溪县期末)“他促使民主氛围浓厚的希腊以主动的姿态同专制主义的东方发生了广泛的交流,
在他所征服的地区开始了几百年的‘希腊化时代'。他的事业将世界推入了一个新的方向。”“他的事业”
是指()
A.建立亚历山大帝国并东征
B.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C.把地中海变为帝国的内海
D.编订《查士丁尼法典》
【分析】本题考查了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题干他促使民主氛围的希腊同专制主义的东方发生广泛交流和希腊化时代可知他的事业是
亚历山大东征之后建立亚历山大帝国,A项正确;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统一阿拉伯半岛的是阿拉伯帝国,排除B项;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将地中海变为帝国内海的是罗马帝国,排除C项;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编订《查士丁尼法典》的是东罗马帝国,排除D项。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了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
史问题的能力。
4.(2024春•蓝田县期中)《元史》记载:宪宗二年(1252年),蒙哥大汗命忽必烈征大理,诸王秃儿花、
撒(丘)征身毒(印度),怯的不花征没里奚,旭烈征西域素丹诸国。该次蒙古西征()
A.灭掉花刺子模国,直抵黑海北岸
B.以西亚地区为目标,攻占巴格达
C.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一带
D.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蒙古西征,要求学生结合蒙古西征的影响来分析。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52年即13世纪中叶,蒙哥大汗指挥蒙古第三次西征,该西征以西亚地
区为目标,攻占了巴格达,B项正确;
灭掉花刺子模国,直抵黑海北岸是蒙古第一次西征的结果,排除A项;
灭掉金后,蒙古通过第二次西征,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一带,排除C项;
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的,是蒙古人的第二次西征,排除D项。
故选:B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蒙古西征,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5.(2024春•西安期中)在西征时,随蒙古军队西至欧洲的有蒙古人、汉人和其他民族的人。与此同时,
也有因战争而东迁的不同民族的人,这种迁徙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是残酷的。这种“被迫”的迁徙客观上
()
A.使西方国家依附于蒙古
B.埋下了帝国分裂的隐患
C.导致阿拉伯帝国的衰落
D.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蒙古西征,要求学生结合蒙古西征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根据材料可知,战争导致人口迁移,也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D正确;
ABC均和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蒙古西征,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6.(2023春•许昌期末)有学者指出,蒙古西征在踏碎了城市的同时,却也摧毁或动摇了欧洲教皇统治的
经济基础,尤其是蒙古对征服地区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让欧洲人开始质疑教会的观点和主张。这
说明蒙古西征客观上()
A.加强了文化交流B.推动了民族迁徙
C.促进了思想解放D.引发了宗教改革
【分析】本题考查了蒙古西征的影响,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蒙古西征在踏碎了城市的同时,却也摧毁或动摇了欧洲教皇统治的经济基础”“让
欧洲人开始质疑教会的观点和主张”,可知蒙古西征客观上打击了教会势力的经济基础,削弱了教会的
思想控制,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C项正确;
材料主要强调蒙古西征对教皇思想统治的影响,没有促进文化交流,排除A项;
材料反映了蒙古西征对欧洲思想变革方面的影响,而不是对民族关系的影响,排除B项;
蒙古西征发生于13、14世纪,而宗教改革发生于16世纪,主要是由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所导致的,排除
D项。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了蒙古西征的影响,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
力。
7.(2023春•商丘期末)有学者指出,现代拉美文明是一种多元混合的文明,具有和谐性与不平等并存、
开放性与依附性并存、多元文明与不平衡性并存的“悖论”。这主要是由于()
A.新的美洲文化趋于形成
B.近代殖民侵略及人口跨地域转移
C.美洲人口及族群的变动
D.拉美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不彻底
【分析】本题考查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
分析。
【解答】根据材料可知,随着欧洲列强的殖民入侵及人口跨地域转移,印第安文明独立发展的进程被打
断,它原有的发展环境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经历了欧洲文明、非洲文明与印第安文明碰撞、交流
和融合的过程之后,拉美形成了一种新的混合文明结构,B项正确;
题意强调的是现代拉美文明的形成原因,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美洲人口及族群的变动主要受近代殖民的影响,不属于导致材料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
现代拉美文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近代殖民侵略及人口跨地域转移,与拉美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不彻底无
关,排除D项。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
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8.(2023春•平城区校级期末)不少学者认为浪漫、懒散的拉丁文化导致了拉丁美洲的相对落后,而盎格
鲁一一撒克逊的实用主义则让北美进入发达状态。对此理解最为正确的是()
A.该观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南北美洲出现反差的根源
B.学者们强调了在一定程度上,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C.该观点旨在说明区域地理环境对地区文化的决定作用
D.材料史实充分,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美洲文化,要求学生结合美洲文化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
【解答】该学者表达了不同特质的区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B项忠实地反映了学者的观点,符合题
声
思;
A项观点把文化的作用夸大了,不是作者本意,称不上“一针见血”,排除;
该学者强调了地理文化,而不是强调地理环境,排除C项;
材料只是某些学者,不代表权威且无史实,排除D项。
故选:B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美洲文化,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9.(2023春•红桥区校级期中)独立后的拉丁美洲文化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对其形成原因说法不正确的
是()
A.各地文明的历史发展进程各异,文化上表现出的特征亦不相同
B.不同的种族构成使各地区的文化展现出了各自的特色
C.各地区地理、自然环境不同,导致了各自文化所具有的特色
D.考迪罗独裁权力的形成成为独立战争后拉美政治文化的特征之一
【分析】本题考查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文化……多样性”。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考迪罗独裁权力的形成是拉丁美洲文化呈现出多样性特征的表现之一,而
不是其形成的原因,故D项符合题意;
各地文明的历史发展进程各异,文化上表现出的特征亦不相同、不同的种族构成使各地区的文化展现出
了各自的特色、各地区地理、自然环境不同,导致了各自文化所具有的特色。所以,A、B、C三项表
述都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通过独立后的拉丁美洲的发展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
10.(2024春•巴音郭楞州期末)随着拿破仑战争的结束,俄国成为“欧洲宪兵”,英国的海上霸权和殖民
地得到强化和拓展,普鲁士和奥地利之间的矛盾和竞争又重新突出,波兰等小国遭到了分割,欧洲各国
的目标也变为防止法国东山再起。这说明拿破仑战争()
A.激发了法国人民的革命热情
B.影响了欧洲的政治格局
C.促进了欧洲民族主义的发展
D.重构了欧洲的政治文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欧洲文化的形成,要求学生结合欧洲文化形成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
【解答】材料“英国的海上霸权和殖民地得到强化和拓展,普鲁士和奥地利之间的矛盾和竞争又重新突
出,波兰等小国遭到了分割,欧洲各国的目标也变为防止法国东山再起”体现了拿破仑战争影响了欧洲
的政治格局,B正确;
ACD和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B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欧洲文化的形成,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11.(2023•广州模拟)1807年H月,德意志地区威斯特法伦王国颁布宪法,宣称“吾皇拿破仑……以保
障人民幸福……现制定宪法”,强调“一切臣民在法律前一律平等”。次年,巴伐利亚颁布了以威斯特法
伦王国宪法为蓝本的宪法。这反映了()
A.现代民法体系逐步形成
B.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觉醒
C.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深远
D.欧洲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拿破仑战争,需要结合拿破仑战争的特征和影响来解答。
【解答】从材料中“吾皇拿破仑……以保障人民幸福……现制定宪法”“巴伐利亚颁布了以威斯特法伦
王国宪法为蓝本的宪法”明显可以看出当时德意志地区的宪法制定受到了拿破仑战争的影响,而拿破仑
战争是法国大革命的后续,所以材料中的现象是法国大革命的深远影响的表现,C正确;
ABD选项不符合题干的特征,排除。
故选:C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拿破仑战争,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2.(2022秋•贵阳期末)拿破仑战争期间,法军所到之处,废除封建贵族特权,传播启蒙思想,伏尔泰、
卢梭的学说被欧洲各国普遍接受;拿破仑战争后,在熏构欧洲政治文化时,欧洲各国普遍的政治诉求是
()
A.强调政治版图以民族国家划分
B.强调建立主权国家的必要性
C.强调民主、独立、自由、法治
D.强调个人利益高于国家利益
【分析】本题考查拿破仑战争,需要结合拿破仑战争的影响来解答。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启蒙运动主张宗教上的无神论、哲学上的唯物主义、政治上的民主政体、经济
上的自由放任。C项正确;
政治版图以民族国家划分与启蒙运动的主张无关,排除A项;
建立主权国家的必要性与启蒙运动的政治主张无关,排除B项;
启蒙运动的主张个人利益第一,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拿破仑战争,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3.(2023秋•昭通期末)《拿破仑法典》第5条规定:“审判员对于其审理的案件,不得用确立一般规则的
方法进行判决。”法官所应该做的,被认为仅是把有关的法律条文适用到具体案件中去的机械性工作,
不能有任何创造。所以,“民法系”的特点是()
A.以判例法为主B.强调法律至上
C.法官地位突出D.以成文法为主
【分析】本题考查《拿破仑法典》,需要结合《拿破仑法典》的特征来解答。
【解答】根据题干“法官所应该做的……不能有任何创造”可知民法系或大陆法系的特点是以成文法为
主,D项正确;
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排除A项;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都强调法律之上,且题干并未体现法律至上,排除B项;
英美法系法官地位突出,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拿破仑法典》,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4.(2022春•浙江月考)1857年,按伦敦大学模式,英国在印度加尔各答、孟买和马德拉斯建立了三所
大学,开始授予学位。1829年,近代大、中学学生数约为3000人,1855年,增加到49000人。为吸引
更多人接受西方教育,1837年,规定以英语代替波斯语作为公务语言,1844年,又采取了优先录用会
英语者为公务员的政策。英国在印度采取的措施()
A.以推动印度教育近代化为目的
B.源自印度现代教育的缺失
C.体现了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
D.造成了印度传统文化的毁灭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殖民扩张,要求学生结合英国殖民扩张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从材料中“1857年,按伦敦大学模式,英国在印度加尔各答、孟买和马德拉斯建立了三所大
学,开始授予学位。1829年,近代大、中学学生数约为3000人,1855年,增加到49000人。为吸引更
多人接受西方教育,1837年,规定以英语代替波斯语作为公务语言,1844年,又采取了优先录用会英
语者为公务员的政策”明显可以看出英国在殖民地推行文化教育政策主要是为了维护自己在印度的殖民
统治,体现的是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C符合题干的意思;
ABD选项是对材料错误的理解,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殖民扩张,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15.(2024春•哈尔滨期末)一战后,海明威带着恶魔般的战争记忆,写了小说《永别了,武器》:德国作
家雷马克根据自己在一战中的经历创作了长篇小说《西线无战事》。这反映了当时()
A.欧美极端民族主义泛滥
B.人们对战争的反思
C.和平主义成为社会主流
D.西方精神危机凸显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战,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据材料信息可知,一战给欧洲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一战后出现了对战争反思的文学作品,如《永
别了,武器》,《西线无战事》都是对一战的反思,B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对一战的反思,而非极端民主义,排除A项;
一战之后,欧洲出现了和平主义思潮,但其并非社会主流,排除C项;
一战之后,给西方带来了严重的精神危机,这种精神危机体现在现代派文学、美术等方面,对一战的反
思不属于精神危机,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6.(2024春•张家界期末)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交战各国很多人认为这次战争是建功立业、报效祖
国、维护和平正义的事业。但随着战争的进程,人们对战争逐渐持反对态度,士兵们的战斗激情也消失
殆尽,他们甚至觉得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战争的结果取决于民众态度变化
B.人们对战争的认知具有随意性
C.和平与发展成为战后的世界潮流
D.战争的残酷性改变了社会心理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要求学生结合一战的影响来分析。
【解答】材料信息显示,人们由战争初期支持战争到后来反对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争的残酷性
改变了社会心理,但这并不是人们对战争认知的随意性,D项正确,B项错误;
战争的结果取决于多种因素,但民众态度的变化并不能作为决定因素,排除A项;
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潮流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7.(2024春•南皮县期末)中国二战史研究会会长胡德坤教授表示:“二战改变了世界,使世界从动荡战
争时期转向和平与发展时期……它把和平还给了世界。”上述观点表明()
A.二战后战争的威胁已经消除
B.二战使世界从此走向了安定繁荣
C.没有二战就没有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二战使世界人民达成了和平共识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影响,解答本题需正确解读题干所给材料中“二战改变
了世界,使世界从动荡战争时期转向和平与发展时期……它把和平还给了世界”的主旨,并正确掌握第
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影响。
【解答】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战争的威胁已经消除”中的“消除”说法过于绝对。
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使世界从此走向了安定繁荣”说法不符合史实,二战后出现了美苏冷战。
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就没有”的表述不符合史实。
D.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二战改变了世界,使世界从动荡战争时期转向和平与发展时期……它把和平
还给了世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给众多的参战国带来沉重灾难,使人们认识到和平和珍贵,为
此战后出现要求和平的浪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
度中等。
18.(2024春•天津期末)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联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支持殖民地、半
殖民地的独立要求。这对世界殖民主义的影响是()
A.加快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B.改变亚非拉的政治版图
C.强化了宗主国的政治地位
D.殖民主义退出了历史舞台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要求学生结合二战的过程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彻底打败法西斯侵略者,反法西斯联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
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放松了对殖民地的控制,加快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因此A正确;
并未能改变亚非拉的政治版图,排除B;这样做弱化了宗主国的政治地位,排除C;殖民主义并没有退
出历史舞台,排除D。
故选:Ao
【点评】解答问题要搞清楚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19.(2023秋•中山市期末)二战后,一位历史学家指出:这次战争的经验,证明女性在工作上取代男性是
完全可能,现代科技使得纯粹运用体力从事工业方面的工作,不像过去那么重要。该历史学家旨在鼓励
女性积极争取()
A.同工同酬权B.子女抚养权
C.身体自主权D.妇女参政权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影响,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
答。
【解答】从材料“这次战争的经验,证明女性在工作上取代男性是完全可能,现代科技使得纯粹运用体
力从事工业方面的工作,不像过去那么重要”和所学知识可知,是强调女性在体力劳动方面的重要性,
目的是为二战后女性获得和男性同样的劳动报酬,A正确;
BCD选项是对材料错误的理解,排除。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影响,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
作答能力。
20.(2024春•海淀区校级期末)有历史学者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诸帝国的领导人阐明了他们将
抓住殖民地不放的决心……但实际上,亚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1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非洲所有殖民
地都在战后2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材料可以反映()
①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②民族解放运动已成为潮流
③信息科技革命加速到来
④帝国主义国家被严重削弱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分析】本题考查了二战,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亚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1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非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20年内
成为独立国家”可知,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已成为潮流,帝国主义国家被严重削弱,②④符合题意,
D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涉及到社会主义运动,和信息科技革命的相关内容,①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材料题(共2小题)
21.(2024春•中牟县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方殖民主义者来到非洲之后,一方面对当地原住民进行残酷剥削和大量屠杀,另一方面还对
当地进行了残酷的剥削和掠夺。19世纪末,在西方国家的操控下,非洲国家出现大量平直的边界,无
情地穿过许多不同民族的聚集区,这造成的结果是,一些敌对的种族被划归到一个国家,而一个种族又
被划分到两个、三个,甚至四个国家。它严重地破坏了非洲国家和民族间的传统疆界。
——摘编自高志平《论殖民主义统治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影响》
材料二二战后,一些老牌的殖民帝国深深感到再也不能在殖民地按照自己的心愿为所欲为地照旧统治
下去了。殖民帝国主义虽然不愿意看到资产阶级在殖民地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但是他们更不愿意看到无
产阶级在殖民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当这两种前景摆在他们面前的时候,出于其阶级本性,他们当然要
选择前者,因而接受了资产阶级的独立要求,允许非洲一些国家的民族资产阶级以和平的方式建立起民
族国家,以尽可能地保留殖民主义与其既得利益。在非洲I,从民族资产阶级方面来说,他们的经济地位、
阶级素质、思想意识,以及他们所奉行的非暴力的、过渡渐进的斗争原则,必然要对独立运动产生深刻
的影响,这正是非洲独立运动之所以能够在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和平取胜的一个更重要的因
素。
——摘编自陈香苓《试论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道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非洲国家的边界线特点,并谈谈你对这一特点的看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非洲独立运动和平取胜的原因。
【分析】(1)本题考查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要结合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
非拉人民的抗争的特征来解答。
(2)本题考查非洲的民族独立,要结合非洲的民族独立的影响来解答。
【解答】(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末(西方和非洲)。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
一“19世纪末,在西方国家的操控下,非洲国家出现大量平直的边界”,可得出边界线平直;根据材料
一”无情地穿过许多不同民族的聚集区,这造成的结果是,一些敌对的种族被划归到一个国家,而一个
种族又被划分到两个、三个,甚至四个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人为划分种族和边界线。第二小问
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边界特点是欧洲列强瓜分非洲,无视非洲国家主权,完全不顾非洲传统,
在地图上划分势力范围,导致了非洲的落后和混乱。
(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世界)。原因:根据材料二“二战后,一些老牌的殖
民帝国深深感到再也不能在殖民地按照自己的心愿为所欲为地照旧统治下去了”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
二战后,殖民国家实力的衰弱;根据材料二“殖民帝国主义虽然不愿意看到资产阶级在殖民地建立资本
主义制度,但是他们更不愿意看到无产阶级在殖民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社会主
义的影响力加强;根据材料二“当这两种前景摆在他们面前的时候,出于其阶级本性,他们当然要选择
前者,因而接受了资产阶级的独立要求,允许非洲一些国家的民族资产阶级以和平的方式建立起民族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级西式面点师职业技能发展计划
- 2025年一年级上学期课程安排计划
- 二手房购房协议法律效力分析
- 运输物流项目时间安排措施
- 河流污染治理项目进度与措施
- 商业大厦电梯安装工序流程指南
- 半挂车科目六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公共交通系统年度应急预案演练计划
- 商业办公楼消防安全应急预案及流程
- 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患者识别措施
- 2025年由民政局策划的离婚协议官方文本模板
- 高血压科普健康宣教课件
- 班级安全员信息员培训
- 科技领域实验室质量控制关键技术与方法
- 商场运营部的培训
- 四年级 人教版 数学《小数的意义》课件
- 《糖尿病与肥胖》课件
- 医疗纠纷防范与医患沟通
- 服装设计与工艺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钢结构施工管理培训课件
- 护理MDT多学科联合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