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陕西省中考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陕西省中考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陕西省中考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陕西省中考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陕西省中考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8页,总分60分。考试

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

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3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1分,共23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如图为某摄影爱好者于今年2、3、4月每月的23日,在我国某城市同一位置拍摄的日落前景象。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

1.三张照片显示日落时刻越来越晚,说明拍摄期间当地()

A.白昼逐渐变短B,白昼逐渐变长C.气候逐渐变冷D.天气阴晴不定

2.照片中不同日期日落时刻不同,是因为()

A.地球公转B.地球自转C.地球大小D.地球形状

3.3月23日拍摄时,太阳恰好在正西方。推断2月23日、4月23日拍摄时太阳的方位分别是()

A.西北、西南B,东北、东南C.西南、西北D.东南、东北

【答案】LB2.A3,C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并根据所学可知,三张照片为2、3、4月每月的23日在我国某城市同一位置拍摄的日落前景象。冬至

以后,白天逐渐变长,黑夜逐渐变短,日出越来越早,日落越来越晚,到春分那天再次昼夜平分;B正确,

排除ACD;故选B。

【2题详解】

读图并根据所学可知,由于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产生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导致了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

变化,白昼越长,日出时间越早,日落时间越晚,这就是日出和日落时间存在差异的原因;A正确,排除

BCD;故选A。

【3题详解】

读图并根据所学可知,若3月23日拍摄时,太阳恰好在正西方,则2月23日、4月23日拍摄时太阳的日

落方位分别为西南方向和西北方向;C正确,排除ABD;故选C。

【点睛】公转产生的4个地理现象: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昼夜长短的变化;3.四季的更替;4.五带

的划分。

红海航道是亚欧之间重要的海上通道,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抗迫之一。2023年11月以来,红海周边局

势动荡,世界多家航运公司暂时关停了红海杭线、图2(n)为红海演变图。(b)为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据图观察,红海海域面积()

A.逐渐缩小B.逐渐扩大C.保持不变D.时大时小

5.红海演变的原因是()

A,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C.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拉伸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

6.世界多家航运公司关停红海航线,产生的影响是()

A.亚欧之间海上航线陷入全面瘫痪B.亚欧铁路运输更繁忙,货运量增加

C.仅对红海周边国家经济产生影响D.好望角航线会更萧条、货运量减少

【答案】4.B5,D6.B

【解析】

【4题详解】

读图可知,红海海域面积逐渐扩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题详解】

由于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板块处于张裂拉伸状态,所以红海海域面积在不断扩大。D

正确,ABC错误。故选D。

【6题详解】

红海航道是亚欧之间重要的海上通道,世界多家航运公司关停红海航线,会导致亚欧铁路运输更繁忙,货

运量增加,B正确;亚欧之间海上航线不会陷入全面瘫痪,好望角航线会更繁忙、货运量增加,AD错误;

不仅对红海周边国家经济产生影响,也对其它地区产生影响,C错误。故选B。

【点睛】板块运动导致地球表层有的地方张裂,有的地方受到挤压。张裂运动时,板块之间的距离不断扩

张,地表会产生裂谷或海洋;挤压运动时,板块之间的距离缩小,往往形成高山、岛链或海沟等。

近年来,非洲部分国家市政供水面临困难,日常用水难以保障,中国政府为其援建水井近2000口。如

图为中国援建非洲水井项目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援建水井项目分布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D.地中海气候

8.项目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能有()

A.台风侵袭,寒潮频发B.高寒缺氧,温差较大

C.沙漠广布,容易迷失D.阳光暴晒,蚊虫叮咬

9.该项目的实施对援建地区的影响是()

A.缓解了当地人畜饮水困难B.增加了非洲的水资源总量

C.彻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D,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

【答案】7.C8,D9.A

【解析】

【7题详解】

读图可知,援建水井项目分布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热带草原气候,其他气候区几乎没有分布。ABD错误,

故选C。

【8题详解】

可知援建水井项目分布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因此无台风、寒潮、

高寒缺氧、沙漠,遇到的困难可能有阳光暴晒,蚊虫叮咬。ABC错误,故选D

【9题详解】

援建水井项目可以缓解了当地人畜饮水困难;但不能增加了非洲的水资源总量;不能彻底解决水资源短缺

问题;不能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BCD错误,故选A。

【点睛】非洲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气候分布具有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的特点,降水差异大。

我国南极科考已进入“航空时代”。科学家可利用机载冰雷达等技术装备,对南极部分地区冰下山脉、

湖泊以及深部峡谷进行深入探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我国南极科考进入“航空时代”,得益于我国()

A.距离南极大陆较近B.畅员辽阔地大物博

C.探索南极愿望迫切D.高新技术快速发展

11.相较于地面科考,南极地区航空科考的优势不包括()

A,减少地面考察对南极生态的影响B.不受南极酷寒、烈风等环境影响

C.可以深入探索地面考察受限区域D,能够获取高质量的航空科考数据

【答案】10.D11.B

【解析】

【10题详解】

机载冰雷达等技术装备属于高新技术产品,它的使用得益于我国高新技术快速发展,D正确;与我国和南

极大陆的距离、地域辽阔、探索南极愿望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

【11题详解】

由“科学家可利用机载冰雷达等技术装备,对南极部分地区冰下山脉、湖泊以及深部峡谷进行深入探索,,可知,

相较于地面科考,南极地区航空科考可减少地面考察对南极生态的影响、可以深入探索地面考察受限区域、

能够获取高质量的航空科考数据,ACD不符合题意;南极地区航空科考依然会受南极酷寒、烈风等环境影

响,B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

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

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和干燥。

下表为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统计表(不含港澳台人口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1953196419821990200020102020

城镇人口数量(亿)0.621.332.062.804.566.669.02

乡村人口数量(亿)5.215.628.028.548.106.745.10

总人口数量(亿)5.836.9510.0811.3412.6613.4014.12

12.符合我国乡村人口数量变化的折线图是()

C.

13.表中数据可反映出()

A.1953年城镇人口比重大B.人口总数不断减少

C.2020年乡村人口数量多D.城镇人口比例上升

【答案】12.A13.D

【解析】

【12题详解】

据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统计表(不含港澳台人口数据)分析可知,我国乡村人口数量先变多再变少,

在1990年达到最多(8.54亿),A选项折线图符合题意,BCD选项折线图均与题意不符,A正确,BCD错

误。故选A。

【13题详解】

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1953年城镇人口比重小,A错误;人口总数不断增加,B错误;1990年乡村人口数

量多,C错误;城镇人口比例上升,D正确。故选D。

【点睛】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全国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1162人,占63.89%(2020年

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5.4%);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87562人,占36.11%。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

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15856人,乡村人口减少164361984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

点。

中国山水画常以自然景观为主要描绘对象。如图为我国宋代著名山水画《寒鸦图》(局部),描绘的是

我国某地冬雪消融时的景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画中景象除了描绘“群鸦寒塘”,还涉及到的地理要素有()

A.山峦叠嶂B,草木苍翠C.雪霁严林D.耕牛田舍

15.画中所描绘地区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最可能是()

16.下列简称所代表的省份最可能出现画中景象的是()

A.台B.鲁C.赣D.琼

【答案】14.C15.A16.B

【解析】

【14题详解】

结合题意读图可得,此图描绘的是我国某地冬雪消融时的景象,所以除了可以看到“群鸦寒塘”景象外,还可

以看到“雪霁严林”的景象,C正确;图中看不到群山景象,A错误;冬雪消融时不会出现草木苍翠,B错误;

耕牛田舍图中未出现,D错误。排除ABD,故选C。

【15题详解】

由题意可得,画中描绘地区有降雪,即冬季月平均气温应在以下,读图可知,A最低气温低于0℃,符

合题意,A正确;BCD最低月平均气温高于0℃,基本不会出现冰天雪地的景象,排除BCD,故选A。

【16题详解】

由题意可得,画中描绘地区冬季月平均气温应在以下,即位于我国北方,鲁是山东省的简称,冬季会出

现降雪景象,B正确;台式台湾省简称,赣是江西省简称,琼是海南省简称,均无降雪,排除ACD,故选

Bo

【点睛】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从地理区域看是南方与北方地区分界线;从气候看是温带季风气候与亚

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从降水看是800nlm年等降水量线;从干湿地区看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从

气温看是一月0℃等温线;从温度带看是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从耕地类型看是旱地和水田分界线;从粮

食作物来看是小麦和水稻分界线等等。

坑根石寨位于浙江省南部山区,由泥土和石头砌成的房屋点缀在山水之间,与有着千年历史的梯田共

同绘制了古村落的美丽画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在坑根石寨最不可熊看到的景观是()

18.坑根梯田存世千年的意义有()

①改变作物熟制,增加作物播种次数

②增加石寨耕地面积,提高作物产量

③缓解石寨土地开垦导致的水土流失

④体现因地制宜、人地和谐共生思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17.C18.B

【解析】

【17题详解】

由题意可知,坑根石寨位于浙江省南部山区,房屋是泥土和石头砌成,有梯田,ABD符合;C图中地形平

坦开阔,不符合。ABD正确,故选C。

【18题详解】

由题意可知,梯田不能改变作物熟制,但可以增加耕地面积,从而提高粮食产量;山区修建梯田,可以在

一定程度缓解水土流失;体现出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①错误,②③④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自然环境影响聚落传统民居的风格,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才能实现人地和谐共生。

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协同发展战略将为海南省带来新机遇。如图为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

由贸易港协同发展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SWIRBl大MK

S肉府日由贸931

19.两区域协同发展的基础是()

A,均处热带,农矿资源丰富B.二者发展的条件完全一致

C.均临东海,交通运输便利D.二者位置邻近,优势互补

20.两区域协同发展对海南省的意义有()

①提升总体生产水平

②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③保障农产品输入

④扩大国际市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19.D20.C

【解析】

【19题详解】

海南自贸区地处热带,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化水平高,但是农矿资源不丰富,A错误;粤港澳地区经济发展水

平更高,二者发展的条件是不一致的,B错误;两地均临南海,交通运输便利,C错误;根据图片来看,二

者位置邻近,同时粤港澳地区经济发达,技术先进,而海南自由贸易港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可

以优势互补,D正确。故选:Do

【20题详解】

两区域协同发展对海南省的意义有,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达,技术先进,两地协同发展有助于提升海南省

总体生产水平;提升海南农业科技水平,促进海南的农产品等产品的销售,有助于扩大海南国际市场等;

根据材料来看,海南是农产品输出地,农产品输入较少,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故选:C„

【点睛】提出“将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和重要开放门户”,海南

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海南自贸区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主,其建

设的优势条件有海运便利,市场广阔,国家政策支持等;海南自贸区的建设为当地居民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与生活水平等。

陕西省分为陕北、关中、陕南三个地理单元,固自然与人文的丰富色彩、多元文化而独具魅力。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

21.曾经、黄土文明与红色文化积淀出陕西的人文底色。陕西红色文化的标志是()

A.大雁塔B,秦陵兵马俑C.黄帝陵D.延安宝塔山

22.如今,秦岭的绿与航天科技之蓝彰显了陕西的发展本色。绿色秦岭是我国()

A.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B.纵贯南北的巨大山脉

C.卫星发射与制造基地D.长江与黄河的发源地

23.未来、多元融合、人地协调是多彩陕西高质量发展的主色。陕西未来发展方向不包括()

A.基于生态保护与红色传承,陕北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和红色旅游

B.基于历史文化与科研优势,关中集中发展文旅产业和高新技术

C.基于森林资源与丰富矿产,秦岭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和矿产开采

D.基于宜人气候与优美环境,陕南适宜发展康养产业和生态旅游

【答案】21.D22.A23.C

【解析】

[21题详解】

宝塔山位于陕西省延安市,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遗址之一。它因其上的宝塔而得名,这座宝塔见证了中

国共产党的成长和发展,是延安精神的象征。宝塔山不仅是革命历史的见证,也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

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学习。因此,宝塔山被列为红色景点,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的革命

精神,故陕西红色文化的标志是延安宝塔山,D正确;大雁塔、秦陵兵马俑、黄帝陵等都不是陕西红色文

化的标志,ABC错误。故选D。

【22题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岭呈东西走向,是横贯东西的巨大山脉,它不仅是中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还是南

北方地理、气候、资源差异的分割线,A正确,B错误;秦岭并不是卫星发射与制造基地,C错误;长江与

黄河的发源地是青藏高原,D错误。故选A。

【23题详解】

基于生态保护与红色传承,陕北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和红色旅游;基于历史文化与科研优势,关中集中发展

文旅产业和高新技术;基于宜人气候与优美环境,陕南适宜发展康养产业和生态旅游等都是陕西未来的发

展方向,ABD不符合题意;基于森林资源与丰富矿产,秦岭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和矿产开采的发展方向不符

合人地协调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故不是陕西未来发展方向,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陕西省,简称“陕”或“秦”,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西安,位于中国内陆腹地,黄河中游,

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古,介于东经105。29,-北

纬31。42,-39。35,之间,总面积205624.3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陕西省下辖10个地级市。截至

2023年末,陕西省常住人口3952万人。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7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7分)

24.某中学地理小组到附近的森林公园开展”识别山体部位”的研学活动。如图为该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

此完成下列问题。

(1)经考察,研学小组的同学选择从图中虚线处步行登山,该登山线路所在的山体部位是,其中坡

度较缓的是段,观景台的海拔约为______米。

(2)研学小组发现该森林公园的盘山公路非常弯曲,简要说明这样修建公路的理由。

(3)研学途中,同学们自觉地将饮用后的矿泉水瓶收集并带出园区,为倡导文明绿色游园,请你为森林公

园设计一条宣传语。

【答案】(1)①.山脊②.b③.950—975(950和975不可取)

(2)可以减少坡度,更加省力

(3)珍爱公园,人人环保,文明游园,共享绿色;美景心中留,环保记心头,园区风光美,爱护靠大家等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盘山公路非常

弯曲的原因、宣传语的撰写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读图分析能力。

【小问1详解】

据图分析可知,该登山路线处的等高线凸向低处,为山脊,故该登山线路所在的山体部位是山脊,其中坡

度较缓的是b段,因为b段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而a段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据图可知,相邻两

条等高线的差值是25米,故该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是25米,那么观景台的海拔约为950—975米(950

米和975米不可取)。

【小问2详解】

据图和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盘山公路非常弯曲减少了斜面的坡度,增加了坡的长度,使得车辆上山时更加

省力、更加安全。

【小问3详解】

宣传语要紧扣文明绿色游园的主题,语言简洁,通俗易懂,健康积极,亲切友善,如珍爱公园,人人环保,

文明游园,共享绿色;美景心中留,环保记心头,园区风光美,爱护靠大家等。

25.如图为匈牙利和塞尔维亚位置示意及两国简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区域认知】

(1)比较两国地理位置特点和自然环境特征。

国家匈牙利塞尔维亚

位置地处_____纬度地区、内陆国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形平原为主北部平原,南部山地

河流有______河(填河流名称)穿过

【区域分析】

匈牙利属于中等发达国家,是第一个与我国签订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欧洲国家。其首都布达

佩斯位于欧洲中心,建有我国首家中欧商贸物流合作园。

(2)简要分析我国中欧商贸物流合作园建在布达佩斯的有利条件。

【区域评价】

“多瑙走廊”是指塞尔维亚首都东部的快速公路,是欧洲国家路网的重要支线,属中塞两国“一带一

路”共建项目,沿线有许多文化历史遗迹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建成后将打通塞尔维亚东部地区交通瓶颈。

目前,项目沿线的停半场、加油站正在加紧建设。

(3)说明“多瑙走廊”的建设对塞尔维亚及周边地区发展的意义。

【答案】(1)①.中②.多瑙

(2)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经济较为发达;国家政策的支持

(3)可以开发当地旅游潜力;增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连通性;可以促进矿产资源的开发,促进经济发展;

改善当地投资环境等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匈牙利和塞尔维亚位置示意及两国简图等图文资料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匈牙利

和塞尔维亚的地理位置特点和自然环境特征、我国中欧商贸物流合作园建在布达佩斯的有利条件及“多瑙走

廊”的建设对塞尔维亚及周边地区发展的意义等内容,考查学生对图文资料的分析运用能力。

【小问1详解】

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匈牙利和塞尔维亚都是地处中纬度地区的内陆国家,且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

冷夏热降水少,都有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多瑙河穿过,匈牙利的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塞尔

维亚北部为平原,南部为山地。

【小问2详解】

据材料分析可知,我国中欧商贸物流合作园建在布达佩斯的有利条件体现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位于欧洲

中心,通达欧洲各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物流便捷;匈牙利属于中等发达国家,其首都布达佩斯

经济较为发达;匈牙利是第一个与我国签订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欧洲国家,商贸物流合作园建在布达

佩斯具有国家政策的支持。

【小问3详解】

据材料可知,“多瑙走廊”是塞尔维亚首都东部的快速公路,沿线有许多文化历史遗迹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建

成后将打通塞尔维亚东部地区交通瓶颈,故“多瑙走廊”的建设可以开发当地旅游潜力,吸引更多游客,促进

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增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连通性,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和交流;可以促进矿产资源

的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可以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当地投资环境,增加

就业机会;可以提高当地居民的出行质量,减少旅行时间,提升区域内的交通便利性等。

26.东南亚热带水果种类多,全年鲜果不断、产量及出口量大。近年来,我国进口的热带水果主要来自东南

亚。如图为东南亚位置及海上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桐*线

Hff

181

(1)东南亚全年鲜果不断主要得益于当地优越的气候条件。如图为东南亚热带水果主产区的气温曲线和降

水量柱状图,描述该气候的特征。

气源<七)降水面

----------500

减----------400

J47105)

(2)简述东南亚相较于世界其他热带地区向中国大量出口热带水果的优势。

(3)东南亚水果可通过海运出口到世界各地,从交通方面说明东南亚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答案】(1)全年高温多雨

(2)距离近;运输成本低;品种多、品质好、口味独特等

(3)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

其中马六甲海峡是联系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要道,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东南亚位置及海上航线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东南亚的气候、地理位置的

重要性及东南亚相较于世界其他热带地区向中国大量出口热带水果的优势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

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小问1详解】

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可知,该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该气候主要分

布在赤道附近。

【小问2详解】

据图和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东南亚相较于世界其他热带地区向中国大量出口热带水果的优势是东南亚距离

中国近,且部分国家与中国陆上接壤,再加上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热带水果运输到我国后不易腐坏,仍

然能够保持新鲜,售卖价格高;东南亚距离中国近,运输成本低,利润较高;东南亚气候湿热,适合多种

热带水果的生长,热带水果的品种多、品质好、口味独特等。

【小问3详解】

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

输的重要枢纽,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联系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要道,也是联结

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被称为“海上生命线”,故东南亚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南部,深居内陆,其内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极度干旱,85%的区域为流沙,动

植物资源稀少。白尾地鸦是生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一种特有鸟类,其羽毛以沙黄色和乌白色为主,鼻

孔有须,嘴长而尖,善于奔跑,以昆虫、植物根茎、种子和果实为主要食物,属杂食性鸟类。图(a)为塔

里木盆地示意图,(b)为白尾地鸦照片。

(a)(b)

(1)分析塔克拉玛干沙漠极度干旱的原因。

(2)从材料中选择白尾地鸦的一个生物特征或习性.说明该特征或习性与沙漠环境的适应性。

(3)由于沙漠昼夜温差;白尾地鸦一般在气温适宜的清晨或傍晚觅食。有时白尾地鸦会在临近的城

镇觅食,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主要分布在0盆地的河流是白尾地鸦觅食的重要水源,这些河流下游往

往消失于沙漠中,属于河。

【答案】(1)深居亚欧大陆腹地,周围有高大山脉环抱,海洋湿润气流不易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2)白尾地鸦的嘴峰较长,有利于挖掘和埋食的功能,适应沙漠食物少的环境。鼻孔被稠密的羽毛覆盖,

非常适应荒漠干旱的环境。白尾地鸦的全身羽毛主要沙褐色,形成与沙漠颜色相似的保护色。

(3)①.大②.盆地边缘③.内流

【解析】

【分析】本题以塔里木盆地示意图为材料,考查学生对塔里木盆地干旱的原因、城镇的分布、白尾地鸦生

活习性与环境的关系进行比较,考查学生分析区域地理和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小问1详解】

塔里木盆地气候异常干旱,主要原因是塔里木盆地深居亚欧大陆腹地,周围有高大山脉环抱,海洋湿润气

流不易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小问2详解】

由于塔克拉玛干沙漠降水稀少,不适于大多数植物生长,植被稀疏,食物不足,白尾地鸦的嘴峰较长,并

稍向下弯曲,具有利于挖掘和埋食的功能。由于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居内陆,降水少,风沙大,鼻孔被稠密

的羽毛覆盖,非常适应荒漠干旱以及风沙多的环境。白尾地鸦的全身羽毛主要沙褐色,颜色十分接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