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暴人力管理_第1页
沙尘暴人力管理_第2页
沙尘暴人力管理_第3页
沙尘暴人力管理_第4页
沙尘暴人力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沙尘暴灾害分析一现状、成因与趋势风沙灾害形势严峻沙化1.58亿亩草地

150万亩林地埋压2.4万个村庄1400公里铁路3万公里公路5万多公里的灌渠沙害年损失540亿元生态损失难以估计93.5.5黑风暴116人丧生264人受伤直接损失5.6亿元温度降水温度降水温度降水温度降水东北路径华北路径风沙活动主要路径西北路径西部路径北京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土壤含水率(%)起沙风速(m/s)土壤含水率与起沙风速的关系悬移0.050.100.150.501.002.00跃移蠕移不同粒径砂尘颗粒的运动方式(mm)粗细粒径含量(%)粒径(mm)主要沙化地区地表物质组成粗沙细沙沙砾粉沙粘粒含量(%)粒径(mm)主要沙漠地区地表物质组成粗沙细沙沙砾粉沙粘粒7.848.278.710.23植被盖度(%)植被盖度与起沙风速的关系106起沙风速(m/s)植被盖度(%)风蚀量(kg/m2·min)植被盖度与土壤风蚀量的关系当风速为15m/s秸秆数量(kg/ha)土壤风蚀量(t/ha)作物秸秆覆盖与土壤风蚀的关系海拔高度(m)沙黄土带100200300400500100020000戈壁带明沙带伏沙带沙黄土零星分布区化德张北张家口北京西北东南平原沙质物二连浩特水平距离(km)600二连浩特-北京地势剖面图夏季250mm等雨量线平均位置的变化.250mmdistributionofannualrainfallchangesinsummer研究区域年降水量与NDVI空间变化的相互关系RelationshipbetweenannualprecipitationandNDVIPrecipitation/mm含量(%)粒径(mm)北京平原地表物质颗粒组成细沙粉沙沙尘暴过程与下垫面性质关系示意沙尘暴过程与下垫面性质关系示意沙尘暴过程与下垫面性质关系示意我国强与特强沙尘暴动态变化年代5060708090发生次数风沙灾害加剧人起主导作用天气候干燥多大风地表层富沙土生天然植被衰退人工植被错季人经济落后穷—垦—穷70’1560km2/年80’2100km2/年90’2400km2/年沙化土地局部治理整体恶化4.Thecriticalityofduststormin2000anditsriskassessment4.1Thespatialvariationofduststormconditionin20004.2Thespatialvariationoftheduststormdisaster-boredsystemin20004.3Definitionofpotentialregionforhighriskofduststormin2000ZC=∑Ni

(i=1,2,3,…,14)

ZC:disasternumber,CH:disaster-boredindexWhendisasterhappensNiequal1,orelseNiequalzeroCH=(a+b+c)/3

Heregrade“a”ispopulationdensity(p/km2),grade“b”isfarmlandperarea(%),grade“c”isGDPperarea(105RMByuan/km2).a,b,carebetween1to6asshowninTable3.Thepotentialriskdegreeindex(WX)oftheduststormdisasterwasestablishedaccordingtoZCandCH,WX=(thedisasternumbergrade+thedisaster-boredgrade)/2

ThepotentialriskdegreethememapoftheduststormdisasterfromMarchtoJune2000inChinaistheresultofsyntheticallyevaluatingonZCandCH

二经验、问题与思路(一)国外经验与教训(二)国内成就与问题(三)思路与对策国内外风沙灾害研究国外

风沙和荒漠沙丘物理学(1941)

沙地风蚀过程的实验研究和沙堆防止问题(1960)

风蚀物理机制与控制(1963)

全球沙海研究(1979)1977联合国内罗毕防治荒漠化会议

1994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6月17日荒漠化日国内

中科院治沙队工作(50-60年代)《中国沙漠概论》(1974)《风沙地貌学》(1987)《中国沙漠分布图》(1:400万)(1979)《中国沙化土地分布图》(1:400万)(1999)

三北防护林工程(70-90年代)

中国防治荒漠化行动全国防沙治沙工程广夏模式与传统农业方式的经济效益比较水稻 15000.53800小麦 5501.27700麻黄 160 12.50 2000葡萄 130 30.774000方式及作物灌溉定额(m3/亩)1m3水的产出(元)1亩沙地的产出(元)传统方式广夏模式问题

大面积搞生产小面积搞生态防沙治沙与脱贫致富相脱节水土资源利用不合理防沙治沙工程与科技不密切问题:1.大面积搞生产小面积搞生态

2.防沙治沙与脱贫致富相脱节小面积搞生态局部治理人防沙治沙脱贫致富整体恶化大面积搞生产问题

3.水土资源利用不合理

4.防沙治沙工程与科技不密切塔里木河胡杨林下游灌区原则科学规划先保后治提高效益发展产业对策思路1.整体布局长远规划2.分区治理突出重点3.先保后治以保为主4.除害兴利治用结合5.开源节流合理调配对策(一)首都圈(二)农牧交错带(三)草原带(四)荒漠绿洲带三分区与模式419个县市372万km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