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省中考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河南省中考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河南省中考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河南省中考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河南省中考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河南省中考历史一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1.如表是1860-1879年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该表数据的变化主要得益于()时间企业数(个)工人数量(个)产值/千卢布1860年991160079541879年2874200051937A.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行 B.苏联新宪法的公布

C.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了农奴制 D.农业集体化的进行2.我国古代生产工具的变迁如下,其中铁农具开始出现于打制石器一磨制石器一青铜农具一铁农具()A.远古人类时期 B.原始农耕时期 C.商朝时期 D.春秋时期3.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朝代货币的发展变迁。按变迁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④③①②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③①②④4.如图人物被称之为“万世师表”,他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也是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和学说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思想的集中体现于()A.道家

B.墨家

C.儒家

D.法家

5.“据不完全统计,1077年以前,全国各州商税年额,四十万贯以上的有三处,南方占了一处。二十万贯以上的有五处,都在南方。十万贯以上的有十九处,南方占其十八。五万贯以上的有三十处,南方亦占其十八”。这表明()A.南方在商业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B.此时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

C.北民南迁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发展 D.海外贸易额所占比重较高6.如图为《元朝形势图(1330年》,据图可知()A.今北京隶属于辽阳行省管辖 B.元朝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C.元朝没有实现对国家的统一 D.南海诸岛是元朝疆域的一部分7.西方人认为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东方人却从拜占庭的文化看出希腊罗马文化的身影。位于亚欧交界的拜占庭帝国文明博大精深、灿烂辉煌。该材料主要体现()A.拜占庭文化具有兼容东西方文化的特点 B.拜占庭帝国占据着重要的地理位置

C.拜占庭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保存者 D.拜占庭是世界存在时间最长的帝国8.观察表格,可推知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建厂时间厂名建厂官员主要产品1861年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小火炮、炸弹1865年江南制造局李鸿章、曾国藩来福枪、重型海防炮、轮船等1890年汉阳枪炮厂张之洞来福枪、轻型迫击炮、子弹等A.洋务派打造近代化武器装备 B.维新派组建训练新式的军队

C.清朝内部达成学习西方共识 D.中国成功走上富国强兵之路9.某班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编写《晚清风云》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请你帮他们审阅,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A.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 B.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发动金田起义

C.黄海大战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D.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再度出逃10.商周之际产生的“敬天保民”思想,体现了统治者高度重视民众的力量以及民众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开启了后代重民思想的先河。下列主张体现重民思想的是(

)A.“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B.治国要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11.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斗争”分别是指()A.革命党人、旧民主主义革命 B.维新派、人民解放战争

C.工人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 D.工农联盟、社会主义改造12.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阐明了一个道理:“在当时的时代条件下,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凝聚起来……才能够使中国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由此可见,这场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因素是()A.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抗争 B.敌后根据地不断巩固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支持 D.国民党发挥主导作用13.1947年,全国有综合性大学55所、工科院校18所,到1957年综合性大学减少到17所,工科院校则增加到44所。在专业的设置上,工科专业的比重急剧上升,文、法、商等专业的比重急剧下降。高校院系和专业的调整()A.适应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B.促进了义务教育的普及

C.背离了“百花齐放”方针 D.提高了国民的科技素质14.1984年石家庄造纸厂推行承包责任制改革,第二个月就实现利润21万元,超过了改革前原定的全年指标。第一年承包期满,完成利润140万元,比承包指标翻了一番。这说明()A.乡镇企业的产值迅速提高 B.经济体制改革为企业注入了活力

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15.世界古代四大文明最原始的计数方法使用的进制各有不同,其中古埃及没有统一的进位制,古巴比伦使用六十进制,古印度在公元七世纪前使用多种方法,而中国则较早使用了十进位制。由此说明()A.地理环境决定区域文明 B.经济水平影响文明交流

C.区域文化在交融中发展 D.世界文明具有多元特征16.邓小平曾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20世纪的。”这场世纪之交的耻辱的战争导致了()A.圆明园被烧毁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日本占据台湾 D.北京东交民巷成为使馆界17.“鉴于1862年9月22日,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曾发布一份宣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863年1月1日起,凡任一叛乱州或一州之指明地区,所有作为奴隶的人们,从此将获得自由。”“总统”发布这份宣言的直接目的是()A.确立民主政体 B.避免国家分裂 C.扭转内战战局 D.发展资本主义18.赛马是英国人生活中的重要体育赛事。早期赛马赛事的观众多为马匹主人和居住在赛事举办地附近的观众。19世纪以后,英国各地的观众也纷纷前往观看比赛。上述变化得益于()A.全球航路的开辟 B.铁路时代的来临 C.君主立宪制确立 D.日不落帝国建立19.如图年代尺所示时间发生的历史事件共同体现()

A.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形成 B.美苏对峙两极格局的演变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D.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演变20.如图是某校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的资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反映了世界近代科学文化发展 B.使人类对客观世界进一步探索

C.反映了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 D.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21.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东西方文明交相辉映,形成璀璨的世界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边是来自不同地区的文明成果图片。

(1)请指出上述材料中体现大河文明的两张图片。(写出图片序号即可)从以上文明成果中任选一项,进行简要介绍。

材料二2013年河北涿州的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一枚金币。据考证,其为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第五任哈里发阿卜杜勒•马利克在位时所造,年代为回历80年,即699-700年(中国唐朝武则天圣历二年至三年)。这是阿拉伯世界历史上铸造的第一种货币。此币没有人物或偶像图案,两面有文字,正面的阿拉伯文意思为“别无他神,唯有真主,真主举世无双”。

——王雪农《涿州唐墓出土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金币》(2)按照史料价值分类,材料二中的金币属于哪种类型的史料?根据材料二,概括该枚金币的史料价值。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明具有多样性,就如同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一样,一同构成我们这个星球的生命本源。”世界上各具特色的不同文明相互交织、交相辉映,形成色彩斑斓的人类文明画卷。虽然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出现过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但多样性文明间的平等交流互鉴始终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始终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人类文明发展史本质上就是一部异质文明之间交流交融、互学互鉴的历史,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基本规律。

——张凤莲《在深化交流互鉴中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3)根据材料,围绕“文明的多样性”提炼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至少运用两个史实,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有总结提升,)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王老师以“解放战争”为主题,制作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历史情境问题考虑

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1)图片反映的是什么事件中的场景?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赴重庆的目的是什么?

解放军进攻锦州(2)图中这一军事行动属于哪次战役?这一战役有何意义?(3)图片反映的是什么运动?概括这场运动与解放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4)图中这一场面出现在何时?该场面在中国历史上有何划时代意义?23.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的做法,“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1)上述内容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哪些事件?(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时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巨大成就。说出各战线上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中的“铁人”及党的好干部的名称?(3)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的科学家是谁?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叫什么?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一位英国外交大臣说:真正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的问题。——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下)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在1919和1921-1922年分别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缔结了以《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秩序。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并概括这场战争的性质。(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重建的国际秩序被称为什么,实质是什么。(3)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请你围绕人类和平设计一条宣传语。25.世界形势风云变幻,国际关系错综复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919年的头六个月里,巴黎成了世界的首都,世界的头等大事便是巴黎和会,世界上最具权势的人则成了和平缔造者。和平缔造者们日复一日地会面,提案,辩论,争吵,然后再重复这个过程;他们达成交易,拟定条约;他们创立新的国家与新的机构。1919年和平缔造者们对待欧洲以外世界的草率方式、所挑起的怨恨大火,改变了20世纪的命运。——玛格丽特•麦克米伦《缔造和平》材料二美苏大战略中的巨大差异:美国是要全球扩张,而苏联则要求划分势力范围。但是美国把苏联建立势力范围的行动视为对美国实现其大战略的巨大障碍与威胁,认为只有在“地缘政治现实”的基础上采取行动,美国才能避免被包围,于是就有了“遏制”政策。——徐蓝《论题:美苏国家大战略的演变与冷战》材料三从1989年东欧剧变与1991年底苏联解体以来,旧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开始向新格局过渡。在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的转折时期,建立什么样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问题被突兀地提了出来。

——摘编自齐世荣、廖学盛《20世纪的历史巨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缔造和平”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并就“对待欧洲以外世界的草率方式、所挑起的怨恨大火”以德国为例说明。(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苏冷战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遏制”政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旧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开始向新格局过渡”中的“新格局”是什么?分析呈现出这种“新格局”的决定因素是什么?(4)综上所述,在当今世界发展趋势下,各国应如何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1.【答案】C2.【答案】D3.【答案】A4.【答案】C5.【答案】A6.【答案】D7.【答案】A8.【答案】A9.【答案】C10.【答案】C11.【答案】C12.【答案】A13.【答案】A14.【答案】B15.【答案】D16.【答案】D17.【答案】C18.【答案】B19.【答案】D20.【答案】A21.【答案】【小题1】①②。

示例:图①,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小题2】史料:一手史料。

史料价值:该金币属于出土文物,是研究历史的一手史料,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可用以研究唐朝与阿拉伯帝国的商业贸易往来;也可用以研究阿拉伯帝国文字、货币、商业、宗教等历史。【小题3】观点: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各自的社会基础和自然环境,造就了文明的多样性。

论述:在东方,在生态环境多样、水资源丰富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大江大河地区,经过长期的经济文化往来和民族交融,逐渐形成以铁犁牛耕为主要方式、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以及以儒家思想为代表、底蕴深厚的思想文化体系,共同铸就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它注重文明的传承性,是世界上唯一完整延续至今的原生文明。在西方,古希腊山多地少、三面环水、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以及频繁的商业贸易与海外活动,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西方文明,这一文明包含着的民主自由的思想,成为近现代西方文化的重要源头。总之,世界文明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