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1页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2页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3页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4页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分一、选择题:本题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作为一名中学生,学习物理后,我们要了解与自己有关的数据,下列数据估测正确的是()A.步行的速度约为4kmB.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接近1C.身体的体积约为500cD.人体内气压约为12.下列生产生活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A.汽车有很多个宽大的车轮B.盲道上有凸起的条纹C.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D.切蛋器上的不锈钢丝做得很细3.生活中有的摩擦是有用的,有的摩擦是有害的,下列情况属于减小摩擦的是()A.甲图:运动鞋底有凹凸的花纹B.乙图: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车闸C.丙图:气垫船高速运动时,船体脱离水面D.丁图:体操运动员上器械前,手上要涂防滑粉和缠上绑带4.如图所示,汽车上配有安全带和头枕,司机和乘客都必须系好安全带。当向前行驶的汽车分别出现被他人追尾、紧急刹车两种状况时,对乘车人员起主要保护作用的分别是()A.头枕、头枕 B.安全带、安全带C.安全带、头枕 D.头枕、安全带5.以下文字选于朱自清的《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关于文中所涉及到的现象解释错误的是()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草对土有力的作用B.“坐着,躺着”,由坐到躺,人对地面的压强变小C.“打两个滚”,在草地上滚动,人不受摩擦力D.“踢几脚球”,踢出的球由于具有惯性能继续运动6.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的是()A.图甲,刮大风时,伞面会被向上“吸”起B.图乙,向两张纸之间吹气,两张纸会向中间靠拢C.图丙,打开水龙头,放在正下面的乒乓球不会冲走D.图丁,用力吹贴在额头上的纸片,纸片会向上飘起来7.2023年5月21日,中国羽毛球队发扬永不放弃、顽强拼搏的团队精神,第十三次捧起苏迪曼杯,如图所示。在比赛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羽毛球被击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羽毛球受到球拍的作用力是因为球拍发生了形变C.在空中飞行的羽毛球运动到最时只受重力的作用D.静止在场地上的羽毛球受到的支持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8.小明站在滑板车上不断蹬地让车沿水平方向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断蹬地说明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才能运动B.小明脚离地面向前滑行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C.小明不蹬地后慢慢停下来,是因为没有受到力的作用D.运动中的车如果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9.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掷实心球的场景,图中虚线表示球的运动轨迹,球从a点上升到最高点b后下落到地面c点,然后继续运动到d点停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在b点时,若所有力消失,将直接掉下来B.球从a点上升到b点,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C.球从b点下落到c点过程中,运动状态不断改变D.球最终到d点停止,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10.对下列四幅图所示的情景,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人推另一艘船,两船向相反方向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图乙:撞击锤柄下端能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因为锤头有惯性,锤柄没有惯性C.图丙:从斜面上滚下的小球受到磁力作用,方向发生改变,说明力只改变了物体运动的方向D.图丁: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此时橡皮只受到拉力作用,所以橡皮需要用线的拉力才不会跑掉11.在两个烧杯内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瓶口扎有橡皮膜的同一小瓶,分别放入甲、乙液体中,均处于悬浮状态且开口朝下,小瓶在甲液体中橡皮膜的凹陷程度较大,如图所示。轻触乙液体中的小瓶使其下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的密度小B.下沉过程中,小瓶所受浮力变小C.下沉过程中,橡皮膜所受液体压强不变D.悬浮时,小瓶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比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小12.如图,甲是水银气压计,乙是自制气压计,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将自制气压计从1楼拿到10楼,玻璃管中的水柱会上升B.将水银气压计从1楼拿到10楼,玻璃管内水银柱会下降C.在使用水银气压计时,如果将玻璃管略微倾斜不会影响测量结果(上方继续有真空)D.测同一气压时,水银气压计管内装酒精的液面高度与装水的液面高度相等(管子足够长)二、填空题(共3题,每空1分,共10分)13.当雨滴从空中落下来时,由于近地面的气温很低,在电线杆、树木、植被及道路表面都会冻结上一层运二晶莹透亮的薄冰,气象上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冻雨”。今年春季,大冶市冻雨灾害严重,冻雨的形成其实是(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如图所示,冻雨使树枝折断,说明力可以改变;冻雨导致交通事故频发,主要原因减少了车轮与路面的,从而减小的摩擦力。14.2023年5月28日,中国东方航空使用中国商飞全球首架交付的C919大型客机,从上海虹桥机场飞往北京首都机场,开启了国产大飞机C919的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如图所示。飞机在升空过程中,乘客行李箱的惯性(A.变大B.变小C.不变);乘客相对于座椅是(A.静止B.运动)的;此时机翼(A.上B.下)方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外界大气压强(A.变大B.变小C.不变)。15.如图所示,水能从a、b两个相同的小圆孔中喷出,说明液体对容器的有压强;b孔中的水喷得更远。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此时,用手封住瓶口(水面高于a孔)。能够观察到小孔(选填“ab”、“a”、“b”或“都停止”)持续向外出水。三、探究实践题(共5题,共21分)16.如图所示,木块正在水平地面上向右滑动并压缩弹簧,请在O点画出木块所受弹力的示意图。17.如图所示,一小球漂浮在盛水的烧杯中,将烧杯放置在斜面上,各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请作出小球的重力示意图和烧杯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小球的重心已标出)。18.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探究物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关系的实验情境。(1)实验弹簧测力在使用前要在(A.水平B.竖直)方向上进行校“0”,校好后,某次弹簧测力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计数为N。(2)若他到太空中的空间站实验室去做该实验,你认为他用同样的器材(A.能B.不能)完成该探究。(3)如图乙所示是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探究重力方向的实验装置。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A.变化B.不变);建筑工人经常使用的就是该原理的应用。(4)小明对太空中的星球比较感兴趣,他从网上查得: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19.小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中甲乙表面相同,丙比乙要粗糙些。(1)本实验根据原理可得,此时木块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木块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2)若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进行如图丙所示的实验时,当弹簧测力计示数达到最大值时仍没拉动木块。为了使用现有实验器材顺利完成此实验探究,你建议小明可采取的办法是,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和实验(选填“甲”“乙”)进行比较。(3)在利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时,运动过程中木块的速度突然变大,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4)小明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时,将木块切去一半,重复图甲的操作过程,得出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的结论。这种做法明显错误的,改变接触面积的同时也改变了压力,最简单的改进方法是。20.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取四只瓶嘴大小相同的塑料瓶去底(其中B、C、D三个粗细相同),在瓶嘴上扎橡皮膜,将其倒置,如图所示向A、B、C瓶中装入水,D瓶中装入盐水。(1)瓶嘴下方橡皮膜鼓起的程度可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此研究方法是(A.控制变量法B.转换法);(2)根据A、B两瓶子橡皮膜鼓起的程度相同,可知: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质量(A.有关B.无关);(3)根据B、C两瓶子橡皮膜鼓起的程度不同,可知: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有关;(4)实验后,该同学自制如图E装置继续探究,已知隔板在容器的中央。他再向隔板右侧倒入另一种液体,当加到一定程度时,橡皮膜恢复原状,如图F所示,则此液体密度(A.大于B.等于C.小手)水的密度。现将图E装置的隔板与橡皮膜同时向左移动一部分,往左右两侧注入深度相同的水,发现橡皮膜将(A.向左凸B.向右凸C.不发生形变),进一步证实了液体压强与无关。四、综合应用题(共2题,共15分)21.如图所示,茶壶放在水平桌面上,壶的质量m壶=50g,壶内水的质量m水=150g,壶内水深h=10cm,壶的内底面积(1)壶对桌面的压强;(2)水对壶底的压力。2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下端用小管连通的A、B两容器,底面积分别为100cm2和150cm2。阀门K打开前,A容器内竖直放置一底面积为50cm2、高为(1)阀门K打开前,水对B容器底部的压强pB(2)阀门K打开前,若pB(3)阀门K打开后,水从B容器进入A容器,液面静止时,若刚好使物块漂浮,物块受到的浮力。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解析】【解答】A.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4km/h,故A正确;

B.站在水平地面上,人对地面的压力F=G=mg=50kg×10N/kg=500N,双脚的接地面积大约500cm2,则对地面的压强接近p=FS=500N500×10-4m2=104Pa,故B错误;

C.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则身体的体积约为V=mρ=50kg1032.【答案】A【解析】【解答】汽车有很多个宽大的车轮,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式减小压强,故A符合题意;

盲道上有凸起的条纹,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切蛋器上的不锈钢丝做得很细,都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增大压强,故B、C、D不合题意。

故选A。

【分析】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3.【答案】C【解析】【解答】A.甲图:运动鞋底有凹凸的花纹,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式增大摩擦,故A不合题意;

B.乙图: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车闸,通过增大压力的方式增大摩擦,故B不合题意;

C.丙图:气垫船高速运动时,船体脱离水面,通过改变接触面的方式减小摩擦,故C符合题意;

D.丁图:体操运动员上器械前,手上要涂防滑粉和缠上绑带,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式增大摩擦,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减小摩擦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改变接触面;④注入润滑油;⑤变滑动为滚动。4.【答案】D【解析】【解答】当向前行驶的汽车出现突然加速时,汽车速度变大,而人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较慢速度的运动状态,人的头部会向后仰,“头枕”对人有保护作用。而紧急刹车时,由于摩擦力使得车速变小,人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较快速度的运动状态,人的上身会向前倾,容易撞到前面的物体,因而安全带拉着人不向前撞击物体,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分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分析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和受力后运动状态如何改变,然后做出判断。5.【答案】C【解析】【解答】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草对土有力的作用,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坐着,躺着”,由坐到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变大而压力不变,根据p=FS可知,人对地面的压强变小,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打两个滚”,在草地上滚动,人受到滚动摩擦力,故C错误符合题意;

D.“踢几脚球”,踢出的球由于具有惯性能继续运动,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根据公式p=FS分析人对地面的压强变化;

C.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6.【答案】D【解析】【解答】A.图甲,刮大风时,伞面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伞面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产生向上的“升力”,所以伞面会被向上“吸”起,故A不合题意;

B.图乙,向两张纸之间吹气,两张纸中间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两侧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产生向中间的压强差,所以纸会相互“吸”起来,故B不合题意;

C.图丙,打开水龙头,乒乓球上方水流速度而压强小,下方水流速度小而压强大,于是乒乓球受到向上的压力而不会冲走,故C不合题意;

D.图丁,用力吹贴在额头上的纸片,纸片受到风力而飘动起来,与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无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据此对各个选项包含的物理原理进行判断即可。7.【答案】B【解析】【解答】A.羽毛球被击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错误;

B.羽毛球受到球拍的作用力是因为球拍发生了形变,故B正确;

C.在空中飞行的羽毛球运动到时受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故C错误;

D.静止在场地上的羽毛球受到的支持力作用在羽毛球上,而它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地面上,二者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肯定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力的作用效果包括:①改变物体形状;②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对羽毛球进行受力分析即可;

C.注意羽毛球运动时会受到空气阻力;

D.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8.【答案】D【解析】【解答】A.不断蹬地说明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由静止变为运动,或加速,故A错误;

B.小明脚离地面向前滑行时,速度大小改变,即运动状态保持改变,故B错误;

C.小明不蹬地后慢慢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故C错误;

D.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运动中的车如果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C.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判断;

B.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由静止变运动,由运动变静止,速度大小改变或运动方向改变;

D.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分析。9.【答案】C【解析】【解答】A.球在b点时,竖直方向上速度为零,水平方向上速度部位零,若所有力消失,将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球从a点上升到b点,是因为球有惯性,故B错误;

C.球从b点下落到c点过程中,速度大小和方向不断改变,即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故C正确;

D.球最终到d点停止,是因为物体受到阻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分析;

B.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而不是力的作用;

C.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由静止变运动,由运动变静止,速度大小改变或运动方向改变;

D.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判断。10.【答案】A【解析】【解答】A.图甲:人推另一艘船,两船向相反方向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正确;

B.图乙:撞击锤柄下端能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因为锤头有惯性,锤柄也有惯性,故B错误;

C.图丙:从斜面上滚下的小球受到磁力作用,小球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发生改变,故C错误;

D.图丁: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此时橡皮只受到拉力和重力作用,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A.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判断;

B.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C.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判断;

D.注意橡皮也受到重力作用。11.【答案】B【解析】【解答】AD.小瓶在甲、乙液体中都悬浮,小瓶受到的浮力等于小瓶的重力。同一个小瓶重力一定,所以小瓶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由于小瓶在甲液体中橡皮膜的凹陷程度较大,所以甲液体中小瓶排开液体的体积小,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的密度大,故A,D错误;

BC.下沉过程中,深度增加,根据p=ρ液gh可知,橡皮膜所受液体的压强变大,则橡皮膜的形变程度变大,而小瓶的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小。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小瓶所受浮力变小,故B正确,而C错误。

故选B。

【分析】AD.根据小瓶的浮沉情况判断出浮力与重力关系,根据重力的变化判断出小瓶在甲、乙液体中受到浮力的大小,根据小瓶在甲液体中橡皮膜的凹陷程度较大可知甲液体中小瓶排开液体的体积小,根据F浮=ρ液gV排判断出甲、乙液体密度的关系;

BC.下沉过程中,深度增加,根据p=ρ液gh判断出橡皮膜所受液体压强的变化,根据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变化判断瓶子排开水的体积变化,根据F浮=ρ液gV排判断受到的浮力的变化。12.【答案】D【解析】【解答】A.把自制气压计从1楼拿到10楼,由于外界大气压变小,瓶内气压不变,故管内水柱高度增大,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把水银气压计从1楼拿到10楼,由于外界大气压变小,故玻璃管内水银柱会下降,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在使用水银气压计时,如果玻璃管倾斜会使水银柱的长度增加,但高度不变,故不影响实验测量结果,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测同一气压时,水银气压计管内装酒精的液面高度比装水的液面高度大,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B.根据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判断把自制气压计从1楼拿到10楼,瓶中水的高度变化,再利用液体压强公式判断压强变化;根据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判断把水银气压计从1楼拿到10楼,玻璃管内水银柱的变化情况;

C.玻璃管粗细、是否倾斜、是否弯曲以及水银槽内水银的多少不会影响大气压的测量值;

D.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分析判断。13.【答案】凝固;形状;粗糙程度【解析】【解答】(1)冻雨是水从液态变成固态发生凝固形成的;

(2)如图所示,冻雨使树枝折断,说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3)冻雨导致交通事故频发,主要原因减少了车轮与路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减小的摩擦力。【分析】(1)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

(2)力的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形状;②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减小摩擦力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改变接触面;④注入润滑油;⑤变滑动为滚动。14.【答案】C;A;A;B【解析】【解答】(1)飞机在升空过程中,乘客行李箱的质量不变,则它的惯性大小不变,故选C;

(2)乘客相对与座椅的位置保持不变,即乘客是静止的,故选A;

(3)此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而压强小,故选A;

(4)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外界大气压强减小,故选B。

【分析】(1)惯性大小与物体质量大小有关;

(2)根据参照物的知识分析解答;

(3)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解答;

(4)根据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的关系解答。15.【答案】侧壁;增大;都停止【解析】【解答】(1)如图所示,水能从a、b两个相同的小圆孔中喷出,因为它们都在侧壁上,所以说明液体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

(2)b孔深度大,其中中的水喷得更远,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此时,用手封住瓶口(水面高于a孔)。由于小孔外面的大气压强大于内部水的压强,因此能够观察到小孔都停止持续向外出水。

【分析】(1)液体对容器的侧壁、底部和液体内部产生压强;

(2)水喷得越远,说明液体压强越大;

(3)比较小孔处内外压强的大小即可。16.【答案】【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在竖直方向上,木块受到向上的支持力和向下的重力,而支持力为弹力。在水平方向上,它受到向左的弹簧的推力和向右的摩擦力,其中推力为弹力。二者都作用在重心上,如下图所示:

【分析】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即可。17.【答案】【解析】【解答】①小球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作用在小球的重心上;

②烧杯对斜面的压力作用在二者的接触面上,方向与斜面垂直向下,如下图所示:

【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力的三要素,然后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即可。18.【答案】(1)B;2.4(2)B(3)B;铅垂线(或重垂线)(4)A【解析】【解答】(1)①测量物体重力时要在竖直方向上受到拉力,因此使用前要在竖直方向上调零,故选B;

②根据甲图可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则示数为2.4N。

(2)太空中所有物体处于失重状态,那么不会对弹簧产生拉力,因此不能完成测量,故选B;

(3)图乙所示是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探究重力方向的实验装置。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变化,故选A。建筑工人经常使用的铅垂线就是该原理的应用。

(4)如下图所示,质量相同的物体在甲星球上的重力大于在乙星球上的重力。

【分析】(1)①弹簧测力计要在使用方向上进行调零;

②根据甲图确定测力计的分度值,根据指针位置读出示数。

(2)根据太空中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分析;

(3)根据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和应用判断;

(4)根据G=mg利用丙图比较物体的重力大小。19.【答案】(1)二力平衡(2)去掉木块上面的砝码(或取下上面的重物);甲(3)不变(4)将切掉的部分叠放在木块上(由于已切,不能侧放)【解析】【解答】(1)本实验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可得,此时木块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木块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

(2)测力计的示数达到最大时没有拉动木块,则说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太大,此时可以减小摩擦力,即减小压力,也就是去掉木块上的砝码即可。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粗糙程度的关系时,要控制压力相同,只改变接触面,故选丙和甲。

(3)在利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时,运动过程中木块的速度突然变大,但是木块对接触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

(4)小明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时,将木块切去一半,重复图甲的操作过程,得出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的结论。这种做法明显错误的,改变接触面积的同时也改变了压力,最简单的改进方法是:将切掉的部分叠放在木块上。

【分析】(1)当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那么二者大小相等;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或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

(3)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知识,结合平衡力的知识分析;

(4)无论切掉的在哪个位置,剩余部分和切掉部分的总重力保持不变,据此保证对接触面的压力不变即可。20.【答案】(1)B(2)B(3)深度(4)C;C;质量【解析】【解答】(1)瓶嘴下方橡皮膜鼓起的程度可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此研究方法是转换法;

(2)A、B两瓶子橡皮膜鼓起的程度相同,则橡皮膜受到压强大小相等,但是A内水的质量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