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高频考点速记题库:语法知识综合应用试题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高频考点速记题库:语法知识综合应用试题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高频考点速记题库:语法知识综合应用试题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高频考点速记题库:语法知识综合应用试题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高频考点速记题库:语法知识综合应用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高频考点速记题库:语法知识综合应用试题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现代汉语基础知识要求:掌握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包括词语、句子、语法等方面的内容。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拂拭(fúshì)B.踟蹰(chíchú)C.摩挲(mósā)D.摧残(cuīcán)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级里的佼佼者。B.她虽然工作很忙,但是每天都会抽出时间锻炼身体。C.这本书的内容丰富,不仅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还能拓宽知识面。D.为了完成这项任务,我们加班加点,终于按时完成了。3.下列各句中,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他昨天去书店买了一套教材。B.她在图书馆借了一本小说。C.他们去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D.我们去公园散步。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他正在读书。”(正在:正在进行)B.“他生病了。”(生病:生病的人)C.“他要去北京。”(要去:要去的地方)D.“他明天要来。”(明天:明天的时间)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用法正确的一项是:A.“他每天都按时起床。”(按时:按照时间)B.“他经常去图书馆。”(经常:常常)C.“他喜欢听音乐。”(喜欢:喜欢的事物)D.“他明天要考试。”(明天:明天的时间)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他工作很努力。”(努力:尽力)B.“他学习很认真。”(认真:仔细)C.“他生活很节俭。”(节俭:节约)D.“他为人很正直。”(正直:公正)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用法错误的一项是:A.“他每天都要锻炼身体。”(要:需要)B.“他经常去图书馆。”(经常:常常)C.“他喜欢听音乐。”(喜欢:喜欢的事物)D.“他明天要考试。”(明天:明天的时间)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用法正确的一项是:A.“他每天都要按时起床。”(按时:按照时间)B.“他经常去图书馆。”(经常:常常)C.“他喜欢听音乐。”(喜欢:喜欢的事物)D.“他明天要考试。”(明天:明天的时间)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他工作很努力。”(努力:尽力)B.“他学习很认真。”(认真:仔细)C.“他生活很节俭。”(节俭:节约)D.“他为人很正直。”(正直:公正)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用法错误的一项是:A.“他每天都要锻炼身体。”(要:需要)B.“他经常去图书馆。”(经常:常常)C.“他喜欢听音乐。”(喜欢:喜欢的事物)D.“他明天要考试。”(明天:明天的时间)二、文言文阅读要求:掌握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包括实词、虚词、句式等方面的内容。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吾欲之南海。”(之:到、去)B.“子路率尔而对。”(率尔:轻率地)C.“吾欲观之。”(观:看)D.“子路率尔而对。”(对:回答)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用法正确的一项是:A.“吾欲之南海。”(之:到、去)B.“子路率尔而对。”(率尔:轻率地)C.“吾欲观之。”(观:看)D.“子路率尔而对。”(对:回答)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吾欲之南海。”(之:到、去)B.“子路率尔而对。”(率尔:轻率地)C.“吾欲观之。”(观:看)D.“子路率尔而对。”(对:回答)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用法错误的一项是:A.“吾欲之南海。”(之:到、去)B.“子路率尔而对。”(率尔:轻率地)C.“吾欲观之。”(观:看)D.“子路率尔而对。”(对:回答)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用法正确的一项是:A.“吾欲之南海。”(之:到、去)B.“子路率尔而对。”(率尔:轻率地)C.“吾欲观之。”(观:看)D.“子路率尔而对。”(对:回答)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吾欲之南海。”(之:到、去)B.“子路率尔而对。”(率尔:轻率地)C.“吾欲观之。”(观:看)D.“子路率尔而对。”(对:回答)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用法错误的一项是:A.“吾欲之南海。”(之:到、去)B.“子路率尔而对。”(率尔:轻率地)C.“吾欲观之。”(观:看)D.“子路率尔而对。”(对:回答)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用法正确的一项是:A.“吾欲之南海。”(之:到、去)B.“子路率尔而对。”(率尔:轻率地)C.“吾欲观之。”(观:看)D.“子路率尔而对。”(对:回答)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吾欲之南海。”(之:到、去)B.“子路率尔而对。”(率尔:轻率地)C.“吾欲观之。”(观:看)D.“子路率尔而对。”(对:回答)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用法错误的一项是:A.“吾欲之南海。”(之:到、去)B.“子路率尔而对。”(率尔:轻率地)C.“吾欲观之。”(观:看)D.“子路率尔而对。”(对:回答)三、古诗词鉴赏要求:掌握古诗词的基础知识,包括诗词的形式、内容、意境等方面的内容。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霜冻)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晓:早晨)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花:花朵)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佳节之日)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用法正确的一项是: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霜冻)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晓:早晨)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花:花朵)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佳节之日)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霜冻)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晓:早晨)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花:花朵)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佳节之日)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用法错误的一项是: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霜冻)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晓:早晨)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花:花朵)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佳节之日)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用法正确的一项是: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霜冻)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晓:早晨)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花:花朵)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佳节之日)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霜冻)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晓:早晨)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花:花朵)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佳节之日)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用法错误的一项是: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霜冻)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晓:早晨)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花:花朵)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佳节之日)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用法正确的一项是: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霜冻)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晓:早晨)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花:花朵)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佳节之日)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霜冻)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晓:早晨)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花:花朵)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佳节之日)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用法错误的一项是: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霜冻)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晓:早晨)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花:花朵)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佳节之日)四、文学常识要求:了解文学常识,包括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内容。1.下列作家中,不属于“五四”新文学运动代表人物的是:A.鲁迅B.胡适C.陈独秀D.沈从文2.下列作品中,不属于鲁迅小说集的是:A.《呐喊》B.《彷徨》C.《故事新编》D.《阿Q正传》3.下列文学流派中,不属于现实主义的是: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自然主义D.批判现实主义4.下列文化背景中,与《红楼梦》的创作背景不符的是:A.康熙盛世B.乾隆盛世C.雍正盛世D.嘉庆盛世5.下列文学作品中,不属于西方古典主义文学的是:A.《奥赛罗》B.《李尔王》C.《悲惨世界》D.《哈姆雷特》6.下列文学流派中,不属于现代主义文学的是:A.象征主义B.抒情主义C.未来主义D.表现主义7.下列作品中,不属于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的是:A.《简·爱》B.《呼啸山庄》C.《艾格尼斯·格雷》D.《维多利亚的秘密》8.下列文学作品中,不属于法国作家雨果的作品的是:A.《巴黎圣母院》B.《悲惨世界》C.《九三年》D.《三个火枪手》9.下列文学流派中,不属于俄国文学流派的是:A.批判现实主义B.象征主义C.未来主义D.骈文主义10.下列作品中,不属于意大利作家但丁的作品的是:A.《神曲》B.《忏悔录》C.《十日谈》D.《论俗语》五、作文要求:根据题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题目:以“读书的意义”为题,谈谈你对读书的理解和感悟。六、阅读理解要求: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短文: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便捷。然而,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筛选、辨别信息的真伪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以下是一篇关于信息筛选的文章,请阅读并回答问题。文章: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来自各种渠道,如新闻、社交媒体、网络论坛等。然而,并非所有信息都是真实可靠的。为了确保我们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我们需要学会筛选和辨别。首先,我们要学会分辨信息的来源。一般来说,官方发布的信息较为可靠,而一些小道消息、未经证实的传闻则需谨慎对待。其次,我们要关注信息的发布时间。有些信息可能是过时的,已经失去了参考价值。此外,我们还要关注信息的内容。如果信息中有明显的逻辑错误或事实错误,那么这个信息很可能是不真实的。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来筛选信息:1.多角度思考。对于同一件事,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以便得出更全面的结论。2.查证信息。对于重要信息,我们可以通过查阅权威资料、请教专业人士等方式来验证其真实性。3.保持怀疑态度。对于一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信息,我们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问题:1.文章中提到的信息来源有哪些?2.如何分辨信息的真伪?3.文章中提到的筛选信息的方法有哪些?4.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现代汉语基础知识1.A解析:拂拭(fúshì)、踟蹰(chíchú)、摩挲(mósā)、摧残(cuīcán)中,只有“拂拭”的注音完全正确。2.B解析:A项中“一直”与“名列前茅”重复;C项中“不仅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还能拓宽知识面”句式杂糅;D项中“加班加点”与“按时完成”矛盾。3.D解析:A、B、C三项都是“主谓宾”结构,而D项是“主谓宾定”结构。4.A解析:A项中“正在”表示动作正在进行;B项中“生病”表示生病的人;C项中“要去”表示要去的地方;D项中“明天”表示明天的时间。5.B解析:A项中“按时”表示按照时间;B项中“经常”表示常常;C项中“喜欢”表示喜欢的事物;D项中“明天”表示明天的时间。6.A解析:A项中“努力”表示尽力;B项中“认真”表示仔细;C项中“节俭”表示节约;D项中“正直”表示公正。7.D解析:A项中“要”表示需要;B项中“经常”表示常常;C项中“喜欢”表示喜欢的事物;D项中“明天”表示明天的时间。8.A解析:A项中“按时”表示按照时间;B项中“经常”表示常常;C项中“喜欢”表示喜欢的事物;D项中“明天”表示明天的时间。9.A解析:A项中“努力”表示尽力;B项中“认真”表示仔细;C项中“节俭”表示节约;D项中“正直”表示公正。10.D解析:A项中“要”表示需要;B项中“经常”表示常常;C项中“喜欢”表示喜欢的事物;D项中“明天”表示明天的时间。二、文言文阅读1.A解析:A项中“之”表示到、去;B项中“率尔”表示轻率地;C项中“观”表示看;D项中“对”表示回答。2.A解析:A项中“之”表示到、去;B项中“率尔”表示轻率地;C项中“观”表示看;D项中“对”表示回答。3.C解析:A、B、D三项中“之”均表示到、去;C项中“观”表示看。4.B解析:A项中“之”表示到、去;B项中“率尔”表示轻率地;C项中“观”表示看;D项中“对”表示回答。5.A解析:A项中“之”表示到、去;B项中“率尔”表示轻率地;C项中“观”表示看;D项中“对”表示回答。6.C解析:A、B、D三项中“之”均表示到、去;C项中“观”表示看。7.D解析:A项中“之”表示到、去;B项中“率尔”表示轻率地;C项中“观”表示看;D项中“对”表示回答。8.A解析:A项中“之”表示到、去;B项中“率尔”表示轻率地;C项中“观”表示看;D项中“对”表示回答。9.C解析:A、B、D三项中“之”均表示到、去;C项中“观”表示看。10.D解析:A项中“之”表示到、去;B项中“率尔”表示轻率地;C项中“观”表示看;D项中“对”表示回答。三、古诗词鉴赏1.B解析:A项中“霜”表示霜冻;B项中“晓”表示早晨;C项中“花”表示花朵;D项中“佳节”表示佳节之日。2.A解析:A项中“晓”表示早晨;B项中“啼鸟”表示鸟儿的叫声;C项中“花”表示花朵;D项中“倍思亲”表示更加思念亲人。3.B解析:A、C、D三项中“之”均表示到、去;B项中“晓”表示早晨。4.C解析:A、B、D三项中的文化背景与《红楼梦》的创作背景相符;C项中“雍正盛世”与《红楼梦》的创作背景不符。5.C解析:A、B、D三项中的作品均属于西方古典主义文学;C项中《悲惨世界》属于浪漫主义文学。6.B解析:A、C、D三项中的文学流派均属于现代主义文学;B项中“抒情主义”不属于现代主义文学。7.D解析:A、B、C三项中的作品均属于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D项中《维多利亚的秘密》不属于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8.C解析:A、B、D三项中的作品均属于法国作家雨果的作品;C项中《忏悔录》不属于雨果的作品。9.D解析:A、B、C三项中的文学流派均属于俄国文学流派;D项中“骈文主义”不属于俄国文学流派。10.B解析:A、C、D三项中的作品均属于意大利作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