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检测(学生版+解析版)_第1页
2024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检测(学生版+解析版)_第2页
2024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检测(学生版+解析版)_第3页
2024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检测(学生版+解析版)_第4页
2024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检测(学生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试卷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共20分)

1.(本题2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甚蕾(fan)德馨(xln)案牍(du)周敦颐(yi)

B.枝蔓(man)菅痕(tai)淤泥(wu)隐迤者(yi)

C.亵玩(xie)濯洗(zhuo)清修dian)鲜有闻(xian)

D.调琴(diao)鸿儒(ru)陋室(lou)诸葛庐(Id)

2.(本题2分)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修润生疏恳切诲人不倦

B.迷茫露宿简陋颠沛流离

C.失意达观监督如失重负

D.悠闲折损排解悲天悯人

3.(本题2分)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平时不爱说话,今天会议上他也是但怩不家。

B.当我还是个不所事事的小女孩,我就常常到广袤的野外去。

C.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作为把守国家大门的海关人员,更是义不容殍。

D.为了人民的利益,她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层处了。

4.(本题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B.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济宁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C.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关注。

D.如果将烟草税提高50%,可使烟民减少4900万,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

5.(本题2分)填入方框内的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夏至的“至"是什么意思呢n它指的是"极、最”,强调的是天文意义上的极致。"极致",其中又有两层

含义n第一层含义是北半球白昼时间在一年中最长;第二层含义是太阳高度角n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地

球地平面之间的夹角n最大,太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区域。

A.,——""B.,:""C.?——()D.?:()

6.(本题2分)下列这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

①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②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

③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④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

⑤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

A.①④②③⑤B.⑤①②④③C.⑤②④③①D.①②④③⑤

7.(本题2分)以下对赵孟^所书《陋室铭》的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辇

J陋

?也

1入

C表

3第

卷g

<看

<室

1单

金-rg

可s'l

A.该书法作品录书唐代刘禹锡《陋室铭》全文,通篇稳重雅致。

B.笔力温厚,笔画丰润,结构稳健,字形饱满,整幅字平和雍容。

C.用笔方圆并举,于圆润中见棱见角,笔法遒劲,刚柔相济。

D.书写时主要运用隶书写法,又兼有草书的意味,谨严而灵动。

8.(本题2分)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经典故事,其中不符合"孝亲敬老”主题的一项是()

A.孟母三迁B.亲尝汤药C.怀橘遗母D.子路借米

9.(本题2分)下面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周敦颐,字茂叔,是北宋著名哲学家。

B.铭是古代一种文体,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说也是古代一种文体。

C.《卖油翁》中强调陈尧咨当世无双,射箭十中八九的目的是为下文写陈尧咨埋下伏笔。

D.《驿路梨花》中,贯穿全文的线索是梨花。

10.(本题2分)在"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某小组要搜集一些关于"孝"的名言,以下不

符合主题的一项是()

A.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

B.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左传》)

C.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D.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二、综合性学习(共6分)

(本题6分)某校七年级(1)班开展了以"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并完成下列任务。

n.(2分)参考图片及“孝”的古文字,猜猜"孝"的本义,再搜集一句有关"孝”的名言。

本乂:;

名言:____________

12.(2分)下面是林林搜集到的我国城镇和农村分别是谁在照顾老年人的相关统计数据制成的统计图,请你

仔细观察,说说你从中得出的一条结论。

儿女及其亲戚保姆儿女乃亲戚保姆

温督%65%°1%

配偶

16.8%农村中,是谁

在照料老人

自己

67.6%

72.5%

13.(2分)萧萧是"爱心送餐志愿服务”项目的一名志愿者,从明天开始他要每天中午11:30左右给王奶奶送

爱心午餐,并要询问王奶奶有没有忌口的食物。假如你是萧萧,明天第一次见到王奶奶,你会怎样和她交

流?请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5分)

14.(本题5分)用课文中的语句填空。

(1)《陋室铭》一文中暗示陋室不陋,点明全文主旨的语句是:,

(2)《陋室铭》一文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的语句是:,—

(3)《爱莲说》突出了莲的洁净、单纯、雅致的语句

7H:,,,,,

(4)《爱莲说》总括莲的品格的句子:o

(5)《爱莲说》作者运用感叹的方式含蓄地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的句

了:,,,,,

四、诗歌鉴赏(共5分)

(本题5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5.(2分)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写小松原先被掩没在草丛中,而现在感觉要超出蓬蒿的高度了。

B.后两句写松树幼小时难以被人识别,长成凌云大树才为人们所称道。

C."刺头"的"刺"勾勒出了小松外形的特点,体现了小松活泼可爱的性格。

D.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描写与议论相结合,充满理趣。

16.(3分)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共14分)

(本题14分)【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陋室铭》)

【乙】

项脊轩①,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

可置者。X韭回丕熊彳昼月月过土已登余植为修葺便丕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②,以当南日,日影反照,

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楣®,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④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节选自《项脊轩志》)

【注】①项脊轩:作者的书斋名。②垣墙周庭:庭院四周砌上围墙。③栏楣(shun):栏杆。④偃仰:安

居,休息。⑤珊珊:同"姗",引申为美好的样子。

17.(4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含义。

(1)有龙则景灵:

(2)谈笑有渭儒鸿:

(3)无案牍之劳形案牍:

(4)顾视无可置者顾:

18.(2分)选出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般目的一项()

A.有仙则名险躁则不能治性(《诫子书》)

B.无丝竹石乱耳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C.旧南阁子也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D.以当南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19.(2分)选出画波浪线句子停顿恰当的一项()

A.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B.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C.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D.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20.(2分)下列关于【甲】【乙】两篇选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铭”这种文体常用来述功纪行或警诫劝勉。甲文作者用此文体自述其志,表达安贫乐道的情操。

B.甲文结尾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类比"陋室",指出此室可以与古代名贤的居室比美。

C.乙文善用叠词表达情感。如"庭阶寂寂"中的"寂寂"二字,就是为了表达作者寂寞孤独的心情。

D.甲乙两文作者虽然生活时代不同、但都在对居室环境的描写中,表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高雅情趣。

21.(4分)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六、现代文阅读(共20分)

材料一:个人修养就是人在个体心灵深处经历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后所

达到的境界。它包括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悌慎廉,勤正刚直勇。

个人修养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我们的行为。一个人只有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才会被人们所

尊重。当然,个人修养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生实践活动的深入变得更加丰

富多彩。关于个人修养的讨论和研究,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在我国,古人就曾提出“修身养性”,现在学

校也把思想品德、青少年的个人修养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材料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古便是有志之士的人生信条。"修身",通俗说来就是修身养性,

涵养良好的品格和道德修养。

修身是一种向内的自我要求。它强调自律,把检省自己作为每日的必修课,把外在的"制约”化为内在

的"守约"。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修身是普通人成为意志坚定、道德超拔的"君子"的关键环节。南北朝时期

颜之推所作的《颜氏家训》被认为是颜氏家族兴旺和谐的精神支柱。人们盛赞颜氏家训,是因为它将儒家"修、

齐、治、平”的理想落实为具体的日常实践。《颜氏家训》列举了起居之礼、迎送宾客之礼等相当多的“礼",

希望以"礼”规范子孙的言行举止,进而成为有德君子。他还教导子孙以“仁义"节制自己的言行,凡是符合仁

义的事,要不惜代价去做;凡是不义之事,都不应参与其中。

材料三:修身不是为了自己一身,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不是称王称霸,而是求全世界

的和谐和平。这是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的完美体现。我国向来崇尚和气,“致中和",从和谐中求"止

于至善”。

要求世界和谐,首先得治理本国。要治国,先得齐家。要齐家,先得修身。要修身,先得正心。要摆

正自己的心,先得有诚意,也就是对自己老老实实,勿自欺自骗。不自欺,就得切切实实了解自己。要了

解自己,就得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即所谓"格物致知"。

材料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孕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如天下为公、仁者爱人的民本观念,自强不息、

革故鼎新的进取精神,讲信修睦、厚德载物的道德修养,先义后利、知行合一的处世智慧……这些都是符

合人类根本利益的文明发展大道,它们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激励了一代代青少年成人成才。新时代,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拥有"四个自信"的青少年,关键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使其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2.(2分)根据材料一判断,下列诗句中没有包含个人修养意义的一项是()

A.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C.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D.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3.(2分)请为材料二第2段的画线句子补充一个道理论据。

24.(2分)请分析材料四的论证思路。

25.(2分)请根据材料二、三、四,谈谈青少年如何更好地“修身养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鹿城盛开三角梅

杜卫东

①走出海南三亚凤凰机场出港口,我们齐整地把几个行李箱放在路边。

②一辆广汽埃安V像一条银鱼,"哧溜",从车流中驶来。车窗摇下,一个平头发型的青年核实了我们

的身份后,跳下车,身轻如燕。我感慨:"你真厉害,一眼就能认出要接的客人?”他笑了,说:"‘候鸟族'

有特点啊,辨识度高。”说着,提起路旁几个大件行李,一件件放进后备箱,动作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③小伙子人不错,一般的网约车司机不会抢着帮乘客搬行李。他若不出手,够我们搬的了。

④车驶入主路,路两旁如画一般的风景,在车窗外渐次展开。突然,手机响了,小伙子提下接听键。

是一名客人去机场,预约的车没到怕误行程,情急中想起他。小伙子很愕然,蹙起眉头,说:“不应该呀,

一般是我们等客人,怎么能让客人等我们?”可惜他分身无术,便安慰对方再耐心等会儿。挂断电话,他看

看仪表盘上的时间,摇摇头,神色有点焦虑,嘀咕了一句:“再不到,真可能会误机。”这时,手机又响了——

原来网约车停在小区的拐弯处,客人没看见,一场乌龙。小伙子如释重负,忙说:"没耽误您用车就好。”

感觉得出,他的急切和高兴都发自内心,没有一丝刻意。其实,这事和他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此刻,车窗

外,路边的三角梅正热烈地盛开着,是那么鲜艳、动人。

⑤妻子夸赞小伙子:“你真是个热心肠!”小伙子有点腼腆地说:“服务行业嘛,就是要为客人提供最

优质的服务。”

⑥闲聊中,我们得知,他是陕西人,在北京顺义当过几年兵,退伍后来到三亚闯世界。先是在一家贸

易公司工作,后来,专职做了网约车司机。红灯亮了,小伙子踩下刹车,扭过头,笑着说:“你问干这行累

不累?累呀。不过,累点没什么。我才三十出头,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本书,也就才翻了少一半,远没到精

彩的部分呢!”

⑦乐观是青春的鸽哨,它和憧憬连在一起,总是伴随着蓝天与白云。我被他的情绪感染了,笑问:“哎,

你怎么断定出我们是‘候鸟族‘?”

⑧小伙子嘿嘿一笑,神色中闪过一丝狡黠,说:"这不难判断呀。特定的时间段,飞到三亚来,入住

的是‘候鸟'集中的小区。”我接着问:"你说‘候鸟族'有特点,是什么特点?”小伙子握着方向盘,头也不回

地回答:”头发白,穿衣多,箱子大。当然,如果加上米色礼帽和拐杖,就更容易识别了。说实话,接你们

这种行动自如的老人比较省事,看准了就可以;如果遇到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我会在出港口等候,一直

搀扶着到停车场。”

⑨“那,要另外加收费用吗?"妻子问。"哪能啊!"小伙子语含惊诧,“举手之劳,还要收费?”一句话,

顿时让我对小伙子更加刮目相看,距离一下子又拉近了不少。

⑩我告诉他:"年轻时我也当过兵。"小伙子听了,双眸一亮。他撼下音响开关,车厢里立马回响起那

首熟悉的歌:“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一时间,我们谁也没有说话,仿佛回到了当年的军营。我忽然

想起,在首都机场出示退役军人优待证,可以优先登机,便问他是否办理了。小伙子点点头,说:“办了,

不过从来没用过。”这在我的预料之中。

⑪正聊着,妻子突然提出一个问题:"这条路你好像很熟,一直没看你用导航。”小伙子莞尔一笑,说:

“太熟了,前两年,我还是你们这个小区的租户呢。”妻子像是一下子想起了什么,有些激动:“啊,我是不

是见过你呀?好像有点面熟。”小伙子回过头来,高深莫测地眨眨眼,说:“嗯,有可能。”

⑫“对了!前两年,你是不是一到周六下午,就在小区门口挂一块‘免费理发'的纸牌,高龄老人还提

供上门服务?”妻子问。小伙子点点头,没有否认。妻子更激动了,双眸有了神采,继续问道:“听邻居说,

八十岁以上的独居老人,你还留下电话,免费提供买菜、就医服务?”

⑬小伙子一笑,语气平和地说:,,我是党员,又是一名退役军人,群众需要的时候,肯定要冲在前面。”,,不

过,”他下意识摇摇头,吐出一口气,说,“也有人质疑我,说我干得这么起劲肯定有个人企图。我听了,一

笑了之。我问心无愧,对得起曾经穿过的军装。”说这话时,小伙子挺直身板,嘴角上扬,表情中有一种明

显的不屑。

⑭车行平稳。路旁盛开的三角梅像一簇簇燃烧的火苗,在车窗外一闪而过。小伙子告诉我们,三角

梅是三亚的市花,只要有适宜的阳光,它可以一年四季把城市点缀得生机盎然。已是傍晚时分,夕阳渐渐

落下,天被涂上一层金黄,远处的海面上波光粼粼,几艘游轮正在入港。有余晖照进车厢,洒在他身上,

侧面看上去,有一种庄重的美。

⑮我想,城市也是有魂的。城市的魂,呈现在一座市民的日常表情中。他们用心守护着这座城市,

也守护着心中的美好与未来。

(选自《人民日报》副刊,2024年3月22日,有删改)

26.(3分)根据选文思路和内容,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小伙子身份生活事件我们对小伙子的情感变化

接车时抢着帮乘客搬行李上车认可小伙子人不错

网约车司机

(1)夸赞小伙子"热心肠"

与乘客笑谈人生

⑵在出港口等候和搀扶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与对小伙子更加刮目相看

“我"一起追忆军营生活

小区志愿者为小区居民提供免费服务,笑看他人质疑(3)

27.(3分)在朗读语段时,有些词语需要重读。文章第④段画线句的哪些词语需要重读?请结合选文内容与

主题说说理由。

此刻,车窗外,路边的三角梅正热烈地盛开着,是那么鲜艳、动人。

28.(3分)小伙子除了是“我”妻子眼中的“热心肠”外,还具有许多闪光点。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其中一

处闪光点。

29.(3分)为迎接“学雷锋日〃的到来,学校开展以“榜样在我心”为主题的鲜活人物素材征集活动。请你结合

小伙子的多重身份及表现,紧扣文章主题为校园广播台拟写一份简短宣传稿。

七、作文(共50分)

30.(本题50分)美德,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都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水平。见义勇为是美德,慷慨解囊是

美德,惜老怜贫是美德,尊老爱幼是美德;然而,讲卫生,爱劳动,扶老携幼也同样是美德。爱护环境,

低碳生活,绿化祖国,也是良好的生活态度。不要追求一举成名天下知,不要想象有朝一日成为万众瞩目

的英雄。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

请以“美德,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自选文体,文章不少于600字,严禁抄袭。

⑵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试卷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共20分)

1.(本题2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甚善(fan)德馨(xTn)案族(du)周敦颐(yf)

B.枝蔓(man)菅痕(tai)淤泥(wu)隐握者(yi)

C.藜玩(xie)濯洗(zhuo)清雄(lian)鲜有闻(xian)

D.调琴(diao)鸿儒(ru)陋室(lou)诸葛庐du)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识记。

B.淤泥(wii)-----yu;

C.鳏有闻(xian)-----xian;

D.调琴(diao)-----tiao;

故选A。

2.(本题2分)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修润生疏恳切诲人不倦

B.迷茫露宿简陋颠沛流离

C.失意达观监督如失重负

D.悠闲折损排解悲天悯人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C.如失重负一一如释重负;

故选Co

3.(本题2分)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平时不爱说话,今天会议上他也是但怩不家。

B.当我还是个无所事事的小女孩,我就常常到广袤的野外去。

C.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作为把守国家大门的海关人员,更是义不容殍。

D.为了人民的利益,她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层处了。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理解运用。

A.忸怩不安:形容不大方、羞惭、不好意思的样子,心里慌乱。句中说他平时不爱说话,今天会议上心里慌

乱,不好意思,使用恰当;

B.无所事事:意思是闲着什么事情都不干。这里说自己小时候是个没什么事干的小女孩,使用恰当;

C.义不容辞:从道义上讲不允许推托、拒绝。而句中说保护文物人人有责,海关人员把守国家大门,在保护

文物方面是有明确责任的,"义不容辞"和"责无旁贷J前者指道义匕应该做到的,用于没有明确责任的方面;

后者形容人认真负责,忠于职守。这里用"责无旁贷"更合适;

D.置之度外: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句中说为了人民利益,将自己生死不放在心上,使用恰当;

故选C。

4.(本题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B.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济宁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C.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关注。

D.如果将烟草税提高50%,可使烟民减少4900万,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病句。

B.主语残缺,可删去"由于建成了";

C.语序不当,改为"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D.否定不当,应删去"不"。

故选Ao

5.(本题2分)填入方框内的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夏至的“至"是什么意思呢n它指的是“极、最”,强调的是天文意义上的极致。"极致",其中又有两层

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北半球白昼时间在一年中最长;第二层含义是太阳高度角n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地

球地平面之间的夹角n最大,太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区域。

A.,——""B.,:""C.?——()D.?:()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一处,"夏至的‘至'是什么意思呢"这是一个疑问句,表达对"夏至的‘至'的意思”的疑问,所以此处应该用

问号"?",这样可以准确地体现句子的疑问语气;

二处,"其中又有两层含义"后面是对"两层含义"具体内容的说明,"第一层含义是……;第二层含义是……"是

对前面"两层含义”的详细解释,所以这里用冒号":",冒号具有引出下文、解释说明的作用,在这里使用能

清晰地表明后面内容是对"两层含义”的阐释;

三处,"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地球地平面之间的夹角"是对"太阳高度角"的进一步解释说明,在这种情况下,

使用括号"()”将解释的内容括起来,能够使句子结构更清晰,既突出了"太阳高度角”这一主要概念,

又对其进行了准确的补充说明;

故选D„

6.(本题2分)下列这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

①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②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

③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④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

⑤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

A.①④②③⑤B.⑤①②④③C.⑤②④③①D.①②④③⑤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衔接与排序。

纵观选项,本语段是谈对责任的认识问题。根据前句"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

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可知,⑤句"这却不然"反驳"有人"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应排第一位;

②句从人生角度进行假设,谈责任的有无,应排第二位;④句"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承接②

句"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就没有责任"举例来说长大成人自然有责任,应排第三位;③句承接

②④有责任,不过有大小之分。应排第四位;①句从反面来说责任不能躲避,应排第五位;因此这段文

字正确的排序是:⑤②④③①。

故选C。

7.(本题2分)以下对赵孟^所书《陋室铭》的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缸候

N惨

£仙

J陋

?覆

i室

3名

卷g

竹M

<堵

阅<

<信

1有

g则

-r」

A.该书法作品录书唐代刘禹锡《陋室铭》全文,通篇稳重雅致。

B.笔力温厚,笔画丰润,结构稳健,字形饱满,整幅字平和雍容。

C.用笔方圆并举,于圆润中见棱见角,笔法遒劲,刚柔相济。

D.书写时主要运用隶书写法,又兼有草书的意味,谨严而灵动。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书法知识。

D.根据图中字体可知,字势宽博开张,气度平和雍容,雄浑大气,略带行书特点,笔力厚重,笔画丰肥,笔

法坚实,稳重遒劲,符合楷书特点,故书写时楷中兼有行意,在严整中增加了几分灵动。隶书是横画长而

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该字体并未体现隶书特点;

故选Do

8.(本题2分)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经典故事,其中不符合"孝亲敬老”主题的一项是()

A.孟母三迁B.亲尝汤药C.怀橘遗母D.子路借米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孟母三迁:孟母为了使孟子有一个好的成长环境,曾搬了三次家。后指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体现了父

母重视环境对子女的影响,关心子女教育,教子有方。与“孝亲敬老"无关;

B.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

不多了,才给母亲喝。符合"孝亲敬老"主题;

C.怀橘遗母:陆绩小时候在袁术家做客,偷藏的两个橘子掉下来,被袁术发现,陆绩下跪向他解释说是想要

带回去给母亲吃的故事。符合“孝亲敬老”主题;

D.子路借米:子路家很穷,有一天他的父母亲想吃米饭了,但是家里一点米都没有,于是子路翻过几座山到

亲戚家借米,父母就能吃上米饭了。符合“孝亲敬老"主题;

故选Ao

9.(本题2分)下面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周敦颐,字茂叔,是北宋著名哲学家。

B.铭是古代一种文体,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说也是古代一种文体。

C.《卖油翁》中强调陈尧咨当世无双,射箭十中八九的目的是为下文写陈尧咨埋下伏笔。

D.《驿路梨花》中,贯穿全文的线索是梨花。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C.有误,《卖油翁》中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射箭十中八九的目的是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

比,引出二人的对话。此项"为下文写陈尧咨埋下伏笔”分析有误。

故选C。

10.(本题2分)在"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某小组要搜集一些关于"孝"的名言,以下不

符合主题的一项是()

A.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

B.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左传》)

C.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D.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词句理解与赏析。

A.句意:父母只为子女的疾病担忧。体现了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从侧面反映子女应关心父母,回报父母的爱,

符合“孝"的主题;

B.句意:如果能对国家有利,个人或生或死都由他去。说的是对国家的忠诚和奉献,不符合"孝"的主题;

c.句意:孝子的极致,没有超过尊敬双亲的。强调了尊敬双亲是孝的重要表现,符合“孝"的主题;

D.句意:侍奉自己的亲人,无论在什么境地都能使亲人安适,这是孝的最高境界。符合"孝"的主题;

故选Bo

二、综合性学习(共6分)

(本题6分)某校七年级(1)班开展了以“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并完成下列任务。

n.(2分)参考图片及“孝"的古文字,猜猜"孝"的本义,再搜集一句有关"孝”的名言。

本义:;

名言:。

12.(2分)下面是林林搜集到的我国城镇和农村分别是谁在照顾老年人的相关统计数据制成的统计图,请你

仔细观察,说说你从中得出的一条结论。

儿女及其亲戚保姆儿女乃亲戚保姆

配偶

16.8%农村中,是谁

在照料老人

自己

67.6%

72.5%

13.(2分)萧萧是"爱心送餐志愿服务”项目的一名志愿者,从明天开始他要每天中午11:30左右给王奶奶送

爱心午餐,并要询问王奶奶有没有忌口的食物。假如你是萧萧,明天第一次见到王奶奶,你会怎样和她交

流?请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

【答案】11.尽心尽力地奉养父母;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12.在我国,无论是在城

镇还是在农村,基本上是老年人自己在照顾自己。13.王奶奶,您好!我是"爱心送餐志愿服务”项目的

志愿者萧萧,从今天开始,就由我每天中午1L30左右给您送来午餐。您平时有没有什么忌口的食物呢?

我记录一下。

【解析】1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

仔细观察图片可知,古文字的"孝”是一个小孩搀扶着老人走路的形状。由此可知,"孝"的本意是"晚辈侍奉

长辈”。

结合积累,写出与"孝”有关的名言即可。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示例:百善孝为先。

1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仔细观察图片可知,农村中有超过六成(67.6)的老人自己在照顾自己,城镇中有超过七成(72.5)的老人

自己在照顾自己。据此概括答案即可。

示例:在我国城镇和农村,老年人大都是自己在照顾自己。

1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解答时,开头应有称呼,然后介绍自己,再向王奶奶说明自己的来意,询问王奶

奶饭菜方面是否有需要注意的问题。注意语句连贯,语言得体。

示例:王奶奶,您好!我是"爱心送餐志愿服务”项目的志愿者萧萧。从明天开始,我每天中午11:30左右

会给您送爱心午餐。为了让午餐更符合您的口味,我想问问您有没有忌口的食物?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5分)

14.(本题5分)用课文中的语句填空。

(1)《陋室铭》一文中暗示陋室不陋,点明全文主旨的语句是:,。

(2)《陋室铭》一文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的语句是:,。

(3)《爱莲说》突出了莲的洁净、单纯、雅致的语句

7E:,,,,,o

(4)《爱莲说》总括莲的品格的句子:o

(5)《爱莲说》作者运用感叹的方式含蓄地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的句

了:,,,,,,。

【答案】(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

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注意“惟、馨、淤、濯、涟、蔓、植、亵"等字词的书写。

四、诗歌鉴赏(共5分)

(本题5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5.(2分)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写小松原先被掩没在草丛中,而现在感觉要超出蓬蒿的高度了。

B.后两句写松树幼小时难以被人识别,长成凌云大树才为人们所称道。

C.“刺头,,的“刺”勾勒出了小松外形的特点,体现了小松活泼可爱的性格。

D.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描写与议论相结合,充满理趣。

16.(3分)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15.C16.诗歌表达了对小松的赞赏之情和对目光短浅之人不满的情绪。

【分析】15.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

C."刺头"的"刺"勾勒出了小松外形的特点,也体现出它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没有体现活泼可

爱的性格;

故选C。

16.本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理解。

《小松》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意思是:松树在小的时候不被人发觉,如今松枝己

超过蓬高(野草)了。当时人们不知道这是参天大树,等到长大了人们才称赞:这棵树真高!这首诗借松写

人,托物讽喻,诗中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表达了诗人虽然才华

横溢,但由于出身贫穷而不受赏识的愤懑以及不满之情。

五、文言文阅读(共14分)

(本题14分)【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陋室铭》)

【乙】

项春轩①,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

可置者。X韭向丕熊得旦日过至已登余稍为修葺便丕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②,以当南日,日影反照,

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楣®,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④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⑤可爱。

(节选自《项脊轩志》)

【注】①项脊轩:作者的书斋名。②垣墙周庭:庭院四周砌上围墙。③栏楣(shun):栏杆。④偃仰:安

居,休息。⑤珊珊:同"姗",引申为美好的样子。

17.(4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含义。

(1)有龙则圣灵:

(2)谈笑有鸿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