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化学专项练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含答案)_第1页
2025高考化学专项练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含答案)_第2页
2025高考化学专项练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含答案)_第3页
2025高考化学专项练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含答案)_第4页
2025高考化学专项练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新教材化学高考第一轮

专题九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Na(s)+|02(g)~=Na2O(s)AHi,2Na(s)+O2(g)==Na2O2(s)AH2,则AHI>AH2

1

B.H2的摩尔燃烧焰为-285.8kJ-mol±贝U2H2(g)+O2(g)=-2H20(g)AH=-571.6kJ-mol

:

C.3O2(g)==203(g)AH>0,则完全破坏等质量的02和。3中的化学键,03需要的能量大

D.N2(g)+3H2(g)=-2NH3(g)AH=-92.4则28gN2与足量H2反应放热92.4kJ

2.已知:1gC(s)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出9.2kJ的热量;氧化亚铜与氧气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

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碳[C(s)]的摩尔燃烧焰AH为-110.4kJmol"

B.lmolCuO分解生成Cu2O放出73kJ的热量

C.反应ZCuzO^+C^g):^=4CuO(s)的活化能为292kJ-mol-1

:

D.足量炭粉与CuO反应生成Cu2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2CuO(s)—Cu2O(s)+CO(g)

AH=+35.6kJ-mol1

3.如图1、图2分别表示1molH2O和1molCO2分解时的能量变化情况(单位:kJ)。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2H(g)+0(g)

24712H(g)+-1O2(g)

436

243lHRg)图1lmolH2O(g)分解时的能量变化

C(s)+20(g)

494

C(s)+O?(g)

109CO(g)+/()2(g)

285__________C(Vg)图2lmolCO2(g)分解时的能量变化

A.CO的燃烧热AH=-285kJ-mol-1

B.C(s)+H2O(g)=-CO(g)+H2(g)

AH=+134kJ-mol-1

C.0=0的键能为494kJ-moH

D.无法求得CO(g)+H2O(g)—CO2(g)+H2(g)的反应热

4.根据HX的水溶液能量循环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

HX(aq)——~-H+(aq)+X[aq)

A4水合能△4水合能

A4脱水能H+(g)X-(g)

△%电离能△儿电子亲合能

AH,

HX(g)离解能'H(g)+X(g)

A.由于氢键的存在,AHi(HF)>AHi(HCl)

B.已知HF气体溶于水放热,则AHi(HF)<0

C.相同条件下,AH2(HCl)>AH2(HBr)

D.AH=AH1+AH2+AH3+AH4+AH5+AH6

5.某漠丁烷与乙醇反应的能量转化如图('”表示过渡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能量[(CH3)3C-Br]U

/(CH工C++Br-'

/GH50H\[(CH,)3CQC2H5]*+Br

(CH工CBr+C2H50H\

(CH3)3COC2H5+(CH^COC^^

BrHBr

反应历程

A.总反应为取代反应

B.该反应过程中C原子杂化方式有变化

C.适当升温,(CH3)3COC2H5产率增大

D.该过程正、逆反应的决速步骤不同

6.750℃时,NH3和02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①4NH(g)+5O2(g)i4NO(g)+6H2O(g)AHi

②4NH3(g)+3O2(g)k2N2(g)+6H2O(g)AH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反应①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

A.Ki=—45

C(NH3).C(O2)

B.反应②的AS<0

C.反应①中每生成2molNO,转移电子数约为6.02X1024

D.反应②的AH2=2E(RN)+12E(H—0)-12E(N—H)-3E(0=0)(E表示键能)

7.硼单质及其化合物有重要的应用。BC13可与H2反应生成乙硼烷B2H6(标准燃烧热为2

HHH

\/\/

BB

/\/\

165kJ.moE),其分子中一个硼与周围的四个氢形成正四面体,结构式为HHH,

具有还原性。乙硼烷易水解生成H3BO3与H2,H3BO3是一种一元弱酸,可作吸水剂。下列

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A.乙硼烷的制备:2BCb+6H2—B2H6+6HC1

B.乙硼烷的水解:B2H6+6H2O-6H2T+2H++2H2BO3

1

C.乙硼烷的燃烧:B2H6(g)+3O2(g)——B2O3(s)+3H2O(g)AH=-2165kJ-mol

D.乙硼烷酸性条件下还原乙酸:3CH3coCr+B2He+GfhO:-2H3BO3+3CH3cH2OH+3OH

8.不对称催化羟醛缩合反应的循环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①和②的有机产物可通过红外光谱鉴别

B.步骤③和④的反应均涉及手性碳原子的生成

C.步骤⑤的产物L-脯氨酸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0

D.若用苯甲醛和、'/作为原料,也可完成上述羟醛缩合反应

9.一种计算机模拟在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反应C0(g)+H20(g)=CO2(g)+H2(g)的历程如

图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表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煤气反应CO(g)+H2O(g)-CO2(g)+H2(g)的AH>0

B.决定总反应速率快慢的步骤是转化⑦

C.lmolCO与1molH2O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2mol

D.催化剂表面吸附1molCO会释放出0.21eV的能量

10.二氧化碳催化加氢的反应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反应为2co2(g)+6H2(g)

C2H4(g)+4H2(3(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上述反应平衡常数c(CzHQ

A.K=2

C(C02)C6(H2)

B.上述反应的AH=4E(C=o)+6E(H—H)-4E(C—H)-8E(0—H)(E表示键能)

C.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molC2H%转移电子的数目约为6x6.02x1023

D.实际应用中,氢碳比£黑]越大,越有利于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

n(CO2)

11.多相催化反应是在催化剂表面通过吸附、解吸过程进行的。我国学者发现TC时(各

物质均为气态),CH30H与H20在铜催化剂上的反应机理和能量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CH30H(g)+H20(g)^~=CO2(g)+3H2(g)AS>0

B.反应n可以表示为CO(g)+H2(3(g):-----CO2(g)+H2(g)AH<0

C.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可降低反应I和反应n的活化能

D.lmolCH30H(g)和1molH2(3(g)的总能量大于1molC02(g)和3molH?(g)的总能量

12.一定条件下,丙烯与HC1反应生成CH3cHe1CH3和CH3cH2cH2cl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烯与HC1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合成CH3CHCICH3的反应中,第II步为反应的决速步

C.其他条件不变,适当升高温度可以提高加成产物中CH3cH2cH2cl的比例

D.CH2=CH—CH3(g)+HCl(g)=CH3cH2cH2cl(g)的焰变等于第一步与第二步正反应活

化能的差值

13.已知H2(g)、CH4(g)、CH30H⑴可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2H2(g)+O2(g)==:2H20(1)AHi=-akJ-mol1

②CHMgj+ZChlg)"CO2(g)+2H2O(l)AH2=-bkJ-mol-1

;:1

③2cH30H⑴+3O2(g)~2CO2(g)+4H2O(l)AH3=-ckJ-mol

@CH4(g)+H2O(l)=~=CH3OH(1)+H2(g)AH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H=a----

422

B.反应②的AS>0

C.反应①中若生成H20(g),则AH>AHi

D.反应③中的AH3能表示甲醇的燃烧热

14.已知化合物A与H20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B与HCOCT,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其中TS表示过渡态,1表示中间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7TS2(16.87)

C

S

•TS汹$3)

而③,\⑤,\

器TS1(2.34)-

留12(5^31)'、⑥

A+H70(0.00)>—>

2/II(-1.99)B+HCOO-(-2.38).

反应历程

A.中间体II比中间体12更稳定

B.该历程中的反应③为该反应的决速步

C.平衡状态时,升温使反应逆向移动

D.使用更高效的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和反应热

15.丙烷氧化脱氢法可以制备丙烯,主要反应如下:C3H8值)+3。2©=^C3H6(g)+H2(Xg)。在

催化剂作用下,C3H8氧化脱氢除生成C3H6外,还生成CO、CO2等物质,C3H8的转化率和

c3H6的产率与温度变化关系如图lo研究人员以铭的氧化物为催化剂,利用CO2的弱氧化

性,开发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的新工艺,该工艺反应机理如图2所示。

35

求的转化率多

303Hli(575,3

/-*C3H6的产率/

<25

徭20

(575,17)

<15(550,吵/

^

10

湃一(535

5

商用,,,

540550560570

反应温度/七图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于丙烷制备丙烯的主要反应,增大氧气浓度可以提高C3H8的转化率

B.550℃时,C3H6的选择性为61.5%(C3H6的选择性=后盘胃及瞿售x100%)

反应的C3H8的物质的量

C.图2的第i步反应中只有O键的断裂和形成

CrO3

D.图2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C3H8-C3H6+CO+H2O

16.反应物X转化为产物Y时的能量变化与反应进程的关系如图曲线①所示,使用催化剂

M后能量变化与反应进程的关系如图曲线②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稳定性:X>Y

B.使用催化剂降低了该反应的熔变

C.使用催化剂后,反应历程分3步进行

D.使用催化剂后,反应历程中的决速步为X+M==:XM

17.叔丁基滨在乙醇中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反应l:(CH3)3CBr―>(CH3)2C=CH2+HBr

反应2:C2H5<DH+(CH3)3CBr―>(CH3)3C—OC2H5+HBr

E过渡态①

过渡态②

过渡态③

(CH)C*Br1

C2HS0H

\\^(CH3)2C=CH2+HBr+C2H5OH

(CH3)3CBr

C,H50H(CH,),C—OC2H,+HBr

0'反应进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种过渡态相比,①最不稳定

B.反应1和反应2的AH都小于0

C.第一个基元反应是决速步骤

DC2H50H是反应1和反应2共同的催化剂

18.丙烯与HBr发生加成反应的机理及反应体系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R-反

CH.—CH—CH.-CR-CH—CH,应

CH3-CH^H2^副产物Br反

CH,—CH—CH3-CH3—CH—CH,应

A.反应2放出热量更多

B.相同条件下反应2的速率比反应1大

C.对于反应1和反应2,第I步都是反应的决速步骤

D.曲线a表示的是反应2的能量变化

19.反应2co(g)+2N0(g)=2co2(g)+N2(g)AH=-620.9kJ-mol-1分三步进行,各步的相对

能量变化如图I、II、III所示:

相对能量(kJ-mol-1)相对能量(kJ-mo?1)

N=N

a/\

b

2/199.2

00o

NOfe)+NO(g)N=N“~\i

oo\

「513.5

明(同0赋

反应进程反应进程

In

相对能量(kJ-mo?1)

c

/2483\

0,\

0

N2O(g)+CO2(g)\

N2(g>2CO2(g)

反应进程

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步分反应中决定总反应速率的是反应ni

B.过渡状态a、b、c的稳定性:b>c>a

C.I、II两步的总反应为CO(g)+2NO(g)=CO2(g)+N2O(g)AH=-314.3kJ-mol-1

D.反应HI的逆反应活化能为534.9kJ-mol1

20.MnO2催化除去HCHO的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④均是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②中碳氧双键未断裂

C.HCHO中碳原子采取sp2杂化

MnO2

D.上述机理总反应为HCHO+O2------>CO2+H2O

专题九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Na(s)+|O2(g)=-----Na2O(s)AHi,2Na(s)+O2(g)=-----Na2()2(s)AH2,则AHI>AH2

1

B.H2的摩尔燃烧焰为-285.8kJ-mol",贝I]2H2(g)+O2(g)===2H20(g)AH=-571.6kJ-mol-

:

C.3O2(g)==2O3(g)AH>0,则完全破坏等质量的Ch和03中的化学键,。3需要的能量大

;

D.N2(g)+3H2(g)-2NH3(g)AH=-92.4则28gN2与足量H2反应放热92.4kJ

答案A

2.已知:1gC(s)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出9.2kJ的热量;氧化亚铜与氧气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

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碳[C(s)]的摩尔燃烧焰AH为-110.4kJ-mol"

B.lmolCuO分解生成Cu2O放出73kJ的热量

C.反应2Cu2O(s)+O2(g)^^:4CuO(s)的活化能为292kJ-mo「i

:

D.足量炭粉与CuO反应生成Cu2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2CuO(s)-Cu2O(s)+CO(g)

AH=+35.6kJ-mol-1

答案D

3.如图1、图2分别表示1molH20和1molCO2分解时的能量变化情况(单位:kJ)。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2H(g)+0(g)

24712H(g)+-l-O2(g)

436

243

l.0(g)图111noi比0值)分解时的能量变化

C(s)+20(g)

494

C®+()2(g)

co(g)+1o(g)

1092

285

C。幽图21mol82(g)分解时的能量变化

A.CO的燃烧热AH=-285kJ-mol1

B.C(s)+H2O(g)=-CO(g)+H2(g)

AH=+134kJ-mol-1

C.0=0的键能为494kJ-mol”

D.无法求得C0(g)+H20(g)==CO2(g)+H2(g)的反应热

答案D

4.根据HX的水溶液能量循环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U

HX(aq)-------->H+(aq)+X-(aq)

A4水合能△儿水合能

A4脱水能H+(g)X-(g)

AH,电离能XH4电子亲合能

AH,

H&g)鬲病股)+X(g)

A.由于氢键的存在,AHi(HF)>AHi(HCl)

B.已知HF气体溶于水放热,则AHi(HF)<0

C相同条件下,AH2(HCl)>AH2(HBr)

D.AH=AH1+AH2+AH3+AH4+AH5+AH6

答案B

5.某滨丁烷与乙醇反应的能量转化如图('”表示过渡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该反应过程中C原子杂化方式有变化

C.适当升温,(CH3)3COC2H5产率增大

D.该过程正、逆反应的决速步骤不同

答案C

6.750℃时,NH3和02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①4NH(g)+5O2(g尸4NO(g)+6H2O(g)AHi

②4NH3(g)+3O2(g产2N2(g)+6H2O(g)AH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尸扁黑函

B.反应②的AS<0

C.反应①中每生成2molNO,转移电子数约为6.02X1024

D.反应②的AH2=2E(KN)+12E(H—O)-12E(N—H)-3E(0=0)(E表示键能)

答案C

7.硼单质及其化合物有重要的应用。BC13可与H2反应生成乙硼烷B2H6(标准燃烧热为2

HHH

\/\/

BB

/\/\

165kJ.moH),其分子中一个硼与周围的四个氢形成正四面体,结构式为HHH,

具有还原性。乙硼烷易水解生成H3BO3与H2,H3BO3是一种一元弱酸,可作吸水剂。下列

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A.乙硼烷的制备:2BCh+6H2="B2H6+6HC1

B.乙硼烷的水解:B2H6+6H2O-6H2T+2H++2H2BO3

1

C.乙硼烷的燃烧:B2H6(g)+3O2(g):—B2O3(s)+3H2O(g)AH=-2165kJ-mol

D.乙硼烷酸性条件下还原乙酸:3CH3coeT+B2H6+6H2O——2H3BO3+3CH3cH2OH+3OH

答案A

8.不对称催化羟醛缩合反应的循环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①和②的有机产物可通过红外光谱鉴别

B.步骤③和④的反应均涉及手性碳原子的生成

C步骤⑤的产物L-脯氨酸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0

D.若用苯甲醛和'/作为原料,也可完成上述羟醛缩合反应

答案D

9.一种计算机模拟在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反应C0(g)+H20(g)=CO2(g)+H2(g)的历程如

图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表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煤气反应C0(g)+H20(g)BCO2(g)+H2(g)的AH>0

B.决定总反应速率快慢的步骤是转化⑦

C.lmolCO与1molH2O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2mol

D.催化剂表面吸附1molCO会释放出0.21eV的能量

答案D

10.二氧化碳催化加氢的反应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反应为2co2(g)+6H2(g)

C2H4(g)+4H2(3(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平衡常数"益阻

B.上述反应的AH=4E(C=O)+6E(H—H)-4E(C—H)-8E(0—H)(E表示键能)

C.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molC2H4,转移电子的数目约为6x6.02x1023

D.实际应用中,氢碳比«黑]越大,越有利于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

n(CO2)

答案D

11.多相催化反应是在催化剂表面通过吸附、解吸过程进行的。我国学者发现T℃时(各

物质均为气态),CH30H与H2O在铜催化剂上的反应机理和能量变化如图。

反应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CH3OH(g)+H2O(g)~CO2(g)+3H2(g)AS>0

B.反应II可以表示为C0(g)+H20(g)===CO2(g)+H2(g)AH<0

c.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可降低反应I和反应n的活化能

D.lmolCH30H(g)和1molH2(3(g)的总能量大于1molC(h(g)和3molH2(g)的总能量

答案D

12.一定条件下,丙烯与HC1反应生成CH3cHe1CH3和CH3cH2cH2cl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A.丙烯与HC1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合成CH3cHe1CH3的反应中,第H步为反应的决速步

C.其他条件不变,适当升高温度可以提高加成产物中CH3cH2cH2cl的比例

D.CH2=CH—CH3(g)+HCl(g)=CH3cH2cH2cl(g)的熔变等于第一步与第二步正反应活

化能的差值

答案C

13.已知H2(g)、CH4(g)、CH30H⑴可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2H2(g)+O2(g):-----2H2。(1)AHi=-akJ-mol-1

;1

②CH4(g)+2O2(g)==CO2(g)+2H2O(l)AH2=-bkJ-mol

:1

③2cH30H⑴+3O2(g)-2CO2(g)+4H2O(l)AH3=-ckJ-mol-

@CH4(g)+H2O(l)=~=CH30H⑴+H2(g)AH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H=a---£

422

B.反应②的AS>0

C.反应①中若生成H20(g),则AH>AHi

D.反应③中的AH3能表示甲醇的燃烧热

答案C

14.已知化合物A与H20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B与HCOCT,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其中TS表示过渡态,1表示中间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r

lTS2(16.87)

3.',④TS妈$3)

面③,

、⑤•,\\

TS1(2.34)'12(5^31),、⑥

长②/

A+H,0(0.00),,

211(7.99)B+HCOO-(—2.38)

反应历程

A.中间体n比中间体12更稳定

B.该历程中的反应③为该反应的决速步

c.平衡状态时,升温使反应逆向移动

D.使用更高效的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和反应热

答案D

15.丙烷氧化脱氢法可以制备丙烯,主要反应如下:C3H8(g)+#)2(g)=C3H6(g)+H2O(g)o在

催化剂作用下,C3H8氧化脱氢除生成C3H6外,还生成CO、C02等物质,C3H8的转化率和

c3H6的产率与温度变化关系如图lo研究人员以铭的氧化物为催化剂,利用CO2的弱氧化

性,开发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的新工艺,该工艺反应机理如图2所示。

35

/叔30

25

祸20

<15

^10

湃5

540550560570

反应温度/七图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于丙烷制备丙烯的主要反应,增大氧气浓度可以提高C3H8的转化率

B.550℃时,C3H6的选择性为61.5%(C3H6的选择性=吃嚼.、100%)

反应的C3H8的物质的量

C.图2的第i步反应中只有。键的断裂和形成

CrO3

D.图2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C3H8—C3H6+CO+H2O

答案c

16.反应物X转化为产物Y时的能量变化与反应进程的关系如图曲线①所示,使用催化剂

M后能量变化与反应进程的关系如图曲线②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稳定性:X>Y

B.使用催化剂降低了该反应的焰变

C.使用催化剂后,反应历程分3步进行

D.使用催化剂后,反应历程中的决速步为X+M===XM

答案C

17.叔丁基澳在乙醇中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反应l:(CH3)3CBr—>(CH3)2C=CH2+HBr

反应2:C2H5OH+(CH3)3CBr―>(CH3)3C—OC2H5+HBr

Et过渡态①

过渡态②

过渡态③

+

(CH,)3CBr\

C2H50H

'''(CfgWnCHa+HBr+C2H50H

(CH3)3CBr

CROH(CH,)3C—OC2H5+HBr

0反应进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种过渡态相比,①最不稳定

B.反应1和反应2的AH都小于0

C.第一个基元反应是决速步骤

DC2H50H是反应1和反应2共同的催化剂

答案D

18.丙烯与HBr发生加成反应的机理及反应体系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CH,—CH,—CH,-CH,—CH—CH,1

乃一CH弋(副产物B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